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圣诞节的李斯特 


  又是一年圣诞。这两天居然没有下雪,院里只是残雪。所以,空气中安静得连下雪的声音都没有。路上有塑料袋在风里翩翩起舞,树枝在天空的蓝背景里晃。一切都像在上演一部默片。圣诞节里其实是应该听巴赫或者亨德尔的,我却要一定要跟热闹的李斯特共度,索性撕碎这片宁静。
  浪漫主义时期,人的爱痛悲欢都因为可以毫无顾忌地展开而显得格外亮和硬—即使是肖邦,表现手法虽然可称得上温柔敦厚、风致楚楚,而那袒露心灵的勇气还是跟古典派的引而不发一刀两断了。更不用说在钢琴上颐指气使的李斯特。看看乐谱就知道,这人坐在钢琴跟前,当真是要发疯。谁都知道他的钢琴曲充满喧嚣,以至于他暗暗潜伏的内省和苦涩都被“浮华”的恶名掩盖,在世人那里无论如何“升华”不起来。不过,对于能在钢琴上折腾的家伙,我怎么也没法反感—这手指功夫无论如何不是闹着玩的,让我们这种技术永远过不了关的人仰视—哪怕过耳一遍就丢开。听听人家手指上闪烁的一片繁华,虽然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不堪,到底能落个大痛快。比如那首著名的《钟》,曾经让我无数次脊背发凉,不知今生今世还有何物能让人如此决意忘却伤生哀世,安享这般琴上昙花。
  真是好久没听过李斯特了,于是被狠狠地刺中,简直要“闻鸡起舞”。我这里比较痛快的录音包括布伦德尔录的一套诸位大师选集中的一张“李斯特”,主要都是匈牙利狂想曲。此外阿格里齐录过的一张CD中,有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当真是无比大气又精准,让人不着迷也不行。倒茶!先在这淋漓的八度进行中快意一场再说。如此的感官愉悦无须经过大脑,只要对光对色稍有知觉,就会在这斑斓之声里醉生梦死。而我的快意,比起现场的听众,或者演奏者自己,还不知要逊色几分呢。狂想曲里,“炫技”虽然难免,可是每一首都奔涌着萧森之气,实在不能算浅薄之作。寒气扰扰间,又有红烛昏沉。唉,李斯特这个一辈子在荣华和名声里打滚的家伙,骨子里却是如此苍凉,苍凉到脆弱和颤抖,“白头吟望苦低垂”。
  激动过后,又找来别人的录音来听。很多大师都录过他的匈牙利狂想曲。比如帕多雷夫斯基,纸带录音的效果居然象模象样。那个时代,好象这种浪漫派炫技曲目大行其道。这组曲子中最著名的有第二,第六,第十二,第十五等等,听上去味道其实差不多,都是大刀阔斧的摧枯拉朽在先,然后一些波希米亚味道十足的旋律散章醉醺醺地在寒光中浮现,最后灿烂的乐思汇成悲声,居然一片法相庄严。其中双手八度颤音俯拾即是,沉重的和弦更是在旋律中漫成泌之洋洋,实在是考验琴手肩膀手臂的好材料。虽然各首狂想曲结构大体一致,没什么新想法,可偶然听听,那音乐还是如同凶猛的刀剑,砍杀出一个凛凛新世界,最后偃旗息鼓,容人在颓唐中做梦。不过,如果听得太多,弄不好会觉得这里面的大喜大悲简直有按照配方炮制之嫌,从引子开始,一、二、三,开始感动吧!然而这迎耳而来的巨大声音既然与感官干柴烈火般相投,我们注定要接受。
  注定要接受。可是也不难想象,李斯特这样颖慧殊常之人,注定不会自满于这些浮华之作。在欧洲的游历对他影响甚深。钢琴曲集《旅游岁月》就是充满奇思和冥想之作。此外还有大量宗教音乐,清唱剧《基督耶稣》、《圣伊丽莎白传奇》、应答圣歌《七大圣事》以及《匈牙利加冕弥撒》等等。这些不太出名的作品,其实更接近他的内心。
  可惜人们顶多是看到他“炫技”之名下的巨大创造力,而那朴素安静的一面少有人知。那个时期有了拿破仑、歌德、雨果、巴尔扎克、德拉克洛瓦,真是个快乐鲜亮的美丽新世界。海涅说他是“那个时代的疯狂、英俊、可畏、怪异、幼稚的孩子”,是法国浪漫主义之子,也是它的英雄和囚徒。他的生活也几乎是当时“浪漫骑士”的典型:出身寒微然而敢对权贵横眉,自小遭遇无数阻挠然而还是凭借天才生生脱颖而出—当然这要感谢那个繁华的欧洲,那时据说不大有人饿死,音乐家受苦的不多(虽然舒伯特莫扎特留下了一些悲伤的故事,但主要与个人气质相关,在那个时代并无代表性)。除了弹琴作曲,他兼弄指挥,倒是在音乐会上风头出尽,被称为“钢琴上的唐璜”,却也埋下作品被贴上“炫技”标签的种子。早年追求贵族女儿卡罗琳未果(不过他几乎终身跟这个女人藕断丝连),留下的伤心印记使骄傲的他几乎终身再不敢追求女性。婚姻坎坷不说,女儿鬼使神差地嫁给了另一“恶魔”瓦格纳—一个“在每个树丛下都能看到敌人”的凉薄家伙。李斯特却是天性磊落慷慨,一向善举累累,曾经多次对尚未得志的瓦格纳伸出援手。直到有一天,瓦格纳感到“不需要任何人了,包括李斯特”。这当然都是书上的记载。天才之间的种种纠葛,也许难以用常理度之,更何况家事缠绕进音乐理想间的争执,难免落个热闹。不过晚年李斯特望亲情而几乎不能得则是事实。浪漫派另两个代表人物肖邦和舒曼,一个早逝,一个发疯,李斯特却活到七十六岁,最后的日子在修道院度过,也许会感到“寿则多辱”、“浮生只欠一死”吧。那时他的浪漫主义早已淡入历史。这个人,简直是那悲剧的力士参孙。
  多说无益。李斯特的故事其实数卷难书,他自己交游既广,自然留下无数“一个十九世纪最有才华、最有趣”的人的故事,连他写给朋友们的洋洋洒洒的书信都是激动人心的读物,倾诉着对文化和信仰的巨大热情。他的笔下常跑野马,读若干行便可认出“李斯特体”。他的庞大芜杂的音乐也不是几日之内可以听尽的。我现在只是挑些浅的听听,顺便怀念这个圣徒(大家说他是“披着圣袍的梅菲斯特,可在我看来,他虽然浑身充满人性的弱点,可仍不失为一个真挚的圣徒),也温习一下久违的浪漫主义。这里居然还有李斯特根据太尔博格作品改编的瓦格纳的《汤豪塞》序曲呢,十五分钟长,已经经年未听过了。呵呵,太尔博格,又一个亢奋的炫技能手,生前也是浪漫轶事不绝,而与李斯特不同的是,这人身后彻底岑寂。
  不太能想象,那些成天弹李斯特的大钢琴家和小天才们是怎么感受他。对我来说,李斯特的音乐听多了要伤心,首先因为他的暴烈容易把人折磨得一触即发,不屑克制; 再者,这人其实是颗苦涩的青果,命运和乐思都展现出人世的残酷,让人不禁唏嘘。而且由于浪漫时期距今不远,大量文字音乐资料留存于世,我们居然躲也躲不开,只好在这一群人的放声歌哭里陪着轻轻饮泣。“人生若只如初见”—李斯特的这些音乐最适合初见。唉,说到底,我还是听早期和古典音乐的人,只是浪漫派的李斯特由于身形太过巍峨而无法忽视—他的音乐偶然现身,可以当作圣诞节里一支鲜红的蜡烛,光焰冉冉向天。
   李斯特的艺术
  李斯特的传记读起来宛若小说一般有趣。特别是在年轻演奏时期所发生的事情,真假混淆,若真又假,若假又真。据说他于1839年去普莱斯堡时,议员们决定延期举行议会会议,而赶赴演奏会场;他在布达佩斯举行演奏会后,手持火把的队伍,从会场一直排列到旅馆;在他离开柏林的那一天,国王和王妃为了观看狂热的人群,亲自乘马车在市内巡视了一周,等等。这些故事都说明了李斯特受到如何热烈的欢迎。有一次他在意大利的一家乐器店中弹奏身旁的钢琴,这时店主跑来握住他的手喊道:"您是李斯特先生吧!不然您就是神仙!"一言以蔽之,李斯特是十九世纪的钢琴英雄,是钢琴上的帕加尼尼。他与肖邦并列为巴黎乐坛的双壁,肖邦令人陶醉,而他则震慑众人。
  李斯特的创作也是从青年时期的钢琴乐曲开始,他的两首协奏曲、奏鸣曲和匈牙利狂想曲,都是他成为大师之后旅行时期的作品。然而这些作品的形式极不自由,无论协奏曲还是奏鸣曲,虽有乐章之分但没有划分的界线。同时主题的设置和处理方法也毫无一定之规,因此,在相当一个时期里遭到不少的非难。
  他的近二十首匈牙利狂想曲,继承了民族的遗产,这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李斯特热心于收集民歌和民间音乐,曾发表过这方面的论文,这是民族乐派的先驱。但他的学术根底较弱,甚至将匈牙利农民音乐与吉普赛音乐相混淆,没有进行过如巴托克那样彻底的研究。然而他的第二号、第六号等狂想曲,至今经久不衰,仍然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在旅行时期的作品中,尚有收入《巡礼时代》的描写意大利和瑞士风光的游记式的作品。晚年还谱写了宗教传说题材的钢琴曲,此外尚有不少具有高度技巧效果的练习曲,李斯特在钢琴音乐史上是一位巨匠。
  另一方面,主要是他于晚年写作的十二首交响诗,是将雨果、拉马丁、席勒等人的文学作品或名画加以音乐化,其手法是使用有性格的主题来表现主人公或事件,随着事故的发展将主题加以变奏,现代的理·施特劳斯则完成了运用这一手法的标题音乐。
  李斯特的作品超过了一千首,但是这些作品连编号都没有,其中既有不少杰作,也有不少庸品,甚至还有许多全然不为人所欣赏的作品。总之,李斯特的全部作品大致可分为钢琴和交响诗这两大类,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强烈地表现了浪漫主义的倾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貝森朵夫莊主 的頭像
    貝森朵夫莊主

    貝森朵夫琴屋手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