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朱志學寫於 2011年8月28日 13:18
帖之ㄧ:


“座位前,座位後,我們的青春從這裡開始....” ~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看完這部電影後才發現,原來錯過的不止是青春
還有那該發生,卻從未發生的命運....” ~蔣鵬


這話令人感傷。
可更令人唏噓抱憾的是:
為何每一段愛情的結局都那麼類似?
即令命運一度叩門,卻終歸消亡得無聲無息,什麼也抓不住............


正是:“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帖之二:


歷史的本質果真是“永劫輪迴”?

我不由得想起克勞德雷路許的《戰火浮生錄》,片子開頭,便是怵目驚心的幾句話:
“人生只有兩三個故事,但卻不斷地被重演,尤其每一次,都像第一次發生時那麼殘酷………為什麼每次的命運,都有相同的外表呢?”

為什麼極致的美,總是使人悲傷?
感情豐沛的人,總渴望可以在這殘酷的世界裡尋索到一點接近永恆的
質素…………..
但為何越是絕美的經驗,越是飄忽易逝…………
難道美和消逝、和幻滅,是同一本質的不同呈現?



帖之三: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

正因為感情豐沛,對生命驚人的美有不可妥協的堅持,遂不免在一意孤行的寂寞中墬入荒寒的虛無意緒裡嗎?

這意味著,即令不是生性孤僻,後天際遇的寥落,也要讓人消磨掉大半的熱情的…..

這消失的部分,可是一個人最美、最纖細柔軟、也最接近靈魂的本質呀…………..
詩裡蘊藉的激情……….
以其沈烈而遒勁,遂逼近了愛情信仰原點的神聖渴望………

那是一股瑰麗悱惻的神秘力量,隱然搖憾到存在的核心….

可同樣是源自這股沉烈的激情,必然在意識深處埋下了日後寂寞一世的種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那已然一去不返的青衿歲月,曾經,只為這痴心的絕美所感動,卻得在很多年後才真正明白:這巨大美感的背後所隱藏的巨大寂寞…....

司空圖詩品寫得扎心:少有道氣,終與俗違......
純真的力量對有些人而言,永遠比歲月的殘酷來得更強大。

曾經風雅......
為著那映照心頭的古典餘暉,遂只能自此定睛於無限遠的凝視,以對抗不斷裂解中的世界.....

此所以越世孤行,乃成形影相隨的命運。

劉長卿詩云: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好個“秋草獨尋人去後”........
原來
在寂寞中叩問那儼然已不屬世間的泠然希音,與藴藉生命底藴那跡近痴頑的不變鍾情,本是一事!


深情之所在,皈命之所在;
皈命之所在,寂寞之所在…………

此所以“愛有來生”裡,幽幽一句:“茶涼了,我再去給你續上吧!”
遂注定了生生世世的等待!

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叩寂寞以求音,意在茲乎?



帖之四:


紅樓夢第五回的〈終身誤〉唱得好: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金玉良姻只是世俗價值的門當戶對;木石前盟卻是生命本質的深層連結……..
然而最深的連結,卻也隱藏著最深的失落………….
為了世外喜逢青眼的相知與會心,一個孤行靜寄的人,走出
了寂寞………
然而,那全世界唯一能令你不再覺得寂寞的人,最終也走了呢?
看著一度被輕輕撩起的夢想,又再度摔得粉碎…………
你將被拋到心骨俱寒的虛無裡…………….
我為這潛在的深淵,感到一股巨大的暈眩…………………
那正是愛的強烈經驗裡面所隱藏的死亡恐懼…………

這令我想起了沈從文《邊城》這部小說裡,那曾經令我靈魂為之震顫的驚人結尾………..

“可是到了冬天,那倒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颱風過境的午後.......
朱志學寫於 2011年8月29日 17:50
變更已儲存。


安梧師剛遠從雲南大理回花蓮......
颱風過境的午後,師生倆恍若無事人地斜倚雲煙繚繞的窗景旁,半是閒聊學界舊事,半是浸潤在香氣杳渺、空靈無跡的藍山餘韻中...
.........
林師初品藍山,對其綿密深遠、層次豐富的韻致,眉宇間閃過一絲驚
艷的神色......
我不意外^^
藍山有王者香,我進豆烘焙至今,還沒讓任何朋友失望過^^
聽聞林師講學雲南,
興之所至,我忍不住隨口吟道:
“下關風吹上關花,洱海月照蒼山雪”...........
林師暗自驚訝,我連這典故都不陌生。
這是當然的!
大理可是我魂牽夢繫,必欲一遊的地方。
雲山蒼蒼,霧海茫茫;清風浩浩,金月泱泱........
兩句對聯,就把雲南四絕的風花雪月四字巧妙地鑲箝其間。
雲南人文底藴厚實,由此可見一斑......
我移居花蓮已十四年有餘,對這片土地融入的情分亦早非一朝兩夕之事,可上自花蓮歷任縣長,下至我離職前的觀光學院校長.....
.
談到花蓮這片寶地,卻每每只擠得出“好山好水”四字?
一縣之長,卻人文寥落,詞窮至此.....
深為花蓮一分子,能不思之汗顏?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唯其脆弱,才有力量,才有美,才有卓越與高貴
朱志學寫於 2011年7月1日 15:02
變更已儲存。
人文諮商的秘義:人,唯其脆弱,才有力量,才有美,才有卓越與高貴。

(案:此篇為2011.6.10舊稿,有感余老師上學年最後一堂課而寫。當日寫累了,沒能一氣呵成!誰承想竟延擱三星期後,才得空揀拾舊篋,續上未盡脈絡。)

朱志學寫於 2011年6月10日 17:46


感謝老師^^

昨天的課啓發太深了!
參照巴舍拉以家屋意象整合思維、記憶與夢想的獨特進路。
我恍然有悟:

不論是通過不可預見的深淵經驗猝然“撞開”的世界裂口;
或經由詩意瞬間穿透世界裂隙而主動迎向的邊界光景..........
我們看見:
那作為取代存有之“偽型”而覆蓋存有表層的“世界”,看似強固,卻又每輕而易舉地被存有給撕成碎片!
另一個微妙的事實是:
這世界不論是因著“意象”的強大臨在而瞬間昇華或因著“瀕死”情境的猝臨而砉然崩解..........

直下躍入心醉神馳的迴盪
抑或是
意外跌落喑啞無助的深淵.........
都為生命創造了一個翻轉命運軸心的“邊界經驗”:

這彷若在強大的光束下,讓人一時頓陷震驚、錯愕並失語的片刻,卻也讓一向在世界根深柢固的“主體”不由自主地在“邊界經驗”的推迫下,遽然掙脫了世界的支配,而直接迎向了存有處境在世界裂隙中的自我揭露。

這就是舊有意識框架發生蛻變的契機:

存有者自世界裂隙中“摸”到了存有自體。
這穿越世界框架的觸摸,正是引發“意識轉換”的動力點。

老師昨日課堂尾聲時以咖啡藝術對此做了生動的譬喻:
我們如何通過咖啡建構一種存在狀態?
我聽了眼睛瞬間ㄧ亮^^
是了!
箇中旨趣,就在如何讓主客雙方從專業關係的位置得以重新安放到允許真實觸動發生的場域。
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從“世界”經由“邊界”,而後回溯到“存有處境”的導向。
而“意象”或“深淵”正是開啓邊界的鑰匙。
前者經由偉大的藝術,後者通過苦難的焠鍊。
兩條進路,都不是純由自己所能發動的!
而只能出於一種“不期而遇的遭逢”(encounter)。

一切的張力、一切的壯麗、一切的神奇、一切的轉化.............
都發生在邊界。
兩條進路,都輻輳向邊界。
這正是藝術之路與苦難之路的共同點:即有限而無限~亦即,通過在有限的結構裡轉化自身而走向無限的存在可能.......



老師言及“The paradox of Power & Weakness”有云:

“以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為首的思想家不斷提出弱者的力量。
現實社會有一種偏向,以強為固,與老子柔弱哲學恰成二律背反,這也讓我們注意到臨終者或病弱者在這個現實世界將有多少煎熬。

如果我們把處世看成兩個階段:一是我來;二是“我去。
在前一階段,我們入世,使用強者哲學;
在後一階段,我們準備辭世,使用柔弱哲學。
而志工的生活就在這兩階段之間穿梭著,在強弱之間轉動著。
志工最好瞭解我們位置的兩面性,甚至徹底地讓強弱之間交互穿梭。我們就不能有著單行道的邏輯,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故意示弱,也不能強行怎麼樣;我們的邏輯是摺疊的,會轉彎的,但是我們不會是既簡單又複雜,而是非簡單非複雜的直接乾淨,清清朗朗。”

這見識觸及了苦難中的祕密。
原來,是苦難讓人得以瞬間自長年耽溺的“入世”追求,被抽離到一個被迫準備“辭世”以安頓餘生的“邊界情境”。
這情境讓人瞬間逼臨並迎面正視了生命的雙重性,而不得不焠鍊出更透徹的覺悟以直視那掩脅而至並即將吞噬自己的不安...........
這是社會化的終結,卻也是個人宗教啟悟的歷史起點。
道心深微者,自能從命運崩毀的存在裂隙中窺見俗情世間極力抗拒的生死流轉無法觸及的皈命處。

這正相應了希臘悲劇天啓式的智慧:

“I'll tell you a secret, something they don't teach you in your temple. The gods envy us. They envy us because we're mortal, because any moment might be our last. Everything is more beautiful because we're doomed. You will never be lovelier than you are now, and we will never be here again.”(出處:電影“特洛伊城”)


眾神羨慕我們,因為人會死,因為每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所以生活可能變得更美.........

這裡面隱含的啟悟是驚人的!
原來,生命的有限性從來不是走向永恆的障礙。
剛好相反,一切的不朽,從來是在正視生命的有限性後而達成的!

正因命限的注定,正因人必有一死!
每一個片刻都可能成為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就讓這平實無奇的片刻,因著非凡的啟悟,而瞬間被昇華為“moment of poetic....”
時間的綿延性,在此一轉而為以垂直向度斷裂水平時間的“詩意瞬間”。
正是這“詩意瞬間”為存在帶來了不同的視野。
它點化了在時間中綿延不盡的苦難與怖畏,而讓人得以帶著非凡的珍惜進入每一個“再也不會重來的片刻”!
正是這眼界內具的敏銳度與穿透力,讓人得以超越水平時間而直下躍入不朽!
通過"power of weak",我們窺見了猶自迷戀耽溺於“入世”追求的進取者所錯過的生命風光.............

這就是希臘智慧的精諦所在:
“人,唯其脆弱,才有力量,才有美,才有卓越與高貴.......”

它正相應列維納斯揭示的~“power of weakness!”

原來,
苦難,不只是苦難!
對一個敏於生命探求的行者,正是在生命承受的巨大撕裂中,他看見裡頭隱伏了蛻變生命的深微契機!
於是,不再有絲毫逃避與退縮,從肉身上看似瀕臨崩毀的弱者,在飄搖生死的邊界,經由定睛於“詩意瞬間”的深遠凝視,開掘了入世追求的進取態度永遠無法企及的恩寵與救贖之路..........

藝術之路與苦難之路亦在“詩意瞬間”的基點上達成交會!
這兩條進路的共同點在:它們同樣是經由生命的有限而抵達存有的無限可能..............
同樣是經由詩意瞬間開啓的超越進路!
好比鋼琴演奏藝術,它限定你只能在有限的八十八個琴鍵裡彈奏出無窮無盡的變化。
此則相應陸機文賦所云:“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在藝術之路裡,我們領會到:
原來“無限感”一向只能通過形式的拘限而完成;
一如人命定作為“向死存在”,卻仍可能在某一個心凝神釋的片刻,與存有當下遭逢而瞬間觸及不朽.........
於是
經由詩意瞬間的提鍊,那彷若無限遠地凌越世界並定睛於“詩意瞬間”的深遠凝視,讓那依稀來自天啟的絕美召喚,得以在淪肌浹髓的靈命澆灌中,提供了凝視者昇華現實的想像空間:一個讓生命得以在裡頭迴旋自得的“託命之所”。

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
正因看見那更完整的生命真相,遂輕盈地放下了那遮蔽存有、形成拘役、並讓生命翻絞為碎片的入世追求............
這說實了,就是凝視點的轉換。
我們在詩意瞬間翻轉出顛覆以往慣常思維模態的嶄新觀物方式。

對照巴舍拉的空間詩學,我的體悟是:
當治療者的觀物方式由“觀者/對象”型構的“知識性勾連”,開始朝向“夢者/意象”興發的“存在性碰觸”過渡,
存在處境遂經由一個飽蘊凝聚與昇華力量的“意象”,開始揭露自身。
這意味:
治療者唯一能作的,就是放下所有的專業常規與試圖對自己無力把握的未知進行“界定”的企圖...........
而後,安靜下來,謙卑下來,將一切理解可能、以至種種轉化的可能,交付存有處境的自行揭露。
原來
所有的身體技術一旦入於造詣深微之域,都必然要“撥開知識迷霧”而直接“摸到存有處境”。
一切詩意瞬間的觸動,由此而生,也由此而完成。
這才是信任的真諦所在:
不是信任常規世界在時間裡承諾的虛假未來。
而是“與存有的波浪攜手”,交付自身於不可預測的存有之流..............
這意味:
世界裡沒有真正的“信任”,它的信任建立在控制與害怕失控的恐懼與顫慄。
真正的信任,貼著世界運行,卻不屬於世界。
它的信任裡,沒有攜帶任何謊言要拼死去維護,沒有承諾要被兌現,沒有目標必須抵達,也沒有願望必須圓成。
它只是讓生命交付天風吹籟,
在全然柔軟的聆聽裡,與存有的波浪攜手同行("yes" to the river........)
與天地同步、與山川同步、與已然從世界隱沒的歷史精魂同步........
周易文言傳有云:”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此之謂乎?
存有處境的揭露,就發生在這與天地合、與日月合、與四時合、與鬼神合的深密連結中!
遮隱於“世界性“勾連之”不可見處“而逐步顯露的“斷裂”,卻在“夢者與意象”所創造的“人文空間”裡,重新開啓了一道全新的連結可能。
而一切發生在這“人文空間”裡的療癒,也自然讓一切僅及於血肉之軀的治療或受制於專業倫理的諮商得以昇華上遂於更高的可能..........
這意味:
人文空間,就是人文諮商與人文療癒所以可能發生的基礎。
它以一種不可見卻確實可感的存在,將實證世界(觀者/對象)、邊界經驗(夢者/意象)與存有情境(與幻化生成的存有之流攜手同遊而不顯破裂相的生命自體)整合一體。
即此整合而於“ 世界/邊界/存有 ”三域出入自如,此則入於大化流行的“殺活自在”之境。

莊子“大宗師”所云: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也若此。

其意在茲乎!



志學再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宗教療癒:2011/2/21課堂劄記
朱志學寫於 2011年3月6日 21:42



朱志學
對“祂界”有所渴求是宗教人的常態。

2月22日 15:06 · · 讚 ·


Guan Liu 說讚。


朱志學 我們在不同的德蘭修女們的禱詞、書信裡,都可以讀到他們激越地面對主耶穌,這與主耶穌不曾活在一般人的心理,可說是關鍵的差異。
2月22日 15:08 · 讚 · 1 人



伊書兒 ㄚ..你也看德蘭修女們的禱詞書信..d^^b..
2月22日 15:19 · 讚




朱志學 對從小受洗信主的我,這很尋常。
只不過,我二十一從團契離開後,再沒回去了^^
不歷盡曲折與磨難,是回不了家的!
2月22日 16:04 · 讚 · 2 人



伊書兒 好像有相同情節..只是在家人愛的呼喚下回到舒適圈..還是感恩..至於未來靜待聖神引領..相信有最後歸處...^^b..
2月22日 16:13 · 收回讚 · 1 人



Guan Liu 近路遠路之別
2月22日 21:42 · 讚












朱志學
不同於一般的生心理衝動,夢幻衝動是連結內在性與超越性的精神橋梁。它是走向超越以證得絕對自由的“天命意識”。不論你對它承認與否?正視與否?它終將以一種“心不得安”的騷動,於五更臥被、夜闌人靜、若有所遇之際,自你內在翻攪而上..........
.
對少數熟悉此“心不得安”而對人世無常起落瀕生淡然陌生之感的宗教心靈,他們深知:之所以否定不了指向超越的“夢幻衝動”,只因
那根植內在性的“超越性追求“,本就不該被否定。
除非,你願任令自己的人生被“簡化”為只是一場“維護謊言的努力
過程”?
偏偏,這就是發生在每日尋常生活中的無謂悲劇~
在看似紛繁而理所當然的角色扮演中,一步步錯認、陷落並委身於不屬自己的命運..........

2月22日 14:14 · · 讚 ·





朱志學
與現實決裂,並非來自對現實的厭憎,也非被現實的苦境給逼入絕境而生,而是來自“非現實意識”的命運感受~一種經由函具“生殘衰老病死”於一身的肉體走向超越的“倫理召喚”。我們可稱之為“天命”~一種根植於“非現實意識”的“夢幻衝動”。

2月22日 13:56 · · 讚 ·


不羈 哥、韓晴晴和 Isalyn Chu 都說讚。











朱志學
宗教療癒全然是宗教性的精神生產,非關宗派組織,非關奇蹟靈驗,非關身體痊癒,而是一種徹底與慣性思維框架以及受此框架制約之生活模態的決裂。經由與現實決裂的處境,我們抵達一種身心脫落的淡然,而能對不可見的超越界全然依止。此之謂:一心皈命..........

2月22日 13:46 · · 讚 ·


Guan Liu 、 Isalyn Chu 和林子畬都說讚。











朱志學
雖無法擺脫疾苦,卻能於疾苦中不失心靈的安詳。
將視域拓展到終極面,經由冥視空間與超越界接頭,而不再眷戀塵世

此則“肉身成道”義下的宗教療癒。

2月22日 13:31 · · 讚 ·





朱志學
作為一個在肉身意義上的“終有一死者”,人如何在無法逆轉的向死存在中輕安自在,不受死亡病苦殘疾衰老的羈絆?

2月22日 12:47 · · 讚 ·


伊書兒說讚。











朱志學
療癒非治療:徹底療癒在於身心靈的輕安自在。它必然觸及身外之身........

2月22日 12:43 · · 讚 ·


伊書兒說讚。














朱志學轉貼自彭榮邦




東海岸評論 » Blog Archive » 小鎮福金
www.eastcoast.org.tw
利百代.林肯大師第二首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年序曲》。當樂曲進行到砲聲出現的結尾段落,我們喬治富鎮長突然站起身來,右手一揚,舞台後方天空 隨即爆出五顏六色一串串煙火,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一發強過一發……舞台上枯坐久久的團員們氣得紛紛離席,沒有人想要演奏原本排定的下一首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一切已經夠悲愴了。




2月22日 11:02 · · 讚 · · 分享






朱志學
幻化生成作為切進易經的進路

2月21日 16:40 · · 讚 ·


林旻昌說讚。











朱志學
透過倉皇的逃亡,回頭才真正看見自己的王國..........
.
修行之路就是逃亡之路。

2月21日 16:33 · · 讚 ·


Isalyn Chu 說讚。











朱志學
不知道大學為什麼還要教邏輯?邏輯是廢物一個!~余老師(真是振聾發聵^^)

2月21日 16:31 · · 讚 ·


Pudding Chung 和 ChingTai Wu 都說讚。











朱志學
感動何在?轉動內心的莫比烏斯環..............

2月21日 16:26 · · 讚 ·


伊書兒說讚。











朱志學
保持自己在幻化生成的狀態就是修行

2月21日 16:10 · · 讚 ·


Alex Wang 和伊書兒都說讚。











朱志學
修行沒有通則:它是獨異性的:引領你碰觸到自己的破敗之處(lacunae破洞)

2月21日 16:09 · · 讚 ·


余寶寶、 Isalyn Chu 、彭榮邦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lacunae就是動力點!從破敗之處生出的解脫動力
2月21日 16:17 · 讚 · 1 人



Guan Liu 修理實行 從破處重生
2月21日 17:22 · 讚









近期動態


給 Davis Liu 的近況動態回應:「昨天從一部余老師給予高度評價的電影裡看見這麼一句,davis有何評論? “我想給她的一切,她都已經有了。 其實我想要的,不就是給她幸福嗎?⋯⋯ 」。




在彭榮邦的連結上留言:「痛快^^ 」。





朱志學
幻化生成(Becoming becoming)

2月21日 16:07 · · 讚 ·


伊書兒和 Alex Wang 都說讚。











朱志學
莫比烏斯帶(Möbius strip或者Möbius band),又譯梅比斯環或麥比烏斯帶,是一種拓撲學結構,它只有一個面(表面),和一個邊界。拓撲學就是用來研究超螺旋結構的一種工具。拓撲學主要探討的是在連續性變化中的變形現象。

2月21日 15:39 · · 讚 ·


周燉文、 Chung Constance 、兵金蓉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拓樸學的螺旋進路才足以深入存在的幻化生成性。邏輯的二分性分解思路則是回返存在最大的障蔽。
2月21日 16:20 · 讚 · 2 人



Chung Constance 朱大哥最近迷上拓樸學了?"碎形"結構,是否也是拓樸學的一種?
2月21日 22:57 · 讚




朱志學 碎形?沒聽過呢!
拓樸學代表一種超越邏輯分解的新型理解進路。我藉它契接現象學巨擘萊維納斯的“他者”經驗.............
2月21日 23:17 · 讚












朱志學
我想給她的一切,她都已經有了。 其實我想要的,不就是給她幸福嗎? 所以只要她是快樂的,這快樂是不是我給的,能不能等到她,都不重要了…(愛有來生)

2月21日 15:20 · · 讚 ·


余寶寶、韓晴晴、 Isalyn Chu 以及其他 3 人都說讚。


Chung Constance 當然如果自己可以給,就要極力爭取!除非她不需要!
2月21日 22:59 · 讚




朱志學 太用力不好啦^^
命中是你的,就無須爭取。
若不爭取就留不住,那麼爭取到也遲早留不住的......
2月21日 23:29 · 讚 · 1 人



趙素霞 幸福~就是把握每個當下 用心感受 用愛付出 珍惜眼前所擁有的 今生才能無悔 !!
2月22日 8:44 · 讚












朱志學
宗教療癒在體外卻切近身體之處,不在經文裡頭。

2月21日 15:10 · · 讚 ·


Chung Constance 、 Guan Liu 和 Alex Wang 都說讚。



Guan Liu 經點只是驗證
2月21日 17:14 · 讚 · 1 人



Guan Liu 打錯字 經典
2月21日 18:53 · 讚












朱志學
是“體察”而非“開悟”,形成“療癒的能力”。

2月21日 15:02 · · 讚 ·


彭郡茹、 Isalyn Chu 、兵金蓉以及其他 3 人都說讚。



朱志學 開悟:透過尋求經典,大腦自以為開通了
體察:整個人浸泡在幻化生成裡(Becoming becoming),直接臨在的整體感受............
2月21日 16:38 · 讚 · 2 人












朱志學




道成肉身(re:Davis~關於解脫進路的商榷)
Davis⋯⋯




2月20日 13:19 · · 讚 · · 分享



Wendy Angel 說讚。








近期動態


志學現在是牟正中和林汝育的朋友了。





朱志學
有一次楊德昌指著一個年輕的女孩子,他覺得從女孩變成女人的過程是個奇蹟......

2月20日 10:15 · · 讚 ·


兵金蓉、 Wendy Angel 、林子畬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奇蹟”兩字下得好^^
2月20日 11:04 · 讚



兵金蓉 真的是奇蹟… ^.^
2月21日 17:35 · 讚









近期動態


"對蔡愛玲的「傻花莊賞花之旅」相簿的回應:「唉! 這我沒跟上........... 但看過櫻花林已經夫復何求了⋯⋯ 」。




在 Jun-wei Lai 的塗鴉牆上留言:「呵呵^^ 難為軍維來此。 因緣深遠,不可思議.......... 上回同冠閔兄和楊婉儀閒聊時,才無意間發現原來彼此都是舊識! 二十來年一回首,此身雖在堪驚......⋯⋯ 」。
· 友誼記錄網頁




志學和 Wendy Angel 成為了朋友 。
· 讚 ·





朱志學
抵抗又凝視,耿耿一念,目光炯炯....

2月20日 10:04 · · 讚 ·


兵金蓉、 Isalyn Chu 和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朱天文果真是一個有“現象學深度“的文學家,而非只是尋常作家之一.......
2月20日 11:22 · 讚 · 2 人



朱志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2月20日 11:24 · 讚 · 2 人












朱志學
邊界,最大的張力都在這裡。

2月20日 9:56 · · 讚 ·


兵金蓉、 Wendy Angel 和 Isalyn Chu 都說讚。



朱志學
呵呵^^

難為軍維來此。
因緣深遠,不可思議..........
上回同冠閔兄和楊婉儀閒聊時,才無意間發現原來彼此都是舊識!

二十來年一回首,此身雖在堪驚......
我只覺自己哲學之路尋索至今,最貼近存在核心的體會都濃縮在“邊界”、”他者“這兩個精要的洞見上了!

軍維留法,熟悉近百年來風起雲湧天才輩出的法國思想界巨擘,當知我何出此言^^

2月20日 10:50 · 讚 · 2 人



朱志學
Jun-wei Lai

Dear 志學

這個世界很小
你跟冠閔相識倒是讓我很意外
你們何時, 在哪裡認識的?
原來大家都是老朋友了
我跟婉儀在學術研討會見過幾次面
不太熟
跟冠閔是留法的好友
回台灣也一直都有連絡

有機會一起到你的民宿住上一晚
大家好好聊聊

軍維

星期日 17:00 · 收回讚 · 1 人

朱志學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34063093323822&set=a.134056433324488.25889.110468525683279&theater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冠閔兄兩次前來慈濟,一次演講巴舍拉的專題,一次主持勒維那斯他者哲學的學術會議,都是由余德彗老師帶領的人文療癒工作室安排住宿我這兒。希望下回咱三人有機會一塊兒
在此小聚^^
57 分鐘前 · 讚

Jun-wei Lai 終於瞭解這段緣分了
有機會一定要聚聚
15 分鐘前 · 讚

2月22日 1:47 · 讚












朱志學
用寫作這顆定風珠抵抗舉世滔滔~朱天文

2月20日 9:43 · · 讚 ·


Isalyn Chu 、 Guan Liu 和林子畬都說讚。


朱志學 妳持續寫作的動力是什麼?

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抗時間,去抵抗所有的流逝。現在有各種學說,該有的形式、該說的話都有了。各種資訊撲面而來,如果不是寫作,一下就被沖倒了。寫作可以沉下來、定下來,像我在《荒人手記》中說的「定風珠」,可以非常的安靜專注,像潛到了非常深的海底,找到貝殼裡的珍珠,抵抗舉世滔滔。
2月20日 9:53 · 讚 · 2 人



Guan Liu 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陪伴時間 去體會流逝 留下珍珠般的經驗
2月20日 12:47 · 收回讚 · 2 人












朱志學
‎31年前我們曾站在一起,這些年都盡己所能走到最遠,如今我們還能並肩坐在起一起,好像回到了原點~朱天心to鍾曉陽

2月20日 9:25 · · 讚 ·


兵金蓉說讚。











朱志學
我只是願意過一個比較簡單的生活,來換取不一定得寫的自由~朱天心

2月20日 9:19 · · 讚 ·


Isalyn Chu 、兵金蓉和 Nell Tsai 都說讚。


朱志學
朱天心:我始終覺得,作家應該有「不寫的自由」,我們有時會碰到人生的困惑,或不想立即重複前一部作品,想放慢腳步。可惜,現在的年輕作者就少了當時我們可以按自己節奏來寫的自由。

並非飽漢不知餓漢飢,我只是願意過一個比較簡單的生活,來換取不一定得寫的自由;我也不是懶惰才寫這麼少,而是希望作家能珍惜且認真地面對自己的困惑,很多作家在面對人生或寫作技術上的瓶頸時,都有一套方式可以躲回最熟悉的那套寫法,看來依然美麗,別人也看不出來,我覺得,短時間內或許可以矇混過關,但那會喪失你可能攻堅過關的⋯⋯更多

2月20日 9:20 · 讚 · 1 人



朱志學 我也希望自己喜歡的作家能專心面對創作,而不是三不五時回頭問讀者:我下一本寫吸血鬼好不好?或是流行什麼題材就放進去,說起來,那像個稱職的廚師;但我喜歡的廚師,是從食材開始就上山下海去找材料,專心在廚房研發。因為喜歡這樣的作者,自己就會如此實踐,我從十幾二十歲就這麼定調了。
2月20日 9:23 · 讚 · 1 人



Isalyn Chu 好動人的心曲 我對她們三姊妹實在太著迷了
2月20日 18:22 · 讚












朱志學
當他人的疼痛成為我自己的疼痛,我就會真正領悟到什麼是人生,什麼是寫作~余華

2月20日 9:18 · · 讚 ·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的瞬間成就著孤獨


當卡莫翁的燭燈熄滅時,詩人照著他的貓眼的微光繼續寫他​的詩。

貓眼的微光映照著詩人筆下的文字與鵝毛筆畫過紙頁的寂寞​回響.......

知音誰與挑燈讀?

貓的守候與陪伴,
就是詩人孤寂唯一的見證者

貓眼的微光
就是他者的凝視

凝視那自詩人蟄伏忘我的背影裡悄然孕生的字句.....​...........

這一刻,是詩的瞬間....

時間以烏比斯環的進路旋入深不可測的內在......

綿緲流經而過的每一秒,都是時間的綻放........​...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