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0課堂:
先學會兩個基本動作:
懸置(Epoch'e)& 還原。
現象學要進入實事性。
我們分析的東西是像洋蔥一樣:一種包覆性的東西~例如,先拿掉種種宣稱,反而容易誤用、誤導。
讚 · · 星期四 15:00
朱志學 找不到實事的基礎,就是要拿掉的“宣稱”。
星期四 15:03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的要點:
你要問你真實的自己。
別只依靠經典。
星期四 15:05 · 讚
朱志學 完成博士學位的當下,卻進入最深的恐慌。
星期四 15:06 · 讚
朱志學 寫一大堆東西,卻都是空的:有心無意,只有一般性的功課與文獻分析
星期四 15:07 · 讚
朱志學 例如關於十二因緣:
重點在因緣這兩字:我如何盡我的心,讓我對這兩字產生深刻的感覺。
星期四 15:08 · 讚
朱志學 你能否把因緣這兩字消掉,而對它形成深刻感覺?
用背的有啥用?查一下GOOGLE更快!
星期四 15:09 · 讚
朱志學 例如:聽完呂帥鋒梵唱,為何聽完後還有餘音繞耳..........
星期四 15:14 · 讚
朱志學 我為何會知道~~胡塞爾的思路不斷有這類轉彎。
重點不在截取他的結論。
而在著他的思路,看他怎麼去進展?
EX
聽了後有感覺,只限當下。
剩下的餘音繞耳是感知。
據此區別當下&非當下。
這兩者並非不同,而是時間之流鐘前後湧生的現象
星期四 15:18 · 讚
朱志學 感知不是驅逐感覺用的,也不是拿來跟感覺對立的。
星期四 15:19 · 讚
朱志學 有連接記憶,跟沒有連接記憶。
就不同。
梵唱出來的時候,開始出現很厚的共鳴。
因為記憶裡的經驗被召喚出來............
一起滲入當下的感覺而融匯為感知。
記憶,一起參與當下的聽。
感知,讓感覺因此豐厚起來。
感知與感覺一起工作所產生的豐厚感。
星期四 15:21 · 讚
朱志學 讀東西可以獨到這樣,這東西就真的成為你的。
星期四 15:22 · 讚
朱志學 你的“因緣”,是文字堆砌出來的?那是空的!
真理解,因緣兩字自動消退。
你甚至不再用這兩字。
因為它只是拼貼物。
只是外部 摭取而來的客體(object)。
星期四 15:24 · 讚
朱志學 只是同語反覆&套套邏輯。
星期四 15:25 · 讚
朱志學 當它消失,不復為拼貼物,才真的進去了。
你在此山中,就不需要說我在山裡面。
你就在那處境裡頭。
不在裡頭,只好不斷描述。
人家吃米粉,你在旁變喊燙。
現象學要你直接吃米粉。
星期四 15:26 · 讚
朱志學 懸置:
不是否定,只是警覺這字眼可能比經典、文本規定的更豐富、更複雜
星期四 15:28 · 讚
朱志學 窄小的情況下暫時定義的文本說辭,例如菩薩道~XX
就是要被懸置的!
現場生命實況的豐富性被定義、與推演出的命題給縮減
星期四 15:31 · 讚
朱志學 回到現場的豐富性
星期四 15:32 · 讚
朱志學 懸置一切縮減生命現場豐富性的東西
星期四 15:33 · 讚
朱志學 懸置,為了還原
星期四 15:33 · 讚
朱志學 解構絕對的信念與科學定義,還原為相對語境下的“宣稱”。
星期四 15:35 · 讚
朱志學 別拿相對語境下的片面宣稱混充絕對真理
星期四 15:35 · 讚
朱志學 項武義:”這個空間會彎曲“。
原來 數學家早有此多元空間的想法。
從三度空間解放,再非現實世界裡另外找到足以棲身立命的非現實多維度空間。
星期四 15:41 · 讚
朱志學 將特定用詞從對語境中拉出來
重新丟回生命現場
星期四 15:59 · 讚
朱志學 警覺:任何相對語境下的片面定義語彙
星期四 16:01 · 讚
朱志學 接著解構定義與定義間的邏輯串聯
星期四 16:03 · 讚
- Nov 12 Sat 2011 14:12
2011.11.10現象學課堂筆記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