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看此花時 ~ 龍應台

你來看此花時 ~ 龍應台
分類:文章轉貼
2010/10/12 14:55

你來看此花時 龍應台
我喜歡走路。讀書寫作累了,就出門走路。
有時候,約個可愛的人,兩個人一起走,
但是兩個人一起走時,一半的心在那個人身上,
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
要真正的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
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我看見早晨淺淺的陽光裡,
一個老婆婆弓著腰走下石階,
上百層的寬闊石階氣派萬千,像山一樣高,
它的身影柔弱如稻草。
我看見花貓斜躺在一截頹唐廢棄的斷橋下,
牽牛花開出一片濃青艷紫繽紛,
花貓無所謂的伸了伸懶腰。
夜色朦朧裡,我看見路燈,把人行道上變電箱的影子
胡亂射在一片工地白牆上,
跟路樹婆娑的枝影虛幻交錯掩映,
看起來就像羅密歐對著茱麗葉低唱情個的那個陽台。
我看見詩人周夢蝶的臉,在我揮手送她的時候,
剛好嵌在一扇開動的公車的小窗格裡,
好像一整輛車,無比隆重地,在為她做相框。
我看見停在鳳凰樹枝上的藍鵲。
它身體的重量壓低了綴滿鳳凰花的枝枒。
我看見一隻鞋般大小的漁船,
不聲不響出現在我左邊的窗戶。

我是個攝影的幼稚園大班生,
不懂得理論也沒學過操作,
但是跟風景約會的時間長了,
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底,
突然悟到;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
難道竟是那機器,
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
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世間的風景於我的心如此「明白」,
何嘗在我「心外」?
相機,原來不那麼重要,
它不過是我心的註解,眼的旁白。
於是把相機放進走路的被包哩,隨時取出,
作「看此花時」的心筆記。
【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
都被我採下,
而採下的每一個當時,
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
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既逝;稍縱,既逝。】



(上面這句名言出自《傳習錄》。
據說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游南鎮,
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道: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
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答說: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
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