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秋露、沐如春風的菩薩低眉, 就是對希臘悲劇最美的超越~ (2011-11-19 11:47:41)[编辑][删除]
标签: 文化
希臘悲劇之所以是「悲劇」,常常就是因為~

主人公並沒有蓄意犯下什麼錯或性格上有什麼重大缺陷,卻遭遇到種種「不相稱」的磨難,而「受苦並未曾給人酬賞,只教人知曉人生還有更多苦得受」。

希臘人很早就發覺「不公平乃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可在我看來:

那湛若秋露、沐如春風的菩薩低眉,
就是對希臘悲劇最美的超越~

對於撲面襲來的無常
對於不可測知的因果
對於蟄伏暗角的深淵
對於悖逆世情的不公平........



Monica Yang 受苦並未曾給人酬賞?不公平乃不可避免?羅爾斯(John Rawls)認為:「 所謂的正義與不正義 ,是體制處理這些事實的方式。」
15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體制如何還給伊底帕斯公道?
他的悲劇是體制可以為力的嗎?
公平只是頭腦的產物,是頭腦試圖建立在存有自體之上的“尺度”,而非存在的事實。
妄想以體制創造絕對公平的世界,只是存有與世界的誤置。
14 小時前 · 讚 · 3



Monica Yang 菩薩低眉之後,思索還可以如何超越低眉?
15 小時前 · 讚 · 1

朱志學 “菩薩低眉”本身就是超越之道,而非被超越的對象。
7 小時前 · 讚 · 1

Monica Yang 美則美矣...
7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你批得不相應,全然是場域錯置。
7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左派的理想,有其可敬處。
但不足以框限所有的價值。
7 小時前 · 讚 · 1

朱志學 價值很美!
拘限單一性的價值就讓人覺得狹隘。
單一框架,容不得生命璀璨多姿的獨異性。
此道德每流於“以理殺人”卻自以為高。
7 小時前 · 讚 · 1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
超越陰陽 身心統合
作者╱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因性侵被捕,新北市周姓議員因嫖妓被錄影勒索,小甜甜布蘭妮墮落為蕩女,玉女歌星酒井法子吸毒,被發現這個玉女身體私部刺青,並與多人宣淫。這些層不窮出的案例絕非僅有,將來我們會面臨更多的「難以想像」的情況,但這些情況已經不再是某些人個人道德的問題,而是涉及現代人如何「做人」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而是涉及個人成長更深化的危機時刻。

人類在社會裡的「做人」,是很弔詭的事。當自己爬上所謂成功的梯階,我們就進入一個很奇怪的位置,以為我的真實存有與這個位置是共在的,殊不知這只是個魔咒幻覺,錯把自己等同於這個位置的光鮮亮麗,其實真實的自我反而不在這位置裡。當這位置是愈加顯赫,真實自我卻益發逃逸。被這種榮耀淘空了自我真實的現象,其實是自己設下的陷阱,因為我們透過自我幻象給自己佈下的幻相。

但在傳統社會,人類的思維過度平面化,經常把公共領域的自我(如職位、角色、自我設定……)無限延伸,以致有過度強調人格的一致性,以為有一致的人格就會有統整的自我,其實並不然。一致的人格只是某個人格剖面的平面延伸,與實然的人格多元樣態不符。

我們在光鮮的「正面」形象裡形成一種鏡相自我,我們注視著自己的鏡相,以為自己就在那裡,但真實的自己卻躲在陰暗的角落:一個政治領袖可能有著被冤屈的童稚之心,一個宗教大師可能私藏旖綺之念,一個大企業家可能自卑羞怯。把鏡相當做全部的自我,會造成個人的悲劇,是非常不智的錯認。但是在傳統社會,人類的思維過度平面化,經常把把鏡相錯認為全部的自我,而造成個人的悲劇。

超越道德,陰影效應做為自我危機的提出
我們可以把陰影視為一股湧動的暗潮,在太陽底下不見蹤影,可是卻在不見之處轟隆巨響:看到某個同儕高升榮華的暗自不爽,既酸又羨,見自己討厭的人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的憤怒,這些暗流往往披著理性的外衣而形成的說詞,其真正的成分是衝動的感覺。西方心理學喜歡用「投射」來反映這些衝動,例如討厭的人可能是暗處的自己在迴避之餘所做的「外射」,亦即我們會透過對外投射產生的外化錯覺,形成反光的鏡相,而將暗處的非法性隱匿起來。

佛洛伊德以及法國精神學家拉岡對暗處的著墨甚深。佛洛伊德的個案都有被佛洛伊德揭露的陰影。在「狼人」的案例,個案在三歲時瞥見父母做愛,留下驚恐深痕;小漢斯怕馬,被佛洛伊德偵察出戀母的可能情結;少女朵拉的不倫慾望等等,使西方文化開始接受暗處風雲的真實性。

華人文化則走不同的路。我們明知有暗處,但只是告誡一下:「勿欺暗室」,就圇吞帶過,或含蓄地說:「君子慎獨」,意在不言中。清末民初,雖有鴛鴦蝴蝶派的婊子無情、揭醜派的「官場現形記」、「阿Q正傳」之類嘲諷小說,但正視陰影暗處的探討並未展開。

兩個類型文化相較之下,西方對暗處陰影的開發予其子民一個轉化的機會,因為對陰影存在而焦慮不安,使得人不得不尋求超越之道。東方避開暗處,也減少庸人自擾的煩惱,但也往往陷入平面化思考而不自知。本書提供華人重新反思,也算重要貢獻。

陰陽反轉是關鍵
西方承認人性的陰暗面,大抵從宗教靈修的修道人開始。他們隱居在修道院,終身反思,很快就發現內在有許多齷齪不堪的黑暗面,它們統稱為撒旦的誘惑。撒旦的誘惑直接來自內心,因此必須透過苦行將之驅逐。

一直到容格才公開倡導容納黑暗的力量。許多人不解,為何黑暗是一種正向的力量而非破壞力?美國人文心理學界在六十年代流傳著一個英雄神話,敘說英雄小孩在正面的力量裡成長,到了青少年期,他必須以叛逆之姿下墜到黑暗之谷,歷經各種橫逆,終於擒獲內心的巨龍,讓英雄騎龍返回地上,而完成英雄的成長。這種下墜螺旋而上的成長模式與美國文化互相契合,年輕的叛逆總蓄積潛在的能量。

八十年代的人文心理學與非神論宗教靠近之後,復經安寧照顧的生死學洗禮,黑暗的力量透過病魔的折磨而被發現,原來黑暗的力量是不能直接使用,而需透過困阨疾苦而轉化心性,使得黑暗的苦難成為恩典,這個過程猶如下到黑暗之谷的英雄,征服了內心不馴的巨龍,然後乘龍而出。

自我轉化是容受自身黑暗力量的關鍵。因為在正常情況發展出來的自我並沒有能力認識黑暗力量,最簡單的情況是,當你被別人批評時,你一定極力自我辯護,甚至在明知的情況,被別人說出自己的缺點,也會慍怒,主要是我們的自我要維持一個正向的自視自持(positive self-regarded),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自尊心。愈是幼稚,對自尊的護衛愈是盲衝,常常不辨情況、不分青紅皂白,只求自尊無限上綱。

人所謂「練達」必須歷練明暗兩個世界,方能練就。在其胸壑既懷陽也懷陰,也就是一般我們所謂的「整全」。這樣的人不否認他的好色、耍詐,但有色有情,卻見一番規矩,耍詐而守情義,好色卻知所節制,這就是他們常被稱為江湖豪傑,好事壞事皆來,千山萬水,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自然不是什麼名門正派,卻是又正又邪的英雄人物。金庸小說的武俠小說,特愛描寫這樣的人物,無論東邪西毒、黃藥師、楊過。金庸對名門正派冷嘲熱諷,不是冬烘不知權變(如峨眉神尼),就是明的滿口仁義道德,背底裡幹盡壞骨子的事(如岳不群)。

我不認為這是金庸個人的偏好,他對人的評價是有生命經驗為理據的。他的英雄的成長極為坎坷,歷經各種折磨而獲得轉化的機會,而不是安安穩穩的躲在保護網裡。

所謂轉化,指的就是陰陽反轉。當經歷轉陰為陽的過程之後,人的成長方向會朝向整全發展,這樣的整全人格會放棄道德主義與放任主義,而以橫跨陰陽的廣闊視野遊戲人間。一般咸認,人格裡能陰陽兼容並蓄的人比較能解放,可伸可縮:你可以拒絕也可以接受,你可以節制也可以自由,你可以愛也可以不愛……

一般所謂正常自我,其陽在上而陰處其下,陽者在明處而陰在暗處,謹守這個規矩是一般常人,一旦遭逢巨變、在橫逆磨練者,他們有機會被迫經歷陰陽兩面,而真正的痛苦逼使他們轉陰為陽,視不幸為恩寵,真正體驗黑暗做為動力(momentum)的時刻,聖徒小德蘭在荳蔻之年罹患惡疾而更深靠天主,台灣的道證法師在癌症裡有阿彌陀佛相伴的喜悅,這是極端的例子,而不同程度的陰陽反轉時有所聞。

陰陽相合做為身心保健之道
除了逆境之外,很少有刻意的方法去逆轉自己的暗處。有時歲月的折磨會讓人在不自覺之中改變。暗處的存在本身並不太受認知的影響,即使累積知識也無法撼動陰影的斑駁晃動。目前所知,陰影之所以會稱做陰影,乃是那是一股內在的感情流,這股感情流無法以意義顯露自身,也就是說,這些感情流無法以人類理性的符碼來牽動。這股感情流的源頭非常複雜,包括各種腺體、神經傳遞物質、離子濃度等,它們會在某種狀態爆發衝動。

現代的研究要讓陰陽平衡的方法,除了生理上的調整由專業醫師透過生理指標調整之外,身心靈的平衡則多少藉助一些心理技術或宗教方法。容格主要是透過夢的解析來切進陰暗面。容格式的做法並不是由夢景來分析,而是從夢思及其氛圍下手。夢是人類主體樣態顯現的一種存在,失衡狀態經常會在夢裡出現下墜、掉落的急迫感,而許多陰陽阻塞無法互通,則呈現反覆尋覓、被追趕、遺落或無法處理的惶惑(如面試不會回答、發現不會答考試卷、沒準備就參加考試……等)。這些主體的樣態可以是為身體的原初意象,也就是說,身體跨器官的綜合透過身體的情緒來表示,如偏陰暗面會出現鬱、寒、冷、清等身體情緒,偏陽面則出現躁、熱、急等身體情緒,而身體情緒需要一個舞台來顯現,夢思及其氛圍就是顯現的舞台。不取夢景而取夢思,主要是夢景繁複多變,反而對身體情緒產生遮蔽 。

最近腦科學家提倡內觀或靜坐。他們的理由是:生理的諸器官,特別是腦部的綜合協調需要一種近乎身體自然的方式來運作,內觀(mindfulness)、吟唱、頌缽、七弦琴都有類似的效果。蘇非旋轉、心輪靜心、靈氣,也多有人提倡這些活動都會出現自然的釋放、消解。如蘇非旋轉被證明具有清心淨化的效果,那些怕髒、易生厭惡的陰暗體質會因蘇非旋轉而獲得改善。頌缽對陰性體質也有幫助,主要是因為缽的陽性波可以用來綜合之故。心輪靜心可以減少混亂的心靈,七弦琴吟唱可消解怨恨。

至於本書(第三部分)主張用「奇蹟課程」來做切入,我想這是個人見仁見智,讀者可依自己的機緣、偏好而定,無須人云亦云。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Shlomit :

So happy to receive your letter.

Especially when I read the words you wrote for me:

"I think often of the wonderful time I had in Taiwan and specially in Hualien. And your coffee!!!"

It's so touching for the words which overflowed with the warm memory and coffee fragrance.

And I love this name "Josi" which you named it for me.

I'm glad you call me Josi just like It's a secret code between us.

Thank you for share me the paper : "The Autobiography of I and Thou: A Philosophical Psychoanalysis"

You said it's just the prepublication.

I just want to read it for myself, not share for anybody ,so this version is enough for me.

It looks so clearly that you don't need to scan it again for me with another version.

Anyway, many thanks for share me the paper you write about Martin Buber ~the philosopher who I deeply beloved and full of the profound inspiration and poetic sentiment to me.

Here were the pictures you travelled in Hualien :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26261260770671.59882.110468525683279&type=1

I hope we shall have the chance to meet in Taiwan again.

Warm wishes from Josi

2011/11/18

2011/11/14

Dear Ju / 朱 志學 / Josi

Please excuse that it took such a long time to write back to you. I am o.k. and I hope all is well with you also.

I think often of the wonderful time I had in Taiwan and specially in Hualien. And your coffee!!!

The reference for the paper is
---- (2004) "The Autobiography of I and Thou: A Philosophical Psychoanalysis" in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Existential Analysis. Vol. 15, 1, pp. 133-142. by Shlomit C. Schuster

| Papers by Shlomit C.

I send you the prepublication version. If you would want to quote from it I will have to scan the publication from the journal. But just for personal reading this version will be good enough I hope. Please don't share this version. If you like to share it I will have to send you a scan version.

Love and best wishes to you from Jerusalem. Please greet An Bang from me. I will write him when I have more time.

Shlomit



Dear Dr.Schuster:

Here is my email address : jjs0035@me.com

Waiting for your paper about Martin Buber^^

your sincerely^^

Ju from Taiwan Hualien

2011/10/21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應得深刻^^

關於最後一段:

「我們生命中所遭遇的各種懲罰,沒有一樣是不該受的。
從表面上說,也許那和我們的實際犯罪行為沒什麼相干,
但是, 如果你仔細整理,深深回想,總是能尋出一些罪咎,因而導致今天的打擊。”」

沒錯!
這也是建立在“因果”的觀物方式:頭腦很難不試著為自己的苦難找尋理由。
但茫茫法界,有太多超越頭腦的“未定域”,是拘限於特定觀物方式的人所無法企及的。
正因對這不受特定理解框架拘限的“未定域”保持開放的態度,所以,才能真正對“我們生命中所遭遇的各種懲罰”,坦然受之,還它一個安然承擔~就像晚境堪憐卻不失雍容氣度的老伊底帕斯王,面對無所逃於天地間的命運,卻只淡然自若地說了句:“這一切都很好!”

事實上,認為苦難背後必有罪咎,何嘗不囿於世情知見?
伊底帕斯是因為他的罪咎而導致自身的懲罰嗎?
不!
歷史上多的是因為人格的高貴而遭致屈辱的。
看看司馬遷為李陵仗義為言而慘遭腐刑就是一例。
其太史公自敘說得慷慨沈烈:

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於縲紲。乃喟然而歎曰:「是 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 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 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 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 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犯錯固然受苦,堅持理想又何嘗就不需受苦?
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
此境,只能於百死千難中得之,非聰明才智之士所能河漢空言者。

志學
讚 · · 23 小時前
Isalyn Chu 、余寶寶、林旻昌以及其他 5 人都說讚。
朱志學 主旨: 一些感覺


貝森朵夫:
片斷的感覺,跟你說一說。

事求妥貼心常苦,人盡平安願總非。
的確是。
對於這些「不能妥貼、不能如願」的事之存在,
唯有「態度」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品質」——過得好不好。
吉凶毀吝,不決定於“形勢”,
而決定於對應的“態度”。
這兩天才跟朋友寫到這個,
「形勢」,我寫的是「環境給的條件」。
不要害怕不幸的事,也不要強求幸福。畢竟,這些到頭來都是一樣的!苦痛不會永遠不去,甜蜜也絕不會永遠滿溢杯外的。
如果前兩句是結論,「畢竟」後面的字,我會說:
不幸的事、幸福的事,要來的時候,自然就出現,逃也逃不掉,追也追不到。
所以對待未知「最高明」的態度是:
徜徉於純然的被動性中,委運任命,縱浪大化.......。
我感覺現代人與以前的人,差別很大在於「被動性」;
以前的人沒有太多跟命運對抗、用思慮解決問題的習慣,
他們的「認命」就是「隨順」,也是「任命」。

(下面這段是題外話:
大自然質樸百姓身上的深刻,相信這些深刻是「活出來」而不是「說出來」或「想出來」的……。
看到你寫托爾斯泰的婚姻……,想到他寫的「婚姻生活的幸福」,
很佩服他是一個男生,竟然把婚後女人的心理寫得那麼傳神,「安娜卡列尼娜」也是。
在網路上找「婚姻生活的幸福」相關資訊,無意中看到上面一段話。)

只要冰寒不在你的身上使你受凍,飢渴不在你的身內啃囓,這就夠了!
如果你的腰背沒有斷,腳能夠走路,兩臂能夠彎曲,兩眼能視,兩耳能聽,那還有誰能讓你欽羨呢?
對啊,身體健全也得溫飽,就是很幸福的事了,
但病人沒有的就是身體的健全和安適。

狂賀一句:“太好了!”、“你一定要加油”、“我會為您祈福”......

有些人因為「世情的機械反射」而講那些話,
講完後,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又有些人有心、想關心,卻很惶惑,不知說什麼才妥切,就說了這個,
他們也感覺到講這些話有哪裡不對勁,所以待在病房裡渾身不舒服,
出了病房才鬆一口氣。

當然這兩種人,我想都一樣,與世事、生死的真相是有距離的。
對災厄的“顫慄”,與由之而生百般抗拒,
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幾希?
那個意義下的「真心」,大概沒有幾個人擁有吧。

如果有人對生病的人或受苦難的人講這些話,
我比較大的質疑,不在於他們的真心(或自以為的真心),而是這些話的意義(作用)。
對活在煉獄中的人,一句加油,何其廉價?又何其殘忍?
我非常認同。
一句「輕易說出口」的加油,是為自己解套,不是為他人。
最深的心情是哀矜勿喜的沈默!而非一些祝福的空話。
沈默中才有真正的相伴與共在。
是這樣的。
我無法給出安慰,無法提供跳脫的方法,
我不惜陪(與)祢一起經歷煉獄。
只能跟你同處於那無能為力也憂懼的境地……。
共在,生命無遮掩的相對時刻,安慰的力量出現了。
我曾經很佩服資深志工,
有些能輕易和病人、家屬聊天說地,有些人「有所本」地「循循善誘」,
我覺得我實在「很沒有用」,都不會說話,
但我慢慢知道,
我不善於跟陌生人講客套話,也不會隨便找到話題就說很久,並不是一個大缺點,
我真誠地願意關懷人、肢體上自然會親近人,甚至,很容易、也不會掩飾掉眼淚,
那是我適合當安寧志工的特質。

「我們生命中所遭遇的各種懲罰,沒有一樣是不該受的。
從表面上說,也許那和我們的實際犯罪行為沒什麼相干,
但是, 如果你仔細整理,深深回想,總是能尋出一些罪咎,因而導致今天的打擊。”」

這是因果論?

「總是能尋出一些罪咎,因而導致今天的打擊」
這種想法讓當事人接受不堪的事實、好過些,那沒問題,
但如果作為必然、放諸四海皆準的因果論,來解釋人的際遇,那有點可怕。
我比較覺得,發生這發生那,不必然有原因;
「我」做錯了什麼、「我」上輩子做錯了什麼……,
心理上一直罪咎自己,大概沒事也會出事吧。

沒看上下文,覺得上一段話,有一個意思不太明確的詞:「懲罰」;
懲罰、打擊,應該是不太一樣的東西。

貞貞合十
23 小時前 · 讚 · 1
朱志學 我每見慰藉者看似很夠朋友的狂賀一句:“太好了!”、“你一定要加油”、“我會為您祈福”......
心裡就不免搖頭嘆息!
這些善意的話語,顯露了它們是來自何等孱弱的靈魂?

他們背後的邏輯是:

“這樣才是好的!”;
“那樣是不好的!!”

“應該這樣!”
“不應該那樣!!”

問題是:將幸福或不幸予以格式化的範疇切割,並將自己的愛憎情仇黏縛其上以凝塑自我認同的頑強本能,不就是“世界”據以蘊生的溫床嗎?
這都是業(karma)!
都是阻絕生命走向更高學習的“因果鏈”!

我很懷疑這看似溫情的祝賀或慰問裡頭,能否嗅得出半丁點兒的覺知?
說實了,全是出於“世情”的機械反射。

依葛吉夫第四道觀點,說這話的人都是“機器人”:

一群流轉於海德格所謂的“操煩結構”卻長得像是“好朋友”的機器人。

在我而言,
朋友受苦,我固然哀矜勿喜;
朋友得意,我又何能輕易喜出望外?

Who knows the next step would happen?

我真讚歎的慰問者,是像俄羅斯大文豪索忍尼辛這類苦難中焠鍊的靈魂。
他在親歷“癌症病房”的煉獄洗禮後,寫下了百死千難中悟得的“苦難的祕密”:

”什麼是生命中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一切的謎底又是什麼呢?如果你要的話,我現在便為你說出來~

不要追求那些虛幻的東西~~財富和地位。這些東西的獲得都要年復一年的耗掉你的心神,而在你死去的那一夜之間便全部化為烏有。

生活應該具有一種凌駕於生命之上的堅定優越感~~不要害怕不幸的事,也不要強求幸福。畢竟,這些到頭來都是一樣的!苦痛不會永遠不去,甜蜜也絕不會永遠滿溢杯外的。

只要冰寒不在你的身上使你受凍,飢渴不在你的身內啃囓,這就夠了!如果你的腰背沒有斷,腳能夠走路,兩臂能夠彎曲,兩眼能視,兩耳能聽,那還有誰能讓你欽羨呢?而你為什麼要羨慕人家呢?常常由於對於他人的羨慕,使我們多數人都遭吞噬。

擦亮你的眼睛,洗淨你的心靈吧~~你要珍惜那些愛你和祝福你的人,這些遠超過世上的一切。不要傷害他們或責備他們,而且絕不要在盛怒之下離開他們。畢竟,你從來不會知道:它可能是你在被逮補前的最後一次行為,而這個行為便將是你留在他們記憶中最深刻的印象。”

好個~~

“不要害怕不幸的事,也不要強求幸福。畢竟,這些到頭來都是一樣的!苦痛不會永遠不去,甜蜜也絕不會永遠滿溢杯外的”

原來

吉凶毀吝,不決定於“形勢”,
而決定於對應的“態度”。

形勢大好,就歡天喜地,得意忘形;
窮途末路,就提心弔膽,百般抗拒...........

這都是“世界”中人:亦即與紅樓夢妙玉縱觀大觀園人物所說的“檻內人”。

真是檻外人,常人眼中視為驚懼畏怖,以至於形銷骨毀的“命限”,也拘索不住他。

因為他早放下了吉凶禍福的單線邏輯切割。
他洞見:吉凶互具、禍福相倚的皺摺性與辯證性........
以是能淡然生死,不改常度。

這種豁達大度的雍容,正是莊子所說的: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相對“檻內人”流落世途而昧於世情遮隱的“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這才是:凌駕“世界”之上的豐沛存在感.................

案:

語出莊子養生主~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2011.11.10 志學哲思隨筆
23 小時前 · 讚 · 2
朱志學 Jimmy Zhan 何不哀樂皆入?
11月10日 14:20 · 讚
朱志學 哀樂不能入,是指~
黏縛於哀樂兩極的情緒,
無法“侵入”生命
而造成任何擾動與搖晃。
11月10日 14:31 · 讚 · 1

Jimmy Zhan 難道沒有真心的祝福?
那查拉圖斯特拉能與誰歡慶收割?
11月11日 8:42 · 讚
朱志學 老兄認為我文章的重點在“真心“兩字嗎?
11月11日 9:24 · 讚
朱志學 對災厄的“顫慄”,與由之而生百般抗拒,才是我文章關鍵。
祝福的背後若來自顫慄的靈魂。
這種祝福不管多真心,都只是相濡以沫式的相互取暖。
說實了,無非借別人填補空缺,本身卻內無所恃。
何如相忘於江湖?
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
這才是“真體內充”的真心;
才是合乎查拉圖斯特拉的真心;
而非,建立在畏怖不測之變而相與拖命的真心。
11月11日 9:39 · 讚 · 1
朱志學 除非已然自證尼采的”超人“哲學,孱弱的靈魂從來不配與查拉圖斯特拉同行。

歡慶收割,也從來只為活在相近理解高度的寂寞知音而存在。
11月11日 9:41 · 讚 · 1

Jimmy Zhan 若是真心,已然忘我。顫慄從何生?
11月11日 9:45 · 讚
朱志學 重點不在真心與否,重點在自以為“真心”就夠了嗎?
11月11日 9:45 · 讚 · 1
朱志學 老兄沒讀懂就亂批,沒意思!
11月11日 9:46 · 讚
朱志學 誰不自以為真心呀?
11月11日 9:46 · 讚
朱志學 對活在煉獄中的人,一句加油,何其廉價?又何其殘忍?
11月11日 9:47 · 讚 · 1
朱志學 自以為真心,卻凸顯彼此境地的落差。
這本身就是最大的殘酷。
11月11日 9:48 · 讚 · 1
朱志學 最愚蠢的不體諒!
11月11日 9:48 · 讚 · 1
朱志學 最深的心情是哀矜勿喜的沈默!
而非一些祝福的空話。
11月11日 9:49 · 讚 · 1
朱志學 沈默中才有真正的相伴與共在。
11月11日 9:50 · 讚 · 1
朱志學 表示我不惜陪與祢一起經歷煉獄。
11月11日 9:50 · 讚 · 1
朱志學 對煉獄充滿譴責的人,可能“真心”賠上他自身與您相伴走過煉獄嗎?
11月11日 9:51 · 讚 · 1
朱志學 做不到,就保持沈默。別說空話!
11月11日 9:51 · 讚

Jimmy Zhan 那如何看禮節?
11月11日 9:51 · 讚
朱志學 禮節算啥?
11月11日 9:52 · 讚
朱志學 世界的“框架”罷了!
11月11日 9:52 · 讚
朱志學 我所說的,純屬越世高談。
非近於魏晉人物性情,不會有同情的理解。
11月11日 9:53 · 讚
朱志學 先言盡於此!
11月11日 9:53 · 讚
朱志學 我無心諍辯。
11月11日 9:53 · 讚

Jimmy Zhan 嗯 謝謝
11月11日 9:54 · 讚
朱志學 但凡有所論,必有所本,您未必下足功夫去理解背後曲折罷了!
11月11日 9:54 · 讚

Jimmy Zhan 我知道,不懂就問,就學而已。
11月11日 9:55 · 讚
朱志學 很簡單!
真有心理解。
至少細讀兩次!
11月11日 9:56 · 讚 · 1
朱志學 這可減少誤讀機會
11月11日 9:56 · 讚
朱志學 重點不在我說了什麼衝擊一般人常識性認知框架的論點;重點是:
我在什麼語境脈絡下提出這些論點?
11月11日 9:59 · 讚 · 2
朱志學 假如要複述別人的常識,又何須浪費筆力?
11月11日 10:00 · 讚

Jimmy Zhan 嗯 問題在我,沒能依循你的語境脈絡,想到別的事情上頭了。
11月11日 10:01 · 收回 · 1
朱志學 我理解。
難免如此的!
11月11日 10:01 · 讚

Jimmy Zhan 但我又想的是,如果一個道理在一個脈絡下成立,如何使其於其他脈絡之中依然成立?
11月11日 10:06 · 讚
朱志學 不可能的!
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
適用於老鷹的,不可能也適用根本不知翱翔九天為何物的魚?
11月11日 10:09 · 讚 · 1
朱志學 另一個更根本的理由是:

夏蟲不足以語冰
井蛙不足以語海
11月11日 10:09 · 讚 · 1

Jimmy Zhan 嗯,那幾何學?
11月11日 10:10 · 讚
朱志學 連幾何學也是!
在愛因斯坦和哥德爾手上,連幾何學的典範曾經代表的“世界觀”,也被顛覆了!
11月11日 10:12 · 讚 · 1
朱志學 三度空間的真理,被多維度空間的新視域(horizon)給取代。
11月11日 10:13 · 讚 · 1

Jimmy Zhan 謝謝,我再想想
11月11日 10:16 · 收回 · 1
朱志學 我們現在活在其中的網路空間,就是一種訊息空間,這空間就已然超越幾何學意義的三維度空間~而是第四空間。
11月11日 10:17 · 讚
朱志學 OK,先聊到這^^
11月11日 10:17 · 讚
朱志學 我得出門了
11月11日 10:17 · 讚
朱志學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676468116603&set=a.1244358474757.2038367.1403243217&type=1&theater

牆上相片
發佈者: 朱志學
23 小時前 · 讚 · 1 ·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薩為什麼低眉?
2011-11-15 15:20
“I-It relation”透過格式化的觀物方式,型構了覆蓋於存有之上的世界。

這海市蜃樓似的世界版圖裡,“空缺”是它的本質。

偏偏它最根本的動力,就是在亙古相隨的空缺中,追尋永不可得的“完整”,以彌合那不斷在加劇中的碎裂。

這就是人們自有歷史以來所進行的“不可能”的努力。



家屋、愛情、婚姻、後裔、知識、權位、身分、豪門、名望、財富、青春、美顏........



處處是破碎的鏡像,也處處滿溢了對“完整性”惘惘不甘的飢渴與妄逐........



它或許有所成就,但在成就的同時,他又創造了更大的空缺與失落...........



然而,

何處是真正的家?

何處可以終結所有的流浪?



當所有的“不明白”與自以為是的“明白”.........

一併放下,而剎時還歸~

那始終不為特定“語境”化約的神祕之流所渾函凝蓄的虛擬空間..............



說到虛擬空間,我不禁思及小說家朱天文在其《巫言》起始,開宗明義便是出人意表的一個謎題:「你知道菩薩為什麼低眉?」



好一個奧蘊幽微的謎!

菩薩為何低眉?

那眉宇間深不可測的靜定是否隱藏了什麼無法對世界中人宣說的奧祕?



且引述一則具體事例:



文革時,大陸紅衛兵大肆摧敗所有宗教、古蹟,當時已經是100多歲的虛雲老和尚沒逃過這一劫,被紅衛兵打得半死,結果他就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不動,經一個多禮拜,大家認為老和尚入滅了。之後,他醒過來說:「徒弟!去拿紙筆來,我講你寫。」 他說:「打坐入定後識神飛到兜率天內院去,彌勒菩薩正在說法,剛好前面有一個空位子,彌勒菩薩示意坐下,我就坐下來。彌勒菩薩在講經說法都是用七言詩句,講完後,我就跟菩薩報告說:『我不想回去,想留在此地。』彌勒菩薩說:『還不行!您因緣還未了,你回去!待俗緣了時再來。』結果我就回來了!」彌勒菩薩說法時間很短,一來一往的時間也不長,共花了一個多禮拜,他醒過時把這段公案寫下來,並將它放在佛書的摺頁裡頭,後來流傳到香港,大家才知道那時候虛雲老法師遇難的這件事。



這就是虛雲老和尚的虛擬空間。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即令外頭的世界,拳腳如暴雨般地打在他身上............

在深不可測的內在性平面,他卻是不起任何反射的。

因為他已徹底斬斷的因果鍊:他斷絕了與世界的聯繫~那拘役於“I-It relation”維度的單線聯繫。



對比熊十力同樣歷經文革浩劫後的忽忽若狂,虛雲老和尚的實修工夫,令人畏嘆!



我深自畏嘆,只因在敬慕中窺見:虛老和尚是如何地在“菩薩低眉”的靜定中進入

巴舍拉所云“私密的浩蕩感”裡面。



這就是那始終對世界保持隱藏的“詩意棲居”。



原來,

老和尚就棲居在一個鏡像世界所碰觸不到的“深度”裡面。



這就是為什麼

不論你從什麼角度看他,他總是低頭垂目,恍若悠然浸沐在獨屬自己的冥識空間裡:



看似雙目微闔,內裡卻是胸中海嶽,一靈炯炯!



假如我們果有能力看見,自能心領神會:

老和尚就在折疊世界裂隙裡的虛擬空間,找回了被世界給遺忘的親暱:

那是一種獨屬於“自己與自己”的親暱。

這意義下的親暱,以一種不可見的深密連結與落在”虛擬空間“的深遠凝視,召喚著猶太哲人馬丁布伯所云“I-Thou relation”。





虛擬性,依德勒茲的洞見,涵蓋了三個向度:



非順時性時間(裂解世界的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

非再現式影像(語言型構作用介入之前萌生出的image)

非同一性思想(抵制語言對存在的縮減而釋放出在同一性思路的“規訓”中備受壓抑而趨於窒息的異質性)



這三個向度打開一條通往“內在性平面”的“祕徑”



經由這從俗情知見解放出的虛擬性“回到”那在語言的慣性操弄中“被遺忘的”內在海洋。亦即,德勒茲所揭示的內在性平面。



這內在性平面讓我們獲得ㄧ“周身輕靈、不滯一處”而得以在全然的敞開中迎向“世界”(對象性的世界)的立足點。



這立足點,非對象化的影像所型構的立足點,而近於黛玉禪機早悟所揭示的立足點:一個“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立足點。



此無相、無位之立足點,以其“周身輕靈“、“遍一切處,而不滯一切處”,

所以能雍容大度、能泰然自若、能隨遇而安、能死生無變於己...........



於是,



到處不住到處住,

處處無家處處家



這正是“流浪”一詞該有的底藴。

在最深的意義上,

在世界所碰觸不到的內在性平面,“流浪”與“家”固是無二無的。

它們在存在的根柢處相與匯流為一。







原來,



流浪就是回家的路。



家,就是流浪的終點。





找出那摺疊於世界裂隙的“逃逸線”,以皈命於世界所無法碰觸到之“虛擬空間”...........



這,就是最美的抵達:



在虛擬空間私密的浩蕩感裡面,

我們得以棲居、得以幽藏、得以歇憩、得以神遊...........



斯情斯境,正應了蔣勳偶在一處深山古寺所見到的對聯:



山靜雲閑,如是機緣如是法;

鳥啼花放,此時歇息此時心.............



船山說得好:



道生於餘心,心生於餘力,力生於餘情..............



虛擬空間正是通過摺疊於世界裂隙深隱處的“餘心”或深於空間詩學的“閑情”所召喚的“縈繞空間”。



赫曼赫塞筆下:

“悉達多”終於浪跡到那充滿象徵性的恆河渡口.............

遍歷世情,又蟬蛻塵囂的悉達多,就在那梵唱般的水流聲所形成的縈繞空間中~



一聽入道!



這就是悉達多的詩意瞬間:



他在不可預期的流浪終點,霎時終結了無始以來的問道之旅,而回到了真正的“家”。





文末,



謹借南懷瑾詩集句,總結流浪與歸家之間~

那宛若巴赫fugue複調旋律一般對位交錯

卻又織錦繁麗、呼應綿密的辯證性:





事求妥貼心常苦,人盡平安願總非。



寄身浩劫情難忍,倒挽狂瀾覺力微。



煙波滄海思飛棹,雲月溪山寂掩扉。



劍氣琴心時作客,鬢絲禪榻日相依。







2011.11.15 午後哲思劄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