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10.27 論學手記:
蔣鵬
你心繫何方----你不知道。
~走向語言之途~
收回 · · 不再追蹤貼文 · 2 小時前 ·
你和蘇靜茹都說讚。
Siyul Lu 有動靜就知道了..像我看到這句話ˋ就留言了...(自然的)..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可以這麼說嗎?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我看到了心在哪裡了..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語言追著心跑...給出世界...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在一隱一現間..
2 小時前 · 讚
蔣鵬 語言其實是以偏概全之物
2 小時前 · 讚 · 2 人
蔣鵬 一說出來即不完整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Siyul Lu 真正懂了會活用了就不說了....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不!
真懂得的,不是不說,而是說得精妙。
很多不說的,只是故弄玄虛的神棍。
得魚忘筌、得兔忘蹄..........
因指見月,本就不須完整。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不然還需要在概念語言之外,另闢藝術的語言嗎?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取消語言,跟取消肉身一樣,都是矯枉過正。
只會自喪論述權,也自陷沒必要的“失語”情境。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Siyul Lu 那精妙之語~~?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廣義的“詩的意象”都是。
整部“莊子”就是!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幾千年的藝術作品裡,俯拾可見,到處都是!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精妙的音樂,也是詩的意象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盈天地之間,遍處皆是詩意。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Siyul Lu 那如果心離開一處ˋ又回來了..來回之間~~清晰..這樣算詩意嗎?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這表達太含糊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我在這裡ˋ我的心跑到等閒去ˋ不感興趣又回到這裡..這個過程我如實的看著...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光“看著”不夠!
這只是必要,卻非充分條件。
重點是怎麼看?看向哪裡?
世界?裂隙?深淵?可見?不可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清晰就是六祖慧能說的:“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
約 1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怎麼看?我看見不熟悉的樂器ˋ沒有聽到聲音..我不曉的會喜歡它嗎?所以又回來了
約 1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靜觀萬物...然後接納它....
約 1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真相在當下ˋ語言是生滅反動的...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式的看:
看我們局限特定框架的理解是怎麼形成的
約 1 小時前 · 讚 · 2 人
朱志學 是恆常?是無常?也都決定於觀看的方式。
無常變動不是絕對真理。
在詩意瞬間,每一個看似無常的片刻,都凝結為永恆。
約 1 小時前 · 讚 · 2 人
朱志學 不是觀看樂器的實體,是觀看妳跟樂器“之間”進入怎樣的動態“關係”?
一切觀看,都聚焦於“之間”。
法界或一切現象世間,都是在不同連結型態的“關係”中形成。
所以,同一部影像、同一首詩、同一曲旋律、同一架鋼琴........
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會各自形成不同的理解模態。
因為觀看者眼界,有深有淺、有狹有廣............
他們的理解深度決定於與對象的連結面向。
約 1 小時前 · 讚 · 1 人
例如~
我們讀范仲淹的文章ˋ雖然我們從來不曾跟范仲淹相偕觀景ˋ
但是閱讀時語言本身召換了物...
范仲淹眼中的世界就如在眼前....
那麼?
召喚本身和召喚之物抵達哪裡呢?
與其說抵達心靈ˋ毋寧說是抵達存有的狀態....
存有在召喚~~~又回到存有本身....
(詮釋現象心理學)
讚 · · 約 1 小時前 ·
蔣鵬和蘇靜茹都說讚。
Siyul Lu 須要時間消化..
約 1 小時前 · 讚
蔣鵬 這就是說,不是那個物本身在召喚,是存有在召喚,所以有人會被那個物召喚,有人不會,完全是取決於我們是否進入了存有的狀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物的本身(thing in itself),就是存有自體(Being in itself)。
抵達意指:觸摸到那內具於我們生命卻被思維給遮蔽的存有自體。
召喚來自存有,又經由詩意的語言回歸存有。
語言,在某些片刻,會因著創造出詩意瞬間,而成了通往存有的道路............
52 分鐘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所以,進入語言,進入沈默,進入存有...........
對深於語言三昧而不為線性邏輯所遮蔽者,從來就是出入自在的!
50 分鐘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看看奧修、看看莊子、看看葛吉夫.........
他們都是語言的魔法師!
語言成了他們叩問存有的“通路”,而非“障礙”。
48 分鐘前 · 讚
蔣鵬 海德格說:探討語言意味著:恰恰不是把語言,而是把我們,帶到語言之本質的位置(Ort)那裡,也即:聚集入居有事件之中。
45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前面說得很好。但後一句翻譯不清楚:什麼叫做“居有事件”?
42 分鐘前 · 讚
蔣鵬 居有事件(Ereignis)是余老師的翻譯,意即語言自身所存活的位置,就是語言的創生與萌生之處,是語言尚未給出之前的『大地』。
31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嗯!
就這意義脈絡而言,語言之本質的位置無它,就是那充滿根源性、蘊生性、萌生性、迸發性與綻放性的存有大地。
就此而言,居有一詞,當是“居於存有”。
居於存有,就是語言所以成其為語言的基礎。
這種語言,才是詩的語言。
它就是存有的居所;而非遮蔽存有的藩籬。
18 分鐘前 · 讚
我們活在語言之中ˋ是語言給出了世界...
存有的世界才是語言的基礎~~
(存有是~看不到ˋ活著ˋ存在深淵ˋ)....
深淵之處ˋ
讓我們去認出那個沒有說出的東西....
在默視之中ˋ曖昧一片ˋ人真正的掉落ˋ
一無所依ˋ語言不知漂浮在何處?
收回 · · 16 小時前 ·
你和蔣鵬都說讚。
蔣鵬 這就是列維那斯所謂「il y a」的狀態...
10 小時前 · 讚 · 1 人
蔣鵬 這狀態很重要,這也是我們最近在討論伯格森和德勒茲所謂零度影像的狀態...而所有生命轉化與人文精神的核心領域就是在這狀態中萌生的...這裡是虛無,也是充滿...
10 小時前 · 收回 · 2 人
Siyul Lu 處在這狀態下..能做的是除了觀看ˋ還可以做甚麼呀?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成為它的一部份。
就像水滴消融於大海............
約 1 小時前 · 讚 · 2 人
深淵就是語言不給出的狀態..
是語言未誕生之處...
收回 · · 16 小時前 ·
蔣鵬、其他 2 人和你都說讚。
蔣鵬 這句話很重要!值得好好靜心沉思...
10 小時前 · 收回 · 2 人
蔣鵬 真正的神,就在這深淵處現身,而非在意識之上
10 小時前 · 收回 · 3 人
蔣鵬
你心繫何方----你不知道。
~走向語言之途~
收回 · · 不再追蹤貼文 · 2 小時前 ·
你和蘇靜茹都說讚。
Siyul Lu 有動靜就知道了..像我看到這句話ˋ就留言了...(自然的)..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可以這麼說嗎?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我看到了心在哪裡了..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語言追著心跑...給出世界...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在一隱一現間..
2 小時前 · 讚
蔣鵬 語言其實是以偏概全之物
2 小時前 · 讚 · 2 人
蔣鵬 一說出來即不完整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Siyul Lu 真正懂了會活用了就不說了....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不!
真懂得的,不是不說,而是說得精妙。
很多不說的,只是故弄玄虛的神棍。
得魚忘筌、得兔忘蹄..........
因指見月,本就不須完整。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不然還需要在概念語言之外,另闢藝術的語言嗎?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取消語言,跟取消肉身一樣,都是矯枉過正。
只會自喪論述權,也自陷沒必要的“失語”情境。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Siyul Lu 那精妙之語~~?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廣義的“詩的意象”都是。
整部“莊子”就是!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幾千年的藝術作品裡,俯拾可見,到處都是!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精妙的音樂,也是詩的意象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盈天地之間,遍處皆是詩意。
2 小時前 · 讚 · 1 人
Siyul Lu 那如果心離開一處ˋ又回來了..來回之間~~清晰..這樣算詩意嗎?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這表達太含糊
2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我在這裡ˋ我的心跑到等閒去ˋ不感興趣又回到這裡..這個過程我如實的看著...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光“看著”不夠!
這只是必要,卻非充分條件。
重點是怎麼看?看向哪裡?
世界?裂隙?深淵?可見?不可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清晰就是六祖慧能說的:“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
約 1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怎麼看?我看見不熟悉的樂器ˋ沒有聽到聲音..我不曉的會喜歡它嗎?所以又回來了
約 1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靜觀萬物...然後接納它....
約 1 小時前 · 讚
Siyul Lu 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真相在當下ˋ語言是生滅反動的...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式的看:
看我們局限特定框架的理解是怎麼形成的
約 1 小時前 · 讚 · 2 人
朱志學 是恆常?是無常?也都決定於觀看的方式。
無常變動不是絕對真理。
在詩意瞬間,每一個看似無常的片刻,都凝結為永恆。
約 1 小時前 · 讚 · 2 人
朱志學 不是觀看樂器的實體,是觀看妳跟樂器“之間”進入怎樣的動態“關係”?
一切觀看,都聚焦於“之間”。
法界或一切現象世間,都是在不同連結型態的“關係”中形成。
所以,同一部影像、同一首詩、同一曲旋律、同一架鋼琴........
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會各自形成不同的理解模態。
因為觀看者眼界,有深有淺、有狹有廣............
他們的理解深度決定於與對象的連結面向。
約 1 小時前 · 讚 · 1 人
例如~
我們讀范仲淹的文章ˋ雖然我們從來不曾跟范仲淹相偕觀景ˋ
但是閱讀時語言本身召換了物...
范仲淹眼中的世界就如在眼前....
那麼?
召喚本身和召喚之物抵達哪裡呢?
與其說抵達心靈ˋ毋寧說是抵達存有的狀態....
存有在召喚~~~又回到存有本身....
(詮釋現象心理學)
讚 · · 約 1 小時前 ·
蔣鵬和蘇靜茹都說讚。
Siyul Lu 須要時間消化..
約 1 小時前 · 讚
蔣鵬 這就是說,不是那個物本身在召喚,是存有在召喚,所以有人會被那個物召喚,有人不會,完全是取決於我們是否進入了存有的狀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物的本身(thing in itself),就是存有自體(Being in itself)。
抵達意指:觸摸到那內具於我們生命卻被思維給遮蔽的存有自體。
召喚來自存有,又經由詩意的語言回歸存有。
語言,在某些片刻,會因著創造出詩意瞬間,而成了通往存有的道路............
52 分鐘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所以,進入語言,進入沈默,進入存有...........
對深於語言三昧而不為線性邏輯所遮蔽者,從來就是出入自在的!
50 分鐘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看看奧修、看看莊子、看看葛吉夫.........
他們都是語言的魔法師!
語言成了他們叩問存有的“通路”,而非“障礙”。
48 分鐘前 · 讚
蔣鵬 海德格說:探討語言意味著:恰恰不是把語言,而是把我們,帶到語言之本質的位置(Ort)那裡,也即:聚集入居有事件之中。
45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前面說得很好。但後一句翻譯不清楚:什麼叫做“居有事件”?
42 分鐘前 · 讚
蔣鵬 居有事件(Ereignis)是余老師的翻譯,意即語言自身所存活的位置,就是語言的創生與萌生之處,是語言尚未給出之前的『大地』。
31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嗯!
就這意義脈絡而言,語言之本質的位置無它,就是那充滿根源性、蘊生性、萌生性、迸發性與綻放性的存有大地。
就此而言,居有一詞,當是“居於存有”。
居於存有,就是語言所以成其為語言的基礎。
這種語言,才是詩的語言。
它就是存有的居所;而非遮蔽存有的藩籬。
18 分鐘前 · 讚
我們活在語言之中ˋ是語言給出了世界...
存有的世界才是語言的基礎~~
(存有是~看不到ˋ活著ˋ存在深淵ˋ)....
深淵之處ˋ
讓我們去認出那個沒有說出的東西....
在默視之中ˋ曖昧一片ˋ人真正的掉落ˋ
一無所依ˋ語言不知漂浮在何處?
收回 · · 16 小時前 ·
你和蔣鵬都說讚。
蔣鵬 這就是列維那斯所謂「il y a」的狀態...
10 小時前 · 讚 · 1 人
蔣鵬 這狀態很重要,這也是我們最近在討論伯格森和德勒茲所謂零度影像的狀態...而所有生命轉化與人文精神的核心領域就是在這狀態中萌生的...這裡是虛無,也是充滿...
10 小時前 · 收回 · 2 人
Siyul Lu 處在這狀態下..能做的是除了觀看ˋ還可以做甚麼呀?
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成為它的一部份。
就像水滴消融於大海............
約 1 小時前 · 讚 · 2 人
深淵就是語言不給出的狀態..
是語言未誕生之處...
收回 · · 16 小時前 ·
蔣鵬、其他 2 人和你都說讚。
蔣鵬 這句話很重要!值得好好靜心沉思...
10 小時前 · 收回 · 2 人
蔣鵬 真正的神,就在這深淵處現身,而非在意識之上
10 小時前 · 收回 · 3 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