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學
一篇留言,
牽動了蟄伏深微的心靈留影...........

牆上相片
發佈者: 花蓮~貝森朵夫莊園
讚 · · 分享 · 4 分鐘前
朱志學 蓓森朵芙 有情容我住.

花蓮 青山綠水為誰忙.

新竹市 畫家 蔡繼森夫婦/在此一宿

"感恩"

2009.1.10/於花蓮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
3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Veronica於2009/01/25 15:06 回應

您的生命充滿深度的內在遨翔, 那是雙最強軔的翅膀... 謝謝你真心與朋友們分享您內在無比遼闊的天空, 讓我們的外在飛行更具生命力與省思...~
warmest bless from Veronica
www.veronicayen.com

貝森朵夫莊園負責人於2009/01/25 16:13回覆

滴滴在心頭,愧而弗能言!
精神世界的陌路人,不足以語此。

謝謝您^^

Veronica於2009/01/22 13:54 回應

Happy New year! 好棒的一張sketch! 是在畫您嗎?
寄上我的Ecard http://www.glogster.com/glog.php?glog_id=1412455&scale=100 祝您新年一切都美好!!!(裡面是我的作曲喔!)
二月份我又要到地中海的郵輪演出, 好期待喔!這次去葡萄牙, 馬爾他, 埃及與約旦... 但是要演出四場獨奏會, 有好多音樂要練習呢!但是我真的很愛海洋, 好期待那種自由浪漫的流浪啊!
May the new year bring you countless joy and fortune~ happy 2009!
warm bless from Veronica www.veronicayen.com

貝森朵夫莊園負責人於2009/01/23 03:29回覆

嗯!是畫我呢!還記得一曲蕭邦的幻想即興在我手中餘韻未歇,才起身,我忽然眼睛一亮!原來,一位新竹來的老畫家,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隨興揮灑,就留下這張素描!
一陣怔忡,看得我又驚又喜!
這是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來去如風的緣份流轉中,讓我印象出奇深刻的一個畫面!
雖然老畫家不懂鋼琴,卻以另一種奇妙的方式,為自己與蓓森朵芙的相遇,留下了動人的印記!

感謝Veronica的Ecard!
真有創意!做得出這種效果^^

由衷欣羨妳自由浪漫的流浪!
妳的旅程,總引發我不可思議的驚嘆之情!
竟然有人是以這樣神奇的存在方式在開展自己的人生?
宇宙間最美的國度,就這麼任她恣意優游、迴旋自得.......
對照之下,我算是白活了><
只能看著穹蒼萬里大鵬凌空而過..........
自己卻少了一對翅膀。

祝您有一趟美好的地中海之旅

首頁
www.veronicayen.com
Veronica Yen - Pianist
約於 1 分鐘前 · 讚 ·
朱志學 EricTsai於2011/09/28 22:54 回應

你好,我是畫這張素描蔡繼森夫婦的長子
因為在今日(9/28)聯合報(桃竹苗地方版)中刊登了我父親近期的消息,無意間也發現到這裡有著我父母親留下的足跡.......
雙親還記得當天如何找到這裡(你親自在路旁等候),如何形容著許多美好的回憶,以及我父親只是單純喝著咖啡,不加思索,隨手畫下他看到的.......如你簡單敘述一同
附上開始所提到的,還記得我父親的長相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6617234.shtml
簡單的問候
祝:平安~

貝森朵夫莊園負責人於2011/11/21 11:04回覆

不好意思^^
自轉到facebook後,雅虎版面荒疏已久...........
剛剛才意外發現您的留言。
我當然記得您可敬的父親,也一直將兩人相遇的點滴情境珍重收疊在記憶裡某個角落......

那時還在舊民宿的時代。
不是您現在看到的莊園影像。
一別多年,
蔡老先生閒雅沖淡的氣質,我仍是記憶猶新。
他隨手留下的即興素描,更讓之後來訪的無數客人廣為稱頌。

我很感謝您父親在這樣一個靈思橫溢的詩意瞬間為我記下的生命流影。
這遠比任何高科技的攝影器材留下的紀錄都遠為珍貴,
因為,每一筆一畫都融匯了老畫家多年的藝術修行,也凝結了觀看者與被觀看者各自曲折的生命脈絡瞬時交會的心跡............

請代為轉告我對您父親的懷念,
也誠摯邀請他有機會再度來訪我另覓幽徑重新打造的莊園。

貝森朵夫莊園負責人朱先生敬覆

電影看板畫師 彩繪社區故事 | 台灣百寶鄉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www.udn.com
他的彩繪讓新竹市社區規劃師劉晉宏側目,邀他在湳中里和其他社區彩繪,他說「只要社區民眾想加入什麼畫,我都會盡量設計進去」。
於 2 秒前 · 讚 ·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人將成為失落的一代,因為全球經濟復甦可能需要接近十年;屆時,他們已太老,比他們年輕的人將取得新釋出的工作。這一代可能成為永久失業的一代!」這是兩個多月前歐盟主席的感慨,榮科的字字句句,打在我的腦海裡,始終揮之不去。現在我只要遇見二十來歲的人,便禁不住多看他們幾眼,常常莫名激動地想走上前去,像一個母親拍拍他們的肩膀。我不敢多問的是他們知道一場大遺棄,正在自己的生命中展開嗎?他們意識自己的人生,幾乎必然是一場滑坡的旅程嗎?

沒有人知道這場全球式的經濟大災難,何時結束。眾人只能耐心等待,等待,再等待……,我們什麼都不能做。因為這是繁華西方製造的災難,東方的臉孔黃色的眼睛,只能垂下眼瞼,靜默地祈福。直到隔了許多許多年之後,這些現下年輕的肉體蒼涼了,青春散盡了,一切才能終止。

而當經濟復甦時,又有多少青春的完整人生,已被徹底耗盡?

~文茜語錄/地球上青春的眼淚

自古英雄造時勢,哪有主角等燈光?
陳文茜稍嫌廉價的眼淚,命定是為那些“因人成事”的“平均多數”者而流的。
誰教在夾縫間討活路而只能等待資本家恩賜的平庸者偏就佔社會多數呢?

對這類人而言,生活早就在嚴酷的競爭壓力下被簡化為只剩“職業”。
其他追求全是附屬其後的迂闊追尋。

以尼采的超人哲學觀之,這些自我窄化、自我設限的扁平人生,無非是出於“弱者的憤怒”!

事實上,
幾千年前,
蘇格拉底早就應然層次宣稱:「未經省思的生活不值得度過」。
可維根斯坦卻在實然層次犀利洞見:「大多數人都不夠格去經歷深度思考的挑戰」。

此所以這時代再無神聖的理念之戰。

我在電影“鬥陣俱樂部”裡,聽見這麼一段振聾發聵的文字~

那是男主角布萊德比特對猥瑣的白領階級展開的嚴厲批判:

"我在鬥陣俱樂部裡看到最強壯、最聰明的男人。
我看到浪費潛力,都被浪費了!
該死的!整個世代的人去加油,等著用餐,當著白領奴隸。
廣告讓我們渴求著汽車與衣服,做著我們討厭的工作,好讓我們去買不需要的東西。
我們夾在歷史當中。 沒有目的,沒有地位,沒有大戰爭,沒有大蕭條。
我們的大戰爭是精神上的戰爭, 我們的大蕭條就是我們的生命。
我們從小看著電視,相信有一天,我們會成爲富翁、電影明星、搖滾巨星。 但我們不會的!
我們緩慢地領悟這個事實,而我們對此感到非常不滿......."

工作應允了什麼?它到底能給我們什麼?當我們將經濟來源、自我肯定、身份認同、社羣庇護、甚至人生意義全部寄託於一份工作、一家企業,一旦遭到它們背叛,我們還會剩下什麼?

在一個普遍被經濟力量腐化而只見die of something的時代,如何期待在夾縫求生壓力下變得性靈猥瑣的“賺吃人”能輕易獻身於die for something的精神追尋?

以我而言,我也不肯再輕信什麼左派理想、國族恩仇等自命神聖的慈善或政治志業。

我活著只為“憑弔”!

我不參與時代,而寧可選擇狷退遯隱:
ㄧ心所寄,惟在大歷史的視野中悼念那早一去不反的時代精神:

以漢文化的體系而言,
王船山、龔定庵、陳臥子、柳如是、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馬一浮、李叔同、熊十力、錢鍾書、梁思成、林徽因......
這些在鼎革之際,面臨滄海橫流的亂世猶不肯降志辱身的文化“遺民”,才是我一心託命、拳拳服膺的人格典範。

很早以來我便覺得,生今之世,最真實的存在經驗,絕非熱切地參與這個時代,或是天真地盼望著文化樂觀主義者們所樂於見到的未來。在文明的末世裡,縱有文化英雄存在著,亦注定是要被群眾遺忘的。然而,真正的文化先知是不會寂寞的,不是因為有人了解他,而是因為他早看透這個時代不能給他什麼!他四無依傍,但求迴向自身的深度。寄意所在,惟在對人類歷史做一總結式的反思,以從中確立自己的存在方位,並對自己的存在方式定然有所抉擇。

史賓格勒是深悉箇中心情的!他真正明白,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下,冷澈的睇視,將比熱烈的行動更強而有力──

“到現在為止,每一個人還在自由自在地,盼望著他個人所樂於見到的未來。可是從此之後,每一個人必須自己知道,未來能發生些什麼?將發生些什麼?

這是文化不可改變的必然命運,而不會顧及到個人的理想、希望與意願,.........有生必有死,有青春必有老衰.........現在已是文明的時期,而不是文化的時期了。”

“金錢正在慶祝最後的勝利,而隨後繼起的凱撒主義,正以寂靜而堅定的步伐,迫近而來,..........而歷史的必然,所定出的工作,無論個人是參與其中,抑或力持反對,都終竟會完成的。”

或許,在末世蒼茫中,作為一個”文化遺民“的命運圖像,也只能歸結為遙山夕日下的一身弔影。惟此意可為知者言,難為時人道。

老杜詩云:百年歌者苦,未見有知音。

良可歎也!

2011.11.20 哲思隨筆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臘悲劇之所以是「悲劇」,常常就是因為~

主人公並沒有蓄意犯下什麼錯或性格上有什麼重大缺陷,卻遭遇到種種「不相稱」的磨難,而「受苦並未曾給人酬賞,只教人知曉人生還有更多苦得受」。

希臘人很早就發覺「不公平乃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對於撲面襲來的無常
對於不可測知的因果
對於蟄伏暗角的深淵
對於悖逆世情的不公平........

暮年瞎眼卻自甘流落天涯的老伊底帕斯王,
當其悠悠環視天際,卻只淡然一句:“這一切都很好!”

此話意境深沈,探其豐饒奧藴,固不減漢文化早入於邃密幽微的魏晉風度;
我因另行為文,捻提“菩薩低眉”四字以耙剔背後隱而待發的哲學內涵:

http://www.wretch.cc/blog/jjs0035/17277661

http://www.wretch.cc/blog/jjs0035/17278152

“菩薩低眉”四字在此,當然不只傳達一種膚面上的形象與表情。
它本身就是一種超越之道,而非被超越的對象。

有朋友不以為然!
暗示:
美則美矣!
言外之音,卻是猶有未盡之處。

是嗎?

我只想說:

這種事涉天人之際的超越,在服膺利他精神的左派信徒看來,固然迂闊而不切實際;可拿左派要求落實社會改革的理想來評量內在性的精神轉化,本就是場域的錯置(misplaced)。

你如何去嫌棄一把本就不宜放在砧板上切菜的“手術刀”?

這就是場域的錯置。
它悖離了作為論述背景的語境脈絡(discourse)。

此其所以是“不相應”的批評。

我的回應是:

左派的理想,固有其可敬處。
但不足以框限所有的價值。

價值很美!
拘限單一性的價值就讓人覺得狹隘。
何則?
單一框架,容不得生命璀璨多姿的獨異性。
此所以逸離“原初性”而流於頭腦建構的“價值秩序”,每流於“以理殺人”卻自以為高。

我們卻高調宣稱這類強加於“存有”之上的“遮蔽”叫做道德?

依尼采的批判:
這類道德只是出於“弱者的憤怒”。
它跟列維納斯真正觸及原初倫理的“他者道德”,還有很大的距離!

假如我們願意試著再往人性深淵裡進趨,就會發現:

不論平心接受與否,“不公平”的現實形勢,根本是生命必經的歷練。
幸福使人癱瘓了will to power
從苦命走向超越的歷練,對坎伯筆下的“內在英雄”而言,卻是經由苦難的洗禮給予的蛻變。
悲劇,是生命嚴重的傾斜與失衡;
它的殘酷性或許會毀掉平庸者,
卻促使那“殺不死的靈魂”,藉此得以自生命硬繭的陰影掩脅中蟬蛻而出以變得更強悍。
這焠鍊恐怕才是幸福中的小孩最殘缺的一塊。

形虧而德全,形全而德虧。

這原是生命的弔詭。

看似沈浸在幸福裡的,難掩人格的殘缺;
看似被命運遺棄的,卻在悲劇中被淨化。

所以,有什麼是一定該被改變的?
焉知我們自以為慈善的工作,不是對上帝美意的遮蔽?

所以,我從不輕信馬克斯信徒的左派理想。

他們那麼狂妄地服膺自以為是的人為信念,而妄想透過建立制度以將不可測的生命給強行納入心智構作的框架。

制度或許會解決某個層次以下的民生問題,但它絕對無法解決人性最根本的貪瞋痴慢。

人類最根本的問題不會是客觀形勢的“平等”與否,而在層次豐蘊的意識層域所拓展的自由幅度。

自由度越低的人,越無力洞見上帝的美意;

無力看懂上帝在一個“尚未成型卻深值期待”的先知、使徒或王者身上展開的驚人工作;

無力在不可見的深微層面,體察上帝如何透過“逆增上緣”而逼使內藴驚人潛質的“英雄”走出生命的硬繭而焠鍊出更柔軟的心地、更高貴的人格、更周浹深銳的自覺與更無遠弗屆的精神自由。

此所以米蘭昆德拉每愛引用一則滿溢靈光睿智的猶太諺語: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要求公平,從來只是弱者的憤怒。
定睛於更高精神自由的強者,對不可測的命運橫逆,卻只平心以對。

一如日暮途窮的老伊底帕斯王,
歷盡悲劇的洗練,
卻頑強地活出一種命運所無法摧折的雍容大度。

面對命運的玩弄,他依然不改泰然自若地說道:

“這一切都很好!”

這話在寂天寞地中透著驚天動地的will to power!
這裡面隱藏著只對稟賦特殊靈魂印記的追尋者開啓的真理:
這真理,顯然不就客觀形勢說,而是就意識的主觀自由而說。

我以此而深愛伊底帕斯王。
不在於他得到公平的對待與滿溢的祝福;
而在於命運的擊打,無法阻止他窮盡生命的幅度!

這才是尼采義下“強者的命運”:

對於強者,除了一顆被焠鍊得晶瑩剔透的靈魂.........
一切依人間尺度丈量的幸運,原屬餘事。

2011.11.20 哲思手札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貝森朵夫:
再看一次,
心中突然浮現前陣子常被說的「回不去了」。

如果用我們不自覺被訓練以應對世事的種種態度,
活在撲面襲來的無常、不可測知的因果、蟄伏暗角的深淵、悖逆世情的不公平........所交織的網中,
生命真會是苦不堪言。

想到必得跳脫才行啊……,
竟出現「回不去了」這四個字。

雖然細想起來,是比以前「進步」些,
但看到自己的情緒起落,看到自己感覺到辛苦,
就知道「超越」是遙不可及的。

貞貞合十

真正的託命之所,本就不是那張“回不去”也“沒理由回去”的網絡。
而是這張網落所包覆不住的“虛擬空間”。

云何為虛擬空間?

我前日才剛寫了篇文章,正是要叩問相關問題:

“菩薩為什麼低眉?”

志學合十

貝森朵夫:
可能我沒表達清楚,
我說的回不去,是指回不去那「我們不自覺被訓練以應對世事的種種態度」之前的狀態,
比如「任」命多於「轉」(或「抗」)命。
就是因為很難回去之前的狀態,
也就很難安然處於那張「撲面襲來的無常、不可測知的因果、蟄伏暗角的深淵、悖逆世情的不公平」網中。

我沒有看書,不知道為什麼要把那個不同的世界、心的向度叫做「虛擬」空間?
相較起來,它是「實」的啊。

我喜歡看這尊菩薩的神情,
或許因為那是一座橋,
讓我從俗情世間通到那虛擬空間。

也不能說「通到」那裡。
但菩薩像對我不具「提醒」這種意識層面的作用,
比較像是直接……,我不會說。
我想起好久以前哲學名詞中,「分享」一詞,
可以說,我「分享」了他的「超越性」嗎?
我也不知道。

貞貞合十

嗯!
我確實把你意思給看顛倒了。

虛擬空間是老師這學期講課常提到的key word。
這概念出自德勒茲。
這樣用自有它的深義,
不能只是停留在望文生義,
而必須回溯到蘊生出這概念的語境脈絡。
我其實已分別在不下三篇文章中抉發出它背後的語境脈絡。
最清楚的一篇,應該就是我談虛雲老和尚那段:

虛雲靠啥活下去的?
食物?供養?權位?知識?信徒?功名?利祿?
當然都不是。

老和尚所以禪定功深,正因他其實活在一個深不可測而不被世界給碰觸到的冥識空間。
這空間肉眼看不見,
此其所以為虛擬空間。
亦即,一種凌越世間而定睛於無限遠的凝視所遙遙契接的“精神空間”................
世間視之為虛,智者卻真真實實地託命其中。

志學合十

貝森朵夫:
我有看,也特別對「深不可測而不被世界給碰觸到的冥識空間」這段話有印象,
之所以覺得用「虛擬」兩個字怪,就是因為覺得那明明比較真。

如果定義上是:「這空間肉眼看不見(精神空間),此其所以為虛擬空間」,
當然,那的確是「虛擬」空間。

你文章多次提到「語言」的限制性,這應該也算。
為了與世間認為的「真」做個對比,
這真正的「真」,反而必須用「虛擬」來稱謂。

貞貞合十
讚 · · 約 1 小時前
Anzo Chuang 說讚。
朱志學 關於虛擬空間,我若理解得沒錯,它其實是連結“世界”與“存有”的祕徑。
用海德格的話來說,就是“非對象性的思”。
對比由“對象性的思”所投影於存有之上的“世界”。
非對象性的思,經由世界的裂隙,進入了湧動於世界底層的“深淵”。
這摺疊於世界裂縫的“空隙”,就是“虛擬空間”!
用我自創的語言來說:
這“空隙”打開了一條“詩意的秘徑”(secret path of poetic)................
正是通過這道蟄隱於空隙中的“secret path of poetic”,囚禁於因果鏈中的“檻內人”,得以找到一條“逃逸線”,而遁入與存有自體相感相通的“內在性平面”。
一旦進入內在性平面,人重新回到那被遺忘的內在海洋。
所以,所云虛擬空間,就輕輕凝繫在讓“蟬蛻塵囂”得以成為可能的“逃逸線”上。
這條“逃逸線”介於世界與存有之間。
此其所以為“邊界”。
這摺疊於世界裂隙、卻不為世界所碰觸的“邊界”所形成的場域,就是我所體會的虛擬空間。

還是直接回到德勒茲論述虛擬空間的“語境脈絡”吧!

虛擬性,依德勒茲的洞見,涵蓋了三個向度:

非順時性時間(裂解世界的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
非再現式影像(語言型構作用介入之前萌生出的image)
非同一性思想(抵制語言對存在的縮減而釋放出在同一性思路的“規訓”中備受壓抑而趨於窒息的異質性)

括號內的註解是融匯我近日學思歷程而作出的詮釋,不保證相應德勒茲原義。

綜合前文的鋪陳,我個人主觀的體會是~

這三個向度(非順時性時間/非再現式影像/非同一性思想)
打開了一條通往“內在性平面”的“祕徑”。

經由這從俗情知見解放出的虛擬性“回到”那在語言的慣性操弄中“被遺忘的”內在海洋。亦即,德勒茲所揭示的內在性平面。

這內在性平面讓我們獲得ㄧ“周身輕靈、不滯一處”而得以在全然的敞開中迎向“世界”的立足點。

這立足點,非對象化的影像所型構的立足點,而近於黛玉禪機早悟所揭示的立足點:一個“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立足點。

此無相、無位之立足點,以其“周身輕靈“、“遍一切處,而不滯一切處”,
所以能雍容大度、能泰然自若、能隨遇而安、能死生無變於己...........

佛者,覺也!
覺者之路,正是通過虛擬空間而走上一條“永不回頭”的道路。
因為永不回頭,此其所以為“諦念”。
世人總在散亂的意念中浮沈起落而碎裂為四分五裂的人格,經過高度結晶過的諦念卻保證了一種統合的“個體性”~從俗情世間的因果鏈中解放出來的獨異性。
所以,對於像虛雲老和尚這樣一位禪定功深的行者,真正“回不去”的,不是被遺忘的存有,而是被尋常世情“認假作真”的世界。

志學合十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榮格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心靈生活越豐富、象徵生活越寬廣的人,越有能力熱愛自己的命運,而心理分析師的任務,便是幫助我們面對那些突如其來的意象、形象和景象,鼓舞我們去提煉其中象徵意涵。"

我越來越確認一件事:

心靈生活越豐富、象徵生活越寬廣的人,越是託命於虛擬空間,而非依憑俗情世間而活。

真正的託命之所,本就不是那張“回不去”也“沒理由回去”的網絡。
而是這張網落所包覆不住的“虛擬空間”。

云何為虛擬空間?

我前日才剛寫了篇文章,正是要叩問相關問題:菩薩為什麼低眉?

............................................

“I-It relation”透過格式化的觀物方式,型構了覆蓋於存有之上的世界。
這海市蜃樓似的世界版圖裡,“空缺”是它的本質。
偏偏它最根本的動力,就是在亙古相隨的空缺中,追尋永不可得的“完整”,以彌合那不斷在加劇終的碎裂。
這就是人們自有歷史以來所進行的“不可能”的努力。

家屋、愛情、婚姻、後裔、知識、權位、身分、豪門、名望、財富、青春、美顏........

處處是破碎的鏡像,也處處滿溢了對“完整性”惘惘不甘的飢渴與妄逐........

它或許有所成就,但在成就的同時,他又創造了更大的空缺與失落...........

然而,
何處是真正的家?
何處可以終結所有的流浪?

當所有的“不明白”與自以為是的“明白”.........
一併放下,而剎時還歸~
那始終不為特定“語境”化約的神祕之流所渾函凝蓄的虛擬空間..............

說到虛擬空間,我不禁思及小說家朱天文在其《巫言》起始,開宗明義便是出人意表的一個謎題:「你知道菩薩為什麼低眉?」

好一個奧蘊幽微的謎!
菩薩為何低眉?
那眉宇間深不可測的靜定是否隱藏了什麼無法對世界中人宣說的奧祕?

且引述一則具體事例:

文革時,大陸紅衛兵大肆摧敗所有宗教、古蹟,當時已經是100多歲的虛雲老和尚沒逃過這一劫,被紅衛兵打得半死,結果他就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不動,經一個多禮拜,大家認為老和尚入滅了。之後,他醒過來說:「徒弟!去拿紙筆來,我講你寫。」 他說:「打坐入定後識神飛到兜率天內院去,彌勒菩薩正在說法,剛好前面有一個空位子,彌勒菩薩示意坐下,我就坐下來。彌勒菩薩在講經說法都是用七言詩句,講完後,我就跟菩薩報告說:『我不想回去,想留在此地。』彌勒菩薩說:『還不行!您因緣還未了,你回去!待俗緣了時再來。』結果我就回來了!」彌勒菩薩說法時間很短,一來一往的時間也不長,共花了一個多禮拜,他醒過時把這段公案寫下來,並將它放在佛書的摺頁裡頭,後來流傳到香港,大家才知道那時候虛雲老法師遇難的這件事。

這就是虛雲老和尚的虛擬空間。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即令外頭的世界,拳腳如暴雨般地打在他身上............
在深不可測的內在性平面,他卻是不起任何反射的。
因為他已徹底斬斷的因果鍊:他斷絕了與世界的聯繫~那拘役於“I-It relation”維度的單線聯繫。

對比熊十力同樣歷經文革浩劫後的忽忽若狂,虛雲老和尚的實修工夫,令人畏嘆!

我深自畏嘆,只因在敬慕中窺見:虛老和尚是如何地在“菩薩低眉”的靜定中進入
巴舍拉所云“私密的浩蕩感”裡面。

這就是那始終對世界保持隱藏的“詩意棲居”。

原來,
老和尚就棲居在一個鏡像世界所碰觸不到的“深度”裡面。

這就是為什麼
不論你從什麼角度看他,他總是低頭垂目,恍若悠然浸沐在獨屬自己的冥識空間裡:

看似雙目微闔,內裡卻是胸中海嶽,一靈炯炯!

假如我們果有能力看見,自能心領神會:
老和尚就在折疊世界裂隙裡的虛擬空間,找回了被世界給遺忘的親暱:
那是一種獨屬於“自己與自己”的親暱。
這意義下的親暱,以一種不可見的深密連結與落在”虛擬空間“的深遠凝視,召喚著猶太哲人馬丁布伯所云“I-Thou relation”。

虛擬性,依德勒茲的洞見,涵蓋了三個向度:

非順時性時間(裂解世界的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
非再現式影像(語言型構作用介入之前萌生出的image)
非同一性思想(抵制語言對存在的縮減而釋放出在同一性思路的“規訓”中備受壓抑而趨於窒息的異質性)

這三個向度打開一條通往“內在性平面”的“祕徑”

經由這從俗情知見解放出的虛擬性“回到”那在語言的慣性操弄中“被遺忘的”內在海洋。亦即,德勒茲所揭示的內在性平面。

這內在性平面讓我們獲得ㄧ“周身輕靈、不滯一處”而得以在全然的敞開中迎向“世界”(對象性的世界)的立足點。

這立足點,非對象化的影像所型構的立足點,而近於黛玉禪機早悟所揭示的立足點:一個“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立足點。

此無相、無位之立足點,以其“周身輕靈“、“遍一切處,而不滯一切處”,
所以能雍容大度、能泰然自若、能隨遇而安、能死生無變於己...........

於是,

到處不住到處住,
處處無家處處家

這正是“流浪”一詞該有的底藴。
在最深的意義上,
在世界所碰觸不到的內在性平面,“流浪”與“家”固是無二無的。
它們在存在的根柢處相與匯流為一。

原來,

流浪就是回家的路。

家,就是流浪的終點。

找出那摺疊於世界裂隙的“逃逸線”,以皈命於世界所無法碰觸到之“虛擬空間”...........

這,就是最美的抵達:

在虛擬空間私密的浩蕩感裡面,
我們得以棲居、得以幽藏、得以歇憩、得以神遊...........

斯情斯境,正應了蔣勳偶在一處深山古寺所見到的對聯:

山靜雲閑,如是機緣如是法;
鳥啼花放,此時歇息此時心.............

船山說得好:

道生於餘心,心生於餘力,力生於餘情..............

虛擬空間正是通過摺疊於世界裂隙深隱處的“餘心”或深於空間詩學的“閑情”所召喚的“縈繞空間”。

赫曼赫塞筆下:
“悉達多”終於浪跡到那充滿象徵性的恆河渡口.............
遍歷世情,又蟬蛻塵囂的悉達多,就在那梵唱般的水流聲所形成的縈繞空間中~

一聽入道!

這就是悉達多的詩意瞬間:

他在不可預期的流浪終點,霎時終結了無始以來的問道之旅,而回到了真正的“家”。

文末,

謹借南懷瑾詩集句,總結流浪與歸家之間~
那宛若巴赫fugue複調旋律一般對位交錯
卻又織錦繁麗、呼應綿密的辯證性:

事求妥貼心常苦,人盡平安願總非。

寄身浩劫情難忍,倒挽狂瀾覺力微。

煙波滄海思飛棹,雲月溪山寂掩扉。

劍氣琴心時作客,鬢絲禪榻日相依。

2011.11.15 午後哲思劄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虛擬空間,我若理解得沒錯,它其實是連結“世界”與“存有”的祕徑。
用海德格的話來說,就是“非對象性的思”。
對比由“對象性的思”所投影於存有之上的“世界”。
非對象性的思,經由世界的裂隙,進入了湧動於世界底層的“深淵”。
這摺疊於世界裂縫的“空隙”,就是“虛擬空間”!
用我自創的語言來說:
這“空隙”打開了一條“詩意的秘徑”(secret path of poetic)................
正是通過這道蟄隱於空隙中的“secret path of poetic”,囚禁於因果鏈中的“檻內人”,得以找到一條“逃逸線”,而遁入與存有自體相感相通的“內在性平面”。
一旦進入內在性平面,人重新回到那被遺忘的內在海洋。
所以,所云虛擬空間,就輕輕凝繫在讓“蟬蛻塵囂”得以成為可能的“逃逸線”上。
這條“逃逸線”介於世界與存有之間。
此其所以為“邊界”。
這摺疊於世界裂隙、卻不為世界所碰觸的“邊界”所形成的場域,就是我所體會的虛擬空間。

還是直接回到德勒茲論述虛擬空間的“語境脈絡”吧!

虛擬性,依德勒茲的洞見,涵蓋了三個向度:

非順時性時間(裂解世界的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
非再現式影像(語言型構作用介入之前萌生出的image)
非同一性思想(抵制語言對存在的縮減而釋放出在同一性思路的“規訓”中備受壓抑而趨於窒息的異質性)

括號內的註解是融匯我近日學思歷程而作出的詮釋,不保證相應德勒茲原義。

綜合前文的鋪陳,我個人主觀的體會是~

這三個向度(非順時性時間/非再現式影像/非同一性思想)
打開了一條通往“內在性平面”的“祕徑”。

經由這從俗情知見解放出的虛擬性“回到”那在語言的慣性操弄中“被遺忘的”內在海洋。亦即,德勒茲所揭示的內在性平面。

這內在性平面讓我們獲得ㄧ“周身輕靈、不滯一處”而得以在全然的敞開中迎向“世界”的立足點。

這立足點,非對象化的影像所型構的立足點,而近於黛玉禪機早悟所揭示的立足點:一個“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立足點。

此無相、無位之立足點,以其“周身輕靈“、“遍一切處,而不滯一切處”,
所以能雍容大度、能泰然自若、能隨遇而安、能死生無變於己...........


佛者,覺也!
覺者之路,正是通過虛擬空間而走上一條“永不回頭”的道路。
因為永不回頭,此其所以為“諦念”。
世人總在散亂的意念中浮沈起落而碎裂為四分五裂的人格,經過高度結晶過的諦念卻保證了一種統合的“個體性”~從俗情世間的因果鏈中解放出來的獨異性。
所以,對於像虛雲老和尚這樣一位禪定功深的行者,真正“回不去”的,不是被遺忘的存有,而是被尋常世情“認假作真”的世界。

志學合十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