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9.16):從存在中不能承受之輕,叩問世界的本質。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16日 13:01
存在中不可承受之輕,恐怕正是內具一切“現象場”最根本的動力因。
理性邏輯碰它不著,
俗情知見對它無從理解也無從把捉,
道德倫理也對它無力規訓也無從導正.............
它彷若一根梗在喉頭的帶刺硬骨,以不可忽視的疼痛徹底撕碎覆蓋其上的層層假象。
這層層假象就型構了將每個人包攏其中的“世界”。
世界說實了只是一則分明掩耳盜鈴、卻教我們拼死維護的“謊言”;
它是理性邏輯阻止我們觸及存在內核的詭計。
在世界裡頭,我們找到的方法都只是自欺欺人的方法。
我們看不進也摸不著那真正驅動現象場的動力因,這動力因卻是一切因果鏈據以幻生的形而上起點。
它才是作為一切現象基底、而使世界成其為世界的“thing in itself”。
回頭細想,猛然醒悟上學期末最後一堂課,余老師正是從根植“存在缺口”的綿邈餘情指點巴舍拉空間詩學的“迴盪”概念。
我這一刻才真正契入余師的洞見。
假如,這世間存在著一種心靈撼動,是真能自根處予以劇烈搖晃而摧廓了存在的根基,甚至讓身歷其境者自內裡瞬間激射出一種再無回頭路的命運走向........
那是因為:
有一股鑽心入骨的力量,黏稠而遒勁地滲入並觸摸到了蟄隱靈魂深處的缺口。
那不獨是個人心靈的缺口,而是匯流了千年沈哀的存在缺口...........
我總算明白:
只有放在這個“心靈缺口”的脈絡,才真能為一切綿密深遠的迴盪抉發出最深刻的動力因!
原來,存在中不可承受之“輕”........
就是一切入於“血氣動蕩”、“色授魂予”、“欲仙欲死”之境,而令人上揚至瀕死的強大心靈“迴盪”,據以興發並惻悱而上、層疊而出的“根源動力點”。
正是“存在的缺口”,
使一切成其為一切!
迴盪來自缺口。
這“缺口”泉湧而出的力量,就是:
缺席的力量、遺憾的力量、匱乏的力量、懸念的力量...........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所云:“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亦是由此缺口噴薄而發的“迴盪”,只不過這迴盪非出之以李商隱式的哀婉纏綿,而是太史公式的悲願橫絕!
尋思至此,
我對“物自身與現象”間的深微關係,似可繼康德、叔本華之後而更進一解。
簡言之,假如世界據以運行的盲趨力,主導了人性的橫向欲求(a horizontal wish);那麼,空虛中的追索,就串起了物自身與現象間的垂直叩問,這叩問才是直抵存在核心動力的深層表達(vertical expression )。
我將箇中線索簡要勾勒如下:
存在缺口逼出存在中不能承受之輕;
存在中不能承受之輕,則讓我們輕於陷落那彌天蓋地灑落而下卻可遮掩自身“傷口”的“語言表達”;
語言表達裡隱藏的思路模態,誘使怯於正視傷口卻又無以自解的“逃逸者”深陷理性邏輯的牢籠中,展開“不可能的逃逸”;
這語言牢籠摧逼出的逃逸行動,又即此盲趨業力而召惹(甚而主動型構出)那將我們每個人囚禁其中、並使我們的處境因此變得越來越相似的“同一化”經驗中;
這同一化的經驗“內化”為我們共同服膺並接受其規訓的“世界感受”。
存在內藴的“獨異性”,在世界的暗影中沈落;
巴舍拉的空間詩學,以內蘊深遠迴盪力量的“詩意空間”,直探性靈底藴。他通過“詩意瞬間”引發的“迴盪”概念,為“生命之獨異性”重新開啟了綻放萌生的可能性;
這沛然莫之能禦的可能性,代表著偉大藝術所開啓的“靈韻與救贖”之路;
這條靈韻與救贖之路,隱函的人文療癒奧義,可略微申說如下:
ㄧ、世界,源自投影於“存在缺口”的陰影。
二、這陰影幻生出的一切語言與論述,型構了被拋擲其中者的“視域”,並決定了理解框架的“格局”。
三、世界,就在語言論述所建構的“局戲”中示現。
四、更細膩地說:世界,是在語言論述中,依理性邏輯“型構”自身。
五、世界是語言的表象~不是先有經驗,再有語言的表達;語言塑造了我們的經驗;它決定了我們理解經驗的方式,與切入經驗的角度。角度已決定了經驗的內涵。
六、世界在我們對它的“描述”中完成並完全成為它自身。
七、世界具體化為交疊纏縛的因果鏈。它不過是一切論述所型構之理解框架投影於關係互動中的延伸性產物。
八、就某個意義而言,世界正是人類通過語言語理性邏輯所型構出之藏身洞穴:一個讓自己據以遮蔽自身、舔舐傷口的“洞穴”。
九、藝術的深蘊凝結於巴塔耶的“消盡”(expenditure)概念:亦即,在於打破“習慣性的屈服中型構的生存邏輯”以免於被“世界”給吞吃。
十、消盡的深蘊所在近於Paul Tillich所云“神聖的浪費”。神聖的浪費,是為了解放因為屈從生存而備受壓抑的異質性因素,以獲取存在的自主權。
十ㄧ、巴塔耶認為:相對於以生產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世俗社會的同質性因素 ,存在着一个“聖性的世界”,它是以非生產性的“耗費”、“消盡 ”(Expenditure)為基礎的,與其有關的一切事物共同 構成了異質性的要素。這意味:消盡(expenditure)是對抗以同質性與集體化之慣性規律為基底而型構之“世俗世界”的吞噬,以歸趨真能萌生異質性與個體化之獨異風格的“精神聖域”(聖性的世界)。後者,正是極少數血氣動蕩的天才靈魂必然的託命之所。消盡( expenditure)則是天才必然的命運:從世界向邊界移動:一個朝向詩意瞬間的移動...........
十二、“藝術不是某種更高理性形式的範式,而是幫 助我們沖破理性理解界 限的手段;藝術在此代表的並不是一種更好的理解的整體,而是代表 了拓寬主體、交往和經驗界限的可能性。“~~~藝術之為物者,衝決受制單線邏輯之“理性”框架遮蔽住的理解界限,以抵達邊界外之更豐饒多姿的嶄新理解可能。主體之經驗界限,因之而拓寬,而解放更具獨異性的觀物方式。藝術之創生性者在此。遠離此藴藉豐富之創生性,只是風格萎頓、血氣衰竭的偽藝術。
十三、這種解放“同ㄧ性”以回歸“異己性”的藝術所展現的精神動向,其歸趨所在,端在“建立主體—客體間的非宰制性的交往自由”,以救贖“結構化中的主體”:亦即,通過血氣動蕩的“藝術實踐”,以解放那已然發展成為在龐大的社會體系下虛弱無力的客體化主體。這才是藝術的終極關懷所在!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16日 13:01
存在中不可承受之輕,恐怕正是內具一切“現象場”最根本的動力因。
理性邏輯碰它不著,
俗情知見對它無從理解也無從把捉,
道德倫理也對它無力規訓也無從導正.............
它彷若一根梗在喉頭的帶刺硬骨,以不可忽視的疼痛徹底撕碎覆蓋其上的層層假象。
這層層假象就型構了將每個人包攏其中的“世界”。
世界說實了只是一則分明掩耳盜鈴、卻教我們拼死維護的“謊言”;
它是理性邏輯阻止我們觸及存在內核的詭計。
在世界裡頭,我們找到的方法都只是自欺欺人的方法。
我們看不進也摸不著那真正驅動現象場的動力因,這動力因卻是一切因果鏈據以幻生的形而上起點。
它才是作為一切現象基底、而使世界成其為世界的“thing in itself”。
回頭細想,猛然醒悟上學期末最後一堂課,余老師正是從根植“存在缺口”的綿邈餘情指點巴舍拉空間詩學的“迴盪”概念。
我這一刻才真正契入余師的洞見。
假如,這世間存在著一種心靈撼動,是真能自根處予以劇烈搖晃而摧廓了存在的根基,甚至讓身歷其境者自內裡瞬間激射出一種再無回頭路的命運走向........
那是因為:
有一股鑽心入骨的力量,黏稠而遒勁地滲入並觸摸到了蟄隱靈魂深處的缺口。
那不獨是個人心靈的缺口,而是匯流了千年沈哀的存在缺口...........
我總算明白:
只有放在這個“心靈缺口”的脈絡,才真能為一切綿密深遠的迴盪抉發出最深刻的動力因!
原來,存在中不可承受之“輕”........
就是一切入於“血氣動蕩”、“色授魂予”、“欲仙欲死”之境,而令人上揚至瀕死的強大心靈“迴盪”,據以興發並惻悱而上、層疊而出的“根源動力點”。
正是“存在的缺口”,
使一切成其為一切!
迴盪來自缺口。
這“缺口”泉湧而出的力量,就是:
缺席的力量、遺憾的力量、匱乏的力量、懸念的力量...........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所云:“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亦是由此缺口噴薄而發的“迴盪”,只不過這迴盪非出之以李商隱式的哀婉纏綿,而是太史公式的悲願橫絕!
尋思至此,
我對“物自身與現象”間的深微關係,似可繼康德、叔本華之後而更進一解。
簡言之,假如世界據以運行的盲趨力,主導了人性的橫向欲求(a horizontal wish);那麼,空虛中的追索,就串起了物自身與現象間的垂直叩問,這叩問才是直抵存在核心動力的深層表達(vertical expression )。
我將箇中線索簡要勾勒如下:
存在缺口逼出存在中不能承受之輕;
存在中不能承受之輕,則讓我們輕於陷落那彌天蓋地灑落而下卻可遮掩自身“傷口”的“語言表達”;
語言表達裡隱藏的思路模態,誘使怯於正視傷口卻又無以自解的“逃逸者”深陷理性邏輯的牢籠中,展開“不可能的逃逸”;
這語言牢籠摧逼出的逃逸行動,又即此盲趨業力而召惹(甚而主動型構出)那將我們每個人囚禁其中、並使我們的處境因此變得越來越相似的“同一化”經驗中;
這同一化的經驗“內化”為我們共同服膺並接受其規訓的“世界感受”。
存在內藴的“獨異性”,在世界的暗影中沈落;
巴舍拉的空間詩學,以內蘊深遠迴盪力量的“詩意空間”,直探性靈底藴。他通過“詩意瞬間”引發的“迴盪”概念,為“生命之獨異性”重新開啟了綻放萌生的可能性;
這沛然莫之能禦的可能性,代表著偉大藝術所開啓的“靈韻與救贖”之路;
這條靈韻與救贖之路,隱函的人文療癒奧義,可略微申說如下:
ㄧ、世界,源自投影於“存在缺口”的陰影。
二、這陰影幻生出的一切語言與論述,型構了被拋擲其中者的“視域”,並決定了理解框架的“格局”。
三、世界,就在語言論述所建構的“局戲”中示現。
四、更細膩地說:世界,是在語言論述中,依理性邏輯“型構”自身。
五、世界是語言的表象~不是先有經驗,再有語言的表達;語言塑造了我們的經驗;它決定了我們理解經驗的方式,與切入經驗的角度。角度已決定了經驗的內涵。
六、世界在我們對它的“描述”中完成並完全成為它自身。
七、世界具體化為交疊纏縛的因果鏈。它不過是一切論述所型構之理解框架投影於關係互動中的延伸性產物。
八、就某個意義而言,世界正是人類通過語言語理性邏輯所型構出之藏身洞穴:一個讓自己據以遮蔽自身、舔舐傷口的“洞穴”。
九、藝術的深蘊凝結於巴塔耶的“消盡”(expenditure)概念:亦即,在於打破“習慣性的屈服中型構的生存邏輯”以免於被“世界”給吞吃。
十、消盡的深蘊所在近於Paul Tillich所云“神聖的浪費”。神聖的浪費,是為了解放因為屈從生存而備受壓抑的異質性因素,以獲取存在的自主權。
十ㄧ、巴塔耶認為:相對於以生產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世俗社會的同質性因素 ,存在着一个“聖性的世界”,它是以非生產性的“耗費”、“消盡 ”(Expenditure)為基礎的,與其有關的一切事物共同 構成了異質性的要素。這意味:消盡(expenditure)是對抗以同質性與集體化之慣性規律為基底而型構之“世俗世界”的吞噬,以歸趨真能萌生異質性與個體化之獨異風格的“精神聖域”(聖性的世界)。後者,正是極少數血氣動蕩的天才靈魂必然的託命之所。消盡( expenditure)則是天才必然的命運:從世界向邊界移動:一個朝向詩意瞬間的移動...........
十二、“藝術不是某種更高理性形式的範式,而是幫 助我們沖破理性理解界 限的手段;藝術在此代表的並不是一種更好的理解的整體,而是代表 了拓寬主體、交往和經驗界限的可能性。“~~~藝術之為物者,衝決受制單線邏輯之“理性”框架遮蔽住的理解界限,以抵達邊界外之更豐饒多姿的嶄新理解可能。主體之經驗界限,因之而拓寬,而解放更具獨異性的觀物方式。藝術之創生性者在此。遠離此藴藉豐富之創生性,只是風格萎頓、血氣衰竭的偽藝術。
十三、這種解放“同ㄧ性”以回歸“異己性”的藝術所展現的精神動向,其歸趨所在,端在“建立主體—客體間的非宰制性的交往自由”,以救贖“結構化中的主體”:亦即,通過血氣動蕩的“藝術實踐”,以解放那已然發展成為在龐大的社會體系下虛弱無力的客體化主體。這才是藝術的終極關懷所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