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哲思劄記:2011.9.28內在轉化作業之ㄧ~從鄔斯賓斯基的“第三工具”到柏格森的“錐形空間”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8日 14:34
朱志學
空間與時間不是世界的特性,而是人類的知覺條件。讚 · · 約 1 小時前
Suno Huang 和 Zoe Lee 都說讚。
朱志學 我們感知世界為三次元,是因為感覺器官只能夠認識三次元,而不是說三次元果真為世界的屬性。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就像狗、貓、馬等較高等動物的感覺世界是二次元,而蛇等動物則是一次元的。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人類能把握三次元,因為人類具有“立體”這一概念。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英國數學家C.H.辛頓的著作《四元次》和《思考新紀元》,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現象與物自身”這一康德命題進行
發展性趨近的首位思想家。
辛頓認為“空間與時間不是世界的特性,而是人類的知覺條
件”,從而積極地解釋了康德的命題。
他主張由改變空間感來改變知覺的可能性,並建議考慮擴展空間感的訓練。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就此而論,拓樸空間&莫比烏斯環的螺旋結構,就其尚未予以深刻抉發的潛在意蘊而言,正是藉由改變知覺條件以拓展“另類”空間意識的嘗試。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康德的“把世界與我們的知覺合起來認識”這一著名命題,以此為基深入,讓康德哲學的核心——“現象與物自身”的命題,正應放在這脈絡下來理解才可能契接其深義,並順當地理解之後風起雲湧的現象學思潮一路開枝散葉、蔚為奇觀、層出不窮、迭出新意的諸多天才洞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依據這種觀點,宇宙裡不存在我們所設想的時間,而只有印度哲學提出的 “永恆的現在”(eternal now)!過去、現在、未來,從更高眼界所打開的視域(horizon)看來根本是一回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我們被局限三次元空間的“時間意識”給囚禁,卻未能透見:不是有了運動(位移、遷化流轉、事件過程或歷史流變)才有時間,而是因為運動而感知時間,並據此發展時間意識以進行理解。這理解又對生命形成反控。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結論:我們認為的客觀真實世界是基於錯覺!我們無法如實認識世界,世界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樣。世界的三次元性、時間等概念,是由我們的認識工具之局限而得的幻想,並非世界本來的屬性。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就如我們看著屏幕上的影像把它當作現實一樣,我們沒有覺察到自己背後有光源存在。為瞭解世界,無論怎樣分析屏幕的幻影,還是得不到結果。必須調查生出幻影的光源,也就是生成屏幕幻影的光——那被特定認識情境決定的意識狀態!這就是現象學還原的基點。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實證哲學與只專門分析三次元現象的科學一樣,是在三次元內被限定下來的世界裡展開理論。在超過三次元的永恆世界面前,它完全無力!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三次元世界的理論在四次元裡是有破綻的。
58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三次元世界是根據亞里士多德和培根所提倡的“工具”(logic)來思考的。
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化約如下:
A is A
A is not not-A
Everything is A or not-A
培根的理論加入了“時間”要素:
That which was A will be A
That which was not-A will be not-A
Everything will be either A or not-A
這是作為西歐實證科學文明的基礎理論!
45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鄔斯賓斯基的“第三工具(第三思考規範)”與提升我們對世界的知覺層次有關。因此用三次元的語言去表現它是不可能的,勉強用語言表現就必然變成不合理的東西。把它公式
化就是:
A is both A and not-A
Every thing is A and not-A
All is A
43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這個理論特徵從三次元來看完全不合理,從低層觀點來看較高層次理論完全是不合理的!然而從古代到現代的密義傳統的文獻,已提示這種理論存在的可能性。
40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由低次元觀點來看,相互找不到任何關係的事物間的關連性,在高次元觀點裡卻可能是明確無疑的。
39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以此觀之,拓樸空間(topological space)&莫比烏斯環(mobius strip)徹底解構內外平面以回歸柏格森“函具虛擬性、摺疊性、皺摺性為一”之“無盡迴環、流轉相生“的錐形結構,就其尚未予以深刻抉發的潛在意蘊而言,正是藉由改變知覺條件以拓展意識所不及之“內在性平面”的“現象學還原”:從再現的“鏡像世界“回歸飽蘊萌生性、綻放性、皺摺性、摺疊性的“影像空間”。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8日 14:34
朱志學
空間與時間不是世界的特性,而是人類的知覺條件。讚 · · 約 1 小時前
Suno Huang 和 Zoe Lee 都說讚。
朱志學 我們感知世界為三次元,是因為感覺器官只能夠認識三次元,而不是說三次元果真為世界的屬性。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就像狗、貓、馬等較高等動物的感覺世界是二次元,而蛇等動物則是一次元的。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人類能把握三次元,因為人類具有“立體”這一概念。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英國數學家C.H.辛頓的著作《四元次》和《思考新紀元》,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現象與物自身”這一康德命題進行
發展性趨近的首位思想家。
辛頓認為“空間與時間不是世界的特性,而是人類的知覺條
件”,從而積極地解釋了康德的命題。
他主張由改變空間感來改變知覺的可能性,並建議考慮擴展空間感的訓練。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就此而論,拓樸空間&莫比烏斯環的螺旋結構,就其尚未予以深刻抉發的潛在意蘊而言,正是藉由改變知覺條件以拓展“另類”空間意識的嘗試。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康德的“把世界與我們的知覺合起來認識”這一著名命題,以此為基深入,讓康德哲學的核心——“現象與物自身”的命題,正應放在這脈絡下來理解才可能契接其深義,並順當地理解之後風起雲湧的現象學思潮一路開枝散葉、蔚為奇觀、層出不窮、迭出新意的諸多天才洞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依據這種觀點,宇宙裡不存在我們所設想的時間,而只有印度哲學提出的 “永恆的現在”(eternal now)!過去、現在、未來,從更高眼界所打開的視域(horizon)看來根本是一回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我們被局限三次元空間的“時間意識”給囚禁,卻未能透見:不是有了運動(位移、遷化流轉、事件過程或歷史流變)才有時間,而是因為運動而感知時間,並據此發展時間意識以進行理解。這理解又對生命形成反控。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結論:我們認為的客觀真實世界是基於錯覺!我們無法如實認識世界,世界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樣。世界的三次元性、時間等概念,是由我們的認識工具之局限而得的幻想,並非世界本來的屬性。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就如我們看著屏幕上的影像把它當作現實一樣,我們沒有覺察到自己背後有光源存在。為瞭解世界,無論怎樣分析屏幕的幻影,還是得不到結果。必須調查生出幻影的光源,也就是生成屏幕幻影的光——那被特定認識情境決定的意識狀態!這就是現象學還原的基點。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實證哲學與只專門分析三次元現象的科學一樣,是在三次元內被限定下來的世界裡展開理論。在超過三次元的永恆世界面前,它完全無力!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三次元世界的理論在四次元裡是有破綻的。
58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三次元世界是根據亞里士多德和培根所提倡的“工具”(logic)來思考的。
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化約如下:
A is A
A is not not-A
Everything is A or not-A
培根的理論加入了“時間”要素:
That which was A will be A
That which was not-A will be not-A
Everything will be either A or not-A
這是作為西歐實證科學文明的基礎理論!
45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鄔斯賓斯基的“第三工具(第三思考規範)”與提升我們對世界的知覺層次有關。因此用三次元的語言去表現它是不可能的,勉強用語言表現就必然變成不合理的東西。把它公式
化就是:
A is both A and not-A
Every thing is A and not-A
All is A
43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這個理論特徵從三次元來看完全不合理,從低層觀點來看較高層次理論完全是不合理的!然而從古代到現代的密義傳統的文獻,已提示這種理論存在的可能性。
40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由低次元觀點來看,相互找不到任何關係的事物間的關連性,在高次元觀點裡卻可能是明確無疑的。
39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以此觀之,拓樸空間(topological space)&莫比烏斯環(mobius strip)徹底解構內外平面以回歸柏格森“函具虛擬性、摺疊性、皺摺性為一”之“無盡迴環、流轉相生“的錐形結構,就其尚未予以深刻抉發的潛在意蘊而言,正是藉由改變知覺條件以拓展意識所不及之“內在性平面”的“現象學還原”:從再現的“鏡像世界“回歸飽蘊萌生性、綻放性、皺摺性、摺疊性的“影像空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