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鵬:

剛去看了「悲慘世界」,
不論歌聲與劇情都令人為之深深動容...

I Dreamed A Dream

There was a time when men were kind,
And their voices were soft,
And their words inviting.
There was a time when love was blind,
And the world was a song,
And the song was exciting.
There was a time when it all went wrong...

I dreamed a dream in time gone by,
When hope was high and life, worth living.
I dreamed that love would never die,
I dreamed that God would be forgiving.
Then I was young and unafraid,
And dreams were made and used and wasted.
There was no ransom to be paid,
No song unsung, no wine, untasted.

But the tigers come at night,
With their voices soft as thunder,
As they tear your hope apart,
And they turn your dream to shame.

He slept a summer by my side,
He filled my days with endless wonder...
He took my childhood in his stride,
But he was gone when autumn came!

And still I dream he'll come to me,
That we will live the years together,
But there are dreams that cannot be,
And there are storms we cannot weather!

I had a dream my life would be
So different from this hell I'm living,
So different now from what it seemed...
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I dreamed...

朱志學 你竟拖到現在才看
20分鐘前 · 讚

蔣鵬 這禮拜開學超忙,妳們何時去看的?
19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情人節隔天早場。
算是情人節禮物之一。
看完才回來忙著接待工作。
17分鐘前 · 已編輯 · 讚

蔣鵬 喔~很有意義
17分鐘前 · 收回讚 · 1

蔣鵬 但這部片愛情的部份反而讓我覺得較弱
16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這片重點本就不在愛情。
16分鐘前 · 讚

蔣鵬 是的
16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是悲願。
15分鐘前 · 讚 · 1

蔣鵬 動人的是他們的那種情操
15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新約福音書最高貴的質素,就具現在這部片裡。
13分鐘前 · 讚

蔣鵬 但世人往往錯認這種質素,賈維就是最好的例子
12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這質素在主流宗教裡反而找不到。
余老師課堂早借海德格說及:

“宗教的神聖,是所有正面性宗教的殘餘。”

這意味:你在正面性宗教論述看不見的東西,就是残餘。
殘餘的東西,無法被提起,也無法被看見。它卻總是隱藏在正面性的陰影裡頭。
把正面性的東西拿掉,剩下的就是真正的宗教性。

底下這段福音書就是正面性宗教的“殘餘” ~ 殘餘只存在於“邊界”,一種不可能從正面論述去尋找到的“療癒”:

王要對在他右邊的人說:『蒙我父親賜福的人哪,你們來吧!來承受從創世以來就為你們預備的國度。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接待我到你們家裡;我赤著身子,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來探望我。』

那時候,那些義人要回答:『主啊,我們甚麼時候看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看見你流落異鄉而接待你到我們家裡?看見你赤著身子而給你穿?我們甚麼時候看見你害病或坐牢而去探望你呢?』王要回答:『我鄭重地告你們,無論甚麼時候,你們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微不足道的人的身上做了這些事,就是為我作的!』
5分鐘前 · 已編輯 · 讚 · 1

蔣鵬 說的好!
5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賈維代表的就是偽善的“正面”,尚萬強則是隱藏在正面性陰影底下的“殘餘”。
2分鐘前 · 已編輯 · 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志學
22 小時前
張中行晚年回憶老師熊十力,說老師真是很可憐——特別不會照顧自己,而且從來就是一個字:窮。冬天穿的是空心棉襖,裡面沒有襯的。熊師母要去北京照顧他,他堅決不要,他跟張中行講,她來照顧我,我總要跟她講話,總要耗掉一點時間吧,沒必要。他有使命感,覺得老天爺就是要他為中國做事情的,所以要把全部的生命押在學問上。

  薩特晚年寫《辯證理性批判》時,身體已經很差了,大把大把吃激素,為了保持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別人問他,你還要不要命了,他反問,一個人要命是為了甚麼?

福柯查出患艾滋病後,跟法國國家圖書館館長說,你這裡查資料方便,也清靜,給我留間工作室——拼命在那裡寫他的《性史》。
讚 · · 推廣
余寶寶、林旻昌、吳月珍以及其他 12 人都說讚。

王俊傑 藝術家和哲學家,總有著常人不能理解的堅持,或者說,......偏激。這偏激能讓他們在個別領域有著非凡的成就,但有得有失,當他們的親友卻非常可憐......,不被理解、無法溝通。
19 小時前 · 已編輯 · 收回讚 · 1

朱志學 在一個嚴格的意義來說,恐怕,只有天才可能遭逢"不被理解"的問題!真是天才,原不適合走入婚姻,否則總有人要受委屈。同是有涯之生,他們的“命”自有超然個人得失外的客觀歷史意義,合該生死以之地委身創作。期其只為身邊少數人而活,反而很不合邏輯。
9小時前 · 已編輯 · 讚 · 1

王俊傑 也許真是這樣吧,這類人根本不適合結婚。因為他們看得太透,反而瀟灑的讓愛散逸流失,想在生命的盡頭留下什麼,一念執著,卻已成灰。我其實不認為有什麼命中註定之類的事,"命"是什麼?有人可以解釋得清嗎?我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包括孤獨與瘋狂。而愛情也好;親情也好,正因不是命中註定,所以才要更加珍惜啊!
7小時前 · 收回讚 · 1

朱志學 命,就是你稟負的“素質”所決定的道路。
7小時前 · 讚 · 1

朱志學 除了極少數的覺悟者,絕大多數人都是昏睡的(雖然他們自認很清醒,真如此,還有所謂“後悔”嗎?)。
昏睡中所做的決定,只是盲目業力下驅使的結果。看似自覺的“作為”,其實只是一種“發生”,箇中談不上什麼自由意志。在“因果鏈”的箝制中,人類並不真如自己樂觀預估的擁有選擇的能力。
7小時前 · 讚 · 2

王俊傑 是啊,影響選擇的因素太多,羈絆拖住了腳步,陷入生活的泥沼。但有些東西,還是可以用自由意志來決定,譬如愛、譬如珍惜。
7小時前 · 收回讚 · 1

朱志學 沒錯!因果鏈總還是有“缺口”的。
缺口,就是走出輪迴而不墮生滅流轉的契機。
自由意志,無非就是這一瞬靈光自淵默無垠的“無明”底層耀然迸現的浮光掠影。
此則余德彗老師所點醒的:

“扒開細縫,一瞥生命的無窮。 ”

這意味,“自由意志”決定於“視域擴展”的幅度。

視域全面打開的人,才可能擁有自作主宰的能力。
在此之前,人類對自由的渴望,都只停留於想像~
一如籠中鳥,在籠裡想像著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翱翔........

假如,自由意味著“自作主宰”的可能性,基於對理性“有效界域”的多方檢視,我只能保守地說:

一心“向”主,不等於一心“是”主。
6小時前 · 已編輯 · 讚 · 1

王俊傑 嗯,真想見識那一瞥啊!
6小時前 · 收回讚 · 1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志學


老杜不愧是老杜!
二十年前的性情,對照二十年來的蹤跡。
暌違益遠,我越從老友身上窺見一股教人畏嘆的實踐力量。
那充實盛大的光輝,只能是通過篤實的踐履,才可能散發出的生命氣象。




桂花樹長出的美麗禮物∕林生祥

  十五年前,我退伍後搬到淡水瓦窯坑,歌手朋友王昭華告訴我,附近的水源國小有一位叫杜守正的老師,叫我一定要認識,我寫了字條託三合院裡的小孩帶給杜老師,就這樣認識了他們──老杜與淑文。

  我們曾當過鄰居,在瓦窯坑三號,在喝茶喝酒的夜裡,每當聊起教育,他們總是綻放生命最美麗的眼神,真的是閃閃發亮!那時我想如果我有孩子,能夠讓他們教到,應該是孩子的福分與緣分。我們就這樣當了十二年的鄰居,看著他們的小孩出生、成長……,老杜持續做教育先鋒者的角色,而淑文則轉換跑道成為專業文字創作者。

  淑文的創作題材一直都跟媽媽、小孩、學生有關,她以淡水桂花樹(註一)的老平房為基地,自我審視從童年一路成長的過程,跟小孩、學生的對話,寫下一篇篇誠實感人的紀錄與反省,那是真實的生命礪鍊過程。淑文三十五歲辭去教職成為全職媽媽,也成為優秀的作家,我覺得她依然在做教育的工作,只是轉換了方式與影響範圍。現在我也有了孩子,太太跟我一起在美濃帶小孩,一起讀著淑文的創作,想像力因和孩子相處而拓展,我想淑文的創作就是從淡水桂花樹長出來,帶給讀者們的美麗禮物。

讚 · · 推廣 · 分享
張永森和葉珊吟都說讚。





家,一幅純真美麗的心靈地圖∕陳木城

  認識守正老師的一家人,是12年前小紅豆剛剛出生、守正老師父代母職,請育嬰假一年在家照顧小孩,這應該是第一個請育嬰假的男老師吧!後來,聽守正說,太太淑文老師輪在第二年請育嬰假;接著,傳出淑文老師決定請辭了,還寫了一本書叫做《最長的辭職信》,可見她的辭意多麼堅定!

  後來,守正老師借調到建安國小擔任主任,常常看到帶兩個孩子來學校念書的淑文媽媽,他們住在一間山中的農舍,那是一個四月間螢火蟲滿天飛舞的地方。後來,他們又搬回淡水,我們同事去看他們的時候,新租的農舍還沒安置好,聽著他說要怎麼設計書架、佈置書房。我則關心風水:瓦屋左邊一條小河流過,可以引水進來洗衣澆水,旁邊有幾棵芬芳的柚子樹,右側後方有一棵很大的台灣朴樹,屋子後面就是一片開闊的山谷。

  守正老師是一個瘋狂的超級教師,我一直希望他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曾經幫他找出版社出書,可是出版社不是很在意,守正老師也不是很在乎,一副好像「忙著享受日子,哪管他出不出書?」

  後來,倒是淑文老師一直出書,這本《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已經是第五本著作了。終於,我們慢慢知道守正、淑文他們家裡的故事,或許出版社把它當作「親職教育」的書,我讀起來倒是覺得這是一本「家庭文學」。讀著讀著,我就會想起林良老師的經典之作「小太陽」,歌頌生活的美好、純真的雅趣,幫我們發現家庭原來有這麼美好的東西。

  很高興淑文家裡的故事,可以以這樣的形式被看見!守正爸爸、淑文媽媽、元椿和小紅豆,都誠誠實實的、本本分分的做他們自己。十幾年來,看著他們在一幅家的心靈地圖裡,把這個家當作最堅強的城堡和基地,爸爸享受他的教學,媽媽享受她的寫作,孩子享受他們的成長和學習,在這幅地圖裡,他們一家人都知道他們正在做什麼,感情交織,互不衝突。

  感謝淑文用寫作分享他們的家,用她的筆,像敏感脆弱而堅強的根鬚,深入心靈的泥土之中,探索神秘而隱晦的自我,萃取我們生命裡最貧乏的養分:對事物保有一份美好的感覺,對生命擁有一份熱愛的力量。
讚 · · 推廣 · 分享
張永森和葉珊吟都說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志學

讀你的文字
有老孟的味道
只是老孟清明
志學玄冥

想起德慧兄
耳邊有這樣的句子

昔人雖已歿
千載有餘情

祝禱
安康

安梧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哇!竟有這樣的片刻?
這才知:原來這兩人見過面!

一個是終身背負“納粹”的罵名的弗萊堡大學校長,一個是
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猶太思想家。
很好奇這次會面他們到底談了什麼?
法蘭可果然不是徒託空言者,那年代可沒幾個猶太人有這氣量原諒海德格。
這是歷史的弔詭,卻也從中俱見“延異”力量的悄然運行。
桂花姐po了這張像片,
真是太有意思^^
借我分享^
逝者已去,去者猶來。

這是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與法蘭可(Victor E. Frankl, 1905-1997)第一次在維也納見面時,海德格寫下這一句話送給法蘭可,表達兩人心心相惜,思想相聯。

親愛的小余,
你去了,你也來了;你死了,你也活了;你的不在,讓更多人看見自己的在。

多次在你花蓮家的客廳坐者,少了你親臨作伴,總想著,你正在臥房休息,或在學校教書,或到醫院打點滴,你忙你的,我們聊我們的,聊的總是你。
你一直就在這兒。

今天是你62歲生日。謝謝你,為我的生命注入豐沛滋養,願我也能與人分享這份美好。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