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雕刻時光“【Sculpting in Time】~活在“生活本身“裡面!
朱志學寫於 2010年11月5日 15:53
俄羅斯導演“雕刻時光“【Sculpting in Time】一詞,這兩日不斷浮現腦海......
窅邈靈思,一如柏拉圖地穴寓言裡那道自幽暗甬道外透出的微光.........
我心下有感:
或許,是這四字背後所凝蓄的飽滿奧義,讓我重新窺見了~
這個
長久被速度與時間給囚禁的世界所遺忘的靈魂出口。
實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早有此慨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宋‧蘇軾‧)
這話,對古文早漠然無感的現代人可能只尋常看過,
對我卻如醍醐灌頂的空谷跫音,即令千載而下,仍飽蓄撞擊靈魂的迴盪力量........
他提醒我們~
刻意放慢生活節奏....
或者說
允許自己選擇在一種 “讓靈魂跟得上自己腳步“ 的悠緩韻律,好更細膩地去靠近那只有在悠悠晃晃的漫遊行吟中才可能真正聆聽得見的聲音......
那是從歷史的甬道傳來的回音..........
是在眾聲喧嘩的“世界“裡被遮蔽的寂靜迴響......
慢,在一味貪快的消費主義市場裡,總被視爲一種落後與欠缺。
其實,這狹仄的“視域“本身,何嘗不是一種作繭自縛的理解框架?
那些傲慢的白領階級,甚至看不見自己長期服膺、自虐並拿來宰制別人的效率要求,是如何快速把世界推入“耗盡“的過程?
他們不知~
慢,可以是一種更細膩去聆聽生命的悠緩韻律與存在方式。
它意味著:拒絕以拖命姿態,屈從於世界的速度與規律。
這不是常人眼中的欠缺,而是真正地“活“在“生活本身“裡面!
可惜,世人多忙.....
這分直接“臨在“生命的實存感,注定是那些鎮日在“生活“外頭瞎繞的“世界中人“所難以契會的.......
志學2010.11.5午後有感
- Nov 06 Sat 2010 00:40
再論“雕刻時光“【Sculpting in Time】~活在“生活本身“裡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