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我們各自曲折的生命史銘刻下的深刻拓影
朱志學寫於 2011年10月2日 0:27
變更已儲存。
志學:
我喜歡這樣:生命與生命間單純地晤面相對,
那我就叫你「志學」了。

我徵得德嘉法師同意(台大緩和醫療病房宗教師督導法師),寫信或交談直接稱呼「你」。

雖說「眾生平等」,但有些出家人執著名相,非要人稱「法師」不可,
對於這些人,我便稱「法師」,
不過我心裡想,並不因為這樣的稱乎,我就多尊敬他一分,
對他,對孩子班上的同學們,對常常載我的計程車司機……,我是平等對待的。
用「您」也可以,只是我怕這樣會形成「客氣的距離」,
所以通常直接請問對方,是否可用「你」字;
我也喜歡他人這樣叫我。

我看到一篇網誌,寫到你21歲開始練琴,執教十年,開民宿之至今五年,
約略推算,以為你不到40歲。
我54年生。


你剛好提到「好走……」這本書,我心驚了一下,
我上禮拜買,這幾天剛好看完,
還要多看幾次。
其中說到「心靈轉化」的幾個階段,我跟老師說
我是在盡心盡性過生活的大喜大悲中一一經歷的,不是從書上、理論上、修行……。

我還跟老師說,有些疑問我無法辨明,因此無法陳述……。
有讀書的「伴」是很好的,有人導讀更棒!


看到你說到老師出院又住院……,
我眼淚就掉下來了。

讀論文集「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是今年的事,因要與老師分享心得,才聯絡到老師,
也在那時,才知道老師在我畢業後不久就離開台大,不到40歲……。
之後,幾度想去看看老師,
擔心影響老師休養,一直沒提這件事,
前陣子終於開口,老師答應了。
我告訴老師,要等懷玉(女兒)甲狀腺結節檢查結果出來後,再決定去花蓮的時間,
老師說「隨時來都沒關係,只要我身體還撐得住……」,
後面那句就讓我鼻酸了。
從你的文字裡面才知道,老師的身體真的……。


你的心得,要慢慢看……。
我想我們一樣的是,都把「注意力」從外在轉向內心。

祝福余老師
祝福天下所有人

貞貞合十





關於稱呼,余老師圈內師友,除幾位在學學生喚我學長或朱大哥外,其他都直呼其名,喚我“志學”。
志學兩字,我聽來親切。
就像我一位忘年知交孟東籬,也是您台大哲學系的老學長,從三歲小兒到九十老爹,全都喊他“老孟”。
老孟兩字,在我們這群老朋友間,早已超乎輩分的矜持或禮數的講究。
它渾然天成地就是生命與生命間單純地晤面相對。
您跟我輩分相近,請叫我志學即可。
其實我估計您未必大得了我幾歲。
因為我們都是五年級生。
只不過我看來不像四十多歲的人罷了!

我注意到您女兒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
原來您還能為她鋼琴伴奏呢!
這可不容易^^
您捨得用十五萬稿費交換一架捷克的國寶琴佩卓夫,也讓我訝異!
除買琴的決心令人動容,您的選擇,更顯示了獨出眾流的品味
您的研判很精當:"歐系的琴和美系、日系基本上的不同,應該是出於歐洲人在歷史文化薰陶下的某種個性傾向。"
這和我當初選琴的直覺一樣。
貝森朵夫是歐洲製琴家族裡的翹楚,台灣要親炙貝森朵夫的機會遠少於史坦威,很高興您視它為“朝聖”的第二個目的。


我想您說得對:

“我們在生命追索或心靈層面上有些交集或共鳴吧……。”
否則,余老師就不可能在我們各自曲折的生命史銘刻下如許深刻的拓影........
那在不同因緣、不同時期各自迴盪於我們存在內核的深烈觸動。
我曾留下好幾篇相關札記。

箇中心事,難有可與言者;
可點點滴滴,卻構成我記憶中至為珍貴的片斷.........
我很樂於轉引其中幾篇跟您分享~


志學敬覆






欣聞余德彗老師出院有感^^

朱志學寫於 2010年12月29日 17:58


2010.12.18 余老師在心靈工坊主辦的花蓮講堂,為各地慕名而來的讀者,導讀一本對他意義重大的新近翻譯作品~【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


看著余老師抱病講演的清矍身影,不忍之餘,心底湧現更多的是一種親歷親證當代哲人典型的無邊莊嚴感..........


講堂預計六次,沒想三天後,老師才歷劫歸來不久,又再度急送醫院。


這回病況似乎來勢洶洶,我只能從安邦老師間接探問余老師病情,只聽聞病勢兇險,安邦老師和我都只能默默祝禱,就怕親赴醫院探病,反成為老師的負擔。


剛在facebook加入桂花姐,乍然目睹這篇心情紀實,瞬間牽動了我很深的心事..........


回頭想來,我兩年半多前毅然請辭學院教職,與其說是為了消極掙脫體制的鎖鏈以回歸自己,時間拉長至今,我才更清楚的看見,原來辭職這個動作本身,就某一個當時仍對我保持隱藏的意義而言,無非是不可預知的法界緣起,巧妙成全了我,好讓我得以及時銜接上這輩子最關鍵的一段師生緣份。


這緣份在我存在中展現為一種~
抵達”超越“所必經的”斷裂”。


我意味:
我生命中若未即時安插入這與俗情世間保持某種“斷裂”的經驗,就不可能引領我在日後來到“曾經滄海難為水”的超越(我意指尚未窮盡幅度的精神轉化)~


於是,辭職一年後,我在無事一身輕下,偶然聽聞孫世民兄提及:
余老師可能是花蓮唯一能深刻幫助我理解現象學奧義的人。


我於是在課堂已然進行四分之一的學年中途,以一位”陌生的他者“突兀地闖進了余老師課堂。


很快,我便感受到一股渾厚黏稠的精神力量,讓人聽得欲罷不能!
我幾乎是在電光石火間,便已意識到,這正是我最迫切需要汲取的養分。
我於焉成了余老師課堂上“非正式修課”的忠實旁聽生,並自此波瀾浩蕩地展開持續最長的一段“不為學位,純為學習而來”的旁聽生涯。


聽課一年之後,此刻,我更鮮明地意識到,
我無意間已進入了我一生最決定性的一段“學思”歷程............
更精確地說~
一段在斷裂與超越的辯證間,
歷經“撤離”(外在性追求:投向世界的第一生命)與“復返”(內在性觀想:向死存在的第二生命)的“精神轉化”歷程...........


沒有余老師就近點醒,而一切聽憑自悟。
我心底有數,要純靠自我狹仄的眼界與視域,調適上遂以成全第二生命的全幅開展,還真不知要摸索到何年何月?


我捫心自問,以我過去的學思背景,我其實有絕大機會掉入一種廉價而欠缺扎實根底的悟境,卻不自知這一切貌似“抵達”而實則去道日遠的“自以為是”,其實是修行上最大的陷阱~“too quick,but not yet!”


當然,這份在心坎滲透日深的內在感受,命定只能是"如人飲水,點滴在心"的.........


可對我而言,這極具個人性的屬己體驗,是經由余老師而自我內在喚醒的一星火焰..........


光芒雖猶微渺,卻已足引領我在無明之風中洞察業力之幽微,而知所進退.........


我衷心感謝~
這輩子有幸就近親炙余老師,
日後人生路途不論還潛伏多少橫逆與困蹇.........
無論如何,
我都已比畢生無此緣法的人,
幸運得多^^


在此
衷心祝禱余老師早日恢復身體安康^^



私淑弟子 志學 欣聞老師出院有感^^



PS


20101218-余德慧花蓮講堂-【好走】導讀會

神情虛弱,身形消瘦,余德慧教授,我的啟蒙恩師,以身負使命的精神,為七十多位遠從全省各地奔赴花蓮的讀者,三個小時,細膩導讀【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 *生命的前五十年,人們為世俗物質而活;五十之後,開展第二生命,為自己而好好的活。 *前個人領域--個人領域--轉化場域--超個人領域(85頁) ⋯⋯ *Mindfulness, 是一個人以不可思議的安靜,把自己所有的行為觀看一遍,看自己的吃行坐臥,與自己產生距離,全然的觀看,全然的投入。 *臨終時,是靠虛構的世界而活。身軀躺在床上,虛構的世界在想像中玩耍,順順的把自己從生引到死。生與死是連接的。 *給孩子留些貧窮是好事。

發佈者:Doris Wang



Doris Wang

志學,謝謝你的分享,非常深刻。我們無法確知 生命的轉化,前行,後退,迴旋,打轉,糾結、平直,....。每個階段都是重生的契機。祝你在此特殊的生命旅程中,盡情享受mindfulness.
27 分鐘前 · 收回讚 · 1 人 ·


朱志學

桂花姐說得透徹!
吉光片羽,卻字字入心^^

因緣深遠,不可思議.........
有幸與您相識,甚至還專程到我舍下喝上一杯咖啡,這亦是不可測知的緣法。但還有比在未知中漂浮更美好的體驗嗎?

我衷心領受您的祝福~

試著盡情享受mindfulness裡含苞待放的豐富蘊
蓄...........
而後,在全然柔軟與被動的存在之舞中,
迎向那落英繽紛似地自無盡法界飄灑而落的緣份
與不可預知的奇妙連結............

志學再拜





寂然有感,若有所遇....
朱志學寫於 2011年1月19日 16:24

老師:

這是這學期以來陸續寫下的哲思手札,就當是我這旁聽生繳交的期末報告。

我銘感在心:
這些札記裡含帶的所有領悟,就某個深層的意義而言,都是建立在某種不可見的對話之上.........
與萊維納斯、與巴塔耶、與德勒茲、與德里達、與海德格...............
更重要也更親切的是~
我意識到自己筆下的每一句話,無非是在回應從您靈思飽滿的課堂上親炙的點滴教誨。
就某個隱微的奧義而言,我必須說~
您正是那自存在深淵向所有暗中聆聽者發話、並借飽蘊顛覆力量之話語將聆聽者畢生呵護的舊有世界給予摧枯拉朽一擊的“他者”........
我不禁遙想到已然歿入死亡疆域,卻猶自在典籍、在浮光掠影的意識邊界觸目可遇的“沒有面孔”的凝視........
那彷若洞燭一切幻見的眼神,依稀呼應著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片中總是隱伏一角冷然閱世的寂涼身影.....
看似莽莽蒼蒼的邊界風景,卻總讓人寂然有感,若有所遇..........
於是,我的興趣逐漸從被觀照者的故事,轉向那不帶表情卻遍觀一切的他者~
那橫越世間而定睛於超絕的深遠凝視,每召喚出難以言喻的穿透力,直抵猶自飄搖於靈魂邊界者的內在深處.............


再次致上深摯的謝忱,
為著那
經由不可見的他者
所傳遞的火光...............


祝老師身體早日恢復安康


志學 叩





朱志學寫於 2011年1月19日 12:23




志學 看了照片 他們把火盆墊高 稍釋我懷。看大家高興,更教我釋懷。謹謝 老師

朱 志學 於 2011年1月22日下午4:02 寫道:

老師太客氣了^^

我很清楚自己這一年自您課堂裡激揚出的意識轉化。

這份感心的體悟,我同樣親切地看見它發生在許多的同伴身上............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上過您的課,再聽別人演講,老覺不夠勁!


PS

草坪只有零星飛濺的炭火燒灼的痕跡,春天應該就會長回來。不必擔心^^

可惜老師沒能共赴盛會。

底下是當天的影像紀錄,一併寄與老師分享~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25889&id=110468525683279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25957&id=110468525683279



志學再拜

在 2011/1/21 上午10:54 時, 余德慧 寫到:

志學 感恩你對我粗東西不棄,我倒是要跟你說聲道歉。我要阿邦老師不要在你的草坪燒火 他也答應了,沒想.... 聽說你的草皮有一塊黃黃的。以後,你務必要堅持 我們才幫得你 老師




我的大事因緣

朱志學寫於 2011年5月4日 16:55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有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人之彗智,何其有限?
若於此大事因緣,歿身不遇.......
任天縱之資,又何以成其為人?

此所以我每有感船山《俟解》所記:

“生污世、處僻壤而又不免於貧賤,無高明俊偉之師友相與薰陶,亦不能不與惡俗人相見,其自處莫要於慎言。言之不慎,因彼所知而言之,因彼所言而言之,則將與俱化。”

我長年自僻幽獨,離群索居.........
寂寞立學,愧有未能;獨學無友,益增孤陋。
對顯船山磅礡悲願,望風懷想之餘,每慚惶聳然,廢書長嘆……………

誰期,偶逢邀天之幸.............
在學風日益澆薄的台灣學界,遠離學術多年的我,竟峰迴路轉地親炙到一位真正的學者,讓我真正見識到:什麼叫用心深契、什麼叫學術倫理、什麼叫學術傳承、什麼叫學者風範。

大學以來,所遇師長多矣!
真讓我有發自內心震動者...........
二十餘年,一人而已!

陳寅恪先生《寒柳堂集.赠蔣秉南序》有云:“默念平生固未嘗侮食自矜,曲學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蔣秉南先生有幸以陳寅恪為師,這是他的大事因緣。
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偉大的“諦結”!
這意義下的“締結”,非關血緣,亦非關知識與技藝的傳授,而是一種不屬世界的“風格的傳承”。
我以此而倍感珍重自己何幸得廁列余德彗老師門下的殊勝機緣。
第一次上課,我就意識到這會是我終有一日能在更人性的基礎上成其為人的"大事因緣"。
一年半的課堂親炙,我點滴在心:
眼下的自己,已不再是聽課前的同一個人...........
原來,一個真正的老師,帶給你的是一種近乎死亡的經驗..........
他不斷地創造出某種讓你抵達意識的邊界而逼臨巴塔耶筆下“上揚至瀕死“的詩意瞬間!
這發生在意識深微層面的"遭逢"(encounter)........
正是推迫我走向意識“邊界”的強大“他者經驗”..........

萊維那斯義下的他者經驗,正是“使一切成其為一切”的“大事因緣”!
在我看來,這裡頭潛在凝蓄的意識轉化經驗,才觸及了真正的內在性與神聖性。

使人在更人性的基礎上成其為人.......
這話聽來何其渺茫?
可正是這看似渺茫的指引,帶領人抵達一種凌越地穴遮蔽而直面凝視超絕的能力。







湛若秋露,穆如春風.......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9日 2:14
變更已儲存。


老師:


您覆信帶及:“我讀過你的劄記,應該給你課堂時間分享。”
我由衷感謝老師給予這機會,卻自知還沒準備好。
近日所寫閱讀劄記,純憑課堂感悟,尚未涉大量閱讀書目。
以是,出乎直觀者多,關乎學力者少。
我自恃還未下足功夫消化燦若群星的法國哲學天才。
這可是一段漫長的學思歷程,非十年不足為功!
所以,請老師完全不必為我在課堂保留分享時間。
現階段我只合像海綿一般在全然的私密閱讀與課堂聆聽中吸收那如厲斧般擊碎我心中冰海的深銳洞見。
生平至今,再沒比這個學習階段,更讓我有血氣動蕩的昂揚感。
從老師身上,我第一次體會到學問作為一種志業的莊嚴。
回首來時路,我自己都驚奇:
這輩子最重要的學習階段,竟是在旁聽中完成的。
我由衷珍惜這樣的因緣,因此甘心盡棄一切俗世追求,而皈命昔往未曾對我開啓的哲學奧義。
這心事,浮士德復活節第二幕一段獨白差可比擬:

“一種純淨而不可描述的希祈,
驅迫著我漂蕩過叢林和原野。
而在盈眶熱淚所凝成的霧裡,
我感覺到有一個世界...............
為我而升起
為我而存在...........”

如今看來,正是通過老師為我打開的精神旅程,我終能煉就了一雙“邊緣的眼睛”。
長年以來,對西洋哲學總是欠缺一分體己的親密感;如今卻從老師路數獨異的學問型態尋得一個悟入處。
現在,讀起這些過去視為畏途的西方思想巨擘,不但不覺隔膜,反而每有“驚知己於千古”的快意!

從前禪宗和尚曾說:“菩提達摩東來,只要尋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通過老師課堂帶來的現象學啓悟,我如今還真於古今學問中,得著這麼一個“不為人惑”的雪亮心眼;
越投入就越覺滋味深長,再不肯浪拋心力於無涉靈命深度的世界...........

我非學術中人,卻能蒙老師不棄,而得以從互為”陌路“的他者,漸窺學問門徑!
唐君毅先生有云:“在遙遠的地方,一切虔誠終將相遇.......”
人之相與,因緣深遠,有如此者.........

時逢教師節,未免酬酢問候,因思及東坡詠酒詩所云:

湛若秋露,穆如春風.......
兀爾坐忘,浩然天縱.......
吾方耕於渺莽之野,而汲於清冷之淵.......

這話頗合於老師課堂引發我心頭的意象


茲衍為七言聯語,約略誌念這番問學因緣在我個人生命史的意義:


幾度春風釀秋露,ㄧ宵夢雨洗鉛華....................



志學再拜 2011.9.28


簽名檔:



【貝森朵夫莊園官網~莊園對外正式窗口】 http://web.mac.com/jjs0035



【貝森朵夫Facebook粉絲專頁~莊園即時動態】

http://www.facebook.com/pages/hua-lianbei-sen-duo-fu-zhuang-yuan/110468525683279?v=wall

【貝森朵夫莊園負責人朱先生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bosendorfer.pianohouse

【貝森朵夫莊園主人隨筆札記】
http://www.wretch.cc/blog/jjs0035
【貝森朵夫莊園交通路線參考圖~ 莊園位置的google map 連結】
http://maps.google.com.tw/maps?hl=zh-TW&client=safari&ie=UTF8&q=花蓮市佐倉街282號&fb=1&gl=tw&hq=佐倉街282號&hnear=花蓮縣花蓮市&view=map&f=d&daddr=970花蓮縣花蓮市佐倉街282號&geocode=CcOp7XFsiOkYFT94bgEdWC4_ByFGOAOCjM_0tg&ved=0CBoQ_wY&sa=X&ei=LQPPTKvsMIHyOfXT5fUP



寄件者: 簡貞貞
收件者: 貝森朵夫莊園(Cafe' solo)
寄件日期: 2011/10/1 (六) 7:29 AM
主旨: 放心一點了……

朱先生:
對,我本來不知道慈濟有兩個校區,
老師說之後,我查地圖,現在知道了。

可能因為我跟老師說,沒有一個人去那麼遠的地方……,
所以老師覺得自己或學生載,比較放心,
我接受老師的好意,
也真的不好意思要麻煩你了。
坐你的車,沒問題的!

我三點左右在後站,
如果時間改變,會提前通知你。


我前天想到一個詞——朝聖。

我跟余老師雖然過去只有短短因緣,只是他眾多學生之一,
可是
對老師在身體不適後仍然認真教學和指導研究所學生,
以及長期投入臨終陪伴和做研究,
我很感動和敬佩。
後來得知他盛年就因身體因素離開台大教職,長期與慢性病共處,
更覺得不捨。

當然,如果有足夠時間,我希望就讀書和安寧志工經驗上的疑惑,請教老師的想法,
但是我的第一個衝動是:單純去看看老師,表達我的感佩。

朝聖,是拜訪一個我景仰的學者、仁者。

朝聖之二,是近距離接觸貝森朵夫,看她,聽她。

家裡的琴是朋友介紹我買的捷克Petrof,
15年前翻譯「丹諾自傳」,用這本書的稿費15萬買的。
我不懂琴,
只是聽了山葉和Petrof,我肯定不喜歡前者的清亮,喜歡後者沈、厚、穩的音色。
我猜想,歐系的琴和美系、日系基本上的不同,
應該是出於歐洲人在歷史文化薰陶下的某種個性傾向。

對愛彈琴的你來說,我實在很不可思議吧,
從二月,沒幫我女兒伴奏克萊斯勒的「前奏與快版」之後,我就沒有碰琴啦!
那時,她要開始準備高中基測,沒有繼續學小提琴。


除了「朝聖」的心情之外,是忐忑。
從你的部落格,知道你是博學多聞,很有個性的人,
你說要看看我的部落格,我心虛,
因為我的記錄,不過是真誠分享生活感受而已;
我沒有看很多書,中文程度也不好,平鋪直敘,沒有成語,不會引用典籍……。

看到你的信,我比較放心一點了。
雖然我書讀不多、中文程度不好,
但或許,我們在生命追索或心靈層面上有些交集或共鳴吧……。


另外有兩件事。
一是,可不可以稱呼我「你」就好?
從網誌看來,我大概大你十歲,要稱呼「您」也是可以的,
但是我覺得叫「你」比較親近一些。

二是,我要怎麼稱呼你,比較沒有像「朱先生」這樣有客氣的距離感呢?

貞貞合十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貝森朵夫莊園(Cafe' solo)
To: 簡貞貞
Sent: Friday, September 30, 2011 7:24 PM
Subject: 回覆﹕ 麻煩你

沒問題^^

貞貞顯然有所不知:
慈濟分前後兩個校區~
前區是靜思堂、醫院、醫學院。離火車後站,走路十五分鐘即可抵達。
後區是慈濟中小學、人文社會學院、技術學院。
後區腹地更大,離火車後站約三分鐘車程。
這距離對開車來說當然沒啥,可若是走路還是嫌太遠。
所以,老師有特別叮囑我此事。
說是星期二、三他會把車子交給我用(呵呵^^因為我自己開的老爺車很破。若您不介意,我開自己的車即可。)

大約三點到站嗎?
到時就請您從“後站”出站。
我會等您來電(0937296646),然後接送您到老師辦公室。

昨晚開始拜閱您的部落格文章。
才讀幾篇,只覺點滴在心..........
撞擊之深烈有難可語於言者!
難怪余老師對您格外疼惜。

餘緒不盡........
見面再敘^^



志學敬覆





寄件者: 簡貞貞

收件者: jjs0035@yahoo.com.tw
寄件日期: 2011/9/30 (五) 5:00 PM
主旨: 麻煩你
朱先生:
我看到車站走到慈濟大學才15分,


想可以慢慢走過去,一邊到處看看。
後來老師告訴我,星期二下午的課不在總區,比較遠,
我到的時候,如果他還沒下課,就請你載我……。
我想,不要勞煩老師比較好,
不過,這樣,就得麻煩你了。

老師3點半下課,
我大約3點打電話給你,可以嗎?
不知道你是不是旁聽這堂課,
如果是,真的要先跟你說抱歉了。

貞貞合十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體作為資本主義消費的場所和執行代理人
朱志學寫於 2011年10月1日 14:31
變更已儲存。

彭榮邦
台灣近期在所謂工業產品設計能力上的卓越表現,讓執政者沾沾自喜,引以為政績。然而,如果從「身體作為資本主義消費的場所和執行代理人」這個角度觀之,這些卓越設計能力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是,台灣人的身體經驗,已經牢牢地鑲嵌在發達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之中。讚 · · 4 小時前 · 隱私設定:


7 個人都說讚。



Yi-tze Lee 結構性的勞工能力,也反應在所謂「投資」訊息上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624817.shtml
4 小時前 · 讚


彭榮邦 台灣的主流媒體往往以「創意」來論述設計能力的提升,甚至將這種能力的提升歸功於教育體系的成功。然而,這與其說是教育之功,毋寧說是生活方式及其相伴的身體經驗的改變所致。你指出來的和我指出來的,一個在勞動端,一個在消費端。
4 小時前 · 讚


Aits Huang 啊,榮邦你說了我想說卻還未捕捉到的話語
3 小時前 · 讚


潘朝成 榮邦論述的好
3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身體作為資本主義消費的場所和執行代理人?台灣人的身體經驗?這論述我很陌生。榮邦能不能舉幾個例子?
3 小時前 · 讚


彭榮邦 我想你只是對於論述的語言陌生,經驗上應該很貼近。蘋果公司要賣一堆唉唉叫的產品,就必須要以各種名目勾引/創造消費者的慾望(身體是慾望的場所),讓消費者買各種唉唉叫產品(這是執行代理人的部分)。各種唉唉叫的身體經驗,構成了唉唉叫產品的設計能力的物質性基礎。
3 小時前 · 讚 · 1 人


千古絕響 「唉唉叫的產品」
3 小時前 · 讚


Aits Huang i i i
3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所以,“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話,可以更深化為:科技始終來自讓你”唉唉叫”的身體經驗“。是被“唉唉叫”的身體經驗馴化的身體,推迫了科技的創新與飛躍?
3 小時前 · 讚


彭榮邦 不是因果關係,是辯證性的內在關係。
3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互為因果?
3 小時前 · 讚


彭榮邦 就直接捨棄因果關係的語言吧。辯證性的內在關係,是一種共構的關係,因果關係的語言預設了某種線性時間的思維("因"在"果"之前),而辯證性思維則是比較結構性的思考方式。
3 小時前 · 讚 · 2 人


Aits Huang 創新與飛躍,是理解這事的普世面向(一種符合資本消費/操作行銷邏輯的面向)。走進如今的創意市集,的確有部分是手作商品、有些傳統技藝被延續、更貼心的商品使用被設計,換個角度,大量促動的使用消費,卻也促動更多的機械複製或印刷,其中有多少是不必要的消費需求?唉唉叫系列積極尋求代工國家生產,這些國家的工廠彼此削價競爭,其中也有生產勞工終究是消費不起這些產品的苦處
3 小時前 · 讚 · 1 人


Yi-tze Lee 從新自主(Neoliberalism)的角度來看,慾望是被不斷的延宕的。永遠在追,卻永遠沒有滿足的終點。
約 1 小時前 · 讚


Yi-tze Lee 新自主,也就是新鮮地自以為自己是主人,但是卻早已經陷落在消費機制的模塑牢籠中。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容我更進一解:進入消費機制,不見得就定然陷落在消費機制的模塑牢籠。我們早無所逃於這個影像、符號、制度鋪天蓋地的消費社會,但無可逃,也不必逃!因為置身消費社會中的人是否就一定成為“陷落者”,另有決定的條件。除非他任令自己成為慾海橫流的消費奴隸,並“新鮮地自以為自己是主人”,否則,任何處境,人始終保有另一種選擇的可能性~~“being in the world , but not of it.”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榮邦提醒的因果/辯證之辨,把原先論題,拉到方法意識的向度。所論警闢,卻著實啟人深思,這迫得我也被拉入更深的思維,無法更停留在直觀的解悟。我寫了段反思劄記以就教榮邦:

線性時間的思維是從經驗推到經驗(對象性思維決定的界域
);
從經驗到先驗或從先驗到經驗,就未必落在線性時間的思維

比如存在主義那有名的命題:“存在先於本質”。
存在與本質不是經驗系列裡的“因果關係”,而是近於康德的“現象與物自身”或儒道佛三家經論遍見的體用、跡冥、色空等跳脫因果析辨的關係。

建立在“對象性之思”的理解進路,我可以通過現象學反思窺知其局限。

問題是:
科技創造的“影像”是可被大量複製轉載的“再現式影像”
,這落在經驗。
由“再現式影像”撩撥出的“身體慾望”,還是落在經驗。
作為資本主義消費的場所和執行代理人的“身體”,亦是被發達資本主義語境裡的語言、符號、影像所型構並馴化的“身體經驗”,亦是落在經驗。

上列所舉,全都疏離於“先驗”的“實存”而陷落於“經驗
”的認知與想像。
這類身體經驗裡面遍染智思與我執的色彩,並非真不能就因
果路徑而加以析解。
你提出的深銳洞見,在我判讀,亦是化約於特定角度(ex馬克斯的觀點)且落在經驗系列裡的因果關係。這背後並非就沒有“先見”的預設~即令你不願意承認這點。

我何嘗不能就另一個角度提出:使用蘋果,對我可以不純然是被馴化的身體經驗,它甚至可能代表某種“抗拒馴化”以
求逆溯返皈“被遺忘的存有”的必要歷練。
它可以是飛向更高自由的一雙翅膀.........

但無論如何,
我欣賞能跳脫常規而提出自己獨異性見解的人。
事實上,這不也是你論點的精彩所在?
你顛覆政府觀點的另類論述,形同對官方說法揮出一記犀利
的重擊。
這就解構了官方詮釋路徑的遮蔽,而釋放出另一語境的觀點:即令這觀點,還是化約在經驗角度裡的觀點,而未真回溯先驗的實存以找出真正超乎因果演繹的立足點。
56 分鐘前 · 讚

Chinyi Wu
‎"台灣人的身體經驗,"如何能不"被牢牢地鑲嵌在發達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之中"? 這不能從個體經驗的範疇出發,必須要有社會結構的時間象
限。
1907年在慕尼黑成立的德國工藝聯盟,被後世稱為"工業設計"的濫觴 (http://de.wikipedia.org/wiki/Deutscher_Werkbund 中文寫得很爛) 殊不知,其根本不是為了服務大量製造而產生,恰好相反,那是一群藝術家、工藝家與建築師等,"受夠了大量製造的生活用品,例如刀叉",而開始進行的抵抗運動,從讓直直的刀叉彎個角度開始,讓人們的生活環境不會變成制式的罐
頭。
前年金融風暴最烈的時候,復活節前夕我去一個復活節市集,在買一對陶雞的時候我和大姐聊天,她說她沒有感覺到金融危機,她在聖誕節檔的時候,所有的陶藝品全部賣光,她說像他這樣的手工藝師,基本上都是一年出來市集擺兩到三
次,其他的時間就是在家製作作品。
這樣的脈絡有不得不回到基本的歷史背景。德國歷史上沒有出現帝國,國王已經是很緊繃了,主要還是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大小諸侯國總是要彼此拼場,因此有一大群各類工藝家環繞在這些貴族周邊提供技術服務。這個基礎也因為成立現代國家的時候沒有甚麼大一統的過程,所以順利轉換到現代社會中,300個法定職業分工與職業教育,70%的人進入職業教育。工業設計代表了,工序增加=工匠投入增加=
成本提高。
台灣的工業設計基本上比較是單獨屬於"設計專業"的東西,沒有生活與產業的系統性連結,所以會變成嵌在發達資本主義的消費中。
星期六 15:42 · 讚 · 1 人


彭榮邦 感謝Chinyi的補充,非美(non-American)的觀點常常上我受益良多啊。
星期六 15:45 · 讚


彭榮邦 ‎Chinyi的補充讓我想到,台灣社會其實還有對資本比較有抵抗力的領域,不過與工藝不太有關,而是在和飲食相關的領域,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的小吃。
星期六 15:49 · 讚 · 1 人


Chinyi Wu 找尋小時候記憶中好吃的燒餅油條現在是我家的興趣與任務(我老爹像公務員定時進出台大醫院的關係,老人家對於台北的記憶就是那些),發現,燒餅油條的師傅似乎也是和手藝的逐漸失傳有關....XD!
星期六 15:59 · 讚


彭榮邦 嗯,你這麼講,的確還是有這樣的現象,手藝的失傳,不過速度上是慢些(總能找到好吃的小吃),讓我誤以為沒有。看來,謀殺小吃手藝的,其實不是諸如麥當勞等的大企業,而是各種各樣的加盟連鎖品牌。當這些加盟連鎖品牌控制了食材通路,把原為手藝的部分標準化,那就排除了技術的門檻,幹掉了需要經驗熟成的師傅。這樣子,什麼人都可以開店了,也可以用最低薪資聘用毛頭小伙子來看店,不聽話就開除!
星期六 16:07 · 讚 · 1 人

朱志學 請教Chinyi兄何謂:不能從“個體經驗的範疇”出發?在您的脈絡裡,如何使用這個概念?
星期六 16:30 · 讚


Chinyi Wu 請教不敢當,別那麼客氣。我用反過來的方式解釋看看。如果,一個分析的角度最後推倒的結果變成一種新的概念的提出,透過他人對此概念的理解與認同方能進入實踐,這個對我來說就是個體的經驗範疇。舉最近台灣在討論的小農耕作的話題好了。提倡小農耕作的重要性的時候,仔細分析其論述,大體都是對於糧食生態農村...etc.很重要。德國人一樣愛講理念,但是在理念標語後面,整套系統性的其實都已經跟著準備好了,例如,小農=家庭經營=以家庭成員為主要農業勞動力=養乳牛的農戶必須要經營20公頃才能夠存活。然後就開始提出,如何協助小農可以達到20公頃的經營規模,而辯論都是在如何達到的方法,而沒有再吵小農到底重不重要。所以當小農很重要這樣的概念被拋擲出來的時候,一個是集結理念的同好,一個是結構性地在改變。希望這樣有表達出來....
星期六 16:58 · 收回讚 · 1 人


彭榮邦 志學,就教不敢。你的反思劄記看來有好幾條路數在糾纏(現象學和儒釋兩道),裡頭的許多概念工具,包括經驗、先驗等,對我而言都要加上「刮號」,一時很難回答。不過,你看到我留下這段話的馬克斯印記,的確如此,而只要思想,必定是從某些先見出發,以某個角度觀察,的確也是如此。
星期六 17:02 · 收回讚 · 1 人


彭榮邦 我的閱讀經驗告訴我,當代法國思潮,相當程度是踩著現象學的底子而開始大鳴大放的,許多的重要思想,實際上都是建立在對現象學的不滿與反動之上。例如,「從個體經驗出發」,可能就是現象學方法的限制之一。
星期六 17:16 · 收回讚 · 2 人

朱志學 “透過他人對此概念的理解與認同方能進入實踐”,這句話顯然是關鍵。假如我沒體會錯的話,Chiyni兄是就此區隔“個人經驗範疇”與落實於特定時空的“集體結構的改變”。可您的文脈卻是:“一種新的概念的提出,透過他人對此概念的理解與認同方能進入實踐,這個對我來說就是個體的經驗範疇。”括弧裡的文字,您確定沒寫錯?
星期六 17:16 · 讚

朱志學 榮邦能否進一步談談「從個體經驗出發」如何是現象學方法的限制?這是直指核心的問題。我願聞其詳^^
星期六 17:20 · 讚


彭榮邦 我就知道你要問...可是寫這個要好久啦。簡單地說,奠基於個體經驗的知識,總是無可避免地受限於個體經驗的歷史性和地域性,這對同時代同地域的人來說,似乎已經是牢靠的基礎,但是這樣的知識只要遇上的歷史或地域的他者,很容易就會顯露出此等知識的侷限,亦即它奠基於特定的歷史和地域的這個事實。
星期六 17:31 · 收回讚 · 1 人

朱志學 呵呵^^這類問題對我正好搔著癢處,怎容輕易放過?請多包涵。
星期六 17:34 · 讚

朱志學 您說的我懂!果然我們在使用“從個體經驗出發”一詞時,賦予了很不同的涵義。但榮邦理解現象學的視角顯然跟我有很大歧異。在我看來,假如把“受限於個體經驗的歷史性和地域性”視為現象學的弱點,恐怕是“錯殺”現象學了!先去吃飯吧。有機會再敘^^
星期六 17:43 · 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哲思零縑:再論“為何會有雍容大度”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30日 18:13
若能把將紅樓夢裡“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的禪機,
置放到馬丁布伯的“我與祢”脈絡;
再將“非對象化”的“我與祢”關係,回溯到柏格森蘊生零度影像的錐形空間........
就可順適地讓
錐形空間所蘊涵之“topological space”,
依綿延無盡之螺旋路徑(mobius strip),
將理性邏輯決定的"再現式鏡像平面"予以徹底“解構”,而令之漩入、消融並皈返於德勒茲飽蘊流動生命的內在性平面.............

”雍容大度“四字
與“不受因果鏈纏縛”的“他者倫理”,
乃能通過
更富現象學深度的“縱深性視域”
來把握其內藴幽微的連結可能性。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9日 2:14
變更已儲存。

湛若秋露,穆如春風.......
兀爾坐忘,浩然天縱.....................





老師:


您覆信帶及:“我讀過你的劄記,應該給你課堂時間分享。”
我由衷感謝老師給予這機會,卻自知還沒準備好。
近日所寫閱讀劄記,純憑課堂感悟,尚未涉大量閱讀書目。
以是,出乎直觀者多,關乎學力者少。
我自恃還未下足功夫消化燦若群星的法國哲學天才。
這可是一段漫長的學思歷程,非十年不足為功!
所以,請老師完全不必為我在課堂保留分享時間。
現階段我只合像海綿一般在全然的私密閱讀與課堂聆聽中吸收那如厲斧般擊碎我心中冰海的深銳洞見。
生平至今,再沒比這個學習階段,更讓我有血氣動蕩的昂揚感。
從老師身上,我第一次體會到學問作為一種志業的莊嚴。
回首來時路,我自己都驚奇:
這輩子最重要的學習階段,竟是在旁聽中完成的。
我由衷珍惜這樣的因緣,因此甘心盡棄一切俗世追求,而皈命昔往未曾對我開啓的哲學奧義。
這心事,浮士德復活節第二幕一段獨白差可比擬:

“一種純淨而不可描述的希祈,
驅迫著我漂蕩過叢林和原野。
而在盈眶熱淚所凝成的霧裡,
我感覺到有一個世界...............
為我而升起
為我而存在...........”

如今看來,正是通過老師為我打開的精神旅程,我終能煉就了一雙“邊緣的眼睛”。
長年以來,對西洋哲學總是欠缺一分體己的親密感;如今卻從老師路數獨異的學問型態尋得一個悟入處。
現在,讀起這些過去視為畏途的西方思想巨擘,不但不覺隔膜,反而每有“驚知己於千古”的快意!

從前禪宗和尚曾說:“菩提達摩東來,只要尋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通過老師課堂帶來的現象學啓悟,我如今還真於古今學問中,得著這麼一個“不為人惑”的雪亮心眼;
越投入就越覺滋味深長,再不肯浪拋心力於無涉靈命深度的世界...........

我非學術中人,卻能蒙老師不棄,而得以從互為”陌路“的他者,漸窺學問門徑!
唐君毅先生有云:“在遙遠的地方,一切虔誠終將相遇.......”
人之相與,因緣深遠,有如此者.........

時逢教師節,未免酬酢問候,因思及東坡詠酒詩所云:

湛若秋露,穆如春風.......
兀爾坐忘,浩然天縱.......
吾方耕於渺莽之野,而汲於清冷之淵.......

這話頗合於老師課堂引發我心頭的意象



茲衍為七言聯語,約略誌念這番問學因緣在我個人生命史的意義:






幾度春風釀秋露,ㄧ宵夢雨洗鉛華....................







志學再拜 2011.9.28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哲思劄記:2011.9.28內在轉化作業之二~從柏格森的錐形空間到德勒茲的零度影像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8日 14:37

2011.9.26課堂劄記


現實與虛擬交會之處,
鏡像與影像接頭之處,
服膺同一性的“再現”與鼓蕩獨異性的“綻放”的交界之處.......

這是“涉入物質”也“浸潤記憶”的特異點(point singulier)~

就在這銜接世界與存有的邊界:
潛伏拓樸空間而為ㄧ切“鏡像”基底之“零度影像”,蘊生了發揮威力之點。

因為“純粹虛擬”透過此進行其在物質平面的現實化作用(actualisation),使得不具虛擬性的平面得以重獲創造性力量。讚 · · 昨天 2:34


蔣鵬、 Siyul Lu 和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在理論層面上,柏格森卻仍然是德勒茲唯一的參照,彷如整個百年電影 史僅是《物質與記憶》的一個注腳。因此,欲理解德勒茲的影像概念、其與虛 擬的關係,我們不僅得不斷回到柏格森,而且德勒茲早期所發表的二篇關於柏 格森論文:〈柏格森〉(1956)與〈柏格森著作中之差異構思〉(1956),絕不比 後來出版的《柏格森主義》或二冊電影論述更不重要。
昨天 3:24 · 讚

朱志學 我們將不斷回歸到柏格森,也回歸到德勒茲對柏格森的評論。就某種觀點而言,研究德勒茲哲學的 困難處正在於每次都得至少研究二位(而非一位)哲學家,都必然是一種多重 閱讀:德勒茲與柏格森、德勒茲與傅柯、德勒茲與尼采、德勒茲與萊布尼茲、 德勒茲與斯賓諾莎、德勒茲與康德⋯。
昨天 3:24 · 讚 · 1 人

朱志學 通過對影像概念的構思,我們將試著 一再穿梭往來於兩者或多者之間:德勒茲、其「間接自由言說」的柏格森,與 如果必要的話,柏格森自己。而事實上,德勒茲的影像理論建構正是經由這種多樣性的思想運動逐步被描繪出來。
昨天 3:25 · 讚 · 1 人

朱志學 點 s 位於現實知覺(perception actuelle)與虛擬記憶(mémoire virtuelle) 相遇之處,既置身平面也位於圓錐之中;其一方面可被視為整個記憶圓錐的無 窮收縮,另一方面平面則如同其無限鬆弛。這是虛擬現實化之點,也是知覺招 喚記憶之處。
昨天 3:27 · 讚 · 1 人

朱志學 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打斷瞬時性時間,而在現實知覺的平面上形成“斷裂點”,並瞬間通過斷裂點S進入“虛擬記憶”的圓錐之中,而與蟄伏”鏡像“底藴的“影像“建立關係。
昨天 3:39 · 讚 · 1 人

朱志學 德勒茲所謂的 「時間-影像」便誕生於此。
昨天 3:39 · 讚 · 2 人

朱志學 點 s 既是物質平面的斷裂點,同時也是記憶圓錐的再連結處。
昨天 3:40 · 讚 · 1 人

朱志學 其確切的作用機制為何?點 s 如何往返於物質與記憶、現實與虛擬之間,而不引起絲毫的混亂與失序?
昨天 3:40 · 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