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東籬的意義
劉克襄專欄
九月初時,作家孟東籬辭世了,報導媒體不多。只有一家報紙媒體用了一千字的篇幅,稍為詳細地記述了,他風流倜儻兼而簡樸生活的一生。有關風流之部份我不熟悉,但簡樸生活方面,從其作品和言行中,我卻有一二感知。
回想70年代,台大哲學系畢業的他,以本名孟祥森,翻譯了不少西方文史哲的作品。我們熟知的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梭羅《湖演散記》,皆出自其譯筆。
80年代初,台灣生態環境意識啟蒙,一些知識份子有感於環境變遷的危機,毅然投身環保工作,且紛紛執筆書寫這類題材。孟東籬猶為決斷,除了以陶淵明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句裡的「東籬」,取筆名,明心志。日後還搬遷到花蓮的鹽寮海邊,離群索居。
在東部鹽寮海岸生活的歲月裡,孟東籬寫了不少自然體驗的散文和札記,諸如《愛生哲學》、《濱海茅屋札記》、《素面相見》。從文學的角度,孟東籬的作品內涵或有可貴的情操,唯文字創作較為隨性、鬆散,缺乏嚴謹的慎密思考,以及散文所要求的質地。但若說台灣最早投入慢活、簡樸生活與環保運動者,說其為先驅,一點也不為過。
只是這個先驅的聲音甚為孤獨。記得80年中旬時,孟東籬刻意在台北選擇一天,做為騎單車日的活動,呼籲大家騎單車上街頭。只可惜參與者不多,此事遂不了了之,日後亦乏人持續推動。
而其愛生哲學,強調人類和自然間的親密關係。勸說大家珍惜生命、珍惜環境,反對貪求物慾。意念很好,也因過於形而上,未與實際的自然生態理念緊密結合,又難以和現今的自然科學對話,遂未獲得廣大迴響。
唯孟東籬搬遷往東部海岸定居,以已身之力實踐簡樸生活的行動,卻悄然地牽動了一條台灣民間生命力的地下浮流,迄今仍有些綿延不絕的能量。
曾為台塑員工的區紀復先生,日後會到鹽寮清貧生活。作家栗耘選擇淡隱於麻豆山區,不搭塵世的喧囂。還有許多人選擇大隱於市,卻簡單地過日子,甚而民間生態組織的蓬勃興起。或許,這些不盡然是受到其直接影響,但無疑的,都是在那個氛圍下,萌發了這種生活的期待,以及思考生命的意義,進而反省自己跟土地的互動。
我們今日關心環境,討論諸多經濟開發和自然保育何者為重的議題,有許多爭端,若站在前者的天秤,或美其名為考慮基本民生福祉,其實深入探討,爭搶的不外人之貪念和物慾。而這些利益的奪取,當我們回顧孟東籬一生的選擇,以及其所追求生活價值時,更不免覺得可笑而輕遠了。
謹以此文追悼這位勇於實踐生活,抵觸時代潮流的作家前輩,感謝其在這個生態環境惡質的年代,提出一個尋找新家園的嘗試。
- Sep 24 Thu 2009 22:36
孟東籬的意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