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論語隨喜/聰明人之過
【聯合報╱薛仁明】
2011.05.16 03:52 am
子貢聰明,但孔子對他,猶有憾焉。
我以前念書,很佩服聰明伶俐、能言善道之人。他們有才情,神采照人,隨時都光鮮亮麗。他們的博聞強記,我尤其羨慕;從小,我就記性差,又特別不會背書。他們且雄辯滔滔,我亦是佩服;自幼,我口拙心笨,反應總慢半拍。看著這等聰明之人,羨慕之餘,當然自嘆弗如;回頭看看自己的笨拙,多少會有些懊惱。
要等到許多年後,我才總算明白,此等懊惱,其實多餘。
聰明人容易貪多務博,也常傲人以學識與才情;一般說來,他們爭競之心頗重,好逞強,好鬥能,他們慣習以亮眼的姿態示人。我後來慢慢了解,這等聰明,這般亮眼,生命裡多少有種不易言明的輕佻,更有種緊張;他們比一般人容易焦慮,容易不安。換言之,他們的根柢,其實相當脆弱;他們活得比一般人辛苦。我以前讀台大,許久之後,才猛然發覺,周遭的同學朋友,快樂指數,普遍偏低。
但是,子貢與此不同。
他亮眼,卻不驕傲;他聰明,卻不輕佻。他鮮有一般聰明之人素常之病。然而,話雖如此,他卻仍有聰明人之過。
《論語》裡頭,子貢與孔子的問答最見精采;因為,子貢長於發問,又最長於追問。我以前教書,也喜歡這般伶俐的學生;與之答問,電光石火,環環相扣,特別有種酣暢淋漓。然而,喜歡歸喜歡,對於這樣的學生,隱隱然間,仍會有些遺憾。遺憾在於,他們的最關鍵處,生命的最核心處,通常都會隔了一層。這隔,使他們終究無法「一以貫之」;這隔,使他們終究與大道緣而不入。孔子曾說,「賜不受命」,那是感慨良深!
這隔,正源自於聰明,也源自於擅長追問;正因如此,孔子講的「默而識之」,他們恐怕很難真正體會。他們總流連於概念分析,總競逐於廣蒐博覽;結果,以有涯之生,求無涯之知,殆矣!他們很難明白,概念也好,知識也罷,畢竟是身外之物;凡此,並非不好,只是不相干;凡此,皆無助於面對生命的根柢煩惱。若是聽憑概念的無限延伸,放任聰明之不斷擴展,那其實都是逐物,都會是莊子所說的「往而不返」。
然而,打從幼時開啟聰明以來,憑其天分,藉其才情,他們備受稱許,也因而出類拔萃;正因這般聰明,他們斬將搴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對他們而言,這些概念與知識,又豈止是重要?!所以當孔子劈頭一句,「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這時,子貢當然要絲毫不假思索,便直接反應,「然,非與?」
「然,非與?」
面對子貢的錯愕與狐疑,孔子終究要自掀底牌。其回應,很直截,就兩個字,「非也!」要子貢別錯愕,也莫狐疑;他的結論,更簡單,「予一以貫之」。然而,孔子這「一以貫之」,雖說四字寥寥,但令我好奇的是,聰明如子貢,當下聞言,是否果真心中了然?更令我好奇的是,當今博學多聞的俊彥之士,讀了這段話,心中會不會也有一番領悟與憬然呢?
【2011/05/16 聯合報】
【聯合報╱薛仁明】
2011.05.16 03:52 am
子貢聰明,但孔子對他,猶有憾焉。
我以前念書,很佩服聰明伶俐、能言善道之人。他們有才情,神采照人,隨時都光鮮亮麗。他們的博聞強記,我尤其羨慕;從小,我就記性差,又特別不會背書。他們且雄辯滔滔,我亦是佩服;自幼,我口拙心笨,反應總慢半拍。看著這等聰明之人,羨慕之餘,當然自嘆弗如;回頭看看自己的笨拙,多少會有些懊惱。
要等到許多年後,我才總算明白,此等懊惱,其實多餘。
聰明人容易貪多務博,也常傲人以學識與才情;一般說來,他們爭競之心頗重,好逞強,好鬥能,他們慣習以亮眼的姿態示人。我後來慢慢了解,這等聰明,這般亮眼,生命裡多少有種不易言明的輕佻,更有種緊張;他們比一般人容易焦慮,容易不安。換言之,他們的根柢,其實相當脆弱;他們活得比一般人辛苦。我以前讀台大,許久之後,才猛然發覺,周遭的同學朋友,快樂指數,普遍偏低。
但是,子貢與此不同。
他亮眼,卻不驕傲;他聰明,卻不輕佻。他鮮有一般聰明之人素常之病。然而,話雖如此,他卻仍有聰明人之過。
《論語》裡頭,子貢與孔子的問答最見精采;因為,子貢長於發問,又最長於追問。我以前教書,也喜歡這般伶俐的學生;與之答問,電光石火,環環相扣,特別有種酣暢淋漓。然而,喜歡歸喜歡,對於這樣的學生,隱隱然間,仍會有些遺憾。遺憾在於,他們的最關鍵處,生命的最核心處,通常都會隔了一層。這隔,使他們終究無法「一以貫之」;這隔,使他們終究與大道緣而不入。孔子曾說,「賜不受命」,那是感慨良深!
這隔,正源自於聰明,也源自於擅長追問;正因如此,孔子講的「默而識之」,他們恐怕很難真正體會。他們總流連於概念分析,總競逐於廣蒐博覽;結果,以有涯之生,求無涯之知,殆矣!他們很難明白,概念也好,知識也罷,畢竟是身外之物;凡此,並非不好,只是不相干;凡此,皆無助於面對生命的根柢煩惱。若是聽憑概念的無限延伸,放任聰明之不斷擴展,那其實都是逐物,都會是莊子所說的「往而不返」。
然而,打從幼時開啟聰明以來,憑其天分,藉其才情,他們備受稱許,也因而出類拔萃;正因這般聰明,他們斬將搴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對他們而言,這些概念與知識,又豈止是重要?!所以當孔子劈頭一句,「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這時,子貢當然要絲毫不假思索,便直接反應,「然,非與?」
「然,非與?」
面對子貢的錯愕與狐疑,孔子終究要自掀底牌。其回應,很直截,就兩個字,「非也!」要子貢別錯愕,也莫狐疑;他的結論,更簡單,「予一以貫之」。然而,孔子這「一以貫之」,雖說四字寥寥,但令我好奇的是,聰明如子貢,當下聞言,是否果真心中了然?更令我好奇的是,當今博學多聞的俊彥之士,讀了這段話,心中會不會也有一番領悟與憬然呢?
【2011/05/16 聯合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