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細雨霏霏中,陪同佩妍完成東華中文博士班入學報到手續。
中午,兩人首次到湖畔餐廳用餐,這才發現:
就這麼幾道簡單的自助餐菜色,在湖光山色的圍繞下,竟也透著難言的幸福感。
2016.6.13
志學:
這也是東華始終令人我難以離開的地方,即使台北的學校多次招手,即使合併傷害了原東華中文的陣容與宏規。
畢竟在寧靜的校園裡,總是可以傾聽自我內心的聲音,找到自我安身立命的祕訣。
很高興你們夫妻能與東華結了更深的緣,在此當足以激盪更多的生命能量與人生智慧,這真是難得的福分,也值得享受珍惜。
W上
全然理解W老師終未輕易求去的深層原因。
仔細想來,還真不尋常。
同一所大學校園,一任教就超過二十年。在我認識的師長中,除您而外,還真是生平僅見。何況,您不是別無選擇,而是自覺地放棄任何驛動的機會。這顯示,在高教體制難以抵禦的市場化洪流中,您仍是為自己保有了不受體系侵擾的“詩學空間”。
以此觀之,您跟東華大學綿密深遠的因緣,才真讓我欣羨與讚嘆。
二十年來,這校園裡一定隱蔽著無數私密角落,支撐了您在重重幻滅中,仍選擇不負初衷,不失所愛。
別所大學,或許人才濟濟,無待幫襯者錦上添花;可東華大學少了您,中文系最後一盞燈,只怕也就滅了!
走筆至此,不由思及,王家衛《一代宗師》裡借宮師父所言:“憑一口氣,點一盞燈;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有燈,就有人。 ”
這話,鏗鏘有力,直見性命!也正是在這意義上,我和佩妍私下聊及,每不勝欣幸:還好,您還在這兒。
雖然,從很多角度看來,我們是來遲了!
可只要點燈的人還在;只要東華校園青山依舊,蓊鬱如昔;我相信,巴舍拉曾為我倆開啟的眼睛(佩妍與我都深愛《空間詩學》一書),總會讓我們從這所絕美大氣的校園,不斷發掘出獨屬自己的“天涯一角”。
謹此代佩妍一併謝過W老師的贈言
志學再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