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憶起南唐李後主的千古名句: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响貪歡.......“


若非秉具高度的理性與克制,我還真贊同妳告訴過我的~


“幻象若真完美,我願為它沉醉不醒..........“


但理性終究勝過一切,一如我前天課堂從余德慧老師那兒聽到一段關於孤獨的精闢詮釋。

他評論赫曼赫塞的“流浪者之歌“,並盯著我眼睛提問:孤獨是什麼?我忽然陷入一陣空茫,愕然不知所對。

這時,他緩緩說道:發展個人經驗的極致,就是孤獨。

我心下頓有所會!正是如此。一個人只要堅持將個人經驗發展到極致,就注定要面對無法將自身最切己的幽微經驗通過言說傳承予人的“無可替代性“。這就是悉達多非得辭別佛陀,走上流浪之途的理由。

他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告別,而且從不回頭。
我特別注意到,這是一個多麼真誠的求道者!
一般人一輩子頂多只扮演幾個角色,而且非遇劇烈衝擊,總是黏滯上頭,至死不悟。
可悉達多一輩子一直在丟棄,他不斷丟棄自己在因緣流轉中短暫扮演的角色,而在學習告一段落後,毫不留戀地再度走上流浪之途。
流浪的過程中,遇上不對的人,他固然掉頭捨去,可遇上對的人,短暫交會後,他還是選擇決然離開。
即令遇上佛陀這等千載難逢的覺悟者,他還是斷然辭別!
只因他澈然領悟那無法透過言語傳承的心法奧義,注定只能通過自己的生活去印證,沒有誰教得來的!


這就是流浪者悉達多驚人的美!


美在他是個永不回頭的人!


平常人的經驗從未推拓到極致,所以求道歷程總是心有罣礙,頻頻回顧。悉達多展現了全然不同的素質,他從不懸念,從不住相生心,所以任何角色他能夠在全然地經驗過後,便灑落地予以全然放下。


於是我們看到:常人戀戀不捨的身份、角色、音容、相貌、青春、知識、信念、教條、傳統、身體、血緣...


悉達多一律視如浮雲舒卷,經歷過就永不回頭!


他沒有壓抑、沒有譴責、沒有斷滅、也沒有沈空滯寂...


只是讓一切人類經驗,流經己身,而後悉數放卻...


此謂: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此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謂:解心無染





這分流浪歷程中體察的一切,可以作為概念化後的知識傳承予人嗎?


不可能。


生命至極經驗的傳承,無法是知識的傳承,而是素質的傳承。


素質的傳承又只能聽憑自悟,無法藉由言說傳遞。


這就顯出了孤獨的必然性。


不論出於自願或被迫,每個堅決將個人經驗發展到極致的人,都得面對生命交感的扞格帶來的孤獨處境!這經驗迫及生命最深的原點,所以,無可躲閃,無從迴避,只能一個人沈默地承當下來。





志學2009.11.28 秋日有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