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朱志學
2012.1.6哲思札記
欲望是他者的語言~拉康
依我看,底下影片提供了很好的思考點:
流溢於廣場上的兩種慾望模式,充分印證了拉康的洞見。
用我的話來表達就是:語言的結構方式不只是反映慾望的結構,它還進一步塑造了慾望的結構。
文字的力量
www.youtube.com
紙板上短短的一段訊息,描述的不同,竟有如此大的不同
讚 · · 分享 · 1月6日 14:27
Siyul Lu 、逍遙星和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影片故事參閱出處:
版本ㄧ:
'Today i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not see it.'
A blind boy sat on the steps of a building with a hat by his feet. He held up a sign which said: 'I am blind, please help.' There were only a few coins in the hat.
A man walked by. He took a few coins from his pocket and dropped them into the hat. He then took the sign, turned it around, and wrote some words. He put the sign back so that everyone who walked by would see the new words.
Soon the hat began to fill up. A lot more people were giving money to the blind boy. That afternoon the man who had changed the sign came to see how things were. The boy recognized his footsteps and asked, 'Were you the one who changed my sign this morning ? What did you write?'
The man said, 'I only wrote the truth. I said what you said but in a different way..'
What he had written was: 'Today i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not see it.'
Do you think the first sign and the second sign were saying the same thing?
Of course both signs told people the boy was blind. But the first sign simply said the boy was blind. The second sign told people they were so lucky that they were not blind. Should we be surprised that the second sign was more effective?
版本二:
It's a beautiful day but I can't see it
There was a blind person on a bench for asking some money for his needs.
He was saying "Please help me. I am a blind person". Unfortunately he was not able to collect enough money for his food.
One Intelligent person gave a little board with some texts to the blind person and said "Do not say anything but keep this board safely with you".
On that very day the blind person could collect more money than he ever thought.
Then What's on the board? It says "It's a beautiful day but I can't see it "
:)
See how it changed the results by expressing the same idea in two different ways. I think we should practice that and apply it to our daily life too.
It's a good attitude a person should have.
出處: 評:文字的力量 - 貝森朵夫莊園網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jjs0035/5074563#ixzz1ieouLNGT
評:文字的力量 - 貝森朵夫莊園網誌 - udn部落格
blog.udn.com
當片中偶然行經而過的女性旅者,俯身翻轉乞丐的紙板,而後將“I am blind ,please help”改寫為“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
1月6日 14:40 · 讚 · 1 ·
朱志學 榮邦:
拉康有這麼句命題:“欲望是他者的語言”。
您熟悉拉康,想跟您請教:
您研判拉康是在怎樣的語境脈絡下說出這句話?
志學
讚 · · 友誼記錄網頁 · 1月1日 12:28 ·
彭榮邦 簡單一點講,以父母子女關係為例。子女的慾望得以被命名,就是從作為父母的他者而來的。
1月1日 12:56 · 收回 · 2
朱志學 你意指:子女的慾望,是經由語言的命名活動被作為他者的父母給誘導或牽引出來?
依此理解脈絡,我延伸出的體會是:
多元他者通過語言創造了一個試圖將尚未塑型的“個體”給包攏其中的“局戲”,這局戲依“命名”活動決定了我在關係中的角色認知並進而型構了我理解世界的框架。慾望就在此“化約”生命的視域框架中被誘導出來:
它或者呈現為在框架中被馴化的慾望動向,抑或呈現為對峙框架對“生命自體”的縮減而逼出衝決網羅的生命衝力(will to power)。
1月1日 15:07 · 讚
彭榮邦 只要是語言的,就是局戲(按你的用語),語言之外不是什麼都沒有,只是語言不及而已。慾望,已經是語言的,或說是如語言一般被結構的;因此慾望不是被化約,亦不是被馴化,它的出現就是在語言中結構出來的。但慾望並不會因為它是語言的,就清晰可辨,恰恰相反,人的慾望多數是無意識的,因此分析才其有必要性。「慾望是他者的語言」提供的是一個理解和分析的框架,而左右某個人的慾望為何,則需要進入具體的分析歷程方能知曉。
另外,你所使用的「生命衝力」是不是在翻譯上可以對應"will to power",可能需要斟酌。我自己不會這樣使用。
1月1日 15:28 · 收回 · 2
朱志學 嗯!
很有啓發性的補充。
“will to power” 我無意逐字對譯,只是想補註:我是在哪個脈絡下使用這生命衝力這概念。
我個人體會:柏格森的生命衝力概念,跟尼采的Will to Power(衝創意志)在深層脈絡是相互呼應的概念。
1月1日 15:46 · 讚
朱志學 慾望,確實如您所言,有其內在結構,這結構宛若語言的能指所指形成的指涉結構。甚至,依我的體會,絕大多慾望根本就是在語言中被誘發並行成其內在結構的。但這狀況,顯然獨屬人類。只有人類可以發展出如此精密細微的指涉結構。所以,“慾望,已經是語言的,或說如語言一般被結構的”,顯然也只適用於人類。只有人類是通過繁複的語言展開思考,並在語言中型塑其一切經驗。
語言若建立在對象化的指涉活動,這意義下的語言操作方式,不可能不形成存有的化約或縮減。在化約下結構出的慾望模態,自然也無法不是在特定視域框架規訓下的慾望模態。事實上,俗情知見轄制的生活中,處處流竄著這類被特定語境脈絡給馴化的慾望!
所以我無法就實存體驗印證你所云:
“慾望,已經是語言的,或說是如語言一般被結構的;
因此
慾望不是被化約,亦不是被馴化,它的出現就是在語言中結構出來的。”
這話的因果關係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我可以理解,不是所有的慾望都是被化約或馴化的。但通過語言命名活動而型構出被化約或馴化的慾望模態,至少是一種處處可被印證的可能性。
這就暗示潛藏另一種慾望的可能性:
如您所言,“語言之外不是什麼都沒有。”
這意味:語言是有裂隙的!
穿透裂隙,另有浮晃於語言之下的存有深淵。
我在想,所謂的無意識,是否就存在於此命名活動所無以覆蓋、框限的裂隙裡?
總之,依我目前尚在發展中的省察。我看見:
就在語言結構裡以及語言結構所不及的裂隙中,岔開了不同的慾望向度:
那是一種語言結構所未及而悄然摺疊於語言裂隙的慾望:
借舊約詩篇的話來說:是一種迴盪於深淵與深淵間的“響應”。
這意義脈絡下的慾望,只是純然地渴望走出自己、連結他者(感而遂通)。它立基於解構自我封限的生命衝力。
第二序的慾望,才是通過語言命名活動,“轉折”成領域意識的佔有心態。
1月6日 14:48 · 讚 · 1
朱志學 2012.1.6哲思札記之ㄧ
欲望是他者的語言~拉康
依我看,底下影片提供了很好的思考點:
流溢於廣場上的兩種慾望模式,充分印證了拉康的洞見。
我意指:語言的結構方式不只是反映慾望的結構,它還進一步塑造了慾望的結構。
1月6日 16:02 · 讚 · 1
朱志學 2012.1.6 哲思札記之二:
慾望模態決定於“他者”到底對我呈顯為什麼樣觀看方式下的他者?
是作為對象的他者?
抑或是作為不可界定的神秘他者?
1月6日 16:05 · 讚 · 1
朱志學 2012.1.6哲思札記之三:
文字不只是思維的載體,它本質上沒有那麼馴化。
事實上,就某一個不可見的層面,它深刻觸及了慾望之所以為慾望的存在條件。
文字的運用方式已足反映背後的觀物方式,甚而決定背後的慾望模態。
以影片(power of the word)中的文字結構方式為例:
當片中偶然行經而過的女性,俯身翻轉乞丐的紙板,而後將“I am blind ,please help”改寫為“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
這真是個奇蹟的瞬間^^
事實上,這正是巴修拉空間詩學所說的moment of poetic.
霎時讓人眼光一亮的詩意瞬間,在極短的時間內,大火燎原般的力量延燒並點燃了每一個適逢其會者的“詩意瞬間”........
我隱然看到一股火焰的傳遞~
川流於每一顆被那直入人性深處的“洞見”給照亮的心靈。
於是,這神奇的角落,彷若瞬間漩起一股強大的臨在力量。
就某一個隱微而不可見的奧義而言:這個角落,在這奇蹟的片刻,形成一道與天堂的“連結”(connection)。
銅板與紙鈔,霎時繽紛如雨!
有一股難以抗拒的深沈動力,自人性幽微處被瞬間啓動。
這就是詩的語言所挾帶的強大穿透力:叩問存在,而直入天地之心(touch the core of Being)............................
當那位女性過客,重新回到這奇蹟發生的角落。
眼眶噙滿淚水的乞丐,困惑地問道:“What did you do to my sign?”
這位酷斃了的女子只是淡然笑道:“I wrote the same ,but in different words.”
我忍不住想及William Bernbach絕美的洞見:
"Nothing is so powerful as an insight into human nature... what compulsions drive a man, what instincts dominate his action... if you know these things about a man you can touch him at the core of his being."
他顯然也握有那把啓動人性存在核心動力的鑰匙,才能有這番深刻見地。
讓我們再度回到那奇蹟似的轉折發生的瞬間。
試著更深層地抉發~
是什麼樣意義下的“文字”,啟動了意識轉換的“邊界經驗”(experience of boundary)?
why "change your words",
then "change your world" being possible?
當片中偶然行經而過的女性旅者,俯身翻轉乞丐的紙板,而後將“I am blind ,please help”改寫為“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
前者只冰冷地說出所見 ;後者則更深地以文字引導人窺見那隱藏可見(visable)背後之不可見(invisable)的遺憾,而強烈喚醒了倖存者的悲憫與罪咎意識。
更深入地說:
“It's a beautiful day”,不只是觀看者的 beautiful day,而是將觀看者以及被觀看者都包攏一體的beautiful day。這重新結構出的“語境”就為接下來的“and I can't see it.”創造了全然不同冷眼旁觀者所置身的“基礎關係”。
於是,全新的基礎關係遂得以某種驚人的詩意縈繞,穿越冷漠的人際圍牆,並創造出讓觀看者和被觀看者得以同命共在的poetic moment..........
這一刻!俗情知見所制約的“世界”,砉然崩解。
我無法不特別注意到片中行乞角落:
行乞的社會邊緣者,與周遭的年輕笑靨,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這不就是“世界”的縮影!
海德格所云的世界,就具現在片中一派天真爛漫中流露著事無關己微笑之年輕人的嘴角;
就具現在街頭一張張冷漠、呆滯、麻木、無情、瑣碎、操煩、苦悶、憂傷、殘酷、野心與戲謔的面孔...........
可當詩意瞬間,猝然臨在!
世界砉然崩解。
浮光掠影般潛流意識深層的良知召喚,一時浩然泉湧,洋洋如在!
這就是標註性語言和詩意語言的不同。
前者創造斷裂(crack);後者則創造了連結(connection)。
不同的陳述,說出的只是同一個“事實“嗎?
不!
在現象學看來:沒有客觀的事實,只有繫屬於觀看者“觀物方式”而萬象紛呈之多元面向。
所云“事實”,每決定於觀看者的觀看位置。
這意味:真相是深藏著的!
根本不存在孤調而定於一尊的事實。
或者說,離開了“觀看的方式”與“觀看位置”,就沒有所謂“事實”。
語言,不只是作為達意工具的語言。
語言,在更深的意義上,它顯露了觀看者的“觀看位置”與“觀物方式”。
是把對象隔絕在外而作為認知對象的“知識性觀看”呢?
還是把對象與自己包含在內而作為同命共在之融然流動整體的“存有性觀看”?
前者透過標注與切割行為來界定對象。(迷色遺空,而不見色中之空)
後者不落對象化的界定而接受經驗本質必然函帶的“皺摺性”:那多重“觀看位置”與“歷史記憶”交相摺疊而包攏為一之多元紛呈的流動視域。(即色見空,而見其為真空妙有)
標注性語言用來界定對象,甚至連自己也成為被界定的對象,在這種觀物方式所形成的局戲裡,對象還是對象,你還是你,沒有同情共感的移情作用川流彼此的視野。
詩意語言則不然,它是叩問存在的語言,而非建立知識的語言。深度挖掘並將驚人的情境變異,串聯整合於一系列遙相呼應又充滿深度的隱喻意象,在悖離常軌的反差經驗下,營造了讓人眼睛一亮的瞬間,並在這poetic moment 帶入一種跳脫俗情知見框架卻又直抵靈魂深處的“凝視”!這凝視瞬間粉碎了標注性觀物方式平板無感、隔靴搔癢與置身事外的冰冷定義,而直接自你內在引發出一種把自己和眼下對象都包攏摺疊在內的深遠迴盪之情。
這就是深於存有自體而不受遮蔽的詩意文字,它不是隔絕所觀物的文字碎片,而是在寂然有感中飽蘊萌生性與綻放性的文字烈焰~
這,才是真正的“詩”:
非關詩學格律制約下華麗的詞藻堆砌........
真正能自意識深處激起綿密深遠迴盪力量的“詩”,只能根植於存有的感應:直叩天地之心................
那大風捲水般席捲而來的強大力量,足以摧枯拉朽地瞬間粉碎一切籠罩局戲中的觀物方式,
並霎時照亮遮隱世界暗處的意識深淵,熠熠含光.......
2011.4.10舊稿增補(評:文字的力量)
1月6日 16:06 · 讚 · 2
寧久微 ^^
1月6日 16:28 · 讚 · 1
2012.1.6哲思札記
欲望是他者的語言~拉康
依我看,底下影片提供了很好的思考點:
流溢於廣場上的兩種慾望模式,充分印證了拉康的洞見。
用我的話來表達就是:語言的結構方式不只是反映慾望的結構,它還進一步塑造了慾望的結構。
文字的力量
www.youtube.com
紙板上短短的一段訊息,描述的不同,竟有如此大的不同
讚 · · 分享 · 1月6日 14:27
Siyul Lu 、逍遙星和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影片故事參閱出處:
版本ㄧ:
'Today i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not see it.'
A blind boy sat on the steps of a building with a hat by his feet. He held up a sign which said: 'I am blind, please help.' There were only a few coins in the hat.
A man walked by. He took a few coins from his pocket and dropped them into the hat. He then took the sign, turned it around, and wrote some words. He put the sign back so that everyone who walked by would see the new words.
Soon the hat began to fill up. A lot more people were giving money to the blind boy. That afternoon the man who had changed the sign came to see how things were. The boy recognized his footsteps and asked, 'Were you the one who changed my sign this morning ? What did you write?'
The man said, 'I only wrote the truth. I said what you said but in a different way..'
What he had written was: 'Today i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not see it.'
Do you think the first sign and the second sign were saying the same thing?
Of course both signs told people the boy was blind. But the first sign simply said the boy was blind. The second sign told people they were so lucky that they were not blind. Should we be surprised that the second sign was more effective?
版本二:
It's a beautiful day but I can't see it
There was a blind person on a bench for asking some money for his needs.
He was saying "Please help me. I am a blind person". Unfortunately he was not able to collect enough money for his food.
One Intelligent person gave a little board with some texts to the blind person and said "Do not say anything but keep this board safely with you".
On that very day the blind person could collect more money than he ever thought.
Then What's on the board? It says "It's a beautiful day but I can't see it "
:)
See how it changed the results by expressing the same idea in two different ways. I think we should practice that and apply it to our daily life too.
It's a good attitude a person should have.
出處: 評:文字的力量 - 貝森朵夫莊園網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jjs0035/5074563#ixzz1ieouLNGT
評:文字的力量 - 貝森朵夫莊園網誌 - udn部落格
blog.udn.com
當片中偶然行經而過的女性旅者,俯身翻轉乞丐的紙板,而後將“I am blind ,please help”改寫為“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
1月6日 14:40 · 讚 · 1 ·
朱志學 榮邦:
拉康有這麼句命題:“欲望是他者的語言”。
您熟悉拉康,想跟您請教:
您研判拉康是在怎樣的語境脈絡下說出這句話?
志學
讚 · · 友誼記錄網頁 · 1月1日 12:28 ·
彭榮邦 簡單一點講,以父母子女關係為例。子女的慾望得以被命名,就是從作為父母的他者而來的。
1月1日 12:56 · 收回 · 2
朱志學 你意指:子女的慾望,是經由語言的命名活動被作為他者的父母給誘導或牽引出來?
依此理解脈絡,我延伸出的體會是:
多元他者通過語言創造了一個試圖將尚未塑型的“個體”給包攏其中的“局戲”,這局戲依“命名”活動決定了我在關係中的角色認知並進而型構了我理解世界的框架。慾望就在此“化約”生命的視域框架中被誘導出來:
它或者呈現為在框架中被馴化的慾望動向,抑或呈現為對峙框架對“生命自體”的縮減而逼出衝決網羅的生命衝力(will to power)。
1月1日 15:07 · 讚
彭榮邦 只要是語言的,就是局戲(按你的用語),語言之外不是什麼都沒有,只是語言不及而已。慾望,已經是語言的,或說是如語言一般被結構的;因此慾望不是被化約,亦不是被馴化,它的出現就是在語言中結構出來的。但慾望並不會因為它是語言的,就清晰可辨,恰恰相反,人的慾望多數是無意識的,因此分析才其有必要性。「慾望是他者的語言」提供的是一個理解和分析的框架,而左右某個人的慾望為何,則需要進入具體的分析歷程方能知曉。
另外,你所使用的「生命衝力」是不是在翻譯上可以對應"will to power",可能需要斟酌。我自己不會這樣使用。
1月1日 15:28 · 收回 · 2
朱志學 嗯!
很有啓發性的補充。
“will to power” 我無意逐字對譯,只是想補註:我是在哪個脈絡下使用這生命衝力這概念。
我個人體會:柏格森的生命衝力概念,跟尼采的Will to Power(衝創意志)在深層脈絡是相互呼應的概念。
1月1日 15:46 · 讚
朱志學 慾望,確實如您所言,有其內在結構,這結構宛若語言的能指所指形成的指涉結構。甚至,依我的體會,絕大多慾望根本就是在語言中被誘發並行成其內在結構的。但這狀況,顯然獨屬人類。只有人類可以發展出如此精密細微的指涉結構。所以,“慾望,已經是語言的,或說如語言一般被結構的”,顯然也只適用於人類。只有人類是通過繁複的語言展開思考,並在語言中型塑其一切經驗。
語言若建立在對象化的指涉活動,這意義下的語言操作方式,不可能不形成存有的化約或縮減。在化約下結構出的慾望模態,自然也無法不是在特定視域框架規訓下的慾望模態。事實上,俗情知見轄制的生活中,處處流竄著這類被特定語境脈絡給馴化的慾望!
所以我無法就實存體驗印證你所云:
“慾望,已經是語言的,或說是如語言一般被結構的;
因此
慾望不是被化約,亦不是被馴化,它的出現就是在語言中結構出來的。”
這話的因果關係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我可以理解,不是所有的慾望都是被化約或馴化的。但通過語言命名活動而型構出被化約或馴化的慾望模態,至少是一種處處可被印證的可能性。
這就暗示潛藏另一種慾望的可能性:
如您所言,“語言之外不是什麼都沒有。”
這意味:語言是有裂隙的!
穿透裂隙,另有浮晃於語言之下的存有深淵。
我在想,所謂的無意識,是否就存在於此命名活動所無以覆蓋、框限的裂隙裡?
總之,依我目前尚在發展中的省察。我看見:
就在語言結構裡以及語言結構所不及的裂隙中,岔開了不同的慾望向度:
那是一種語言結構所未及而悄然摺疊於語言裂隙的慾望:
借舊約詩篇的話來說:是一種迴盪於深淵與深淵間的“響應”。
這意義脈絡下的慾望,只是純然地渴望走出自己、連結他者(感而遂通)。它立基於解構自我封限的生命衝力。
第二序的慾望,才是通過語言命名活動,“轉折”成領域意識的佔有心態。
1月6日 14:48 · 讚 · 1
朱志學 2012.1.6哲思札記之ㄧ
欲望是他者的語言~拉康
依我看,底下影片提供了很好的思考點:
流溢於廣場上的兩種慾望模式,充分印證了拉康的洞見。
我意指:語言的結構方式不只是反映慾望的結構,它還進一步塑造了慾望的結構。
1月6日 16:02 · 讚 · 1
朱志學 2012.1.6 哲思札記之二:
慾望模態決定於“他者”到底對我呈顯為什麼樣觀看方式下的他者?
是作為對象的他者?
抑或是作為不可界定的神秘他者?
1月6日 16:05 · 讚 · 1
朱志學 2012.1.6哲思札記之三:
文字不只是思維的載體,它本質上沒有那麼馴化。
事實上,就某一個不可見的層面,它深刻觸及了慾望之所以為慾望的存在條件。
文字的運用方式已足反映背後的觀物方式,甚而決定背後的慾望模態。
以影片(power of the word)中的文字結構方式為例:
當片中偶然行經而過的女性,俯身翻轉乞丐的紙板,而後將“I am blind ,please help”改寫為“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
這真是個奇蹟的瞬間^^
事實上,這正是巴修拉空間詩學所說的moment of poetic.
霎時讓人眼光一亮的詩意瞬間,在極短的時間內,大火燎原般的力量延燒並點燃了每一個適逢其會者的“詩意瞬間”........
我隱然看到一股火焰的傳遞~
川流於每一顆被那直入人性深處的“洞見”給照亮的心靈。
於是,這神奇的角落,彷若瞬間漩起一股強大的臨在力量。
就某一個隱微而不可見的奧義而言:這個角落,在這奇蹟的片刻,形成一道與天堂的“連結”(connection)。
銅板與紙鈔,霎時繽紛如雨!
有一股難以抗拒的深沈動力,自人性幽微處被瞬間啓動。
這就是詩的語言所挾帶的強大穿透力:叩問存在,而直入天地之心(touch the core of Being)............................
當那位女性過客,重新回到這奇蹟發生的角落。
眼眶噙滿淚水的乞丐,困惑地問道:“What did you do to my sign?”
這位酷斃了的女子只是淡然笑道:“I wrote the same ,but in different words.”
我忍不住想及William Bernbach絕美的洞見:
"Nothing is so powerful as an insight into human nature... what compulsions drive a man, what instincts dominate his action... if you know these things about a man you can touch him at the core of his being."
他顯然也握有那把啓動人性存在核心動力的鑰匙,才能有這番深刻見地。
讓我們再度回到那奇蹟似的轉折發生的瞬間。
試著更深層地抉發~
是什麼樣意義下的“文字”,啟動了意識轉換的“邊界經驗”(experience of boundary)?
why "change your words",
then "change your world" being possible?
當片中偶然行經而過的女性旅者,俯身翻轉乞丐的紙板,而後將“I am blind ,please help”改寫為“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
前者只冰冷地說出所見 ;後者則更深地以文字引導人窺見那隱藏可見(visable)背後之不可見(invisable)的遺憾,而強烈喚醒了倖存者的悲憫與罪咎意識。
更深入地說:
“It's a beautiful day”,不只是觀看者的 beautiful day,而是將觀看者以及被觀看者都包攏一體的beautiful day。這重新結構出的“語境”就為接下來的“and I can't see it.”創造了全然不同冷眼旁觀者所置身的“基礎關係”。
於是,全新的基礎關係遂得以某種驚人的詩意縈繞,穿越冷漠的人際圍牆,並創造出讓觀看者和被觀看者得以同命共在的poetic moment..........
這一刻!俗情知見所制約的“世界”,砉然崩解。
我無法不特別注意到片中行乞角落:
行乞的社會邊緣者,與周遭的年輕笑靨,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這不就是“世界”的縮影!
海德格所云的世界,就具現在片中一派天真爛漫中流露著事無關己微笑之年輕人的嘴角;
就具現在街頭一張張冷漠、呆滯、麻木、無情、瑣碎、操煩、苦悶、憂傷、殘酷、野心與戲謔的面孔...........
可當詩意瞬間,猝然臨在!
世界砉然崩解。
浮光掠影般潛流意識深層的良知召喚,一時浩然泉湧,洋洋如在!
這就是標註性語言和詩意語言的不同。
前者創造斷裂(crack);後者則創造了連結(connection)。
不同的陳述,說出的只是同一個“事實“嗎?
不!
在現象學看來:沒有客觀的事實,只有繫屬於觀看者“觀物方式”而萬象紛呈之多元面向。
所云“事實”,每決定於觀看者的觀看位置。
這意味:真相是深藏著的!
根本不存在孤調而定於一尊的事實。
或者說,離開了“觀看的方式”與“觀看位置”,就沒有所謂“事實”。
語言,不只是作為達意工具的語言。
語言,在更深的意義上,它顯露了觀看者的“觀看位置”與“觀物方式”。
是把對象隔絕在外而作為認知對象的“知識性觀看”呢?
還是把對象與自己包含在內而作為同命共在之融然流動整體的“存有性觀看”?
前者透過標注與切割行為來界定對象。(迷色遺空,而不見色中之空)
後者不落對象化的界定而接受經驗本質必然函帶的“皺摺性”:那多重“觀看位置”與“歷史記憶”交相摺疊而包攏為一之多元紛呈的流動視域。(即色見空,而見其為真空妙有)
標注性語言用來界定對象,甚至連自己也成為被界定的對象,在這種觀物方式所形成的局戲裡,對象還是對象,你還是你,沒有同情共感的移情作用川流彼此的視野。
詩意語言則不然,它是叩問存在的語言,而非建立知識的語言。深度挖掘並將驚人的情境變異,串聯整合於一系列遙相呼應又充滿深度的隱喻意象,在悖離常軌的反差經驗下,營造了讓人眼睛一亮的瞬間,並在這poetic moment 帶入一種跳脫俗情知見框架卻又直抵靈魂深處的“凝視”!這凝視瞬間粉碎了標注性觀物方式平板無感、隔靴搔癢與置身事外的冰冷定義,而直接自你內在引發出一種把自己和眼下對象都包攏摺疊在內的深遠迴盪之情。
這就是深於存有自體而不受遮蔽的詩意文字,它不是隔絕所觀物的文字碎片,而是在寂然有感中飽蘊萌生性與綻放性的文字烈焰~
這,才是真正的“詩”:
非關詩學格律制約下華麗的詞藻堆砌........
真正能自意識深處激起綿密深遠迴盪力量的“詩”,只能根植於存有的感應:直叩天地之心................
那大風捲水般席捲而來的強大力量,足以摧枯拉朽地瞬間粉碎一切籠罩局戲中的觀物方式,
並霎時照亮遮隱世界暗處的意識深淵,熠熠含光.......
2011.4.10舊稿增補(評:文字的力量)
1月6日 16:06 · 讚 · 2
寧久微 ^^
1月6日 16:28 · 讚 · 1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