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論學手記:關於“惡的平庸性”
朱志學寫於 2011年10月15日 1:24
在政治與道德事務方面沒有所謂的服從。服從這個詞,唯一可以適用於不是奴隸之成人的地方,是宗教領域,在宗教裡,人說他們服從上帝的話或命令。

對那些參與者或服從命令的人所提出的問題,絕不應該是「你為什麼服從?」而是「你為什麼支持?」

~漢娜阿倫特讚 · · 10月10日 14:42


蔣鵬和 Siyul Lu 都說讚。

朱志學 「你為什麼服從?」是存在場域的錯置(misplaced),亦即,把只適用於宗教語境的關係錯置到“人間世”的語境;這問話,形同預設了人根本沒有自由意志,而只能將一切行動推諉於客觀形勢。「你為什麼支持?」則召喚出全然不同的發言位置;它質問的是:你為什麼放棄成為自由的義務,而去支持並強化一個逼你無法與自己和平共處的“結構性宰制”~那建立在“無人之治”的機關統治(rule of offices)”
10月10日 15:09 · 讚 · 3 人


石佳儀 志學,我好喜歡這段註解喔。關於發言位置的注解
10月10日 15:34 · 收回 · 1 人


在每個官僚系統中,責任的移轉是每天的例行公事,而如果想以政治科學用語來定義官僚制度,也就是官僚制度作為一種統治形式--機關統治(rule of offices),相對於一人或少數人或許多人的人治----那麼不幸的,官僚制度就是無人之治,正因此之故,也是最不人性,最殘酷的統治形式。但在法庭上,這些定義是沒有用的。因為回答:「不是我,而是系統做的,我只是當中的一個齒輪,」法官馬上就會提出下一個問題:「那麼請問,為什麼在這情況下,您會變成一個齒輪,而且繼續當齒輪?」

from 漢娜阿倫特讚 · · 10月10日 13:21


Siyul Lu 、李志元、 Amy Kuo 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這問法近於康德。等於是逼問在巨大的倫理張力下放棄思考的“平庸者”:人在任何情境之下,都有成為自由的義務,你卻為何出賣自由而讓自己變成一顆齒輪~~~一顆在系統、體制、機器與結構化的權力宰制關係下“不由自主的主體”:亦即,那與原初性情無法坦然相處而疏離存有本源的“異化性主體”?
10月10日 13:33 · 讚 · 2 人



孟子以“四端之心”捻提的“價值自覺意識”,立足於不受世界規訓的“原初倫理”:一種坦然與自己相處的性情傾向,與自我交流,亦即我和自我進行那無聲的對話。這樣的倫理,來自不可界定的“他者”,而非已然“對象化”卻不自見其蔽的“主體”。以是,不但與列維那斯義下的“他者倫理”無所扞格,反而遙相呼應。

前者猶自渾函凝蓄於同體共在的“性情”,所以“雍容大度”;
後者已然遺忘存有的召喚而疏離於性情之本源,乃墮陷於“以理殺人”而不自知。

這點深值再細究下去!讚 · · 10月10日 13:19


Siyul Lu 、林彧和李志元都說讚。


石佳儀 志學,我決定在自己的電腦,另開一個檔案,把你的閱讀註解給存檔起來了。孟子和列維納斯,以及,也正好是我閱讀時的感覺,但沒有將之做清楚的連結.....
10月10日 15:39 · 收回 · 2 人




朱志學
未參與納粹者的判準是不同的:他們自問,要是做了某些事情之後,如何還能和自己和平共存、心安理得的活著;於是他們決定最好什麼都不做,不是因為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好,而只是因為唯有這樣他們才能活的心安。

也因此,當他們被迫參與的時候,他們會選擇死亡。
更直接的說,他們拒絕謀殺,倒不是因為他們還牢牢守著誡律「汝不應殺人」,而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和成為謀殺者的自己共存。

這種判斷方式的前提不是高度發展的智慧或複雜的道德省思,而是一種坦然與自己相處的性情傾向,與自我交流,亦即我和自我進行那無聲的對話,而這過程,自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以來,通常就稱之為思考。

from 漢娜阿倫特讚 · · 10月10日 13:00


Siyul Lu 說讚。

朱志學 “不願意和成為謀殺者的自己共存。”、“坦然與自己相處的性情傾向”:漢娜說得簡練、精當又傳神。漢文化的哲學語境則視此為“良知”的躍動:一種與自我交流,亦即我和自我進行那無聲的對話的價值自覺過程。
10月10日 13:03 · 讚 · 2 人

距今45年前《紐約客》雜志所發表的漢娜·阿倫特的系列報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篇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

艾希曼就是這樣一個“好人”,他服從命令,盡職盡責,是好丈夫、好父親;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陳詞濫調他根本不會開口”。阿倫特問自己:為什麼像納粹這樣的政權,恰恰是靠艾希曼這樣的既膚淺又平庸的“好人”來支撐、來維持的呢?於是她想到了“平庸的惡”這個詞。她說:“惡一向都是激進的,但從來不是極端的,它沒有深度,也沒有魔力,它可能毀滅整個世界,恰恰就因為它的平庸”。在她看來,艾希曼完全不像一個想像中的惡魔,一個沒有心肝的人。她望著站在玻璃盒子裡的艾希曼,覺得他最多只能算是一個“小醜”。

但正是“平庸的惡”這幾個字,讓諸如艾希曼這樣的人的這種惡,永遠記在了人們心裡,知道哪怕再殘暴的惡,也是由一些“平庸者”來實施的,因為這些人很膚淺,不思想,“沒有陳詞濫調他根本不會開口”。讚 · · 10月9日 21:08


Siyul Lu 、石佳儀、林旻昌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我所說的平庸的惡,的的確確是在嚴格的事實層面上,特指在審判過程中,從某個人的臉上就能看出來的東西。艾希曼不是伊阿古,也不是麥克白,在他的內心深處,也從來不曾像理查三世那樣,“一心想作個惡人。”除了特別勤奮地工作,以便獲得個人的提升外,他根本沒有任何動機。就這種勤奮本身來說,並不能說是犯罪;他永遠不可能謀殺上司,以繼承其職位。說白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正因為缺少想象力,他才會連續幾個月坐在那裡,對一個審訊他的德國猶太人滔滔不絕、大說其心裡話,一遍又一遍地解釋為甚麼他只是納粹黨衛軍的區區一個中校,而他之所以沒有被提升,錯誤並不在他。總的來說,他對所發生的一切非常明白,在對法庭的最後陳述中,他說道,“要對(納粹)政府制定的價值標準進行重新評價。”他並不愚蠢。他只不過是沒有思想罷了――但這絕不等於愚蠢――惟其如此,他才變成了那個時期最大的罪犯之一。"
10月10日 3:09 · 讚 · 2 人

朱志學 如果這算得上“平庸”甚至滑稽的話,如果一個人懷著世界上最美好的意願也不能從艾希曼身上找到任何殘忍的、魔鬼般的品性的話,那麼這甚至都不能說是常態。按照常理,一個人絕不可能在面對死亡,甚至已經站在絞刑架下時,卻甚麼也不考慮,而只是在思考他在葬禮上聽到的對他一生的評價;而這些“高貴的言詞”當然也不可能遮擋其行將就死的現實。這種對現實的隔漠、這種無思想性(thoughtlessness),遠比人類與身俱來的所有罪惡本能加在一起,更能引發災難和浩劫――事實上,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從耶路撒冷獲得的教訓。
10月10日 3:11 · 讚 · 4 人


石佳儀 http://www.wretch.cc/blog/swntpu/1176615,志學,跟你分享一小段的書摘。

【書摘】責任與判斷
www.wretch.cc
「責任與判斷」,這一本書,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讀讀。 在「助人,專業,主體」的相關思考中,「順服性」的放置脈絡,比較不是指向「接受者」的順服性;正好相反,我指的是「給予方」的順服性。譬如,助人工作者依循標準作業流程,又譬如在高等教育的工作環...
10月10日 11:57 · 收回 · 3 人 ·


「責任與判斷」
,這一本書,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讀讀。

在「助人,專業,主體」的相關思考中,「順服性」的放置脈絡,比較不是指向「接受者」的順服性;正好相反,我指的是「給予方」的順服性。譬如,助人工作者依循標準作業流程,又譬如在高等教育的工作環境裡,面對評鑑制度底下的教師專業自主如何展現?在這當中,相對關係中的「給予者」,面對制度時不得不的順服,似乎是一個難逃的現實。

底下是幾個書上的段落,漢娜鄂蘭用不同的方式,觸及到「順服性/思考/判斷」的議題。引出來,跟大家分享。

***********************************
未參與納粹者的判準是不同的:他們自問,要是做了某些事情之後,如何還能和自己和平共存、心安理得的活著;於是他們決定最好什麼都不做,不是因為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好,而只是因為唯有這樣他們才能活的心安。也因此,當他們被迫參與的時候,它們會選擇死亡。更直接的說,它們拒絕謀殺,倒不是因為他們還牢牢守著誡律「汝不應殺人」,而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和成為謀殺者的自己共存。這種判斷方式的前提不是高度發展的智慧或複雜的道德省思,而是一種坦然與自己相處的性情傾向,與自我交流,亦即我和自我進行那無聲的對話,而這過程,自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以來,通常就稱之為思考。(95-96)

在每個官僚系統中,責任的移轉是每天的例行公事,而如果想以政治科學用語來定義官僚制度,也就是官僚制度作為一種統治形式--機關統治(rule of offices),相對於一人或少數人或許多人的人治----那麼不幸的,官僚制度就是無人之治,正因此之故,也是最不人性,最殘酷的統治形式。但在法庭上,這些定義是沒有用的。因為回答:「不是我,而是系統做的,我只是當中的一個齒輪,」法官馬上就會提出下一個問題:「那麼請問,為什麼在這情況下,您會變成一個齒輪,而且繼續當齒輪?」(82-83)

在政治與道德事務方面沒有所謂的服從。服從這個詞,唯一可以適用於不是奴隸之成人的地方,是宗教領域,在宗教裡,人說他們服從上帝的話或命令。(99)

對那些參與者或服從命令的人所提出的問題,絕不應該是「你為什麼服從?」而是「你為什麼支持?」(99)



朱志學 這段分享太棒了^^句句珠璣呀!
10月10日 12:36 · 讚 · 1 人

朱志學 我越來越讚歎漢娜阿倫特,難怪海德格會抗拒不了這位靈彗過人又生得明眸皓齒的美麗女學生!一度靠攏納粹的海德格甚至顧不得漢娜是猶太裔了......
10月10日 12:42 · 讚

朱志學 這又是人性深處折疊出的驚人皺摺
10月10日 12:43 · 讚 · 1 人



朱志學
德國哲學家漢娜.阿倫特提出的著名概念。所謂“平庸的惡”,就是指以“職務行為”作為借口,執行上級的錯誤命令犯下的罪行。與“平庸的惡”相對的概念是“極端的惡”,也就是那些天生邪惡的壞蛋的作為。製造“平庸的惡”的人,往往是一些平素淺薄之徒,他們自願放棄獨立思考和判斷,放棄對抗邪惡的權利,心甘情願地依附於非正義的體系。和“極端的惡”不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可能是一個“好人”,好父親,好丈夫,好同事和好鄰居。但是,漢娜.阿倫特認為,正是這種“平庸的惡”,“它可能毀滅整個世界”,“由於它就像一棵毒菌,在表面繁衍生長”。讚 · · 10月9日 21:01


Siyul Lu 、彭榮邦、林旻昌以及其他 8 人都說讚。


Ming Wei Teh 借@@
10月9日 21:05 · 讚


石佳儀 志學,最近這一年來,我讀著漢娜鄂蘭的書,被其觀點吸引。呵呵,漢娜好像也是你的好朋友啊......
10月9日 22:31 · 讚 · 1 人

朱志學 我對跟海德格學術脈絡有關的人物,一向格外留意。漢娜鄂蘭(我習慣簡體書譯名的漢娜阿倫特)就是我的藏書涵蓋的重要範圍之一。
10月9日 23:03 · 讚


石佳儀 原來如此啊。呵呵,海德格也是你的好朋友。
10月9日 23:07 · 讚

朱志學 是呀!為了更深地把握余師背後錯綜交織的哲學脈絡,兩年來的閱讀版圖擴張了不少:舉凡史賓諾沙、康德、叔本華、尼采、胡塞爾、海德格、巴塔耶、巴修拉、馬賽爾、馬丁布伯、布朗肖、海德格、萊維那斯、德勒茲、德里達、本雅明、梅洛龐蒂、卡謬、沙特、羅蘭巴特、柏格森、高達美、福柯、阿多諾、哈伯瑪斯、韋伯、以賽柏林、舒茲、拉康、齊澤克、阿倫特、克里斯蒂瓦、庫比特、阿蘭巴迪歐、沃格林、列維施特勞斯、布迪厄、鮑德里亞、李維史特勞斯、榮格、坎伯、齊格蒙特鮑曼、齊美爾、柄谷行人、西田幾多郎、西谷啟治.......都是我的“好朋友”^^
10月10日 0:23 · 讚 · 4 人


石佳儀 志學,你真是太神奇了,有這麼迅速和大量的閱讀以及理解。我的好朋友,沒那麼多呢。最近才買到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可不知什麼時候才有時間打開書閱讀。
10月10日 11:47 · 讚

朱志學 所以我才把營生的工作時間壓縮到平均每日不到三十分鐘,就是為了好好消化這兩百年來跨度驚人的學術飛躍。只覺一天48小時都不夠讀書思考寫作,哪還有時間教書?
10月10日 11:58 · 讚 · 1 人


石佳儀 你這樣的選擇,需要極大的勇氣,或說是決斷吧。也許是這樣,漢娜關於思考的空泛,以及看重個人的自由抉擇,很能與你的生活相呼應。
10月10日 12:01 · 收回 · 2 人

朱志學 嗯!談不上勇氣。單純是少負道氣,終與俗違。此則陶潛歸去來兮前序所云:“飢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所以,我選擇從世界退離,無非只是如魚得水般地回歸江湖,在安靜的閱讀與思考裡,找回只有在孤獨裡才能觸碰的親密.........
10月10日 12:18 · 讚 · 2 人

朱志學 理解漢娜越深,我就越尊敬這位了不起的女哲學家。不愧是海德格的得意門生^^
10月10日 12:30 · 讚 · 1 人


石佳儀 志學,少負道氣,終與俗違,為何能夠如此呢?每當我要跟一些朋友說起你以及你的莊園,我大抵會說,莊園主人是一個活在現代的古代人。你提到陶淵明,我似乎有了另一個理解的通道.......很想把國高中那時極為喜歡的桃花源記重新找來讀讀。
10月10日 15:32 · 收回 · 2 人

朱志學 為何能如此?因為:五嶽歸來不看山,曾經滄海難為水呀^^
10月10日 15:48 · 讚 · 3 人



朱志學
平庸是時代的危險所在~尼采讚 · · 10月9日 20:10


歐小歐和蔣鵬都說讚。

朱志學 ‎1961年,曾在納粹德國擔任高官的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審,阿倫特作為《紐約客》的特派記者前往報道,最終完成了《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書。阿倫特的這本書,不但因提出“惡的平庸性”這一概念遭到了學界的批評,還因為她揭露了猶太人在納粹大屠殺中同樣具有屠殺同類的惡行,招致了許多猶太人朋友和組織的決裂,一度眾叛親離。實際上,猶太人中同樣存有大屠殺者這一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人性的複雜與陰暗與何種人類無關,只與當時遭遇的具體環境誘因有關,這正是“惡的平庸性”這一觀念的的核心所在。
10月9日 20:22 · 讚 · 2 人

朱志學 阿倫特提到一個例子,她的朋友,著名的美國作家瑪麗·麥卡錫提到這個屠殺困境的悖論:“如果某人用一把手槍對著你說,‘殺了你的朋友,否則我就要殺了你’,他是在引誘你,就是這麼回事。”我們一度把這種生存困境稱之為“蘇菲的抉擇”。這是一個道德上的難題,因為根本沒法選擇,在殺人與殺人之間,在殺人與救人之間,在殺一個人與救許多人之間,無論你如何選擇,你都是在作惡。但是在大屠殺中,很多人不會思考到這種悖論式的道德困境,大部分人都會用“殺一人可以救很多人”這種思想的幻覺安慰自己,以免良心不安,這也正是納粹之所以給你出這個難題的原因所在:他在引誘你作惡,引誘你變成一個屠殺者,一個納粹的同謀。
10月9日 20:23 · 讚 · 3 人

朱志學 在《思考與道德關切》一文中,阿倫特談到“惡的平庸性”這一核心概念時說:“我並不企圖以此建立一個理論與學說,而只是描述一些十分確實的情況,即那種廣泛的惡行現象,人們不能把他們歸因於罪犯的特別邪惡、病態或意識形態信念。罪犯唯一的特點乃在於他有點兒異乎尋常的淺薄。無論所犯下的罪行如何窮凶極惡,罪犯卻既不凶殘也不惡魔,人們從他的過去、從他在審判中以及之前的警方問詢中能發現的唯一個性特點是一些純然否定性的東西,那不是愚蠢,而是一種非常真實的不能思考的奇特狀況。”
10月9日 20:27 · 讚 · 2 人

朱志學 “罪犯唯一的特點乃在於他有點兒異乎尋常的淺薄。”~船山有云:“害莫大於浮淺”!良有以也!!
10月9日 20:28 · 讚 · 2 人

朱志學 在齊口眾聲都在聲討納粹戰犯的時候,這種觀念讓大眾很難接受:即艾希曼與我們普羅大眾一樣,並不比我們惡多少。但是阿倫特一再反對這樣一種觀點:在對大屠殺反思中,我們都有罪。
10月9日 20:31 · 讚 · 2 人

朱志學 我們都有罪的地方,在於~我們自認無辜,自認無罪,這樣一種觀念才是真正替納粹開脫。
10月9日 20:32 · 讚 · 2 人

朱志學 作為人類的我們都要對大屠殺負責,只有在某種形而上的意圖中才是正確的。在對納粹戰犯的審判中,無論你身犯極端的惡行,還是平庸的惡行,都是罪人,都要接受審判和懲罰,這點毋容置疑。
10月9日 20:32 · 讚 · 2 人

朱志學 戰後的審判針對的是具體的罪犯,而不是形而上的罪責。
10月9日 20:33 · 讚 · 1 人

朱志學 如果說收錄到《責任與判斷》中的這些文字有比阿倫特之前的思想有所深入的話,那就是她提到的那種“不能思考的奇特狀況”。很顯然,這是阿倫特後期著作中最為閃光的一個思考點。戰後對納粹屠殺有過各種原因的分析,比較有代表性和權威的就是其格蒙特·鮑曼的《現代性與大屠殺》,其中的主要觀點是說奧斯維辛是一種高度行政性和制度性的大屠殺。它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那樣運作,遵循嚴格的規章制度,一絲不苟地按照程序和步驟,實行流水線式的工業屠殺。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個個人就成為了這道嚴格屠殺程序上的一個零件。阿倫特稱之為零件理論:每一個零件,每一個人都是可以報廢和替換的,而這又不會改變整個屠殺系統,這是所有官僚機構所能正常運站的基礎。在戰後大屠殺的審判中,很多被告都是用這種理論為自己解釋:如果我不做,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也會做。2009年奧斯卡獲奬影片《朗讀者》中,女主角就是這樣為自己辯解的。
10月9日 20:38 · 讚 · 3 人

朱志學 但是阿倫特在《責任與判斷》中把對這個問題的反思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現代性的大屠殺中,個體是否真的沒有選擇權?那些作為零件的被告是否真的無罪?是否服從上級命令就意味著自己不該承擔責任?
10月9日 20:39 · 讚 · 1 人

朱志學 阿倫特就此重新提出了:何為思考?“人是思考著的存在,它的意思是,人有一種傾向,甚至說一種需要,需要越出知識的界限去思考,去更多地運用他的智力、腦力,而不僅是把它們作為求知和行動的工具”。
10月9日 20:48 · 讚 · 1 人

朱志學 古希臘有個著名的哲學命題,你是想做一個痛苦的蘇格拉底,還是樂意做一頭快樂的豬。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蘇格拉底因為思想而痛苦糾結,而一頭豬渾渾噩噩卻快樂無比。但是我們卻寧願選擇做蘇格拉底,因為思想正是人與豬之間最大的區別。而且思考活動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一個人永遠可運用的能力,同樣,“不能思考”也不是那些缺乏腦力的重任的特權,而是每一個人經常存在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很多人不是不能思考,而是需要他做出思考的時刻,他逃避了這種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能逃避自己的罪責。當他口口聲聲只是服從上級的命令和安排時,其實是逃避自己的思考能力,從而推卸了自己的責任,避免做出道德判斷,高高懸置起了自己的良心。
10月9日 20:54 · 讚 · 2 人

朱志學 “不能思考的奇特狀況”當然不可能作為法律依據,讓那些大屠殺中被告判刑獲罪。但是阿倫特對這種“惡的平庸性”的深入解析已經超出了單純的哲學關切和道德關切的範疇。所謂“責任與判斷”更多的是指向自身的省思。大屠殺之後,我們每人都有罪,聽著像是一種敷衍之詞。但是只有我們知道,阿倫特為警惕這種“每人都有罪”的觀念傾注了她的後半生沈思生活。
10月9日 20:54 · 讚 · 2 人


石佳儀 志學,這一連串對於漢娜平庸之惡的文字,如果把它放在一起,像余老師FB的筆記本或是網誌那樣,比較容易分享耶。我自己很想要將這幾則文字從FB分享出去。字裡行間穿插著王船山和為愛朗讀,簡單又貼切的注解,對了,還有,尼采的那句話也是。
10月9日 22:41 · 收回 · 2 人

朱志學 呵呵^^因為這只是個人的閱讀劄記:有閱讀來的資料,有自己夾敘夾議的評論.......隨手紀錄下這些資料,不為系統性的分享,只是想為自己弄懂一些吸引我的觀念,例如:“惡的平庸性”在阿倫特的脈絡下是怎麼被發展出來的?這背後的認知情境與歷史線索為何?說來,這閱讀興趣還是從妳那邊延燒過來的。挖掘下去之後,我覺得受益良多^^
10月9日 22:59 · 讚 · 1 人



朱志學
漢娜:「反省的姿態有其虛偽的一面!」讚 · · 10月9日 1:50


鍾丞宗、蔣鵬、 May Cheng 以及其他 6 人都說讚。


Jet Keng good movie, good book
10月9日 6:44 · 讚

朱志學 Rony Bramman:「在這個地方,正是惡的平庸所在。」
10月9日 13:20 · 讚 · 3 人


Monica Yang 所以王陽明的心學鼓勵我們要「在事上磨,在意上磨」。讓反省不再是一種虛偽的姿態,而是,真誠的面對自己與他人?
10月9日 16:55 · 讚

朱志學 這話藴藉的層次很豐富,包括鎮日要求別人覺醒的昏睡、包括恆言其所不能的“偽善”、包括所云反省每自我封限在特定的認知平面、包括自恃真誠卻不脫“夏蟲井蛙”之見(夏蟲不足以語冰、井蛙不足以語海)........
10月9日 17:21 · 讚 · 1 人

朱志學 “通往地獄之路,往往是善意鋪成的!”
10月9日 17:34 · 讚 · 1 人

朱志學 猶不僅此!猶太裔女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則是透過“惡的平庸性”來註解貌似反省的姿態背後蟄伏的虛偽面向。此所以Rony Bramman所云 :「在這個地方,正是惡的平庸所在。」撐住了漢娜血心流注的深銳洞見:「反省的姿態有其虛偽的一面!」
10月9日 20:47 · 讚


Monica Yang 必須相信:反省的姿態也有其真誠的一面。
10月10日 11:24 · 收回 · 1 人

朱志學 當然。這話只是要點省:若太過自恃自己的反省真誠純度.......這分真純,已然有雜染虛偽的可能,而且是很大的可能。這不就是人性的皺摺性嗎?
10月10日 11:49 · 讚

朱志學 真誠不保證善行。善的動機不保證結果也是善的。這例子多得不勝枚舉。沒有智慧的善意,常是毀滅世界的種籽。所以,我很討厭一些鄙棄學術的浮淺說辭:不用想太多,“做”就對了!
10月10日 11:52 · 讚 · 1 人

朱志學 做的背後,展現的精嚴思考,那也是實踐的一部份。而且是舉足輕重的部份。最近陳文茜被批評“放生“等於”放死”,就是一例!
10月10日 11:54 · 讚 · 1 人


鍾丞宗 放生改為吃素可能更為實在!!
10月10日 12:44 · 讚

朱志學 吃素也在殘害植物,植物裡面更有生物,癌細胞也是生命......推起來沒完沒了......維持生命的存在本身,不等於就是道德。生之與死,本就如形之與影,同體共在,不可分割。看破生滅循環,而殺活自在,無變於死生,更入禪境幽微!
10月10日 12:52 · 讚 · 3 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貝森朵夫莊主 的頭像
    貝森朵夫莊主

    貝森朵夫琴屋手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