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談愛
朱志學寫於 2011年5月2日 2:22
奧修寫道﹕
有一件非常複雜難懂的事需要被了解:如果沒有愛,你會覺得寂寞,但如果你有愛,你真的在愛之中,你就會成為單獨的。
孤單寂寞是哀傷的;單獨不是哀傷。孤單是一種不完整的感覺;你需要某個人,而這個人沒空。孤單是黑夜無光。你在黑暗的屋子一直等待有人來為你點亮火光。
單獨不是孤單。單獨意味著你是完整的。你不需要任何人,你自己就足夠了,這只有在愛中才會發生。在真正的愛之中,伴侶兩個人都成為單獨的。你因為愛觸及到內在的完整。愛使你完整。伴侶們彼此分享,那不是出於他們的需求,而是他們洋溢出來的能量。
兩個孤單的人只能訂下婚約,然後在一起。他們不是愛人,記住,他們還是孤單的。只不過現在有另一半在,所以不覺得孤單,如此而已。他們設法欺瞞自己。他們的愛不是別的,就只是欺騙而已,欺騙自己:「我並不孤單,還有別人在這裡。」
兩個孤單的人相遇,孤單會加倍,甚至增加好幾倍。一向是如此。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感到孤單,可是當你在關係中的時候你又覺得自己很悲慘。這種事情司空見慣。當人們不在關係中,他們感到孤單寂寞,所以會尋找某個人跟他們產生連結。但一旦你跟某人在一起時,痛苦就開始了;然後他們又覺得最好還是獨自一個人─他們受不了了。
這是怎麼回事?兩個寂寞的人相遇─兩個憂鬱、難過、悲慘的人相遇─痛苦指數會增加好幾倍。兩個醜人怎麼可能變美麗呢?兩個孤單的人在一起怎麼可能產生完整或全然的感受呢?不可能。他們會互相剝削,他們藉由彼此的連結來欺騙他們自己,但那種欺騙撐不了太久。蜜月期結束時,婚姻也玩完了。那只是一個短暫的幻象。
(兩個孤單的人只是兩個人,並非不孤單了,也不是愛)
真正愛的探索並不是一個為了對抗孤單的探索。真正的愛是把孤單蛻變成單獨,是幫助另一半。如果你愛一個人,你會幫助這個人單獨。你不會試圖滿足他或她。你不會試圖讓自己待在那裡使對方感到完整。你會幫助對方單獨,讓他或她自己是如此滿足而不需要你。
當一個人是全然的自由時,他才能分享。他會給予很多,不是為了需要;他給予很多,不是為了交易。他給這麼多是因為他有這麼多。他給予是因為他喜歡給予。
真正的愛人有能力單獨,真正的愛人不會破壞你的單獨。他總是完全尊重你的個體性、尊重你的單獨。那是神聖的。他不會干擾你或侵入那個空間。
(真正的愛人有能力單獨,經驗告訴我有能力單獨,一些害怕孤單的人無法了解,除了時候未到,因為仍然搞不清單獨的wonderful)
可是通常那些所謂愛人們,都非常害怕對方的單獨、獨立。他們非常害怕,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對方很獨立,就不需要他們,他們會被拋棄。所以女人不斷處裡很多事,這樣他的先生或男友就會依賴她;他應該總是需要她,這樣她可以保持她的價值。這是交易,不是愛,只會造成持續不斷的衝突和對抗。這對抗是基於每個人都需要自由的事實。
愛容許自由;不只容許,它更強化了自由。任何破壞自由的都不是愛,它一定是別的東西。愛和自由是一起的,他們是一隻鳥的兩隻翅膀。當你看到你的愛違背你的自由,表示你正在做以愛為名的其它事情。
(以上一句深有體驗,一雙一對的朋友會說,為另一半的高興,強迫自己參與不想去的聚會是愛對方必須的犧牲。奧修好一句「以愛為名」)
讓這成為你的準則:自由是標準;愛給你自由,愛釋放了你。一但你全然成為自己,你會對曾經幫助過你的這個人心存感激。那份感激幾乎是虔誠的。你會感受到對方內在某種神聖的東西。他使妳自由,她使你自由,愛沒有變成佔有。
當愛的品質墮落,就會變成佔有、嫉妒、爭權、權謀、支配、操控─一千零一種卑鄙醜陋的事。當愛翱翔,進入最純淨的天空,那是自由,絕對的自由。
如果你在愛裡,我談論的這種愛裡,你真正的愛將幫助對方整合。你真正的愛會成為對方的凝固力。在你的愛中,你的伴侶也以一個完整、獨特的個體與你融合在一起,因為你的愛給了對方自由。在你愛的保護之下,對方將開始成長。
所有的成長都需要愛,無條件的愛。如果愛有條件,就無法全然成長,因為這些條件會阻礙成長。
毫無條件的去愛,不要要求回報,自然會有更多東西回到你身上。不要當一個乞丐,在愛中當一名王者,只是給予,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它將以千倍會饋給你。但你必須學到這個本領,否則會變成吝嗇鬼;你給一點,然後等別人回饋,那等待與期待會摧毀它整體的美。
如果你有期待或等待,對方會感覺到你在操控。他也許會說出來也許不會說,但他會感覺得到你在操控他。如果你覺得對方試圖要操控你,你會想反抗,因為這違背了靈魂的內在需求;任何來自外在的要求都會使你分裂,任何來自外在的要求都是一種不利於你的罪刑。你的自由受到污染,你不再神聖,你不再是你自己,你被當成工具利用。世界上最不道德的事就是把別人當工具使用。
(操控與被操控違背靈魂,因為靈魂的本質是自由)
每一個存在都應該保持是他本來的樣子。愛待你如你本來的樣子,你不會被拉進任何期待中。
所以要記住幾件事。第一是愛,沒有需求的愛─分享的愛。愛,但不期待,只是給予。愛,但記得,你的愛不會造成對方的限制。愛,但要非常覺知,因為你正朝向聖地前進;你正進入最高、最純粹、最神聖的殿堂。要小心!丟掉殿堂外所有的雜質。當你愛一個人,把他當成神一樣愛他,不能低於這個標準。不要把女人當女人愛,不要把男人當男人愛,因為如果妳把男人當男人愛,這個愛會很平凡,妳的愛只是性欲。如果你把女人當女人愛,你的愛飛不了太高。如果把女人當女神一樣愛,愛就會成為禮敬。
(愛,但不期待,只是給予。當你愛一個人,把他當成神一樣愛他,因為每一個人,包括自己,都是神。)
在譚崔中,男人必須把即將要跟他做愛的女人視為女神,朝拜她幾個月。他必須想像這個女人是大地女神。當這個形象變得全然時,便不會產生性欲,當看著個女人赤裸的坐在他面前時,他也只是感覺到神聖的能量而沒有性欲產生;這個女人的形體變成神,所有的思緒停止,只感覺到崇敬─唯有如此,他才被允許做愛。
這麼做看起來有點荒謬、矛盾,但其實它才是完美的。當他沒有做愛的需求時,才允許他做愛;當女人成為女神時,才允許他做愛;這時的愛才能高飛,才會達到頂點、達到極至。這個時候它不是塵世、不是世俗,不是兩個身體,而是兩個自性、兩個存在。它是兩個存在的相會。兩個靈魂相遇、結合、交融在一起,兩者都展現出極至的單獨。
單獨意味著純粹。單獨意味著妳就是你自己,不是別人。單獨意味著,你是純金;只有黃金,沒有摻雜其它成分,就是你。愛使你單獨。孤單會消失,但單獨會升起。
孤單是一種你讓自己處於病態、覺得無聊、感到厭煩的狀態,所以你想到某處找某人好忘掉自己。單獨是自己一個人就很高興,自己一個人就很喜樂。你不需要去任何地方。需要消失了,你自己就足夠了。於是會有一種新的品質從你的本性中出現。你因為擁有太多以至於容納不下了,你必須分享、你必須給予。無論是誰接受了你的禮物,你都感謝他們的接受。
(越來越喜歡單獨,經常感覺不夠時間做自己享受的事,惟有把工作變成享受。為自己做飯是享受、洗澡是享受、寫blog是享受……)
愛人因為他們的愛被接受而心存感激。他們會感到欣慰,他們的能量如此飽滿,他們需要一個人來傾注自己的能量。當一朵花綻放,在風中散發它的芬芳,它會感謝風。這朵花的芳香因為越積越多、愈來愈濃而變成一種負擔時,它需要散播、給予,好減輕這個負擔。就像懷孕的女人,九個月已經過去了,而孩子遲遲尚未出生,她負擔太重,她想要跟這個世界分享這個孩子。
有兩種形式的愛。一種發生在你感到孤單的時候:為了需要,你去找別人。另一種愛是當你不覺得孤單而是單獨時,你會開始給予、分享。第一個例子是你要獲得些什麼;第二個例子是你給予某些東西。給予的人是一名王者。
基於單獨產生的愛不是一般的愛。它和性欲無關,相反的,它是從性欲到愛最偉大的蛻變。愛使你具有個體性。如果不是如此,如果它使你變成奴隸,那就不是愛;那是偽裝出來的愛。那種愛會扼殺、摧毀對方的個體性。它使你缺少個體性,把你拖垮。你的內在品質沒有提升,你不會成為優雅的。你會被拖進爛泥裡,所有陷入這種關係的人會開始覺得他與什麼骯髒的東西在一起。
(愛和性欲無關,相反的,它是從性欲到愛最偉大的蛻變…wow!!!!)
愛應該給你自由,絕對不能少於此。愛必須讓你完全自由,讓你在天空中自由遨翔,在任何地方都毫無牽絆。愛不是依附;性欲才是。
靜心與愛這兩種方法都能達到我所說的這種個體性。兩者息息相關。事實上,他們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愛與靜心。如果你靜心,你遲早會產生愛。如果你深入靜心,你遲早會開始感覺一股從來不曾有過的大愛從你的內在升起:你存在的新品質,一道新的門打開了。你變成新的火焰,你想要分享。
如果你愛得很深,漸漸地,你會察覺到你的愛越來越成為靜心。一種精微的寧靜品質進入你的內在。思緒消失了,空隙出現了,然後是寧靜。你觸及自己內在的深度。
如果你朝正確的路走,愛會使你具有靜心的品質。靜心會使你具有愛的品質。
(是的,靜心會靜出愛來,至於愛到靜心,還須體會)
你無法直接對抗孤單的黑暗,這是每個人都要理解的基本道理,有一些基本事情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其中之一:你無法直接對抗黑暗、對抗孤單、對抗孤立的恐懼。原因是,所有這一切都不存在,他們只是某些事物的不在,就像黑暗是光明的不在一樣。
你這輩子不斷對抗黑暗,卻從來沒有贏過,但只要一根小小的蠟燭就足以驅逐它。你必須運用光,因為它是正面的、是存在的;它本來就存在。一但光出現,一切光不在的現象就會自動消失。
(淨化,祝禱、療愈,光行者時刻用光)
孤單和黑暗很像。你不知道你的單獨。你還沒有經驗過你的單獨以及它的美、它巨大的力量以及強度。孤單與單獨在字典上是同義詞,但是存在不會遵循你的字典。
孤單是一種不在,你不知道你自己的單獨,所以有恐懼。你感到孤單,所以你要緊抓住某樣東西、某個人或某個關係,你緊抓這些幻象讓你不會感到孤單。但你知道你是孤單的,因此你痛苦。於是你緊抓著某些不真實、暫時可以排遣痛苦的關係和友誼。當你在關係中時,你可以創造出一點幻象讓你忘掉你的孤單。
問題在於就算你暫時忘記你的孤單,下一個片刻,你又會突然覺察到你的關係或友誼不會永久。昨天你還不認識這個男人或女人,你們還只是陌生人,今天你們是朋友,誰知道明天會怎樣呢?明天或許你們又成了陌生人,所以你會有痛苦。
幻象提供某種程度的慰藉,但無法創造出實相去除所有恐懼。它壓抑恐懼,你表面上感覺很好─至少你試著感覺很好。你假裝感覺自己很好:這個關係有多好,這個女人或男人有多好。但在幻象背後─幻象是如此單薄,你可以從背後看到它─是心痛,因為心很清楚明天可能一切都不同了,而且明天就是會不同。
(無常是常)
整個生命的經驗都在告訴你:凡事一直在變,沒有任何事物是靜止的;你無法在這個變動的世界裡緊抓住任何東西不放。你想要你的友誼恆久不變,但是你的欲望違反這個一切皆會改變的法則,這法則沒有例外。它只是繼續做自己的事。它會改變,一切都在變。長時間下來,有一天或許你會了解到,其實存在不聽從你是好的,它不管你而照著自己的方式運轉,它不根據你的欲望運作是好的。
你可能需要花一點時間去理解。你想要這個人永遠是你朋友,但明天他卻變成一個敵人,或只是對你說:滾開,別煩我!就不再跟你在一起。然後,更優秀的人填補了這個空隙。突然間你了解到失去這個朋友是好的,否則你會一直跟他黏在一起。不過,這個課題還沒有深入到讓你停止要求永恆不變。
(網絡上早就流傳朋友聚散就如坐公車,非常生動。你本來跟旁邊的人談得來,下一站那人下車了。上來一個人,甲本想坐在你的旁邊,結果走往別處,空位給乙坐了。乙跟你攀談起來,結果跟乙最投緣的是坐在你後面的人。過幾個站,丙上車,乙讓位給丙,你跟丙談話,丙與你無所不談,可是下一站是你要下車……)
(找個完美的。找一個接近完美的。找一個愛自己的。找一個愛自多過自己愛的。找一個對自己好的。……一直聽到有人這麼說,奧修講了以下的)
人們以為他們唯有找到一個值得愛的伴侶才能夠去愛─胡扯!你一個也找不到。人們以為唯有找到一個完美的女人或男人他們才能夠去愛。胡扯!你找不到,因為完美的女人跟完美的男人並不存在。如果存在,他們也不會在意你的愛;他們不會對你的愛感興趣。所以記住,當兩個人是完美的,他們對於愛的需求和你是不同的。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品質。你要記得,絕對不要找尋完美的男人或女人。現在的現象是,除非找到完美的男人或完美的女人,否則你不會快樂的想法已深植你的內在,於是你繼續不斷尋找這個完美的人,可是你找不到,所以你不快樂。
愛的流動與成長並不需要完美。愛跟另外一個人無關。一個充滿愛的人只是去愛,就像一個活生生的人會呼吸、吃飯、 喝水、睡覺一樣。就是那樣,一個真正活生生、充滿愛的人,就是會愛。你不會說:「除非有完美純淨的空氣,否則我就不呼吸。」在洛杉磯你要繼續呼吸;在孟買你也要一直呼吸。就算那裡空氣污染、有毒,你在任何地方都要呼吸。你保持繼續在呼吸!你不能只因為這個空氣沒有它應有的品質就不呼吸。如果你餓了就會吃東西,什麼都吃。如果你在沙漠裡快渴死了,你會什麼都喝。一個活生生且充滿愛的人就只是單純地愛。愛是自然的運作。
所以,第二件要記住的事:不要要求完美,否則你的內在將不會有愛的流動。相反的,你會變得沒有愛心。
那些要求完美的人非常沒有愛心,是神經質的人。即使他們找到一個愛人,他們也會要求完美,然而愛就因為這樣的要求而被摧毀了。
一旦男人愛上女人,或是女人愛上男人,要求馬上就跟著進入。女人開始要求這個男人應該要完美,只因為他愛她。好像他犯了罪一樣!現在他必須是完美的,他必須丟掉所有的局限─這麼突然,就只因為這個女人?所以現在他無法當個人了嗎?現在,不是變成超人就是變成騙子,一個虛偽的騙子。當然,要變成超人很難,所以人們就變成騙子。他們開始假裝,演戲、耍把戲。人們只不過是以愛的名義在耍把戲而已。
(曾改造人亦曾被人改造,演戲呀,大家都有體驗!好好笑。奧修真是雕通眼眉,)
所以,第二件要記得的事是:絕對不要要求完美。你沒有權利對別人做任何要求。如果有人愛你,要心存感恩,但不要有任何要求─因為對方沒有義務要愛你。如果有人愛你,那是個奇蹟。你要對這個奇蹟心存感激。當你愛一個人,不要要求;否則一開始你就關起了這道門。不要期待任何事。如果因為你的愛而有什麼回饋來到你身上,要心存感謝。如果沒有出現,也不需要強求它出現,沒有必要。你無法期待它。

讚 · · 分享 · 刪除
Woma Wu 、沈盈君、 Meico Art 以及其他 9 人都說讚。
Jimmy Zhan 可以分享嗎?THX
5月2日 4:09 · 讚
Livia Hui Li 请问这篇文章有英文版否?谢谢!
5月2日 7:35 · 讚
寧久微 借分享^^
5月2日 9:46 · 讚
余寶寶 志學老師 去看看yotube上有關譚崔的影片 去了解奧修所說與實際上所為
5月2日 11:29 · 讚
朱志學 I just know the speech was from "Being in love"
5月2日 21:59 · 讚
朱志學 葉兄:
無須過激。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
有關開悟,未必是真開悟;
有關修行,未必是真修行;
有關大師,未必是真大師;
有關譚崔,亦未必是真譚崔。
一如鋼琴藝術領域,米粒之光,而妄圖與星月爭光者多矣!
我們不會因為看到太多不成材的鋼琴學子,前撲後湧地褻瀆鋼琴藝術,就悍然否定這世間確有入於奧祕幽微之境的鋼琴大師。
馬彗元形容她鍾愛的巴赫,那份純摯的孺慕之情,就從來不曾令我質疑:
“世界上果然有這樣的溫暖和平安,這樣圓滿的人、生活和音樂就像陽光裡的雪花一樣令人難以置信。”
我個人在學院任教十一年,不成材的學生所在多有。
這“不成材”的事實,事關學生個人家教、遺傳、時代、機會、素質與命限.........不一而足。
不可能把學生成材與否的責任全推到老師身上。
這是為人師者必然的命限。
追隨耶穌的十二使徒中,尚不免出現把祂給狠狠出賣的叛徒猶大,奧修又何克免此?
我接觸奧修時間超過二十年。
他是繼史作檉、齊克果、雅斯培、齊克果、叔本華、尼采、赫曼賀塞、史賓格勒之後,引領我走向哲思修行之路的關鍵啓蒙線索。
在我長年的閱讀經驗裡,沒有任何書面證據顯示:
奧修詮解的譚崔奧義等同於“集體性愛雜交”。
門徒不肖,曲解師教,是門徒的責任,不能賴在師父上頭。
正因有此覺悟,我看待事情,不肯輕易以失之狹隘的道德觀點論斷一切表面事相。
事實上,沒有比道德判斷更危險的事!它容易遮蔽深藏的真相,而看不見交疊細膩的倫理皺摺。
在我看來,關起門來的性愛,若非基於男歡女悅之色授魂予,未必就比基於自由意願的天體營或集體性愛雜交來得更乾淨。
這裡面牽涉到的潛在倫理內涵,不是用“全稱命題”簡單扣一句~“全是一群性愛雜交之騙子”就可以輕率概括的。任何現象,即令是淫怒痴性,只要觸及存在的深度轉化,沒有一件事是不可以昇華為聖潔的。
固然,我也厭棄“偽善者”所在多有。
辱沒師門之“偽門徒”亦所在多有。
但作為一位師父又能如何呢?
除非他完全放棄言說。
即令是具格的偉大上師,我們也無法強求他有本事把任何秉具深度靈性烈焰的修行悟見,像一個物質客體般的禮物一樣,直接交到到一個門徒手上。
人可教,命不可教。
可教者,知識也。
非關技術,更無涉道藝合一的藝術。
何則?
藝術者,技進於道之活法也。
活法,事涉覺悟;而覺悟一如死亡的臨在,必然包攏於全然的孤獨,誰也替代不了誰。
我由衷欽服的作家唐諾對此有一段發人深省的洞見:
“有些事物的本質就沒辦法說得更簡單,「一個書寫者,可能用幾年的時光跟這個問題困擾不休,他沒有辦法讓一個完全沒有想過這事情的人,在三分鐘之內能夠聽懂,這做不到。」”
5月2日 22:02 · 讚 · 2 人
余寶寶 每天八點晚課後都有各樣的餘興節目,唱歌跳舞不一定。一晚,是樂團現場演奏,每個人都快樂地舞著,或獨舞或雙舞,自由交換著舞伴,一個印度男子就繞著我和淡如打轉(進得了奧修的都是印度貴族階級),問的問題一模一樣:妳願意做我今夜的新娘嗎?明目張膽的很。真是掃興,我們只好快快走人。又有一夜,當人群圍著舞台,為彈奏西塔琴的樂師熱情加油的時候,一個印度帥哥趁勢從背後用雙臂摟著我,嘴巴對著我耳朵呼熱氣,直接了當的煽情挑逗,就世俗來說,這是典型性騷擾,在普那,他只是用身體邀約妳做他的譚崔同修,妳絕對不能回手甩他一耳光。
5月2日 22:18 · 讚
余寶寶 如果 志學老師接觸奧修是僅止於書上 那麼歡迎朱兄展開求證之旅 看看奧修他們實際上是怎麼搞性意識這一塊
5月2日 22:23 · 讚
Jimmy Zhan 你情我願的事情我倒覺得沒有什麼可以批判的。
星期二 1:00 · 讚
余寶寶 奧修的書乍看很好看 但請實際去了解奧修之於譚崔 是如何操作的
星期二 9:27 · 讚
Jimmy Zhan 如果你內心有所認同,那代表這是真理,即使是由不對的人所講出來。但也不應抹煞真理的意義
星期二 10:24 · 讚
朱志學 葉兄提點:
“如果 志學老師接觸奧修是僅止於書上 那麼歡迎朱兄展開求證之旅 看看奧修他們實際上是怎麼搞性意識這一塊。”
“奧修的書乍看很好看 但請實際去了解奧修之於譚崔 是如何操作的?”
**************
罵奧修者多矣!
翻譯賽斯的王季慶,就對其頗多微詞。
可是,即令是光芒奪目的燦爛朝陽,也不免有照映不到的暗處。
追隨者與上師的關係亦復如此。
真正修行,不是“逸離肉身”而妄想多次元的法界以虛構並強化“自我認同”的果位。
真修行,必令親歷目擊者,忽逢幽人,如見道心...........(參見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何則?
“道” 只能成於肉身,而終不離於肉身。
不單是那青春正盛,貌美如花,宛若隨時可以輕盈地在躍離大地的瞬間舞動成種種自由形貌復又回歸大地的“舞者”;不單是鍵盤上彷若精靈附身一般在來去如風的狂飆運指間幻化出萬千法界的鋼琴家.........
一如佛經裡文殊“問疾”的大修行者維摩結~
即令是函具衰残老病死於一身的肉身,亦內具作為解脫動力以逼臨意識轉化可能的 power of weak。
此之謂肉身成道,或道成肉身。
以其“即地獄而成佛”,而終不在天上成佛。(增一阿含經: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
一位師父,既不離肉身性,就不可能是全然無限的上帝。
師父也是人~
是遠比尋常人抵達更豐富人性可能的“人”。
覺者之路,非自以為走向並登臨於純然神性。
它無非是從形同“機器”的行尸走肉,轉化為“更人性的人“罷了!
人,永遠是孤懸於無限神性與人性深淵“之間”的“過程者”。
他不是敻然高絕、無涉肉身性的“神”。
他的肉身會摧敗、會殘廢、會衰老、會崩毀、會受到病痛侵襲,直至被死亡吞噬。
如何強求這樣一位秉具“有限性”的師父,能引領所有追隨者都抵達跟自己同樣的悟境與實踐純度?
所以,當您嚴厲指控:全是一群性愛雜交之騙子。
這話是全稱命題。
顯然是包含奧修本人在內了!
可我細讀了與吳淡如同訪PUNA的兩性專欄作家“小曼”寫下的“譚崔鼓勵性雜交?--印度奧修普那社區見聞錄”。
我並未看出是奧修本人在對女性訪客進行“性騷擾”。
何況奧修早去世多年,生前十年苦於病痛纏身更幾乎只能靠輪椅代步。
冤有頭、債有主.........
如只是追隨者背著師父瞎搞,而非關作為藏鏡人的師父在幕後指使。
您的指控其實是落空的。
真要這樣牽連,沒有比佛陀或耶穌更大的罪人,因為後世教徒奉佛教、天主教或基督教之名所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太多了!
所以,
當你評論:“奧修的書乍看很好看 但請實際去了解奧修之於譚崔 是如何操作的?”
我持保留意見。
在我的洞察裡,我不相信一個蘊蓄豐厚的人文現象,只憑“如何操作”,就足以窺其真相。
這裡面還涉及我們根據什麼凝視點來詮釋的問題。
真相是深藏著的!它如何對意識顯露自身,離不開觀察者的觀察位置與論述脈絡。
真正的重點是:這類爭議多端的修行法是在什麼意義下被操作的?否則,手術台上的醫師,我們也可視其為開膛剖腹的劊子手。
其次,性騷擾構成與否,只對普那訪客所來自的“世界”成立。我網路查考了相關影片與報導,沒看見有哪一個台灣訪客是“被霸王硬上弓”的。只要你情我願,“屋內”的事,乃至“天體營”之類的community在參與者自由意願與共同默契下進行的事,又礙著了誰?圈外人根本沒有置喙的餘地。站在圈外的頤指氣使,反顯露我們不真能尊重多元價值。
這種圈內事若真會出問題。我想不出兩點:第一、無涉自由意志,而流於誘騙與強暴。第二、踰越“建立在私密性的共同體社區”而誤闖“俗情知見轄制的世界”,不預可知,這必然會衝撞並挑釁世界認知框架,而招致萬箭穿心的下場。
再者,葉兄沒有正視:我標題為何定下“人可教,命不可教”?不能把不同的脈絡混為一談。師父與弟子,世界與社區,這都代表著不同人類學情境的脈絡。所謂道德判斷,也不脫只是特定脈絡下的單一視角。這類受制“局戲”中的判斷,會依隨觀察者在不同“觀察位置”與“觀察方法”下帶來的“情境置換”,而生出各種交相摺疊的道德論述。
只要我們肯虛心正視一切人文經驗在本質上必然函帶的“摺疊性”,就不該輕易自陷“單一觀點”,而不見經驗在多重視角下交相映照的豐厚層次性與摺疊性。無視“局戲”的本質,而縱放自己挾帶“世界”裡的意識狀態,去進入一個“不藉世界性以運作的社區”,那就像衣冠楚楚進入天體營,卻驚駭於觸目所見者盡赤身裸體,而責其不知檢點。
道德本來就不是絕對的。不是每個人都得像日本人一樣選擇“切腹”來證明自己的羞恥心或責任感。
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下,就有不同的倫理。
葉兄強行將未可輕易界定的“他者經驗”納入自己認知框架而倍覺扞格不入,我覺得更該檢討的是我們對待“異己者”的態度,是否太陷溺於受制單一觀點的“線性邏輯”?人文的領域裡,從來不是以“單一邏輯”在運作的。真實的人性可能,必然函帶層次豐富的皺摺性。非“多元邏輯”的流動視角,不足以窮盡那層疊而生的“真相“與”深度“。
一個人,任憑再怎麼天縱英明,其凝視點,也只能是特定脈絡下的凝視點。
我必須說:
在豐富的人性層次中,永遠允許有千萬種凝視點在無盡虛空裡綻放自身的可能。
所以,我不會輕於論斷那不該被輕易論斷的!
星期二 14:45 · 讚 · 1 人
林蓁 志學兄所言甚是。我認為,奧修的教導在使人成為一個自由且真誠的愛神 :),在愛,或自由意願之下,人們如何對待身體和情慾關係,確與旁人無涉。某些恣意潑灑出的道德論斷,不過在反映其人對性與身體的恐懼和鄙視。是的,人有權基於任何理由選擇獨身或作為性多數的成員,但如果是因為抗拒人類的生物性,能否以此成就出美好的結果,是很可疑的。
星期二 16:52 · 讚 · 1 人
余寶寶 去想一想透過作愛來達到靜心的荒謬性
星期三 15:44 · 讚
余寶寶 您們說的超越道德 振振有詞 也難怪有錢人特別鍾愛譚崔瑜伽與換妻俱樂部
星期三 15:46 · 讚
余寶寶 以欲止欲 淫欲為道 聖人不為 本師如是 老子如是 孔子如是
星期三 15:47 · 讚
朱志學 葉兄所見差矣!欲何須止?生存、飲食、創作、休憩、鳶飛於天、魚躍於淵、以至花蕾的綻放........... 哪樣不是欲?它只是生命力的自然綻放。問題不在欲。問題讓欲給毒化的“自性見”。自性件來自頭腦,不來自無辜的“肉身”。
星期三 16:23 · 讚
朱志學 看事只看表面,佛法大忌!
星期三 16:23 · 讚
余寶寶 男人創的宗教創的法門 都只不過是玩弄女人而已
星期三 16:24 · 讚
朱志學 你太偏激了
星期三 16:24 · 讚
朱志學 非論學之道
星期三 16:24 · 讚
余寶寶 事實如此
星期三 16:24 · 讚
朱志學 我現在還願回應你
星期三 16:25 · 讚
朱志學 在這樣偏激下去
星期三 16:25 · 讚
朱志學 我只能合十而退
星期三 16:25 · 讚
朱志學 孔子有後代吧?
星期三 16:25 · 讚
朱志學 佛陀也有後代吧?
星期三 16:25 · 讚
余寶寶 志學老師 請拿出您作學問的真誠 去發掘事實真相
星期三 16:26 · 讚
朱志學 不必懷疑我的真誠
星期三 16:26 · 讚
余寶寶 孔子不搞譚崔 敦倫盡分 不淫人妻女
星期三 16:26 · 讚
余寶寶 本師如是 老子如是
星期三 16:26 · 讚
朱志學 真相的脈絡,有歷史發生的脈絡,有哲學理境的脈絡。我已說清。
星期三 16:26 · 讚
余寶寶 別忘了 清心寡
星期三 16:27 · 讚
朱志學 你現在抗拒的焦點沒釐清。我替你說出。
星期三 16:27 · 讚
朱志學 重點不在欲本身。你厭憎的是:
星期三 16:27 · 讚
朱志學 不分對象是誰、不論交情遠近的陌生性關係
星期三 16:28 · 讚
朱志學 假如這關係發生在恩愛的夫妻或相知相惜的靈魂伴侶,你還會有這麼大的憤激嗎?
星期三 16:29 · 讚
余寶寶 您顯然被奧修騙了 忠言逆耳
星期三 16:29 · 讚
朱志學 我自有分寸
星期三 16:29 · 讚
朱志學 我也沒亂搞男女關係
星期三 16:29 · 讚
余寶寶 但他們是性解放
星期三 16:30 · 讚
朱志學 我只是比你更細膩去體察真理深藏的面向
星期三 16:30 · 讚
余寶寶 孔子不是 本師是斷淫 跟奧修完全不同路
星期三 16:30 · 讚
余寶寶 奧修是歪理
星期三 16:31 · 讚
朱志學 真理之路,不是定於世尊一家。
星期三 16:32 · 讚
朱志學 得看脈絡
星期三 16:32 · 讚
朱志學 我沒贊同性解放。但禮教吃人就對嗎?
星期三 16:33 · 讚
朱志學 性若碰不得,我們生下來那天就該立刻自殺才是。因為我們正從欲而來。我們該譴責父母的淫蕩才是。
星期三 16:34 · 讚
朱志學 我們應恥於作為性慾的產物
星期三 16:34 · 讚
朱志學 但能這樣偏激嗎?
星期三 16:35 · 讚
余寶寶 譚崔是否是性解放 奧修是否是性解放 志學老師您可以進一步了解書中所說與實際上的狀況
星期三 17:06 · 讚
余寶寶 父母之性與譚崔性解放是完全不同
星期三 17:07 · 讚
余寶寶 志學老師 了解性意識性解放與譚崔瑜伽與奧修的見解 您一定要徹頭徹尾了解印度史 印度文化史 印度女權婦權 印度宗教史
星期三 17:09 · 讚
余寶寶 若有得罪之處 尚乞 志學老師海涵 南無本師悉達多尊者
星期三 17:11 · 讚
林蓁 行住坐臥,無不可以靜心,做愛如是。禪門馬祖少時靜坐,懷讓師磨磚點之,指打坐不能成佛,一如磨磚不能成鏡。說打坐是靜心的途徑是合理的,也是荒謬的,做愛如是。
星期三 17:54 · 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