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是古希臘流浪詩人的道路、存在與命運!”

這話真美!可細味之,旅途中,始終如影相隨的茫然失路之感,卻也終不可掩......

即此而言,我是很知足的:

當我為著墾地種花而揮汗如雨,偶然擱下鋤頭,望向微雨中雲氣蒼茫的山嶺,那經由自己“起水泡”而腫脹疼痛的雙手而連結日深的土地、花園與家屋,不覺已驅散了我心頭長年盤旋不去的“旅途”之感........

此亦無它!不同的存在脈絡,隨之開展迥異昔時的凝視點.......
我於是心滿意足地看著身邊心愛的人兒,相視而笑 ; 心底卻悠悠晃漾著陶淵明愜心深微的詩句:"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此情此景,重新展讀陶詩,心境上是更相應了!



志學2012.12.3 心影残箋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婉儀老師觀機逗教,特顯精彩!
即此吉光片羽,已充分俱見,妳不但能寫,更是能說。
這種置身現場感的臨機與即興對應,在我看來,是需要比遠比文字書寫更殺活自在的功力。
即以上文菩薩之論為例,著實讓我眼睛發亮,啟發良多^^
我不由想及元尉兄告訴我萊維納斯特為鍾愛的一段福音書,於此對比合觀,更見萊維納斯用心之深。

原來,一個人的悲願與承擔力直接決定了他能遇到多少面容,或者說,“他者”是只對有能力“看見”的人才以獨具意義的“面容”現身的。

婉儀老師這詮釋進路,對我把握萊維納斯幫助甚大。
由衷感謝^^

ps.

王要對在他右邊的人說:『蒙我父親賜福的人哪,你們來吧!來承受從創世以來就為你們預備的國度。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接待我到你們家裡;我赤著身子,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來探望我。』

那時候,那些義人要回答:『主啊,我們甚麼時候看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看見你流落異鄉而接待你到我們家裡?看見你赤著身子而給你穿?我們甚麼時候看見你害病或坐牢而去探望你呢?』王要回答:『我鄭重地告你們,無論甚麼時候,你們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微不足道的人的身上做了這些事,就是為我作的!』
讚 ·

朱志學 Yang Wan-i
星期四來自手機
別人是那沒有面貌的群眾;他人,是我看得到其獨一面貌,對我充滿意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卻常被那一個又一個的別人影響,並誤將『別人』視為『他人』!
收回讚 ·
Jimmy Zhan 、其他 8 人和你都說讚。

Jimmy Zhan 請問老師,如何使別人成為他人?
該不該要求自己使別人成為他人?
星期四23:51來自手機 · 讚

花於淤 我卻是找不道自己面貌的人
星期五4:04 · 讚

Yang Wan-i 當有一天你敢於與人面對面,你的面貌就會顯現。又面貌只顯現於他人眼中,你找到的是你的自我。
星期五7:39來自手機 · 讚 · 1

Yang Wan-i 他人是在你的掌握之外、概念之外、理解之外的「人」,怎麼可能出現「如何使別人成為他人」這樣的句子?又「自己使別人成為他人」這句話全然違背他人的意義!而顯示了你的主權意味。
星期五7:57 · 收回讚 · 3

Jimmy Zhan 我的意思是,如何從無法辨認的群眾中,辨認出他人的面貌。
使沒有意義的別人,成為有意義的他人。
星期五8:39 · 讚

Jimmy Zhan 或者這是不可能要求自己做到的?
星期五8:40 · 讚

Yang Wan-i 菩薩是看到眾多人面貌的人,故其承擔他人,苦他人之苦。而若你還未有能力苦他人之苦,你的自我會保護你,讓你看不到他人的臉。
星期五8:41 · 收回讚 · 5

Yang Wan-i 而別人能不能承擔他人,也必須他自身體驗經歷。人能自內在發出多大的願,與其承擔的能力相關,也因其承擔的能力,他能遇見多少「面容」。
星期五8:44 · 收回讚 · 3

Yang Wan-i 在現階段你能努力的,試看清你的自我的多種層次,分別出生活中的你、意識著的你,和想像所虛擬的自我的差異。
星期五8:46 · 收回讚 · 3

Jimmy Zhan 謝謝老師
星期五8:50 · 讚

Yang Wan-i 你的書寫方式顯示你現在的主權意識非常高漲,不要在這種時候去「關注」別人的事,會變成支配的、暴力的而不自知。
星期五8:51 · 收回讚 · 3

Yang Wan-i 不會,繼續你的勇敢真誠,在你無預期的一天,你會「看到」比你想像更美場景!
星期五8:54 · 收回讚 · 3

Yang Wan-i 說與寫並非來自於「我」,我只是一個通道。唯當我得以在我的有限生命中活出所說所寫,這一切才實現為「我」,也才有一個「我」!
星期五14:21 · 收回讚 · 3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以某個主體為中心,而在線性時間的序列中對於過去事件進行排列的「歷史」之外,皮耶克索夫斯以l’anamnèse所詮釋的歷史性,是當人試圖體會他人,試圖重現他人剎那的經驗,試圖再次經歷他人生命時的情感高亢狀態。此渴望在感受上體受他人生命的激情,可視之為對缺席他人的召喚,亦即回憶的引發 ;而此身陷「顛峰情韻」( la hohe Stimmung/la haute tonalité) 的人,是尼采筆下的詩人。即便在哲學家「看到」死亡本質地定義了生命、而將生命化約為必死的普遍現象;但身陷「顛峰情韻」的詩人之激情所引發的想像力卻意願生命的歷程為主體的藝術創造,而說:一切皆可能,一切的可能皆有待生命的實現。”

~婉儀老師
讚 ·
彭郡茹、張淑玫、 Tura Ishaya 以及其他 3 人都說讚。

朱志學 巔峰情韻....
這四字很傳神!
藝術作為在存在深處的“相遇”,每通過“對缺席他人的召喚”而進入上揚至瀕死的“詩瞬間”(moment of poetic)!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W:

感謝問候!
我和Parisa婚後仍不改初衷地優遊於神仙眷侶般的生活。
連結著彼此用心的核心”場域“之一,便是在兩人胼手胝足的耕耘下逐日成型的玫瑰花園。
即令兩個農夫農婦每為了種花除草而累得筋骨酸痛。
但陶淵明說得透切:“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恰是通過這分“下身落地”的沈實感,我才親切體驗到:那深抵彼此靈命深處的親暱連結與深情惦念,原來可以如是美好!
孤寡一生,再無牽無掛,終不及相遇在存在深處............

抽空一定來花蓮造訪我們。

~志學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茶煙輕揚的片刻閑靜裡,慢心者,偶得漩入時光封印的詩意瞬間,並循此身體進路找回失落的親暱連結:連結於那以天地生意作為存在根柢的"身外之身"。

茶香氤氳間,一時萬慮都盡,而瞬間接通的“人文空間”,奧祕幽玄,不落名相,正是貼著身體又不止於身體的"身外之身"。

身外之身,超然一切概念網罟的補捉。不可見,冥漠中卻具體可感。以其不可見卻幽微可感,我們權且將自“身外之身”變現出的人文空間,稱為“冥視空間”。

這飄搖"域外"卻對智思活動保持隱匿的“身外之身”或“冥視空間”,正是道體與身體湊泊為一的接合點。

隱於茶者,以味覺、嗅覺、觸覺、視覺甚或聽覺為媒介,讓自身存在“寓居”於“冥視空間”,並以此為託命之所。

當愛茶人,一心皈命以此,詩意棲居以此!
茶於焉不復局限於素樸的感官體驗,而進一步被提煉為能夠引發綿遠情意想像的“人文空間”。

是人文空間的厚度帶出的昇華力量~
讓茶“成其為茶”;
讓茶“不只是茶”;
讓茶“技進於道”。

~志學 2012.11.29 頃閱永和兄隨筆有感




茶人的主體,因之不復是敻然孤絕的超越意識,而是將血肉形軀與感官靈竅匯流為一的主體。

從超越界"下身落命"後的主體,必然是"身心不二"的主體。

唯"身心不二"的主體,能函三千世界於一念,而開顯潛抑於概念世界底層的"未定域"。

正是對未定域永無止境的開顯,讓身體不至墮陷於只能以禁忌和規訓手段壓抑身體的“文明空間”,而是讓身體的觸鬚深深植根於那與天地生機暢流為一並予身體感以更高成全的“人文空間”。

前者是禁錮身體的桎梏,後者是解放身體的缺口。

未定域,現象學試圖全幅打開的場域。
惟非能無所住而生其心者,於此“色外之空”,固置若罔聞,視若無睹。


志學2012.11.29 頃閱永和兄隨筆有感之二


讚 · · 推廣
陳子龍和蔡永和都說讚。

朱志學 茶是什麼 !?就是生活的微細刻度

茶香,就在時光凍結的閒靜裏

攝影真實魅力或就在瞬間的詩意!

~永和兄
2小時前 · 讚 · 1

蔡永和 讀志學兄這段文
實難想像
在我小品書寫裡的茶旅記事
竟讓兄有此深刻的體悟,尤是在茶的精神意旨裡
這非我平凡之身可理解
實敬服志學兄哲思深度,謝謝您的回饋
我可要慢慢細讀才能窺探一二
2小時前 · 已編輯 · 收回讚 · 1

朱志學 永和兄恁地客氣!
永和兄茶旅記事的一閃靈光,讓我忍不住將思緒連結於昔日從余師課堂吸收到的吉光片羽,又匯流於近日在政大聽課迸生的多方啟悟..........

這逐日滲透意識深隱處裡的點滴學思,在在讓我無法等閒看過您“一閃靈光”裡隱函的思維突破點。

我於是把三方線索匯流為一,並試著從中提煉出更周浹深闢的眼界,以重新看待“茶隱”二字未盡之深蘊。
約 1 小時前 · 已編輯 · 讚 · 1

蔡永和 原是接續茶隱舊題的延展
這時間靈感蓄積的行程令人驚異!
約 1 小時前 · 收回讚 · 1

朱志學 細細尋思,還真是如此!
對某些人來說,他們的一生說穿了無非就是~
對那貫穿自己存在核心的幾個課題,遒勁綿延地展開長達數十年的叩問與回應..........
而且終其一生,念茲在茲,至死方休!
約 1 小時前 · 讚 · 1

蔡永和 啊!
約 1 小時前 · 收回讚 · 1

朱志學 這沒什麼呀^^
永和兄不也是這樣的人?
約 1 小時前 · 讚 · 1

蔡永和 或如您所言
但我總少了那堅毅企圖
學習著
志學兄總是認真的人
約 1 小時前 · 收回讚 · 1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