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然被同一化思維壓制、化約而定於一尊的意義宰制裡,窺見那被界定性語言給層層遮蔽的“空隙”。
空隙,是透過對既成命名的“扭轉偏移”(torsion),開掘出不同觀看方式的可能。
空隙,是以“邊緣的眼睛”對抗“同一化”思維的界定與宰制,以釋放出“獨異性”得以盡致綻放的詮釋語境。
讚 · · 分享 · 6 小時前在 Hualien 附近
石佳儀說讚。
1 則轉貼分享
石佳儀 志學,這段話,給了我一些靈感,真棒。對了,這是你讀了哪一本書的閱讀筆記嗎?我也想找書來讀讀。
6 小時前 · 收回 · 1
朱志學 是我消化後的閱讀心得。
我正要在下一段引介。
你等著~
6 小時前 · 讚
石佳儀 志學,我得離開電腦,準備去尖石了。我會等著下一段的。並且,也想要把你的閱讀心得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讀到。
5 小時前 · 收回 · 1
又發現一位靈思燦爛、目光如炬的法國天才哲學家:洪席耶(Jacques Ranciere)
我在他的論述中,看見現象學與政治學的精彩疊影。
隨便抽出一段,都是台灣當今學界、政界卻欠缺的細膩洞見:
洪席耶強調,政治並不是透過共識而建立共同的生活型態,也不是透過共識而集結人群,或是僅在形式上達到平等。
共識正是政治的結束。
政治若是被視為建立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型態,政治便失去了意義。
政治的本質是非共識(dissensus)。
共同體基本上不具有可共量的基礎(arkhe)。
一個社會的語言有其運行之功能與秩序,但是,由於不同的理解,共同世界實際上是由“共同體”與“非共同體”所構成的“整體”。
共同體所使用的話語最初便已經被不同位置與不同理性之間的差距所滲透。因此,非共識或是歧義,正是指話語中被安置的感受性分配與其自身之間的差距。
對於洪席耶而言,政治便是干預話語既定的感受性分配體制之活動。
政治使原本在感知座標中沒有參與之分者得以介入。
政治轉移配置框架內被分配的身體位置,中斷原有的法則與計算框架,引入了不可共量性,使不可見者得以出現,使無法被理解的無意義噪音成為有意義的話語。
讚 · · 分享 · 6 小時前在 Hualien 附近
Chih-yi Chang 和石佳儀都說讚。
朱志學 「歧義」是政治性主體的起點。
政治主體化挑戰原本維持秩序與穩定狀態的治安邏輯,召喚出另外一個共同體,於是一個原本不存在的群體便與原生社群分裂而出現。
現代政治透過複製共同而具有控訴意味的世界而存在,這些世界卻被簡化為社會活動與秩序的表面:
我們只看到各種走在街頭的抗議團體,或是透過議會政治與政黨政治而集結的利益團體。現代政治在各種主體化的操作之下,透過各種話語餵養自己而壯大。
洪席耶說,「我們」只是個結構關係的代名詞,指向了一個系列的展示運作以及各種主體形式。這些政治主體,或是主體化模式,只是在同一與差異的原則之下而被辨識的「人」的集合體所構成。
這些共同的世界,這些新秩序的配置,在十九世紀是普羅勞工的共同體,在當代,則出現了洪席耶所說的倫理共同體的新秩序。
在其近著《美學及其不滿》(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洪席耶更指出當代出現的倫理轉向以共識強制抹除政治性的區分線:
無論是以統計方式計算人口,或是計算全球社群之利益與構成分子,都是將政治共同體改變為倫理共同體,以便聚集同一種人,並且計算每一個人。
倫理轉向的力量,不僅將不具有共識的不同部份納入共識的秩序,而更可能會將不同的歧義位置絕對化。
5 小時前 · 讚
- Nov 02 Wed 2011 21:22
空隙,是透過對既成命名的“扭轉偏移”(torsion),開掘出不同觀看方式的可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