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從生命中缺席了!
留下了永遠荒涼的空缺。
空缺,意味可見者之不在。
然而,空缺裡“剪不斷、理還亂”的懸念卻為何物?

海德格說:「缺席是現身最強大的方式」(Absence is a strong mode of presence)

什麼是“在”?什麼又是“不在”?
海德格洞見:空缺可能正是最強大的“在”!

可即令空缺召喚了最強大的縈繞性。
生命缺口裡遒勁跌宕、纏繞不休的力量,卻少有人有勇氣予以赤裸的正視。
於是,每個孤獨留下的人,刻意把離去者“格序化”為可以接受和必須拒斥的部分,復將拒斥的部份貼上封條,鎖入記憶之匣而姑妄說其為“不在”。
這是頭腦慣常用來保護並催眠自己的伎倆。
說實了,無非是對橫絕而去的缺席者有不可諒解之處,而妄想自心頭一筆抹煞,以維護受傷的自尊罷了!

但這一切作為,又何礙離去者自不可見的空缺處漫漶成更頑強的存在?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正是“人去後”遺留的空缺,才蘊生出了最強大的迴盪......
曾經風雅,而今俱成惘惘不甘的寂涼蕭瑟.......
每逢草蓑月冷,五更夢回,一時萬感哀迫,生命的挫敗、孤憤、背棄、忿怨、怫鬱、哀輓、傷悼、落拓、狂飆、蒼涼、荒寒、幸福、甜蜜、柔情、繾卷......全雜揉其中!
以其百味紛呈,更充份披露了情感肌理交疊的皺摺性。

明乎此,即可了然:
何以越不接受生命現場必然多元並陳的皺摺性,只會越簡化真相,並在語言上自陷矛盾而不自知。
殊不知,所云“不在”,只不過不再是以一種“可見而顯性的存在”盤踞心頭。
可它從來不真完全消失,而只是進入蟄隱的“潛質”狀態。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即令,走過的印痕已在距離中漸行茫然......
茫然,卻若隱若現地從蟄伏深微的心靈暗角浮出,而現身為一種形影模糊、若存若亡的影像!
這是浮光掠影的"在",不可見,卻偶在人情紛擾的空隙,窸窣作響,依稀可感.......

2012.4.8 哲思零縑之二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看到的世界只是一張遮蔽了存有自體的“面具”。

面具是他者的語言。

語言型構了我們的凝視點。

我們在面具裡看見了自己投射其上的“慾望”。

慾望,是投影於“面具”的鏡像自我~建立在對象性勾連的自我。

面具箝制了我們的凝視點,我們採取的凝視點又強化了面具的遮蔽性。

拘役特定凝視點而跳脫不開,形同生命的自我囚禁。

自我囚禁陷生命於淤滯不通。

不通則“鬱”(心鬱、神鬱、思鬱、憂鬱、怫鬱:ex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結論:生命之鬱結困頓,始於遺忘存有自體(Being in itself),而迷“面具”以為實。

療癒之道:化鬱歸道。由“不通”而入於“大通”,謂之懸解。

懸解:免於單一凝視點的綑綁,而敞開流動不居的凝視..........

2012.4.8 哲思零縑之ㄧ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需要一種厚度來支撐他的存在。

所云厚度:“解疆域化”後,從不可見現身為可見的“潛質”。

這隨著凝視點的轉移(從“格序化”到“解疆域化”)而如泉湧現的厚度,是真空,也是妙有。

相看儼然,如夢相似,竟若夙契於心............

2012.4.7 哲思零縑之ㄧ
讚 · · 昨天 11:27
Siyul Lu 、涂 瑛蘭、 Li-Yu Chen 以及其他 4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又見真空妙有,疊影為ㄧ的絕佳印證。

2012.4.7 哲思零縑之二
昨天 12:12 · 讚 · 2
朱志學 風過竹林不留聲;雁渡寒潭不留影...........

好似心頭瞬間流過的旋律,起於空寂,又歸於空寂.....

那回宕旋律線裡的靈動氣韻,是真空,也是妙有。

2012.4.7 哲思零縑之三
昨天 12:22 · 讚 · 3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不堪言^^

牆上相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印石上的紫紅斑點,如熟透的李,透明的深綠水紋自成蹊徑。裁下的小石片,權作香插,滌除玄覽,煙雲供養暮春三月。
印面1.8X2.9CM。
苦差事~綠檀印作兩方,1.5CMX1.5CM。
發佈者: 陳澹川
讚 · · 分享 · 昨天 12:08
Siyul Lu 、黃慧雯、 Sandy Hsieh 以及其他 4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又見真空妙有,疊影為ㄧ的絕佳印證。
昨天 12:10 · 讚

陳澹川 感激美言!直心而行覓春來~
昨天 12:28 · 收回 · 1
朱志學 忽逢幽人,如見道心^^
昨天 12:30 · 讚 · 1

陳澹川 實境妙有,沖淡三松。心之所繫,緣起性空。
昨天 12:32 · 收回 · 1

陳澹川 http://tw.myblog.yahoo.com/eliot-1224/photo?pid=284

鳥蟲篆~繫 - 澹川的Yahoo!奇摩部落格相片
tw.myblog.yahoo.com
昨天 12:38 · 收回 · 2 ·

陳澹川 懇請指正。
昨天 12:39 · 讚
朱志學 如是^^
天涯咫尺,會心不遠.....
昨天 12:39 · 讚
朱志學 ‎"一切法,以愛故壞,以捨故常在........"
這話真好!
昨天 12:41 · 讚 · 2
朱志學 指教豈敢?
偶然點進兄台網頁,一見心驚之餘,卻也暗自快慰:天地間果猶有此幽人高士,只不過緣鏗一面,不盡為我所識罷了!
我一位同樣深隱台中的老友廖鴻興兄,為人氣韻淡遠,深不可測,亦每讓我有追躡無蹤的畏嘆之感!
澹川兄清深淵雅,令人嘆服。
今日得識,幸何如之^^

志學合十
昨天 13:02 · 讚 · 1

陳澹川 許我忘年為氣類,可能是因為沾染了花山清氣四年的緣故,獻給佳山吧,同樣照見她朝披黛綠夕隱如墨的花蓮過客。廖鴻興老師大名早聞,識荊願切,慕藺情殷,猜想來日先生有時來訪,定能逅合如此善因緣~ 澹川 拜上
昨天 13:45 · 收回 · 1
朱志學 澹川兄古雅過人,竟連陳寅恪自述與王國維交誼的典故都用上了!
只要看見陳寅恪詩句,我心裡就由衷生出一股逼視深淵的暈眩之感。
這暈眩,是空谷跫音般迴宕於深淵與深淵間的響應.........
它緣於貼近靈命深淵的親暱,更透著“之後再無大師”的敬畏與失落........
我喜愛唐君毅先生說的:
“在遙遠的地方,一切虔誠,終將相遇..........“
您與鴻興兄都儼若古畫走出的人物!
來日茶敘,後會有期^^

志學再拜
昨天 14:36 · 讚 · 1

陳澹川 先生真真錯愛,弟僅僅嚮往手藝,木石間流轉一凡夫。寒柳、觀堂何敢比附,只當下靈光,借喻先生與畫師相知勝事,弟且侈言續貂其後。讀先生感悟寒柳堂詩暈眩如視深淵,弟殊深泫慕,見異,唯知音耳!
17 小時前 · 收回 · 1

星期六21:13 · 收回 · 2

陳澹川 又及:先生「逼視深淵的暈眩之感<這暈眩,是空谷跫音般迴宕於深淵與深淵間的響應.............」寫得透澈,有九曲洞舊經驗的我們,更深切的體會面對縱浪大化的巨大靈魂的敬畏!

昨天 22:09 · 收回 · 1

朱志學 正是! 敬畏是一切人文教養的真正起點。 曾經滄海難為水.......... 沒有敬畏之心,表示連滄海的邊際都沒摸上,遑論入於浩瀚汪洋........ 昨天 22:21 · 讚 · 1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需要一種厚度來支撐他的存在。

所云厚度:“解疆域化”後,從不可見現身為可見的“潛質”。

這隨著凝視點的轉移(從“格序化”到“解疆域化”)而如泉湧現的厚度,是真空,也是妙有。

相看儼然,如夢相似,竟若夙契於心............

2012.4.7 哲思零縑之ㄧ
讚 · · 2 小時前
鍾丞宗、陳澹川和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又見真空妙有,疊影為ㄧ的絕佳印證。

2012.4.7 哲思零縑之二
約 1 小時前 · 讚 · 1
朱志學 風過竹林不留聲;雁渡寒潭不留影...........

好似心頭瞬間流過的旋律,起於空寂,又歸於空寂.....

那回宕旋律線裡的靈動氣韻,是真空,也是妙有。

2012.4.7 哲思零縑之三
約 1 小時前 · 讚 · 1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