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琴屋手札 (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當代琴壇絕代雙驕
2010-10-24 旺報 【記者黃奕瀠、吳靖雯/專題報導】
 國際知名華人鋼琴家郎朗和李雲迪,頻頻被外界比較,在這個「蕭邦年」更顯白熱化,誰先上台表演,誰排名在前,都引起媒體注意。

 同登今年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的中國鋼琴年輕「雙星」--郎朗與李雲迪,打從在國際上闖蕩出名堂以來,外界對兩人的比較從未少過,一陽一陰的風格更讓媒體有大做文章的機會,兩人之間的瑜亮情結甚至無形間產生「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默契。10月初郎朗的抵台記者會開始前,主辦單位曾要求媒體不得提到關於「傳說中的對手」李雲迪的任何問題。如此白熱化的態勢為兩人對峙傳聞又添上一筆。

 生長背景迥異

 不少國內外樂評都指出,李雲迪和郎朗予人的演奏印象的確截然不同:前者詩意優雅、深沉內斂,後者則斧鑿過度、刻意賣弄激情。兩人迥異的詮釋風格,也呼應不同成長背景:李雲迪生於四川重慶,18歲獲蕭邦鋼琴大賽首獎前,所有訓練都在大陸完成;郎朗生於遼寧瀋陽,14歲赴美學琴,17歲代打登台,從此一奏成名。

 除此之外,郎朗出生音樂世家,在充滿文藝工作者的環境中成長,李雲迪則是工人之子,從「文化沙漠」深圳發跡,這兩個同齡的音樂家,竟都從三歲開始學琴,都從一首歌開始對音樂著迷,天賦驚人。除此之外,兩個人都藉著「優秀人才入境計畫」成為香港居民。

 風格大不同

 李雲迪有了蕭邦首獎這張文憑後迅速走紅,斯文俊秀的外型為他贏得「鋼琴王子」美譽,擁有眾多女粉絲;相較之下,不曾得過任何重要國際比賽獎項的郎朗,則是靠一場場演奏累積口碑,名聲打遍天下無敵手,甚至超越了李雲迪,可說是「美國夢」的最佳例證之一。

 郎朗每場演奏會總會帶給樂迷不同曲風的演出,又是李斯特又是蕭邦,甚至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連續奏出十首協奏曲,但李雲迪總是反覆練著經典,特別是蕭邦,他說反覆練習讓他可以抓住作品的風格,產生新的體驗和創造力。

 郎朗學習新曲子的速度急且快,每年力拚上百場演出,積極增加曲目灌錄CD,宛如短跑衝刺健將。而李雲迪像是馬拉松長跑好手,屬於慢工出細活型,無論在曝光率、發片率和演出頻率都不算高,這跟他堅持長期醞釀、沈澱的低調性格有關,加上對錄音要求極高,重錄也是司空見慣的事。

 陽關道與獨木橋

 2001年李雲迪先被環球唱片旗下德國古典大廠DG簽為專屬藝人,但2003年郎朗也加盟環球,兩人競合狀態顯見。儘管公司為二人包裝出截然不同形象,但由於宣傳及製作的配合度有差異,加上市場反應,逐漸傳出「厚此薄彼」、「一山不容二虎」等猜測,李雲迪終於在2008年結束續約主動離開環球,今年初加入EMI旗下;郎朗也琵琶別抱,改投欲主打3D路線的Sony。

 對於老是被拿來與大出風頭的郎朗相比,李雲迪並不介意:「在音樂裡永遠不存在競賽,只有馬才競賽。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原創,就看觀眾如何選擇。藝術是見仁見智的,就像Gucci和Prada各有特點,能說哪個更好哪個不好嗎?」對他來說,藝術領域沒有爭第一這回事,成績也無法量化,唯有做好演出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對比李雲迪的坦言,郎朗反倒曾表示等著這位對手趕上他的腳步,而且「王不見王」的場面似乎已成為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

 國外樂評兩極化待遇

 《華盛頓郵報》曾指稱郎朗具有濃厚的藝人特質,雖琴藝卓越,然肢體語言過剩、流於浮濫炫麗,似乎亟欲告訴觀眾音樂之於他意義重大。自言對傳播琴音比宣傳代言更有興趣的李雲迪,認為「古典音樂沒有過多華麗的裝飾,卻有最美的旋律與最完美的和弦,乾淨地展現。」其表現名副其實,深獲《英國獨立報》肯定:「演奏如此精湛且純粹」。談到目前許多古典音樂家嘗試跨界製作,李雲迪有所堅持:「古典音樂不是娛樂,音樂家也不該討好觀眾,跨界體驗不出古典音樂的美感,就像廣東菜如果創新跨界,就吃不出正宗。」

 即使郎朗在世界琴壇上引領風騷,但他「撈過界」的舉動引來《英國獨立報》負面樂評。文中諷刺郎朗在崛起後的燦爛數年生涯內,便已為一堆精品站台,但這些都比不上最近為倫敦的Langham Hotel代言來得經典,甚至用「行銷人的夢想成真、爽到夢遺(a marketing man's wet dream)」來形容雙方合作。畢竟,還有什麼能比得上恰巧與這位鋼琴界巨星同名(Lang)更具廣告宣傳效果?

 流行跨界影像

 一個是南方貴族般溫文爾雅的天秤座,一個是北方大漢、行事洋派的雙子座。在流行排行榜方面,朗郎躋身《人物》雜誌2008年度票選「世上最性感男人」,李雲迪則入圍2010胡潤20位潮流先鋒之一。雖然二人都有意將古典樂推廣到大眾之中,但郎朗帶動的範圍似乎廣闊許多。

 除了是熱門廣告代言人選外,兩人也不約而同地成為紀錄片主角:今年金馬影展片單之一《我為琴狂》(Pianomania)便由郎朗擔綱演出,記錄維也納首席調音師Stefan Knupfer的傳奇「琴癡」故事;該片亦在美國舊金山國際影展奪得最高榮譽「金色大門獎」。李雲迪則推出《蕭邦的浪漫》(The Young Romantic: A Portrait of Yundi),記錄他和日本名指揮家小澤征爾、柏林愛樂的合作排練,搭配訪談李雲迪及其親友、師長等多種角度。該片曾在日本NHK電視台播放後引起極大迴響,諸多粉絲致信NHK要求重播;後來應觀眾要求,該片首播一周後破例再次播映。



蕭邦年 看蕭邦傳人
2010-10-24 旺報 【記者吳靖雯/專題報導】

 ▲位於巴黎拉榭思神父墓園(Pe`re Lachaise)的蕭邦之墓迄今依然有不少人追悼祭祀。(吳靖雯攝)
 本屆波蘭蕭邦鋼琴大賽比賽結果揭曉:由俄國女鋼琴家尤莉安娜.亞佛迪瓦(Yulianna Avdeeva)獲得首獎,成為繼阿格麗希之後,45年來唯一女性首獎得主,優勝者演奏會於翌日舉行,將在12月時擔綱蕭邦年閉幕音樂會演出。本屆入圍決賽的10位參賽者全無亞裔人士,台灣與大陸全數槓龜;對照預賽時亞裔人士強占多數比例,反差極大。

 今年為「鋼琴詩人」蕭邦冥誕200週年,第一場紀念音樂會於1月初在蕭邦祖國波蘭揭幕。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擔任獨奏的鋼琴家是郎朗,而非10年前鋼琴大賽首獎得主李雲迪。後者是直到3月1日於波蘭首都華沙舉辦的「蕭邦誕辰日音樂會」中才擔綱演出。整年下來全球有多達2000項左右的相關慶祝活動,包括音樂會、展覽、電影和文藝表演,儼然掀起一股「蕭邦熱」。

 二大巨星較勁

 最近一次兩人先後亮相的場合則是甫在保利劇院登台的「第1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由郎朗與余隆率領的中國愛樂樂團,全球首演以蕭邦為靈感的鋼琴協奏曲新作《毀滅與回憶》率先拉開序幕,隔日由李雲迪帶來一場蕭邦作品獨奏會。

 去年紐約卡內基廳舉辦中國音樂節,原本兩人同在受邀名單之列,後來李雲迪因故取消,郎朗順利登台。今年北京國家大劇院推出蕭邦年音樂會,由郎朗擔綱開幕主秀。據大陸樂評人透露,李雲迪原本也受劇院邀約,但知悉揭幕鋼琴家為郎朗後便以巡迴忙碌之由婉拒。後來在唱片公司和劇院方面安排下,方同意加開獨奏會並列入大劇院蕭邦年系列。

 這兩位琴逢敵手的華人音樂家成就,同時備受波蘭政府肯定:郎朗日前獲波蘭駐華大使頒贈「蕭邦護照」,成為波蘭政府授予全球80位「蕭邦大使」中的一員。今年5月,李雲迪榮獲波蘭文化部授予至高榮譽的藝術文化勳章,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取殊榮的華人。即便如此,究竟孰為「蕭邦代言人」?答案依然模糊。

 今年李雲迪以蕭邦為主題進行世界巡迴演出,台灣也是其中一站。被問到為何只鍾情蕭邦樂曲時,他坦言每次彈奏蕭邦之作,都能感受到這位愛國鋼琴詩人其深厚的祖國情懷與強烈的民族忠誠。這十年來,李雲迪對人生有著更為成熟的洞察,歷練與經驗豐富也多了,對蕭邦作品有更深層的理解,不復以往當年比賽青澀的感覺。

 李雲迪因外表俊帥,時有電影邀約拍攝,但都遭婉拒,「我其實不排斥,反而覺得可以嘗試,但重點是我是鋼琴家,就算拍電影,也不能失去我的身分。」他表示演戲雖非強項,但很樂意彈奏蕭邦作品,「蕭邦比較難把握的在於他的節奏與音色,有一種極具彈性的柔韌度,一般人都能聽到蕭邦音樂的優美,但其特別之處在於他對民族的忠誠及對國家的熱愛,他那種愛國之心,還有執著與專注,對我也有很大的影響。」

 細數蕭邦演奏家

 擅長演奏蕭邦作品的鋼琴家多如繁星,已故者如魯賓斯坦、柯爾托、霍洛維茲、李帕第、李希特等;長青輩代表人物,首推義大利的波里尼、蘇聯入英籍的阿胥肯納吉、阿根廷的阿格麗希……都是60年代蕭邦比賽的優勝者,也曾多次在中國演奏。中生代代表人物則包括俄羅斯的布寧、美國的歐爾森、法國的卡薩里斯,及首位獲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的亞洲人──越南鋼琴家鄧泰山。至於年輕一代,除了郎朗、李雲迪、陳薩、王羽佳等中國新銳,法國才子紐伯格、波蘭布列扎克茲等也在其中。

 今年3月,曾被譽為「賦有蕭邦靈魂」的中國音樂家傅聰,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蕭邦曲目。如今76歲的傅聰在1955年曾奪得蕭邦鋼琴大賽第三名,並獲「馬祖卡」最佳表演獎。之後他以深入詮釋蕭邦作品馳騁樂壇。儘管身為較早在西方樂壇揚名的華人鋼琴家,但相較於掀起巨星旋風的表演家郎朗,傅聰的風格偏向傳統型:著重知音勝過大眾。

 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中國鋼琴家人才輩出:年僅13歲的華裔鋼琴神童「牛牛」張勝量,今年5月灌錄《蕭邦鋼琴練習曲全集》,日前更於德國贏得2010年萬寶龍「傑出青年音樂家大獎」。

 以色列鋼琴大師瓦爾地(Arie Vardi)曾言:「中國人與蕭邦天性親近,中國人可說是最熱愛與最適合彈奏蕭邦音樂的民族之一。」此外,瓦爾地亦為中國許多年輕鋼琴家如李雲迪、陳薩等人的老師。


追隨蕭邦的浪漫派鋼琴家
2010-10-24 旺報 【記者黃奕瀠/專題報導】
 今年不僅是蕭邦誕辰二百周年,十月,也是李雲迪獲得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十周年紀念,同時也是李雲迪的生日。在這個月分,他將來台演出。

 今年,波蘭政府致贈李雲迪最高等級的文化勳章,李雲迪成為首位獲此榮譽的華人藝術家。在授獎會場上,沉寂近兩年時間的李雲迪對獲此榮譽欣喜萬分,他表示這是自己「再起飛」的新起點:「未來我會更加專注在音樂上,彈我自己喜歡的作品,不會因別人的要求,而改變我對音樂的追求。」

 10年前,18歲的李雲迪一舉奪得第14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打破首獎連續15年從缺的局面,並成為開賽73年來最年輕的首獎得主,這位來自「文化沙漠」深圳的工人之子 也成為首位獲首獎的中國人,震驚世界琴壇。

 李雲迪從不懂蕭邦,成為追隨蕭邦的浪漫派鋼琴家,讓他獲得世界樂壇的重視。因而,在今年波蘭駐華使館籌畫的眾多活動中,李雲迪也熱情參與。

 蕭邦中國代言人

 今年3月1日,蕭邦誕辰當日,他受邀在華沙國家大劇院舉行的紀念蕭邦誕辰音樂會上,擔綱前半場演出。時任波蘭總統的卡欽斯基極讚賞李雲迪,甚至親自邀他舉行獨奏會,並感嘆他許久未在波蘭舉行獨奏會。不料隔月,波蘭總統及政要因空難喪生,當時人在日本演出的李雲迪震驚哀慟不已,不僅立刻表達哀悼,也在當日晚上加演蕭邦《葬禮》第三樂章致意。

 李雲迪和波蘭的緣分深切,更儼然是中國蕭邦的代言人。年中還加入音樂話劇《蕭邦CHOPIN》, 「我不負責演出,我只作我擅長的演奏,所以沒有台詞和表演。」李雲迪表示,他「支持」這個話劇,但他只能作自己專長的事,由於演出檔期的問題,不一定每場都能配合。後來,李雲迪只演出三場。《蕭邦CHOPIN》的世界首演是在中國,足見中國大陸的蕭邦熱。

 更值得注意的是李雲迪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演出。為了迎接「蕭邦年」,北京國家大劇院邀請國內外鋼琴名家演出,朗朗是開幕的鋼琴家。名單揭曉時,唯獨不見李雲迪。根據大陸樂評人透露,李雲迪聽說郎朗擔綱開幕便婉拒。後因加盟EMI,在唱片公司和劇院方面安排下,同意加開獨奏會,列入大劇院蕭邦年系列。

 呈現十年來的變化

 儘管李雲迪不是國家大劇院蕭邦系列首演者,卻是首位在大劇院錄製專輯的鋼琴家,對彼此都別具意義。「畢竟我是中國人,在祖國重要的演出場地錄製專輯,是有代表性的。我想展現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李雲迪透露,原先計畫於卡內基或倫敦音樂廳錄音,但後來仍決定在北京進行,「有太多音樂家在這些音樂廳錄專輯了。」因此在國家大劇院的現場演出專輯,格外不同。 這張專輯跟影像紀錄,也將在十月發行,十月不僅是李雲迪得獎十年紀念,也是他的生日。

 選曲上,李雲迪考慮到現場觀眾,挑選通俗易懂的曲目及戲劇性強的曲子,「大家聽起來才有意思。」李雲迪表示,時常演奏蕭邦作品,今年的演出也都為了蕭邦,這些時間的投入,讓他對蕭邦的理解更為加深,他也深切期望,讓樂迷感受到他10年來的進步:「看看比賽的Live和這場演出的Live,便會知道我的變化。」




演奏前需要小睡的李雲迪
2010-10-24 旺報 【記者黃奕瀠/專題報導】
 李雲迪綵排時,便已進行錄音工作。這兩位德國錄音師從第一章專輯便和李雲迪合作,已有默契,即使是採排,李雲迪也相當投入演奏,臉上皆是汗水,完成一場演出,他便會如釋重負一般在椅子上「頓跳」一下。

 綵排加演奏會整整一天後,李雲迪除了參加簽售會外,還有贊助商的酒會,而後再進音樂廳補拍鏡頭,結束時已近清晨。如此長時間的工作,李雲迪不以為意,表示只要演出前讓他睡兩個小時的午覺,他便可精神十足,調整好狀態,許多年來他都維持這個習慣。「小澤征爾也是需要睡覺,而且他會睡到演出前才醒來。」李雲迪偷偷爆了這個國際指揮家的料。

 李雲迪對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感到滿意,「我在中國彈琴都很舒服、很放鬆。」他表示,觀眾的熱情讓他得以盡情發揮。好奇詢問,現場一些雜音干擾、聽眾在不對的地方鼓掌,難道不會影響演出?他笑說,彈奏時很專注,不會感覺到。「聽眾誤以為結束而鼓掌,在歐美也時常發生。」李雲迪不以為意,他表示過去蕭邦也是在沙龍、小酒吧演出,聽眾也是隨時喝釆。

 「我喜歡現場演出的錄製。」曾表示不喜歡「音樂罐頭」般唱片錄製的李雲迪,認為演出時,情緒和感情都是現場的,是「人的狀態」,加上演奏時和觀眾互動產生的磁場,其投入都不是錄音室裡錄製唱片可相比的。因此,李雲迪表示他的現場演出不會太多修飾,希望呈現真實。



用鋼琴改變世界的表演巨星
2010-10-24 旺報 【記者吳靖雯/專題報導】
 郎朗每年在全球舉行上百場演出,其名氣讓他成為中國對外發聲的最佳管道,宛如一塊代表華人的「金字招牌」,加上配合度高,凡是任何官方大型活動,他就成為掛保證的選擇。曾為電影《魔戒三部曲》配樂的Howard Shaw特地耗費一年時間替郎朗譜寫一首鋼琴協奏曲,日前於北京國際音樂節揭幕演出。郎朗並於上月獲頒德國重要的媒體獎金雞獎(Goldene Henne)。

 屬於「80後」一代、個性活潑樂觀的郎朗,廣受大眾喜愛,演奏會經常一票難求。10月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獨奏會更是最好例證:門票在開演前一兩周便已全數售罄。能把許多平常不聽古典樂的人帶進音樂廳,是其他枱面上鋼琴家做不到的;因此也只有郎朗敢號稱「我用鋼琴改變世界」。

 加盟新東家推3D

 郎朗來台數次,今年加盟Sony Music後於10月初首次抵台演出,新東家為他發行的第一張專輯更是他在2月時於維也納金色大廳的現場錄音。郎朗神采奕奕地表示這是個「新的開端」,今年錄製的3D作品除了金色大廳演出外,也包括與波蘭政府合作的真人動畫片《蕭邦計畫:飛行機器》(Project Chopin - The Flying Machine)。為了讓攝影機從各角度充分取景,一首曲子得反覆彈上數次才能錄製完畢。他強調3D版比傳統手法更具空間感、更為生動,無論在視覺或聽覺上都更有衝擊感,亦特別選了能戲劇化表現的曲目以突顯演出效果。此外,為滿足古典樂迷的喜好,除了高科技的藍光DVD,也灌製黑膠唱片版本,「聽起來比較有韻味。」郎朗笑道。

 郎朗喜歡縮短與觀眾的距離,這點可從他在演出時會把鋼琴往外稍為推移看出來,如此一來聲音就會離觀眾更近。有些音樂家很挑剔鋼琴擺放的位置,他甚至舉例以前看到舞台地板上印記在何處就能判斷這是哪位大師所留下來的,就跟足球員在場上講究發球點一樣。

 持續鑽研彈琴技巧

 由於這幾年都在鑽研貝多芬的作品技巧,郎朗表示彈完後更能清醒認識到音樂的框架與組成因子,在深度上有所突破,「如果能學進去的話,在音樂悟性上會有很大的進展」;另一方面滲透貝多芬的曲子後,也能把他前後時期的作曲家都學了一遭,「可以看到連接性,有助於快速理解、短期內掌握這些流派」,他充滿雄心壯志地表態,希能明年能演奏這位樂聖全部的協奏曲。

 金色大廳向來是藝術家心目中的珠穆朗瑪峰,以在此登台演出為榮,郎朗也不例外。他毫不諱言在音樂聖城演奏是個很大的挑戰,但若是能被眾人認可,帶來的激勵更大。全球演出行程滿檔的他,坦言無論是紐約、倫敦或台北,「在哪裡彈琴都不容易,因為大家越來越懂古典樂。」

 跨界野心強烈

 近年郎朗音樂生涯一飛沖天,游刃在古典領域之餘也投入跨界發展。恰好Sony以製作跨界專輯為名(如大提琴家馬友友作品),今年又大力發展3D影音內容,因此正中下懷。曾經為日本電影《交響情人夢》演奏配樂、在舞台上用iPad表演彈琴等舉動,都證明了郎朗的自述:「以時髦的風格來演奏,一洗古典樂給人的刻板印象,期望吸納更多的年輕樂迷。」他的理想是邀請王力宏、周杰倫這些有古典樂背景的歌手一起合作,或是融入嘻哈或流行音樂,創造出全新風格的曲子。不過,郎朗強調他的跨界有限度,「我絕對不會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變成電音版,這種跨界是壞了作品本身。」

 因為郎朗如此「博覽群家」,自然不認為自己的曲風近年來有所改變,只有選擇表演的作曲家與曲目不同罷了。儘管在舞台上時激情演出,郎朗自言曲子結束後「一下子就能從彈琴的情境抽離出來」,足見他能把兩種狀態充分區隔。

 郎朗不僅在演奏曲目上「多學而識之」,對音樂的品味也是再廣泛不過:從世界三大男高音到美國女歌手Beyonce、從交響樂到華格納樂劇,都是他會接觸的類型。儘管是古典樂出身,郎朗並不認為貝多芬、蕭邦等古典作曲家與流行巨星麥可傑克森有高低之分,兩種都同等重要。

 行善不落人後

 成立了國際慈善基金會的郎朗,除了已透過Youtube從來自全球的音樂孩童中遴選出八位給予獎學金和演奏機會外,他表示希望下次來台時也能選出本地優秀的少年兒童鋼琴家加以栽培。此外,郎朗提及2012年將有一部他所參與配樂及演出的動畫大片問世,但其餘詳情不便透露;至於跟知名爵士樂手Herbie Hancock明後年合作的全球巡迴演出,希望也能把台灣列為其中一站。

 儘管郎朗慈善義演、廣告代言等「外務」不斷,但是巡迴演出與灌製專輯的腳步從未停過。如今的他已是架勢與時尚味十足的「明星」,正摩拳擦掌準備迎向一波又一波的演出。


紀錄片中二位青年鋼琴家肖像
2010-10-24 旺報 【記者黃奕瀠/專題報導】
 郎朗「軋了一角」的紀錄電影《我為琴狂》即將上映,以李雲迪為主角的紀錄電影《蕭邦的浪漫》DVD今年由太古國際在台發行。從影像中,我們可窺見鋼琴家的音樂人生,以及協助他們完成夢想的人們。在樂聲中,我們從畫面感受。

 一部以維也納首席調音師史蒂芬克努佛(Stefan Knupfer)為主角的紀錄電影《我為琴狂》(Pianomania),將在本屆金馬影展上放映,隨後上院線。在電影中,克努佛總是耳朵貼著琴,仔細聆聽,東敲西敲,試著調整出最完美的琴音,儼然是個「音癡」。舉世知名的鋼琴家在演奏會前都需要他幫忙找到漂亮的琴音,才肯從容登場。

 「你問一個極偉大的鋼琴家,是否真的滿意了,他會回答,這個嘛……,大部分鋼琴家都不會滿意的。」克努佛說,當一個鋼琴家彈得好一些,另一個鋼琴家卻可以表現得不同,他們只會部分滿意。

 調著完美琴音

 「這樣你滿意了嗎?」想起在李雲迪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前的排練試音,長期合作的錄音師從音控室請他調整琴音,每個段落結束,李雲迪便回頭探問是否滿意。從香港跟隨他而來的調音師隨侍在側,當他停止排練後,提著調音箱的調音師立刻一躍而上舞台趕緊試音。鋼琴所在的位置需要固定,符合鋼琴家的習慣。

 一個傑出的音樂家,一場完美的演奏會,不只需要幾首偉大的作品或者練出高超的技巧,還需要許多執著於音樂的專家協力。克努佛總專注地在台下看著鋼琴家們排練,或許曾看過李雲迪,然而在《我為琴狂》中最初登場的鋼琴家,是郎朗。「因為郎朗是個有趣的鋼琴家吧。」代理發行這部紀錄電影的海鵬負責人姚經玉表示:「你不覺得他很有趣嗎?」朗朗像大孩子一般的彈琴,動作誇張在畫面上的確很有戲劇性。

 「我覺得聲音好像不是很乾淨……。」朗朗彈了一下手大幅度揮高,等著尾音落下,對克努佛說,「是不是?」克努佛點了點頭表示會調整。不只如此,包含琴椅的高度厚度皆會影響鋼琴家,克努佛還得尋找鋼琴家滿意的琴椅。

 郎朗的演奏會開始後,隔著門,克努佛說:「他閉上眼睛,彈奏,他就到了無法觸及的境界。當你說我們開始取悅觀眾吧,他就開始彈奏,而你的注意力就離不開他了。」他是這麼守著每個鋼琴家和他的樂音的。「當我看著鋼琴家所有的人生,真的感到開心,我於是下了舞台,等著觀眾進來。」克努佛說。

 相較於郎朗在《我為琴狂》中「軋了一角」,2008年底公映的《蕭邦的浪漫》(The Young Romantic)則是一部完全以李雲迪為主角的記錄電影。自2005年,李雲迪與小澤征爾指揮的柏林愛樂一起演奏拍起,隨著李雲迪巡迴各地演出拍攝記錄,費時三年完成。

 這部音樂電影是受霍洛維茨晚年的電影《最後的浪漫》啟發而拍攝的,投資200萬美元,由曾擔任《紅色小提琴》、馬友友的《來自巴哈的靈感》等50多部電影製片的大牌電影人NivFichman執導。電影從李雲迪三歲學琴開始談到現在的成就,從家庭拉到世界,儼然是前半生的自傳。

 這部記錄電影非常好看,不僅僅是李雲迪的音樂態度和他的成就,讓影片吸引人,導演用心的結構設計更譜出了影像的協奏曲。例如李雲迪站在母校深圳藝術學院為了紀念他得蕭邦大賽首獎而立的獎座前說,很多人以為上面的頭像是他,但其實是蕭邦,「立像這種事,一百年後再說吧,那時才能確定我是否成功了。」然而畫面一轉,接到藝術家在為李雲迪塑造蠟像,為了讓他成為英國杜莎夫人蠟像館第一位華人鋼琴家。李雲迪成功了嗎?他沒有說,只見雕塑家細細為李雲迪的蠟像臉上塗上粉末,畫面跳接到他出席北京國家大劇院開幕記者會前,化妝師在他臉上抹粉。

 因為太年輕

 除此之外,影片以李雲迪參加柏林愛樂的演奏會為主調,不停穿插他和小澤征爾的互動,兩位傑出的亞洲音樂家,一老一少,共同合作著普羅高菲夫第二號。這首協奏曲是普羅高菲夫年輕時候的創作,李雲迪認為困難有挑戰性,小澤征爾則笑說,普羅高菲夫無非是太年輕想炫耀自己。

 「太年輕」,顯然就是小澤征爾和李雲迪互動的火花。被小澤征爾評為「年輕,20年後會很不錯」的李雲迪,在排練時,一次又一次起身要求小澤征爾「再快一些」。普羅高菲夫第二號技巧複雜,不是普通鋼琴家可以追上,但李雲迪的挑戰心或許被激起:「再快一點。」小澤征爾對著樂團說,「他(李雲迪)喜歡快速度,真是個年輕人。」一個年輕的鋼琴家想超越年輕氣盛的作曲家,資深指揮家和老牌的交響樂團也得跟上速度,這場演奏會後來成為經典。

 值得注意的是,紀錄片也不忘深度探討李雲迪所出生的中國,包含他來自一個平凡的家庭,出生在西南的工業城市,在深圳這個「文化沙漠」生長學習。影片一開始即打出字幕:「在中國,至少有兩千萬想開演奏會的琴手(pianists),25歲的李雲迪是他們的目標之一。」在深圳,仍有許多夢想成為音樂家的小孩,在廣州,無數的中國工人為全世界製造一架又一架的昂貴鋼琴。當蕭邦大賽誕生第一個來自中國的首獎得主,有成千上萬的鋼琴在這個世界工廠產出,也有千萬學琴的中國人夢想著出頭。這部紀錄片什麼都沒有說,但黑白琴鍵已彈奏出了一切。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小姐您好:


我是花蓮【蓓森朵芙音樂沙龍】負責人朱志學。
同瑞斌兄算是國小音樂班差身而過的老同學。
我們另一位同班老同學謝燕青剛來信提及~
瑞斌兄有意來東部舉辦大師班,並希望在地點上我能幫得上忙。
有瑞斌兄這樣大師級的人物蒞臨花蓮,那自是無數花蓮愛樂友人莫大的榮幸!
我很樂於在這件事上盡己所能給予協助。
首先,我擁有一架歷史地位不下史坦威的貝森朵夫名琴,其次,我即將在八月底完成搬遷,並正式擁有一處近似歐洲莊園格局的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新館【目前還是新落成的空屋】。
這處兼涵多功能的複合式營業空間,同時是小型演奏廳、是租琴練習場地、是咖啡屋、是茶道空間、是咖啡屋、是民宿.........
簡單說,我會在舊有的音樂沙龍的基礎上,因應全新開拓的空間景觀,將它打造爲一個以文化創意產業作為自我定位的藝文中心。
預期,將是花蓮極有限提供演奏場地的音樂中心裡,人文深度與自然景觀都最具夢幻性的選擇。
因為,這裡就是一處天然美景與建築風格都頗富歐洲風情的音樂主題莊園。
我先將相關圖片貼在下頭,請直接點入即可。
可是,得須先加入我的facebook好友才能瀏覽~

http://www.facebook.com/notes/zhu-zhi-xue/zai-yun-qi-liao-rao-de-qing-shan-lu-shui-zhi-jian-bei-sen-duo-fu-ji-jiang-yi-yi-/406307774810

剛又再度接到燕青同學回信,她特別說明:

“黃小姐是瑞斌國內的連絡人, 是他奧地利同學, 瑞斌會跟她說這件事, 這個構想是昨天瑞斌一再要我請你幫忙的, 恭喜你的夢幻莊園完工! 好想去看你的美麗王國, 期待這是個美麗的開始!“

既有瑞斌兄親自耳提面命,我自當鼎力協助,以期不辱使命。
就請黃小姐先過目,我在等您進一步消息^^

代我問候瑞斌兄

也順祝

瑞斌兄花蓮大師班
一切水到渠成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負責人 朱志學 敬上



簽名檔: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官網】 http://web.mac.com/jjs0035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訪客贈言輯錄】http://web.mac.com/jjs0035/花蓮蓓森朵芙民宿官方網站/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說.html



Yenching Hsieh 、你和陳瑞斌之間的對話



Yenching Hsieh 7月8日 12:21 回覆
志學您好:
昨天瑞斌同學提到, 若今年11月初到宜花東那邊舉辦大師班, 可否請您幫忙? 地點的部份看您的決定, 因為他未在東部辦過大師班, 想跟東部的樂迷分享一些經驗及心得, 若您方便又許可的話, 細節部份請跟黃小姐連絡. TEL: 0935-182458, 02--32336304. E-MAIL: ccoservice@hotmail.com. 很期待東部能辦成功, 除了可聽瑞斌的大師班, 重要的是親自去感受您幽雅的民宿及好山好水.....
謝燕青 敬上

朱志學 7月8日 13:07
嗯!
太好了^^
正好趕上我民宿這麼些年來最巨幅的一次轉型工程。
想必燕青已然看到:
我近日化危機為轉機。
不超過一星期,我即將擁有一處夢幻性遠超過目前民宿格局的歐式莊園。
我原就預期將它發展爲花蓮首屈一指的音樂沙龍場地。
大型音樂會當然還是得到文化中心演奏廳。
但小型演奏會、大師班、音樂沙龍雅聚,我確信花蓮不會有比我這兒更夢幻的場地。
所以,除了住宿之外,我很樂見大師班上課地點就安排在我的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新館舉辦,何況,現場就矗立一架來自維也納的貝森朵夫名琴。
相信瑞斌兄屆時來到現場,也要為這天然美景與人文氛圍渾涵交融有如歐洲藝文沙龍的世外桃源而驚艷不已^^

黃小姐是陳瑞斌的經紀人嗎?
妳已跟她說及我了嗎?


志學

http://www.facebook.com/notes/zhu-zhi-xue/zai-yun-qi-liao-rao-de-qing-shan-lu-shui-zhi-jian-bei-sen-duo-fu-ji-jiang-yi-yi-/406307774810

分享

Yenching Hsieh 7月8日 13:33 回覆

志學:

太棒了 !
黃小姐是瑞斌國內的連絡人, 是他奧地利同學, 瑞斌會跟她說這件事, 這個構想是昨天瑞斌一再要我請你幫忙的, 恭喜你的夢幻莊園完工! 好想去看你的美麗王國, 期待這是個美麗的開始!

燕青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Carol:


您和先生離去之後,隔日與同日住房的陳長信先生聊起,兩個人都難忘妳沈浸在蓓森朵芙的世界時,那火焰般燃燒的眼神裡渾涵的巨大熱情。
那是陳先生與您一起四手聯彈的小女兒身上未能輕易看見的!
可見在鋼琴這件事上,您壓抑了多久的激情!

正因我完全理解您深埋內心的純淨激情。
所以,
您這篇來信更讓我深深動容!
特別是底下這段文字,更是深烈地撞擊到我心坎~

“我想跟你說..謝謝你堅持了夢想..
經營這麼棒的以音樂為主題的民宿..
在蓓森朵芙的那一天真是令我們全家人難忘
之後其實我們住了花蓮的5星級飯店..
美崙與遠雄悅來..
但感覺都沒有在蓓森朵芙那麼的溫暖有共鳴..”

衷心感謝您!
這真是題獻給蓓森朵芙音樂沙龍的最高禮讚^^

我每每驚喜於每一位來訪客人看待蓓森朵芙的獨特角度。
所以,總是帶著強大的好奇瀏覽著他們為蓓森朵芙題寫下的每一段文字。

您這篇來信,在蓓森朵芙積累豐厚的鼓勵留言裡,絕對占有非比尋常的份量!

此刻,我帶著很深的感激確信:
有您這番心得,這些年來的堅持,一切都值得了!

從您來信,我益發堅定:
在我手中完成的,已不單是屬於我一己的夢想!
事實顯示:多年來堅定不移的熱情,已不覺觸動了無數跟我“同類”者蟄隱深伏內心的夢想。

我確知自己會鼓足更強韌的毅力堅持下去,
只因,這份堅持背後連結了許多人的夢想。



附帶一提:
還記得我您們說到兩星期前簽約買下的農舍嗎?


就在今天早上,我已正式付款買下這處蓓森朵芙即將移居的新館!
是一棟擁有大片綠地並頗具歐洲風情的大型莊園。
我深知,這會是蓓森朵芙一路轉型過程中最巨大的一次跨越.....
很難讓人理解,這份夢想背後牽動的早超乎表面的金錢交易數字,而是凌駕於現金流量之上的人文理想與精神動向。

請拭目以待!

在雲氣繚繞的青山綠水之間,蓓森朵芙即將以一座更巨大的身影標誌著自己遺世獨立的人文風姿..........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朱大哥敬覆


from Carol~我想跟你說..謝謝你堅持了夢想..分享
昨天 0:10 | 編輯文章 | 刪除
感謝你朱大哥


親愛的朱大哥..我是CAROL..
就是6月底住貝多芬房間的巫氏一家人.

離開你那美麗的大鋼琴後..
我們又在花蓮玩了3天..
到自強夜市吞了3個北港春捲..
終於回到台北的家
之後由於全家人輪流大感冒..
遲遲無法離開病榻給你寫信..
真是抱歉

我想跟你說..謝謝你堅持了夢想..
經營這麼棒的以音樂為主題的民宿..
在蓓森朵芙的那一天真是令我們全家人難忘
之後其實我們住了花蓮的5星級飯店..
美崙與遠雄悅來..
但感覺都沒有在蓓森朵芙那麼的溫暖有共鳴..

能跟你還有那位6年級的高挑妹妹一起盡情的彈鋼琴聊音樂..
真是太開心了
你彈奏的CHOPIN FANTASIA IMPROMPTU
還有貝多芬的熱情第三樂章
到現在還在耳邊迴繞..
所謂繞樑三日大概就是這樣

我也想試試練習那首蕭邦的幻想即興曲...
要多加油挪時間練琴了
希望下次再見到你時..
琴藝能有所進步









Dear 陳先生^^

衷心感謝您們一家人帶給蓓森朵芙音樂沙龍的美好回憶。

底下附上Carol Chen (玉慈)的email~


您不經意間留下的寶貴影像紀錄,想必也讓她為之動容而熱淚盈眶呢!

給她一個surprise吧^^


期待您闔家再次蒞臨脫胎換骨後的蓓森朵芙!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負責人朱先生敬覆
於星期一更新 · 留言 · 讚
樓龜龜、韓晴晴、吳誌嘉以及其他 3 人都說讚!

韓晴晴 兩組來自不同縣市的家庭,為了蓓森朵芙名琴而來民宿度假,意外成為了四手演奏的琴友,為民宿的早餐帶來了難得歡樂的音樂饗宴,常住大飯店的陳先生說:這是住大飯店所沒有過的愉快經驗,這也是住民宿才會有的溫馨氣氛喔^^
昨天 12:37 · 讚 ·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傍晚,重新完成設計~

一個更逼近我心目中“精神空間原型“的“蓓森朵芙音樂沙龍別館“:

格調素淨至極,卻斂抑著一襲清深之氣韻所凝成的強大精神磁場.........

如夢相似的風華,不靠附庸風雅式的媚俗妝點,而是採極簡式的俐落手法,盡去“非本質“的器物,只保留歲月斑駁的古董傢具與印度手工燈詭譎幽秘的迷離光影,逼顯出空間內在蟄隱未發的絕美原型。

我自己由衷深愛這處恍若大理石廳作成的雪洞............

它具體落實我在詩意的棲居裡
任靈魂在“天地“與“家屋“的邊界自由翱翔的強大渴望..........

對我個人,它是清修冥想、安靜寫作的好地方。

對有緣來訪過夜的陌生朋友,它更是一處
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迎向東升旭日、吸取花蓮天地靈氣的世外秘境。

衷心期待有緣來訪的朋友,都能在此找回消逝的熱情,並重新凝聚再出發的動力..............

PS

假如還有機會, 我希望讓余德彗老師和心運老師ㄧ家,能重新看看我變更設計後的“秘密花園“特級曙光套房。

一個我心目中具足“五感療癒“的人文空間。

正好,下星期一,余德慧老師的“聲音療法“專題,決定採校外教學型式,就安排在我的音樂沙龍大廳上課。屆時,或可當場邀請老師移駕到我的“秘密花園“親臨感受一番 ^^

志學




地點: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別館【距本館附近不到30公尺處】

影像連結: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14033&id=110980612257415&ref=mf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香港的鋼琴高手不無慨嘆地告訴我:
香港人普遍認為每個人都是為了錢而生活,沒錢你實現不到你要的願望。

同一天我卻看到底下這篇精妙的反諷文章。
評論者辛辣地揭露金錢與愛情遊戲的真相。

高爾夫球界天王巨星老虎伍茲,自以為在愛情遊戲裡可以靠撒錢扮演獵人的角色,沒想偷腥得灰頭土臉不說,到頭來才弄明白,原來自己其實只是女人的獵物。老婆、情婦以至無數尚未曝光的一夜情女郎,就像野性非洲片中的掠食者。你只見ㄧ頭哀哀無告的獵物,在走投無路下,也只能乖乖被咬住咽喉,接踵而來的就是一羣見獵心喜的趁火打劫者,一併加入廝殺,聯手將獵物撕裂得肚破腸流。這就是可憐的老虎伍茲的下場,他的財富只是讓獵殺他的女人們,人人都像中樂透般的皆大歡喜,讓她們得以比任何人都更開心地慶祝這個充滿恩賜的聖誕節^^

這就是金錢的力量與局限!
沒錢萬萬不能,不代表錢就是萬能!!
它買不到親密關係裡的信任。
事實上,越是有錢人,越沒機會遇上真正的愛情。
他根本無從分辨枕邊人是為錢而來,還是為了親近最“本質“的自己而來?
事實上,他越是有錢,越會吸引許多扮演情人的騙子主動地接近他。
到頭來這可憐的有錢人很難不陷入恍惚~
這睡在身邊的人到底真是魂夢相繫的伴侶,抑或只不過是個把愛情戲演得很逼真的“演員“?

這就是有錢人的局限。
圍繞他們周糟的親密關係很難不是假的!
只要一點簡單的觀察,就可以輕易洞穿:
隱藏在這類親密關係背後的動機,其實只是“利用“。
在這場愛情狩獵裡,愛本身根本不是重點,事實上,愛只是煙幕,只是達成更高目的的手段!

假如這等愛情讓人聳然而驚。
有人自問,我只是身無恆產的平凡人,總可以自動免疫這類貼身而上的假愛情吧?
這恐怕失之樂觀!
我們還是看到平凡人的愛情裡,“利用“的鬼魅仍是無所不在~
比如,
利用對方加強自己的自我感,利用對方避開自己的寂寞,利用對方填補自己的空缺,利用對方逃避不確定感帶來的惘惘威脅........
一旦對方的利用價值被淘空,當然就被另一人替代了!
在我看來,這種虛假的親密關係,只是情人們輪流在扮演獵物或獵人的獵殺遊戲罷了!......


志學2009.12.6 閱讀老虎伍茲醜聞有感


短 評-待宰的老虎
2009-12-06 中國時報 【本報訊】
禍不單行,老虎伍茲一路揮桿所向無敵,如今卻被連環爆的緋聞鬧得灰頭土臉,顯然女人可不像小白球那麼聽話。

傳聞一號緋聞女友原本要開記者會講清楚說明白,但在伍茲奉上一百萬美元封口費後,突然頓悟了「沉默是金」的道理。而伍茲的老婆有情有義,願意繼續挺他,不過代價是七位數美元─從一百萬到九九九萬都有可能,如此高「貴」的情義,真能讓伍茲一想起就流眼淚。

至於緋聞女友二號、三號乃至尚未曝光的其他美眉,可能正在把自己的帳戶資料傳給伍茲;耶誕節還沒到,伍茲就先當起聖誕老人,真是為善不落人後啊!

如果傳聞屬實,伍茲就簡直像個金礦了。嫁給他,婚姻幸福的話,可以跟著這位全球身價最高的運動員過著奢華生活,如果這頭老虎忍不住偷腥出了軌,老婆訴請離婚可以分到大筆財產和贍養費,繼續相挺又能得到巨額安撫費,無論如何都有賺頭;而緋聞女友同樣不吃虧,封口費數得眉開眼笑,歡喜結緣無怨無悔。開心滿京華,大概只有伍茲獨憔悴了。

不要罵女人現實,其實,當男人背叛時,如果能讓他付出肉痛的代價,多少能讓自己平衡一點,總不能人財兩失輸到底。

錢不是萬能的,金錢也不能買到幸福快樂,不過,只要金額夠大,還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撫慰效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說:



我身邊很多人跟我說:“你太清高,在香港這樣一個現實社會中是無法生存的.的確是這樣.每個人都是為了錢而生活,沒錢你實現不到你要的願望。“



這話反映出的思維,正透露了發話者自己就是活在幻見裡的囚徒。

只不過,他們甚至沒有能力洞穿那肉眼看不見的牢籠。



我喜愛的一位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 在他經典的傳世巨著【我與你】裡,第一章篇首就題寫著一段輝映著千年靈光的深睿洞見:



“人而無它,不可生存;但只有它,生存者不復為人。“



“它“,簡單說,就是意指著建立在“相互利用“層次上的人際關係網絡!



看似無往不利,究其深蘊,卻每洞見無涯的荒涼,隱身關係底層。



在“它世界“裡,人與人沒有真正的交會,也沒也誰是不可取代的。只有用過即丟、過河拆橋的現實算計。



此其所以疏離,所以荒涼。



只有毫無靈性的人,才會真相信可以在裡頭期待些什麼?





房價高過台北三倍的香港,正極具典型地代表了一個精神極盡荒蕪的“它世界“。



事實上,正因香港普遍人心如此沈滯庸俗,更襯托出你堅持擁有自己內在空間的可貴。



其實台灣也好不到哪裡去!

舉目所見,很少人能不陷落在集體業力凝成的巨大呆滯感裡頭!

我每聽到政客在台面上喧囂著“誰更愛太台灣“,我就一陣噁心!

會任令自己被這麼多庸俗政客給糟蹋的台灣,充分曝露自身缺乏厚實的文化底藴。



雖然,據見聞廣博的余德彗老師觀察,台灣已算他所見華人社會裡相對而言較有文化素質的!例如慈濟這一特殊的文化景觀,就不可能想像會誕生在香港、新加坡或中國大陸。

我信任余老師的判斷。

但以我標準看來,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兩岸三地,全都媚俗得讓人有找不到出口的窒息感!

事實上,連村上春樹都受不了壓抑沈悶的日本文化,而必需長年定居國外了,何況華人社會?



所以,我還是較欣羨歐洲。

超然世俗利害的堅持,在那裡較有揮灑的空間!

可惜,這精神國度終究也只能活在我心裡。

真要長年在那過日子,馬上又遇上昂貴生活費的問題。



但也不必太悲觀!

非遇盤根錯節,不足以別利器。

正因遭逢如此嚴峻的時代考驗,逼得每一個背負巨石陰影的薛西弗斯,必需焠鍊出更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洞穿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幻見世界。

你可以從我日記中看出,這一直是我用心最深的地方。

我不敢說這精神力量是否就能讓我免於清苦的生活?

但對我這類以窮盡精神世界之深蘊作爲畢生命運的人,能安貧樂道的過著隨心的日子,已是畢生的至福。

事實上,就在這安靜閱讀、沈思、聽課、寫作、散步、練琴、臨帖、品茶的閒散日子裡,我已自活在即令家產百億的富豪名流也無緣進入的天堂裡!

不是他們錢不夠!

是因為他們被囚禁在世間的幻見裡,

面對精神的至福與恩寵,只能止步,無力完成靈性向度的跨越!

這些人,只讓我同情,沒啥好欣羨的!







志學又及 2009.12.5下午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位琴藝卓越的香港年輕朋友,

視我跡近遺世獨立的隱逸生活爲夢寐以求。

我不免問及:“這夢寐以求的生活,在香港很難創造得出來嗎?“幾次聽到余德慧老師對香港的評論,我忍不住有此一問!



他的回答透露了早經世故的蒼涼:“香港寸金尺土,香港人每分鐘都是錢,怎會有這樣閒情?香港鋼琴老師多,但又有幾個是真的懂音樂...“



果然完全被余德彗老師說中!

余老師前天課堂才說及,跟香港人講話,好像嗅得到鈔票的味道正從骨頭裡滲出來!

其實何獨香港爲然?

這不也是崛起中的中國給人的印象。

一切向錢看!

只是程度輕重不一罷了!

我很懷疑台灣又能好得了多少?

幾世代的人,面臨全球化帶來的嚴峻競爭,什麼理想、夢想,早都殘破不堪,無人聞問.......



兩星期前,一位畢業多年的學生假借探望我這位昔日恩師,我心房鬆懈,竟在他唱作俱佳的眼淚攻勢與瞞天謊言下給詐騙了五萬塊錢!

我事後才驚覺,怎麼就沒想到該提防他?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震驚!

我最痛心的口蜜腹劍這事,竟會來自自己學生?

可這不也同時反映出台灣詐騙猖獗的冰山一角嗎?

我萬沒想到自己學生畢業後竟自甘淪落到以詐騙為業?

錐心刺痛之餘,我不免暗笑都怪自己過得太不食人間煙火,竟沒提防到離開體制後還會糟人給暗算?

可細想之下,卻也不足意外。

這學生除了靠小聰明耍嘴皮外,毫無一技之長,不騙錢靠什麼謀生呢?



也許就是為了“飢寒起盜心“,

在台灣我親見激烈的生存競爭,毫不留情地催毀了太多缺乏抗壓性與意志力的年輕人。

台灣跟香港一般,都是高度市場化的國家,雖然仍存在極少數頑強的人格典範只聽從內心召喚行事!畢竟,這頑強的少數也在時代的陰影掩脅下快速地沈落中。



我也不知我目前的存在方式還能堅持多久,卻早橫了心,再不肯為了賺錢而走上回頭路!

不是拒絕創造收入,是拒絕因為缺乏創意而只能仰人鼻息換取卑微生存的收入。

那種媚俗的錢賺多了,靈氣也毀了,眼神也污濁了!

我心地終究只能親近跡近隱者般的世外高人。

即或淡泊一世,兩袖清風,至少活得坦蕩磊落,心無罣礙!

這就是我與自己立下的神聖誓約~



活在世間,卻不再屬於它【Being in the world,but not of it.】









志學 2009.12.5 凌晨有感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位超卡哇伊的民宿客人今早剛出爐的動人紀錄。



http://www.wretch.cc/blog/EWA0108/11872622【圓夢之後】

http://www.wretch.cc/blog/EWA0108/11600641#comment244911587【圓夢之前】



她初來乍到,我就暗自驚歎:這是多麼愛琴的一位客人!
當貝森朵夫鋼琴映入她眼簾,你會驚覺那雙眼睛彷若霎時放光似地晶亮了起來!
你可以感覺到她是如何壓抑著內心的狂喜,將雙手怯生生地移向黑白迷離的琴鍵,有一瞬間,你依稀察覺出那雙手竟似還帶著近鄉情怯的些微顫抖呢!
雖然這客人同我一樣,都不是音樂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士。
但有何關係呢?
畢竟都是愛琴成痴的同道中人,業餘的狂熱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我才說“鋼琴就是我的宗教“,她馬上心領神會, 表示她也要加入“鋼琴教“呢^^
才沒幾分鐘閒話,不覺已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所以你不必意外,這位性情率的新朋友,可以一聽到我隨興彈奏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時,就即興地當場手舞足蹈起來呢?
真是令人愉快的回憶^^
蓓森朵芙作為音樂沙龍獨樹一格的夢幻氛圍,在她身上看到圓滿的體現!
再次謝謝她極具感染力的文字回饋!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主人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旅遊】交換夢想的平台-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民宿

引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lcenews/20832781


2009.11.04 22:14pm


【記者黃姿穎∕採訪報導】

貝森朵芙音樂沙龍民宿,歐風設計的獨棟建築,提供給住宿者的不僅是一間房間、一頓早餐。蓓森朵芙是民宿主人朱志學的夢想,由對世界名琴-蓓森朵芙的渴望,以及靈魂自由的追求而誕生。來到蓓森朵芙,你可以一圓彈奏名琴的夢,可以分享朱志學走出生活鐵籠的體制外生活。「這裡是交換夢想的平台」他這麼詮釋。

             
 朱志學原任教職十一年,職場生涯中總感覺受役於社會體制,對價值的追求亦得一次次與利益妥協,因此毅然辭去教職。並以相當五年的薪水及貸款作為資金,決心體現他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藉網路平台從上班族轉型,成為經營民宿的SOHO族。更於二○○七年擴大民宿經營,以二十一歲時接觸鋼琴而燃起的名琴之夢為主題,打造出今日中央山脈山腳下的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民宿。


 挑高的一樓空間以黑色的蓓森朵芙平台鋼琴為中心,圍繞各式音樂相關的擺設、琴譜與專輯影片。一盞暖黃的舞台照明斜打在鋼琴上,大廳瞬間便成為民宿專屬的小演奏廳。來杯現煮研磨咖啡和手工餐點,沉浸在蓓森朵芙的精密音色及低音力量之中,感受生活最純粹的幸福。若你是慕琴而來,不妨親自於鋼琴前坐下,用雙手交換一份屬於愛琴人的夢想。
  
 朱志學自詡為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他在蓓森朵芙與有緣的訪客分享古典音樂,分享在現實生活與精神自由中取得平衡的夢想,分享一種心無旁鶩的生活態度。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民宿
地址:花蓮市介林八街72號
連絡電話:0937296646
官網:http://web.mac.com/jjs0035





姿穎:

寫得很好呢!
我注意到妳遣詞用字很精準。
這顯示妳思慮縝密,文字表達亦不失簡潔。
果然是中文系出身的底子。
很高興有緣接受妳這次採訪。
讓我看到了一篇跳脫廣告氣息的採訪稿。



漸入佳境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 朱大哥



簽名檔: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官網】 http://web.mac.com/jjs0035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訪客贈言輯錄】http://web.mac.com/jjs0035/花蓮蓓森朵芙民宿官方網站/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說.html




--- 09/11/5 (四),黃 姿穎 寫道:

寄件者: 黃 姿穎
主旨: RE: 您好,我是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
收件者: jjs0035@yahoo.com.tw
日期: 2009年11月5日,四,下午5:08


朱大哥您好:

採訪的稿子經總編修稿,已經放置於左岸電子報網路平台
可點此連結觀看 http://www.wretch.cc/blog/lcenews/20832781

再次感謝您  ^^

姿穎
Date: Tue, 3 Nov 2009 00:50:26 +0800
From: jjs0035@yahoo.com.tw
Subject: RE: RE: 您好,我是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
To: w790315@hotmail.com


沒問題!
拭目以待嘍^^

朱大哥


簽名檔: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官網】 http://web.mac.com/jjs0035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訪客贈言輯錄】http://web.mac.com/jjs0035/花蓮蓓森朵芙民宿官方網站/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說.html




--- 09/11/2 (一),黃 姿穎 寫道:

寄件者: 黃 姿穎
主旨: RE: RE: 您好,我是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
收件者: jjs0035@yahoo.com.tw
日期: 2009年11月2日,一,下午11:47

朱大哥你好:

採訪的稿子目前已經送交版編修稿,待總編二次修稿完成即會將稿子寄與你過目。
想請問朱大哥,不知道能否借您官網上的圖片用於採訪稿中呢?

                                        姿穎





Date: Thu, 29 Oct 2009 11:54:52 +0800
From: jjs0035@yahoo.com.tw
Subject: RE: 您好,我是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
To: w790315@hotmail.com


Dear 姿穎同學:

難為您有緣尋來,
來信又如此誠懇。
我很樂於接受您的採訪。
請依約於明日【五】早上 10:00~10:30左右前來吧!

預計抵達前20分鐘請call我一聲 ~ 0937-296646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民宿負責人朱大哥敬覆


簽名檔: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官網】 http://web.mac.com/jjs0035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訪客贈言輯錄】http://web.mac.com/jjs0035/花蓮蓓森朵芙民宿官方網站/別人怎麼說/別人怎麼說.html




--- 09/10/28 (三),黃 姿穎 寫道:

寄件者: 黃 姿穎
主旨: 您好,我是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
收件者: jjs0035@yahoo.com.tw
日期: 2009年10月28日,三,下午6:48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民宿您好:

我是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的社員黃姿穎。
最近瀏覽了蓓森朵芙的官網,對蓓森朵芙這源自一個為鋼琴而痴狂的夢感到興趣。民宿如詩般的美麗風景、以 Bosendorfer鋼琴為主軸的空間、以及您與倍森朵芙的故事等都十分吸引我,因此希望能有機會前去採訪。

東華大學編輯採訪社有發表左岸電子報,企圖以學生小記者的力量,將花蓮的美好介紹給更多學校的同學,甚至任何瀏覽網站的朋友。


以下是我的聯絡方式:
電話:0952 212 867
E-mail :w790315@hotmail.com

如果您願意接受我的訪問,麻煩回信給我,我會主動與您聯絡方便採訪的時間,十分感謝。


另外附上左岸電子報網址: http://www.wretch.cc/blog/lcenews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蓓森朵芙 遇見 貝森朵夫

其實
到蓓森朵芙之前,
我從未耳聞貝森朵夫的傳奇故事。
先是看了桌上的雜誌,
"鋼琴中的勞斯萊斯"
是所有音樂家的夢中情人。

我只知道價值不斐,
再有設計感一些,
甚至喊到三千六百萬的價錢。
但也明白,這嚇死人的數字,
絕對不足以表示它的價值。

直到第一次按下那琴鍵,
好多問號都得到了答案,
是一台有靈魂的琴。
聲音清脆純淨,
她敏感,
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的觸鍵,
她都能感應,都能展現不同的風韻,
之前對於練習那些繁瑣無味的技巧、指法,
覺得聽起來根本就沒差,
何必庸人自擾自討沒趣。
聽了那聲音我才明白,
彈鋼琴,
是應該更加講究的。

說真的,
對於古典音樂
我是又愛又怕,
總覺得那是一個很特別的境界,
總覺得自己高攀不起。
因而轉向追求流行音樂,
想學流行鋼琴。
但是21歲的朱老師,
卻能唯獨憑藉著自己的天份,和那大於所有人的熱愛,
第一首曲子,
看著譜硬練,
竟能夠彈出蕭邦的 幻想即興曲。
我本也想嘗試
看到那密密麻麻的譜,
我就以為自己做不到而放棄。
直到看到朱老師才明白,

人愛久了不一定是我的,
但是音樂愛久了,絕對會是我的。

我能從指尖彈出屬於自己的音樂,
也能讓人聽到屬於他們的感情,他們的音樂。

貝森朵夫,是交換夢想的平台,
朱老師,那位在山裡游泳的人,
讓我重新找回追逐夢想的勇氣,
告訴我那不只是夢而已。
與貝森朵夫的相遇,
看到您對夢想的執著,我覺得真是不簡單。
等我練好了,有自信了,
我想去您已經更改住址的民宿,
在每個窗戶都能看到海的房間,
彈出悠揚,如流動的水
那樣流暢清澈的旋律。


Dolphin




Dear Dolphin:

妳的文字果然讓我驚喜^^

是讓人看了很有感覺的文字。

沒有真性情,真感觸,就不可能在文字中帶出巨大之感染力的。

有一句話,妳說到我心坎裡~

"人愛久了不一定是我的,
但是音樂愛久了,絕對會是我的。"

沒錯!

這話完全印證了我的存在感受。

就某一個深沈的意義而言~

對俗世追求的幻滅越深,我以鋼琴作為靈命皈依的諦念也就越深。

當我手指觸碰蓓森朵夫琴鍵的剎那,那穿越兩三百年時空,而與古典音樂巨擘的歷史精魂達成的深密連結.............

這分深密的精神連結,在我內心喚起的飽滿感動,是沒有任何世間俗情能予以替代的。

所以,正因看待世間的追求, 總有一種難言的陌生感與隔閡感。

我要求自己至少必須與一件事建立夠邃密的關係,以對抗俗情世間總是流於浮光掠影、稍縱即逝的淺薄接觸。

很高興妳告訴我:在這裡重新找回追逐夢想的勇氣。

這真是對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最大的禮讚^^

期待下一次見面,

妳能依約在我每一窗戶都能看到海的新房子

彈出悠揚,如流動的水..........

那樣流暢清澈的旋律...................................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朱大哥敬覆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文出自:

【行遍天下2009年五月份專題報導:醒覺五感的療癒之旅~駐足花蓮音樂沙龍聆聽世界名琴的天籟演奏】


從車水馬龍的喧囂都市,來到大山大水的花蓮,再進入幽靜社區中閃著音符小燈的音樂沙龍民宿,聽到第一個琴鍵敲下、第一段行雲流水的蕭邦輕快奏起,心跳隨著美妙的琴音律動,就像熱水鑽入每個毛孔,若你是個音樂評論家,也許可用專業的用語解析這音色旋律,但簡單的說,這是種令人全身起雞皮疙瘩的深刻,一架黑色鋼琴的琴音壓倒一切,連挑高客廳都顯得狹小了。

一切,都源自一個為鋼琴而痴狂的夢。

21歲才學琴、當了11年的國文老師的朱大哥,去年才毅然選擇離開學校開民宿,為的是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民宿以世界三大名琴之一的貝森朵夫為中心,每個角落與音樂有著密切關係,從牆上的畫、水晶鋼琴紙鎮、到收藏豐富的音樂書籍區,還有以「蕭邦夜曲」、「舒伯特野玫瑰」、「貝多芬月光」、「李斯特愛之夢」音樂家與經典樂章命名的四間客房,因而吸引不少愛樂人慕名前來,實現能親手用貝森朵夫奏出優美樂章的心願。

若不會彈琴,也沒有關係,只要事先預約,也可以邊享用手工下午茶,邊聆聽世界名琴的美妙樂音,對主人來說,透過音樂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感謝伊芸^^

這篇遲來的文字,終於自虛空中化為真實............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是呼應許多愛樂人內心最深的召喚而打造的夢想平台。

一如昨天的一位叫做雨棠的客人所告訴我的:

很早以來她就夢想著:只要能讓她擁有十幾坪大的空間,裡頭擺上這麼一架平台鋼琴,那就是她的天堂了!

我聽了會心一笑!告訴她:對我而言,我心目中的天堂首先得是豐富的藏書閣,裡頭再擺上一架貝森朵夫名琴才行。

這麼說,我自己已經每天都活在天堂裡了^^

正是這麼一個夢想的平台,成立兩年半來,好似一個強大的心靈磁場般,吸引了無數遠道來訪的客人。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

於是,留言本的臨別贈言或網路上不計其數的熱情推薦文章,不覺已積累豐厚。

然而,這麼多帶來深沈觸動的推薦文裡,伊芸這篇不論前置作業或後製功夫都扎扎實實用上心思的重量級推薦文,卻讓我格外震動!

只因我心裡很明白,要在精神上默默支持一個人容易,憑著一腔熱情將瞬間感動揮灑成文也還算容易,但說到要將這份支持的熱情從內心的醞釀沈澱召喚而出,而後經過精嚴的美學設計,具體轉化爲文采動人的影像記事,這分行動力背後所展現的心勁強度就很不容易!我理解那得費上多少的耐心與氣力。

我每讚歎焦元溥與張懸的兄妹情誼^^
但心裡卻沒半分羨慕之情!
只因,我自己也有兩位以知己待我的好妹妹。

我喜愛木心所說的:

“深情者,即使獨行,仍是同行。”

我一路孤獨走來,滄桑歷劫,風雨多經........
驀然回首,終歸也只有家人能始終不移地給予我“即使獨行,仍是同行“的深情陪伴。

於是,築夢之路,雖備感艱辛,來自家人的堅定護持,卻永遠是讓我點滴在心的........^^


再次感謝伊芸的親筆推薦文。

每一字、每一句.............
都為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留下了最美的印記。





老哥






引文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justforyou-sunnybaby/article?mid=11625&prev=-2&next=-2&page=1&sc=1#yartcmt




蓓森朵芙音樂沙龍民宿
分類:分享園地
2009/07/04 21:56



常來我格子的朋友,應該對首頁左方的鋼琴圖像連結不陌生吧!

蓓森朵芙民宿,一個我從沒刻意介紹過,卻一心一意期待探訪的所在。

只因這是我老哥隱居在花蓮,用心為旅人經營的一方天地。



盼了許久,總算安排好三天兩夜的行程,風塵僕僕來到花蓮。

天,是晴朗蔚藍的,山海也依舊迷人,空氣中有著記憶裡熟悉的味道。

這些都是此行預期的風景,和心情。



最讓人驚豔的,其實是老哥精心打理的家~蓓森朵芙民宿。



儘管已經在官網看過千百回的照片,親身來到,還是被那典雅的藝術氣息瞬間打動。

不管是矗立在客廳一隅的百萬名琴,還是老哥即興彈奏一曲,滿屋子流洩的古典優雅琴音。

都讓人好醉心,好沈靜。人,也慵懶了起來。



Bonsendorfer,是傳說中的世界三大名琴之一,號稱鋼琴中的勞斯萊斯。

想要來一場近距離約會,不用遠赴歐洲奧地利,也不用走進肅穆的國家音樂廳。

這台琴,如今已是老哥窮畢生積蓄的珍藏。



和老哥聚少離多的這些年,他對音樂的執著與狂熱,是很叫人動容的。

21歲才開始練琴的他,日益精湛的琴藝,也早已是從小習琴的我望塵莫及的境界。

去年,他甚且辭去了十多年的國文老師教職,只為了專注成就生命裡這段遲來的愛樂夢想。



但我卻從來不知,他何時也練就了一手煮咖啡的絕好功力。



三天下來,品嚐了好幾杯老哥親手調煮的黑咖啡。

讓我幾乎愛上了這味蕾間香醇的,濃郁的純粹感。

該說這豆子是極品嗎?那滋味真是我慣喝的拿鐵所及不上的。



早餐的手工麵包也是一絕,沒想到一向深居簡出的老哥還有這等本事。

夜裡調製,清晨才出爐的麵包,塗抹上各色的鮮美果醬,光是嗅覺、視覺和味覺,都相當誘人了。

更別說還有現煮的手工咖啡相佐,一天的好心情,就從這樣的享受開始。



好愛這遠離塵囂,世外桃源般的度假環境。

獨棟的建築,幽靜明亮的社區,滿是綠意的前庭後院,盡是我們這些都市人的嚮往。

散步可及的距離,就有一道長長的,可以觀雲看山的青綠河堤。



短暫停留的心來到這兒,能放鬆,也能抒壓。



如果你也喜歡花蓮的山水,花蓮的海天。

如果你正渴望安排一段旅行,一段生活的小出走。

不妨來此留宿幾天,聽聽鋼琴與咖啡的對話吧!



讓蓓森朵芙的悠揚琴聲、靜謐氛圍和談吐不俗的民宿主人,

成為你花蓮之旅的另一場饗宴,另一幕美好風景。

我剛打那兒歸來,洗滌過的心,還沈醉其間。



願把這段值得感受的經驗,真心與你們分享。

我親愛的朋友~



老哥的民宿,就座落在這清幽的別墅社區。


大門前院的景觀。


看到這別緻的音樂符號燈,就到了!


陽光灑落的門前一景。


優雅寬敞的李斯特套房。


我們一家四口就住這間房。


房內有老哥收藏的陳年電影海報。


客廳一隅,是個可以泡茶聊天的角落。


客廳落地窗前的擺設一景。


落地窗前的擺飾。


落地窗前的擺飾。


古樸的方桌,擺滿了煮咖啡的器皿。


明亮的大片落地窗前景。


客廳一隅。


也是把價值不斐的古典吉他。


到處都是很有藝術氣息的擺設。


這是充滿書香的和室開放空間。


老哥的琴譜與友人贈的字畫。


樓梯間的掛畫很有繽紛的味道。


蓓森朵芙矗立在和室前的客廳一隅。


鋼琴旁的小擺飾。


茶几上的茶具。


沙發上的小擺飾。


櫥櫃上的小擺飾。


落地窗前的客廳全景。


餐桌上也綠意盎然。


另一個角度拍攝落地窗前的擺飾。


也是落地窗前的擺飾。


蓓森朵芙近拍之一。


蓓森朵芙近拍之二。


蓓森朵芙近拍之三。


蓓森朵芙近拍之四。


蓓森朵芙近拍之五。


和室桌上的小擺飾。


和室桌面上的花飾。


老哥親手調煮咖啡。


秉持著只分享好東西的心情。


選用的都是最頂級的冠軍豆子。


桌面的咖啡杯盤陳列得很藝術。


久違的虹吸式咖啡煮法,滿室生香。


起司片灑上黑芝麻的手工麵包。


抹茶醬灑上黑白芝麻的手工麵包。


煮好的香醇黑咖啡。(當然要加奶加糖也行囉!)


塗抹上草莓、藍莓果醬和奶油的三重口味手工麵包,我好愛呀!


視覺、嗅覺和味覺都很享受的豐盛早餐。


這三天,我愛上了黑咖啡的滋味兒。


餐桌上介紹蓓森朵芙鋼琴的雜誌。


在這樣的氛圍裡享用早餐,真的很愜意。


隨時都可以聽到老哥即興彈上一曲。


見過這樣溫文儒雅的民宿主人嗎?他是我老哥啦!




其實半年前,老哥的蓓森朵芙鋼琴民宿已經接受過TVBS的專訪。

幾度在節目中重播過。(我只碰巧看過一次呀,電視上的老哥,看起來還挺帥的!)

2009年5月號的行遍天下雜誌,也有一篇週休計畫的專文介紹。

主題是「溫柔初夏,適合來一場醒覺五感的療癒系之旅」。

全文以味覺、嗅覺、觸覺、視覺和聽覺為線索,帶人們走訪了台灣五處特色民宿。

其中,駐足花蓮的蓓森朵芙音樂沙龍,聆賞世界名琴的天籟演奏,自然是屬於聽覺系的心靈之旅。

偷偷說一下,觸覺系裡介紹的阿里山緩慢民宿,早就是我未來旅行的口袋之選。

沒想到老哥的民宿可以與之並列,可見其優質程度啊!



2009年5月號的行遍天下雜誌封面。



請別顧著看那位殺很大的美少女喔!



重點是這篇週休計畫專文啦!



目錄頁左下方,可見老哥彈奏鋼琴的身影。



各具特色的五感療癒系民宿。



味覺系民宿介紹頁。



嗅覺系民宿介紹頁。



觸覺系民宿介紹頁。(就是我個人也覺得很極品的緩慢民宿啦!)



視覺系民宿介紹頁。



聽覺系民宿介紹頁,就是老哥的蓓森朵芙了。



最後,同場加映一段老哥的悠揚琴音吧!

沒能清場,只好把兒子和同來度假的老爸老媽聲音一起收錄了進去。

這是最自然,最無雕琢的演出,誠摯邀請大家欣賞囉!


 


蓓森朵芙民宿官網:http://web.mac.com/jjs0035/

蓓森朵芙民宿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bosendorfer-pianohouse



民宿在哪兒?

花蓮市介林八街72號(位於花蓮首屈一指的高級別墅區~碧雲莊,鄰近慈濟人文學院)

訂房專線:0937-296646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enus
檢舉 加入黑名單

Dear朱大哥..

回到家不久,在電腦前面沉思許久。腦海裡還迴盪在蓓森朵芙的點點滴滴...感覺真是奇妙至極!這就是你的魔法..



其實我自己也是一個乘著夢想的人,但卻得跟現實一起抗衡。 有時候離理想近一點,就顯得自己很不孝。 有時候我選擇讓生活寬裕一些,心裡的小小夢想卻被慢慢摧毀.. 這種拉扯相信是許多人會面臨的...



所以不得不逃開,不得不鴕鳥心態。搞得自己非常四不像



不過,你的故事及夢想擺在眼前給大家品嘗之際,真的讓我數次感動心悸!



還有...住在蓓森朵芙短短的10幾個小時,我居然起了好幾次全身雞皮疙瘩。。

(這種生理狀態,連我也超意外= =")



真的不免俗地,要說聲謝謝你... 也希望你能繼續為許多人編織夢想的國度! : ) 加油!!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9/06/14 23:59回覆

Dear Venus:

你這篇文字讓我精神一振。

我看了很感動!
我很開心妳完全接住了蓓森朵芙特殊的心靈頻率。
那必須是妳自己有相近的心路歷程與精神動向,才會一眼辨認出的特殊頻率.
我想,那是一種看似活在世間又可以不屬於世間的自由氣息...........
Being in the world but not of it..........
我喜歡"傷心咖啡店之歌"裡另一段傳神的描述~
A eternal flying from myself to myself..............
一種從我自身飛離我自己的永無止境的飛行..................
我喜歡這個畫面帶出的意象.....................
正是這種導向更高自我的追尋所延伸出的精神樣態與自由氣息,讓許多跟妳同樣深思善感的陌生朋友,在來訪後經歷了相近的思想撞擊,而在回去後,一夕間找回了失去的熱情......................
我想,這是蓓森朵芙的磁場,迥然不同其他民宿而獨樹一幟的風格。
期待妳下次的蒞臨。
也衷心祝願妳~
不要輕言放棄夢想!
現實未必真如想像中巨大.
但捨離夢想的道路,卻可以確定是走不遠的..................

朱大哥敬覆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family


讀著老師的字句

真是寫入我內心

期待悸動那一天的到來







2009/04/02 17:24:35
myfamily
檢舉 加入黑名單

我也非科班出身

也是憑藉一份堅持練琴

因為"彈琴"是多麼令人感動的事

早在前些年從笠 間樣大哥那邊得知老師您這民宿

我就很想去觸摸這一定令人悸動的琴

苦於我身邊有兩個小蘿蔔頭

想要獨自一人橫跨半個台灣到您那邊

應該是先被我老公叨唸一番都還出不了遠門

若今天是要看頂級音響或小提琴

我老公倒是就不辭辛勞

身為人妻人母的我可綁手綁腳了

想說

今年暑假有沒有機會去看看

孩子也大一點了

可以安份一點了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9/04/02 18:15回覆

原來是琴神牽引的緣份。
我買下貝森朵夫,他提供的資訊是我從史坦威轉向的關鍵原因。
總之,不論您闔家何時來訪,都歡迎之至^^

非科班出身的愛樂者,總跟我有遠比鋼琴專業人士更深的互動。
他們不會動輒拿學院派之嚴格尺度來挑剔業餘鋼琴愛好者的琴藝。
我喜愛【業餘】的英文字義~amateur
它的字根意思是lover of something.
再沒比這更美好的身分了!
我喜歡以此自我定位~
我就是一個狂熱的業餘鋼琴愛好者。

事實上
為感動學琴,才不負喜愛鋼琴的初衷。
追尋者之所以有別於追隨者,端在乎內心是否存有真實的感動。
若雜染其它利害考慮或虛榮計較,無非只是利用鋼琴罷了。





2009/04/02 14:39:17
myfamily
檢舉 加入黑名單

有些高級民宿是有限制小朋友年齡的,因為裏面有頂級音響等等,為尊重老師,當然要先問清楚囉!

老師在我部落格提及我是琴痴一事, 讓我是有點汗顏啦!

我只是一個小公務員, 辭去這個頭路, 大概就是喝西北風吧!現實問題還是不能不顧,因為我並無長才,琴藝也只是班門弄斧罷了!

老師說展演中心是開放的,讓我不敢去了呢!看老師部落格中盡是一些演奏家光臨,真讓我去或不去陷入兩難......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9/04/02 15:50回覆

您太謙虛了!
能彈奏蕭邦詼諧曲二號的客人,在我這兒也是不多見的。
真忠於鋼琴,只在乎在精進中得到學習,不在乎別人眼光的。
我自己非科班出身,純憑一股純淨的感動練琴,真照您說,我早該羞愧得不敢當眾彈琴的。
以琴會友,不亦快哉!沒那麼嚴肅的。
何況,大多數客人,即令會彈琴,也未必親自試琴的。
我就發現很多鋼琴老師,完全無心要在我這兒試琴。
事實上,您別誤會~來這兒住宿,等同理所當然有特權試琴。
那是得另外租借鋼琴的。
我常免費讓住宿客人試琴,那是因為聊得投機!
換言之,不是因為對方是音樂人,也不是因為對方是住宿客人,而是因為對方是真正的愛琴人。
可是我發現學琴人多,愛琴人少。
因為他們更愛的是面子呢!
對我而言,愛面子甚於愛鋼琴,有悖於琴道的追尋,因為不忠於鋼琴!

另外,可別誤以為我是有閒錢買琴的有錢人呢!
我只是比一般人更瘋狂、更任性、更有決心於堅持夢想。
貝森朵夫是以相當四年教職薪水,用房屋貸款買的。
現在更連教職也索性給辭了!
而後嘗試以民宿維持現金流量,撐住我覺得較貼近靈魂的生活美學型態。
事實證明,時局艱難,但我並未陣亡。
反而多了自在優游的暢快!
當然,現在說來容易,背後摸索的艱辛,是一言難盡的。
沒痛徹心扉的覺悟,原不容易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截絕。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嗯!
別洩氣。真正有才華的人,可以埋沒一時,卻不可能永遠埋沒的。
只要你命定是為鋼琴而生,也堅持住自己的天命。相信沒有人可以永遠檔住你的路的。
據你分析,這麼多實力派的高手都無法金榜提名,由此可見北藝大的篩選眼光是有問題的。
也許很多投考者正是評審門下弟子呢!
這種事在學術界很常見。
私心導致的門戶之見,常像絆腳索似地斲喪了真正【黑馬】的活路。
所以,不純粹是競爭激烈的問題。
當然,考試這回事就是這樣, 學科分數平均的中上之材,常會贏過各科分數相距懸殊的天才。
這恐怕是你最大的障礙。
但相信我,從來沒有人能靠補習把國文英文學好的。
那只會浪費你辛苦掙來的血汗錢。

總之
勝敗乃兵家常事。
學琴的初衷,原非關輸贏。
莫札特、貝多芬、蕭邦、李斯特.........這些人都不是音樂系可以培養得出來的。
對比起來,靠名校加持才有自信站出來的音樂系高材生,倘若真能時光倒流而得以側身這群歷史巨擘之間,也不免要羞赧而退呢!畢竟,米粒之光如何與日月爭輝?

我的意思無非只是一句話~
可以輸掉一時的考試,卻不要允許自己輸在眼光。
因為眼光才足以決定你的歷史高度!
而分數不過是過眼雲煙............................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Richard Yang:

原來是古典音樂屋屋主。
我慕名已久,只惜無緣認識。
兩年半前徘徊在史坦威與貝森朵夫之間,不知何去何從時,古典音樂屋的網友文章,正是我密切查詢的重要資訊來源!
今日,您親自尋來。
還願意免費為我在貴網站撰文引薦。
那真是我的榮幸^^

關於您的疑惑,容我回覆如下:

您看!我將這家典藏世界名琴【貝森朵夫】的民宿空間定位爲"古典音樂沙龍民宿",就可以看出我的用心。

我沒把它當做是“觀光服務業“在經營,而是期許自己透過複合式經營將它發展爲“文化創意產業“。

所以,我試圖吸引的客群,正是古典音樂圈的愛樂同好,而不是只圖找到過夜的空間、或是只圖感官刺激而不識精神魅力爲何物的觀光客。

只要是敬重鋼琴,熱愛鋼琴,為一圓彈奏頂極名琴之夢想而來的客人,就是我視為知音的客群。

這類訪客,總是很自然地會跟我因為夢想的共鳴而產生深刻的互動與對話。

既是知音,我當然樂於讓他們免費試琴。

也許您有所不知,在台灣貝森朵夫代理商那裡,租下它的小型演奏廳借用貝森朵夫鋼琴排練一小時,他們收費四千元呢!

我不太可能跟來訪的民宿客人收費4000元,所以,只要遇上談話投機的客人,都是免費分享。

換言之,除了免費招待手工研磨現煮的精品咖啡外,這算是我對民宿客人最高的禮遇【對名琴缺乏敬重的客人,當然不在此列。】

只要深識【貝森朵夫】這四字份量的客人,自會明白,這裡提供了其它民宿所無法滿足的獨特體驗,也是選擇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最高的附加價值。

只惜,理想跟現實畢竟有落差,來訪客人未必都能有此見識。

這意味著,我還缺乏足夠的網路社群支持,讓那些心裡對名琴深埋著強烈渴望卻無緣親炙的陌生朋友,知道有這麼一家獨樹一幟的【風格民宿】等著一圓他們的夢想。

我深知網路時代的行銷威力,莫過於人氣論壇或部落格自發性的推波助瀾..........

屋主有這份眼力與心思,那真是再好不過。

那就仰仗您的專文引薦嘍^^

在此先行謝過,並為您的古典音樂屋逐步累積的驚人影響力致上我由衷的敬意。


底下是我放在官網裡一篇談及創立民宿初衷的文章。歡迎參閱!

http://web.mac.com/jjs0035/花蓮蓓森朵芙民宿官方網站/Blog/項目/2008/5/25_我試圖創立的民宿.html


蓓森朵芙古典音樂沙龍民宿負責人朱先生敬覆



ps1.蓓森朵芙民宿官網【這是我自己建置的網站,作為本民宿的正式對外窗口,歡迎跟我設立連結。】

~http://web.mac.com/jjs0035

ps2.蓓森朵芙民宿官方部落格【這是我配合官網另行自製的官方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bosendorfer-pianohouse

ps3.先跟您知會一聲~請允許我將古典音樂屋連結到我【私房推薦】的網路社群裡。




朱先生您好

我是古典音樂屋的屋主,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這間特別的民宿...

真的很漂亮...

只是有一點我不太了解的是..蓓森朵芙是指如果去住宿可以彈琴嗎

還是只是欣賞...或是會有人彈奏..可以聽嗎...

如果是可以彈奏的話,,那真的是很特別...

我可以在古典音樂屋上幫你寫一個文章,幫你免費推廣...我想一定很多人夢想可以彈到蓓森朵芙

古典音樂屋 雖然是小站,,在古典界也是前三名了 每日也有3千人次

祝生意興隆

Richard Yang





附記




我試圖創立的民宿【蓓森朵芙格主隨筆】


民宿業的本質是什麼?只是滿足 Bed & Breakfast 的服務業型態?或是以伺候客人作為營生的手段?

對民宿業我另有看法,簡單說,對我而言,民宿提供了一個交換夢想的平台。我分享予客人平日所難以企及的旅遊體驗,我也滿心感激自己因著客人支持而得以更趨近夢想中的生活模式 .....那會是一種允許我遊走體制之外而得以任性放浪於鋼琴、閱讀、思考與靜心的生活形態。

至少,透過創立這家特色民宿,我得以毅然切割狹仄的教職生涯對生命投予的巨大陰影,而全然棲息於一方較能貼近靈魂的精神空間。它滿足了我對閱讀的巨大饑渴,也支持了我長年渴慕與鋼琴建立的深密連結!

此刻,我享受著這般詩意的棲居自生命根處甦醒的活力,並在這難以言喻的深密連結裡吸取了飽滿的精神養分。

在另一個面向,民宿所給予的互動平台,也無形中為我創造了與無數陌生朋友們分享心中美好體驗的美麗機遇。我享受著每一個不可預測的明天所帶來的偶然與巧合。

這就是我試圖創立的民宿......不是一個『謀生的工具』,而是一份『感動人的工具』!」 它賦予了我重新貼近靈魂的視野。

就讓我透過Blog記錄下自己的閱讀與思考在意識流光中劃下的印痕........

假如您是夙世的知音,自會明白,點點滴滴,都可以是封印在時光裡的記憶與感動。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08/08/04 16:39
在花蓮遇見 [蓓森朵芙]

曾經,
我在維也納Musikverein的側面初遇 [蓓森朵芙],
小小的店面並不醒目,卻在低調中透露些許的奢華.
可惜,
只可遠觀,不能近玩!

昨天,
我在花蓮再會 [蓓森朵芙],
隱身於民宅之中,一如它在維也納的低調
幸運,
一個勇於追求夢想的青年讓我體驗了它的美.

在花蓮的壯麗山水之外還有如此的人文琴音,
是旅途的意外收穫,
也是人生難得的際遇.

珍惜,
相知的共鳴,
期待,
來日的再會!





鑑賞家黑膠俱樂部版主


http://blog.roodo.com/connoisseur_club_of_/archives/4520573.html






回應(1)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8/08/04 23:14 回應


宏易兄:


一夕傾談,頗有相見恨晚之意。

只要想到,台灣這嚴重缺乏安全感的社會,

還蟄伏著似您這等【怪咖】,敢於悖離主流常軌,逆世獨行,以成就自己獨一無二的命運。

我就覺得有一股暖流打從心底油然升起。

此則詩佛王維所云: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這分全然孤獨裡的全然自由,可與知者言,而難為浮沈俗情世間人所理解。

我越來越欣喜於蓓森朵芙這神祕的心靈磁場所吸引來的緣份~

就讓我在選擇優雅退離職場的此刻,微笑凝視~

凝視那遠遠近近匯流到我生命中的陌生朋友,如何一步步把我推向更壯麗豐盛的世界.............



塵泠


朱兄, 您不也是敢於追求夢想的【怪咖】之一 ! 相較之下,您的急流勇退比我一直以來的載浮載沉更為可貴, 願你如貝多芬的[英雄]變奏曲般,勇猛精進,終能臻至[第16號弦樂四重奏]的豁達之境.


侯宏易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訪客贈言2008/02/29 00:022008/02/28 23:28:22
阿祖



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夠認識朱先生也很高興能認識蓓森朵芙^^

這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朱先生人也很親切 沒有事先告知就忽然來訪真的是很不好意思= =

其實我已經在門外做好被轟走的心理準備才敢按門鈴...

還好朱先生願意讓我進去聊幾句 人真好 茶都不知道喝幾公升了... 一聊就好幾個小時 真愉快

我在大學時期彈過史坦威很多次

相較於蓓森朵芙史坦威的琴 音色較亮 較奔放 很適合作為演奏琴

但是今天試了一試蓓森朵芙音色 內斂高雅

雖然史坦威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不過我更喜歡蓓森朵芙她那種有點害羞卻又很有內涵的氣質

當然史坦威絕對不會比蓓森朵芙差

只是我就個人的喜好來說一些看法

今天我離開時一直想不到該講什麼話來表達我能夠認識朱先生的這種高興的心情

只說了"謝謝你"...

我其實是要說 今天很謝謝您的招待

能夠認識你我很開心

以後可能會常去打擾您還請您多多指教





關於阿祖:



這是一位我一直在等待的人!

一段我心下明白,遲早要因為貝森朵夫鋼琴的強大磁場吸引來的緣分。

今天,他來了!

下午兩點,一陣預期之外的電鈴聲。

開門後,只見一位氣質清朗的大男孩端著幾本看似樂譜的資料,就站在庭院外頭。

閒問幾句,原來不是房客,他簡單表明就住在我附近的山上,不為住宿,卻是為了慕貝森朵夫鋼琴之名而來。

我會心而笑,是個愛琴的同好呢!

不住房又如何?

我在乎我對一個人的直覺。

雖然我對他的背景還一無所知,但這個年輕人溫雅的談吐,顯示了美好的教養。

若我直覺沒錯,這年輕人的雙手與心靈,必定跟鋼琴建立了非比尋常的連結,不然不會自然流露這等讓我一見如故的氣質!

我一向相信自己對藝術性靈的敏銳嗅覺。

二話不說,我爽快地歡迎他入內參觀,並在茶煙輕揚中,透過話語,也透過琴音,打開了愉快的午後對談。

原來,這年輕人花蓮子弟出身,北部完成大學學業後,回花蓮服役。可惜,從八歲以來未曾間斷的強大學琴慾望,現在卻因為苦無練琴的環境,而備受遏抑。這苦惱被廷廷鋼琴小棧的女性網友得知後,熱心地透過MSN跟他推薦了自己曾住過的一家風格特立的花蓮民宿──雖然未必就能允許練琴,民宿大廳裡卻典藏著一架神秘的名琴,很值得前去拜望。

於是,不到兩、三天內,他帶著巨大的熱情尋來了!

試琴的瞬間,我幾乎是寒毛直豎地驚覺──這年輕人可真是稟賦著一身絕藝呢!

才一出手,我便為他優美柔暢的指法所折服,我心裡閃過一絲靈光──

這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人,我從他與鋼琴如呼吸的韻律一般輕暢自在的綿密對話裡,隱然聽見了自己百尋而不得其解的答案。

鋼琴的學問太深了!

長年來,我一個人寂寞獨尋,盲修瞎練;我直覺,這位自認缺乏天分、'卻純憑苦練成就一身絕藝的年輕人,會是啟引我更深入地窺見鋼琴堂奧的窗口!

除了琴藝的切磋,我們酣暢地分享著彼此的心情!

轉眼間,五個多小時倏忽而過,壺中的茶已不覺間換過幾盞!

我喜歡他對史坦威與貝森朵夫音色做出的精妙對比。他說:

史坦威的美麗與光輝,燦然奪目,任誰都可以一眼認出;但貝森朵夫的美,卻如幽閉羞澀的空谷佳人,只有很細膩的性靈,才能體察到她含藏內斂中混涵吞吐的美感。

多清晰的洞見。

史坦威的氣質是外放的,你不容易錯過他的美!貝森朵夫的氣質卻如維也納一般地隱微內斂,若非心思特細,不容易洞見她清瑩甘醇的音色裡,含蓄著史坦威所不可及的深沉面向!此則有如禪宗所示──

“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悟者自悟,迷者自迷!

非知音人,何足以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愉快的午後對話持續進行............

我們從琴藝聊到各自學琴的心路曲折,從現實的艱難哀樂聊到日後抉擇的路向......

我很欣慰,從這年輕人身上,我看到一種近似自身的寂寞與堅持!

我們都確信──唯有“不務正業”,乃能“心無旁騖”。

這話太玄!

我的意思是──只有自覺地丟棄一般人選擇的典型人生,才可能將自己全然而專注地丟回自己的命運!

而後,在完全屬己的命運裡,把自己所愛的事,練出無懈可擊的高度!

我想,這就是我跟他共同的立足點。

是這份友情自然形成連結的基礎!

我們對人生所採取的姿態,鼓盪出一席莫逆於心的相應之感!

不同的個體,不同的身世,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學習背景,卻可能在生命底蘊顫動的相似的韻律!

很高興這不可思議的因緣,可能進一步帶來的分享與祝福。

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我創立此鋼琴民宿的初衷嗎?

我享受它所帶來的未知!

我享受透過它而打開的眼界!!

我享受每一個明天因它而變得不可預測!!!

我更享受一切不可預測的未知所牽動的命運與蛻變!!!!



鋼琴之路,浩瀚無涯!

祝福阿祖──更臻琴藝極峰。

也期勉自己──十年之後,能通過自己的雙手觸碰到蕭邦的靈魂......................

不知道這會不會是一個太奢侈的夢想?

也許通過阿祖,我會提早發現著個答案!



蓓森朵芙格主

2007.2.29 中宵偶感,援筆題記於此....




【 學生新聞 】
曾盛祖迷琴 史坦巴哈大賽第三名
【記者溫雅茹淡水校園報導】本校資訊四曾盛祖於暑假期間,參加「史坦巴哈2006年台灣音樂大賽」,獲得古典鋼琴青年組第3名,他謙虛地表示:「得獎雖然很高興,但也顯示還有進步的空間,以後會繼續增強自己的實力,朝冠軍之路邁進。」

曾盛祖國小三年級聽到母親彈琴時非常感動,於是一頭栽進鋼琴世界,養成每天至少練習一小時的習慣,每當坐在鋼琴前,他就彷彿能感受到內心真正的「寧靜」。大一時加入本校鋼琴社,由於琴藝精湛,不久後就擔任社上的教學長,專門教導新進學員。

高中時他參加「勝利鋼琴第一屆全國音樂大賽」,獲高中組冠軍,這次他又以難度頗高的「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獲全國音樂大賽第3名,他希望畢業後能擔任鋼琴老師,繼續朝音樂界發展。


(淡江時報第 653 期 2006-09-25)

曾盛祖展琴藝 公所大廳眾樂樂
替代役男曾盛祖因練鋼琴「獨樂樂」,而被花蓮市公所發掘,請他在花蓮市公所一樓辦公大廳「眾樂樂」。(記者楊宜中攝)


〔記者楊宜中/花蓮報導〕花蓮市公所替代役男曾盛祖經常借用公所禮堂練鋼琴,被主任秘書潭進成發掘,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市長蔡啟塔昨天安排他在市公所辦公大廳彈琴,優美琴聲,讓市公所員工與洽公民眾耳目一新。

二十二歲的曾盛祖是花蓮人,二個月前分發至花蓮市公所服替代役。他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就因興趣主動要求母親讓他學習鋼琴,此後學琴不曾中斷,高中時參加勝利鋼琴盃比賽,榮獲高中組全國冠軍,大學時也曾參加史坦巴哈盃鋼琴比賽,獲得全國優勝。

曾盛祖服役期間經常向市公所借用禮堂的鋼琴練習,優美琴聲常飄出禮堂令市公所員工陶醉。由於花蓮市公所近年來提倡全民學音樂,主任秘書潭進成認為,有這樣一名替代役男,與其把他「藏起來」,不如讓大家分享他的琴藝。

昨天,市公所在辦公大廳擺放一台電鋼琴,讓曾盛祖在辦公時間彈琴,曾盛祖一上場,鍵盤就在他的手指間響出柔美樂聲,征服在場的市公所員工及前來洽公民眾。

由於鋼琴演奏成功的美化辦公室氣氛,市長蔡啟塔馬上聯絡、借到了一架大鋼琴,近日將運到市公所,由曾盛祖駐地演奏,也希望未來能有音樂人前來共襄盛舉或較量琴藝,讓市公所不但是服務民眾的地方,更是分享音樂的場所,符合推動全民學音樂的主張。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麗的憧憬

無悔的執著

不羈的靈魂

迷人的氛圍

陶醉...

感動...

再美的詞藻

亦無法精確地描繪

蓓森朵芙..........

疲憊心靈的療傷仙境.............



張無忌的好朋友 97.1.12



蓓森朵芙訪客贈言輯錄


回應(1)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8/01/13 19:23 回應


一直自許蓓森朵芙琴屋所不可及者,正在其看似簡淨的空間裡所凝蓄的詩意氛圍與書香氣息..........

我一向喜愛誠品空間所展現的閱讀文化,它的DM寫著:

“因為孤獨,於是我們愛,我們閱讀。閱讀文學,一直就是一個美而靜謐的管道,始終提供我們一個與自我對話、安然自處的空間,透過沉靜的人文閱讀,讓這個世代找到自我的幸福完整。”

說得真好!

這段文字啟發了我靈感。

於是我試著讓客人在樓梯口轉彎的角落,都可以輕易從我精挑細選的藏書中遇到意外的驚喜!

是的!聆聽與閱讀,成了隱身蓓森朵芙“可見的”空間背後“不可見的”精神質素!

每當我洋溢著幸福的心情,為自己煮杯花草茶,悠悠品味著滿屋的靜謐深沉的書香氣息。就不禁聯想到──德國詩哲荷爾德林的一首詩:


“如果生活纯屬勞累,

 人還能舉目仰望说:

 我也甘於存在吗?是的! .................


 雖然充滿勞績,但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好個“詩意的棲居”!

它為每天在案牘勞形中被迫掏空自己的人們找到了暫時的精神救贖!

也正是這分興味盎然的詩意所透顯出的濃郁人文氣息,讓蓓森朵芙琴屋確立了自己在民宿業界的獨具風格。

感謝您對蓓森朵芙的靈性深度所給予的細膩理解與注視^^

即令如風來去的因緣裡,蓓森朵芙民宿一向不乏知音之士。

您因蓓森朵芙之行而自時光深處牽曳出的輕喟與鄉愁,仍顯得希有而令人動容!



期待再次的蓓森朵芙之旅







一切順心



蓓森朵芙格主敬覆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名琴就是名琴,她給您的精神報償會讓您驚喜到忘了後悔是什麼滋味!
分類:琴屋手記
2007/08/19 11:29
vina


謝謝^^
不過先要好好練琴~
不想只是把他當裝飾品
好琴須要有好的主人 對吧~
我未婚夫說 以後有足夠的財力後 家裏可以擺
我跟他都很喜歡音樂~雖然我們是門外漢~呵呵~
到時候需要再請你推薦喔^^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7/08/20 00:00回覆
哈 我又留言了 你不用回復
等我要買琴 在請你推薦喔)
不過不是現在~
對了
住你們民宿
可以碰那個琴嗎?




蓓森朵芙格主 says: 下午 5:15:08

真敬重鋼琴的客人 我當然樂於分享
不然平時大抵是鎖上的
在買這麼頂級的好琴之前
先到我民宿來體驗一下
會是個理想的考慮
真識貨的人
就知道這是很稀少的機會
歡迎有機會親自來訪
安排一次名琴體驗之旅



vina


所以大約200萬是嗎?那是要去哪買呢? 因為我不想被騙~
是不是要帶比較懂得人去買呢? 我家人也有讀音樂系的
一起去比較保險嗎~
還有會很難保養嗎?還是根一般鋼琴一樣?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7/08/19 12:39回覆

我直覺您已經有買下貝森朵夫或史坦威的人該有的格局與器識。
這格局是精神面的,非單決定於經濟面的財力、或專業面的身分等條件
一般人再有錢,甚至是學音樂出身的專業人士,也不見得肯為鋼琴付出那麼大的金錢代價。
他們寧可買下BMW、BENZ或JAGUAR,也不見得願意以同樣的價錢典藏一架百萬名琴。
除非您對鋼琴有幾近宗教式純淨的激情!
不然,在台灣是很難見到有典藏這等頂級名琴的整體文化氛圍。
在歐洲,則不然。
雄厚的文化養分,孕育出不同的人文素質與器識。

我在《傾聽維也納》一書裡,看到讓我震撼的一段文字──

“維也納精神的養分,不是瑰麗的金黃,而是深沉的黑色。............
我們來檢視一下,維也納孕育了哪些不務正業的作家:............
這些人,未曾以本身專業上的知識技術來餬過口,而是一輩子走在一條沒有指標的崎嶇道上,專門從事「不務正業」的事情。
因為,維也納的精神,要體現的是:唯恐無能擁有像貴族般超然的審美品味,及體驗藝術意境的優雅內涵;而最鄙視的毋寧是:那種處心積慮想盡辦法,投機押寶式地選擇未來可能大發利市,看好又叫座的職業,然後再從手上〔或別人身上〕所擁有的資源,榨出更多營生利益的媚俗〔Kisch〕態度。”

假如您也對這段話心有所感。
那恭喜您!
不論您財力條件雄厚與否,我主觀地認定──在精神格局上,您是配得上擁有貝森朵夫一般頂級名琴的精神貴族。
若您真有心付諸行動,我可為您代為引薦。
您當然儘可能找一位內行的人陪伴試琴。
至於保養,我想關鍵是除濕。
這方面,我用了最好的除濕機!
電費更是從來不省──二十四小時都連續運轉不停。
只要保養得當,誰說台灣氣候只適合收藏日本琴?
很遺憾,在鋼琴的領域,我尊敬歐洲的傳統,遠勝於日本的傳統。
看到上面那段引文,便知這分敬畏其來有自!

2007/08/19 10:56:01



vina


看民宿的時候無意間發現^^
想請問買一台那樣的琴大概要多少錢呢?
因為以後也想在家裏放一台~
因為我彈琴只是興趣~
所以想要一台好琴 可是又不要太貴的


蓓森朵芙格主於2007/08/19 11:24回覆

我這架蓓森朵芙一年多前以兩百萬台幣購入。
http://tw.myblog.yahoo.com/bosendorfer-pianohouse/profile
那時歐元1:40
現在1:45
總價得上漲到兩百幾十萬了!
您想要一台好琴,又不要太貴的!
我不知對您而言超過怎樣的標準算貴?
若是指必須兩百萬元以下,那是沒機會的!
它很難是夠好的琴,除非──您去找史坦威或蓓森朵芙的古董琴。
http://www.musicpro.com.tw/index2-1.htm
但當初對我而言──這卻是唯一的機會!
讓我可以只花兩百萬就擁有貝森朵夫。
現在想起來,還對自己的狂熱感到不可思議!
我並非閒錢特多,竟真作了這個決定。
但,一分錢一分貨,名琴就是名琴,她給您的精神報償會讓您驚喜到忘了後悔是什麼滋味!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