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體作為資本主義消費的場所和執行代理人
朱志學寫於 2011年10月1日 14:31
變更已儲存。

彭榮邦
台灣近期在所謂工業產品設計能力上的卓越表現,讓執政者沾沾自喜,引以為政績。然而,如果從「身體作為資本主義消費的場所和執行代理人」這個角度觀之,這些卓越設計能力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是,台灣人的身體經驗,已經牢牢地鑲嵌在發達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之中。讚 · · 4 小時前 · 隱私設定:


7 個人都說讚。



Yi-tze Lee 結構性的勞工能力,也反應在所謂「投資」訊息上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624817.shtml
4 小時前 · 讚


彭榮邦 台灣的主流媒體往往以「創意」來論述設計能力的提升,甚至將這種能力的提升歸功於教育體系的成功。然而,這與其說是教育之功,毋寧說是生活方式及其相伴的身體經驗的改變所致。你指出來的和我指出來的,一個在勞動端,一個在消費端。
4 小時前 · 讚


Aits Huang 啊,榮邦你說了我想說卻還未捕捉到的話語
3 小時前 · 讚


潘朝成 榮邦論述的好
3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身體作為資本主義消費的場所和執行代理人?台灣人的身體經驗?這論述我很陌生。榮邦能不能舉幾個例子?
3 小時前 · 讚


彭榮邦 我想你只是對於論述的語言陌生,經驗上應該很貼近。蘋果公司要賣一堆唉唉叫的產品,就必須要以各種名目勾引/創造消費者的慾望(身體是慾望的場所),讓消費者買各種唉唉叫產品(這是執行代理人的部分)。各種唉唉叫的身體經驗,構成了唉唉叫產品的設計能力的物質性基礎。
3 小時前 · 讚 · 1 人


千古絕響 「唉唉叫的產品」
3 小時前 · 讚


Aits Huang i i i
3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所以,“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話,可以更深化為:科技始終來自讓你”唉唉叫”的身體經驗“。是被“唉唉叫”的身體經驗馴化的身體,推迫了科技的創新與飛躍?
3 小時前 · 讚


彭榮邦 不是因果關係,是辯證性的內在關係。
3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互為因果?
3 小時前 · 讚


彭榮邦 就直接捨棄因果關係的語言吧。辯證性的內在關係,是一種共構的關係,因果關係的語言預設了某種線性時間的思維("因"在"果"之前),而辯證性思維則是比較結構性的思考方式。
3 小時前 · 讚 · 2 人


Aits Huang 創新與飛躍,是理解這事的普世面向(一種符合資本消費/操作行銷邏輯的面向)。走進如今的創意市集,的確有部分是手作商品、有些傳統技藝被延續、更貼心的商品使用被設計,換個角度,大量促動的使用消費,卻也促動更多的機械複製或印刷,其中有多少是不必要的消費需求?唉唉叫系列積極尋求代工國家生產,這些國家的工廠彼此削價競爭,其中也有生產勞工終究是消費不起這些產品的苦處
3 小時前 · 讚 · 1 人


Yi-tze Lee 從新自主(Neoliberalism)的角度來看,慾望是被不斷的延宕的。永遠在追,卻永遠沒有滿足的終點。
約 1 小時前 · 讚


Yi-tze Lee 新自主,也就是新鮮地自以為自己是主人,但是卻早已經陷落在消費機制的模塑牢籠中。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容我更進一解:進入消費機制,不見得就定然陷落在消費機制的模塑牢籠。我們早無所逃於這個影像、符號、制度鋪天蓋地的消費社會,但無可逃,也不必逃!因為置身消費社會中的人是否就一定成為“陷落者”,另有決定的條件。除非他任令自己成為慾海橫流的消費奴隸,並“新鮮地自以為自己是主人”,否則,任何處境,人始終保有另一種選擇的可能性~~“being in the world , but not of it.”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榮邦提醒的因果/辯證之辨,把原先論題,拉到方法意識的向度。所論警闢,卻著實啟人深思,這迫得我也被拉入更深的思維,無法更停留在直觀的解悟。我寫了段反思劄記以就教榮邦:

線性時間的思維是從經驗推到經驗(對象性思維決定的界域
);
從經驗到先驗或從先驗到經驗,就未必落在線性時間的思維

比如存在主義那有名的命題:“存在先於本質”。
存在與本質不是經驗系列裡的“因果關係”,而是近於康德的“現象與物自身”或儒道佛三家經論遍見的體用、跡冥、色空等跳脫因果析辨的關係。

建立在“對象性之思”的理解進路,我可以通過現象學反思窺知其局限。

問題是:
科技創造的“影像”是可被大量複製轉載的“再現式影像”
,這落在經驗。
由“再現式影像”撩撥出的“身體慾望”,還是落在經驗。
作為資本主義消費的場所和執行代理人的“身體”,亦是被發達資本主義語境裡的語言、符號、影像所型構並馴化的“身體經驗”,亦是落在經驗。

上列所舉,全都疏離於“先驗”的“實存”而陷落於“經驗
”的認知與想像。
這類身體經驗裡面遍染智思與我執的色彩,並非真不能就因
果路徑而加以析解。
你提出的深銳洞見,在我判讀,亦是化約於特定角度(ex馬克斯的觀點)且落在經驗系列裡的因果關係。這背後並非就沒有“先見”的預設~即令你不願意承認這點。

我何嘗不能就另一個角度提出:使用蘋果,對我可以不純然是被馴化的身體經驗,它甚至可能代表某種“抗拒馴化”以
求逆溯返皈“被遺忘的存有”的必要歷練。
它可以是飛向更高自由的一雙翅膀.........

但無論如何,
我欣賞能跳脫常規而提出自己獨異性見解的人。
事實上,這不也是你論點的精彩所在?
你顛覆政府觀點的另類論述,形同對官方說法揮出一記犀利
的重擊。
這就解構了官方詮釋路徑的遮蔽,而釋放出另一語境的觀點:即令這觀點,還是化約在經驗角度裡的觀點,而未真回溯先驗的實存以找出真正超乎因果演繹的立足點。
56 分鐘前 · 讚

Chinyi Wu
‎"台灣人的身體經驗,"如何能不"被牢牢地鑲嵌在發達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之中"? 這不能從個體經驗的範疇出發,必須要有社會結構的時間象
限。
1907年在慕尼黑成立的德國工藝聯盟,被後世稱為"工業設計"的濫觴 (http://de.wikipedia.org/wiki/Deutscher_Werkbund 中文寫得很爛) 殊不知,其根本不是為了服務大量製造而產生,恰好相反,那是一群藝術家、工藝家與建築師等,"受夠了大量製造的生活用品,例如刀叉",而開始進行的抵抗運動,從讓直直的刀叉彎個角度開始,讓人們的生活環境不會變成制式的罐
頭。
前年金融風暴最烈的時候,復活節前夕我去一個復活節市集,在買一對陶雞的時候我和大姐聊天,她說她沒有感覺到金融危機,她在聖誕節檔的時候,所有的陶藝品全部賣光,她說像他這樣的手工藝師,基本上都是一年出來市集擺兩到三
次,其他的時間就是在家製作作品。
這樣的脈絡有不得不回到基本的歷史背景。德國歷史上沒有出現帝國,國王已經是很緊繃了,主要還是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大小諸侯國總是要彼此拼場,因此有一大群各類工藝家環繞在這些貴族周邊提供技術服務。這個基礎也因為成立現代國家的時候沒有甚麼大一統的過程,所以順利轉換到現代社會中,300個法定職業分工與職業教育,70%的人進入職業教育。工業設計代表了,工序增加=工匠投入增加=
成本提高。
台灣的工業設計基本上比較是單獨屬於"設計專業"的東西,沒有生活與產業的系統性連結,所以會變成嵌在發達資本主義的消費中。
星期六 15:42 · 讚 · 1 人


彭榮邦 感謝Chinyi的補充,非美(non-American)的觀點常常上我受益良多啊。
星期六 15:45 · 讚


彭榮邦 ‎Chinyi的補充讓我想到,台灣社會其實還有對資本比較有抵抗力的領域,不過與工藝不太有關,而是在和飲食相關的領域,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的小吃。
星期六 15:49 · 讚 · 1 人


Chinyi Wu 找尋小時候記憶中好吃的燒餅油條現在是我家的興趣與任務(我老爹像公務員定時進出台大醫院的關係,老人家對於台北的記憶就是那些),發現,燒餅油條的師傅似乎也是和手藝的逐漸失傳有關....XD!
星期六 15:59 · 讚


彭榮邦 嗯,你這麼講,的確還是有這樣的現象,手藝的失傳,不過速度上是慢些(總能找到好吃的小吃),讓我誤以為沒有。看來,謀殺小吃手藝的,其實不是諸如麥當勞等的大企業,而是各種各樣的加盟連鎖品牌。當這些加盟連鎖品牌控制了食材通路,把原為手藝的部分標準化,那就排除了技術的門檻,幹掉了需要經驗熟成的師傅。這樣子,什麼人都可以開店了,也可以用最低薪資聘用毛頭小伙子來看店,不聽話就開除!
星期六 16:07 · 讚 · 1 人

朱志學 請教Chinyi兄何謂:不能從“個體經驗的範疇”出發?在您的脈絡裡,如何使用這個概念?
星期六 16:30 · 讚


Chinyi Wu 請教不敢當,別那麼客氣。我用反過來的方式解釋看看。如果,一個分析的角度最後推倒的結果變成一種新的概念的提出,透過他人對此概念的理解與認同方能進入實踐,這個對我來說就是個體的經驗範疇。舉最近台灣在討論的小農耕作的話題好了。提倡小農耕作的重要性的時候,仔細分析其論述,大體都是對於糧食生態農村...etc.很重要。德國人一樣愛講理念,但是在理念標語後面,整套系統性的其實都已經跟著準備好了,例如,小農=家庭經營=以家庭成員為主要農業勞動力=養乳牛的農戶必須要經營20公頃才能夠存活。然後就開始提出,如何協助小農可以達到20公頃的經營規模,而辯論都是在如何達到的方法,而沒有再吵小農到底重不重要。所以當小農很重要這樣的概念被拋擲出來的時候,一個是集結理念的同好,一個是結構性地在改變。希望這樣有表達出來....
星期六 16:58 · 收回讚 · 1 人


彭榮邦 志學,就教不敢。你的反思劄記看來有好幾條路數在糾纏(現象學和儒釋兩道),裡頭的許多概念工具,包括經驗、先驗等,對我而言都要加上「刮號」,一時很難回答。不過,你看到我留下這段話的馬克斯印記,的確如此,而只要思想,必定是從某些先見出發,以某個角度觀察,的確也是如此。
星期六 17:02 · 收回讚 · 1 人


彭榮邦 我的閱讀經驗告訴我,當代法國思潮,相當程度是踩著現象學的底子而開始大鳴大放的,許多的重要思想,實際上都是建立在對現象學的不滿與反動之上。例如,「從個體經驗出發」,可能就是現象學方法的限制之一。
星期六 17:16 · 收回讚 · 2 人

朱志學 “透過他人對此概念的理解與認同方能進入實踐”,這句話顯然是關鍵。假如我沒體會錯的話,Chiyni兄是就此區隔“個人經驗範疇”與落實於特定時空的“集體結構的改變”。可您的文脈卻是:“一種新的概念的提出,透過他人對此概念的理解與認同方能進入實踐,這個對我來說就是個體的經驗範疇。”括弧裡的文字,您確定沒寫錯?
星期六 17:16 · 讚

朱志學 榮邦能否進一步談談「從個體經驗出發」如何是現象學方法的限制?這是直指核心的問題。我願聞其詳^^
星期六 17:20 · 讚


彭榮邦 我就知道你要問...可是寫這個要好久啦。簡單地說,奠基於個體經驗的知識,總是無可避免地受限於個體經驗的歷史性和地域性,這對同時代同地域的人來說,似乎已經是牢靠的基礎,但是這樣的知識只要遇上的歷史或地域的他者,很容易就會顯露出此等知識的侷限,亦即它奠基於特定的歷史和地域的這個事實。
星期六 17:31 · 收回讚 · 1 人

朱志學 呵呵^^這類問題對我正好搔著癢處,怎容輕易放過?請多包涵。
星期六 17:34 · 讚

朱志學 您說的我懂!果然我們在使用“從個體經驗出發”一詞時,賦予了很不同的涵義。但榮邦理解現象學的視角顯然跟我有很大歧異。在我看來,假如把“受限於個體經驗的歷史性和地域性”視為現象學的弱點,恐怕是“錯殺”現象學了!先去吃飯吧。有機會再敘^^
星期六 17:43 · 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貝森朵夫莊主 的頭像
    貝森朵夫莊主

    貝森朵夫琴屋手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