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憶起南唐李後主的千古名句: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响貪歡.......“


若非秉具高度的理性與克制,我還真贊同妳告訴過我的~


“幻象若真完美,我願為它沉醉不醒..........“


但理性終究勝過一切,一如我前天課堂從余德慧老師那兒聽到一段關於孤獨的精闢詮釋。

他評論赫曼赫塞的“流浪者之歌“,並盯著我眼睛提問:孤獨是什麼?我忽然陷入一陣空茫,愕然不知所對。

這時,他緩緩說道:發展個人經驗的極致,就是孤獨。

我心下頓有所會!正是如此。一個人只要堅持將個人經驗發展到極致,就注定要面對無法將自身最切己的幽微經驗通過言說傳承予人的“無可替代性“。這就是悉達多非得辭別佛陀,走上流浪之途的理由。

他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告別,而且從不回頭。
我特別注意到,這是一個多麼真誠的求道者!
一般人一輩子頂多只扮演幾個角色,而且非遇劇烈衝擊,總是黏滯上頭,至死不悟。
可悉達多一輩子一直在丟棄,他不斷丟棄自己在因緣流轉中短暫扮演的角色,而在學習告一段落後,毫不留戀地再度走上流浪之途。
流浪的過程中,遇上不對的人,他固然掉頭捨去,可遇上對的人,短暫交會後,他還是選擇決然離開。
即令遇上佛陀這等千載難逢的覺悟者,他還是斷然辭別!
只因他澈然領悟那無法透過言語傳承的心法奧義,注定只能通過自己的生活去印證,沒有誰教得來的!


這就是流浪者悉達多驚人的美!


美在他是個永不回頭的人!


平常人的經驗從未推拓到極致,所以求道歷程總是心有罣礙,頻頻回顧。悉達多展現了全然不同的素質,他從不懸念,從不住相生心,所以任何角色他能夠在全然地經驗過後,便灑落地予以全然放下。


於是我們看到:常人戀戀不捨的身份、角色、音容、相貌、青春、知識、信念、教條、傳統、身體、血緣...


悉達多一律視如浮雲舒卷,經歷過就永不回頭!


他沒有壓抑、沒有譴責、沒有斷滅、也沒有沈空滯寂...


只是讓一切人類經驗,流經己身,而後悉數放卻...


此謂: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此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謂:解心無染





這分流浪歷程中體察的一切,可以作為概念化後的知識傳承予人嗎?


不可能。


生命至極經驗的傳承,無法是知識的傳承,而是素質的傳承。


素質的傳承又只能聽憑自悟,無法藉由言說傳遞。


這就顯出了孤獨的必然性。


不論出於自願或被迫,每個堅決將個人經驗發展到極致的人,都得面對生命交感的扞格帶來的孤獨處境!這經驗迫及生命最深的原點,所以,無可躲閃,無從迴避,只能一個人沈默地承當下來。





志學2009.11.28 秋日有感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慾本身從來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問題出在毒化情慾的自性見【ego/我執】。

而自性見又出于強大思維慣性的作繭自縛。

亦即,以二分性偏執作為建立自我認同途徑的思維慣性。

這就是"無明"。

當疏離本體而孤立運作的思維活動,無意識且強迫性地藉由與一個物件產生關連來強化一個人的身份認同。這就構成滋養"小我"【ego】的溫床。無明就是這濃稠黏膩的溫床。它是促使小我得以成為可能的心理結構~亦即,一種強大的思維慣性所凝成的心理運作模式。


換言之,情慾何辜?它只是生命力的自然湧現?

是無明的介入,污染了它。

所以在我看來,這就是修行最根本的關卡。

於此精微處缺乏細膩省察的眾生,很難不弄髒原是天地最美的性情。



在此,我頗讚賞ㄧ位女作家袁瓊瓊的洞見。她說:“許多人把性當成愛情的行為或象徵,性愛不只是體液交換,更是能量的交換,必須透過固定的伴侶反覆練習,讓彼此的情感更緊密,濫交或一夜情,只會導致身體和靈魂被汙染。如果明白了性是觸及生命原點的方式,就不能隨手給人。反而應該把它當成可以給對方最好的禮物,誠心賦予。“



正是這份誠心賦予的虔敬,將情慾提升到不染俗情的精神高度。

紅樓夢裡,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子警示他:“ 如世之好淫者,不過悅容貌,喜歌舞,調笑無厭,雲雨無時,恨不能盡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時之趣興,此皆皮膚濫淫之蠢物耳。“



這真是性情通達之論,凡情俗見者何足以語此?



另一紅樓夢人物妙玉,就因過度著相,而墮入另一極端的偏執。

她最不屑皮膚濫淫之徒,卻染汚于思維的習見而不自知。



紅樓夢對妙玉的判詞是:“欲潔何曾潔, 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又說她~“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歎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肮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歎無緣。”



妙玉最後的命運如何?續作者寫她遭強盜劫持,另一個抄本的脂批說她後來流落到瓜洲渡,總之,“終陷淖泥中.”表明她是淪落風塵了。

這命運的反諷夠離奇,也夠發人深省了!

總之,情慾可以是潤澤生命的至美性情,也可以是張牙舞爪的毒蛇猛獸。就看人能否善於自我調適,讓困於名相而淤滯不通的原始能量得以歸根復命,上遂於道。



否則,一落相,或者更精準地說,一旦執相而求,神即是魔,覺情也頓成迷情,此則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早遠離渾體通暢的性情之美............



以此而論,情慾淨化自身的極致絕非滅絕情慾,而是梳通情慾本源以入於與萬化冥合之境。



修行至此,乃能應物而不滯於物,深情而不累於情。



這經過“調適上遂“的情慾,已非被“自性見“給挾持的“迷情“,而是已然通過蛻變,淨化爲一種“解心無染“的“覺情“。【迷情與覺情,如冰之與水,同體異用,互為顯隱。亦如色之與空,原根於一心而發,未可視為二物。】



它孕育自迷情的土壤,卻綻放出覺性的青蓮............



在我看來,這種非關戒律,純任大化流行的性情之教,才是宇宙最高的道德。

千虛不搏一實!
真正性情之教,所憑只這“一實“。
依我體會,這趨近究極無相的“覺情“才是真正儒家皈命之所在。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所依者何?
我稱之爲“無相的性情之教“。

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儒家於此就憑這“一實“,貫穿無盡虛空。
否則,佛家空義之教,即令能度人苦厄,於此大機大用的“覺情“若無所成就,終不免流於虛寂斷滅!於價值世界的創造,不能謂無所虧欠。



讓我借幾首見地精透的詩箋,集句如下,以總結此見。



花開結果自然成,佛說無情種不生。

只緣出家堪悟道,誰知成佛更多情。

一切從此覺情流,一切還歸此覺情。

還我本來真面目,依然天下有情人。



志學2009.11.27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內心潛藏之欲,不拒斥,不認同,而是通過儆醒的觀照,讓原先可能流蕩無歸的深層慾念,得以即色悟空,昇華爲清淨的菩提之心。

淨名經有云:“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痴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

原來,最上乘法門的解脫之道,是徹底抽掉自性見【我執】據以醞釀的根基,也就是老想透過譴責、壓抑或攀援依附來強化自我認同的思維慣性。

殊不知,“不斷淫怒痴亦不與俱“,才真是斧底抽薪的澈了功夫。

記得寫碩士論文時,在天台宗的經典看過一句話頭~

“高空不生蓮華“

當時靈光乍現,若有所省,就以此作為核心論點完成我的畢業論文。


附上我碩論序言的一段文字~


...依圓教,這作為一種可能性而對人類意識呈現之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較高的包含較低的,較低的包含較高的;較高的從較低的發展而來,較低的則是作為較高的之存在基礎。

也正是基於這看似詭譎的洞見,圓教開啟了一道超乎二分性思路制約下之頭腦所能想像的實踐進路。它認為,藉著譴責某種對象,你就拒絕了一個可能性──一個從較低的發展出較高的可能性。這意味著,較低的不但不是障礙,它事實上就是通向那較高的一扇門。這就好似蓮花之出於汙泥,蓮花是通過汙泥而來,不是拒斥汙泥而來;因為,它們根本就是同一生命能量在不同呈現型式間的流動與轉換。這麼說,並不意味著對生命黑暗面的縱容與耽溺。事實上,它只是啟示著一種經由全然的覺知與接納而引導生命由「二分性」之破裂狀態回歸「非二分性」之完整狀態的悲願與智慧。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師:


友人轉寄來ㄧ篇與您相關的報導。

文章開場,言及一副對聯,細閱一過,不覺聳然而驚!

通篇讀來,氣勢雄渾,淵穆清深,儼然是“森嚴萬象許崢嶸“的儒門氣象,手眼非凡,委實不可多得。

我暗想該不會就是您當場題寫的吧?

您可是很有這樣的雅致與功力的^^

且細觀此聯:


儒學百年幾多風雨侵道體
斯文一線唯藉性情起沉疴


僅憑二十二字,即讓召喚自意識深淵的歷史感與存在感,得以恰如其分地凝蓄在型式精嚴的文字對仗中~

特別是性情兩字,更是化龍點睛之筆。

將儒學以性情之教作為終始而判然有別佛道二氏的義理支持點,予以全幅揭露。

這已不止於文字功夫,亦俱見作者精準的人文慧識與歷史洞見。

遙想北宋王安石年代,讀書人即有“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盡歸釋氏“之嘆.........

可如船山“獨握天樞以爭剝復“的悲願,千載而下,即令跫音晞微,卻也不曾絕響.........

我擊節讚賞之餘,不覺低迴不盡,爲之心凝神遠........




案:

依我的體會,性情之教的極致,當是以“一切從此覺情流,一切還歸此覺情“作為義理歸趨之圓教義下的“無相性情之教"。一落相,或者更精準地說,一旦執相而求,神即是魔,覺情也頓成迷情,此則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早遠離渾體通暢的性情之美............




志學敬上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8.11.22 哲思劄記:


無論小我尋求什麼或執著什麼,它們都是本體的替代品。當你無法感受到自己所是的那個生命時,你很可能就會用名利權位來填補你的生活。

當疏離本體而孤立運作的思維活動,無意識且強迫性地藉由與一個物件產生關連來強化一個人的身份認同。這就構成滋養【小我】的溫床。無明就是這濃稠黏膩的溫床。它是促使小我得以成為可能的心理結構~亦即,一種強大的思維慣性所凝成的心理運作模式。

其實你不是真的執著於某件事物,而是執著於一個來自頑強的心理結構幻生的想法。

以前一直不懂,耶穌說:“如果有人拿了你的裡衣,就連外衣也讓他奪去“。現在才明白,它的意思是,放下一些事情,其實比維護它或抓住它來得更有力量。

當你能夠真正接納一個損失,你就超越了小我,而你的本質,也就是意識本身就出現了!

你是否了解,你有一天必須要放下這具身體,而這一天或許很快就會到來? 你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準備好放下它呢? 當你放下它時,你會變得更少嗎? 這個損失會縮減你的本質嗎?

生命總是為你提供對你意識進化最有幫助的經驗。當你正經驗失去而深陷痛苦,你怎麼知道此刻你正經歷的失去不正是你最需要的經驗?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