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國「五年級生」的選擇 [Top]
文/顏和正
攝影/黃大川
2002年11月 CHEERS雜誌
依莎貝拉的人生路,幾乎跟台灣的五年級生一模一樣。可是她後來轉了個彎,轉到一條比較接近自己的路。
依莎貝拉‧高絲(Isabelle Gasset)來自地中海邊的海港大城馬賽。她個子嬌小,臉上有著法國南方人典型的燦爛笑容。
「請進,請進,我的家很小,請不要介意呀,」曾在北京與台北分別工作過3年的依莎貝拉,用略帶點腔調、有點半生不熟的中文,笑著招呼客人,進去她那位在巴黎西邊的7樓公寓。
「我現在很窮,因為我全部的錢都花在這間公寓上啦,」依莎貝拉領著客人參觀一房一廳,單衛一廚,並不算很大的公寓。半開玩笑的言語之間,處處透露她對這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的驕傲。
依莎貝拉有點像台灣的「五年級生」。金髮藍眼、37歲、單身的她,在巴黎買了房子,也有車子,在一家日本海運公司,有個收入不錯的工作。
依莎貝拉自己說:「我很喜歡中國文化,因為其中有些價值與哲學,與我的家庭文化和成長背景有些共通點。」
依莎貝拉的父母,14歲就沒再去上學,但是對於子女的教育與生活,卻是毫無保留的奉獻。他們讓小孩上好學校,讓小孩去度假,讓小孩無憂無慮,只為他們的下一代,將來能有更好的生活。
從小的使命就是更上一層樓
「我從小就被教導要出人頭地,我爸媽說我們受苦、節省沒關係,但是你們一定要優秀。我小時候的使命,就是盡全力發揮我的能力,更上一層樓,」依莎貝拉成長過程,聽來是否很熟悉?
依莎貝拉不負父母期望。24歲那年,她從在法國聲譽卓著的馬賽高等商業學院畢業。小時候長相竟然有點像中法混血兒的她,因為對中國文化有著莫名的興趣,便隻身飛到台灣,學了一年中文。
之後她回法國,整整6個月的時間,找不到工作,因為她想到中國工作。最後,剛好有個航運代理商,可以讓她到北京,依莎貝拉從此一腳踏入航運業界。三年後,她又來到台灣,負起航運代理商在當地的生意責任。
台北市信義路與安和路交叉口,一棟大樓內的辦公室,是依莎貝拉建立她個人職場生涯的基地。辦公室不大,只有3個人,她是經理,還有一個法國同事與一個台灣女孩做助理。
在台灣是利潤中心的老闆娘
「我就像是老闆娘一樣,壓力很大呀,老是覺得做不夠好,業績還可以更高一點,」小小的利潤中心,像座長城般,圈圈圍住依莎貝拉的生活。
依莎貝拉說,那時她真像極了「台灣人」,連星期六都去上班。到了最後,連在台北並不算大的法國人圈子中,其他的法國朋友提到她時,都不說她的姓,而說她是「某某公司的那個依莎貝拉」。
「現在想起來,那可真是像醜聞一樣,太令人沮喪了,」依莎貝拉回憶。
在台灣,依莎貝拉還見過更令她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有一回,她接到一位客戶詢問貨物的電話。電話那頭聲音嘈雜,她問客戶在哪裡。結果客戶昨天才剛生小孩,還在醫院修養,卻已經開始工作。
「雖然我知道台灣人工作很認真,可是,這還是讓我覺得,嗯,要怎麼說哩,對了,很有異國情調(exotic)吧,」依莎貝拉在台灣,體驗到一種很特殊,卻也很真實的「異國情調」。
三年之後,依莎貝拉受不了這種「異國情調」,加上父母身體不好,她決定揮別東方,重回法國。
可是,法國的生活,可不必然就像法國香頌名伶艾狄‧琵雅夫(Eddie Piaf)所唱的「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一般幸福。
剛回法國,依莎貝拉進入一家跨國的瑞士航運代理商工作。不僅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也很長,並不比在台灣工作輕鬆許多。
壓力之大,甚至讓這個來自南方的開朗熱情女孩,曾經躲在公司廁所內,獨自哭了一小時。一年後,依莎貝拉離開這家公司,進入現在的公司。
優先順序,重新找回星期六幸福
因為,依莎貝拉問自己,到底在生活中,最優先的順序是什麼?
十年前,當依莎貝拉剛踏入職場時,她很有野心,她想要讓別人肯定自己,甚至希望有一天成為公司總裁。
「那時,我的優先順序就是賺很多錢,買一棟房子,有安全感,要一直往上爬,」依莎貝拉說。
可是,經過十多年在職場上的奮鬥,依莎貝拉有些疲乏,她想要的是「留在愛我的人身邊,腳步稍稍慢下來,可以重新找回星期六的幸福」。
現在,依莎貝拉不再加班,每天準時五點半下班,每年休五星期的假。
這並不是說,她工作不認真。相反的,每天早上九點到中午十二點,再從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半的工作時間內,依莎貝拉像是上緊發條般,絲毫不鬆懈。
我是蛇,我很懶,可是我也很聰明
依莎貝拉說,我是蛇,因為我很懶,可是我也很聰明。我感興趣的是目標,不是工作方式。一旦知道目標,我希望用最簡單、最快的方式去完成。
「我可不是一早進去先吃早餐,再看報紙,沒事又跟同事去喝杯咖啡或去外面抽煙,」依莎貝拉接著說,「喔,no,no,了不起就是上個廁所,其他時間就是工作。」
儘管如此,依莎貝拉的老闆,一度仍對於在團隊中算是最資深的依莎貝拉,每天準時下班而感到有些不舒服。
依莎貝拉說,老闆從不會直接挑剔她的工作,但就是會在下午五點半時,打電話來找她。
依莎貝拉受不了,直接去問老闆:「您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依莎貝拉說,我的工作是服務業,若您覺得我的工作品質不好,一定是有客戶抱怨。那請告訴我,誰抱怨,又抱怨什麼?如果沒有,那您為何不舒服?
老闆啞口無言,依莎貝拉依舊每天準時上下班。
「十四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學到最寶貴的一件事,就是自信,」依莎貝拉的語氣瀟灑。
我太老,沒辦法再去拍老闆馬屁
「我已經太老,沒辦法再去拍老闆馬屁了,」依莎貝拉如此克服了許多台灣上班族都有的,「老闆不下班,我就不敢走」的恐懼症。
下班後,依莎貝拉每週上兩次健身房,要不就跟朋友去看電影,或是看展覽。最近,她還迷上了各式各樣的「樂園」,例如巴黎近郊的「歐洲狄斯耐樂園」。
「坐在雲霄飛車還是海盜船上,大聲的狂叫一整天,是忘記那些讓人心碎的男人,很好的辦法呢,哈哈,」依莎貝拉很幽默。
可是,依莎貝拉還是想要找個男人,生小孩,組一個家庭。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來承認一個人的生活,其實不完整,」過去工作導向的生活,留下一個生命中的空缺。
「我希望成為一個作家,我也希望找到一個人愛我,可以跟他有小孩,」依莎貝拉轉轉手上的戒指,淡淡地說她的夢想。
可是,如果夢想不能如願,她希望至少,生活可以如現在一般的走下去。
「你知道,人愈來愈老,就會看到很多問題,健康啦,死亡啦,所以能夠保有現在生活的狀態,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依莎貝拉不悲觀。或許命運難以難以捉模,但依莎貝拉努力過一種踏實而愉快的生活。
讚 · · 3 分鐘前

朱志學
為了麵包 暫別夢想 [Top]
文/顏和正
攝影/黃大川
2002年11月 CHEERS雜誌
彈了27年鋼琴,畢業於巴黎音樂學院的史蒂芬,還是不敵現實的壓力,轉念光學雷射博士後,現在是知名企業的軟體工程師。麵包與夢想的拉扯,即使在巴黎,也同樣存在……
「想聽點什麼呢?」
「貝多芬?」
「啊,太棒了,哪一曲呢……嗯,就這個吧,」人高馬大的史蒂芬(Stephane),咚的坐在鋼琴前,雙手一抬,連譜也不翻,一瞬之間,滿室都是F小調協奏曲,激昂輕快的音符飛揚。
「安可,再來一曲吧,」一曲彈畢,現場掌聲響起,一頭紅髮的史蒂芬,有些靦腆地起身鞠個躬。
這是史蒂芬星期天早上,在家裡開的「小小音樂會」。觀眾不多,就是一兩個朋友,但是不減他的熱情。貝多芬的激昂,巴哈的莊嚴,德布西的輕柔,或是蕭邦的悲傷,都在他那長得大大的手掌指縫間,流瀉自如。
「音樂就是我的人生救贖」
史蒂芬今年34歲,已經彈了27年的鋼琴。有趣的是,在法國南部長大的他,與音樂的結緣,不是因為他對音樂的熱情,而是因為他對外面世界的封閉。
史蒂芬回憶,小時候他似乎有點自閉傾向,讓他母親很擔心,到處帶他看醫生,卻都沒有很大幫助。直到有一次,有位醫生建議他接觸音樂,才因此開啟了他與音樂的緣分。
結果,史蒂芬不但一路念到巴黎音樂學院,甚至還曾得過享譽國際的美國茱利亞音樂學院舉辦的國際競賽亞軍。
「如果說每個人都有一種人生救贖的方式,那麼音樂就是我的人生救贖,」史蒂芬說。
但是,這個週末的鋼琴師,在週一到週五,卻有一個截然不同的身分:軟體開發公司的資訊工程師,負責研發無線通訊軟體。
五線譜與方程式,古典與數位的新舊激盪?鋼琴師與工程師,感性與理性的雙重人生?
感性與理性的雙重人生
都不是。對史蒂芬來說,這只是一個有點無可奈何的現實抉擇。
「我知道靠音樂維生很難,」史蒂芬跟台灣很多音樂學生一樣,面臨相同的困境。
所以,在上音樂學院的同時,史蒂芬也繼續念一般大學。四年前,他拿到了光學雷射領域的博士。
但是,在光學領域找工作,並不容易。所以,他進入無線通訊領域,從頭開始學。
「很多時候,我真的不懂,還得利用週末的時間,自己去找資料,因為這真的跟我以前學的差很多,」史蒂芬的職場生涯,跟台灣許多「學不致用」的人一樣,有著辛苦的開始。
事實上,在巴黎工作的史蒂芬,工作型態與台灣的上班族,並不會差很多。
每天早上,他七點多就要出門,因為光是坐捷運上班,就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他大約八點半開始上班,一直到中午。休息約45分鐘後,他接著工作,一直到晚上七點多。回家已經是八點半以後的事了。
「你以為只有台灣人工作很辛苦嗎?我們法國人工作也很累,」曾經到台灣旅行的史蒂芬說。
麵包與夢想的現實衝突
法國職場上的競爭,也跟台灣一樣激烈。史蒂芬說,在辦公室裡,除了少數比較資淺的工程師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有博士學位,他並不是最好的。而且,技術研發導向的工作,成績更是一翻兩瞪眼,很容易比較。
「我必須坦承,有的時候我覺得,只要做到現在被要求的就很棒了,我根本不敢想去超越,」史蒂芬的工作壓力,聽起來很熟悉。
還好,幾年的經驗下來,他雖然不是在這領域最頂尖的,卻也已有一定基礎,還沒有被取代的危險感。
「不過,誰知道,說不定這只是我自己的假象,」史蒂芬說。
史蒂芬在工作上,顯然並不愉快。他坦承,他對這份工作並不感到熱情,所以他覺得有些痛苦。
那麼,為什麼還要做呢?
他說,雖然他並不是很有野心,想要往上晉升,但他還是想要在職場上,達到一定的成績,證明自己的能力。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不會一直做這種工作,所以幾年的辛苦,似乎還在容忍的界線內。
透過旅行與音樂,遁逃現實人生
「再說,我必須承認,這份工作的薪水不錯,我可以活的還不錯,想旅行就可以去。若是我去當個鋼琴師,我或許時間很多,但是我可能沒有那麼多錢,不能常去旅行,」麵包與夢想的現實衝突,在巴黎一樣存在。
因為,對於他來說,若說音樂是生命的終極救贖,旅行則是辛苦的人生旅程中,短暫的歇腳處。
會說英文、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與阿拉伯文的他,常常在網路上看到便宜的機票,便充分利用法國上班族幾乎快五十天的年假,背起一個登山大背包,出發去旅行。
他特別喜歡去以前是法國殖民地的北非國家,例如摩洛哥與突尼西亞,跟著當地人一樣,坐著擁擠的公車,穿越撒哈拉沙漠北部。
「對我來說,旅行與音樂,是一種對現實人生的遁逃,」走在剛下過雨的巴黎街頭,史蒂芬語調幽幽。初秋夜風掃過街頭,捲起一堆掉落的梧桐葉,彷彿也想遁逃離開這個世界。
他說,其實他最大的夢想,是能夠自己作曲,到很多地方去旅行,以及一份很真實的愛情。
愛情不像軟體可以被設定
「不過,愛情可不像軟體一樣,是可以被設定(programmable)的。愛情像是一個企業,很難搞的,」單身的工程師身體內,還是留著法國式的浪漫情調。
如果夢想難以控制,眼前的現實生活中,他追尋什麼呢?
他說,眼下這份工作,遲早是要離開,只是時間問題。他甚至已經開始在網路上,查看一些工作機會。
他說,他很喜歡巴黎這個城市,尤其是在巴黎唸書的學生生活,更是幸福。有那麼多的事情可以做,那麼多的東西可以看,甚至連走在塞納河畔散步,都是一種幸福。
但是,在巴黎工作的生活頻率,不免令人沮喪。所以他也在考慮,要離開巴黎去其他國家工作。
然而,在法國工作,至少還有很多假期,去其他國家,不僅壓力不會比較小,連假期都少很多。
「我不想去美國,我想去北非,但在那裡找一份工作,實在不是很容易,」史蒂芬很清楚。
更何況,如果他的人生目標,是音樂而不是軟體,他到底要做什麼呢?
「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但我自己也還沒有答案,」走在夜深的街頭,史蒂芬有點沉默了。
對於人生的嚮往,或許,要留到夢裡去追尋吧。
讚 · · 3 分鐘前

朱志學
一年看三百部電影的郵差先生
文/顏和正
攝影/黃大川
2002年11月 CHEERS雜誌
布魯諾在巴黎第五區送了15年的信,從沒考慮換工作。因為中午以後的自由時間,讓他可以充分享受最愛的電影和古典音樂。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是他最愛的電影之一。
清晨五點,巴黎初秋的天空,還是一片灰濛濛,空氣中有著不到攝氏10度的寒意。當大多數人還可以幸福的躲在被窩裡作夢時,布魯諾(Bruno Michel)已經起床了。
每天五點半,布魯諾離開他那位在很平民化的第十一區的小套房,走上幾分鐘的路程去坐捷運。越過塞納河,到河左岸的第五區。六點半,他開始上班。
他先在公司裡整理東西,八點半,天色已經亮開,布魯諾背起一個已經清楚透著時光流痕的帆布包,走出辦公室,正式開始工作。
有時,路上會遇到一些認識的人,布魯諾會站在街頭跟他們寒喧幾句。即使偶爾有必要進到人家屋子裡,大部分人也都對他很客氣。
法國最受歡迎的職業:消防員與郵差
「前一陣子有個民意調查,郵差是僅次於消防員,在法國最受歡迎的職業哩,」布魯諾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有些驕傲。
布魯諾今年39歲,來自位在法國中部、只有二十來戶人家的小村莊。他說自己不聰明,高中畢業後,沒考大學。服完一年兵役後,幾乎失業兩年在家,只是在家鄉打些零工。
之後,他考了兩次特考,才成為郵差。然後,他搬到巴黎,開始在第五區送信。一晃眼,已經在同一區,送了15年的信。
「而且我還打算,再繼續送很多年的信,」布魯諾對於工作的承諾態度,想必會讓許多老闆感動。
但真的不會感到厭倦嗎?
「要說我對這份工作有多熱情,那倒是沒有,但是我也不討厭這份工作,至少我不會每天起床就皺眉頭,」布魯諾很誠實。
布魯諾在他的工作中,找尋屬於自己的樂趣。
布魯諾喜歡在外面走,喜歡跟人接觸。第五區位在河左岸最有名的拉丁區旁邊,沒有觀光客的喧嘩,卻還有一種因為歷史久遠而留下來的優雅韻味。
流動的工作,靜止的時光
在彷彿時光駐足的地方,布魯諾將遠方人們昨日投寄的掛念,在今天轉交給大都會裡寂寞的人群。然後,還有明天的祝福,等待著他去遞送。
「我的工作一直在流動,時光反而好像沒有流逝一般,」儘管四季更迭、歲月流轉,郵差自有他的詩意美學生活觀。
布魯諾在工作上沒有野心,從不想要去考主管特考。他說自己的學歷不高,他很清楚自己的條件與機會有限。而且他不想當上主管後,必須長時間工作,犧牲了他當郵差最大的好處:自由。
每天下午,如果沒有特別的任務,他一點半左右就可以下班。夏天陽光好,他喜歡到塞納河畔去曬太陽。坐在被羅浮宮與奧賽美術館簇擁的河堤邊上,布魯諾像許多其他法國人一樣,穿著一條短褲,袒胸露背的享受歐洲夏天的陽光。
要不,他就一個人去看電影。他酷愛電影,因為「電影讓他發現另一個世界。」
他說,電影中有很多不同的元素,像是攝影、音樂,令人喜悅。而且看許多外國片,也讓他可以認識其他地方的人,如何生活。
一年看三百部電影
他買了巴黎兩大電影院系統的會員卡,平均一個星期上電影院看4部片。今年年初,他花了約3萬歐元(約合台幣11萬),添購換新了一整套的家庭視聽音響系統。向來對新科技不太熱衷的他(至今他還不用電子郵件與行動電話),倒是開始用起DVD。
「若再加上在家裡看DVD或是錄影帶,或是電視上播的電影,我一年大概會看上三百部片,」郵差幾乎一天看一部電影。
他什麼都看,尤其愛看老電影,希區考克、卓別林、史丹利庫柏,一部部片他都如數家珍。
他也看侯孝賢、蔡明亮、王家衛。他看蔡明亮的《愛情萬歲》,為了楊貴媚在片尾坐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長凳上,一個人哭了十多分鐘,感到震撼。
他連續看了兩次楊德昌前年得到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一一》(至今未在台灣上演)。看到那些在台北市生活的中產階級的寂寞與疏離,他一個人坐在電影院裡,眼淚安靜地落下。
「那種人與人之間的無法溝通,不論在台北還是巴黎,還是其他地方,都可以看到,」郵差有顆很敏感易觸動的心靈。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更是他的最愛之一。「那裡面每一個鏡頭都像是一幅畫一樣,」他很快就買了《花樣年華》的DVD與原聲帶。
他也聽古典樂。在他那間只有一廳一廚,與一間衛浴的小套房裡,四面牆上,除了多到不可數的DVD與錄影帶收藏之外,就是一張張的古典唱片。從莫札特到貝多芬,從交響樂到室內樂,他都聽。
晚上在家,他放了舒伯特的「一位年輕女子與死亡」的樂章,坐在沙發椅上,安安靜靜地聽那悠悠淡淡旋律,奏出人生淒美的悲傷。
白天的郵差,夜晚的藝評家
他說,真正讓他感動的,都是這些有些悲傷的作品。
「通常藝術傑作,不都是藝術家在很痛苦的生活中,才能創作出來的嗎,」白天的郵差,夜晚轉變為藝評家。
布魯諾也曾談過幾次戀愛,但最後都沒有安定下來。在疏離冷漠的大城市中,他安靜地生活著。
他承認,有一些寂寞,有時甚至很多。可是,他不願隨便找一個伴,只為了怕寂寞。
「我一個人也活的很好,」布魯諾很獨立,不願為了恐懼妥協。懂得滿於現狀,也是一種幸福。
布魯諾沒有很多錢,也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對於人生,他或許有些悲觀主義者的特質,但就跟像大多數人一樣,在平凡無奇的生活中,他努力嘗試過的好。
「我還是相信愛情,雖然我也認為這是要靠很多的緣分,」他多少有些宿命觀點。
布魯諾有什麼夢想呢?他有點遲疑,有點不確定地側側頭想了一想:「就是過的好吧,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夢想吧。」
過好的生活,不也就是我們都在追求的嗎?
讚 · · 4 分鐘前

朱志學
巴黎 Work Show
法國5,800萬人,從郵差、廚師、花農到上班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之道,他們努力工作,但看起來都不像在幹活兒,他們整天高談闊論,崇尚思考,人人都像哲學家。
台灣2,300萬人,搶著進入熱門產業,力爭上游升等加薪,壓縮流程完成最多的事。
然而,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台灣的工作時數是世界最多,經濟表現幾乎是敬陪末座的第四十名; 法國的工作時數是世界最少,經濟表現卻是世界第八名。
這樣的結果讓人困惑,為什麼2,300萬個工作狂,卻比不上5,800萬個哲學家?

本週的CHEERS,告訴你三個法國工作人的故事。他們不見得都很成功,也不一定是你心中的模範,但或許,您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生活的啟發...

<目錄>一年看三百部電影的郵差先生
為了麵包 暫別夢想
法國「五年級生」的選擇
讚 · · 5 分鐘前

朱志學
德希達、法國高中哲學課程&哲學咖啡館:

全世界大概就是法國在高中開始,就實施哲學課程。法國內部曾經有反彈的聲浪,理由是-這樣作太菁英教育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瞭解深奧複雜的哲學理論。

1990年代前後,哲學課程瀕臨廢除的邊緣。以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註)為首的一群哲學家,認為「其實不是哲學課程太難,也不是一般人不懂,是不會教的問題,也就是說,問題出在教學方法上。」他們認為,高中哲學課是「不會教」的問題,而不是「太難、不好懂」的緣故。

當時,他們為了證明這件事,這群哲學家親自到高中教哲學,並拍成錄影帶,公開放映!

結果,事實證明,真是那些中學的哲學教師不會教哲學,而不是哲學思辯只屬於某一小群菁英。後來,高中哲學課程還是被保留下來。

哲學課程能夠產生的具體影響是什麼?

去過法國的朋友會知道,「哲學咖啡館」在法國大行其道。

有些街頭普通咖啡館,每週固定開闢專門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小時),聘請一兩位主持人,組織咖啡館的客人探討哲學問題。經常組織哲學討論的咖啡館在巴黎有三十多家,在法國全國有二百多家。

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巴黎第四區巴士底獄廣場的「燈塔咖啡館」。這裏是「法國哲學咖啡館協會」的總部,這裡定期出版《哲學咖啡館月刊》,報導各地哲學咖啡館的活動情況。每個哲學咖啡館都有自己的特色,每次參加討論的咖啡客從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這裏面既有教師和大學生這樣的知識份子,有來自企業的職員和工人,也有剛從菜市場出來的家庭主婦。

通常討論開始之前,主持人首先徵求參加者的意見,確定一個討論題目。題目可大可小,有虛有實,比如「我們愉快嗎?」、「你認識自己嗎?」、「人們必須永遠說真話嗎?」「寂靜是否是靈魂的音樂?」等等。

客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選定的題目自由發表看法。主持人適時幽上一默,或者引用一句名言警句,起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討論到興致勃勃的時候,客人們往往不是叫一杯咖啡,而是大聲招呼服務生「夥計,拿紙筆來!」,以便記下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

也許有人會覺得法國人如此熱衷於哲學,活得會不會太累?其實,正如一位哲學咖啡館的參加者在討論關於「愉快」的題目時所說的﹕「能在生活中當個重要的人固然是愉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個愉快的人。」
        
註:
德希達,解構主義大師,在1967起發表了「言語和現象」、「書寫語學」、「寫作與差異」幾篇論文,奠定瞭解構哲學的方向。
資料來源:
1、人民網站翟華「法國人人都是哲學家」、遠流博識網聊齋討論版。
2、感謝成功大學外文系教授陳健宏、台灣留法學生小威、法國朋友Florance,提供的寶貴意見。 2002-12-16 16:59
讚 · · 5 分鐘前

朱志學
哲學家的搖籃──法國的哲學教育

文/採訪報導/何淑真 (人本教育基金會教育中心副主任)

法國數學家巴斯卡(Pascal, Blaise,1623-1662﹞說:「人是一根脆弱的蘆葦,但人又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
啟蒙時代以來,法國出現許多像巴斯卡這樣的大師級人物。像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數學家笛卡爾、法學家孟德斯鳩、既是歷史學家又是詩人的伏爾泰、愛彌爾的作者盧梭、提倡自由思想與無神論的狄德羅、一直到近代存在主義的沙特…等等,這許許多多的文學家、數學家、音樂家,常常也同時是哲學思想家,讓近代法國在哲學思想上成果輝煌。
這輝煌的過去奠定了法國近代人文教育的傳統。即使在考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哲學的影響力。
法國的高中畢業會考,通常在6月中旬,簡稱bac (baccalaureat)。大學錄取是依據高中畢業考試成績。有的大學有自己的專門考試,稱為concourse。
法國的高三分文、理、經濟科。每科的作文考試都有三題,三題中可以選一題作答。
兩年前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其中一科的作文題目是﹕
哲學是否可以獨立於自然科學?
人的自由是否受勞動的必要性所侷限?
我們能否說服他人接受一件藝術品是美的?
去年的題目則是:
文科─
一、「我是誰?」這個問題能否以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答?
二、能否說:「所有的權力都伴隨以暴力」?
三、試分析休謨論「結伴欲望和孤獨」一文的哲學價值。「『結伴』是人類最強烈的願望,而孤獨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懲罰。」
經濟科─
一、什麼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
二、「給予的目的在於獲得」,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則?
三、試分析尼采論「罪行與犯罪」一文的哲學意義。作者在文中提出問題:輿論在瞭解了犯罪動機和作案具體情況後,即能遺忘錯誤。這種現象是否有悖倫理原則?
理科─
一、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
二、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知識的侷限?
三、試分析盧梭論「人類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學含義。盧梭說:「我們對同類的感情,更多產生於他們的不幸而不是他們的歡樂。為共同利益聯繫在一起的基礎是利益,因共處逆境團結在一起的基礎是感情。」
這樣的考題,可不是空穴來風的。在法國,哲學的地位與法語、數學和物理這些主課不相上下。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
法國普通中學的學生升入高中以後,就開始分科上課,根據個人的愛好和專長選擇文科、經濟科或者理工科。但是無論是哪一科的學生,上了三年級,哲學都是必修課,文科的學生每周要上7個小時的哲學課,而經濟科和理科的學生也分別要上4個和3個小時的哲學課。
平常老師們怎麼進行哲學教學呢?有的老師依照主題選文章,比如以「真理」、「正義」、「美」這些主題,來讓學生作討論;也有的老師選不同的哲學家來討論。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同,怎麼進行是老師決定的。
法國教育當局為了避免填鴨式教育,不讓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死背大綱,所以高中會考的題目一向都很靈活,不會出一些瑣碎的問題。這些考題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甚至連哲學家之間也沒有共識。
曾經有個非常有名的例子:在 1992 年前後,考題中有一題只有「風險(le risque)」兩個字。結果,有一位學生的回答是:「就像這樣!」在法文中,只有三個字(Cest comme ca!)。
這位考生的確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這麼作答,這可能是深思熟慮後的回答,也可能是耍賴的開玩笑,我們無法判定,但結果是:這名考生得了十八分(相當於台灣的90分)!
看來,閱卷老師是願意欣賞的。
讚 · · 9 分鐘前


朱志學 ‎2011年法國高中哲學會考,你會哪幾題?
文學組

我們是否能證明科學假設?人類注定活在自身形成的幻覺中嗎?試解釋尼采著作《歡愉的智慧》一書選文(Gai savoir/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

科學組

文化是否讓人脫離自然的原貌?即使與事實相違背的情況下,我們是否可能依然有理?試解釋帕斯卡(Pascal)《思想錄》(les Pensées)書中選文。

經濟與社會組

自由是否因平等而受限?相較科學,人文藝術(Art)是否較不必要?試解釋塞內卡(Sénèque/Seneca)著作《論善行》(Les Bienfaits)書中選文。

技術類(含音樂與舞蹈)組

如果要掌握自我,是否必須先瞭解自己?當我感受到不公平存在,是否能因此學習到什麼才是公平正義?試解釋尼采一段選文。(以上翻譯參考Taiwan Eu Watch)
在幾秒鐘前 · 讚


朱志學
法國人個個都是哲學家

翟華(法國)

法國人爲什麽要花這麽大的氣力學習哲學呢?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要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學會對周圍司空見慣的現象說“不”,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養成創造性的思考方式。

法國各個電視臺每天都有現場直播的清談節目,請來的不論是政界要人,明星大腕還是平民百姓,也不管討論題目是談天還是說地,嘉賓們都爭相發言,而且個個口若懸河,頭頭是道,話匣子一打開就再也收不住,急得主持人頻頻作手勢要他們適時打住。法國人爲什麽這麽能“侃”呢?

法國有豐富的民族文化,歷史上曾産生過像迪卡爾、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薩特這樣在世界人類文明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大思想家和哲學家。耳濡目染,很多法國人都不知不覺地沾上了幾分學究氣。再者,他們人人都在中學時代都有上哲學課和爲應付考試而“背哲學”(類似我們中國學生“背政治”)那樣的經歷。

在法國,哲學的地位與法語、數學和物理這樣的主課不相上下。法國普通中學的學生升入高中以後就開始分科上課,根據個人的愛好和特長選擇文科、經濟科或者理工科。但是無論是哪一科的學生,哲學都是必修課,文科的學生每周要上7個小時的哲學課,而經濟科和理科的學生也分別要上4個和3個小時的哲學課。法國每年六月份舉行全國性的中學畢業會考,相當於我國的普通高等院校入學考試,只要拿到中學畢業文憑就可以上大學。按十九世紀以來形成的慣例,中學畢業會考的第一門也是考生們最怵的考試科目就是哲學。每年大考之前,法國市場上雖然見不到“腦黃金”、“忘不了”之類的健腦補品,但書店裏各類哲學參考書、哲學概念記憶卡片還是相當熱銷。近年來因特網上也出現了不少面對高中畢業生的網站,用多媒體和動態的方式輔導哲學,更受考生青睞。有一個自命爲“我愛哲學”的網站,出了這樣一個類比考題﹕“一個巴掌會弄出什麽聲音來?”

按該網站的指導,考生見了這樣的題目,千萬別慌,更不能憑直覺回答“一個巴掌拍不響”。先不妨引用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話,老實承認“我知道我不知道”,然後把問題中的幾個看似簡單的關鍵字如“一個”、“巴掌”、“聲音”等逐一分析一遍,從中發現玄機,再引經據典,展開論述,至少寫上十幾頁紙。最後下結論時一般要有意閃爍其辭,切忌把話說死﹕一個巴掌雖然拍不響,但在特定的情況下“此時無聲勝有聲”,自會有其深刻的內涵。平時多做幾道這樣刁鑽古怪的題,到真上考場的時候就踏實多了。1999年法國中學畢業會考的哲學考試包括這樣幾道題目﹕“哲學是否可以獨立於自然科學?”“人的自由是否受勞動的必要性所局限?”“我們能否說服他人接受一件藝術品是美的?”

法國人爲什麽要花這麽大的氣力學習哲學呢?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要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學會對周圍司空見慣的現象說“不”,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養成創造性的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學得滿腹哲學經綸出口成章的法國人,如果平日裏沒有地方發揮也著實難受。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哲學咖啡館”在法國大行其道。所謂“哲學咖啡館”就是街頭普通咖啡館,每周固定開闢專門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小時),聘請一至兩位文化名流當主持人,組織咖啡館的客人探討哲學問題。經常組織哲學討論的咖啡館在巴黎有三十多家,在法國全國有二百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巴黎第四區巴士底獄廣場的“燈塔咖啡館”。這裏是“法國哲學咖啡館協會”的總部,定期出版“哲學咖啡館月刊”,報導各地哲學咖啡館的活動情況。各個哲學咖啡館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活動方式上又大致相仿。每次參加討論的咖啡客從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這裏面既有教師和大學生這樣的知識份子,有來自企業的職員和工人,也有剛從菜市場出來的家庭主婦。每次討論開始之前,主持人首先徵求參加者的意見,確定一個討論題目。題目可大可小,有虛有實,比如“我們愉快嗎?”、“你認識自己嗎?”、“人們必須永遠說真話嗎?”“寂靜是否是靈魂的音樂?”等等。客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選定的題目自由發表看法。主持人適時幽上一默或者引用一句名言警句,起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討論到興致勃勃之處,客人們往往不是叫一杯咖啡,而是大聲招呼跑堂倌“夥計,拿紙筆來!”,以便記下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

也許有人會覺得法國人如此熱衷於哲學話題,活得未免有點太累。其實正相反,哲學的思考使法國人對人生採取超然的態度,在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正如一位哲學咖啡館的參加者在討論關於“愉快”的題目時所言﹕“能在生活中當個重要的人固然是愉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個愉快的人。”
--------------------------------------------------------------------------------
讚 · · 10 分鐘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貝森朵夫莊主 的頭像
    貝森朵夫莊主

    貝森朵夫琴屋手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