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4.2課堂隨感:作為一個老師,他最深的悲哀與挫折,是教不出有能力超越自己的學生。
朱志學寫於 2012年4月3日 14:43 ·
別為這點小事上了心!我不會覺得有啥打擾。重點是我透過您們的問答過程,也得到不少學習。尤其是,老師回應您的過程,反而大叩大鳴地激出不少洞見。我還為此振筆疾書,記下了不少電光石火間擦撞出的靈思。算來,這是意外岔出的收穫。
您為自己課堂帶入的情緒耿耿於懷,其實,情緒還在其次,老師是雍容大度之人,不會計較學生火藥味十足的詰問形式。至少,這證明學生確是積極參與課堂現場,而不是鴨子聽雷。我初次旁聽老師課時,還不只一次被同學善意提醒:課堂請不要發問,因為他們不希望錄到老師以外的聲音。雖然,情性所至,我每每犯忌,也不見老師神色有何不快!相對那時敬慎有餘、激盪不足的課堂氣氛,我更享受目前課堂漸趨頻繁而開放的師生詰問風氣。依我說,這才像研究所該有的樣子!
所以,我個人很欣慰您將台大研究生的犀利學風也帶到慈濟現場。這反而對我的脾胃。生命力非充沛飽滿者,想表現犀利的勁道,還未必學得到家呢!我私下也跟蔣鵬聊到:您論學雖容易情詞激切,背後卻透著對學問的敬重與真誠。這點我是格外激賞的,因為您直言敢言,從不虛應,也從不閃躲。我自己則看似斯文,骨子裡卻是桀驁難馴的狂野靈魂,氣類相感之餘,原就容易欣賞同樣潛藏叛逆因子裡的爆發力與創造性!依我看,這正是一向溫良恭儉的慈濟師生最缺乏的論學氣象。我相信老師寧願喜愛“有頂撞能力”的學生,這遠好過滿腹學問卻無人聞問、如蹈虛空的寂寞。
作為現場旁觀者,我個人只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不論你是質問、詰問、盤問都好,有一個論學前提還是該嚴予恪守。那就是:在所有的提問背後,我們有義務更嚴苛地質疑自己所以形成疑團,有沒有可能是在根本概念的把握上,打從起點就沒恰當理解別人“迴環曲折”的深義?抑或是自己所採取的凝視點,是否因拘限特定視角或個人情性(參見以賽伯林論刺蝟與狐狸),而無法與別人從另ㄧ脈絡蘊生的陌生凝視點相孚應?若問題根本出在自己,待十年後學思進境更臻圓熟,只怕無法不悔其年少孟浪!
我忍不住想起,早年台大哲學系教授方東美先生就曾慨乎言之:作為一個老師,他最深的悲哀與挫折,是教不出有能力超越自己的學生。此話寄慨良深!也讓我深刻看見一代大師的人格氣量與歷史高度。我以此深信,對余老師這等台灣學界罕見的獨行者,來自學生的挑戰根本不是問題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寂寞,才足令人浩歎!
至於,我個人真持保留態度的是那些欠缺扎實學問根底卻自恃為真理化身的傲慢,或自限教門心態的愚妄。
看不見對手高度的論辯,只會流於班門弄斧卻偏又自以為高的瞎攪蠻纏。此則蚍蜉撼樹,不自量也!
這種對象只讓我覺得多說一句,就是浪費生命!同輩中,以教主之姿或老修行人自命者,頗不乏人。每與論學,輒生“不可與言而與言”的“失言”之嘆。
很難期待他們有眼力看見:
常常,我們自以為是的“理”直氣壯,說穿了,只是因為我們缺乏拓樸流形的多維邏輯思路,而輕率窄化了真理“肌理交疊”的皺摺性與縱深性。
志學 2012.4.2 余師課堂隨感
朱志學寫於 2012年4月3日 14:43 ·
別為這點小事上了心!我不會覺得有啥打擾。重點是我透過您們的問答過程,也得到不少學習。尤其是,老師回應您的過程,反而大叩大鳴地激出不少洞見。我還為此振筆疾書,記下了不少電光石火間擦撞出的靈思。算來,這是意外岔出的收穫。
您為自己課堂帶入的情緒耿耿於懷,其實,情緒還在其次,老師是雍容大度之人,不會計較學生火藥味十足的詰問形式。至少,這證明學生確是積極參與課堂現場,而不是鴨子聽雷。我初次旁聽老師課時,還不只一次被同學善意提醒:課堂請不要發問,因為他們不希望錄到老師以外的聲音。雖然,情性所至,我每每犯忌,也不見老師神色有何不快!相對那時敬慎有餘、激盪不足的課堂氣氛,我更享受目前課堂漸趨頻繁而開放的師生詰問風氣。依我說,這才像研究所該有的樣子!
所以,我個人很欣慰您將台大研究生的犀利學風也帶到慈濟現場。這反而對我的脾胃。生命力非充沛飽滿者,想表現犀利的勁道,還未必學得到家呢!我私下也跟蔣鵬聊到:您論學雖容易情詞激切,背後卻透著對學問的敬重與真誠。這點我是格外激賞的,因為您直言敢言,從不虛應,也從不閃躲。我自己則看似斯文,骨子裡卻是桀驁難馴的狂野靈魂,氣類相感之餘,原就容易欣賞同樣潛藏叛逆因子裡的爆發力與創造性!依我看,這正是一向溫良恭儉的慈濟師生最缺乏的論學氣象。我相信老師寧願喜愛“有頂撞能力”的學生,這遠好過滿腹學問卻無人聞問、如蹈虛空的寂寞。
作為現場旁觀者,我個人只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不論你是質問、詰問、盤問都好,有一個論學前提還是該嚴予恪守。那就是:在所有的提問背後,我們有義務更嚴苛地質疑自己所以形成疑團,有沒有可能是在根本概念的把握上,打從起點就沒恰當理解別人“迴環曲折”的深義?抑或是自己所採取的凝視點,是否因拘限特定視角或個人情性(參見以賽伯林論刺蝟與狐狸),而無法與別人從另ㄧ脈絡蘊生的陌生凝視點相孚應?若問題根本出在自己,待十年後學思進境更臻圓熟,只怕無法不悔其年少孟浪!
我忍不住想起,早年台大哲學系教授方東美先生就曾慨乎言之:作為一個老師,他最深的悲哀與挫折,是教不出有能力超越自己的學生。此話寄慨良深!也讓我深刻看見一代大師的人格氣量與歷史高度。我以此深信,對余老師這等台灣學界罕見的獨行者,來自學生的挑戰根本不是問題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寂寞,才足令人浩歎!
至於,我個人真持保留態度的是那些欠缺扎實學問根底卻自恃為真理化身的傲慢,或自限教門心態的愚妄。
看不見對手高度的論辯,只會流於班門弄斧卻偏又自以為高的瞎攪蠻纏。此則蚍蜉撼樹,不自量也!
這種對象只讓我覺得多說一句,就是浪費生命!同輩中,以教主之姿或老修行人自命者,頗不乏人。每與論學,輒生“不可與言而與言”的“失言”之嘆。
很難期待他們有眼力看見:
常常,我們自以為是的“理”直氣壯,說穿了,只是因為我們缺乏拓樸流形的多維邏輯思路,而輕率窄化了真理“肌理交疊”的皺摺性與縱深性。
志學 2012.4.2 余師課堂隨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