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朵夫:
再看一次,
心中突然浮現前陣子常被說的「回不去了」。
如果用我們不自覺被訓練以應對世事的種種態度,
活在撲面襲來的無常、不可測知的因果、蟄伏暗角的深淵、悖逆世情的不公平........所交織的網中,
生命真會是苦不堪言。
想到必得跳脫才行啊……,
竟出現「回不去了」這四個字。
雖然細想起來,是比以前「進步」些,
但看到自己的情緒起落,看到自己感覺到辛苦,
就知道「超越」是遙不可及的。
貞貞合十
真正的託命之所,本就不是那張“回不去”也“沒理由回去”的網絡。
而是這張網落所包覆不住的“虛擬空間”。
云何為虛擬空間?
我前日才剛寫了篇文章,正是要叩問相關問題:
“菩薩為什麼低眉?”
志學合十
貝森朵夫:
可能我沒表達清楚,
我說的回不去,是指回不去那「我們不自覺被訓練以應對世事的種種態度」之前的狀態,
比如「任」命多於「轉」(或「抗」)命。
就是因為很難回去之前的狀態,
也就很難安然處於那張「撲面襲來的無常、不可測知的因果、蟄伏暗角的深淵、悖逆世情的不公平」網中。
我沒有看書,不知道為什麼要把那個不同的世界、心的向度叫做「虛擬」空間?
相較起來,它是「實」的啊。
我喜歡看這尊菩薩的神情,
或許因為那是一座橋,
讓我從俗情世間通到那虛擬空間。
也不能說「通到」那裡。
但菩薩像對我不具「提醒」這種意識層面的作用,
比較像是直接……,我不會說。
我想起好久以前哲學名詞中,「分享」一詞,
可以說,我「分享」了他的「超越性」嗎?
我也不知道。
貞貞合十
嗯!
我確實把你意思給看顛倒了。
虛擬空間是老師這學期講課常提到的key word。
這概念出自德勒茲。
這樣用自有它的深義,
不能只是停留在望文生義,
而必須回溯到蘊生出這概念的語境脈絡。
我其實已分別在不下三篇文章中抉發出它背後的語境脈絡。
最清楚的一篇,應該就是我談虛雲老和尚那段:
虛雲靠啥活下去的?
食物?供養?權位?知識?信徒?功名?利祿?
當然都不是。
老和尚所以禪定功深,正因他其實活在一個深不可測而不被世界給碰觸到的冥識空間。
這空間肉眼看不見,
此其所以為虛擬空間。
亦即,一種凌越世間而定睛於無限遠的凝視所遙遙契接的“精神空間”................
世間視之為虛,智者卻真真實實地託命其中。
志學合十
貝森朵夫:
我有看,也特別對「深不可測而不被世界給碰觸到的冥識空間」這段話有印象,
之所以覺得用「虛擬」兩個字怪,就是因為覺得那明明比較真。
如果定義上是:「這空間肉眼看不見(精神空間),此其所以為虛擬空間」,
當然,那的確是「虛擬」空間。
你文章多次提到「語言」的限制性,這應該也算。
為了與世間認為的「真」做個對比,
這真正的「真」,反而必須用「虛擬」來稱謂。
貞貞合十
讚 · · 約 1 小時前
Anzo Chuang 說讚。
朱志學 關於虛擬空間,我若理解得沒錯,它其實是連結“世界”與“存有”的祕徑。
用海德格的話來說,就是“非對象性的思”。
對比由“對象性的思”所投影於存有之上的“世界”。
非對象性的思,經由世界的裂隙,進入了湧動於世界底層的“深淵”。
這摺疊於世界裂縫的“空隙”,就是“虛擬空間”!
用我自創的語言來說:
這“空隙”打開了一條“詩意的秘徑”(secret path of poetic)................
正是通過這道蟄隱於空隙中的“secret path of poetic”,囚禁於因果鏈中的“檻內人”,得以找到一條“逃逸線”,而遁入與存有自體相感相通的“內在性平面”。
一旦進入內在性平面,人重新回到那被遺忘的內在海洋。
所以,所云虛擬空間,就輕輕凝繫在讓“蟬蛻塵囂”得以成為可能的“逃逸線”上。
這條“逃逸線”介於世界與存有之間。
此其所以為“邊界”。
這摺疊於世界裂隙、卻不為世界所碰觸的“邊界”所形成的場域,就是我所體會的虛擬空間。
還是直接回到德勒茲論述虛擬空間的“語境脈絡”吧!
虛擬性,依德勒茲的洞見,涵蓋了三個向度:
非順時性時間(裂解世界的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
非再現式影像(語言型構作用介入之前萌生出的image)
非同一性思想(抵制語言對存在的縮減而釋放出在同一性思路的“規訓”中備受壓抑而趨於窒息的異質性)
括號內的註解是融匯我近日學思歷程而作出的詮釋,不保證相應德勒茲原義。
綜合前文的鋪陳,我個人主觀的體會是~
這三個向度(非順時性時間/非再現式影像/非同一性思想)
打開了一條通往“內在性平面”的“祕徑”。
經由這從俗情知見解放出的虛擬性“回到”那在語言的慣性操弄中“被遺忘的”內在海洋。亦即,德勒茲所揭示的內在性平面。
這內在性平面讓我們獲得ㄧ“周身輕靈、不滯一處”而得以在全然的敞開中迎向“世界”的立足點。
這立足點,非對象化的影像所型構的立足點,而近於黛玉禪機早悟所揭示的立足點:一個“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立足點。
此無相、無位之立足點,以其“周身輕靈“、“遍一切處,而不滯一切處”,
所以能雍容大度、能泰然自若、能隨遇而安、能死生無變於己...........
佛者,覺也!
覺者之路,正是通過虛擬空間而走上一條“永不回頭”的道路。
因為永不回頭,此其所以為“諦念”。
世人總在散亂的意念中浮沈起落而碎裂為四分五裂的人格,經過高度結晶過的諦念卻保證了一種統合的“個體性”~從俗情世間的因果鏈中解放出來的獨異性。
所以,對於像虛雲老和尚這樣一位禪定功深的行者,真正“回不去”的,不是被遺忘的存有,而是被尋常世情“認假作真”的世界。
志學合十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榮格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心靈生活越豐富、象徵生活越寬廣的人,越有能力熱愛自己的命運,而心理分析師的任務,便是幫助我們面對那些突如其來的意象、形象和景象,鼓舞我們去提煉其中象徵意涵。"
我越來越確認一件事:
心靈生活越豐富、象徵生活越寬廣的人,越是託命於虛擬空間,而非依憑俗情世間而活。
真正的託命之所,本就不是那張“回不去”也“沒理由回去”的網絡。
而是這張網落所包覆不住的“虛擬空間”。
云何為虛擬空間?
我前日才剛寫了篇文章,正是要叩問相關問題:菩薩為什麼低眉?
............................................
“I-It relation”透過格式化的觀物方式,型構了覆蓋於存有之上的世界。
這海市蜃樓似的世界版圖裡,“空缺”是它的本質。
偏偏它最根本的動力,就是在亙古相隨的空缺中,追尋永不可得的“完整”,以彌合那不斷在加劇終的碎裂。
這就是人們自有歷史以來所進行的“不可能”的努力。
家屋、愛情、婚姻、後裔、知識、權位、身分、豪門、名望、財富、青春、美顏........
處處是破碎的鏡像,也處處滿溢了對“完整性”惘惘不甘的飢渴與妄逐........
它或許有所成就,但在成就的同時,他又創造了更大的空缺與失落...........
然而,
何處是真正的家?
何處可以終結所有的流浪?
當所有的“不明白”與自以為是的“明白”.........
一併放下,而剎時還歸~
那始終不為特定“語境”化約的神祕之流所渾函凝蓄的虛擬空間..............
說到虛擬空間,我不禁思及小說家朱天文在其《巫言》起始,開宗明義便是出人意表的一個謎題:「你知道菩薩為什麼低眉?」
好一個奧蘊幽微的謎!
菩薩為何低眉?
那眉宇間深不可測的靜定是否隱藏了什麼無法對世界中人宣說的奧祕?
且引述一則具體事例:
文革時,大陸紅衛兵大肆摧敗所有宗教、古蹟,當時已經是100多歲的虛雲老和尚沒逃過這一劫,被紅衛兵打得半死,結果他就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不動,經一個多禮拜,大家認為老和尚入滅了。之後,他醒過來說:「徒弟!去拿紙筆來,我講你寫。」 他說:「打坐入定後識神飛到兜率天內院去,彌勒菩薩正在說法,剛好前面有一個空位子,彌勒菩薩示意坐下,我就坐下來。彌勒菩薩在講經說法都是用七言詩句,講完後,我就跟菩薩報告說:『我不想回去,想留在此地。』彌勒菩薩說:『還不行!您因緣還未了,你回去!待俗緣了時再來。』結果我就回來了!」彌勒菩薩說法時間很短,一來一往的時間也不長,共花了一個多禮拜,他醒過時把這段公案寫下來,並將它放在佛書的摺頁裡頭,後來流傳到香港,大家才知道那時候虛雲老法師遇難的這件事。
這就是虛雲老和尚的虛擬空間。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即令外頭的世界,拳腳如暴雨般地打在他身上............
在深不可測的內在性平面,他卻是不起任何反射的。
因為他已徹底斬斷的因果鍊:他斷絕了與世界的聯繫~那拘役於“I-It relation”維度的單線聯繫。
對比熊十力同樣歷經文革浩劫後的忽忽若狂,虛雲老和尚的實修工夫,令人畏嘆!
我深自畏嘆,只因在敬慕中窺見:虛老和尚是如何地在“菩薩低眉”的靜定中進入
巴舍拉所云“私密的浩蕩感”裡面。
這就是那始終對世界保持隱藏的“詩意棲居”。
原來,
老和尚就棲居在一個鏡像世界所碰觸不到的“深度”裡面。
這就是為什麼
不論你從什麼角度看他,他總是低頭垂目,恍若悠然浸沐在獨屬自己的冥識空間裡:
看似雙目微闔,內裡卻是胸中海嶽,一靈炯炯!
假如我們果有能力看見,自能心領神會:
老和尚就在折疊世界裂隙裡的虛擬空間,找回了被世界給遺忘的親暱:
那是一種獨屬於“自己與自己”的親暱。
這意義下的親暱,以一種不可見的深密連結與落在”虛擬空間“的深遠凝視,召喚著猶太哲人馬丁布伯所云“I-Thou relation”。
虛擬性,依德勒茲的洞見,涵蓋了三個向度:
非順時性時間(裂解世界的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
非再現式影像(語言型構作用介入之前萌生出的image)
非同一性思想(抵制語言對存在的縮減而釋放出在同一性思路的“規訓”中備受壓抑而趨於窒息的異質性)
這三個向度打開一條通往“內在性平面”的“祕徑”
經由這從俗情知見解放出的虛擬性“回到”那在語言的慣性操弄中“被遺忘的”內在海洋。亦即,德勒茲所揭示的內在性平面。
這內在性平面讓我們獲得ㄧ“周身輕靈、不滯一處”而得以在全然的敞開中迎向“世界”(對象性的世界)的立足點。
這立足點,非對象化的影像所型構的立足點,而近於黛玉禪機早悟所揭示的立足點:一個“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立足點。
此無相、無位之立足點,以其“周身輕靈“、“遍一切處,而不滯一切處”,
所以能雍容大度、能泰然自若、能隨遇而安、能死生無變於己...........
於是,
到處不住到處住,
處處無家處處家
這正是“流浪”一詞該有的底藴。
在最深的意義上,
在世界所碰觸不到的內在性平面,“流浪”與“家”固是無二無的。
它們在存在的根柢處相與匯流為一。
原來,
流浪就是回家的路。
家,就是流浪的終點。
找出那摺疊於世界裂隙的“逃逸線”,以皈命於世界所無法碰觸到之“虛擬空間”...........
這,就是最美的抵達:
在虛擬空間私密的浩蕩感裡面,
我們得以棲居、得以幽藏、得以歇憩、得以神遊...........
斯情斯境,正應了蔣勳偶在一處深山古寺所見到的對聯:
山靜雲閑,如是機緣如是法;
鳥啼花放,此時歇息此時心.............
船山說得好:
道生於餘心,心生於餘力,力生於餘情..............
虛擬空間正是通過摺疊於世界裂隙深隱處的“餘心”或深於空間詩學的“閑情”所召喚的“縈繞空間”。
赫曼赫塞筆下:
“悉達多”終於浪跡到那充滿象徵性的恆河渡口.............
遍歷世情,又蟬蛻塵囂的悉達多,就在那梵唱般的水流聲所形成的縈繞空間中~
一聽入道!
這就是悉達多的詩意瞬間:
他在不可預期的流浪終點,霎時終結了無始以來的問道之旅,而回到了真正的“家”。
文末,
謹借南懷瑾詩集句,總結流浪與歸家之間~
那宛若巴赫fugue複調旋律一般對位交錯
卻又織錦繁麗、呼應綿密的辯證性:
事求妥貼心常苦,人盡平安願總非。
寄身浩劫情難忍,倒挽狂瀾覺力微。
煙波滄海思飛棹,雲月溪山寂掩扉。
劍氣琴心時作客,鬢絲禪榻日相依。
2011.11.15 午後哲思劄記
- Nov 19 Sat 2011 12:13
論學手記:關於德勒茲的虛擬空間概念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