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魅與情魅的雙重運動—陪病現場的缺口動力學

余德慧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教授
花蓮市介仁街67號
03-8572677-3212
yeeder@mail.tcu.edu.tw

蘇羿如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花蓮市介仁街67號
03-8572677-3164
sueantonia@hotmail.com

本文嘗試立基在多年的臨終陪伴與陪病經驗,還原陪病現場的生發運動(裂隙動力),從而使得陪病的處境性得以被感知。就此而言,陪病現場同時交涉著醫魅和情魅的雙重運動,前者以顯像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被認知,後者則以潛隱或各種片斷的方式流動在陪病過程之中。魅是一種在現場看不見的看見,不僅是因為惡病惡症的恐怖,也含有人性的陰暗變化,宛若德悉達的延異,表面上被看到的東西,暗底裡卻變化多端,使被看的含有令人猜疑的他者。本文透過缺口動力學,以陪病志工的遭遇來說明那種內心陰情不定的深度魅影。

關鍵字:缺口動力、魅、陪病現場、延異
為何病房裡看不見東西卻比看見令我心驚?SY師姐語錄

魅,如同幽靈,雖然未曾發生在志工的身體,但是由於目睹病人的情況而漫生在某種秘密深處,揮之不去而形成一種類似「祟」的心理狀態。惡病對醫院志工來說,自己既未罹患,可是無論看見或風聞某種惡病在某病人身上,憐憫與皺眉同時浮上。這種被美國心理學家標籤為「矛盾」、「曖昧」情緒(ambivalent emotion)的東西,其實只是一種表面詮釋,在心理深度,這是揮之不去、持續在心口發作的魅或幽靈,沒在十分坦誠的情況是說不出口的。

醫療的惡病情魅
在病房被病人發生的諸般情事驚嚇,幾乎是每個陪病志工經常發生的事。所有發生的事情都難以逆料。可是一旦發生,幾乎都是直面而來,連閃避都來不及。
有一陣子SY師姐一直說「她過不去」,因為無意間看到乳癌末期病人YN的傷口:「早上我去看YN(乳癌患者,41歲)的時候,正好遇到傷口護理師在替她換藥,… 結果她在換藥的時候,我一看到她的傷口就哭出來,我的反射動作嚇到YN了,因為我看到她原本的那一個大傷口,比我上一次看到她的時候又更大了,可怕的是,傷口已經被癌細胞吃到整個鏤空,吃出了一個很深的洞,我甚至還可以看到傷口裡面有東西在跳動。這一次住院已經夠久了,當初進來是因為人工血管感染發燒,馬上開刀拿掉之後,一直到現在她還是不斷的發燒打抗生素,也還在做化療,化療越做白血球越低,發燒就越來越嚴重。」YN這樣的傷口,SY今天不自主地說了好幾次。(AM病房記錄)
對資深志工來說,SY師姐並非沒有看過大傷口,但是這次她好似突然被什麼東西螫到。平時,志工與YN相處時,YN穿著衣服,雖有傷口,可是外表看不出來。由於YN病房進進出出,志工也會到YN家裡聚會,在她家的菜園拔菜拔玉米,在YN家的農家廣場煮玉米來吃,YN跟大家聊天,好似沒事。雖然有時YN會談她晚上輾轉南眠,但也沒有愁眉苦臉。
自從傷口瞥見事件發生之後,SY師姐開始小心避開YN清傷口的時候進病房。有時,YN師姐會不解地問醫生,難道沒有辦法防止傷口擴大,醫師說,能作得很有限,只能處理流膿的問題。師姐會這樣問,因為YN傷口像揮不去魅,影儘管沒有再次看到,可是只要往YN的胸部一望,那驚人的魅影就悄然浮現,而且十分強烈。魅影的可怕就在可見的實體的不可見部分

倫理的情魅
志工們聊起腦癌病人JM(女,45歲)最近正準備再住院,SY師姐和大家說起了上一次陪JM遇到的事情。「上一次住院我陪JM,陪得一直起雞皮疙瘩,你看看JM她們家兄弟姊妹有那麼多人在花蓮,不要說她先生不來看她,她的姊妹們也幾乎都不理她,你就可以知道她做人有多失敗了。最近這一次住院,JM要S主任跟她說實話,因為自己得的是膠質母細胞瘤,所以她想知道自己會怎麼樣,會不會像別人一樣死掉,結果S主任跟她說了實話,跟她說﹕『儘量去做你想做的事情。』JM聽到這句話竟然狠狠的對醫生發起脾氣,像一頭母獅一樣咬牙切齒,是她自己要主任說實話的,主任說了實話,她抓狂起來罵主任。後來主任出去了,JM需要打針,因為她的血管不好找,除了病房內的副護理長之外,大家都打不太到,結果副護理長來打針,JM還在氣頭上,一針下去弄痛的JM,這時候正好有一台直昇機飛過去,她竟然惡狠狠的指著那台直昇機大聲詛咒說﹕『那台直昇機要墜機了﹗』我馬上起雞皮雞皮疙瘩,和副護理長兩眼相對,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她太可怕了,自己活不下去也要抓著別人和她一起同歸於盡。」(AM病房記錄)
表面上這是陪病志工描述病人的情形,但是真正的悸動是經歷各種陪病過程的志工。理論上,志工所見中就是是返回自身,儘管他們的言語是朝向病人或他人,但是真正的傾聽者卻是秀給自己聽。在詮釋現象學的意涵,說某事是為了讓自己深挖所見的意涵,以便給自己一個置身的所在。如果這只是日常一般的情事,返回自身只是個慣常的運動,但是如果所見出現創傷,那傷口常會使人在不自主的情況之下,或者不敢去想,或者會反覆反芻他的所見。
追索情魅\醫魅的源頭
我們跟著志工一起陪伴病人,總會發生一些說不出口的創傷事件,使得心底魅影重重,追根究底,使我們不得不從缺口動力的理論來思考。
從第一個例子(一看到傷口就哭出來),這個時刻剛好就是列維納斯(E. Levinas)在〈壞良心與冷漠〉一文討論到好良心的起始:對所見深懷恐懼。列氏指出,我們對所見苦難有一種壞良心的取向,在這鏡像世界裡採取一種自我保護的面具,思及自身(「當你看到世界有多少人受苦,你當為自己感到幸運!」)。好良心則是打破鏡像,直面生懼:「一九八九年,在巴黎機場迎接在蘇丹遭到殺害的兩具醫師同仁的靈柩,以及兩名遭到火箭襲擊重傷的同仁,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同事們含著淚水,面對著死者親人痛楚的眼光」。這個深懼直接來自「缺口」的身心反應,就如同其他的直面情感:狂樂、迷醉、悲哀、驚嚇…,但是對無國界醫生來說,無數戰爭的受苦者就是這「無論怎麼作都不夠」的缺口猶如心底的深井,眼前同僚的死亡從不會使人要將缺口阻塞,人還是要繼續救。
第二個例子是倫理的缺口,志工目睹著病人自身人性倫常的乖違,病人在病苦裡的壞良心(以自己為主,照顧自身的個人興趣)所顯示出良善的困難,而使志工身陷兩難。壞良心常被稱作「人性必要之惡」,戰爭、工業化、塑膠、石化、核子、賭場等幾乎充塞人類社會,而家庭主義、個人主義則是壞良心的制度化。陪病志工無法陪下去,甚至因此產生許多兩難。一位陪病工陪著一位遺孀,一路走過悲哀歲月,卻在這位遺孀的營生準備好之後,傷了這志工的心,當遺孀為了能步入社會,就增加了許多盤算與計算,讓這志工難以忍受,覺得陪不下去。
這些現象造成志工許多心靈的魅影,直指深沈的志工缺口動力學,裡頭關鍵自是:對於弱者、無限靠近的不即(無論怎麼作都無法再靠近)、對於缺口(無論怎麼作都不夠)與無盡的給予(無論怎麼給都不夠),而卻不斷地對志工發出難以忍受的惡,而使得可憐與可惡同時給出。

從缺口動力學的觀點,我們可以重新將志工的哀傷依著縱深的垂直深度,深淺地展布成系譜,每層縱深都有其邏輯,從可說的到難以言說的,有同質化的症候學,有異質化的心頭叩嚮。研究者把陪病志工的深度哀傷以多層次、多重實在的方式,在理論上加以展演,以實徵資料加以包抄,一方面從存有者的位置敘說他們的觸目經驗,一方面透過現象學的還原,將這些經驗作深層回歸,而取得深度經驗的理論位置,一方面則是聽從深度經驗的混雜性,重新審視「乾淨理論」所知不多的抽象觀念:情緒皺褶、窮蹙、貧弱、惻隱之悲以及凝視等相關的概念。

從來沒有如此接近生命陪病志工
精神性裸裎的見與不見
人類對生命的強力宣稱充滿鏡像的誤識(mis-recognition),但這誤識卻成為社會正統、正面的肯定。由於人類對「強大」的肯定之牢不可破,所以生命一開始就被如此(但顛倒著)看,我們是透過生命的倒置獲得有關生命的認識。不僅如此,有關對倒置的複製、紀錄與活動栩栩如生,宛若蝙蝠的倒懸毫不妨礙世界的操作,直至死亡降臨。
誤識有三類,其一是將存有變為不可視見,例如人在時間性裡的(大寫)被動性(Passivity),無限的他者性以及赤裸的直接性被遮蔽;其二是將真實反面化,例如將「夢想」弄成虛,將「域外」轉弄成可預側,這是透過物像化完成的。其三,它甚至顛倒了在場與不在場的認識,使得延異無法被明白。誤識否認異質空間及異質動力學,而發展出自身的堅硬邏輯,對意識用其認識自身的方式而被守住自身。
列維納斯最基本的問題即在探求「無限他者」的到來,但因為我們的自我功能(self function)是聚斂式的,他者往往被聚斂為有限的他人,無限他者的面貌被聚斂成可以刻畫的臉孔或面具,因此,列維納斯在有限與無限之間探討轉化的哲論,談到鄰人的貧弱可以獲得「刺目」、「觸目」的驚心,而使得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問題即在:「刺目」或「觸目」的驚心如何獲得?有沒有更清楚的機制將「觸目」的驚心更清楚地揭露出來?研究志工的「觸目」經驗(精神性的裸裎)作為解開聚斂性自我的第一步。
病人的貧弱在逐漸進入死亡之際,在陪伴者的看見逐漸化成絕對的窮蹙,這是陪病者精神裸裎的時刻。但在這時刻尚未到來,日常性的遮蔽依舊作用著。換言之,病房現場本身既是開顯也是遮蔽。「遮」不是「赤裸」的對立面,兩者同時是辯證地、相互彌補的共同生產,只是「遮」是以某種形式的給出而參與到某種延異的生產,而赤裸則是缺乏某種形式,而其缺乏本身即可參與反延異的作用。「遮」不是「無法望盡」,而是「令看不見成為看見之機」的成魅,「望盡」則是「令看見成為不見之機」,「無法望盡」是指「使看見轉向看不見的不可能」,亦即「保持望見」的無視,但這不同於「令不見成為看見之機」。
現場獲得「遮」的資質乃是透過一種隱密的「藝術過程」,也就是「人在現場必須脫離知覺,以便恢復感覺的本原」的中間過程。在這中間過程,「遮」首先要解除的是對現場知覺的「霸佔」,也就是支解眼前的「已定的形式」的「預先佔領」,就如同畫家離開眼前實物而返回畫布與顏料,畫家必須阻擋眼前實物的佔領,因為那是「已定的形式」,並且當我們從外在知覺它時,被它的物質「它性」(It-ness)所覆蓋,其外在性通往我們內在的變形(modification)早已經規定,而早就是自我認知的宿習作用。[藝術過程]implicit 就是指人在現場的知覺脫離與感覺的再進入。
於是現場的「遮」只就是現場的知覺本身及是一種顯露的形式,這顯露的形式在現場覆蓋著以致於使我們「只看見某物」的對其餘的「不見」,這是取消他者,以自我的意向引導知覺佔領本體,因此必需離開此「遮」,但離開的方式又不能由自我意識主導,因為自我意識的謀思只能恢復虛構或重構,無法恢復感覺,更無法使感覺溢流,也就是說,主體必須克服自我的保護、超越自己眼下「default form」,若然這個離開必須示非意向性、非自主的,那麼有何條件致使這離開的可能發生?其中一個線索是「必須使不見的凝視點形成」。當凝視點在不見處成形,形成一種強迫性,使得眼前知覺被拖曳走,而到不見之處流露現身。
魅與凝視
你當如何獲得凝視?凝視是一種不在場的聚攏,一種「異質」的生產,當愛人離開我的現場,他的缺席聚攏了有關我對他的思念,所以「離」原本是「無法再看到你」的「看不見」,然而「看不見」的空無立刻凝聚「凝視」,收攏了所有心思的眼光,我反而在你不在場的現場有對你的看見。
在陪病者那邊,他們凝視-著病人的身影沈默,許多滋味雜陳,「不講」本身就充滿了很多可能性,那種病床沈默本身,不就是一種小斜角的看見嗎?這種小斜角完全不用正面相迎的方式現身,而是在一種「偷偷的」、「遠遠的」、「屏氣凝神的」、「拐彎抹角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呈現給對方知道,自己成為唯一的行為者。這是沈默特屬的一種品質,一種說不出來,卻一直流動著的...在志工的敘說與種種當中我們體悟到「凝視」,原來「凝視」很少是正面相待,「凝視」幾乎是與背影同時出現的,只有在面對不給回應(或者回應的是我們所不期待)的背影時,我們才被迫獲得更大的湧動,流下交錯不斷的的傷心淚水;如果是正面對待,其實就會回到相當刻意拘謹的交談關係中。每每聽到志工提到病人苦痛的片段時,心頭都會一緊,是心疼不到卻永遠心疼著的傷口,充滿沈默皺摺的深情。
從凝視的傷口來到現實,生命就回到在「延擱空間」進行生產,本來延擱空間是令人無法直接親炙的蹤跡,在那裡我們只是取得了替代物,但是在延擱空間的隔卻以「缺」或「不足」產生重返現場的強迫性,是那重返的現場賦予眾多異質的搖晃點,主體宛若臨淵縱看:關愛與不關愛的折疊交錯相間,知與不知的觀看交錯,近與隔的感覺交疊,亦即所有的主體位置都擺在無法一語道破的摺層裡,這不是「主觀的秩序」,因為這些摺層早就形成客體,一種令主體身陷其中、不由自主的客體,不容唯心論的主觀有任何置喙的餘地。
所有的延異都意味著深度的交錯關係,是這樣的摺層交錯使得凝視點在遠處聚焦,同時也因為凝視點的生產,使得感覺成為通往外物實體的障礙,甚至感覺的生產可以與實體它性無關,也使得它性的物理語言(如數學)與主體無關,與感覺無關。任何語詞若要與感覺的生產有所勾聯,是以語詞的意義做為感覺的物質性,使得語詞得以參與[藝術過程]implicit,但語詞只能參與[藝術過程]implicit 的前半部,亦即令主體脫離現場知覺,而搬運至意義的延擱空間,在那裡語詞就喪失了「恢復感覺原狀」的能力,語詞只能進駐摺層,成為摺層的一個元素,等待著「異質摺層之間的緊張」來參與生產,亦即,語詞不能取代凝視,否則只能產生建構式的「假性凝視」。切地說,語詞依舊是它性,雖然語詞給予感覺一種物質性,但是由於它性是再現的、指涉性的,一旦凝視形成,現象就進行還原,還原到感覺原狀那裡,指涉會被取消其效用,使得意義的物質性遭受抹除,凝視點在無語之中產生。
在此,我們終於抵達一種「怵目驚心」刺目。當凝視點歸反現場,是以一種非常異質的感覺闖入現場,而現場的知覺卻是另一種絕然不同景象,凝視點衝破其原來的感覺,以強烈反差的方式將悲切之情流露,這是超越自我的淌血,生命的兇刀此時立地成佛,不可抵擋的良善自然開顯。
自由地給予他人,我何以必須至死方休?列維納斯
缺口的意義
缺口就是遺憾的遭逢。缺口源自遺憾,遺憾來自於缺乏。從事實性的層面來看,缺口來自某種曾有的不在,並使主體視之為遺憾,也因此對遺憾有所迎納,而且須是無條件迎納,因為沒有可供決斷的選擇條件。然而這樣的事實性描述是偏分的,缺口變成需求者的缺口,而不是存在的缺口。
首先我們使用lacuna 或lacune 來說明「缺口」的英文意義,指涉的是在某種本體層面、已經鋪陳脈絡之後的一種脫落,一種殘缺,就好似斷簡殘篇裡的闕字,因為其他的本體存在物而愈顯出缺口的缺乏,而不是缺口本身有什麼魅惑的能力:缺口不是慾望,缺口本身只是空無,就是「簡單的沒有」,但是這「沒有」是可以被知道的,甚至不斷地提醒主體「沒有」的存在。但是,會不會是要「應該有」?也就是強迫式的「要有」?這不能只是個判準,缺口的「沒有」是無法被填滿,任何看似填滿的動作總是引向更大的缺乏,它必須一直被懸置著,空無的流蕩又必須清晰可見。
缺口不是創傷,後者是傷在存有者的本體層面,但缺口不是在存有者的內部,而是在外邊,是那讓我明白事物方式之外的際遇,因為不是由主體落實,所以總是無法用個體的性格來定位,也無法以客觀的際遇來刻畫,只能以流動的、主體際往復來騷動。當主體際的運動發生,缺口的空無似潮水般湧來,立刻強迫性的逼使人行動,無法以意志來調節。

志工所知覺的缺口
SY師姐一生以陪病志工為志,隻身由嘉義來到花蓮十年,照顧陪伴癌末的病人。何以如此?她自述道:「我是家裡的老么,從小就陪著兩個病人生活,一位是我父親,他在我二十三歲過世,一個是我母親,在我三十歲時過世。父母有病,而我幼小的心靈有一分深澈入骨的孤獨與淒涼。三歲時候,母親就開始生病,兄長外出工作養家,我就是陪著父母。那種孤獨可以孤獨到寧靜的程度,那種靜猶如大海海底的安靜,也因為此,我陪伴病人是因為我首先照見他的孤獨。那天我在病房看到KH的背影在輪椅上,我見到孤獨與淒涼。孤獨並不是我要逃避的,享受孤獨才是我真正的愉悅,看到孤獨者就如同磁鐵一般的吸引著我,有種身不由己的要過去孤獨那邊」。
從俗世的意義來說,孤獨意味著「對他人的閉門不納」,但是SY師姐的孤獨卻是一種精神的生活方式,孤獨本身即是滋養生命,因為裡頭含有令人振奮的奧秘因子。這奧秘是一條秘密通道,一條透過無人稱的內在性通往無限的他者。我們何以得知?
簡單的線索來自一個場景。有一天SY師姐突然搬一幅裱框的畫來病房討論室。通常那段時間是志工分享經驗的時間,平時SY師姐很少說話,只是靜靜地聽。但那天她卻宣稱「AM開畫展、SY開心展」,她準備把志工AM送給她的畫說出她的心底話。當初,半年以前SY師姐24小時陪伴KH(男,淋巴癌,37歲),直到往生。她無意間跟AM透露一種淒涼的畫面:每當下雨,SY就不自主地穿著日本木屐、手持黑傘在雨中漫步,彷彿自己是一個黑夜裡的陌生人。這種解離的意向所形成的畫面,立刻引起AM(女志工,30歲)的注意。在七年前AM的感情受到打擊,一個人搬出學校宿舍住在外面,原本不會作畫的她卻整日關在住處用蠟筆作畫,她從不構圖、也無論色調,只要拿到哪一支蠟筆就畫上去,畫了一百多張,藏在床底下六七年。AM曾經畫過一張SY師姐所描繪的暗夜雨中撐傘的情景,找到後就送給SY師姐。
SY師姐說:「AM送我的時候就感覺說,她是畫出來,我走出來,當我媽在我三十歲的時候往生,之後我就開始這樣,下著大雨的時候就撐著傘,漫無目標的走,我告訴自己我喜歡這種浪漫的感覺。每一件事情,每一句話發生,都是很好的」。
SY師姐說:「那天我就唏哩嘩啦的哭了,哭了好久,多久我不知道,那天下大雨,我就看著天空,看一看就看到,我第一眼看到,觸動就是那一把傘,那就是一種守護,原來我需要守護,我看到這個影像,那時我就很感動,因為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一直在雨中走,更不知道我內心為什麼一直會有淒涼的感覺。內心的影像就一直倒帶,倒到我的童年…」(SY師姐哭)
這個可見的介質牽連起兩個不曾謀面的人。一個孤獨地撐傘在雨中行走,一個在無意向狀態畫出另一個人,他們彼此不曾謀面,所以誰是誰顯然無關宏旨,冥冥之間他們通往「無人稱的內在性」。
換個場景。一隻病奄奄的狗兒,在牠過世的前一天,鄰居的狗過來睡在牠的身邊,病狗兒把頭倚在鄰居狗的身上,兩條狗沈沈地睡去,度過一個陽光的午末。隔天病狗兒就過世了。我們不必賦予任何語言的意義,或者任何解釋都是多餘的,都是無端的猜想,這簡單的呈現就是以一個不必言語的畫面浸淫到我們的心底,延異的內在性。
這介質總是先於「再現」(re-presentation)給出固化性,但它還是保留在「呈現」presenting自身,當我們試圖詮釋那張畫,把雨當作生命的險阻、把傘當作生命的保護、打傘下的人視為孤獨主體,如此的說,都會把presenting轉換成再現,無法迴轉到呈現自身。再現很快地進入象徵界,進入物象化,而使得「為我性」更具掠奪的能力,但在此之前,「為我性」可以是呈現自身,不具有掠奪性,卻具有齊克果的「存有的反覆」或尼采的「永恆回歸」。
「為我性」只能是生命的必要性,並無附加條件的必要,也就是天之誡命(imperative)。這是透過現象學的觀照所開顯的生存美學,生存美學是佇留在生活世界的一個處所,一個現實的「他方」,不能被現實功能所掩蓋的處所,「為我性」尚未勾連到對象的伸張狀態,一種可以回歸的運動。
例如,在存有者那裡,我們的「指責他人」是明確的找某人的罪責,那是「為我性」找到了對象,發現了現實的錯處,但是如果退回到「不知是何人罪責」的「為我性」,那麼迎向我來的不是某人而是無法知悉的他者,既無功能可以執取,也無罪責可以歸咎,那麼「罪責」的運動就在「無人稱的領域」流轉,一種無盡的原罪,這不是基督宗教所界定的,而是生存美學所羅織的。
然而,在現實的眼下,無人稱的罪責只能如陰影般的存在,總是無法兜攏到現實裡來,因為現實已經取消了所有的內在時間,而賦予時間一種明確的客體化的時光,這種過度明確的時光對生命的「必逝」是個威脅,時間的易逝緊逼而來,人完全受到橫渡的宰制。相反的,無人稱的生命透過返回自身來消解「必逝」的威脅,無人稱的生命是「現在」的起落,生命如潮汐來去,而潮汐的流動構成時間的介質,此刻的「為我性」就是「眼前對著大海潮汐的凝視」,這凝視之眼就如SY師姐在三歲時對著床上母親的凝視,SY師姐說,那是無比的孤獨與哀傷,但是卻不是被拋棄之後的孤獨與哀傷,也不是無人可以照顧的孤獨,而是凝視著孤獨,所以孤獨才成為愉悅。
佇留在他處的孤獨正是凝視自身。我早就移位,早就被取代,我早就潛入時間的被動性裡頭,在被動中我早就承擔一切,所以無論你是我所識或是我所不識,無論如何描繪罪責的質地或性質,都無法抹除無盡原罪的本原,我滿身的罪惡不在於我的行惡與否,而在於我無法離開所有的被動承擔。因此,這是點滴在心頭的感受,隨時與時間同在,不能訴諸於計畫,也無法透過語言來操弄,語言只能給出瀕臨感,更無法理出原則,那只是一種亙古的記憶,自無始以來就在了,在時間的耐心裡。

讓時間有了瀕臨的情傷
如何更清楚地揭露『我早就潛入時間的被動性裡頭,在被動中我早就承擔一切』?主動的是亦我返回自我的循環圈裡,而被動的是從亦我--自我(ego-self)的循環圈逃走,使得呈現本身即為顯現,這種情況列維納斯稱之為「瀕臨」(promixity),即主體性是透過與他者的關係建立起來的,這關係不是被膠凝成宿緣性的結,而是「當面為你」的鄰近關係,一種超越的現場,世間赤裸的現場,因此,這是一種危險的關係,不再有保護的現場。
這關係卻是情(哀)傷。就如SY師姐所說,自小就要為兩位老父母熬藥,盼著哥哥回來,可是哥哥回家七天就必須離家,那種害怕哥哥走掉的孤單,後來變成一種「缺乏」,師姐稱之為「缺愛症」,是這份窮蹙形成「當面為你」的無盡感:
「我們(與KH)的童年,我們都是很孤單的一個人,所以我們才會聚在一起,看到他(KH)的孤單他的無助,相對的,也看到我的無助,因為我的童年也很苦。我七歲的時候我媽得了肝炎,因為兄長都在都外,只有我一個小孩陪我兩個老父母,我媽一直說「你要乖喔,才會得人疼」,後來長大一點,幾乎可以說,一個月有七天,要熬藥,兩個爐排在那邊熬藥。我哥他們回來,住了七天就又回去工作,讓我有一種他們很少回家的錯覺,我那時候一個人孤單的陪著兩個病人,沒人陪我一起撐過去,所以當哥哥回來,就好像有人可以依靠,當他們回去,我又要面對兩個老人,所以我覺得我很孤單。所以接觸KH,一剎那就碰到我的內心,志工師姐一直警告我不要去碰他,可是我回家一直想「怎麼辦?」我明天要去看他又怕傷害他,能力是有限的,就開始求菩薩,給我力量我要來陪KH」
SY師姐陪伴KH是世間的「高危險性」:根據「安全」的志工守則,師姐不能陪男病人、不能24小時相陪、不能只陪一個病人…,然而,SY師姐全犯了,即使作為陪著老父母的么子,由於父母年紀大,怕她無人疼,要她學乖,但是她也只能從心底浮上那冷颼颼的孤單,那是對自我的橫逆,對規範的違反,但不是義無反顧,而是被無負擔的愛所吸引。
「他(KH)多年受苦,他說那都是有條件的,他不會相信說有人願意靠近他,願意照顧他,我一直說要陪伴他,其實也被他陪伴,我都說我是癌症病人,得了心癌。原來我是「缺愛症」,缺少一種無條件沒有負擔的愛,其實在外面的種種,如果你接受到那種無條件無負擔的愛,也許是生命中每個人所追尋的,當你感受到那種無條件的愛,會非常…」
「上個月,我才發現,我喜歡在臨終者的旁邊,醫院志工很多種科別,我問自己為什麼這麼執著要走安寧?是我的心裡有需求,不只在KH身邊,臨終者有一股力量,安靜地處在那裡,心跟他同處在一個安靜裡,自然而然心就很安靜,難怪我會很喜歡在臨終者身邊,他會保護我,不會讓我們整個人…,因為像我們在這裡講話的意念很多,在那個時候都沒有,要說特別專注也沒有,就是很自然。」
這種瀕臨是瀕臨在他項(otherwise),亦即瀕臨不是朝著理性的現實面,而是不在現實的他項,如「臨終者會保護我」這樣的他項,因為現實裡臨終者是不可能保護他人。

自我的橫逆
為何深刻的陪病者會離開常人邏輯,走入他項?常人邏輯的亦我(ego)—自我(self)的迴路為何放著不走?一般的套套邏輯是「亦我—自我迴路」的不甚順利,一定是這迴路受到橫阻,一般所謂的「自我橫逆」,也就是等於「不縑於我心」。對常人來說,自我的橫逆是顯而易見的困頓,也就是缺乏的形成。無法稱心如意即是艱難,而從缺口動力學來說,艱難恰好是他項的啟蒙者:「我該怎麼辦?」的問話一直不斷地出現,亦我無法返回自我的不安、焦躁與無助。人可能採用自我的技術,使「亦我—自我迴路」被強力打通,這個取徑需要以強化的「亦我—自我迴路」功能行之,例如強化功能迴路的高選擇、高排斥的特化性能,使得一條清晰可辨的「亦我—自我迴路」強行開出,這可以從KY師兄(癌友兼志工,52歲)的例子看出。當KY師兄面對陷在親子關係的困擾無法自拔的MJ與YN師姐,顯露出特別的「情急」,他急切地要求她們應該做某種強力的自我介入,以掙脫這親子之間的糾纏,我們發現KY師兄的「情急」是可以這樣表達:KY以許添盛醫師所指導的「新時代精神勝利法」為依歸,透過該法的自我技術「不要玩倫理的遊戲」、「有心即可以創造新的實在」,而獲得一條「亦我—自我」的新迴路,並據以成為「道路」,使自我得以安心走下去,在這結構之下,他看到MJ與YN師姐依舊為兒女的問題牽腸掛肚,為丈夫的問題煩惱,自我的橫逆日日掛心,使得「亦我—自我迴路」散漫無步數,與其「高選擇、高排斥的特化因應措施」相較,顯示出彼此的不相容,使得師兄的「情急」立顯。所謂因應之道就是排除他者,消除他項,把自己陷入假性解題的處境。
然而,缺口動力學的動力原理指出,KY師兄的道路是有限制的,因為他採用「亦我—自我」的正面迴路,而此正面性會逐漸因為缺口被視為不見而失去動力。「高選擇、高排斥的特化迴路性能」能夠使不在迴路內部的設施消失不見,例如前一例子指出的狗兒相陪的景象是不會被特化的功能迴路認出其顯意,換言之,在「道路」的強行介入之下,「其餘」(the residuals)由於功能不彰而遭受排除,使之不受看見,然而MJ、YN師姐在遭受自我橫逆的陣陣掀波之下,自我無法安身,亦我也動盪著,看以來似乎是「有症狀」等待排除,事實上卻是導入他項的過程。
如果將自我橫逆發生的情況加以分析,可能性包括:(1)裂隙之滲,指亦我歸反自我之際有所接應不良,使得一些非領域的因子滲入:(2)常道之不可能性,即晴天霹靂之事件;(3)不可能自身的發生。無論如何,這都意味著異質的滲入,因此自我橫逆的另一個意義是「自我遭逢異質」,因為亦我--自我的循環運動即是自我的同質運動,符合自我理解的邏輯理路,但是當自我遭逢異質,則是在那針對點上是空無的,就如狗兒的相陪是無意義的、無目標性的、無功能的,因為異質之所以無可理解,正是取消外部功能,內在性成為所有的意義,但這類意義無法指認,只是當下點滴在心頭,隨著當下時間倏起旋滅,既無復記憶、亦復無法言說,保持在動作瞬間的Saying,此時的時間是無法建構整合的,它總是流逝,永遠的歷時性。對自我來說,這樣的時間性是對自我的摒棄,因為記憶所保留的無法用來榮耀自我,甚至不給自我留下一些痕跡;所有的經驗只能船過水無痕,這不是對自我最大的鄙視(despite)嗎?然而鄙視自我並非我做錯什麼,而是外邊性的光景,異質的空間流動,或確切地說,現實的時間流入異質,彷彿地上的時間流逝而卻在地底下聽到水聲潺潺。

與異質的互動
也許我們不必鄙視自我,而是透過對異質的說就足以顯現「船過水無痕」的結果。例如,伯伯與小猴妞妞的關係是人對寵物傾斜情感的一種陷溺?SY師姐對KH的照顧也是陷溺?這是一種現實評價式的看法,如果伯伯跟妞妞說話,那話語在妞妞那裡立刻不再有意義,但是伯伯的說並沒有被取消其’saying without the said’,那僅保留saying的情況很可能是夢囈之語、喃喃之語,對外行人、上帝、神明說話,或者與陌生人說話,但絕不會是與至親說話,但這樣的說話也不是「無甚差別」(indifference),而卻是至關要緊(non-indifference)。所緊要的是「異質之非」並非不存在,而是將the said 的遮蔽清除,使得不曾顯露的還原物得以顯露。
非領域的存在不是用自我意識去採掘的。非領域僅僅是顯露,就如同saying總是在「所說」發生之前的「瀕臨」:「我在你的面前,你容顏迎向我來」的前置性,在本體存在之前,那記憶不曾有時間,總是無始以來記憶早就發生了,所以無從主題化,也無法形成「所說」的情節。亦即無法以自我迴路的再現方式成顯自身,而使意義無法固定,但卻成為意義的泉源,可供自我的話語訴說不盡。這也指向缺口動力學的無盡:缺口不能在saying中被縫補起來,而是每次缺口總如破洞的封口,嗚嗚作響;正是缺口,我們對非領域有了敏銳的神經。

魅影重重
論述至此,我們將幾個核心論點作簡要的結語:
志工的驚聳不是一時性的,而是陷進人性陰暗的延擱空間,延異的作用使得魅影重重。簡言之。一般志工研究都把志工片面化,指出志工為他人的熱忱與奉獻,在這語詞之下,志工深度心理被淺薄化,我們多年的志工研究所收集到的資料,卻告訴我們,說的「謂詞」(如感心、奉獻)早就在服務的過程煙消雲散,有許多深藏的東西如魅隱現。
惡疾傷口或人性惡質會使志工發生刺目的驚心,接下來會引致內心的延異作用,亦即感覺潛入語言無法捕捉的變異狀態,被觸動的缺口形成誡命,而為我性也成了暗地的決策點,不能浮上台面,使得志工將之至於延擱空間,在無法直視之下,遂變成瞬間的一個凝視點,使得表面的話語無法撼動。
他者的異質性逐漸成為志工深度的觸點,但只能無語問蒼天,卻無法向他人表明。如同一個志工在送走年輕少女的終之後,只能徘徊田間,仰望星空,月光佈滿藍色心情,欲哭無淚。
Levinas, E.(1986/1998):’The Bad Conscience and the Inexoable’. In “ Of God who comes to mind”. P.176. Cal.: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無國界醫生」,茉莉撰,大紀元。
又稱「衍異」,指在場出現不在場的流動意義,不斷竄變。一般觀點是否認延異。
Levinas, Existant & Existence, p48.
延擱空間是提供延異生成的所在,是心思中隱晦卻真實的處境,如同華人習稱「他的臉色陰晴不定」的複雜心思。
SY師姐說「我是家裡最小的小孩,我爸媽四十幾歲才生我,等我八歲的時候我媽就經常生病,十幾歲時爸爸也常生病,一個人就陪兩個病人一直過來,我那天在抓那些片段時,我也想說,我小時候每次哥哥回來我就好高興,哥哥回去了我就哭好幾天,我媽就說,傻孩子,哥哥不轉前我們三個吃什麼,那天我才明白說,我從小就很孤單,爸爸媽媽常生病,沒有人跟我一起支持。原那種孤單從消一直存在的,我就一路這樣,我三十歲的時候我媽往生,因為我一直不會覺得自己孤單,因為我必須面對我的人生,我選擇孤獨,有人問我一個人都不會孤獨嗎,下班都不會孤單嗎?我說不會呀,因為我做的工作就是賣衣服,白天都是很多人來人往這樣,生存空間就很多人,所以下了班就自己一個人享受孤獨,後來我才明白當時的孤單是父母生病沒有人能跟我一起分擔的那種孤獨」
純時間是縱向的深度,而人間情事則屬於橫渡,一種橫向勾連的運動。所以,前者只能默存,或者則需處理。
亦我與自我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個體被拋擲於世之後所習於的社會性認定,我是某人、我做某事、我的角色與行事風格,後者為自己的立身,為呈獻自己而自我塑造的自我感。
曾經有媒體報導一位老伯與其飼養的小猴妞妞之間的情篤相伴。

我想在此我無須引哪篇論文,只要在美國的期刊資料庫打上「ambivalent emotion」,就會出現數百篇論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