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晴山‧夏樹於2008/05/21 02:26回覆
蓓森朵芙格主
你好!每回讀你的文章
總會產生一種天地浩闊的存在感
人終究抵擋不住靈魂的召喚
總有一天,會向命運深處尋去
遇見該遇見之人
成就該成就的事....
謝謝你誠摯的回應
你對人生的體會已然進入某種境地
在悠長的時空中
我悄然瞥見了在生命瞬間
你所留的痕跡.....
謝謝你並祝福你
晴山夏樹
時間的刻痕
分類:印象花蓮
2007/05/12 15:25
時間的刻痕
蓓森朵芙格主96.5.12寫於花蓮
轉眼,在花蓮的山居歲月,已整整十個年頭。
人生能夠有幾個十年?回頭細想,即令這十年因緣,終不掩些許的殘破和失落,我仍是衷心珍惜著它在我生命裡留下的刻痕。
如今,當我緬懷著花蓮這片土地對於自己的意義,不由得想起《賓漢》這部老電影裡頭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離別之晨,羅馬老將軍依依不捨地對賓漢說:「羅馬還能再見到你嗎?」賓漢回答:「你已經使羅馬成為我生命的一部份!」
我想到,一片土地,所以會在自己心頭沉澱為一段美麗的心事;甚至在往後的歲月裡,往復迴旋地在如逝的心河裡凝結為永恆的鄉愁。那蟄隱心頭,與花蓮在深處相遇的記憶與感動,不正是隱藏在背後的神秘因素?
相同的記憶和感動,讓原本不具時間性的地理空間,在季節的流轉中烙下了時間的印痕。於是,時間不再只是時間,它是不可測知之因緣聚散寫下的「歷史」。
一位旅歐的朋友,信裡回憶道:「某一回的畢業旅行遊到了花蓮,我整個人怔在眼前湛藍漸層的無垠大海,藍到泛紫。我將自己丟在海潮聲中,夾著淚與耳邊不停唱著的Big My Secret。那是愛海的我第一次看到紫色海洋。後來我出了國,,再沒有造訪過花蓮, 但心中時常拜訪那片洗滌心靈的海水,和那種畫不出的天然色彩。」
詩意的文字,凌越了時間,直下捕捉了那停格在塵封記憶裡的永恆畫面。我看了為之動容,彷若也因著文字的牽引,悄立身畔,在淚與失神的凝睇中,墬入一片藍綠色的暈眩。
原來,那片十年來早為我所熟悉的無垠大海,襯著「鋼琴師和她的情人」配樂裡Big My Secret的琴音與海濤聲,凝望出去,那漸層加深的濃鬱湛藍,竟然可以是紫色的?
我相信,對這位長期旅行國外的鋼琴家友人,飄雪的歐洲再美,那曾經記憶自身舊遊足跡的花蓮,在歲月裡積澱的鄉愁,不但不會隨時間淡去,反而只會益發沉烈地凝蓄為一襲無法抗拒的精神召喚!我雖不曾有過任何異國飄零的經驗,卻也可敏感地對照出,此時此地,在島嶼邊緣的花蓮,在那振風而過、千年不息的海濤聲裡,我明白,這兒雖不是我形軀生命的起點,確必然是我靈性生命永劫回歸的終點。
這是一種長期沉埋在意識底層而逐日成型的命運感受,不曾長期生息於此的過路遊客,是很難親歷親證的。
走筆至此,不禁想及那儼然已成為我靈魂原鄉的世外仙境──四八高地。
近日,每每在這處草木離離的七星潭斷崖上伴著牛群散步時,感受到一股說不出的欣悅之情;我只覺這分直透心地的存在感受,對我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療癒力量;那俯瞰整個太平洋的青綠草原,在我而言,幾近於就是最接近上帝的神聖空間。我喜愛在那兒打坐;寂然坐忘中,沐風齋心,怡然享受著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的一體感;那是一種逼近生命原點的寧謐,一種鳶飛魚躍似徜徉於自己本性裡的愉悅。每當我看著這群溫馴的牛隻,襯著幾隻自天際悠悠沉落,總是與牛群形影不離的白鷺鷥,就不免想起禪宗十牛圖那“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勞鞭策永無拘”的畫意與禪境!那映著海天遼闊的湛藍埋首在綠蔭叢中的靜定身影,“牛也空兮人也閑”的物我兩忘之情,每帶給我“一拍一歌無限意”的歡暢!
於是,我明白,就在這一刻──
一個不再“生活在他方”的一刻;
一個我滿心感激地接納而不再試圖找尋任何理由逃開的一刻;
一個與自身命運全然達成合一的一刻………
無始以來的流浪。自此,畫下句點。
爾後,不再找尋,不再出走,不再自我放逐,也不復有鄉愁的失落。輪迴千古的漫長求索,至此,也只是化為眼下一聲淡然的肯定:
「是的!我在這裡。」
回應(1)
刪除 晴山‧夏樹於2008/05/15 06:21 回應 檢舉 加入黑名單
謝謝你
你的文章深深碰觸了我的心靈
...............
無法言說的感動
只能說謝謝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8/05/17 04:01回覆
感謝來訪!
剛細看了你幾篇文章。
暗自訝異。
是很有靈性深度的部落格。
格主的眼界不低呀!
其中一篇選文【孤獨,我的選擇】,特別觸動我。
粟耘去世時,我記得讀過。
如今重睹斯文,分外親切!
惻然有感,援筆記之。
轉載如後,留贈有緣。
.............................
好文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
在一篇文章裡,遇到這麼多親切的名字!讓我格外感動。
特別是看到我私交頗深的老孟也側列其中,心裡不禁樣起一絲異樣的感覺!
細細尋繹,一切看似不可思議的緣份都不是徒然的!
為了給靈魂更廣漠的棲息空間,出走是命定的必然。
這就是命運這字眼透出的莊嚴性。
一切在宇宙浪遊的孤獨者,就在這命運的召喚下,凝結為多生多世的親人...............
事實上,這是世間唯一有意義的連結。
一種非關血緣
卻能貫通歷史長流的精神連結!
於是,
在似曾相識的默契中
浩歎:
是哪處曾相見,相看儼然........................
感謝您的留言,
以及直透心地的理解
無論如何
我的冷門文章,竟有此善巧的理解者,這可是很稀少的經驗。
謹此
致上虔心的祝福..................
蓓森朵芙格主
引文如下:
孤獨,我的選擇
分類:分享美好的訊息
2007/08/01 12:06
作者/丁文玲(中時記者)2006/04/17
3月初,隱居南台灣的作家粟耘病逝,同樣隱遁於陽明山的作家孟東籬感嘆:「相似的靈魂越來越少了」,創作者為什麼選擇遺世而居?他們有何相似的靈魂?
對作家而言,遺世獨立的慾望有時與寫作一樣,都是無法壓抑的本能。寫《麥田捕手》的美國作家沙林傑終身隱居,因為他認為名氣會妨礙作家觀察人性;3月初因癌症過世的作家暨畫家粟耘,歸遁鄉間近30年,生前他也說過:「隱者多是帶性負氣之人。」從事創作的人,血液裡多流竄著難以被世俗馴化的因子,所以屢有自成一家的作品贏得世人激賞,而他們也往往不惜離群索居,為的是捍衛己身精神靈魂之自由。
國內曾被冠以「隱居」之名的作家包括:陳冠學、粟耘、舞鶴、孟東籬、梁寒衣、王家祥、阿寶、林雲閣、赫恪、江冠明…等。有的是抱持改革社會的熱情,「隱居」是過程不是目的,例如:《女農討山誌》(張老師)的作者阿寶,為了實踐農業理念,探求人與環境的共存之道,隻身前往梨山,自己蓋屋、耕作。去年完成《大和誌˙一個村落的誕生》(客委會)的原住民作家赫恪,為了紀錄蔗工村的興衰,8年來落戶人跡罕至的花蓮縣大豐村。曾寫下《崩塌的人生》、《山鬼的震怒》(皆為桂冠)的林雲閣,為了建立「生態家園」,一個人進駐台東縣都蘭村的荒涼地區。獲國藝會贊助報導文學《後山新世界》、小說《跟著風往前走》(均尚未出版)寫作計畫的江冠明,則是為了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獨守台東縣都蘭山偏遠的房舍。而純粹選擇隱居生活、以創作為樂的作家,則有陳冠學、孟東籬與甫離世的粟耘等人。
與粟耘結縭27年的女作家謝顗回憶,結婚之初,她和粟耘決定遠離城市赴苗栗山區,經歷頗長一段沒有水、電、瓦斯的日子,當時雖然必須砍柴煮水,甚至因糧食短缺導致營養不良,但每天盡情地繪畫、寫作、閱讀、沉思,內心的快樂充實無法言喻。後來因媒體及讀者聞風紛至,山居卻不得寧靜,兩人只得逃難似地搬走,避居至南台灣小鎮。謝顗說,多年來,一些親戚常投來同情的眼光,覺得她「可憐」,殊不知他們並不在乎物質環境與身分地位,反倒是被不必要的瑣事牽絆,無法創作、讀書和思考,才是他們最難忍受的「苦」。
作家孟東籬在陽明山一幢老厝深居簡出已逾9年,雖然偶爾外出訪友,但家中沒有電腦、難得下山、也很少接電話。獲悉粟耘過世,孟東籬十分感傷,感嘆相似的靈魂已越來越少。譯作超過80本的孟東籬,3年前放下消耗心神的翻譯工作,轉向思索生命、宇宙等嚴肅的課題,每日寫作札記,重拾文學感動,他說:「減去穩定的經濟來源,心情卻不再苦惱,異常安穩。」
孟東籬認為,在人口稠密的台灣很難真正的隱居,他把「隱居」二字當成外界賦予的虛名,他說,被視為隱逸的作家,雖與主流文壇、媒體疏遠,卻與鄉野的鄰人、社區保持往來,他覺得以「大隱於市」來形容,或許較為貼切,不過是一種心境,一種創作時不欲被打擾的要求。
常被譽為「現代陶淵明」的作家陳冠學,住在屏東鄉下,去年他跌倒受傷,目前正在復健休養,他謙稱所言已跟不上時代,不如略去,因此婉拒各種採訪。年初他的小說舊作《第三者》(草根)重新面世,這是他跟讀者唯一的交流窗口。
陳冠學自小生長於農村,對鄉野自然、花草蟲鳥浸淫深厚,隱退後選擇鄉居,專致讀書思考,寫出經典散文《田園之秋》;粟耘則個性樸質隨意,筆下經常顯露如孩童般的純真及悟世的哲思。孟東籬認為,作家選擇隱遁,大多並無儲備創作能量之意,僅是喜愛這樣的生活型態而已。一般讀者對孤獨的心靈或許難以理解,對孤隱的作家因此產生過多期待,期望他們生產更多作品,或期望探看隱居生活的內幕,反而徒增作家負擔。
作家選擇隱居,各有不同的原因,但不被外物所役,是他們共通的想法。他們的生活方式容或異於常人,但讀者讀其作品,跟隨他們的眼光與心靈,去探觸人類最深層的精神內裡,也讓在世俗世界打滾的庸人,找到一個安頓身心的寄託。
http://220.65.51.4/bbs/data/tweety/Rainbow_Song___Ralf_Bach.asf
蓓森朵芙格主
你好!每回讀你的文章
總會產生一種天地浩闊的存在感
人終究抵擋不住靈魂的召喚
總有一天,會向命運深處尋去
遇見該遇見之人
成就該成就的事....
謝謝你誠摯的回應
你對人生的體會已然進入某種境地
在悠長的時空中
我悄然瞥見了在生命瞬間
你所留的痕跡.....
謝謝你並祝福你
晴山夏樹
時間的刻痕
分類:印象花蓮
2007/05/12 15:25
時間的刻痕
蓓森朵芙格主96.5.12寫於花蓮
轉眼,在花蓮的山居歲月,已整整十個年頭。
人生能夠有幾個十年?回頭細想,即令這十年因緣,終不掩些許的殘破和失落,我仍是衷心珍惜著它在我生命裡留下的刻痕。
如今,當我緬懷著花蓮這片土地對於自己的意義,不由得想起《賓漢》這部老電影裡頭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離別之晨,羅馬老將軍依依不捨地對賓漢說:「羅馬還能再見到你嗎?」賓漢回答:「你已經使羅馬成為我生命的一部份!」
我想到,一片土地,所以會在自己心頭沉澱為一段美麗的心事;甚至在往後的歲月裡,往復迴旋地在如逝的心河裡凝結為永恆的鄉愁。那蟄隱心頭,與花蓮在深處相遇的記憶與感動,不正是隱藏在背後的神秘因素?
相同的記憶和感動,讓原本不具時間性的地理空間,在季節的流轉中烙下了時間的印痕。於是,時間不再只是時間,它是不可測知之因緣聚散寫下的「歷史」。
一位旅歐的朋友,信裡回憶道:「某一回的畢業旅行遊到了花蓮,我整個人怔在眼前湛藍漸層的無垠大海,藍到泛紫。我將自己丟在海潮聲中,夾著淚與耳邊不停唱著的Big My Secret。那是愛海的我第一次看到紫色海洋。後來我出了國,,再沒有造訪過花蓮, 但心中時常拜訪那片洗滌心靈的海水,和那種畫不出的天然色彩。」
詩意的文字,凌越了時間,直下捕捉了那停格在塵封記憶裡的永恆畫面。我看了為之動容,彷若也因著文字的牽引,悄立身畔,在淚與失神的凝睇中,墬入一片藍綠色的暈眩。
原來,那片十年來早為我所熟悉的無垠大海,襯著「鋼琴師和她的情人」配樂裡Big My Secret的琴音與海濤聲,凝望出去,那漸層加深的濃鬱湛藍,竟然可以是紫色的?
我相信,對這位長期旅行國外的鋼琴家友人,飄雪的歐洲再美,那曾經記憶自身舊遊足跡的花蓮,在歲月裡積澱的鄉愁,不但不會隨時間淡去,反而只會益發沉烈地凝蓄為一襲無法抗拒的精神召喚!我雖不曾有過任何異國飄零的經驗,卻也可敏感地對照出,此時此地,在島嶼邊緣的花蓮,在那振風而過、千年不息的海濤聲裡,我明白,這兒雖不是我形軀生命的起點,確必然是我靈性生命永劫回歸的終點。
這是一種長期沉埋在意識底層而逐日成型的命運感受,不曾長期生息於此的過路遊客,是很難親歷親證的。
走筆至此,不禁想及那儼然已成為我靈魂原鄉的世外仙境──四八高地。
近日,每每在這處草木離離的七星潭斷崖上伴著牛群散步時,感受到一股說不出的欣悅之情;我只覺這分直透心地的存在感受,對我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療癒力量;那俯瞰整個太平洋的青綠草原,在我而言,幾近於就是最接近上帝的神聖空間。我喜愛在那兒打坐;寂然坐忘中,沐風齋心,怡然享受著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的一體感;那是一種逼近生命原點的寧謐,一種鳶飛魚躍似徜徉於自己本性裡的愉悅。每當我看著這群溫馴的牛隻,襯著幾隻自天際悠悠沉落,總是與牛群形影不離的白鷺鷥,就不免想起禪宗十牛圖那“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勞鞭策永無拘”的畫意與禪境!那映著海天遼闊的湛藍埋首在綠蔭叢中的靜定身影,“牛也空兮人也閑”的物我兩忘之情,每帶給我“一拍一歌無限意”的歡暢!
於是,我明白,就在這一刻──
一個不再“生活在他方”的一刻;
一個我滿心感激地接納而不再試圖找尋任何理由逃開的一刻;
一個與自身命運全然達成合一的一刻………
無始以來的流浪。自此,畫下句點。
爾後,不再找尋,不再出走,不再自我放逐,也不復有鄉愁的失落。輪迴千古的漫長求索,至此,也只是化為眼下一聲淡然的肯定:
「是的!我在這裡。」
回應(1)
刪除 晴山‧夏樹於2008/05/15 06:21 回應 檢舉 加入黑名單
謝謝你
你的文章深深碰觸了我的心靈
...............
無法言說的感動
只能說謝謝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8/05/17 04:01回覆
感謝來訪!
剛細看了你幾篇文章。
暗自訝異。
是很有靈性深度的部落格。
格主的眼界不低呀!
其中一篇選文【孤獨,我的選擇】,特別觸動我。
粟耘去世時,我記得讀過。
如今重睹斯文,分外親切!
惻然有感,援筆記之。
轉載如後,留贈有緣。
.............................
好文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
在一篇文章裡,遇到這麼多親切的名字!讓我格外感動。
特別是看到我私交頗深的老孟也側列其中,心裡不禁樣起一絲異樣的感覺!
細細尋繹,一切看似不可思議的緣份都不是徒然的!
為了給靈魂更廣漠的棲息空間,出走是命定的必然。
這就是命運這字眼透出的莊嚴性。
一切在宇宙浪遊的孤獨者,就在這命運的召喚下,凝結為多生多世的親人...............
事實上,這是世間唯一有意義的連結。
一種非關血緣
卻能貫通歷史長流的精神連結!
於是,
在似曾相識的默契中
浩歎:
是哪處曾相見,相看儼然........................
感謝您的留言,
以及直透心地的理解
無論如何
我的冷門文章,竟有此善巧的理解者,這可是很稀少的經驗。
謹此
致上虔心的祝福..................
蓓森朵芙格主
引文如下:
孤獨,我的選擇
分類:分享美好的訊息
2007/08/01 12:06
作者/丁文玲(中時記者)2006/04/17
3月初,隱居南台灣的作家粟耘病逝,同樣隱遁於陽明山的作家孟東籬感嘆:「相似的靈魂越來越少了」,創作者為什麼選擇遺世而居?他們有何相似的靈魂?
對作家而言,遺世獨立的慾望有時與寫作一樣,都是無法壓抑的本能。寫《麥田捕手》的美國作家沙林傑終身隱居,因為他認為名氣會妨礙作家觀察人性;3月初因癌症過世的作家暨畫家粟耘,歸遁鄉間近30年,生前他也說過:「隱者多是帶性負氣之人。」從事創作的人,血液裡多流竄著難以被世俗馴化的因子,所以屢有自成一家的作品贏得世人激賞,而他們也往往不惜離群索居,為的是捍衛己身精神靈魂之自由。
國內曾被冠以「隱居」之名的作家包括:陳冠學、粟耘、舞鶴、孟東籬、梁寒衣、王家祥、阿寶、林雲閣、赫恪、江冠明…等。有的是抱持改革社會的熱情,「隱居」是過程不是目的,例如:《女農討山誌》(張老師)的作者阿寶,為了實踐農業理念,探求人與環境的共存之道,隻身前往梨山,自己蓋屋、耕作。去年完成《大和誌˙一個村落的誕生》(客委會)的原住民作家赫恪,為了紀錄蔗工村的興衰,8年來落戶人跡罕至的花蓮縣大豐村。曾寫下《崩塌的人生》、《山鬼的震怒》(皆為桂冠)的林雲閣,為了建立「生態家園」,一個人進駐台東縣都蘭村的荒涼地區。獲國藝會贊助報導文學《後山新世界》、小說《跟著風往前走》(均尚未出版)寫作計畫的江冠明,則是為了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獨守台東縣都蘭山偏遠的房舍。而純粹選擇隱居生活、以創作為樂的作家,則有陳冠學、孟東籬與甫離世的粟耘等人。
與粟耘結縭27年的女作家謝顗回憶,結婚之初,她和粟耘決定遠離城市赴苗栗山區,經歷頗長一段沒有水、電、瓦斯的日子,當時雖然必須砍柴煮水,甚至因糧食短缺導致營養不良,但每天盡情地繪畫、寫作、閱讀、沉思,內心的快樂充實無法言喻。後來因媒體及讀者聞風紛至,山居卻不得寧靜,兩人只得逃難似地搬走,避居至南台灣小鎮。謝顗說,多年來,一些親戚常投來同情的眼光,覺得她「可憐」,殊不知他們並不在乎物質環境與身分地位,反倒是被不必要的瑣事牽絆,無法創作、讀書和思考,才是他們最難忍受的「苦」。
作家孟東籬在陽明山一幢老厝深居簡出已逾9年,雖然偶爾外出訪友,但家中沒有電腦、難得下山、也很少接電話。獲悉粟耘過世,孟東籬十分感傷,感嘆相似的靈魂已越來越少。譯作超過80本的孟東籬,3年前放下消耗心神的翻譯工作,轉向思索生命、宇宙等嚴肅的課題,每日寫作札記,重拾文學感動,他說:「減去穩定的經濟來源,心情卻不再苦惱,異常安穩。」
孟東籬認為,在人口稠密的台灣很難真正的隱居,他把「隱居」二字當成外界賦予的虛名,他說,被視為隱逸的作家,雖與主流文壇、媒體疏遠,卻與鄉野的鄰人、社區保持往來,他覺得以「大隱於市」來形容,或許較為貼切,不過是一種心境,一種創作時不欲被打擾的要求。
常被譽為「現代陶淵明」的作家陳冠學,住在屏東鄉下,去年他跌倒受傷,目前正在復健休養,他謙稱所言已跟不上時代,不如略去,因此婉拒各種採訪。年初他的小說舊作《第三者》(草根)重新面世,這是他跟讀者唯一的交流窗口。
陳冠學自小生長於農村,對鄉野自然、花草蟲鳥浸淫深厚,隱退後選擇鄉居,專致讀書思考,寫出經典散文《田園之秋》;粟耘則個性樸質隨意,筆下經常顯露如孩童般的純真及悟世的哲思。孟東籬認為,作家選擇隱遁,大多並無儲備創作能量之意,僅是喜愛這樣的生活型態而已。一般讀者對孤獨的心靈或許難以理解,對孤隱的作家因此產生過多期待,期望他們生產更多作品,或期望探看隱居生活的內幕,反而徒增作家負擔。
作家選擇隱居,各有不同的原因,但不被外物所役,是他們共通的想法。他們的生活方式容或異於常人,但讀者讀其作品,跟隨他們的眼光與心靈,去探觸人類最深層的精神內裡,也讓在世俗世界打滾的庸人,找到一個安頓身心的寄託。
http://220.65.51.4/bbs/data/tweety/Rainbow_Song___Ralf_Bach.asf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