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婉儀老師觀機逗教,特顯精彩!
即此吉光片羽,已充分俱見,妳不但能寫,更是能說。
這種置身現場感的臨機與即興對應,在我看來,是需要比遠比文字書寫更殺活自在的功力。
即以上文菩薩之論為例,著實讓我眼睛發亮,啟發良多^^
我不由想及元尉兄告訴我萊維納斯特為鍾愛的一段福音書,於此對比合觀,更見萊維納斯用心之深。

原來,一個人的悲願與承擔力直接決定了他能遇到多少面容,或者說,“他者”是只對有能力“看見”的人才以獨具意義的“面容”現身的。

婉儀老師這詮釋進路,對我把握萊維納斯幫助甚大。
由衷感謝^^

ps.

王要對在他右邊的人說:『蒙我父親賜福的人哪,你們來吧!來承受從創世以來就為你們預備的國度。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接待我到你們家裡;我赤著身子,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來探望我。』

那時候,那些義人要回答:『主啊,我們甚麼時候看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看見你流落異鄉而接待你到我們家裡?看見你赤著身子而給你穿?我們甚麼時候看見你害病或坐牢而去探望你呢?』王要回答:『我鄭重地告你們,無論甚麼時候,你們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微不足道的人的身上做了這些事,就是為我作的!』
讚 ·

朱志學 Yang Wan-i
星期四來自手機
別人是那沒有面貌的群眾;他人,是我看得到其獨一面貌,對我充滿意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卻常被那一個又一個的別人影響,並誤將『別人』視為『他人』!
收回讚 ·
Jimmy Zhan 、其他 8 人和你都說讚。

Jimmy Zhan 請問老師,如何使別人成為他人?
該不該要求自己使別人成為他人?
星期四23:51來自手機 · 讚

花於淤 我卻是找不道自己面貌的人
星期五4:04 · 讚

Yang Wan-i 當有一天你敢於與人面對面,你的面貌就會顯現。又面貌只顯現於他人眼中,你找到的是你的自我。
星期五7:39來自手機 · 讚 · 1

Yang Wan-i 他人是在你的掌握之外、概念之外、理解之外的「人」,怎麼可能出現「如何使別人成為他人」這樣的句子?又「自己使別人成為他人」這句話全然違背他人的意義!而顯示了你的主權意味。
星期五7:57 · 收回讚 · 3

Jimmy Zhan 我的意思是,如何從無法辨認的群眾中,辨認出他人的面貌。
使沒有意義的別人,成為有意義的他人。
星期五8:39 · 讚

Jimmy Zhan 或者這是不可能要求自己做到的?
星期五8:40 · 讚

Yang Wan-i 菩薩是看到眾多人面貌的人,故其承擔他人,苦他人之苦。而若你還未有能力苦他人之苦,你的自我會保護你,讓你看不到他人的臉。
星期五8:41 · 收回讚 · 5

Yang Wan-i 而別人能不能承擔他人,也必須他自身體驗經歷。人能自內在發出多大的願,與其承擔的能力相關,也因其承擔的能力,他能遇見多少「面容」。
星期五8:44 · 收回讚 · 3

Yang Wan-i 在現階段你能努力的,試看清你的自我的多種層次,分別出生活中的你、意識著的你,和想像所虛擬的自我的差異。
星期五8:46 · 收回讚 · 3

Jimmy Zhan 謝謝老師
星期五8:50 · 讚

Yang Wan-i 你的書寫方式顯示你現在的主權意識非常高漲,不要在這種時候去「關注」別人的事,會變成支配的、暴力的而不自知。
星期五8:51 · 收回讚 · 3

Yang Wan-i 不會,繼續你的勇敢真誠,在你無預期的一天,你會「看到」比你想像更美場景!
星期五8:54 · 收回讚 · 3

Yang Wan-i 說與寫並非來自於「我」,我只是一個通道。唯當我得以在我的有限生命中活出所說所寫,這一切才實現為「我」,也才有一個「我」!
星期五14:21 · 收回讚 · 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貝森朵夫莊主 的頭像
    貝森朵夫莊主

    貝森朵夫琴屋手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