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遠方的知音 久違的琴聲&冬陽下的咖啡時光



朱志學寫於 2010年12月29日 14:25




你的文章已完成。



丞宗兄:



暌違近年,頗多想念......
每當我端著咖啡,凝望窗外的雲氣出神,常不覺想起遠方的知音~

我確信,知我如丞宗兄者,倘有機會再來,看見我新闢的這處精神家園,想必要為我築夢願力之強悍,開懷舉杯致敬的!

無論如何,
我等這一刻很久了^^
衷心雀躍,今年農曆年節,又得與丞宗兄
於貝森朵夫琴音中
共享冬陽下的咖啡時光^^

為您闔家安排了貝森朵夫新館的紅瓦斜頂三樓客房~藝妓(這名字是咖啡豆的品種,與日本
藝妓諧音,因此得名。)我確信,您在進房後就會明白為什麼這會是我最喜愛的房間^^
與兄交情別具,特別保留給您一家人^^

殷盼丞宗兄久違的琴聲

志學拜候 於花蓮西郊貝森朵夫莊園


志學兄您好:
....................
期待在咖啡香中聆賞琴音,寒冬中倚暖敘舊!

鍾丞宗

PS.舊日記事的吉光片羽~




典藏畢生難以完成的夢想

http://web.mac.com/jjs0035/貝森朵夫莊園/別人怎麼說.html



花蓮蓓森朵芙民宿因有一台貝森朵夫鋼琴而聞名,民宿主人的音樂、 藝術及文學素養甚高,可說是一趟氣質之旅。自學鋼琴至今4年能有 機會摸到名琴,可說連作夢都想不到呢;而且在此隨時能聽到民宿主 人與訪客們的琴藝,來到花蓮除了欣賞好山好水之外,更能享受心靈 SPA喔!



志學兄:


從花蓮歸來,雖然圓了夢,心中卻隱約多了幾分失落,真希望有勇氣能像您一樣,捨棄台北的一切做個自在的SOHO族.
匆忙剪了一段影片與您分享,卻驚訝的發現竟然忘了與您合照,期待很快能有機會再相會!
因YAHOO只能夾帶25M檔案,影片壓縮得有些模糊,敬請見諒!
敬祝 萬事順心!

鍾丞宗






丞宗兄:


剛補睡了幾小時,終於熬過這七天驚人的體力消耗....


...
現在才有時間第一次開啟您寄給我的影像檔~【典藏畢生難


以完成的夢想】


這段影像紀錄太棒了^^
可否允許我將這分忠實呈現了典型蓓森朵芙精神氛圍的剪影


,分享給對音樂沙龍一樣心懷嚮往的熱情網友?


就在昨晚,臨機起意與好幾位因緣際會共聚於此的外國友人


即興完成了一場小型的音樂沙龍聚會。斯情斯景,現在想來


,做夢都還會笑呢^^【甚至連大提琴都是臨時跟鄰居音樂


班小朋友借來的^^】


可惜您不在現場,不然除了可愛的德國大女孩外,還可以認


識一對超nice的日本音樂家母女。
更不消說,您將親自串場,讓在座中外友人共同見證一位真


誠的築夢者以驚人毅力展現的奇蹟。
但也不用遺憾,我已告訴他們這幾天出現了這麼一位讓我感


動的訪客,甚且,就某個意義而言,我已代您上陣彈奏了您


必彈的蕭邦夜曲十九號。您明白,這首曲子凝結了我們共同


的感動和記憶..........
這回彈奏,頗有福至心靈之感,雖未能毫不出錯,但一氣呵


成,情感異常飽滿^^



anyway,看完您親自剪接的片子,除了感動,還是感


動^^
隨著影像流轉,伴著您現場親自彈奏蕭邦夜曲錄成的配樂,


我竟隱然有泫然欲泣之感.......
記憶裡一幕幕溫馨沁人的對話場景,宛若輪旋曲般歷歷浮現


腦海...........


如您留言紀錄所言:


“吾道不孤,可說是這次蓓森朵芙之旅最大的感觸。
民宿主人的學琴背景、歷程,甚至選曲竟然跟我如此相似,


太不可思議了!
從此學琴的路上不再感覺孤獨。
而能夠認識一見如故的民宿主人,更是由衷高興。
以心靈導師“賽斯“的立論,這是同個靈魂的兩個片段體,


轉世到同一世界的兩地,才會有的感覺。這感覺真是奇妙,


原來不認識的兩個人,心靈竟如此接近,只能再次直呼不可


思議!"


衷心感念丞宗兄的留言。
我心裡會永遠銘記著,那夙世以來即已深植意識深淵的蕭邦


之夢,是如何以不可思議的因緣連結了兩個素不相識卻天涯


咫尺的相同靈魂。



期待再次的聚首^^



敬祝



春安





志學


2010.2.21午後於蓓森朵芙音樂沙龍



PS.



真不好意思^^
聽了您親自以貝森朵夫彈奏的配樂,我這才驚覺自己作早餐


的雜音倍感刺耳。
所幸,您的彈奏表現,音色異常飽滿,除了我應該沒幾個人


會注意到隱隱作響的雜音。
差可告慰的是,它也充分見證了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早餐時分


的臨場感








志學兄:


Bravo! 讀完您對這場小型音樂沙龍的描述,一曲曲巴洛克式三重奏


嬝然在耳邊揚起,彷彿自己身在其中,如沐春風,其盛況可


想而知!


這段影片歡迎您分享給任何一位與您我一樣,對音樂,藝術


,靈性等有共同喜好的朋友,只可惜畫質不好,改天等我整


理好,再寄一分DVD給您.


粗心忘記與您合照,使我們全家耿耿於懷;而這段影片缺少


您的笑容更黯然失色不少,但也正因為如此,敦促我必定趕


緊多練幾首蕭邦,早日能與您再敘琴緣!


衷心祝福您 萬事如意!


鍾丞宗


2010.2.21







志學兄:


利用假日閒暇時練字,無意中想起志學兄民宿裡佈置的黃庭


堅松風閣詩帖,與貝森朵夫名琴還挺相配的,中西合璧,真


是美妙的組合,於是也斗膽寫了一幅作品送給志學兄,一來


以為留念,一來錦上添花,為民宿增添風采,可惜小弟學藝


不精,若不合適,志學兄不必勉強爲之。


隨信附上此次花蓮旅遊的完整DVD一份,內有志學兄精彩


琴藝的留影,只是我老婆不太穢史用DV攝影機,前2首拍


了一堆牆壁、天花板,因此影像做了些剪輯調整,尚請見諒






以上,班門弄斧,望志學兄不吝指正,也祝志學兄琴藝精進


,早日完成夢想!


鍾丞宗敬上




99.02.28







由衷感念丞宗兄捎來的精美禮物。
襯著晨曦時分灑落滿桌的陽光,我特別為自己先沏上一杯上


好的哥斯大黎加得奬咖啡豆燒煮的黑咖啡,才悠緩地在滿屋


咖啡香中細細品味您精心製作的每一首影音剪輯。
伴著舌根處苦中帶甘的咖啡餘韻,以及影像中遠近迴盪的貝


森朵夫琴聲..........
沈澱意識深處的一幕幕美好記憶,彷若昨日夢影般再次流轉


於腦海..........


我不得不歡喜讚嘆:
丞宗兄果真性情中人。
從細膩的外在包裝,到專業的影像後製作,非用心深契者,


盍勝臻此?


讓我格外驚奇的是,您甚至還精選了質地上好的宣紙,特別


通過古意盎然的書法,親手題寫了“德不孤必有鄰“六字相


贈。就在寫下這篇心情記事的當下,我正獨對這六字冥心觀


摩賞鑒。丞宗兄謙稱學藝不精,我雖非書道中人,卻覺得這


六字寫得韻致深沈,宛轉動人,筆鋒過處,隱然有古人之風


,此非長年浸淫此道者不能爲。


書道琴藝,特重手腕起落間之韻律流轉。
這是典型的時間之藝術。
善解者喻之爲流動之建築。


我由此想及明末大儒王船山所云:“機者,事之微者。“
事實上,惟善能知機、應機者,乃能於手腕起落間,行於所


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


我每有感於這強大的內在召喚自靈魂深處激揚出的神聖狂喜


而不能已於情.......
於是,生平最欽羨者,非彈得一手好琴,即是寫得一手好字





繽紛絡繹的美感經驗,我卻於此兩門藝術,鍾情獨深。
我想,這不是偶然的!


兩種型態的藝術,都充分具現了什麼叫做:


Fingers with ecstatic spirit..............


長年以來,震動我最深的藝術,總讓我隱然窺見一種“胸中


有誓深如海“的悲願與虔敬...........


這讓我想及:以“晚期風格“四字,作為自身誓言的小說家


朱天文。


她提及薩依德有一部著作叫作:《論晚期風格:不合流俗的


音樂和文學》(On Late Style:Music and Literature Against the Grain)


這人是個奇才。
身爲舉世聞名的知識份子。
每篇文章一出手,都足以驚動舉世視聽不說,他還醉心鋼琴


彈奏,而且琴藝精湛之程度,甚至受邀在卡內基演奏廳舉辦


過獨奏會。
這樣特立獨行而跡近傳奇的知識份子,他談及:


“晚期的貝多芬始終與社會抗衡,拒絕讓音樂提升為辯證結


果的統一性(如中期作品),他要音樂由重要的結論轉化成


曖昧不明的自身。 阿多諾認為這種轉變,是對抗中產階級秩序的合理化(啊,


作家應該引起公共的忐忑不安)。 大江在《作家自語》裡則說:“人到晚年之後,無論悲傷也


好,憤怒也好,對於人生及世界的疑惑也好,能夠以猛烈的


勢頭調整這一切、面對這一切,並推進自己工作的人,是藝


術家。”【引自朱天文“論晚期風格“】


朱天文慨然有感,寫下一段鏗鏘有力的評論:


“ 我真高興聽見,晚期工作不是遲暮哀感,不是滄桑興嘆。 晚期風格,也不是什麼成熟、透徹、圓融之類。 晚期風格是,不與時人彈同調。“


朱天文一向洞察深睿。
她完全領會,晚期風格,非關年歲,而是~


“一種姿態,一種樣貌,一種存在方式。 是的,一種氣質。 “


在我看來,說實了就是一種不與時偕的遒勁骨力!
所謂:“不與時人彈同調“是也。


朱天文進一步描述:


“那氣質....若一言把它概括,就是,邊緣,邊緣,從


邊緣到邊緣(或譯做:從邊緣出發,走向邊緣)。 邊緣是陌生化。 何謂陌生化? 那是對於一切習以為常的,理所當然的,殷殷發出了否定之


呼叫:不是那樣呀,而是這樣呀,為什麼是理所當然? 很不當然呀。 陌生化使一切習慣成自然不被看見的,予以看見.....


.是這觀看的眼睛,邊緣的眼睛,使萬物陌生起來,而自模


糊無意識的無名狀態裡顯現,重新定義。 “


說得真透闢有力!


我喜愛朱天文意象十足的深邃譬喻:“邊緣的眼睛“...


.......


是的!
一切深於生命深味而能出入自在者,都稟俱了一雙讓他得以


“活在世間,卻又不屬於它【Being in the world , but not of it.】“的“邊緣的眼睛“...........


正是依憑這邊緣的眼睛,讓人得以凌越深植意識的一切習見


遮蔽,而直接貼近那莫可名狀之存在所給予之陌生情境。


陌生,決定了嶄新的視域。


於是,獨對此莽莽蒼蒼,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橫亙眼前的,只是一條不見盡頭,也不見指標的道路。
人而至此,終於抵達了一種深邃的孤獨與忘世的痛快,而不


覺“念天地之悠悠,獨悵然而涕下“【初唐 陳子昂 登幽州台歌】........


貝多芬、薩依德、阿多諾、乃至朱天文所欽服並為之立下誓


約的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


....
這些天才,都稟俱了邊緣的眼睛,並聽從內在召喚而逼臨了


存在與世界的邊緣............
他們當然是孤獨的!
可卻也因著他們敢於面對此孤獨而毫不退卻,我們這些隱身


歷史暗處的聆聽者,仍可在百年而後,通過音符或文字搭起


的橋梁,接上那如潮水般浩蕩奔湧而來的撫慰力量....


......
此所以阿多諾慨然有感:


“我們不了解音樂──是音樂了解我們。我們自以為與它最


親之時,它與我們說話,帶著傷心的眼神等我們回答。“
不意外!
這縷直入心坎的了解,帶來的驚人撫慰力量,總是來自一個


傲然屹立邊緣的“他者“。
他者,總是不被認同的,總是不合時宜地站立在與世界形成


對峙的邊緣位置。
他的行動邏輯是:
“那縮減生命的,就與之對峙!“【借張大春語】
這就是邊緣者的宿命!
他無法忍受媚俗語言所形成的鐵籠【Iron cage】。
於是只能義無反顧地選擇不斷出走,並保持在邊緣發聲!
可正是這來自邊緣的聲音,將歷史一次次推向前所未見的高


度..........
我們由此辨識出:
什麼才是真能代表藝術的靈魂。
它不會只是一味瑰麗甜美的聲音,相反地,它可能是梗硬多


骨、讓人難以親近的“晚期風格“........


墨西哥詩人帕茲在《孤獨的迷宮》扉頁上的引言說得好:


“認同等於現實性,簡直就如同說:歸根究底,所有的事物


都必然、絕對而且必須服從於主流,只有主流惟一存在。然


而,他者拒絕消失。他者繼續存在,持續存在。這是難以被


理性的牙齒動搖的硬骨頭……排他性總是為他者的存在而苦


惱。”


這就是晚期風格與世多忤的骨力!


朱天文由此下了精彩的結論:


“是的,讓中心指向的、單一的現實認同十分苦惱,持續做


一名不消失的他者,這不就是小說一向在幹的事? 邊緣既是差異,邊緣也是多樣性。“


何獨小說如此?
一切力能探索存在的藝術,無不如此!


我與丞宗兄於鋼琴追索之路,都屬覺悟太遲,起步太晚。
有這遺憾的人太多了!
難為遇上丞宗兄這樣一位不肯輕易認命的頑強靈魂。


心有所感,不能不言。
就讓我借“晚期風格“四字隱藏的深度奧蘊,抒發此“烈士


暮年,壯心不已"的心路曲折............



再次感念丞宗兄親自揮毫以“德不孤必有鄰“相期!


我雖不才,可在“晚期風格“的感召下,仍不惜以“寂寞立


學,磅礡練琴“八字,作為我盡瘁餘生的修行。


由衷欽服丞宗兄
雙藝兼修,俱能妙得於心。
我於此點滴在心,卻愧而弗能。


特別慚愧的是,所贈影像記事,也一併收錄了我個人的現場


彈奏。
我記得那是早餐時分,完全沒暖場動作,一觸鍵就直接進入


蕭邦行雲流水的快速運指,當時就自覺心浮氣躁,離自行練


習的渾然忘我狀態太遠........


對比丞宗兄仔細琢磨後彈出的飽滿音色,我暗自嗟訝:


暫懸致技巧熟練度不論,丞宗兄脫盡火氣的彈奏,在我聽來


,正是最富“音樂性“的表達。
那直接觸碰靈魂的穿透力量,比太多音樂專業人士纖巧無瑕


的精美彈奏都更讓我爲之動容。



文末


謹祝丞宗兄於琴藝之路的探求


一步步更近蕭邦之夢..........






志學2010.3.3寫於花蓮蓓森朵芙音樂沙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貝森朵夫莊主 的頭像
    貝森朵夫莊主

    貝森朵夫琴屋手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