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境富裕的人,尚可支付每月兩班近十二萬甚至重病三班十八萬的看護費;家境中等的,被迫一一走上「犯法」,為孝道卯上國家無情也無理的法律;家境清貧的,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在缺人照料下,殘酷且沒有尊嚴地死去。

原來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不只表現於房價;還表現於兒女親情的折磨。富者,孝;窮者,注定不孝。

在微弱的正義藉口中,勞委會說他們了解狀況,但擔心「勞工團體的反彈」。我一位科技界董事長朋友詢問我:這個國家為何如此荒唐?難道他們不知道台灣本地人多數已不願住他人家,台灣早已沒有所謂的「桃姐」了嗎?他回憶前年照顧已逝父親,每月付十八萬看護費;他問我,可否安排見勞委會主委及抗爭的團體,如此高的費用,一般台灣人誰付得起?難道勞工團體自己沒有父親?沒有母親嗎?

文茜語錄/台灣的桃姐在何方?|時報周刊|時事綜合|雜誌|中時電子報
mag.chinatimes.com
文茜語錄/台灣的桃姐在何方?:明天,哲語將撰寫他父親的訃文。
讚 · · 分享 · 昨天 19:52
Siyul Lu 、蔣鵬、蘇靜茹以及其他 6 人都說讚。
被轉分享 1 次

Yuchun Chan 關於老年照顧,可以思考的面向很多,
昨天 19:58 · 讚

Yuchun Chan 由看護照顧是一種,但這又是把照顧的負擔私人化,
昨天 19:58 · 讚

Yuchun Chan 我不欣賞陳文茜所引述的的「科技界董事長」發言,把問題變成要不就是台灣勞工團體讓步接受低薪、要不就是老人照顧費用高昂,只有富者可以負擔的二元思考,彷彿台灣的老人照顧只存在一種「家內照顧」的可能性
昨天 20:03 · 讚 · 1

Yuchun Chan 我欣賞他指出的老人照顧階級化的問題,但是就和嬰幼兒托育一樣,社區共同照顧、公部門補貼等等,一定還存在更多可能性
昨天 20:06 · 讚
朱志學 您說“把問題變成要不就是台灣勞工團體讓步接受低薪、要不就是老人照顧費用高昂,只有富者可以負擔的二元思考,彷彿台灣的老人照顧只存在一種「家內照顧」的可能性”。
新的可能性在落實之前,台灣畢竟不是共產主義國家,除了靠家人自己硬扛,還能怎樣?
這直接決定於臥病者與照顧者的財力狀況。
我個人“自顧無長策”,也看不出在資本主義的現實情勢下,還有任何不訴諸財力交換之支援系統的可能。
請告訴我已然可以推動落實、超越階級化的現狀,又有效免除照顧者沈重財力負擔的具體方式。
我對這問題有迫切感,因為,我母親也隨時瀕臨這道深淵。
昨天 20:35 · 讚 · 1

Yuchun Chan 我們家現在也是面臨這樣的處境啊,媽媽實在累壞了,只能把照顧的擔子,聘請外籍看護來分擔,用的是外公外婆自己的退休金,要不是外公外婆自己手邊還有些錢,恐怕我目前也無法回到花蓮生活,得在家共同照顧外公外婆。對於目前就面對到這種「深淵」處境的人來說,需要的真的就是可以「立即解決」的方案,所以在還未找到「家內照顧」以外的方案前,透過公共的補貼政策或許是一個方式。其實不只是老人照顧,育嬰託幼以及上次立委楊玉欣的情況也都是如此。
昨天 21:05 · 收回 · 1

Yuchun Chan 花蓮樸門社區正在發展「社區貨幣」,比如你可以提供空間或鋼琴演奏,來交換照護服務。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式,而且搞不好就是在花蓮這樣的小地方才行得通。
昨天 21:08 · 收回 · 1

Yuchun Chan 另外啊,偷偷跟你說,我覺得啊,我們這些學生和余老師的關係,也是種彼此照顧的關係呢!呵呵~
昨天 21:09 · 收回 · 1
朱志學 我可以體會妳描繪的情境。
但您舉的例子,除了公共補貼政策(據我經驗,不是工作能力喪失或全家老小都身無恆產者,是很不容易請領到補助的)外,都不是在制度、法律層面建立的支援系統。
這等跡近烏托邦的社區,勉強只可能在小地方局部推行,要普遍適用於台灣,可能性渺茫,不預可知。
去年親身參與的生態村營隊,事實就證明是個笑話。
主事人太低估“人性”問題,不參加還好,經歷過後,我反而徹底斷念。
寧可離群索居,自生自滅,還來得天寬地闊^^
昨天 21:29 · 讚 · 1

蔣鵬 「同工同酬」就必然是正義嗎?
正義的層面有太多種,能夠讓許多人負擔的起照顧費用,並讓需要照顧的人能真的被照顧到,不也是一種正義嗎?
台灣的很多勞工團體跟一些環保團體一樣,
在我看來都虛偽的可以,
經常以烏托邦式的理念去壟罩所有議題,
但關於具體的實踐之法卻貧乏的可憐
,也並未深入的去探討與思考每一個真實的現象,
往往用一些未經過檢驗的偽正義、或偽人權去套用,
彷彿人性是可以被我們輕易去規約與掌控的?
我看到很多的環保人士,邊反核四,卻邊吹冷氣、邊開車,再邊用3C產品、智慧型手機。
請問我們的地球在大家對於環保的「共識」與「宣導」下,汙染減少了多少?溫室效應減少了多少?
碳排放減少了多少?
通通都是不減反增!這說明什麼?
在那些勞工團體所謂人權的大旗下,
我們的勞工所得增加了多少?
貧富差距減少了多少?
房價還是只漲不跌....這說明了什麼?

我的意思不是說不該主張什麼,
而是如果沒有看到真實現象下的基本結構,
沒有看到結構中的資本主義是如何的層層纏繞我們至無所出逃,
很多主張就會變成假主張,
誰會用聽一首曲子去交換照顧一個24小時讓妳身心煎熬的病人?
誰能等到公共政策去照顧那些迫切需要照顧的人?
從公聽會到立法到通過到一大堆的門檻...
怕還等不到政府照顧,就先去給上帝照顧了...。

從邏輯上看似合理的主張,
往往是現實上無法實踐的主張,
這就好像很多專家在談減肥,很簡單!
只要少吃多運動,一定可以瘦下來!

嗚呼哀哉!真這麼容易,
這世界還有這許多在慾望與意志間拔河的胖子嗎?
21 小時前 · 收回 · 2
朱志學 蔣鵬“沒有看到真實現象下的基本結構”一言
確實是直擊要害!
21 小時前 · 讚 · 2
朱志學 理念是抵不過基本結構的
21 小時前 · 讚 · 2
朱志學 靠理念解決問題,還不如徹底瞭解現象下的基本結構來得實際。
21 小時前 · 讚 · 2

Yuchun Chan 舉花蓮樸門「社區貨幣」為例,試圖做為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我太輕率了,想在這致歉。就像蔣鵬所指出的,裡頭有複雜的結構問題,包括目前對跨國移工的管制政策,是怎麼在陷雇主與移工於不義;整體社會追求個人主義,將所有問題個人化(比如現在的青年貧窮問題,歸咎於就是個人不努力)等等。以為存在一個簡單的解決方式,恐怕都是忽略問題的複雜性,也很可能這樣的解決方式只是因循或強固了原先的不正義結構。
9 小時前 · 收回 · 1

Yuchun Chan 這幾年在花蓮的生活,的確讓我看到很多不一樣的可能性。比方五味屋、比方余老師所帶領的陪病團隊,裡頭所追求的,都不是一種原子式的孤立存在,人與人可以怎麼共扶持與共學。
8 小時前 · 收回 · 1

Yuchun Chan 大多時候我很懶惰,或者覺得自己在龐大複雜的結構問題下,很難動彈也無法去釐清。不過還是得儘可能地提醒自己(或是感恩身邊有朋友提醒),不可輕易地就隨流而轉,怎麼樣一些小小的地方,進行一點小小革命。
8 小時前 · 收回 · 2
朱志學 正因這基本結構是集體業力厚植下的產物,再加上全球化推波助瀾下急遽漫漶開來的M型社會傾向,有生之年,要等到這愈形強固的“不正義結構”砉然崩解,我看是遙遙無期。

與其冀望國家機器在法制面有大刀闊斧的有效作為,或寄託烏托邦式的社區互助,只怕人去樓空,音書俱渺後,終歸是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到頭來,孤獨才是最頑強的真實!

此所以~“花果飄零,靈根自植”八字,

更切乎我的立腳處。
8 小時前 · 讚 · 2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見欠缺理論訓練的修行中人,排拒學問,蔑視概念,輕看表達........
自己思路錯亂,觸處成滯,說理不過,惱羞成怒,就綿裡藏針地損人以自高。
最典型的反應,就是責人空談,而自命實修。
可究其底藴,所云實修,依然箝制於格序化的宰制。
卻獨不見,真看不穿頭腦把戲的,並非別人,而是自己。
可偏偏正是這等人,總是沒來由地橫生一種空頭而無根的自信。
他們每在想像中,陶醉於自己的修行精深,卻無視天下之大,能人高士,所在多有....
說穿了,只是關起門來自己“腦爽”。
再怎麼自我感覺良好,唬弄外行人罷了,沒用的!

2012.4.4 哲思零縑




我跟我曾很敬愛的老師疏遠多年了!
除非他有事連絡,我從不主動求見。
不是不敬重他代表的人格風範,很多層面,他當然是可敬的!
但這位可敬者永遠自恃只有自己才算在實踐,別人都在空談理論。
他總是陶醉於指點別人,卻不知這世間天縱英才之士,燦若群星。
也許,他被自己堅信的真理光芒給層層包覆,以至完全看不見群星的存在。
群星也在淵默中,很有默契地自動對他隱蔽.............
直到他一個人被孤獨地留下來...........
讚 · · 23 小時前
Michelle Liu 、 Siyul Lu 和其他 2 人都說讚。

Mark Chang 嗯~~~很啟人靜思的看法!!!
2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坐而論何不起而行?
我只見祢卡陷在獲取理論與恣意張冠李戴
祢沒有我所以為的迫切苦悶 也沒有臨深淵的警覺和大氣魄”

是耶?非耶?
哪來這些沒來由的自信作此論斷?
請不要狂妄地錯認你有眼力看見我的位置。
讚 · · 23 小時前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坡居士:寄至味於澹泊

良寬和尚:

生涯懶立身,騰騰任天真。
囊中三升米,爐邊一束薪。
誰問迷悟跡,何知名利塵。
夜雨草庵裡,雙腳等閒伸。
讚 · · 星期一 12:58
Siyul Lu 和蘇靜茹都說讚。


朱志學
通過閒散核心的無限趨近,凝探內在轉化的可能:

從 “投石問路” 到 “投閒置散”。
從疆域化到解疆域化。
從對象化到非對象化。
從目標性到無目標性。
讚 · · 星期一 11:22
Siyul Lu 、李柏霖、 Anita Wang 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瞬間裡頭,轉換了力量場。
力量場不能被預先設想,是瞬間碰撞出來的
讚 · · 星期一 18:58
Siyul Lu 和 Chen Rong 都說讚。


朱志學
滄桑之眼,凝視遠方,即已是滿足。
讚 · · 星期一 18:58
浮草另帖和 Chen Rong 都說讚。

動靜大妹 悠然見南山......
星期一 19:29 · 讚


朱志學
人需要ㄧ種厚度來支撐他的存在。
越明察秋毫,這厚度就越消失掉。
讚 · · 星期一 18:57
Siyul Lu 和 Chen Rong 都說讚。

Jing Ping Chang 怎麼說呢....
星期一 19:10 · 讚
朱志學 莊子有云: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精明算計,不若歸根復命。
越明察秋毫,越錯過隱蔽暗處的力量。
越精於算計,越觸碰不到浩蕩的生命力。
星期一 19:29 · 讚 · 2


朱志學
苦,而無“苦相”。(苦相,即是建立在對象化勾連的煩惱)
文殊問疾面對的大居士維摩詰,就有這等能耐。

2012.4.2 哲思零縑之二
讚 · · 星期一 18:56
Siyul Lu 和 Chen Rong 都說讚。


朱志學
頑強求活,是最強大的延續感。
延續感的基本表徵就是“明天”;
明天則是格序化的產物。
即此而言,延續感就是格序化最大的遺毒。

不試圖強加延續感(格序化的根本遺毒)於存在之上,就能趨近存在的閒散核心。(苦而無苦相)
就能與“苦”(根本苦or苦之自體:在此猶未陷對象化勾連的泥淖)相安。
否則,就在苦自體之上,包裹纏縛著層疊無盡的“煩惱”(對象化勾連的煩惱)。
這是累劫業習投射的“第二枝箭”。
其苦相,純屬自戕,無關乎苦自體。
是自己為“格序化”所蔽,而自我坎陷的結果。

2012.4.2 午後哲思零縑


朱志學
這是張大春昨晚八點十五分新出爐的“詩作”。
顯然也是剛看了昨天法院對黃春明的判決,心有不平而作。

(案:台南地院依公然侮辱罪,判罰黃春明新台幣1萬元,緩刑2年。)

這就是張大春比黃春明老練的地方。
畢竟是絕頂聰明人物,沒再重蹈修理施明德而被迫跑法院的覆轍。
這回,他罵得頗富於創意!
所以可以確信,絕對不會挨告。
可黃春明畢竟是黃春明,學不來城市人一肚皮九彎十八拐的曲折心思.....
老頑童太真性情,勃谿而起,破口五字經就要跟人幹架。
這就事涉“罵人的藝術”:
對付像蔣為文這等人X,又要攻其要害,一擊必殺,又要閃開官司糾纏,全身而退.........
張大春開春“新詩”之作,為我們上了一課!
以後再遇到瘋狗,大家多學著點^^


志學2012.4.3側記


張大春:

如果我罵蔣為文是狗雜碎,那麼,我就既侮辱了狗、也侮辱了雜碎,也侮辱了狗雜碎;所以,我不會這麼罵。

如果我罵蔣為文是王八蛋,那麼,我就既侮辱了王八,、也侮辱了蛋,也侮辱了王八蛋;所以,我不會這麼罵。

如果我罵蔣為文龜日的,那麼,我就既侮辱了龜、也侮辱了日,也侮辱了龜日的;所以,我不會這麼罵。

───那麼,我好像只能罵蔣為文:你真是太蔣為文了呀!


朱志學
如果我罵蔣為文是瘋狗,
那麼,我就既侮辱了瘋子、也侮辱了狗,也侮辱了瘋掉的狗;
所以,我不該這麼罵。
讚 · · 23 小時前
Mark Chang 說讚。

Mark Chang 會不會~~~當你說出口的時候,污穢了你的嘴;當你一想到此人的時候,他又玷汙了你的頭腦???去去去~~~不值一提,不就得了!!!這樣的人,無非為了突顯自我,就怕沒人理,何必中計,還讓自己花時間傷身體呢???
22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不過是造句練習!
拿他來涮涮罷了^^
22 小時前 · 讚 · 3

判斷所需要的前提,不是高度發展的智力或老練,而是自覺地與自己共處、與自己交流的品行。

~漢娜.鄂蘭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一個清晨醒來,能放下萬緣,無所事事地沐浴在滿屋陽光的莊園大廳.......

這事,不正是春上村樹揭示的“小確幸”?(微小卻確定的幸福)

滿屋灑落的陽光,以至空氣中浮盪的咖啡香、窗外的鳥啼花放........

在此,不復顯像為對象性之目標,而是存在自身氤氳其中的背景。

這種非對象性的背景,細味之,風光無限。
我悠然晃漾其中...
晨起,不急於睜眼下床,只閒散地讓每一個身體的細胞,細膩地感覺著被如是之“背景”給包覆其中的小小幸福。

這幸福讓我從中找到了一種對抗生活常軌的力量。

這力量緣何而來?

余老師透過良寬和尚的詩作,給出了精辟的提示:
對閒散核心的無限趨近。
更準確地說:透過“解疆域化”,而更抵安閒處.......

這分山靜雲閑般的安適之感,不是獲得對象之樂,而是存有狀態本身就是“樂”。
所云“非對象性的樂”,不是建立在:I do something,而是:happy without any cause。

這就是零的動力學:通過抵達閒散的核心,以超越立基於“世界之相”(疆域化)所勾連的更多滋味。

一味,無味 ; 即是至味。
深於無相(解疆域化)之至味者,自然棲心閒散,飄若不繫之舟.........

北宋東坡有云:“發纖穠於短簡,寄至味於淡泊。”
所以寄至味於澹淡泊,我從中體察到的,正是一種無待對象性勾連的至樂。

看似尋常,在我眼裡,卻是一件“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一處浸潤在飽滿陽光下的家屋,雖無人與聞,如空谷跫音......

淡定幽深的閒適感,不覺間,已逐日凝成我每日優入聖域必經的精神儀式......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志學
情為了佛,夢為了覺。
本是對“道心卓絕”者才成立的。
尋常眾生,從來觸碰不到內在的動力,從來不知內在深淵之召喚為何物,情與夢自然流蕩無歸,隨境迷離。
但關乎生命的真理,本注定是主觀性的。
它無關平庸的多數作何表現。
就這意義而言,“情為了佛,夢為了覺”,只能是隸屬個人的真理。
事實上,正因“萬人叢中一人曉”,它才是真理。
若尋常眾生都可輕易優為之,此類媚俗的真理,又何異於偽幣?

志學

主旨: 回覆情勝千古與定格浮光掠影

1. 情勝千古 只因雙方在妙契無言中 破相歸一心
2. 至於情為了佛夢為了覺這知解 如同俗諺久病成良醫
究理是久病未必成良醫 倒是久病病愈深重 回天乏術
在愚癡幻網中浮沈作意 在夢中之夢淪陷
累生經事歷險 有人我執法執愈深 有人識破幻象淨戒諸根塵恆守虛靜 何以兩者皆在情與夢中而一人隨境迷離另一人堅正純粹?
所以情不必然為了佛,夢也不必然為了覺
只因幻情中人不知有佛 ,迷夢之徒不知有醒
這是我所知道的

~Mico
讚 · · 3月30日 22:48
Siyul Lu 、涂 瑛蘭、吳昕容以及其他 3 人都說讚。

有一隻 為何要印假鈔?
因為我不會印真鈔~~
3月30日 22:54 · 讚 · 1
朱志學 “偽幣”何其多?
3月30日 22:58 · 讚

有一隻 價廉刺激
3月30日 22:59 · 讚
朱志學 許多官僚朗朗上口的“依法行政”,也是偽幣。
3月30日 22:59 · 讚 · 2
朱志學 好像只要“依法”,就什麼惡行都可猖狂為之!
3月30日 23:00 · 讚 · 1

有一隻 無藥可治的機構效應,只能包爛
3月30日 23:04 · 讚
朱志學 沒錯!“機構效應”四字很傳神。
我早受夠了機構效應!
3月30日 23:08 · 讚
朱志學 假學術之名掩蓋偽幣之實的又一例~在檢調掩護下的學術殖民: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32900533.html

|言論新聞|中時電子報
news.chinatimes.com
3月30日 23:08 · 讚 · 1 ·

有一隻 人家是在搞連鎖企業~~還愈做愈多元化了
3月30日 23:11 · 讚
朱志學 每個領域,遲早都會被性好耙糞的逐臭之夫給盤據的!
學術界當然也不例外!
3月30日 23:24 · 讚 · 1

有一隻 學術界當然也不例外!
3月30日 23:26 · 讚

“所謂的覺者不過是曾經病態者”

曾經病態只是必要條件之ㄧ。
曾經病態而發心痛改前非、調適上遂者,方有走上覺者之路的可能。

“怪奇的是一個人怎麼甘心耽於長久病態?”

這就有如精神病患,很少承認自己是有精神病的。
醫學上稱此為缺乏“病識感”。
檻外人與檻內人所樂者原就不同,因為構成其根本視域的凝視點,原就相距懸遠。
所云修行,所修者何?
無非是“凝視點”的轉化。

志學又及

RE: 回覆情勝千古與定格浮光掠影

道心堅定者修成正果歸家平安是必然的
昏沈顛倒者的生命能量與歸期是凝滯與或然的
所謂的覺者不過是曾經病態者
怪奇的是一個人怎麼甘心耽於長久病態?
不覺悟者反倒奇怪.....

人 俗 僧 休 仙 佛

唯才子佳人小人小女子難養 此般人皆虛靈本心上遮蓋重重....

little
nobody
divine
comedy

四個快樂的英文單字

善護念
順氣
正骨
息息歸根

自度者 M
讚 · · 3月31日 14:54
Siyul Lu 、林旻昌、涂 瑛蘭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我喜歡第一&第四張。
異國風情更能喚起我的想像空間。
想像空間才真觸碰到內在的動力。

志學

ps.

“人迷了路只要循原路往回走就回到家了 不是嗎? ”

問題是路打從一開始就沒走對過。
回到哪呢?

寒山詩云:此時迷徑處,形問影何從?
人打從被拋擲於世間那一刻!
就已掉入錯誤的起點:being-in-the-world.

第二個錯誤,就是進入語言,此則東坡所云:人生識字憂患始。
人,在抵達深刻的省察前,即已在語言的誘導下型構了讓我們墜入地獄的凝視點與思維模態。

志學又及


朱志學
我另有別解。
無關抬槓,純為論學:

除非是大修行人,沒幾個人臨在於世,真是乘願而來。
看透作為陷阱的世界之前,人命定只能隨業流轉,這不是被拋擲是啥?
心隨境轉,作不了主,世界的力量,命定只能呈現為與己對峙的“他者相”。
依葛吉夫說法,人從內在結晶出自由意志前,只是因果推移下的“機器”。
說是“被拋擲”,正因人在隨業流轉中沒有選擇能力。

天堂不離陰濁人身,成道也不離血肉之軀。
人身無辜,問題出在深陷“格序化”纏縛的頭腦。
是頭腦染污了肉身,不是肉身拖累了頭腦。
新約福音有云:“道成肉身”。
道不成於肉身,只是頭腦另一種“妄中逐妄”遊戲罷了!
不論是莊子所云“技進於道”,或以“道藝合一”捻提藝術勝境的美學修行,試問:哪一樣離得開肉身的修行。

所以,肉身就是道路。
它就是道體呈現自身的必經途徑。
這意味:
沒有一個“家”是通過“厭倦”而可以回得了的。
回家的路,需要飽滿暢肆的能量,它只能來自於對命運的熱愛,這熱愛泉湧自動力醒覺後的純淨激情。
覺者之路,不可能是疲憊不堪的對反,它是在高度結晶的“will to power”中乘願飛向那“上揚至瀕死的生命”。
這才是我理解的“神聖性”。

志學

主旨: RE: 人迷了路只要循原路往回走就回到家了 不是嗎?

不移一步上西天 心行處滅 一念回機
亞當是被逐出伊甸園的耶穌 耶穌是回到伊甸園的亞當

人打從被拋擲世間那一刻!
就已掉入錯誤的起點:being-in-the-world.

是自己不認識自己是什麼 一直將自己拋入這個受條件限制的世界 非由他力拋擲 這只是一個心想而事成境成的物理機制

第二個錯誤,就是進入語言,此則東坡所云:人生識字憂患始

何時回普羅旺斯?
等我厭倦了巴黎

何時回天堂?
等我厭離了這陰濁人身與妄中逐妄

何時歸純陽嬰兒?
苦海無邊 迷途知返 看出停留在一種隨思想感覺在玩花樣自娛自苦的存在狀態是無意義與疲憊不堪的
照見此心在自興妖孽疾苦 自此改邪歸正 做個無心有氣道嬰




這是以華嚴宗為代表的別教修法:離妄以歸真。
天台宗另有圓教修法:即妄以歸真~不斷淫怒痴又不與俱。
圓教修法,正合於楞嚴經的洞見:

內守悠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志學

主旨: RE: 人迷了路只要循原路往回走就回到家了 不是嗎?

回到喜怒哀樂種種想未發之處
面壁吧!




朱志學
我沒說外力是根本因。
正因無明啓動業習,世界顯像為充滿脅迫性的外力,即此而言,外力是果,不是因。
人便是在無明遮蔽下,毫無選擇地被拋擲到個人累劫的業習與眾生集體的業習所交疊共構的“世界”。
這世界是頭腦的產物。
是夢幻泡影般的“有為法”。
醒覺之前,它就是箝制生命、蒙蔽本真的陷阱。
當我說:“被拋擲”,正因人在隨業流轉中沒有選擇能力。
本就無關乎價值判斷。
只是事實的陳述。
無所謂好,也無所謂不好。
真要論及好壞,也是因人而異。
能轉壞為好的,終究都只是例外的少數。
平均的多數,總是一往無回的。

ps

約翰福音說“道成肉身”是指耶穌。
耶穌並未遺忘自己是誰,也未活在混淆悲哀裡。
與您的詮釋,是兩個不同脈絡。
所以,當我說“道成(於)肉身”,與您說的“肉身成道”,都屬正面意涵。

志學又及

主旨: RE: 人迷了路只要循原路往回走就回到家了 不是嗎?

看透作為陷阱的世界之前,人命定只能隨業流轉,這不是被拋擲是啥?
是自心無明在啓動業習 非因外力而被拋擲 是自己執念顯像
說是“被拋擲”,正因人在隨業流轉中沒有選擇能力。
隨業流轉不好嗎? 若不好,且是苦 就會迫切尋解求回天之術熟練之 透過術修使自己常清常靜
熟悉並照見此心本地風光 培養自決力 斷貪嗔痴慢疑此五蓋
練己純熟臻至無反無側
走上此正道 自此心不驚愚搖擺

道成肉身: 進入這世界, 道自忘己為誰 活在圓周 活在混淆悲哀裡
肉身成道: 破一切疑 在自身存在裡找到圓心 即歸根竅,桃花源

M
讚 · · 星期日 17:02
Siyul Lu 和 Anzo Chuang 都說讚。

Anzo Chuang >>這世界是頭腦的產物,是夢幻泡影的有為法>>說的太好了!
星期日 17:20 · 讚


Mico:

清涼與火焚只有在頭腦裡才是對立的狀態。
是你沒真明白我的立論處,卻以“虛心辨別,力行驗證”責人越論越遠?
別人有所論議,未必背後就沒有實感。
用心深契處,論議與實踐,本就兩無乖違。
我不認為自己的認真論學,得到你平心的理解。
你既自恃悟境,已究竟圓滿,無待商榷。
我心裡也自有深淺。
向來,我以論學表達對朋友的敬重。
日後,恕我不再回文,免自討沒趣!

志學

主旨: 虛心辨別 力行驗證

即妄所以了妄 了了就離了 離了就好了
不必禁慾 而是親證清涼後 自然離慾 欲是火焚 清涼與火焚是兩相對立的狀態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虛心辨別 力行驗證
生因識有 滅從色除 理則頓悟 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 因次第盡
志學並未靜心深思我意 祢回函再議處皆是誤解後的執單點愈論愈遠
若志學針對誤解處再抒發之言假定為邏輯2
那麼我的回答其實已早說在前
回頭再讀便知

檻內檻外都是過程 個人不自欺便好 身心沁涼安泰才是明證

或者懷了孕 或者沒有懷孕 這是假不了的
一個人沒有懷孕卻一直嚷嚷:我懷孕了!我懷孕了 只是騙了自己

可愛的志學 我們同為苦命淪落人 各自戒慎 我不好議 and the rest is silence, and I'm smiling at you in silence, now.



朱志學
“內守悠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楞嚴經

案:

沒有“出離”,只有“轉化”。
否則又自陷邏輯二分性思路的“邊見”。
讚 · · 星期日 20:10
Siyul Lu 、吳昕容和張淑玫都說讚。
朱志學 甚至,沒有“轉化”,沒有“回返”....
只有“如是”~
如其本然所是。
星期日 20:12 · 讚 · 2



“坐而論何不起而行?
祢讀諸多聖賢書不就是為了將澄明內化成為日日夜夜所渴慕的奧祕本身嗎?
我只見祢卡陷在獲取理論與恣意張冠李戴
祢沒有我所以為的迫切苦悶 也沒有臨深淵的警覺和大氣魄”


哪來這些沒來由的自信作此論斷?
請不要狂妄地錯認你有眼力看見我的位置。


志學


主旨: RE: 我沒有悟境 只是negate and negate... 直到nothing is there.

志學 我可能有精神病+強迫症 祢是不會在意的 憐憫我吧!




主旨: 我沒有悟境 只是negate and negate... 直到nothing is there.

“我不認為自己的認真論學,得到你平心的理解。
你既自恃悟境,已究竟圓滿,無待商榷”---> 這是你誤解而歸結出的意思 我根本不是這個意思

我沒有悟境 只是negate and negate... 直到nothing is there.

坐而論何不起而行? 祢讀諸多聖賢書不就是為了將澄明內化成為日日夜夜所渴慕的奧祕本身嗎?
但我只見祢卡陷在獲取理論與恣意張冠李戴

祢非祂者 祢我非二 皆是修行人
我見己不對勁兒 便是當下自靈裡發警語自我調正凝視點 默朝上帝 此上帝者 自本明心也
非長途爬涉後而得的天邊物

這是我的錯

祢沒有我所以為的迫切苦悶 也沒有臨深淵的警覺和大氣魄

誤視我為敵 就愛使性撅嘴








主旨: RE: 虛心辨別 力行驗證



我不認為自己的認真論學,得到你平心的理解。
你既自恃悟境,已究竟圓滿,無待商榷
這是祢的意思

息心 我的愛人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