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妹冤死事件,媒體評論幾乎口徑一致地把矛頭都指向社工,社工又把反彈情緒遷怒於東海社工系畢業生。
假如,整樁悲劇,真要追究背後複雜的因果,我個人以為真正罪無可逭的兇手,當然不是社工、不是直言批評的東海社工系主任彭懷真、不是被流彈波及的東海社工系學生、甚至也不是隱身背後的負心漢,而是沒有能力在整樁事件裡看清自己的責任、卻老要求別人為她負責的曹小妹生母!

這牽涉到她對責任兩字的體會!
顯然,對曹小妹生母而言,她的眼界所允許自己能理解的責任,就是別人必須為她的幸福負責。換言之,她把責任視為別人對她的虧欠。這是典型缺乏人格獨立性的棄婦心態。只要她能洞見,除了自己,沒有别人該為自己的命運負起全責,就不會允許自己淪為一顆俯仰由人的棋子,而輕易把幸福建立在如何嵌入別人世界版圖的一部份。

可是,為何要把定義自己世界的權力,交由別人決定呢?
她先以女兒作爲交換幸福的籌碼,談判不成又視女兒爲可以生殺予奪的財產。
她有尊重女兒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嗎?
我們看見的事實是:
一個“物化“自己的母親,果然也只能以“物化“的心態看待自己女兒。
心態一開始就不純正,事後見棄於人又能怪誰呢?

事實上,只要自己決心活得幸福,就算只母女二人,也儘可以是完整自足的世界。
這關係是缺陷抑或完整?純然決定於自己的成熟度,而非交由背後的負心漢來定義。
這意味:除非自己願意,沒有誰可以讓妳活在他的陰影之下。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M:

我真喜愛妳這番意思~

“現在有時走在山林水圳旁
仍會想起老孟 一頭白髮 穿著棉褲 拖鞋的自在身影
還有那一抹微笑
不過就這樣化為 一片葉子 一陣微風 一抹夕陽
不也挺好.........“

妳的文字總如出水芙蓉般的清新動人^^
乾淨的質地,近似老孟文字裡的風采。
看似雲淡風輕的幾句話,卻瞬間連結了妳我記憶深處最美的歎息.............
老孟一去至今,我仍不時在恍惚中陷入呆想........

這人真的就不再回來了?
但怎麼可能?
幾個月前最後一次在妳家和老孟見面,他分明還笑盈盈地看著我.......
怎麼生離就遽成死別?

我心裡不由漂蕩著古詩裡動人的輓歌: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理性告訴我:是的,這人再不可能回來了!
但情感上,我實在很難接受一個再看不見老孟身影的世界!
這才明白,他的離去,不單純只是他的離去.........
對我們這少數理解他、摯愛他的後死者而言,生命中因他而交凝於內在的某部份近乎本質的氣息,似乎也一併隨著他的離去而留下永遠的空缺..............
是的!從此我必須習慣攜帶著這巨大的靈魂空缺而存在。
只因,這樣的人物,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再無人可以替代。

走筆至此,我不由思及因著老孟而與妳結下的緣份.........
誰承想,十多年晃眼而過,我們仍在各自命運的軌道上尋索著屬於自己的真理,可老孟卻已結束了此生的流浪.........
撫今追昔,物是人非,心下能不悵觸百感?
可再怎麼惘然,有一道清明的聲音卻不曾隨時間而褪去~
那是一個「潔淨」的聲音,一個流浪者歷經百劫而後淬煉出來的清明而有情的聲音。
那是老孟最後一次公開講演提及的最終領悟...........
我與蔣鵬何其有幸!
得以親聆現場,並凝視著老孟最後的風采........
幾個月後才恍然,那就是我跟老孟最後一次的見面了!
原來.這次晤面,就是訣別。
從此,黃泉碧落,生死契闊.............
可就在這生死交關的當下,我卻聽到了老孟暮鼓晨鐘的宣告:

"所有曾因生死無常帶來的悲戚,如今在他看來都是洋溢著無限歡舞的 eternal now“!

我聽後心下有省,大為震動!
這道地是雲門宗“截斷眾流“的禪者氣魄呢!!!
原來,作為佛家三大法印之一的“諸行無常“,也不過是時間框架制約下之某種看待世界的角度罷了!
這意味:無常不應是生命最終的覺悟,隱藏在無常底層的究極實相其實是Eternal now !
這覺悟決定了老孟最後面對生死天塹的態度~
他自覺地切斷了時間裡無涯的流浪,直下躍入非時間性的 Eternal now!
那才是一個真正的流浪者最後棲身的永恆居所...........

這就是讓我終身敬慕的老孟^^
在我周遭,再沒有人比他更完整地體現了流浪者西塔沙窮盡一生追尋的奧義。

親愛的M,
我覺得我們是如此的幸運,因著老孟的穿針引線,我們之中所有秉具相同心眼的流浪者,彷若在一個更高的意義上,都被連結爲多生多世的親人。
我們的靈魂都烙印著流浪者的神祕印記............
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每回見妳來信,我內在總會綻開一朵會心的微笑,只因我看見:

“我鍾愛的西塔沙又回來了!“

我必須說,很少從一個朋友身上看見如妳一般驚人的流動性與自省力!
這是妳特顯精彩的地方~
我注意到:為了忠於內在召喚,妳一直不畏於向未知的一切敞開自己!
更讓我讚嘆的是,不論自願或被迫,我發現妳一如赫曼赫塞筆下的西塔沙,始終不斷在告別~

告別那曾挾帶巨大的激情與困惑捲入妳命運、而後又帶著冷澈的撕裂與覺悟自妳命運軌道退離的因緣............
這就是我依稀從妳身上辨認出、也同樣為我所稟賦的流浪者印記。

所以,每回看著妳似乎非得在一段又一段的故事裡碰得遍體鱗傷,我心情與其說是擔心,更不如說是帶著一種全然的了解與接受性,信任那是意識達到澈然醒覺前必得承受的曲折歷程。

於是,我發現自己對錯誤的容受度越來越高。
不論那錯誤是源於自己的作繭自縛,或來自别人的脆弱與自私!
遽然發生的撞擊與碎裂,逼使人毫無躲閃餘地的意識到~
那一向潛藏頭腦根柢處的思維“框架“,與框架碎裂後自虛空浮現的存在深淵。
原來,所有的“錯誤“,都隱藏著成長的因子。
事實上,正是挫折與痛苦提供了靈魂完成自身進化必經的洗練與磨礪過程。
而生命據以逼臨自身靈性深度的運行法則,從來不會是一直線延伸出去的過程。而是:

“入其非以成其是“!

於是,當我看見妳敘及年來的心路曲折~

“......這一年
有許許多多ㄉ故事 起起伏伏地...
在大風大浪中 漂盪著 努力的游向岸邊
最後 終於在今年 遇到我此生最重要的伴侶
一個能夠相對應的深情"

好一句~
一個能夠“相對應“的深情............
自命深情者多矣!
可若相遇的時機,不能適時地發生在各自覺醒的當口。
那麼,就算有緣遇上了,終歸是視而不見,當面錯過!
所以,重點或許不在我們遇上了誰?
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一種“seeing with new eyes“ 的嶄新視域,好讓我們重新看見那在習焉不察中被輕易錯過的一切..............

此刻,我衷心為妳高興!
妳再度來到一處重大的生命轉折點。
它是緣起的契機,卻也同時隱伏著生滅流轉的危險.......
無論如何,我確信妳會帶著全然不同以往的醒覺去進入並蛻變一段新的關係..........

此則 Kahlil Gibran 在 【The Prophet】中揭示的奧義:

“你會真正的自由,並不是當你的日子不再有一絲掛慮,你的夜晚不再有匱乏和悲痛時,卻是當這些事箍緊了你,你仍能升脫出來,赤裸而自在。“


最後
衷心期待妳今夏的來訪^^
就在近日,我為自己的音樂沙龍重新擬定了底下的發展主題。
很歡迎妳偕同男友前來體驗全新的蓓森朵芙哦^^~


色:花藝設計&手染服飾空間【The Space of Flowers Design& Hand-dyed clothing】
聲:百萬名琴饗宴♪♫≈【Bösendorfer Piano from Vienna】
香:茶道&現煮精品研磨咖啡【Tea Ceremony&Specialty Coffee】
味:手工麵包&餅乾【 Hand-made Breakfast & Cookie】
觸:詩意棲居【Bed with Poetic Space 】
法:拒絕屈從速度的身體美學體驗【Seeing the world with new eyes】
以晃遊、閑散、詩意的棲居&邊緣的凝視,作為反叛者的生活型態。



志學 2010.4.24 於花蓮蓓森朵芙音樂沙龍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寫在重回母校中央大學演講前夕



彦儀誤會了!
最近不忙。
就算忙,也是忙在準備余德彗老師課堂的數篇專題報告。
承蒙他看得起,有時候會忽然傳個MAIL給我,交代一聲~

“志學 隨函附送文章一篇【案:杜甫的貧病與養生】。由於人文臨床的需要,我把中國文人的貧病、養生相關文章找出來,使得中國人文與臨床相結合。這篇文章你先看一看,做成故事來說給同學聽。讓我們真正感受人文+臨床的氛圍。 余老師“

我以一旁聽生隨侍受教,受寵若驚之餘,焉能不顫兢以赴?



您說:感覺目前到訪我民宿的人越來越多了!
其實,論訪客人潮,蓓森朵芙音樂沙龍絕對談不上吸金指數超強的民宿。
事實上,我這非主流民宿,就像極少數隱身巷弄裡的“獨立書店“。
可貴之處,不在其浮面上的生意熱絡。
我所看重的是毋寧是~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吸引到的客群,始終不乏高山流水的知音。
三年多來,學養淵厚可畏的臥虎藏龍之輩,絡繹如縷,所在多有。
琴藝驚人的鋼琴高手就不消說了,
海峽對岸的文化人裡,光是來自北大哲學系與中文系的學者,這半年來就接待了不下四位......
在台灣尚未正式開放大陸旅客自由行之前,
這確是 徒恃重金打造、卻缺乏深沈文化內涵作底藴的商業民宿,所罕見的“消費景觀“。
於是,我這位不像老闆的老闆,倒也樂得在這獨闢蹊徑的小眾市場裡,默默守住自己的文化追求......
對比同輩友人陸續在學界各據要路,顯達一方。
我如今流落主流體制日遠,而尚能不失其志,也算不負唐君毅先生期勉後輩的“花果飄零,靈根自植“了!

趁最近生意清閒,我大後天4/14應邀赴母校中央大學,在“文學概論“課,為中文系學弟妹們進行一場演講。
從沒想到自己不具學人身份,卻還有機會以中文系榮譽校友身份被邀請回母校進行專題講座。
聽說應邀的另一人,是台灣出名的美食旅遊專欄作家葉怡蘭。
這人是晚我一屆的學妹,當初課堂上從未意識到教室某個靜默的角落,原來還有著這麼一號人物存在,二十年後,她已是台灣屈指可數的美學創意達人!
如今,兩人陸續受邀回母校講演,我猜,或許是因為我們無意間各自走出了中文系畢業生少見的出路模式吧!
此刻,驀然回首,心下不免一陣滄桑浩嘆!
我腦海不禁流瀉而過陳與義那闕不朽的“臨江仙“~

憶昔午橋橋上飲
坐中多是豪英
長溝流月去無聲
杏花疏影裡
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
此身雖在堪驚
閒登小閣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漁唱起三更

好一句~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我想著自己將要在三天後,
重新踏上
那早在意識深淵
凝蓄爲濃鬱鄉愁的精神家園.........
近鄉情怯之餘,焉能不心有所感?
乃訂下一頗具文學意象的講題:

邊緣的眼睛~
一個文學心靈的工作、承諾與反叛......................“


彦儀知我者也,不待詳敘,也必能窺知我用心所在。


志學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約一趟含帶靈性深度的自我探索旅程........


Dear 文琳醫師:

原來是秀慧引介的因緣。
好久不見她了!
代我問聲好 ^^

您簡短的來信令我驚喜^^
不是為了您作為專業人士的身份,真讓我眼睛一亮的是,我看到您生涯的“轉向“。

您說:

“ 閱讀了部份關於你的民宿和你的資料,很吸引我
關於 生活 過日子 這些事情 當然最主要是你的人本身
所有事情的發生 都是纏繞在人身上 以人為核心吧
我常跟我的病人說 同類療法的治療 其實是要學習怎麼過日子...........“

僅憑這句“其實是要學習怎麼過日子“,就看出您見識不凡^^
顯然,您已充分意識到包括身體醫療外的任何專業,都有必要進一步調適上遂以入於那貼近身體又不止於身體的“人文空間“............
那是肉眼看不見,卻具體可感、並能反過來牽動身體的“身外之身“...........

一路順遂的專業人士,也許正因為太聰明、太幸運或太天才了,在他們的字典裡,渾然不知挫敗爲何物!若非命運使然,讓他遽然跌落存在深淵,而豁然驚醒昨日之非!那麼,世俗的成就反容易形成遮蔽生命的框架,而阻絕了另闢蹊徑的契機!
可是,一個人的本質不正是從其逆世獨行的“轉向“中看出嗎?
是轉向讓我們窺見一個人的本質。
這本質藴藉了一個人的眼界、品味與精神動向~
那是意識進化到ㄧ定臨界點,才可能逼出的視域突破與價值翻轉。
這驚心動魄的一刻,對任何經歷近似蛻變歷程的人,都是最動人的生命風光。
事實上,這也是我最感興趣的人性課題。
所以,我不傾向透過專業、身份等外在標註去辨識一個人,事實上,那只會阻礙我直接去認識這個人“本身“。

總之,今天見到您的來信,我是特別開心的^^
可以想見,您的花蓮之旅,將會是一趟含帶靈性深度的自我探索旅程..........
我譯寫過一篇短文,就某個隱藏的意義而言,文中所凝蓄的深沈生命感悟,正是我期許自己民宿能夠為有緣訪客創造出的情境與體驗。

一併貼在下頭與文琳醫師分享,也期待五月的相遇~






旅程是什麼?

它不只是旅者走過的足跡,

也非僅是宣洩積鬱的假期。

它是一種過程、一種探索,

一種走向自我發現的過程。

旅程中我們無可閃躲地迴向自己。

旅程展現給我們的不只是可見的世界,

它更啟發了我們重新靠近世界的方式。

是我們創造了旅程?

還是旅程塑造了我們?

旅程原就是最逼臨生活本質的存在方式。

你將被它帶往何處?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負責人 朱志學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彦儀:

真不好意思!
好些天沒瀏覽你版格。
此刻才致上遲來的生日祝福^^
我這才發現:
原來你facebook相簿的大教堂之旅,正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呢^^

所謂文如其人!
我喜愛這篇以成長巡禮爲經緯
而帶出之頗具時光縱深意味的生日回顧紀錄。
筆鋒所過,處處俱見作者性情。
算來,是生平所見紀錄生日的文字裡,特讓我動容的一篇^^

文中妙想連翩,
特別是以生日作為根源性的提醒,以至於藉此展開對過往生命型態的重新檢視...............
能引伸聯想出這等靈思。
可算是從學問中見性情了!
我不禁暗自擊節讚嘆:
這番意思真好^^
它為時下流於浮淺酬酢的生日儀式,賦予了看似孤獨卻更具靈性深度的意義。
我不由想及,
原來真正的生日,非關慶祝,非關陪伴,非關逃避寂寞的相互取暖,也非關浪漫醉人的燭光晚餐......
而在於有意識地為自己創造一種“解構“自我的情境~
我意指:解構那仍蟄伏意識深處制約身心的舊有視域框架。
莊子所云“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乎道術“正是通過更高的眼界而據以解構“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之看似纏綿悱惻實則苟延殘喘、命在旦夕的狹仄視域。

這思索軌跡,不免讓我想及林布蘭或梵谷晚期作品中,頻繁得驚人的自畫像..........
我依稀窺見,這些曠世天才是如何通過手中顫兢帷幄的一筆一畫,擘畫著人類文明史的走向...........

可以想見,
那雙遍染油彩的手所鐫刻出的
不只是歲月流轉下逐風而散的生命流影,
真正讓人心魂震動的是
他們畫出了自己青春殘敗、形象褪盡後仍熠熠含光的炯炯眼神...............
我總是在這千古的凝視之前,油然興起一陣淵穆清深的敬畏之情..........
孤絕而頑強的眼神裡,
敘說著他的真理、他的激情、他的戰鬥、他的人性試煉,以及他凝視超絕、獨成千古的雄心.................


我完全理解這種人。
只因自己亦同屬這類秉具“邊緣的眼睛“,並在“邊緣的戰鬥中“找尋精神家園的“檻外之人“。
既是檻外之人,越名教而任自然,遂成必然的命運。
能令之流連而忘返者,只會是極目不見盡處的無涯草原,而不可能只是圈禁靈魂的一塊小草皮。

我想,
這才是真正的孤獨。
真正的孤獨者,不惜通過遺世獨立以“凌越“窒息靈魂的“視域框架“。
而視域框架的解構,才是生命據以在更高的精神層面重新找回自己的起點。
這就是孤獨的莊嚴~
因為孤獨不止於是表象上的形單影隻、流落無歸...........
不!孤獨的本質在於完整。
在於契會到有一個完整的天地【精神的原鄉&自然的原鄉】斂抑潛伏於自己的孤獨底層;
事實上,也只有意識到並擁有這份完整感的人,才有足夠開闊的格局去欣賞並去尊重另一個人的孤獨~
他知道自己和另一個孤獨者扎根在相同的完整感裡頭而心生敬慕。
他的禮敬方式,便是讓自己也充分放鬆地消融在同樣無涯的完整感所打開的無盡法界...........
至此,所有的語言都是多餘的!
唯一的語言便是~
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我不禁思及南宋詞人張孝祥的《西江月》裡的名句:“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原來,置身孤獨而得悠然自在,只因早超越世情遮蔽,而深刻意識到自己原就是無盡法界的一部份。
於是,能夠不再被孤獨的表象迷惑,
只是任隨那作為一切個體生命源頭的無盡法界通過自己而存在......
並在全然的安詳中悠然諦觀:
那無涯淵默中安靜脈動著的天地韻律,是如何經由宇宙的波心鼓蕩出圈圈的漣漪.........




志學



PS 1 .



關於流浪~專訪民歌手王城



流浪本來就是追求那種自在

學習那種自在的心靈

你有沒有相信自己能夠去發現

一些美麗,快樂的泉源的那條道路

我放棄了那種追逐

我放棄了那種抓住的心情

我要放,這時候人顯得寬廣

像一塊大草原,而不是一塊小草皮

人的本質是孤獨的

你確定你要認識的孤獨它是一種很完整

那這時候,你跟人家群居的時候

你會知道尊重 知道分享是什麼

因為你認識那個孤獨 所以你知道

就像我們在草原上的時候

我說地平線上

遠遠的地平線上有個黑點在動

在蠕動的一個黑點

我說那個黑點在動....

他說嘿嘿嘿....不要緊張

他說那是他的朋友 他是牛,是馬,是個人

它會動嘛,會動就是我的朋友

一種很簡單的邏輯

因為他會動,他有生命,他是我的朋友

純樸的因素 也來自於

他跟天地間的一種學習










PS2.

推薦閱讀:

http://www.wretch.cc/blog/austen0329/32221759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