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們同居呢?”
“我現在自己住,不寂寞。就怕妳搬來跟我住,某天又突然離去..........”

~義大利電影“十八道愛滋味”一幕

孤獨不是熱鬧的闕如,不是群體的相反詞。
孤獨是一種空虛,不能找東西來填補得了的空虛,因為孤獨者徹底清醒:

沒有誰可以真正屬於誰;
沒有誰可以宣稱他確實擁有誰的愛;

他無法自欺:
一切承諾於自己的誓約,從來無法真正落在自己身上;
它始終只是如影隨形地停留在自己外圍的一層薄膜。
因為所云誓約,不論聽起來多麼神聖而堅貞不移,它所承諾的“對象”終歸被證實只是一度投射於自己身上的幻影。

更精確地說:在愛情裡,它承諾的從來不是客體自身,而是它寄託在客體身上的熱烈想像。

真實的自己,一旦失去了幻影的披覆............
愛情的魔法將頓失往昔的光彩。
這就是被打回原形的愛情:
時間會殘酷地顯示自己一度熱烈相信的謊言所帶來的救贖,是如何地不堪一擊!
這就是人性在時間裡掩藏不住的皺摺性。
可我們在愛情裡所有的努力,無非就是為了維護那支撐自己謊言。
漢娜鄂蘭說得透徹:
謊言往往比事實更具說服力,吸引人,因為謊言往往比事實更前後一貫、更有邏輯。
相對殘垣廢墟似的斑駁真相,除了特別聰明健康又青春悍肆、美貌如花的幸運少數,誰離得開謊言給予的溫柔庇護..........

於是,愛情的故事,依然是駐留戀人心頭的永恆眷戀。

不論經歷了多少的背叛、多少的幻滅。
對愛的渴求,依然穩據存在的重心..............

我們看見:人們是那麼地渴求愛的“包覆”,一如嬰兒渴求母體的子宮。

即令早失去追求真愛的勇氣;
即令早淪喪相信愛情的天真.....
背負情殤燒灼陰影的倖存者,依然渴求愛神的重新臨在。

為何愛得這麼頑強?
我以為:是蟄伏孤獨裡的虛無深淵,讓人渾身顫慄!

為了逃離令人怖畏的虛無,他別無選擇而只能繼續假裝“相信愛情”;否則,就更沒人肯理睬自己了!

那只會更不堪忍。

可肉身的膚慰是一時的!
甜蜜的情話終歸是信不得的!!
溫柔的笑靨遲早是靠不住的!!
甚至銷魂入骨的撫觸都隱然嗅得出背後如影隨形的荒涼之氣.......

即使暫時hold得住,也會很快回到起點,甚至更加空虛。

也許,
會有那麼一個片刻,讓人在謊言的縈繞中,瞬間遭逢一個“空隙”而驀然醒覺:

自己一直是陷於無法和四周的人和事產生真實連結的存在狀態。

那是一種永遠無法抵達對方的距離感..............
一種溝通的不可能性。

他頓時了然,
而對自己竟一再陷於同樣的因果迴圈,心生厭離:

原來
關係始終只是覆蓋在表層的浮光掠影;
關係間的疏離、間隙、陰影、裂痕與永遠消解不了的陌生感,才是須臾不離的真實.................

於是,因果鏈開始鬆動.............
他在空隙裡摸索出一條從世界裡出走的“逃逸線”~

從此
孤獨成了一種刻意為之的存在方式(莊子所云“自為畸人”者):

這意味:
他允許寂寞周浹遍潤地貫穿他的存在...........
他讓寂寞成了支撐自己存在的美學。

於是,美學成就了寂寞者的流亡.............
正是在這意義下,寂寞者可以說:

“我寂寞,故我在。”

有如是之寂寞,於焉有如是之存在方式..............

這是從世界的因果鏈徹底逃逸

只因這寂寞透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況味。

2011.12.12 志學凌晨三點半哲思手記增訂二稿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象學的“懸置”與“還原”,應被理解為一種“方法”而被操作嗎?

方法,特別是依範疇、因果、界定、分類、歸納、以至於線性邏輯演繹而建立之鑲箝於“目標/手段“模態中的方法.........
這意義下的方法,能趨近的只是在對象化思路下所型構的認知對象。它本身就是由前見(pre-understanding)延生出的智思性產物,而非被前見給遮蔽的原初性處境。

可現象學要點在能跳出對象化的思路框架,並抵達原初性處境,亦即:底藴處境或現場深度。

方法作為趨近“對象”的進路,卻又悖離以“臨在原初性處境”的現象學敘事策略。

它自然抗拒受制對象性思路的方法所形成的“化約”:亦即,對原初性處境的隔膜、縮減與疏離。

於是,現象學的敘事策略端在以一種“流動的凝視”,宛若隨波逐浪般地泛漾於“處境”的原初性脈絡(遊心於物之初),而呈現為一種多維流行的當機直觀性。

正是經由這意義下的直觀,讓觀察者得以從對象性方法的箝制模態中“逃逸”,以開展層出不窮的理解可能性。

這層出不窮的理解可能性,才真能烘托出那蟄伏摺疊於世界裂隙裡之不可見的“隱性肌理”與“多元皺摺”所交光疊影出的“現場深度”。

所以,我的結論是:方法根本不保證理解的深度。
理解深度之所以可能,另又契會處。

所謂:詩有別才,非關學力。
這兩者在全然不同的層面運行。
此亦無它~

遊心於物之初者,妙觀“逸”相,豈繩墨所能羈?

(逸作動詞用,是現在進行式的“當機逃逸”。)

在我的體會裡,現象學固亦入於詩道之精微。
其具體操作近乎莊子“庖丁解牛”所進入的“存在性呈現”。(參見內篇養生主)

這種存在性呈現,是處境與生命相激相蕩、交感互攝下自然迸生的存在性表達,而非依線性邏輯循序漸進的“按表操課”;那只是無涉於現場深度裝模作態

前者是學殖深厚、不羈一格的創生;後者是根底浮淺、規行矩步的摹仿。

創生緣於心法;心法在“悟”。
摹仿依憑方法;方法在“習”。

東坡詩云: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良有以也。

所云“狂花客彗”者:

黏縛於“表象性”的客化世界卻疏離原初性處境。
於是,看似在客體化場域的操作中,極盡鋪張堆疊與命名建構之能事;
實則,在明眼人看來,也不過是無涉現場深度的游談無根。

東坡固乃深於詩道而究於天人之際者。
斯人者,放逸於存有汪洋而入於性命之邃密幽微。

放逸,是從世界裂隙找出逃逸線而入於處境的原初性(遊心於物之初);
精微,是從處境原初性包攏的現場深度來解決問題。

無涉於現場深度之精微而空談方法,全都只是拘限“局戲”的戲論。
說實了,無非是狂花客彗的浮光掠影罷了!

2011.12.10哲思隨筆之二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現象學敘事宛若多音複調的巴赫賦格,帶著節奏、詩意、空間的深度、光線、夢境與隱喻,在依拓樸流形迴旋昇進的多維視野中鋪展開對抗線性邏輯逼仄的逃逸、凝視與書寫。


B.關於懸置:摸到前見、“穿越”前見、而後將前見轄制下鋪陳的"命題/論述/語境/範式"一併予以懸置、放入括弧(砉然而解/蕩相遣執);

關於現象學還原:當前見不復能制約我們的“思考”與“觀看”,乃能“不受阻擋”地直抵處境的原初性,再回頭通過處境的原初性來處理問題(現象學還原:回到現場深度)。



C.
前見(pre-understanding)塑造語境(discourse);
語境型構範式(Paradigm);
範式轄制視域(horizon);
視域決定經驗。



D.語言控制了我思之後,觀看能力於焉消失。

E.“理性”儼然成為“理所當然”的暴力:
在通過邏輯切割對世界建立“秩序”的同時,也為人的本性帶來割裂、遮蔽和壓迫。



F.在法國的文化高人那裡,思想不是哲學課堂上的思想,思想與藝術、文學融合無間。



G.謊言往往比事實更具說服力,吸引人,因為謊言往往比事實更前後一貫、更有邏輯。

~漢娜鄂蘭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缺席的存在。時間真正的殺傷力,不單純在於過去向未來滲透,而是,回去卻不在。處於一種危境之上,一種回首戀舊,一種對於缺席的「不在」的追尋與渴望。記憶形成迴圈,於是,缺席的「存在」成為一個記憶的附著點,成為一個不斷回頭的原點,所有行進開展的可能延宕在那,使心理時間呈現拒絕開展的時間樣態,甚至不斷迴向,向後退卻。”~Hsin-i Chuang

朱志學 這話說得太好^^
怎麼不論見地或是行文風格讀來很有余老師的fu?

Hsin-i Chuang 謝謝志學,這其實是我的碩士論文,也是創作作品的主要脈絡。

原來是妳的碩士論文!
光憑妳能洞見“不在之在”的見地,就令人眼睛一亮^^
這可是老靈魂方有的手筆,但妳分明還這麼年輕........

也許妳並不陌生,海德格對此早有精煉的洞察。
他是真能觸摸到那強大漩流一般洶湧於底藴處境的“不在之在”。

他說:「缺席是現身最強大的方式」(Absence is a strong mode of presence)。

我個人深自畏嘆海德格那雙~
凝結於“空缺”的“冥視之眼”。

這穿越“對象”的凝視,悖離了一往直前的線性時間所開展的世界;
卻在“對象的缺席”所凝成的記憶迴圈裡觸碰到一種令人望之暈眩的深度時間感。

於是,“對象的不在”所留下的空缺,形成了“可見者”與“不可見者”同命共在的奇妙“場域”。

“可見者”與“不可見者”就在人情炎涼的世界所觸碰不到的“冥視空間”裡,形影相隨地形成了不可見的深密連結.......

也許,這才是“家”這一字眼,就其最深的可能性必得全面打開的場域:ㄧ個可以被默會,而無法被定義的場域...........

這場域建立在可見者與不可見者的形影交疊;
而跨越時空,甚或不受生死契闊阻隔的形影交疊,卻不可能被拘役於線性時間的眼睛所洞見;
最深的相遇,命定只能在深度的時間感中被抵達。
穿越“對象之不在”而凝結於“空缺”的“冥視之眼”,則是支撐“深度之時間感”所以成為可能的基礎。

我於此而契會:
正是這悠悠晃漾於深度的時間感卻拒絕向前開展的“多維時間”意識,對抗了線性時間的逼仄,而讓那不能被輕易遺忘的,從來沒有真正成為不可逆反的過去.....

深度的時間感,在此支撐了一個生死川流的場域。
這場域,九原可作,幽冥可感。

冷酷的世界,於此不再只是純然的冷酷;
情緣的斷裂,也不復只是帶來嚙齒腐心的崩毀.........
有一些更細膩的“層次感”,悄然摺疊其間,而令真有瞭解力的人為之流連不去......
這就是有深度時間感支撐的生命記憶,自底藴處境層疊而生的肌理與皺摺。

於是,

某個悄然收疊記憶裡的私密角落,卻可能轉化為詩意的棲居之所。
“缺席者”留下的存在空缺,卻可能是“落單者”據以藏身託命的精神聖域。

這說法悖離線性時間轄制下的頭腦,卻是真正有能力走向存在深處的人,唯一可能的皈命處。

這就是凝結於空缺的冥視之眼帶來的“內在轉化”。
這意味:
轉化,就蘊生在可見視線的盡頭所出現之不可見的事物。
不可見的事物,則構築了將我們包攏其中之不可見的“冥視空間”。

這番見解,顯然將妳文中強調的“時間的殺傷力“進行了哲思方向的翻轉。

我刻意將moment of poetic 開啓的深度時間感朝向詩意空間引渡,以召喚那形影交疊的冥視空間可能帶來的幸福感。

這敘述策略與意義動向,是我通過余老師課堂的吉光片羽以及Gaston Bachelard的空間詩學逐步辯證發展而來!

早在看到妳這段文字前,我已在好幾篇文章裡,展現了相近的思考軌跡;沒想到妳我各自在不同的書寫脈絡,竟以同樣遍染法國哲學家的詩意沈思將同一主調“旋律”做出了多音複調的“變奏”...........

我格外驚艷的是:妳筆力老到,乍見之下,我幾乎錯認是余德彗老師的文字。

我一向敬服余老師。
內心觸動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原只待簡單回應,沒想到一路尋思所至,不覺將前些日子關於冥視空間的系列書寫,又向前推展一步。

這點我要感謝妳這篇文字給我的靈感。







志學2011.12.9 凌晨7時 續筆於花蓮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uan S W Hollingsworth 嗨嗨!志學兄,您的臉書版面幾乎天天就一張版面,我忙著環台灣島旅遊加參訪朋友、再忙著家人及回英國、還有自我省思等事宜之後,現在才想到您這一PO!結果,我要按好幾個「下一頁」才找到 :-)
謝謝您的紀綠呀!當天相處交會的情景寫在您的筆下,頓時生出了許多幽美意境,圓在此也向您「合十為禮」了。
註:薑米與您認識之後,一直對我說:您讓他想起了他在認識我以前的他,有一種很親切又熟悉的感覺!
15 分鐘前 · 收回 · 1

Yuan S W Hollingsworth James Hollingsworth, do you remember this video? Have a look!!
11 分鐘前 · 收回 · 2

James Hollingsworth Ah, yes, I remember it now! x
6 分鐘前 · 收回 · 1
讚 · · 5 分鐘前


朱志學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2658392344720&ref=notif¬if_t=like

2011年11月8日 2:25
片長: ‎1:55
3 分鐘前 · 讚 ·



朱志學 呵呵^^

我心如瀑流,意到筆隨,“洗版”一向是很快的^^

妳說~

“薑米與您認識之後,一直對我說:您讓他想起了他在認識我以前的他,有一種很親切又熟悉的感覺!”.............

這話讓我看了倍覺窩心。

我也隱然有這種somewhere in time 的感覺。

余老師用了一個特殊的詞來形容,他說這叫做“前置感”。

宋代詞人晏殊則以“似曾相識”四字喻之。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沒這種前置感,即令語言相通、長年共事、朝夕守候.......
也難有“氣類相通”的莫逆之感!

記憶裡太多人影一晃而過,再無足可留戀者...........
可我只要腦海飄過pink floyd的音樂,心底就自動縈繞起薑米充滿靈魂質地的聲音以及清瑩如水的眼神.........

這是聲音所召喚的冥視空間........
看似空茫如墜,卻迴盪深遠地形成不可見的綿密連結.........

由衷欣羨您們的愛情;
也懷念薑米深邃動人的演奏風采.........

代我問候薑米^^

志學 2011.12.3寫於台灣凌晨一時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