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男生有一天突然把自己當作一顆蛋,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這個男生變得不敢隨便亂動,也不想出門,因為他很擔心自己破掉。大部分的精神科醫生都開抗壓力或抗憂鬱的藥來治療,均告無效。只有一位醫生告訴他如果擔心自己破掉,就隨身攜帶一片土司,每次要坐下的時候,就將土司放在椅子上,再坐下去。  

 這位男子接受這位醫生的建議,而有了社交生活。

“土司男”案例在愛情上是重要的概念:

對一個活在自己虛擬世界的人,即便全世界都否定你,只要找到認同你、心靈相契的那一位,你就可以在這段柔軟無害的關係中找到一個位置,再也不會無所適從,無依無靠。
這視角顯露了一個深微的理解:
愛情,是虛擬世界的交疊。

這印證了黑格爾的洞見:

“人並非渴望一客體,而是渴望那客體的渴望。”

  Man does not desire an object; he desires the object’s desire———黑格爾

這話看似簡練,卻不見得能夠輕易把握。

在提出我的詮釋角度前,不妨先打個比方:

試想,一部空有機身卻不能上網的電腦,戀之何益?
你無法透過它建立任何對自己有意義的連結。

建立有意義的連結,才是重點所在。
相對浮面的“門當戶對”、“金玉良姻”,它恐怕才真是觸及生命底藴並讓真實的關係徹底成為可能的“充足條件”。

紅樓夢有云: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這一縷幽怨無端的“難平之意”,才真觸碰到深伏關係裡的“空缺”。

此所以,即令在愛情裡頭:
肉身的姿色、體態、青春,是如何地燦爛奪目、不可逼視........
現實的位階、局勢、財富,又是如何地輝煌耀眼、權傾一時..........

可世情所倚重的條件,卻依然包覆不住內心空缺處隨時反噬的荒蕪與蒼涼.........
到頭來才明白:
容顏清麗,卻腹笥窘迫、眼界狹仄的枕邊人,卻是讓自己嚙齒腐心的消亡中惘惘不甘的“憾恨”所在..........

正是: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

除非是對寂寞有很深渴求的人,我實在想不通有啥理由要找這等人跟自己過不去。

我厭棄一切的自虐傾向。
從黑格爾這番話,倒是在反覆吟詠間看出了一番深沈的況味:

原來,我們從不真只是愛上一個客體本身,我們愛上的是那蘊生於客體並通過客體展現的渴望:

他的主觀意志、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價值動向、他的深情眷戀、他信仰的真理、他服膺的理想、他獻身的戰鬥、他皈命的文化、他流連不捨的鄉愁、他棲心玄遠的寄託...........

簡言之:

我愛你,只因為你也屬於那我可以與你“比翼飛行”的世界..............

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一位人物典型~“伊凡.卡拉馬助夫”,
在此是深具啓示性的..........
我永遠難忘他的“卡拉馬助夫弟兄們”書中,那位最具叛逆性的伊凡.卡拉馬助夫對他的弟弟艾利沙一番離別贈言,是如何在我靈命深處刻縷下不曾磨滅的印記:

“我要去歐洲,雖然我明知我只是去到一所墓地,但我也知道這墓地於我,非常的親切。可愛的死者,葬在那裡,覆蓋在他們身上的石頭,每一塊都在告訴世人:這曾是無比熱情地生活過的生命,這曾是無比狂熱的一位信仰者~信仰於自己的成就 自己的真理 自己的戰鬥 自己的知識 ,故而我知道,我也確信,我會跪下來,親吻這些石塊,為死者哭泣。”

只有稟賦同樣靈魂印記的人,才會被這段話深深打動,並發自肺腑地說出:

我愛你,只因你屬於我熱愛的世界.....................

2011.11.25 哲思隨筆

Docliu Liu

朱兄在說I-phone粉絲嗎?哈哈

朱志學

劉兄這角度也很有意思。
很適用於理解粉絲的群眾心理。

這角度還真值得界黑格爾此言好好發揮一番^^

但我看出了另ㄧ端倪:

才剛寫就一篇文章,
試圖將黑格爾、土司男與愛情三條看似不相關的線索給拉攏為ㄧ。

我借此施之於愛情的詮解角度是:“我愛你,因為你屬於我熱愛的世界。

劉兄的角度若施之於愛情,可以簡化為底下這段話:“我愛你,因為每個人都渴望你。”

前者是蘊生於客體自身的渴望,後者是依附於客體的渴望。
一個是由內而外的激情,一個是由外而內的催眠。

箇中還是有細膩的區辨。

“人並非渴望一客體,而是渴望那客體的渴望。”

朱兄在說I-phone粉絲嗎?哈哈

2011.11.25 文末附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影残箋:再論“轉化”~

1.在“深度的時間感”中發展一種不受“對象化”觀物方式給“化約”並“規訓”之對於「生命」與「自然」的徹底感觸能力;

2.這不受“對象化牢籠”轄制的感觸方式,只含藏於詩意瞬間~亦即,那由水平進向驀然向被覆蓋的“深度”垂直打入的立體維度裡頭。

3.詩意瞬間創造了連結“自體性領域”的“空隙”。

4.空隙蘊生了轉化的動力。

5.抉發出這動力,才可能發展出和整個文明、歷史、以至一切規範性之社會對抗的精神強度。

2011.11.23哲思手記之三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不等於轉化。

轉化,是將視域拓展到終極面;
是觸摸到“對象化”所未及牢籠的“未定域”;
是經由冥視空間與超越界接頭,而不復眷戀塵世。
對他而言,依憑肉眼而確立的世界已被棲心玄遠的“胸中海嶽”給替代。
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
真正的轉化已然不受世界拘役。
而且,一旦出離:
永不退轉,判若兩人..............

改變,則無涉真正的“出離”!
他所有的對抗或反叛,都只是受制同一維度的水平移動,骨子裡卻仍服膺世界的邏輯。
他相信世界給予的承諾。
終其一生所有的努力無非是在~
維護那不斷在裂解中走向崩潰的謊言.......

前者通過“空隙”進入依屬垂直向度的“詩意瞬間”(深化的時間感)
後者則卻對折疊於世界裂縫的“空隙”視而不見,而始終束縛於水平進向的“物理時間”(過去、現在、未來)。

我所云:深及魂命底蘊的內在時間感已然悄悄啟動...........
那是因為:我終於比過去任何時刻都更有能力“越世孤行”,而將自己收疊於巴舍拉“空間詩學”所云之"私密的浩蕩感"裡面。

通過這兩年的聽課,我隱然獲致一條看不見的“絲線”,將多年蓄積的閱讀材料以全然不同以往的手法重新編織成串;又好似潛蘊咖啡生豆裡的精魂,偶然得遇行家細膩的烈火烘烤而終能爆出冷豔的幽香........

史作檉敘寫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有云:

"50歲完全建立他所實有的藝術王國,他成功了,卻陷入徹頭徹尾之孤獨與焦慮不已的自體性領域,終於走進了一個幾幾乎空無一人的世界。"

我以前不懂史作檉所揭露的“自體性領域”。
更無從窺見並深深體會什麼是遭逢自體性領域者所必然陷入的“徹頭徹尾之孤獨與焦慮”..........

這讓我不能不聯想及:
第一次走進余師課堂就猝然迎上列維納斯著名的ilya概念。

對比那時似懂非懂的生澀淺薄,
此刻的我,終於也在內在命運的驅使下明明白白地來到:
那世人目之為冷酷異境而競相趨避以免於舊有世界瀕臨崩毀的“邊界地帶”。

有趣的是:
邊界,這在希臘導演安哲普洛斯電影中謎一般的“國境”意象.............
對加拿大鋼琴天才顧爾德而言,可以是從容優游其中的北國雪地;
對世情眷戀猶深的“檻內人”,卻是可以把人給活活逼瘋的存在深淵.................

我由此領悟了真正的藝術家所站立的位置。
不論多少的掌聲包覆著他們,真正的藝術家命定只能忠於自己的孤獨。
他只能活在邊界,而無法屬於世界。

總之,
通過這兩年的潛心問學,某種幽藏生命底藴裡蟄伏深微的“可能性”,終於逼臨綻放的瞬間........
我終於有足夠眼力~
隨時認出
並自在召喚那遍在天地
卻始終須臾不離的moment of poetic........

2011.2.23哲思手記之二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志學
確實是句句結晶。
余師通過風貌獨具的現象學敘事手法,再配上那層出不窮、迭出新義的獨特語言,每句話都打開一個深淵...........

兩年的問學因緣,讓我毫無牽強地盡去世俗的奔忙,除在寂寞中潛心學問,這世上再沒吸引我的事情。

不必擔心你書唸得不夠多。
知識性的準備,或世俗性的聰明才智,在老師的課堂上都是不相應、也根本使不上力的。
依我體會:
聽課的難度所在,不在概念名相涉獵得不夠,而在生命的悟境無法透入概念背後的現場深度。
這就是我說的:
余師在課堂給的不是information,而是直叩存在核心的transformation。
人可教,命不可教。
前者是就information的層次而言;後者則深及transformation的層次。
我心裡有數:
你在命運的洗煉下蓄積的豐厚存在感,已讓你擁有比絕大多數人更好的聽課準備。

我很歡迎,
您抽空前來一道聽課。

相信老師也會很開心的^^

志學2011.11.23哲思隨筆

貝森朵夫:
說到內心轉化……,
我對這個主題有興趣,實在很想聽星期一下午宗教與自我轉化的課,
一堂課講一個人,想必句句是結晶。

老師的課綱中列出的人物,我只聽過幾個,只看過佩瑪秋卓的一本書,
所以想,如果時間可以配合,去聽這堂課。

貞貞
讚 · · 10 小時前
Anzo Chuang 、余德慧、 Isalyn Chu 以及其他 5 人都說讚。

YT Tung 那位老師?那裡可聽課?好好奇~
9 小時前 · 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結論是一切都很好。」伊底帕斯如是說。

Oedipus at the outset obeys fate without knowing it. But from the moment he knows, his tragedy begins. Yet at the same moment, blind and desperate, he realizes that the only bond linking him to the world is the cool hand of a girl. Then a tremendous remark rings out:

“Despite so many ordeals, my advanced age and the nobility of my soul make me conclude that all is well.”

~Camus

附記:

如是古老的希臘悲劇,在長達數千年的譯寫流傳過程中自然會繁衍許多版本。
有精簡版,有詳盡版。
有古英文版,有現代英文版。
我無力直接檢閱希臘原典,只能信任卡謬所閱讀的版本。
但文本的閱讀本就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
薛希弗斯的神話,亦在卡謬洞見深銳的靈思觀照下,開掘出驚人的內藴。
我個人格外欣賞:卡謬獨出眾流的驚人視域,如何為伊底帕斯飽經風霜的暮年身影,開展了如是的詮釋深度。
這正是他同樣施之於薛希弗斯的魔法。
作為薛希弗斯命運的巨石,同樣是仰賴卡謬妙筆生花的詮釋進路,才開掘了原始版本的敘事策略所無法企及的悲劇深度。

2011.11.23哲思札記之ㄧ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