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格序化是無法被否認的,但覺察自己的格序卻是現象學還原的功夫,往源頭去發現即將被格序化的那時刻。”
余德慧
人能夠理解世界是透過意識的搬運能力,意識是一種格子化的有序空間,只有在格序裡,人才能理解世界,以致廣袤的非格序化的區塊成為奧秘。我們從出生即遭受格序化,以致經常飽受非格序化區域的苦,而莫名所以。
讚 · · 分享 · 8 小時前
王永說讚。
朱志學 苦楚,是對只知域內而不知其外者,成其為苦楚。
對域內人而言,苦楚每來自“莫名所以”的失序經驗。這經驗指向無法被納入特定“格序”的“未定域”。
對不以域內為天下者,苦楚的釋放,同是來自域外。
8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曾經滄海難為水。
水到滄海之際,是斷裂,也是超越。
苦楚是纏縛?抑或是蟬蛻?就決定於:
當域內與域外“遭逢”的瞬間.......
如何善處“邊界的激流”~
8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存在深淵........
是莊子的“天地有大美”;
是列維納斯、布朗肖讓人窒息的恐怖感;
是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之“輕”;
亦是安哲羅普洛斯影像中讓人發狂的“國境”意象.........
8 小時前 · 讚 · 2
朱志學 欣見老師高論^^
我總覺問題不純然出在已然格序化的“視域”。
而在格序化的視域背後,是否另有深及“未定域”的“現象學返觀”作為理解的底藴。
於是,關鍵就不在“格序”自身,而在如何透過虛實交疊的返觀,讓已然格序化的特定角度,鬆動出更豐富的觀看可能而不復成其為“拘限”。
這就牽涉觀看者,能否鍛鍊出在格序中出入隨心、殺活自在的能力?
以攝影或琴藝為例:
我每驚見真正大氣磅礡的巨匠,是如何視格序如無物,卻又分明出手精嚴、不遺細節。他們毫無例外地具備一種通過不可思議的靈思與角度去呈現所見的能力。
這類天才並未取消“角度”,他只是把角度與某種“不可思議”之超乎俗情知見想像的未知空隙形成連結,便創造出某種“即無限而有限、以無法為有法”的奇蹟瞬間!
這意味,創造性並不在刻意迴避或取消角度,(那只會掉入價值的虛無);甚至也不在乎格序化的觀物方式,端在乎眼界的靈銳與寬廣程度。
事實上,天才之所以為天才,正在於他們總能稟其“邊緣的眼睛”,深掘特定角度背後的無限可能性,並從中開掘出某種不為既定先見、預設、傳統給牢籠的嶄新觀看方式。
這麼說,格序自身不成問題,問題在乎能窺見“空隙”的眼界:
亦即,一種透過對既成命名的扭轉偏移、摺疊翻覆,開掘出不同觀看方式的可能。
這近於天台圓教的“一念三千,觀空觀假觀中”的概念:
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從“域內”通過空隙回溯“域外”,並同時從“域外”通過空隙返觀“域內”的眼力。
顯然,正是這超然單線邏輯拘限的眼力,讓觀看者得以通過拓樸螺旋進路具現俗情知見所未及的多維空間。
2012.1.31 志學 讀余師札記隨感有作
約於 1 分鐘前 · 讚
7 小時前 · 讚
余德慧 應該說,整個格序化意識之外,全都是未定域,現象學只能抵達邊界,終極處是絕對域外。
6 小時前 · 收回 · 2
朱志學 老師說得真透:
“整個格序化意識之外,全都是未定域。現象學只能抵達邊界,終極處是絕對域外。”
這話況味深沈!有若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猝然遇之,不覺聳然而驚.......
域外之思......
妙觀逸相,無跡可尋.......
站在邊界,遙睇“絕對域外”的終極淵默處~
只能稽首合十,斂衽無閑言.......
司空圖詩品,於此一機之微,興象超妙,契會獨深。
他在兩千年前即已寫下:
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2012.1.31 讀余師札記隨感補記
5 小時前 · 讚
Yuchun Chan 那無厘頭和kuso的樂趣是在於反格序嗎?
5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呵呵^^
顯然是的!
國寶級白目的馮光遠即是一例^^
5 小時前 · 讚
余德慧 其實kuso 或白目都在意識的框架裡,意識本可以有自身的正與反。真正的域外是奧秘。
3 小時前 · 收回 · 3
朱志學 嗯!
我也警覺到自己的回答,滑得太快><
是該如老師這樣把握才透。
確實,
超越不存在於格序與格序的對抗。
奧祕也從來不在對峙的格局裡。
“反”格序,反倒頭來,終歸還是被圈禁在對象化的意識框架裡。
繞了半天,還是被拴在同一個半徑裡。
正與反,究其底藴,依然陷落在鏡像關係的“局戲”裡。
粉碎鏡像前,觸碰不到奧祕,也無涉真正的“轉化”。
3 小時前 · 讚
Yuchun Chan 那麼,要怎麼樣「不以域內為天下」呢?畢竟覺察格序似乎仍舊也是一種意識的作為,或者這也不是「要怎麼」的問題(仍舊是在用意識去抓取),而是就這麼會發生的就會發生?
3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這不就是現象學還原所試圖展開的返觀?
回到前謂詞。
順藤摸瓜地摸出“前見”、掘開空隙。
而後,乃能不受既成命名的遮蔽,而自“未定域”召喚出不同觀看方式的可能。
3 小時前 · 讚
余德慧 域外作為母體,承載意識。非見也
2 小時前 · 收回 · 2
朱志學 嗯!
這點醒真令人心曠神怡^^
域外作為“母體”。
母體先於意識,而為承載意識之“基礎關係”。
它甚至比任何“先見”都更具“基礎性”,只因它就是不受任何界定披覆其上的奧祕自體(mystery in itself)。
以“體用論”表述之,也許我們可以勉強表達:
意識是母體依體起用所生之虛實交疊的皺摺與紋跡。
意識可鬆可緊。
可滯於前見,也可返觀箝制自身的設定。
可自致纏縛、做繭自困,也可抖落知見、蟬蛻塵囂而成其靈活透脫。
總之,
母體這兩字直有畫龍點睛之妙!
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
不若藏天下於天下。
我體會的“天下”,泯除一切的疆界與命名,固無法牢籠於格序化的意識建構。依老師的點醒,正宜安放在母體的淵默中加以把握。
2 小時前 · 讚
余德慧
人能夠理解世界是透過意識的搬運能力,意識是一種格子化的有序空間,只有在格序裡,人才能理解世界,以致廣袤的非格序化的區塊成為奧秘。我們從出生即遭受格序化,以致經常飽受非格序化區域的苦,而莫名所以。
收回 · · 不再追蹤貼文 · 分享 · 11 小時前 ·
你和蔣鵬、彭榮邦及其他 7 人都說讚。
被轉分享 3 次
Taotao Lee 老師我的社會化過程就一直在被格序化...現在怎麼都打破不了這些格子...
10 小時前 · 收回 · 1
余德慧 道道 格序化是無法被否認的,但覺察自己的格序卻是現象學還原的功夫,往源頭去發現即將被格序化的那時刻。
9 小時前 · 收回 · 3
彭榮邦 如果依照老師的話,意識乃是一種「有序的格局或結構」(格序),而人總是透過這個有序的意識結構才「理解」了世界。在這個基礎上,我想再帶入「相對」和「終極∕殊勝」這樣的區分,來加以補充。
相對:人總是降生在某種特定的意識格序之中,這是無法規避的事實,但值得注意的是,意識的格序並非單數,而是複數,它不僅和人降生的主體位置有關,也和這個主體位置所在的地域息息相關。這樣的闡述強調的是意識格序的相對性。有時候,人的解放是來自於遊走於不同格序之間的可能性。
終極∕殊勝:然而,如果把意識格序往終極、根本的方向推演,世界終究是無法被全然化約為意識格序的,無論這個意識格序有多麼海量、多麼兼容並蓄。這種意識格序的根本限制所道出的,實是人的理性的界域。而生命「莫名所以」的苦楚,往往來自「域外」。
9 小時前 · 收回 · 3
余德慧 就第一點來說,最簡單的譬喻是棋盤,世界有數百千種棋盤,有很黑白分明的,有必須以一種策略才能夠運作的,象棋是前者,圍棋是後者。甚至可以用來區別人類,而被稱為智商的東西。
9 小時前 · 收回 · 2
朱志學 苦楚,是對只知域內而不知其外者,成其為苦楚。
對域內人而言,苦楚每來自“莫名所以”的失序經驗。這經驗指向無法被納入特定“格序”的“未定域”。
對不以域內為天下者,苦楚的釋放,同是來自域外。
8 小時前 · 讚
Chong Leong Ang 老师的这段话让我想到我如何跟人分享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
我觉得我以前是用相机看这个世界,画面是一格一格,可以很清晰。
我现在是用录像机看这个世界,画面川流不息,是流动不停格的,东西可能不清晰。
重要的是,我认识到我需要常常提醒我自己,我是在录像机的角度看世界。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丢掉相机,投入这个世界之中。
(抱歉,我这架电脑没有繁体字,而且,我是来闹场的。呵呵......)
8 小時前 · 讚
蔣鵬 如果從這角度來看人的受苦,那麼除了我們的意識領域被格序化之外,是否我們的身體經驗同樣的也受格序化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的意識是如何理解我們的身體經驗?以致於當我們的身體失序時,我們是如此的不安...
6 小時前 · 收回 · 1
朱志學 “當我們的身體失序時,我們是如此不安。”
這充分顯示,“人類”的身體經驗早被已然格序化的意識給模塑成型。
於是,有太多的“非如此不可”。
有違乎此,遂至於撕心裂肺,難以順命。
⋯⋯
更多
6 小時前 · 讚 · 1
蔣鵬 而我們對死亡的恐懼是否就來自這終極性的「非格序化區域」...?
約 1 小時前 · 讚 · 1
余德慧
人能夠理解世界是透過意識的搬運能力,意識是一種格子化的有序空間,只有在格序裡,人才能理解世界,以致廣袤的非格序化的區塊成為奧秘。我們從出生即遭受格序化,以致經常飽受非格序化區域的苦,而莫名所以。
讚 · · 分享 · 8 小時前
王永說讚。
朱志學 苦楚,是對只知域內而不知其外者,成其為苦楚。
對域內人而言,苦楚每來自“莫名所以”的失序經驗。這經驗指向無法被納入特定“格序”的“未定域”。
對不以域內為天下者,苦楚的釋放,同是來自域外。
8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曾經滄海難為水。
水到滄海之際,是斷裂,也是超越。
苦楚是纏縛?抑或是蟬蛻?就決定於:
當域內與域外“遭逢”的瞬間.......
如何善處“邊界的激流”~
8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存在深淵........
是莊子的“天地有大美”;
是列維納斯、布朗肖讓人窒息的恐怖感;
是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之“輕”;
亦是安哲羅普洛斯影像中讓人發狂的“國境”意象.........
8 小時前 · 讚 · 2
朱志學 欣見老師高論^^
我總覺問題不純然出在已然格序化的“視域”。
而在格序化的視域背後,是否另有深及“未定域”的“現象學返觀”作為理解的底藴。
於是,關鍵就不在“格序”自身,而在如何透過虛實交疊的返觀,讓已然格序化的特定角度,鬆動出更豐富的觀看可能而不復成其為“拘限”。
這就牽涉觀看者,能否鍛鍊出在格序中出入隨心、殺活自在的能力?
以攝影或琴藝為例:
我每驚見真正大氣磅礡的巨匠,是如何視格序如無物,卻又分明出手精嚴、不遺細節。他們毫無例外地具備一種通過不可思議的靈思與角度去呈現所見的能力。
這類天才並未取消“角度”,他只是把角度與某種“不可思議”之超乎俗情知見想像的未知空隙形成連結,便創造出某種“即無限而有限、以無法為有法”的奇蹟瞬間!
這意味,創造性並不在刻意迴避或取消角度,(那只會掉入價值的虛無);甚至也不在乎格序化的觀物方式,端在乎眼界的靈銳與寬廣程度。
事實上,天才之所以為天才,正在於他們總能稟其“邊緣的眼睛”,深掘特定角度背後的無限可能性,並從中開掘出某種不為既定先見、預設、傳統給牢籠的嶄新觀看方式。
這麼說,格序自身不成問題,問題在乎能窺見“空隙”的眼界:
亦即,一種透過對既成命名的扭轉偏移、摺疊翻覆,開掘出不同觀看方式的可能。
這近於天台圓教的“一念三千,觀空觀假觀中”的概念:
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從“域內”通過空隙回溯“域外”,並同時從“域外”通過空隙返觀“域內”的眼力。
顯然,正是這超然單線邏輯拘限的眼力,讓觀看者得以通過拓樸螺旋進路具現俗情知見所未及的多維空間。
2012.1.31 志學 讀余師札記隨感有作
約於 1 分鐘前 · 讚
7 小時前 · 讚
余德慧 應該說,整個格序化意識之外,全都是未定域,現象學只能抵達邊界,終極處是絕對域外。
6 小時前 · 收回 · 2
朱志學 老師說得真透:
“整個格序化意識之外,全都是未定域。現象學只能抵達邊界,終極處是絕對域外。”
這話況味深沈!有若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猝然遇之,不覺聳然而驚.......
域外之思......
妙觀逸相,無跡可尋.......
站在邊界,遙睇“絕對域外”的終極淵默處~
只能稽首合十,斂衽無閑言.......
司空圖詩品,於此一機之微,興象超妙,契會獨深。
他在兩千年前即已寫下:
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2012.1.31 讀余師札記隨感補記
5 小時前 · 讚
Yuchun Chan 那無厘頭和kuso的樂趣是在於反格序嗎?
5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呵呵^^
顯然是的!
國寶級白目的馮光遠即是一例^^
5 小時前 · 讚
余德慧 其實kuso 或白目都在意識的框架裡,意識本可以有自身的正與反。真正的域外是奧秘。
3 小時前 · 收回 · 3
朱志學 嗯!
我也警覺到自己的回答,滑得太快><
是該如老師這樣把握才透。
確實,
超越不存在於格序與格序的對抗。
奧祕也從來不在對峙的格局裡。
“反”格序,反倒頭來,終歸還是被圈禁在對象化的意識框架裡。
繞了半天,還是被拴在同一個半徑裡。
正與反,究其底藴,依然陷落在鏡像關係的“局戲”裡。
粉碎鏡像前,觸碰不到奧祕,也無涉真正的“轉化”。
3 小時前 · 讚
Yuchun Chan 那麼,要怎麼樣「不以域內為天下」呢?畢竟覺察格序似乎仍舊也是一種意識的作為,或者這也不是「要怎麼」的問題(仍舊是在用意識去抓取),而是就這麼會發生的就會發生?
3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這不就是現象學還原所試圖展開的返觀?
回到前謂詞。
順藤摸瓜地摸出“前見”、掘開空隙。
而後,乃能不受既成命名的遮蔽,而自“未定域”召喚出不同觀看方式的可能。
3 小時前 · 讚
余德慧 域外作為母體,承載意識。非見也
2 小時前 · 收回 · 2
朱志學 嗯!
這點醒真令人心曠神怡^^
域外作為“母體”。
母體先於意識,而為承載意識之“基礎關係”。
它甚至比任何“先見”都更具“基礎性”,只因它就是不受任何界定披覆其上的奧祕自體(mystery in itself)。
以“體用論”表述之,也許我們可以勉強表達:
意識是母體依體起用所生之虛實交疊的皺摺與紋跡。
意識可鬆可緊。
可滯於前見,也可返觀箝制自身的設定。
可自致纏縛、做繭自困,也可抖落知見、蟬蛻塵囂而成其靈活透脫。
總之,
母體這兩字直有畫龍點睛之妙!
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
不若藏天下於天下。
我體會的“天下”,泯除一切的疆界與命名,固無法牢籠於格序化的意識建構。依老師的點醒,正宜安放在母體的淵默中加以把握。
2 小時前 · 讚
余德慧
人能夠理解世界是透過意識的搬運能力,意識是一種格子化的有序空間,只有在格序裡,人才能理解世界,以致廣袤的非格序化的區塊成為奧秘。我們從出生即遭受格序化,以致經常飽受非格序化區域的苦,而莫名所以。
收回 · · 不再追蹤貼文 · 分享 · 11 小時前 ·
你和蔣鵬、彭榮邦及其他 7 人都說讚。
被轉分享 3 次
Taotao Lee 老師我的社會化過程就一直在被格序化...現在怎麼都打破不了這些格子...
10 小時前 · 收回 · 1
余德慧 道道 格序化是無法被否認的,但覺察自己的格序卻是現象學還原的功夫,往源頭去發現即將被格序化的那時刻。
9 小時前 · 收回 · 3
彭榮邦 如果依照老師的話,意識乃是一種「有序的格局或結構」(格序),而人總是透過這個有序的意識結構才「理解」了世界。在這個基礎上,我想再帶入「相對」和「終極∕殊勝」這樣的區分,來加以補充。
相對:人總是降生在某種特定的意識格序之中,這是無法規避的事實,但值得注意的是,意識的格序並非單數,而是複數,它不僅和人降生的主體位置有關,也和這個主體位置所在的地域息息相關。這樣的闡述強調的是意識格序的相對性。有時候,人的解放是來自於遊走於不同格序之間的可能性。
終極∕殊勝:然而,如果把意識格序往終極、根本的方向推演,世界終究是無法被全然化約為意識格序的,無論這個意識格序有多麼海量、多麼兼容並蓄。這種意識格序的根本限制所道出的,實是人的理性的界域。而生命「莫名所以」的苦楚,往往來自「域外」。
9 小時前 · 收回 · 3
余德慧 就第一點來說,最簡單的譬喻是棋盤,世界有數百千種棋盤,有很黑白分明的,有必須以一種策略才能夠運作的,象棋是前者,圍棋是後者。甚至可以用來區別人類,而被稱為智商的東西。
9 小時前 · 收回 · 2
朱志學 苦楚,是對只知域內而不知其外者,成其為苦楚。
對域內人而言,苦楚每來自“莫名所以”的失序經驗。這經驗指向無法被納入特定“格序”的“未定域”。
對不以域內為天下者,苦楚的釋放,同是來自域外。
8 小時前 · 讚
Chong Leong Ang 老师的这段话让我想到我如何跟人分享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
我觉得我以前是用相机看这个世界,画面是一格一格,可以很清晰。
我现在是用录像机看这个世界,画面川流不息,是流动不停格的,东西可能不清晰。
重要的是,我认识到我需要常常提醒我自己,我是在录像机的角度看世界。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丢掉相机,投入这个世界之中。
(抱歉,我这架电脑没有繁体字,而且,我是来闹场的。呵呵......)
8 小時前 · 讚
蔣鵬 如果從這角度來看人的受苦,那麼除了我們的意識領域被格序化之外,是否我們的身體經驗同樣的也受格序化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的意識是如何理解我們的身體經驗?以致於當我們的身體失序時,我們是如此的不安...
6 小時前 · 收回 · 1
朱志學 “當我們的身體失序時,我們是如此不安。”
這充分顯示,“人類”的身體經驗早被已然格序化的意識給模塑成型。
於是,有太多的“非如此不可”。
有違乎此,遂至於撕心裂肺,難以順命。
⋯⋯
更多
6 小時前 · 讚 · 1
蔣鵬 而我們對死亡的恐懼是否就來自這終極性的「非格序化區域」...?
約 1 小時前 · 讚 · 1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