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是最大的盲點。
世人每以此為“覺察”,卻不見同理心正是覺察的“隱蔽”之端。
建立在所云“同理心”的覺察,常只是“制約”下的產物。

它的基本難題在:疏離生命處境所蘊生的基礎關係,

於是,任憑覺察者自命如何悲情流溢、菩薩心腸,究其底藴,仍不脫“前見”的遮蔽。
所以,名為覺察,卻每陷落於特定制約下的“習性反射”。
這不是“覺察”,而是讓自己更“自我感覺良好”的隱性昏睡。

既流於昏睡,固無涉於現象學試圖觸摸到的縱深性連結。

免於先見之框架,才可能有“含金度”較高的覺察可能性。
凡能觸及這不受先見拘役的純淨覺察,總是毫無例外地展現著純然的“被動性”;而看似昂揚奮發,試圖於諸法實相有所增益、參贊、改革的“主動性”,背後卻隱藏著一個不容質疑卻又不斷被挑釁激怒的死硬“框架”。
腐儒的大蔽在此!
老子慨云:“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道德經三十八章)
良有以也!

以此觀之,
“被動性”才是趨近存在內核的“林中路”。
林中路,這深具隱喻的意象,不是指涉世界的橫向勾連,而是退返存有的縱深性連結。
在這意義的連結向度中,巴塔耶的宗教性奧義,悄然萌生:
對巴塔耶而言,宗教性,就其最隱微的意義而言,無非是~

找回在“橫向勾連”的世界關係裡失落的親暱連結....

不論是海德格的“詩意棲居”或巴舍拉的“空間詩學”...
都是在深及“被動性”的縱深性連結中,試著找回那將自身包攏並收疊其中的“lost intimacy”.....

就在這純然的被動性中,先見歸於沈寂.......
水靜流深的母體開始自隱蔽的淵默中如夢相似地晃漾著........
終而迸破世界裂隙,
流瀉滿屋的夢影....................

人,就詩意地棲居在這夢影交疊的“冥視空間”。
生死以之,託命以終。

2012.3.11 哲思零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