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晚期常表現人類孤寂的感受,彷彿看透了人世間所有的事情,因此音樂完全打破形式,沒有開始,沒有終止,充滿實驗性。」~

2010蕭邦鋼琴大賽冠軍的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


尼采說:

“當文字及語言無法說明的時候,就讓音樂來說吧!音樂是最通用的語言,不須翻譯就能讓人感同身受。”

偉大的音樂家,甚至可能比偉大的哲學家更接近成熟的哲學所試圖趨近的存在“深淵”................

哲學家每恆言其所不能;
音樂家常行焉其所未察............

胸懷高遠的偉大音樂家,甚至掌握了比任何概念語言、數理語言、意象語言、肢體語言都更具“穿透性”與“縈繞性”的表達方法~亦即,直接通過超越概念析辨與單線邏輯的音樂語言來叩問存有。

以巴赫為例,我越來越讚歎~

這位三百年前的寂寞天才,是如何通過多元邏輯的運思以窮盡那只有出神入化的複調語言才可能逼臨的多維流形空間:

那無有內外、無有終始、超然二分,而在螺旋進路中不斷翻覆摺疊縱橫交錯的拓樸空間(topological space).......

2011.11.27 哲思隨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