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ilya的哲思劄記【2009.12.3】分享
ilya不是只存在於思維發生之前。它潛伏流動於思維底層。所以,不必回到意識根源尋它。它以一種沒有臉孔的狀態,隱身於思維與語言的裂隙中。這意味著,ilya是一踵“深度“的意象。只要撥開思維與語言的煙幕,你就會當下與它迎面相遇!
“緣起性空“何以作為佛家義理支持點?他揭露了存在本質上的不確定性。此金剛經四句偈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ilya正隱喻著潛藏一切事物表層下緣起緣滅的不確定性幻生的惘惘威脅,那是即令風華正盛的青春生命也無法避開的巨大沈落感!“無明“於是由此滋生。它在意識深淵的不確定感中頑強地尋求假象的確定,於是浮出意識表面,透過概念思考“確定“一切它自認可以劃歸意識版圖的認知對象,並藉由將莫名的自我感與此對象攀附連結,以尋求建構實則只是自我催眠的自我認同。生死流轉的根本,與接踵而來的種種貪瞋痴慢,進皆由此幻生。
意識深處,我們從來不是健康的靈魂,一切親密關係只是掩蓋劇痛的嗎啡。一旦人去樓空,靈魂再度被迫擲回虛無的意識深淵,方知過去自以為是的健康,只是止痛藥強自壓抑下的假象。這才知,對親蜜關係的無窮眷戀,只是逃離意識荒原的詭計。
眾生喧譁中的寂寞,親密關係裡的陌生,國界邊境上的踟躇,思維裂隙的深淵............ ilya的鬼影如夜降臨.............
塵泠隨筆劄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