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虛擬空間,我若理解得沒錯,它其實是連結“世界”與“存有”的祕徑。
用海德格的話來說,就是“非對象性的思”。
對比由“對象性的思”所投影於存有之上的“世界”。
非對象性的思,經由世界的裂隙,進入了湧動於世界底層的“深淵”。
這摺疊於世界裂縫的“空隙”,就是“虛擬空間”!
用我自創的語言來說:
這“空隙”打開了一條“詩意的秘徑”(secret path of poetic)................
正是通過這道蟄隱於空隙中的“secret path of poetic”,囚禁於因果鏈中的“檻內人”,得以找到一條“逃逸線”,而遁入與存有自體相感相通的“內在性平面”。
一旦進入內在性平面,人重新回到那被遺忘的內在海洋。
所以,所云虛擬空間,就輕輕凝繫在讓“蟬蛻塵囂”得以成為可能的“逃逸線”上。
這條“逃逸線”介於世界與存有之間。
此其所以為“邊界”。
這摺疊於世界裂隙、卻不為世界所碰觸的“邊界”所形成的場域,就是我所體會的虛擬空間。

還是直接回到德勒茲論述虛擬空間的“語境脈絡”吧!

虛擬性,依德勒茲的洞見,涵蓋了三個向度:

非順時性時間(裂解世界的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
非再現式影像(語言型構作用介入之前萌生出的image)
非同一性思想(抵制語言對存在的縮減而釋放出在同一性思路的“規訓”中備受壓抑而趨於窒息的異質性)

括號內的註解是融匯我近日學思歷程而作出的詮釋,不保證相應德勒茲原義。

綜合前文的鋪陳,我個人主觀的體會是~

這三個向度(非順時性時間/非再現式影像/非同一性思想)
打開了一條通往“內在性平面”的“祕徑”。

經由這從俗情知見解放出的虛擬性“回到”那在語言的慣性操弄中“被遺忘的”內在海洋。亦即,德勒茲所揭示的內在性平面。

這內在性平面讓我們獲得ㄧ“周身輕靈、不滯一處”而得以在全然的敞開中迎向“世界”的立足點。

這立足點,非對象化的影像所型構的立足點,而近於黛玉禪機早悟所揭示的立足點:一個“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立足點。

此無相、無位之立足點,以其“周身輕靈“、“遍一切處,而不滯一切處”,
所以能雍容大度、能泰然自若、能隨遇而安、能死生無變於己...........


佛者,覺也!
覺者之路,正是通過虛擬空間而走上一條“永不回頭”的道路。
因為永不回頭,此其所以為“諦念”。
世人總在散亂的意念中浮沈起落而碎裂為四分五裂的人格,經過高度結晶過的諦念卻保證了一種統合的“個體性”~從俗情世間的因果鏈中解放出來的獨異性。
所以,對於像虛雲老和尚這樣一位禪定功深的行者,真正“回不去”的,不是被遺忘的存有,而是被尋常世情“認假作真”的世界。

志學合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貝森朵夫莊主 的頭像
    貝森朵夫莊主

    貝森朵夫琴屋手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