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山楂樹之戀”,我扎扎實實為那不雜染纖毫私情的愛情給深深撼動了!
只覺那鑽心入骨的迴盪力量,自內裡翻攪得如此徹底!
每一幕畫面,每一張表情,以至眉宇間一顰一笑流動的深遠情意,都讓我為之流連歎息.........
是什麼樣的愛情,竟可以飄然臨在於如是纖塵不染的精神王國?
滿溢的感動之餘,我不禁為自己終究無可救藥地淪為一個徹底的虛無者而隱隱勾動一絲喑啞的憂傷:
知道原來有人是這樣去愛的,我還算曾經真實活過嗎?
看完這片,我才驚覺:
原來,對我而言,在愛情的信仰國度裡:上帝已死!
我根本不相信,撥開寄託於戀人身上的自我幻影外,還能剩下些什麼神聖性。
看得越透,心底就越荒涼......
曾幾何時,我早成了愛情信仰裡的無神論者。
我想,這就是典型浮士德靈魂的虛無吧!
任憑你如何飽讀詩書、博涉群籍;
任憑你跋涉過如何迢遙曲折的知識之路..........
任憑你多年問學煉就的眼力,如何讓你免於表象世界的欺誘與遮蔽.......
形而上的超越,終歸越不過森嚴的緣限、氣限與命限所形成的天塹。
到頭來,還是只能皈命於獨屬自己的深淵,卻始終無以抵達任何一個人的真實存在.......
尋索者,於是在無人可以碰觸的孤獨中,被封鎖在“存在的不可抵達性”裡邊,咀嚼著“相遇之不可能性”所帶來的空茫。
米蘭昆德拉以“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稱之。
如是清狂,在歲月推移下,終而漫漶成氤氳心底的無邊疏離感,而衍成生命中惘惘不甘的“空缺”.........
也許,在荒寒入骨的虛無裡,唯一能把握到的只是:
對那熠熠斂藏於“空缺”裡的深秘暈眩,進行一種永恆的凝視。
可凝視能對抗存在的縮減嗎?
如飛而逝的時間,從來不以個人主觀意志為轉移。
踏著堅定而迫人的步伐,它仍是以一種無可抗逆的力量,快速地掏空“可見”的一切。
於是
不可見卻恍惚可感的冥視空間,在這一刻成了生命僅存的支撐力量:
那氤氳於浮光掠影中的存在旋流,雖吞噬了一切可見的表象世界,卻也以一種更溫柔的包覆,讓僥倖從表象世界逃逸的生命,得以悄然將自己收疊在某種不被無情劫悔給碰觸的深秘暈眩裡。
緣限乖違的“孤獨者”,以此而臨在於救贖的恩寵;
瞬間從天堂般的幸福高度橫空跌落而倍受“愛別離苦”煎熬的失群者,更是如此。
~2011.12.19 “山楂樹之戀”觀後餘緒
- Dec 19 Mon 2011 22:00
山楂樹之戀”觀後餘緒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