close
老師:
再轉寄一篇余英時最新的文章給您。
還記得六四天安門的封從德嗎?
我從余英時先生這篇側記,才看出這人實在不簡單!
不管是在精神世界的高度、六四天安門民運的承當或學術事業的韌性都展現了可佩的力量。
媒體焦點總是聚焦明星級的學運領袖,卻不知隱身歷史帷幕背後沈默“守住本色“的人,才真正代表了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
果不其然,封從德可以遠離名利之場而自甘寂寞若是,是因為在內在精神世界的追尋,有所皈依,有所定向。
我看到余英時先生描述~
他最後因為遍讀錢穆先生的著作而皈依於儒家。
心下大為震動!
這才是真格的讀書人。
生命寫史血寫詩........................
迥然不同在SCI評比下,自甘異化為論文發表機器的學術中人。
他們能抬出來自我矜誇的無非是千篇一律看來有模有樣、實則在終極關懷上毫無真切實感的論文。
陳寅恪先生嘗斥之爲:侮食自矜,曲學阿世。
只因痛感這些假學術場域從事名利競逐的偽學者,危害世風之烈!
回視自己,我不免就像是一個任性泅游於內在精神疆域的浪子。
以事功標準衡之,終落了個“惟顯逸氣而無所成”.....................
這類人氣性上自是孤僻的!
也正因孤標傲世,與俗多忤,對知音的期待與落空,每哀樂過人,有難可已於言者。
朱熹說:「隱者多帶性負氣之人為之。陶欲有爲而不能者也。」
好一句「欲有為而不能」!又何獨陶淵明如此?這何嘗不是我心中的隱痛。
即令我過的生活也不算不忠於自己,卻總有一絲"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算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的生命蹈空之感............
於是,每有學界友人,帶著惋惜眼神,質疑我遊走體制外“不務正業“的生活型態。他們很難不視為一種生命之不得其位,而善意奉勸我趕快去完成博士學位。
可我放浪形骸久了!看待周遭早通過層層學位與升等關卡而終得側列學界中人的同輩友人,卻總有一種說不上的陌生感。我覺得自己不屬於他們,也扮演不來他們輕易優爲的角色。於是,本就遺世獨立的生命,就越發像斷了線的風箏,越飛越遠,索性就不回頭了...........
封從德以“守“字安頓自己, 並在流亡海外十三年後,於法國高等研究院,取得宗教學博士學位,這倒逼我更誠實地叩問自己:該選擇什麼樣的姿態守住自己的本色?
志學敬上
余英時:驚心動魄,一字千金

【聯合報╱余英時】
2009.06.06 04:46 am
在八九民運的學生領袖之中,封從德是我最後遇到的一位。十二年前(1997年)他到普林斯頓來看我,我們有一個下午的談話。他當時正準備撰寫「六四」的歷史,徵詢我的意見。我很坦率地表示了我的猶豫:當事人寫親自參與過的歷史很難擺脫主觀的成見。我為什麼有這個想法呢?因為中國近代史上有前車之鑒。梁啟超逃亡到日本之後,寫了一部《戊戌政變記》,雖然立即風行天下,但史學界卻不承認它是信史。陳寅恪便曾指出:「此記先生作於情感憤激之時,所言不盡實錄。」所以我建議從德寫下他個人的回憶錄,那才是最可寶貴的第一手史料。
但當時我並不知道,從德早在「六四」後不到兩年已寫出了一部三十五萬字的《八九學運備忘錄》。接著在1991年七月,他又邀請了十七位流亡海外的「六四」學生在巴黎開了七天的會,集體回顧並核對了記憶中的種種事件,1993年出版了《回顧與反思》。最後從德又在2001年以後創建了「六四檔案」的網站,到現在為止已收集了三千萬字文字和五千幅照片。這部《六四日記——廣場上的共和國》便是從上述的大批資料中提煉出來的。大體說來,《六四日記》正文出於《備忘錄》,而六萬字的注釋則是到海外以後集思廣益的新收穫。主觀和客觀融合為一,這部《六四日記》確是關於六四學運的最可信,同時也最詳盡的一部記載。
限於時間,我不能對本書多作介紹,但有一句話卻不能不說。在我認識的「六四」參與者中,從德是最為特立獨行的一位。他參加「六四」出於偶然,但他的內在動力則是始終一貫的。這個「一以貫之」的力量,我稱之為精神世界的追求。流亡海外之後他的追求表現得極為清楚:他先後出入基督教、伊斯蘭教、錫克教,當然還有中國流行已久的儒、釋、道三教。他最後因為遍讀我的先師錢穆先生的著作而皈依於儒家。這一點當然更激動了我的心弦。正是由於他追求的是內在的精神世界,因此他從參加運動之始,便遠離名利之場,而默默地在人群喧嘩的後面從事於實際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固執於運動自發的本色,拒絕扮演明星。」他悟道很早,所以斬釘截鐵地說:「守不住本色,名與利就是最大的毒品,比海洛因還容易讓人執著,但將終受其害。」為了要守住「本色」,他事實上超越了運動,但所作所為卻又是在一個更高的精神世界中推動著運動。這確實是儒家的「本色」。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有一句名言:「驚心動魄,一字千金」。這部《六四日記》完全印證了這八個字!
【2009/06/06 聯合報】@ http://udn.com/ 
周末書房/六四日記 廣場上的共和國

【聯合報╱封從德】
2009.06.06 04:46 am

照片/貝嶺提供
這是1989年以來唯一一部完整記錄1989年「六四」期間從北大到天安門廣場,關於學運核心人物、重大事件、關鍵內幕及學運組織高層決策與爭議全過程,以及「六四」之後的逃亡,一幕幕自激情開場到悲壯落幕的親歷、見證、回憶與考釋的書。作者封從德(1966-)為1989年北京學運中重要的學生領袖之一,「六四」後,和妻子柴玲(為「六四」當時廣場指揮部副總指揮)在中國境內逃亡十個月;1990年逃亡至法國;2003年,獲法國高等研究院宗教學博士學位。現居美國舊金山。(編者)

柴玲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
(本報資料照片)

封從德。
(照片/貝嶺提供)
再轉寄一篇余英時最新的文章給您。
還記得六四天安門的封從德嗎?
我從余英時先生這篇側記,才看出這人實在不簡單!
不管是在精神世界的高度、六四天安門民運的承當或學術事業的韌性都展現了可佩的力量。
媒體焦點總是聚焦明星級的學運領袖,卻不知隱身歷史帷幕背後沈默“守住本色“的人,才真正代表了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
果不其然,封從德可以遠離名利之場而自甘寂寞若是,是因為在內在精神世界的追尋,有所皈依,有所定向。
我看到余英時先生描述~
他最後因為遍讀錢穆先生的著作而皈依於儒家。
心下大為震動!
這才是真格的讀書人。
生命寫史血寫詩........................
迥然不同在SCI評比下,自甘異化為論文發表機器的學術中人。
他們能抬出來自我矜誇的無非是千篇一律看來有模有樣、實則在終極關懷上毫無真切實感的論文。
陳寅恪先生嘗斥之爲:侮食自矜,曲學阿世。
只因痛感這些假學術場域從事名利競逐的偽學者,危害世風之烈!
回視自己,我不免就像是一個任性泅游於內在精神疆域的浪子。
以事功標準衡之,終落了個“惟顯逸氣而無所成”.....................
這類人氣性上自是孤僻的!
也正因孤標傲世,與俗多忤,對知音的期待與落空,每哀樂過人,有難可已於言者。
朱熹說:「隱者多帶性負氣之人為之。陶欲有爲而不能者也。」
好一句「欲有為而不能」!又何獨陶淵明如此?這何嘗不是我心中的隱痛。
即令我過的生活也不算不忠於自己,卻總有一絲"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算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的生命蹈空之感............
於是,每有學界友人,帶著惋惜眼神,質疑我遊走體制外“不務正業“的生活型態。他們很難不視為一種生命之不得其位,而善意奉勸我趕快去完成博士學位。
可我放浪形骸久了!看待周遭早通過層層學位與升等關卡而終得側列學界中人的同輩友人,卻總有一種說不上的陌生感。我覺得自己不屬於他們,也扮演不來他們輕易優爲的角色。於是,本就遺世獨立的生命,就越發像斷了線的風箏,越飛越遠,索性就不回頭了...........
封從德以“守“字安頓自己, 並在流亡海外十三年後,於法國高等研究院,取得宗教學博士學位,這倒逼我更誠實地叩問自己:該選擇什麼樣的姿態守住自己的本色?
志學敬上
余英時:驚心動魄,一字千金

【聯合報╱余英時】
2009.06.06 04:46 am
在八九民運的學生領袖之中,封從德是我最後遇到的一位。十二年前(1997年)他到普林斯頓來看我,我們有一個下午的談話。他當時正準備撰寫「六四」的歷史,徵詢我的意見。我很坦率地表示了我的猶豫:當事人寫親自參與過的歷史很難擺脫主觀的成見。我為什麼有這個想法呢?因為中國近代史上有前車之鑒。梁啟超逃亡到日本之後,寫了一部《戊戌政變記》,雖然立即風行天下,但史學界卻不承認它是信史。陳寅恪便曾指出:「此記先生作於情感憤激之時,所言不盡實錄。」所以我建議從德寫下他個人的回憶錄,那才是最可寶貴的第一手史料。
但當時我並不知道,從德早在「六四」後不到兩年已寫出了一部三十五萬字的《八九學運備忘錄》。接著在1991年七月,他又邀請了十七位流亡海外的「六四」學生在巴黎開了七天的會,集體回顧並核對了記憶中的種種事件,1993年出版了《回顧與反思》。最後從德又在2001年以後創建了「六四檔案」的網站,到現在為止已收集了三千萬字文字和五千幅照片。這部《六四日記——廣場上的共和國》便是從上述的大批資料中提煉出來的。大體說來,《六四日記》正文出於《備忘錄》,而六萬字的注釋則是到海外以後集思廣益的新收穫。主觀和客觀融合為一,這部《六四日記》確是關於六四學運的最可信,同時也最詳盡的一部記載。
限於時間,我不能對本書多作介紹,但有一句話卻不能不說。在我認識的「六四」參與者中,從德是最為特立獨行的一位。他參加「六四」出於偶然,但他的內在動力則是始終一貫的。這個「一以貫之」的力量,我稱之為精神世界的追求。流亡海外之後他的追求表現得極為清楚:他先後出入基督教、伊斯蘭教、錫克教,當然還有中國流行已久的儒、釋、道三教。他最後因為遍讀我的先師錢穆先生的著作而皈依於儒家。這一點當然更激動了我的心弦。正是由於他追求的是內在的精神世界,因此他從參加運動之始,便遠離名利之場,而默默地在人群喧嘩的後面從事於實際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固執於運動自發的本色,拒絕扮演明星。」他悟道很早,所以斬釘截鐵地說:「守不住本色,名與利就是最大的毒品,比海洛因還容易讓人執著,但將終受其害。」為了要守住「本色」,他事實上超越了運動,但所作所為卻又是在一個更高的精神世界中推動著運動。這確實是儒家的「本色」。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有一句名言:「驚心動魄,一字千金」。這部《六四日記》完全印證了這八個字!
【2009/06/06 聯合報】@ http://udn.com/ 
周末書房/六四日記 廣場上的共和國

【聯合報╱封從德】
2009.06.06 04:46 am

照片/貝嶺提供
這是1989年以來唯一一部完整記錄1989年「六四」期間從北大到天安門廣場,關於學運核心人物、重大事件、關鍵內幕及學運組織高層決策與爭議全過程,以及「六四」之後的逃亡,一幕幕自激情開場到悲壯落幕的親歷、見證、回憶與考釋的書。作者封從德(1966-)為1989年北京學運中重要的學生領袖之一,「六四」後,和妻子柴玲(為「六四」當時廣場指揮部副總指揮)在中國境內逃亡十個月;1990年逃亡至法國;2003年,獲法國高等研究院宗教學博士學位。現居美國舊金山。(編者)

柴玲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
(本報資料照片)

封從德。
(照片/貝嶺提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