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回看今日,我深知: 我們將擁有完全不同的歷史記憶
朱志學寫於 2011年5月20日 16:15
志學
急切護教是慈濟的普遍現象 也是不自覺的文化
我希望宗教所能討論此問題 學術討論與護教論述的分際
老師
老師說得正是!
可只怕還得借助校外學者來撐場,較可能聽見真心話。
慈濟圈內學人,顧忌自己發言會“上達天聽”。
只怕屆時有膽識剴切陳辭,無所避忌者,就老師一人而已!
還是衷心希望真能親歷此盛會。
那才是慈濟可堪告慰的“學風”。
無論如何,我悉心看見老師在超然護教者眼界所不及的深微層面所進行的工作。
正因這些教誨只能在深不可測的意識層面被傳達,
它命定被服膺俗情知見的世界給敵視!
但我個人是由衷珍重的!
我視此教誨近乎鄔斯賓斯基在遇見葛吉夫前所隱然預感的奇蹟。
借法華經語,或可稱此為“大事因緣”............
鄔斯賓斯基說:
"我們不可能逃出這一座我們生活於其中的迷宮,除非我們能找到一條全新的、和我們以前所知所用者完全不同的路。但是,這條全新的、或說已被遺忘的路,其開端何在,我就無可奉告了。當時我已經知道一個無庸置疑的事實:在這層假像的薄紗之外,存在著另一個真相。.........這個想法裡面或者有些許浪漫的成分,有某種東西將它和我們隔離開了。「奇跡」就是能穿透那未知之真相的東西。"
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的深微工作,跟鄔斯賓斯基筆下的“奇蹟”是關連互應的!
按理它不可能出現在當今的學校教育,卻不可思議地發生在慈濟的課堂。
我穿越校園時,每好奇跟我擦身而過的慈濟師生,他們跟我相處在相同的物理時空,卻各自浸淫在不同的精神場域。
十年後回看今日,我深知:
我們將擁有完全不同的歷史記憶~只因我是為了仍對他們的視域保持隱藏的大事因緣而來...........
我珍重這極度趨於“異己性”的個人體驗,也深知不會有人比我自己更點滴在心:
持續一年半的座下薰習,我終已漸能領會什麼是“全新的、和我們以前所知所用者完全不同的路。”
也為逃出累劫以來身陷其中的迷宮做好準備。
志學再拜
PS.相關此學思歷程轉折的問學劄記: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saved&¬e_id=10150168959249811
- May 29 Sun 2011 13:05
十年後回看今日,我深知: 我們將擁有完全不同的歷史記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