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面對內心潛藏之欲,不拒斥,不認同,而是通過儆醒的觀照,讓原先可能流蕩無歸的深層慾念,得以即色悟空,昇華爲清淨的菩提之心。
淨名經有云:“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痴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
原來,最上乘法門的解脫之道,是徹底抽掉自性見【我執】據以醞釀的根基,也就是老想透過譴責、壓抑或攀援依附來強化自我認同的思維慣性。
殊不知,“不斷淫怒痴亦不與俱“,才真是斧底抽薪的澈了功夫。
記得寫碩士論文時,在天台宗的經典看過一句話頭~
“高空不生蓮華“
當時靈光乍現,若有所省,就以此作為核心論點完成我的畢業論文。
附上我碩論序言的一段文字~
...依圓教,這作為一種可能性而對人類意識呈現之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較高的包含較低的,較低的包含較高的;較高的從較低的發展而來,較低的則是作為較高的之存在基礎。
也正是基於這看似詭譎的洞見,圓教開啟了一道超乎二分性思路制約下之頭腦所能想像的實踐進路。它認為,藉著譴責某種對象,你就拒絕了一個可能性──一個從較低的發展出較高的可能性。這意味著,較低的不但不是障礙,它事實上就是通向那較高的一扇門。這就好似蓮花之出於汙泥,蓮花是通過汙泥而來,不是拒斥汙泥而來;因為,它們根本就是同一生命能量在不同呈現型式間的流動與轉換。這麼說,並不意味著對生命黑暗面的縱容與耽溺。事實上,它只是啟示著一種經由全然的覺知與接納而引導生命由「二分性」之破裂狀態回歸「非二分性」之完整狀態的悲願與智慧。
淨名經有云:“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痴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
原來,最上乘法門的解脫之道,是徹底抽掉自性見【我執】據以醞釀的根基,也就是老想透過譴責、壓抑或攀援依附來強化自我認同的思維慣性。
殊不知,“不斷淫怒痴亦不與俱“,才真是斧底抽薪的澈了功夫。
記得寫碩士論文時,在天台宗的經典看過一句話頭~
“高空不生蓮華“
當時靈光乍現,若有所省,就以此作為核心論點完成我的畢業論文。
附上我碩論序言的一段文字~
...依圓教,這作為一種可能性而對人類意識呈現之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較高的包含較低的,較低的包含較高的;較高的從較低的發展而來,較低的則是作為較高的之存在基礎。
也正是基於這看似詭譎的洞見,圓教開啟了一道超乎二分性思路制約下之頭腦所能想像的實踐進路。它認為,藉著譴責某種對象,你就拒絕了一個可能性──一個從較低的發展出較高的可能性。這意味著,較低的不但不是障礙,它事實上就是通向那較高的一扇門。這就好似蓮花之出於汙泥,蓮花是通過汙泥而來,不是拒斥汙泥而來;因為,它們根本就是同一生命能量在不同呈現型式間的流動與轉換。這麼說,並不意味著對生命黑暗面的縱容與耽溺。事實上,它只是啟示著一種經由全然的覺知與接納而引導生命由「二分性」之破裂狀態回歸「非二分性」之完整狀態的悲願與智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