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只是一部機器
朱志學寫於 2010年12月21日 0:53
第四道大師葛吉夫的洞見:人,只是一部“機器”。
上學期期末,我負責報告鄔斯賓斯基的“奇蹟探索”。
引述葛吉夫這項洞見時,就備受在座同學質疑~人明明就是人,怎會是一部機器?
這洞見顯然冒犯了很多人呵護備至的“自我認同”。
但我確信余老師完全明白我不是在胡言亂語。
我試著重述我的理解:
人,並不現成地已然成就了他內具的“人性可能”。
事實上,在成其為人之前,他喪失本真性的存在模態,確實更接近一部機器~
事實上,人,按它目前的樣子,早就深陷于一個“人為設定“凌駕于”存有自體“之上”的非本真狀態。
一個近於機器而遠離人性的“非人”狀態。
何則?
機器只能在被設定的軌道或流程內不由自主的運轉,它無法擁有做“選擇”的能力。
人呢?也每跳不開制約自身視域的思維框架,起心動念,都被拘役在特定的觀物方式......... 這樣的“人”,還有能力貫徹他的自由意志嗎? 不! 他只能在想像中幻想自己有自由意志。 實質上,他根本沒有獨立做選擇的能力。 真相是~ 某種超乎個體的集體盲趨力,驅使一個被奴化的心智在做選擇......... 這樣的選擇,只是人為設定下的產物。 解除設定前,人是不可能擁有做選擇的能力的! 就這一點而言,人與機器處境相同。所有的運轉都是被設定的!
我們常誤以為是我們自己在做選擇。
其實,這只是讓自己比較好過的美麗幻覺。
一如消費者的選擇每受到廣告的催眠,或時尚流行的煽惑...........
其實,除非是徹底的覺悟者,人的選擇只是反映他所受到的制約。
例如:在拜金主義的制約下,"選擇"一個可以作為長期飯票的對象,並說服自己相信,這就是愛情了!
其實,真相是金錢這個“上帝”驅動“著人”在做選擇。
不論是婚姻 愛情 工作 消費.....
人只是“奉行”那轄制自己的盲趨力量,而從來不曾有過真正的“選擇”。
讚 · 留言 · 分享 · 刪除
朱志學寫於 2010年12月21日 0:53
第四道大師葛吉夫的洞見:人,只是一部“機器”。
上學期期末,我負責報告鄔斯賓斯基的“奇蹟探索”。
引述葛吉夫這項洞見時,就備受在座同學質疑~人明明就是人,怎會是一部機器?
這洞見顯然冒犯了很多人呵護備至的“自我認同”。
但我確信余老師完全明白我不是在胡言亂語。
我試著重述我的理解:
人,並不現成地已然成就了他內具的“人性可能”。
事實上,在成其為人之前,他喪失本真性的存在模態,確實更接近一部機器~
事實上,人,按它目前的樣子,早就深陷于一個“人為設定“凌駕于”存有自體“之上”的非本真狀態。
一個近於機器而遠離人性的“非人”狀態。
何則?
機器只能在被設定的軌道或流程內不由自主的運轉,它無法擁有做“選擇”的能力。
人呢?也每跳不開制約自身視域的思維框架,起心動念,都被拘役在特定的觀物方式......... 這樣的“人”,還有能力貫徹他的自由意志嗎? 不! 他只能在想像中幻想自己有自由意志。 實質上,他根本沒有獨立做選擇的能力。 真相是~ 某種超乎個體的集體盲趨力,驅使一個被奴化的心智在做選擇......... 這樣的選擇,只是人為設定下的產物。 解除設定前,人是不可能擁有做選擇的能力的! 就這一點而言,人與機器處境相同。所有的運轉都是被設定的!
我們常誤以為是我們自己在做選擇。
其實,這只是讓自己比較好過的美麗幻覺。
一如消費者的選擇每受到廣告的催眠,或時尚流行的煽惑...........
其實,除非是徹底的覺悟者,人的選擇只是反映他所受到的制約。
例如:在拜金主義的制約下,"選擇"一個可以作為長期飯票的對象,並說服自己相信,這就是愛情了!
其實,真相是金錢這個“上帝”驅動“著人”在做選擇。
不論是婚姻 愛情 工作 消費.....
人只是“奉行”那轄制自己的盲趨力量,而從來不曾有過真正的“選擇”。
讚 · 留言 · 分享 · 刪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