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哲思手札 (2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同樣的話語,卻有不同的秩序與理性,這就是因著觀物方式的不同而決定出的感受性的不同配置,也就是話語的內部空隙(ecart)。

這空隙處形成“歧義”。

它帶來巴別塔式的語義分裂,卻也在更大的理性基礎上蘊生出豐富的語境,以渾涵凝蓄更多視域交融的疊影可能性。


細膩地對待“歧異”,本身就蘊涵了最大的理性可能。

洪席耶指出:

判斷正義與非正義或是對與錯,已經透露了此判斷所依據的理性,因此,透過對立面(contraires)之媒介,才可能認清歧義之理性。

話語中所標記的善惡區分,有用與無用的計算,合於其分或是無分——

此計算的理性模式與界限,透過其對立面之媒介~
也就是其所指稱為過錯 / 偏差者(le tort)的位置,從對立面,尤其是從被指認為過錯者,我們正可以看到主導階級所援用的計算理性之排除性。
6 小時前 · 讚 · 1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貴者在於“歧異”,而不在於“同一”。

很多所謂傑出人士,其無與倫比的卓越性就表現在“同一化”別人的精微掌控力量。政界如此、教育界如此、學術界如此,甚或情人間的愛慾糾葛、家庭裡的父權宰制、以至企業大老版麾下的血汗工廠盡是如此...........

可這些頂尖聰明、擅長控馭的腦袋,卻沒能以現象學的眼光洞見~

當異己者出現,並對自己形成芒刺在背的威脅,問題不見得是出在別人遠離“政治正確”的獨異動向,而很可能只是出在自己眼界的狹陋,以至無力窺見“歧義”背後的豐富性:

“歧義並非錯誤認識,因此不需要知識的補遺;
歧義亦非錯誤理解,因此並不要求詞語淨化。
歧義的情況是,在爭執說話內容的意義時,已經構成了話語語情境之理性本 身。而「話語之可能性條件」的整體,說明了人之所以是政治動物的基礎。”
讚 · · 分享 · 6 小時前在 Hualien 附近
Siyul Lu 和 Chih-yi Chang 都說讚。
Lin Ping 民宿大學
6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呵呵^^
6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民宿對我而言,形同史賓諾沙手中摩挲的一面鏡片。
聊供溫飽之需而已!
馬丁布伯說得好:
5 小時前 · 讚 · 1
朱志學 人而無它,不可生存;
但只有它,生存者不復為人。
5 小時前 · 讚 · 1
朱志學 這才是我辭職退隱的初衷^^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欲相見,我在悲歡交集處................

~木心

木心此話意蘊深微:

我間接從中體察了美學的相關課題~

那就是:美感經驗的發生條件為何?

更追根溯源地說:那交融於人與人之間的美學召喚與深秘觸動,如何而可能?

簡單說~

美感經驗,不單決定定於對象本身的條件,更決定於觀看者的視域縱深幅度。

這就牽涉:觀看的方式有否可能突破常規世界的拘限...........

另一個隱而未見的線索是:

我們的常識總誤以為先有經驗,而後有訴諸語言的表達。
卻不知一切經驗早在語言中被預先給定與模塑了!
更準確地說:
由於觀看方式全然具現於語言的使用方式,所以,一切的經驗早被內具語言中的觀看方式給塑型了!

以此而論,
作為經驗一環的美感經驗,也是在觀看者對語言的使用方式中被型構出來。

這意味,除非我們的經驗純屬本能的驅動而完全無涉於半點自覺,否則,根本不可能存在獨立於語言之外的“經驗”。

經驗是在語言內具的觀看方式中被型構的:

差別只在你用的是~

試圖“界定實在”的格式化語言;
還是恃之以“叩問存有”的詩意象語言。

若無法在受制觀看方式的經驗有所交疊,就不可能解開語言之謎。

於是,面對謎一般的生命景觀...........

我縱然可以以自己的語言向你展示我的全部世界,但是你進不來。

這就成就了“美”的發生條件:

它蘊生於一種經由視域的融合所形成的“品味的靠近”。

品味懸隔,再美的對象隨侍在側也置若罔聞;
品味相近,則忽逢幽人,如見道心。

何則?
相激相蕩,感而遂通,因成高山流水的知音............

阿芳對暴君式難以親近的卓教授,直到最後一刻,才豁然貫通,ㄧ悟而躍入前所未曾有的深入理解。

此所以我對朱少麟筆下人物的“相遇”,每一唱三嘆,鍾情獨深.........

以其“相遇”,每深及於靈命澆灌,而終能達成周浹遍潤的內在轉化...

此則木心何以有云:

“如欲相見,我在悲歡交集處................”

原來,

相遇,從來只發生在觀看方式從“我與它”過渡到“我與祢”的內在轉化中...........

人而無此相遇,又緣何以慰解人世的荒涼?

馬丁布伯於經典巨著“我與祢”一書,開篇題辭有云:

“人而無它,不可生存;但只有它,生存者不復為人。”

原來,一切連結的奧祕,都源自於語言中具現的兩種觀物方式:

我與它(I-it relation)& 我與祢 (I-thou relation)。

建議從這線索從新細閱我幫妳整理出的“燕子”語錄。

妳會更明白:真正發生在靈魂深處的相遇,是何等的奇蹟!

可是,這卻是“美”唯一可能蘊生的間隙:

那真正令人“擦身而過,熱淚盈眶”的詩意瞬間............

2011.11.1 午後哲思隨筆
讚 · · 分享 · 8 分鐘前在 Hualien 附近
朱志學 1.驟雨阻絕了我們的歸程。
2.我只是,沒辦法忍受下去的時候,再多忍一秒鐘。
3.他身邊的電腦藍光閃爍,此時看起來,多麼像是一幢過度侷促的櫃子中,幽暗的微光。
4.長大是一段過濾夢想的旅程,我回想到了十三歲時的氣慨激昂,那些幻想,那些狂想,人生中最美麗的莫過於擁有著千萬種可能性,而活到此刻,局面像是逐漸凝結的石膏,輪廓慢慢變得清晰,清晰也是好的,只是又帶著淡淡的心酸。
5.那需要多麼強悍的體魄和靈魂?
6.用命。跳到就要死了,就要死了那一秒,但是不害怕,不害怕就要跳進另一個世界,因為只有那個時候,才接近真正的跳舞。
7.像是有愛情從耳朵穿進去。
8.原來人對於自己所沒能擁有的,反而觀察更犀利,想像更直接,更接近天啟。
9.想要猛力地扼止什麼,扭轉什麼,最終所得是更巨大的疏離感與迷惘,那是意外的離心力量,那是知識份子式的憂傷。
10.因為在粗糙的地方,人非常容易受傷。
11.從來沒認輸,是因為心裡面那個聲音,燕子在我的心裡面,不管轉了多少彎,燕子記得路,什麼都忘了不要緊,跟著心裡面的燕子,就不會迷路。
12.讓這個世界多一點美,世界就多一點自尊,自尊的來源就是美。
13.不知道該去愛誰,不知道該去愛什麼,算不算是巨大的缺陷?那跟天堂有什麼關聯?
14.人文上的聰敏是另一種隔閡,在沒能開發、沒能開啟的知覺層面,我比他更接近一片荒原。
15.如果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為她所愛,為她所愛,就算這個人遠在天涯,那麼她就不是在流浪……
16.雙人舞者之間的關係,大概只有雙飛的燕子才能了解吧?
17.沒有什麼創作,精采得過自己的生長過程。
18.人尋找的,大致上是相同之處略遜於自己,欠缺之處又遠遠強過自己的人,最難忍受的,是遠遠遜過自己,或是稍稍贏過自己的人。
19.她是要我們想辦法找出自己的缺憾。
20.遺缺的人生,二哥轉而朝向自己補填,填得結實,她是我所見過最接近完美的舞者,只是完美成這樣,她不再需要任何人。
21.這是一隻極樂鳥的誕生過程,她雌雄同體,她什麼人也不需要;她非男非女,她跟誰都不相容。
22.我想我沒辦法欣賞這種寂寞的自由飛行。
23.人需要彼此澆灌。但她明明誰也不需要。
24.我們都是帶著缺陷的人,我們相遇在不同的迷惘裡,又在那麼驚聲喧譁中互補遺缺,只是為了完整,完整我們的路途……
25.原來美麗的晴朗不算完美,全部都是陽光,只會造成沙漠。
26.智者率先發現了一件事,原來他們這個時間無始無終,空間無邊無緣的國度就叫天堂。
27.如果天堂應該完美,缺少了缺陷,怎麼能叫完美?
28.羅德麥昆(Rod McKuen)的《海洋》
29.可憐的是,我們竟然渴望在這盆地擁擠裡聆聽浪濤。
30.Freddie Mercury
31.Sometimes I feel I’m gonna break down and cry, nowhere to go, nothing to do with my time, I get lonely, so lonely, living on my own.
32.Sometimes I feel nobody gives me no warning, find my head is always up in the clouds, in a dream world, it’s not easy──living on my own.
33.離開天堂,千萬請記得帶著點缺陷,讓你們懷念起天堂歲月的,珍希的祝福……
34.完全的完美是完全的頹廢,豐盛的人間,滿溢了磨難之必要,意外之必要,缺憾之必要。
35.傑瑞賈西亞的香煙與咖啡。
36.天堂就在你們和觀眾之間,就在舞台的最邊緣,那裡是一個天堂介面,你們跳多久就存在多久。
約於 1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37.我們的生活,沉悶、雷同,像是只有五個音階的琴鍵,要怎麼激盪出旋律?
38.原來我們是沒有故事的一代,我們是沒有美的一代,要說我無病呻吟,那我沒辦法上訴。
39.同命相依的趣味,我懷念起了那些群體作息中的虛情假意,虛情假意中的一絲真心,我並沒有與他們不同,都是在平淡中求生,追尋生活中點滴動人的細微處,等待著沉悶中小小的悲喜。
40.用細微的視力看進去,每一個人,原來都有他們一路的風景。
41.懵昧的是我,不甘平淡結果十分孤單,在孤單中困頓,尖聲抗拒細碎的折磨,我不懂得幸福,我欠缺了大量的苦難,忘記了我和別人所共同需要的,一點小小的慰藉和溫暖。
42.我想起了卓教授嚴峻的面孔,那麼憤怒地逼迫著我,去體會自己的人生,去將成長過程視為獨一無二的小宇宙,然後追求美,追求自尊,彷彿上蒼播種人間,為著就是收割美。
43.在悲歡交織中去面對缺憾,去漸漸了解上蒼所特別賜予妳的,深奧的珍希的祝福。
44.琴音不再,我仰天望去,沒有月色的夜,只有滿天和相思一樣淡薄的星光。
45.群居動物可以感受孤單,但只有人才會寂寞。
46.我並不認識這個人,從來就不了解他,卻笨拙地將心情託付於他。
47.我浪費了半生的聰明,我看得見千百種表情無數鐘點的電視和書污染的天空擁擠的大地,我看不見人情世故情欲交雜污穢中那一丁點以了解和溫暖照明的光亮,我懂得偽裝,懂得對抗,懂得藏匿,懂得拋棄、欺瞞、迂迴、揶揄、婉轉、哀傷,但不懂得原來愛是讓別人幸福的力量,不懂得美就是去愛一些什麼,去堅持一些什麼,去滿足昂揚伸展的渴望。
48.珍寶埋藏在深土裡,用盡一生的挖掘還是驚奇,是偶然也是幸運,我們生長在這個沉悶的,笑淚交織悲歡莫名的時代,快樂並且痛苦,快樂使人滿足,但是痛苦使人覺悟。
49.太多的感覺遮蔽了更多的感覺,太滿溢的生活壓抑了真正的生活,驚聲喧嘩,叨絮埋怨,只是因為不滿足,不滿足於只是存活著,追求生命之中至美的渴望始終莽撞,左衝右突,百轉千迴。
50.嘹亮的無聲之聲來自遠方也來自心裡,心裡面那一隻燕子,從沒停止過它的細語呢喃。
51.在心房的最深處,我們都只有一雙翅膀。
52.我與他人溝通以精準的語言,瀰天蓋地的語言,精準同時失真,原來模糊更能容許大量的想像。
53.那是真正的寧靜,要先經過喧嘩才能體會的寧靜。
54.煙絲繚繞中流水年華洩洪一般地沖過腦海,我回想起歷歷在目的那些轉瞬陰晴,那些圓缺無常,又發現大聽最遠端那盞聚光燈多麼像月光。
55.真的接近了,是結束的時候。
56.有限的生存,夢想著經典與永恆,我的肉身不夠堅強,精神不夠豐滿,告訴你一個秘密,一直想寫作,但從來沒動筆,是因為我知道,那還是逃脫,藉著彷彿遠離塵俗的方式逃脫我自己,這麼說非常含糊吧?我找不出更精準的語言,模糊來說,都是因為寂寞,只是需要一點點物質就足以生活,但為什麼總是覺得缺了大量的愛,大量的愛?所以開始非常希望多了解別人一些,多被人了解一些,期望著一個用了解和希望照亮的世界,那才是真正的美。
57.天堂路上充滿了荊棘,注定要流些血液,掉些淚水。
58.我為你而跳,龍仔。你可曾聽見,我的聲音?
59.Saint-John Perse的法文詩作
60.當下看得見妳生命中最美的風景,不用在回憶中去追悔,那就是幸福。
61.為掌聲所追求的經典與永恆有多麼單薄,在光陰的洪流中,真正的損失,和真正的收穫一樣稀少。
62.因為空氣稀薄,他將揮舞得更強壯,那是自由飛行。海風中我彷彿再一次見到了卓教授所扮演的燕子,穿越千山萬水,有時找到了同類,有時又單飛,但飛行從沒停歇,終於成就了一條路途,專屬於自己的風景,那是自尊,因為自尊,所以美。
63.冬末的寒風中,從我的內在深處,漸漸釋放而出了暖流,原本就屬於我但卻等待了一生的東西。我依稀見到了我的輝煌的、輝煌的天堂之路。
約於 1 分鐘前 · 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您說:

“物理學家想找出可以解釋宇宙一切現象的規律、規則,
我會覺得不用了,不是一切都該「合理」「有規則可循」「可解釋」的。
我只想對萬象保持好奇或驚異或讚嘆或敬或畏或視之為常;
只是,在切身的人事方面,要沒有無常之感,很難啊。” ~from 貞貞

我有一個感觸:

我們的“信任”被自認能透過因果掌控世界的頭腦給毒化了!
這一刻很美好,於是頭腦就對這“美好”形成一個框架,接著就是是狂妄地想用此框架來“同一化”下一個片刻,就好像下一個片刻有義務或因果的必然性要服膺於當下這個片刻的“美好”。

就某個隱微的意義而言,無常感正是建立在某種立基於“同一性”思路與“絕對性”框架的信仰:
這類心智,無可救藥地信仰絕對、信仰完美,並進而依侍此“絕對信念”或“完美主義框架”來面對不可測的浩瀚法界...................

這就埋下了“無常感”的因子..........
當變動中的存有,在無盡的交疊翻覆中展現自身流衍無住的紋跡;
這對立基於“同一化”的頭腦本身,就是最大的挫敗。
因為變動中的“存有”,不盡然都符應它所界定並試圖予以同一化的“世界”...............

周遭人事關係,若僥倖未曾失控地服膺我們對“絕對性”的要求,我們就含笑點頭地投射出我們的信任;可一旦事與願違,舊有世界為著某種未及防堵的意外而露出裂隙、甚或淪於徹底崩毀,我們遂不免橫生被出賣的忿怨,而自此背負再無法信任的陰影。

但這是信任嗎?
“存有自體”理當與自己的頭腦構作的“心智世界”達成“同一性”的連結嗎?

我忍不住想及法國大思想家雅克·德里達一段洞見:

“我們所有的愛都是不可能的。”(德里達顯然是意指:建立在符合頭腦“絕對性”要求的愛)

生活就是這樣,它絕不容許我們渴望的那種愛始終得到實現並完全擁有之。
  
生活是甜蜜而憂傷的:獲得和失去、喜悅與痛苦總是交織在一起的。

絕對之物只存在於心智的構作裡面。

試問:生活本身裡面,可存在~

絕對的甜蜜?
絕對的憂傷?
絕對的獲得?
絕對的失去?
絕對的喜悅?
絕對的痛苦?

不!這從來不會是生活“本身“!
它只能是頭腦投射出的信念:看似儼然神聖,卻不掩幻象的虛矯本質。

真正的生活本身,無此“絕對”。
生活“本身”是哀樂相生、悲欣交集、萬感哀迫、虛實疊影的。
拘役於一廂情願的“絕對”信念,形同是拒絕接受生活自身。

這種信念,不論看起來多神聖崇高,都只會阻擋我們靠近“真實”的生活現場。

所以,假如信任的基礎是建立在相信“生活自身”的運行有邏輯的必然性要符合我們的“絕對信念”,不預可知,這種脆弱的信任,命定隨時被不可測知的因緣給顛覆。
只因
這種信任是~
建立在對“存有自體”的“不接受性”上頭。
建立在對一切潛在變動的抗拒。
建立在貫徹我們的同一性思路。
建立在我們狂妄地誤信:可以把心智構作的“絕對”理念強行套在“存有自體”上頭。

可存有本就是不受因果律羈勒的大化流行,不斷地幻化生成就是它的本質。
天地間,只有人類的心智,無視其“不確定性”而妄想以絕對確定的理念、信仰或拘役特定意識型態的認知框架來控管那不可預測、不可界定、卻隨時猝然遽臨的“深淵經驗”...........
這種信任,有其根本的脆弱性,因為它未能觸及真實的存在,它信任的是頭腦虛構的絕對性、確定性與可控管性。
真正有力量的信任,是信任存在的“變動”自身,信任不斷在遷滅流轉、幻化生成中的大化流行自體........

所以,我的結論是:

學會放棄~渴望“絕對”之物;
學會接受~“生活”本身。
面對浩蕩的法界緣起.............
一切信而“任”之。

重點是“任”(Let go)字~

信,不是“信其不變”, 而是信其“無法不變”。
任,不是“縱容我執”, 而是“縱浪大化”、“隨緣自在”.........

這意義下的信任,正因不是立基於世界,而是植根於存有自體,所以格外柔韌而堅強。

這讓我們的信任更增添一分強悍地韌性與屈伸自如的柔軟度。

尼采說得好:

“我認為人類所有具有的偉大天性,是對命運的熱愛。無論未來 過去或永遠,都不應該奢望改變任何事物。他不但必須忍受一切事物的必然性,並且沒有理由隱瞞它-你必須愛這項真理……~《瞧!這個人》

這很接近我的意思。

尋求歸屬、尋求絕對、尋求完美、尋求永恆.......
聽來再合理不過,卻是修行人要克服的最大迷妄。

這些尋求,說穿了是在尋求一種可被控制的確定性。
但存有的真相正是其“不可控制性“。

若符合“我執“才有歸屬感,這歸屬感何其脆弱?
生命原就充滿悖逆我執的異質性存在,例如,癌細胞吞噬身體時展現的巨大活力............

修行之難,正展現在一個人如何毫無抗拒地接受異質性的存在......

真回到家,那就是~到處不住到處住,處處無家處處家。

所謂:虛而待物,隨遇而安。

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謂:乘天地之正,以御六氣之辨...........

此則尼采所云:“愛你的命運”...............
亦即,通過全然的“臣服”中,達到與命運的全然合一。
當一切異己性存在,也都能信而“任”之,自能應物而無傷........
這正是陶淵明“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所以可能的覺悟基礎。

尼采“超人哲學”中的理想:

"凡是必然的,都無傷于我。愛命運是我本性中的精髓。"

“愛你的命運”~
正是在這意義脈絡下,獲得了深刻的理解!

這彷若希臘神諭的斷言,
以一種截斷眾流的氣魄,
直接向望之暈眩的“存在深淵”,召喚一股純然“非世界性”的力量:
那正是在莽莽蒼蒼的大化流行中
與全然“屬己性”的命運冥合為ㄧ,
才可能發為血氣動蕩的“力量”~the power of oneness...........



志學合十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看見的」,不等同於「被看見的」:從觀看的方式延伸出的哲思零縑

朱志學
‎2011.10.19 哲思手札

約翰伯格在其“觀看的藝術”第一章裡說及:

「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世界。」

這話著實洞見深銳,我看了倍覺激賞^^

沒錯!

觀看不僅先於語言而存在,觀看建構我們自身的生活世界。
同時,觀看還具有雙向性,一旦我們開始觀看,我們便同時被我們所觀看的事物觀看,我們活在「看」與「被看」的世界裡:

我們在「看」與「被看」連續不斷的視覺運動中,借助語言的描述形成“鏡像”,並據此“鏡像”去建構我們存在的世界~即便我們所「看見的」,不等同於「被看見的」。

這意味:

經由光線投影於視覺、並進而經由語言型構的鏡像,世界據以成形。

可弔詭的是:

世界包圍著我們。
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著間的關係卻從未確定、也無以確定。

這裡面隱伏著很深的現象學訊息~

原來

“現象學的返觀“就來回梭巡於這從未確定的關係:
它具現自身為一雙“邊緣的眼睛”~

諦觀“世界”與世界無法包攏的“未定域”,以一種流動的凝視..............

就在這“不可見”的凝視中:

遮隱於世界裂隙的“未定域”,始而波光瀲灧地泛漾於存在深淵的旋流之上,若存若亡......

存有自世界裂隙現身的ㄧ刻,就是真正的力量“現身”的一刻。

這自詩意瞬間橫空迸生的力量,是毀滅一切世間建構,卻也是生命據以救贖自身的力量......

寒山詩云:此時迷徑處,形問影何從?

巴舍拉現象學的洞見紹諭我們:

moment of poetic..........
豈非就是接通世界與存有的一條祕徑?

借紅樓夢妙玉頗具形象性的描述:
世間所趨附奔競的一切....
對一個深於詩意瞬間而以之為棲居之所的“檻外人”............
卻視其為窮途末路,無足流連..........
他只保持冷然的凝視,並毫不留戀地選擇從鏡像世界告退..........

只因他心眼雪一般清亮:

真想叩問存有~
那迷離閃爍而跡近神諭的奧蘊...........
那翩若驚鴻、矯若遊龍的存有紋跡........
只以一種概念無法捕捉的“零度影像”與"拓樸流形"........
悄然凝蓄
並幽幽蘊生於
詩意的沈思........


讚 · · 約 1 小時前在 Hualien 附近
彭榮邦說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貞貞:

"the eternal floating of Being in itself"
不是出自哪本書。
它是我自己擬的。
試圖傳達不斷在幻化生成中的“大化流行”............
很欣慰您覺得我譯寫得不失貼切^^

底下這段體會,完全就是我用另一描述方式所試圖表達的。

“無法被箝制於因果律的智思給把捉..........

寫在紙上,我想問老師的問題之一:
我認為,若是「徹底的」無常,就不存在因果律,
但佛教講無常,也講因果……。
我覺得因果,是人類「智性頭腦」所要求對現象的「合理」解釋。

根本來說,大化流行,不需合乎(受限)人的心智要求。

難隨順自在,難的就是:
人們常無意識地基於因果律,對一切發出「為什麼」的疑問?
用過去的經驗,因果地推算未來,在希望與恐懼中擺盪,錯失安住當下的「穩」。



大化,可名之為「空」,這個空是
此空,非死寂之空、非斷滅之空、非概念化之空,而是生機悍肆、酣暢飽滿的空......
對,我覺得是富有生機和飽滿的。


Religion is the search for lost intimacy
對什麼的 intimacy,
對大化,對Being in itself。
宗教性的人,皈依的是存有,不是狹義的人間宗教。
.................

「免於世界轄制」是跳脫分界,不意識到主客體存在的時刻;
可以說你我合一,可以說你我於存有中合一。


我發現您的悟性絕高。
雖然不熟習這些哲學名相,卻體會得甚為精當。
我不意外!
這些名相飽染著存在的滄桑,它屬於秋天的心境,是遍歷衰遲暮年的老靈魂方可能承接得住的“晚期哲學”。
它注定不是盛顏如花、青春洋溢的年輕生命可能體會得到的!
而您正好因緣具足地醞釀了適足承接此理解的存在情境。
是存在情境支撐了我們的悟境。

關於無常與因果,都是受限四維時空的觀物方式。

首先,真活在詩意瞬間,刻刻都是eternal now!因為時間在詩意瞬間中消失了!沒有時間,也就不會有無常之感,每一刻都是凝結於剎那的永恆。永恆在此由長度的綿延概念,轉為深度的意象。

其次,真深入即色之空,自然從單線邏輯的拘役中解脫,而不受制特定預設推演出來的因果關係。
事實上,我們的腦子,早就被因果律設定好了!
我們口中的理性,都擺脫不了因果律的影子。
因果律是受限單線邏輯的思維框架而演化出來的“觀物方式”。
所云世界,正是由此觀物方式所型構的“俗情知見”。
也正因為我們的頭腦,自無始以來,早被馴養並規訓為只能通過因果律來認識這個世界,才會有那麼多人迷執於找出任何事件的原因。
猶不僅此,更具野心的哲學家們據此要推溯出不可見的“第一因”,宗教徒也據此要找出上帝,甚或跨越生死要推論出三世因果。
在我看來,這都只是喋喋不休的頭腦虛構的知見。
是不究竟的哲學與宗教。
這些鎮日解人迷津卻對自己的觀看方式缺乏省察的昏睡者,甚至分辨不出什麼只是“權說”的方便法門,什麼才是“開權顯實”以入於圓實教法的究竟法門。

我在一部小說看到一則對話,煞是發人深省:

“假如在因果律之上,存有一條世界構成的法則或運行的原理,而這條原理,卻是跟因果律不相容,甚至悖反的呢?”
“你是指那些跟常識不符的現象?話說回來,假如世界的真相是這樣,我們被因果律設定好的腦子,有可能認識或發現那條原理嗎?”


接下來得連著忙幾天!
暫且打住。


秋意漸深

順祝

秋安




志學匆此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學手記:對存在最精確的認識,來自我們對真實之外事物的觸碰與接近。
朱志學寫於 2011年10月15日 1:09
當我說真實,我知道我落入無法解釋的世界。真實這概念如此諂媚--對存在最精確的認識,來自我們對真實之外事物的觸碰與接近。 --瑪格麗特.尤瑟娜(Marguerite Yourcenar)
讚 · · 10月11日 18:34 在 Hualien 附近


Porsche Lin 、蔣鵬、鍾丞宗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寫得太好了!完美的現象學體悟^^
10月11日 18:36 · 讚 · 1 人


Porsche Lin 說了就不算完全真實了....
星期三 8:32 · 收回 · 1 人

朱志學 真正的真實,無法同一化於用以解釋真實的概念。真實,只是一神祕的X.............是色外之空,是無法界定、無法化約、無法規訓的“他者”,惟“遊心於物之初”者,庶幾近之!
星期三 11:28 · 讚 · 1 人


Porsche Lin 就是類似禪宗所云:「但說一物便不中」吧!
星期三 11:29 · 收回 · 1 人

朱志學 這話只是點出結果,卻未揭示其所以然!
星期三 11:31 · 讚 · 1 人



Porsche Lin 是啊,感覺怎麼能完全用語言或文字呈現呢?
說「但說一物便不中」的同時,其實仍離真實有一點點距離....
星期三 11:33 · 收回 · 1 人

朱志學 所以這時就需要充滿皺摺性、曖昧性、摺疊性的“詩“的語言,而非建立在同一化與單線邏輯思路的概念語言,才可能有所表達,又曲盡幽微之妙理!
星期三 11:37 · 讚 · 1 人

朱志學 禪宗十牛圖,就是絕佳的示例^^
星期三 11:38 · 讚

朱志學 「尋牛」

茫茫撥草去追尋,水闊山遙路更深。

力盡神疲無處覓,但聞楓樹晚蟬吟。

「見跡」、

水邊林下跡偏多,芳草離披見也麼?
縱是深山更深處,遼天鼻孔怎藏他?

「見牛」

黃鸝枝上一聲聲,日暖風和岸柳青。

只此更無回避處,森森頭角畫難成。

「得牛」

竭盡神通獲得渠,心強力壯卒難除。

有時纔到高原上,又入煙雲深處居。

「牧牛」

鞭索時時不離身,恐伊縱步入埃塵。

相將牧得純和也,羈鎖無抑自逐人。

「騎牛歸家」

騎牛迤邐欲還家,羌笛聲聲送晚霞。

一拍一歌無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忘牛存人」

騎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閑。

紅日三竿猶作夢,鞭繩空頓草堂間。

「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盡屬空,碧天遼闊信難通。
紅爐焰上爭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返本還源」

返本還源已費功,爭如直下若盲聾。

庵中不見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紅。

「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來,抹土塗灰笑滿腮。

不用神仙真祕訣,真教枯木放花開。
星期三 11:41 · 讚 · 1 人

朱志學 詩的奧蘊:惟在叩問存在~那立基於對象化、同一化的概念語言所無法界定、標注、化約、縮減、規訓、並予以成功捕捉的Being in itself.........
星期三 11:44 · 讚 · 1 人


Porsche Lin 『充滿皺摺性、曖昧性、摺疊性的“詩“的語言,而非建立在同一化與單線邏輯思路的概念語言』說得好啊!

以專業術語來說,就是要用右腦啦....^^
星期三 11:46 · 收回 · 1 人

朱志學 很接近。吉爾泰勒這場演講也就左右腦區分點出了相關線索:http://www.youtube.com/watch?v=-inPDyTx-o8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Jill Bolte Taylor
www.youtube.com
吉兒泰勒(Jill Bolte Taylor)因為哥哥被診斷出有精神分裂症,日後決定投入研究人類腦部科學。吉兒神為一位腦神經學家居然親身經歷過一次腦中風。199⋯⋯更多
星期三 11:49 · 讚 · 1 人 ·



Porsche Lin 個人覺得十牛圖的境界更高。
到底是人馴服牛?或是牛馴服人?或者兩者相忘?
在意識與無意識的融合過程中,大腦與身體間的交互作用與能量的變化層次間所帶來的感受,只怕連語言都難以喻之。
星期三 11:54 · 收回 · 1 人

朱志學 十牛圖境界當然更高。神祕經驗不等於就是明心見性。嚴格的開悟哪只是明心見性即夠?真正的“內在轉化”,不是只由左腦移向右腦,右腦只是讓人得以逼近理性無法抵達的神祕經驗(拓樸空間),還得進一步由右腦上揚至一個左右腦皆可出入自在卻無以名之的X點。這近於金剛經所說:不住相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星期三 11:58 · 讚 · 1 人

朱志學 左腦只是機器。一部極盡精密也非常好用的機器,但操作不當,我們就被它反控。更可怕卻觸目可見的結果是:人的生命自體也逐步走向機械化,變成一具“人面衣冠”的機器。同機器相處在一起倒不成問題,問題在:我們自己不能也跟著變成機器。
星期三 12:06 · 讚 · 1 人



Porsche Lin 完全同意,神祕經驗只是經驗、只是過程。
不少修行者、追尋者即失敗在這個階段。
個人猜想,明心見性時已無對錯、亦無好壞、非法非非法,一切了然。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
星期三 12:08 · 收回 · 1 人

朱志學 林兄所論精當。這就是臉書一大堆泡沫般旋起旋落的心靈導師所墮陷的狂妄與偽善。他們真以為自己已然抵達開悟,而不吝有以教人。可這種“慈悲”的後果,只會淪落為“斷人彗命”而不自知。更遑論那些假靈性與宗教之名騙財騙色的神棍..........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學手記:關於“惡的平庸性”
朱志學寫於 2011年10月15日 1:24
在政治與道德事務方面沒有所謂的服從。服從這個詞,唯一可以適用於不是奴隸之成人的地方,是宗教領域,在宗教裡,人說他們服從上帝的話或命令。

對那些參與者或服從命令的人所提出的問題,絕不應該是「你為什麼服從?」而是「你為什麼支持?」

~漢娜阿倫特讚 · · 10月10日 14:42


蔣鵬和 Siyul Lu 都說讚。

朱志學 「你為什麼服從?」是存在場域的錯置(misplaced),亦即,把只適用於宗教語境的關係錯置到“人間世”的語境;這問話,形同預設了人根本沒有自由意志,而只能將一切行動推諉於客觀形勢。「你為什麼支持?」則召喚出全然不同的發言位置;它質問的是:你為什麼放棄成為自由的義務,而去支持並強化一個逼你無法與自己和平共處的“結構性宰制”~那建立在“無人之治”的機關統治(rule of offices)”
10月10日 15:09 · 讚 · 3 人


石佳儀 志學,我好喜歡這段註解喔。關於發言位置的注解
10月10日 15:34 · 收回 · 1 人


在每個官僚系統中,責任的移轉是每天的例行公事,而如果想以政治科學用語來定義官僚制度,也就是官僚制度作為一種統治形式--機關統治(rule of offices),相對於一人或少數人或許多人的人治----那麼不幸的,官僚制度就是無人之治,正因此之故,也是最不人性,最殘酷的統治形式。但在法庭上,這些定義是沒有用的。因為回答:「不是我,而是系統做的,我只是當中的一個齒輪,」法官馬上就會提出下一個問題:「那麼請問,為什麼在這情況下,您會變成一個齒輪,而且繼續當齒輪?」

from 漢娜阿倫特讚 · · 10月10日 13:21


Siyul Lu 、李志元、 Amy Kuo 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這問法近於康德。等於是逼問在巨大的倫理張力下放棄思考的“平庸者”:人在任何情境之下,都有成為自由的義務,你卻為何出賣自由而讓自己變成一顆齒輪~~~一顆在系統、體制、機器與結構化的權力宰制關係下“不由自主的主體”:亦即,那與原初性情無法坦然相處而疏離存有本源的“異化性主體”?
10月10日 13:33 · 讚 · 2 人



孟子以“四端之心”捻提的“價值自覺意識”,立足於不受世界規訓的“原初倫理”:一種坦然與自己相處的性情傾向,與自我交流,亦即我和自我進行那無聲的對話。這樣的倫理,來自不可界定的“他者”,而非已然“對象化”卻不自見其蔽的“主體”。以是,不但與列維那斯義下的“他者倫理”無所扞格,反而遙相呼應。

前者猶自渾函凝蓄於同體共在的“性情”,所以“雍容大度”;
後者已然遺忘存有的召喚而疏離於性情之本源,乃墮陷於“以理殺人”而不自知。

這點深值再細究下去!讚 · · 10月10日 13:19


Siyul Lu 、林彧和李志元都說讚。


石佳儀 志學,我決定在自己的電腦,另開一個檔案,把你的閱讀註解給存檔起來了。孟子和列維納斯,以及,也正好是我閱讀時的感覺,但沒有將之做清楚的連結.....
10月10日 15:39 · 收回 · 2 人




朱志學
未參與納粹者的判準是不同的:他們自問,要是做了某些事情之後,如何還能和自己和平共存、心安理得的活著;於是他們決定最好什麼都不做,不是因為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好,而只是因為唯有這樣他們才能活的心安。

也因此,當他們被迫參與的時候,他們會選擇死亡。
更直接的說,他們拒絕謀殺,倒不是因為他們還牢牢守著誡律「汝不應殺人」,而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和成為謀殺者的自己共存。

這種判斷方式的前提不是高度發展的智慧或複雜的道德省思,而是一種坦然與自己相處的性情傾向,與自我交流,亦即我和自我進行那無聲的對話,而這過程,自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以來,通常就稱之為思考。

from 漢娜阿倫特讚 · · 10月10日 13:00


Siyul Lu 說讚。

朱志學 “不願意和成為謀殺者的自己共存。”、“坦然與自己相處的性情傾向”:漢娜說得簡練、精當又傳神。漢文化的哲學語境則視此為“良知”的躍動:一種與自我交流,亦即我和自我進行那無聲的對話的價值自覺過程。
10月10日 13:03 · 讚 · 2 人

距今45年前《紐約客》雜志所發表的漢娜·阿倫特的系列報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篇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

艾希曼就是這樣一個“好人”,他服從命令,盡職盡責,是好丈夫、好父親;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陳詞濫調他根本不會開口”。阿倫特問自己:為什麼像納粹這樣的政權,恰恰是靠艾希曼這樣的既膚淺又平庸的“好人”來支撐、來維持的呢?於是她想到了“平庸的惡”這個詞。她說:“惡一向都是激進的,但從來不是極端的,它沒有深度,也沒有魔力,它可能毀滅整個世界,恰恰就因為它的平庸”。在她看來,艾希曼完全不像一個想像中的惡魔,一個沒有心肝的人。她望著站在玻璃盒子裡的艾希曼,覺得他最多只能算是一個“小醜”。

但正是“平庸的惡”這幾個字,讓諸如艾希曼這樣的人的這種惡,永遠記在了人們心裡,知道哪怕再殘暴的惡,也是由一些“平庸者”來實施的,因為這些人很膚淺,不思想,“沒有陳詞濫調他根本不會開口”。讚 · · 10月9日 21:08


Siyul Lu 、石佳儀、林旻昌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我所說的平庸的惡,的的確確是在嚴格的事實層面上,特指在審判過程中,從某個人的臉上就能看出來的東西。艾希曼不是伊阿古,也不是麥克白,在他的內心深處,也從來不曾像理查三世那樣,“一心想作個惡人。”除了特別勤奮地工作,以便獲得個人的提升外,他根本沒有任何動機。就這種勤奮本身來說,並不能說是犯罪;他永遠不可能謀殺上司,以繼承其職位。說白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正因為缺少想象力,他才會連續幾個月坐在那裡,對一個審訊他的德國猶太人滔滔不絕、大說其心裡話,一遍又一遍地解釋為甚麼他只是納粹黨衛軍的區區一個中校,而他之所以沒有被提升,錯誤並不在他。總的來說,他對所發生的一切非常明白,在對法庭的最後陳述中,他說道,“要對(納粹)政府制定的價值標準進行重新評價。”他並不愚蠢。他只不過是沒有思想罷了――但這絕不等於愚蠢――惟其如此,他才變成了那個時期最大的罪犯之一。"
10月10日 3:09 · 讚 · 2 人

朱志學 如果這算得上“平庸”甚至滑稽的話,如果一個人懷著世界上最美好的意願也不能從艾希曼身上找到任何殘忍的、魔鬼般的品性的話,那麼這甚至都不能說是常態。按照常理,一個人絕不可能在面對死亡,甚至已經站在絞刑架下時,卻甚麼也不考慮,而只是在思考他在葬禮上聽到的對他一生的評價;而這些“高貴的言詞”當然也不可能遮擋其行將就死的現實。這種對現實的隔漠、這種無思想性(thoughtlessness),遠比人類與身俱來的所有罪惡本能加在一起,更能引發災難和浩劫――事實上,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從耶路撒冷獲得的教訓。
10月10日 3:11 · 讚 · 4 人


石佳儀 http://www.wretch.cc/blog/swntpu/1176615,志學,跟你分享一小段的書摘。

【書摘】責任與判斷
www.wretch.cc
「責任與判斷」,這一本書,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讀讀。 在「助人,專業,主體」的相關思考中,「順服性」的放置脈絡,比較不是指向「接受者」的順服性;正好相反,我指的是「給予方」的順服性。譬如,助人工作者依循標準作業流程,又譬如在高等教育的工作環...
10月10日 11:57 · 收回 · 3 人 ·


「責任與判斷」
,這一本書,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讀讀。

在「助人,專業,主體」的相關思考中,「順服性」的放置脈絡,比較不是指向「接受者」的順服性;正好相反,我指的是「給予方」的順服性。譬如,助人工作者依循標準作業流程,又譬如在高等教育的工作環境裡,面對評鑑制度底下的教師專業自主如何展現?在這當中,相對關係中的「給予者」,面對制度時不得不的順服,似乎是一個難逃的現實。

底下是幾個書上的段落,漢娜鄂蘭用不同的方式,觸及到「順服性/思考/判斷」的議題。引出來,跟大家分享。

***********************************
未參與納粹者的判準是不同的:他們自問,要是做了某些事情之後,如何還能和自己和平共存、心安理得的活著;於是他們決定最好什麼都不做,不是因為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好,而只是因為唯有這樣他們才能活的心安。也因此,當他們被迫參與的時候,它們會選擇死亡。更直接的說,它們拒絕謀殺,倒不是因為他們還牢牢守著誡律「汝不應殺人」,而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和成為謀殺者的自己共存。這種判斷方式的前提不是高度發展的智慧或複雜的道德省思,而是一種坦然與自己相處的性情傾向,與自我交流,亦即我和自我進行那無聲的對話,而這過程,自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以來,通常就稱之為思考。(95-96)

在每個官僚系統中,責任的移轉是每天的例行公事,而如果想以政治科學用語來定義官僚制度,也就是官僚制度作為一種統治形式--機關統治(rule of offices),相對於一人或少數人或許多人的人治----那麼不幸的,官僚制度就是無人之治,正因此之故,也是最不人性,最殘酷的統治形式。但在法庭上,這些定義是沒有用的。因為回答:「不是我,而是系統做的,我只是當中的一個齒輪,」法官馬上就會提出下一個問題:「那麼請問,為什麼在這情況下,您會變成一個齒輪,而且繼續當齒輪?」(82-83)

在政治與道德事務方面沒有所謂的服從。服從這個詞,唯一可以適用於不是奴隸之成人的地方,是宗教領域,在宗教裡,人說他們服從上帝的話或命令。(99)

對那些參與者或服從命令的人所提出的問題,絕不應該是「你為什麼服從?」而是「你為什麼支持?」(99)



朱志學 這段分享太棒了^^句句珠璣呀!
10月10日 12:36 · 讚 · 1 人

朱志學 我越來越讚歎漢娜阿倫特,難怪海德格會抗拒不了這位靈彗過人又生得明眸皓齒的美麗女學生!一度靠攏納粹的海德格甚至顧不得漢娜是猶太裔了......
10月10日 12:42 · 讚

朱志學 這又是人性深處折疊出的驚人皺摺
10月10日 12:43 · 讚 · 1 人



朱志學
德國哲學家漢娜.阿倫特提出的著名概念。所謂“平庸的惡”,就是指以“職務行為”作為借口,執行上級的錯誤命令犯下的罪行。與“平庸的惡”相對的概念是“極端的惡”,也就是那些天生邪惡的壞蛋的作為。製造“平庸的惡”的人,往往是一些平素淺薄之徒,他們自願放棄獨立思考和判斷,放棄對抗邪惡的權利,心甘情願地依附於非正義的體系。和“極端的惡”不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可能是一個“好人”,好父親,好丈夫,好同事和好鄰居。但是,漢娜.阿倫特認為,正是這種“平庸的惡”,“它可能毀滅整個世界”,“由於它就像一棵毒菌,在表面繁衍生長”。讚 · · 10月9日 21:01


Siyul Lu 、彭榮邦、林旻昌以及其他 8 人都說讚。


Ming Wei Teh 借@@
10月9日 21:05 · 讚


石佳儀 志學,最近這一年來,我讀著漢娜鄂蘭的書,被其觀點吸引。呵呵,漢娜好像也是你的好朋友啊......
10月9日 22:31 · 讚 · 1 人

朱志學 我對跟海德格學術脈絡有關的人物,一向格外留意。漢娜鄂蘭(我習慣簡體書譯名的漢娜阿倫特)就是我的藏書涵蓋的重要範圍之一。
10月9日 23:03 · 讚


石佳儀 原來如此啊。呵呵,海德格也是你的好朋友。
10月9日 23:07 · 讚

朱志學 是呀!為了更深地把握余師背後錯綜交織的哲學脈絡,兩年來的閱讀版圖擴張了不少:舉凡史賓諾沙、康德、叔本華、尼采、胡塞爾、海德格、巴塔耶、巴修拉、馬賽爾、馬丁布伯、布朗肖、海德格、萊維那斯、德勒茲、德里達、本雅明、梅洛龐蒂、卡謬、沙特、羅蘭巴特、柏格森、高達美、福柯、阿多諾、哈伯瑪斯、韋伯、以賽柏林、舒茲、拉康、齊澤克、阿倫特、克里斯蒂瓦、庫比特、阿蘭巴迪歐、沃格林、列維施特勞斯、布迪厄、鮑德里亞、李維史特勞斯、榮格、坎伯、齊格蒙特鮑曼、齊美爾、柄谷行人、西田幾多郎、西谷啟治.......都是我的“好朋友”^^
10月10日 0:23 · 讚 · 4 人


石佳儀 志學,你真是太神奇了,有這麼迅速和大量的閱讀以及理解。我的好朋友,沒那麼多呢。最近才買到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可不知什麼時候才有時間打開書閱讀。
10月10日 11:47 · 讚

朱志學 所以我才把營生的工作時間壓縮到平均每日不到三十分鐘,就是為了好好消化這兩百年來跨度驚人的學術飛躍。只覺一天48小時都不夠讀書思考寫作,哪還有時間教書?
10月10日 11:58 · 讚 · 1 人


石佳儀 你這樣的選擇,需要極大的勇氣,或說是決斷吧。也許是這樣,漢娜關於思考的空泛,以及看重個人的自由抉擇,很能與你的生活相呼應。
10月10日 12:01 · 收回 · 2 人

朱志學 嗯!談不上勇氣。單純是少負道氣,終與俗違。此則陶潛歸去來兮前序所云:“飢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所以,我選擇從世界退離,無非只是如魚得水般地回歸江湖,在安靜的閱讀與思考裡,找回只有在孤獨裡才能觸碰的親密.........
10月10日 12:18 · 讚 · 2 人

朱志學 理解漢娜越深,我就越尊敬這位了不起的女哲學家。不愧是海德格的得意門生^^
10月10日 12:30 · 讚 · 1 人


石佳儀 志學,少負道氣,終與俗違,為何能夠如此呢?每當我要跟一些朋友說起你以及你的莊園,我大抵會說,莊園主人是一個活在現代的古代人。你提到陶淵明,我似乎有了另一個理解的通道.......很想把國高中那時極為喜歡的桃花源記重新找來讀讀。
10月10日 15:32 · 收回 · 2 人

朱志學 為何能如此?因為:五嶽歸來不看山,曾經滄海難為水呀^^
10月10日 15:48 · 讚 · 3 人



朱志學
平庸是時代的危險所在~尼采讚 · · 10月9日 20:10


歐小歐和蔣鵬都說讚。

朱志學 ‎1961年,曾在納粹德國擔任高官的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審,阿倫特作為《紐約客》的特派記者前往報道,最終完成了《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書。阿倫特的這本書,不但因提出“惡的平庸性”這一概念遭到了學界的批評,還因為她揭露了猶太人在納粹大屠殺中同樣具有屠殺同類的惡行,招致了許多猶太人朋友和組織的決裂,一度眾叛親離。實際上,猶太人中同樣存有大屠殺者這一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人性的複雜與陰暗與何種人類無關,只與當時遭遇的具體環境誘因有關,這正是“惡的平庸性”這一觀念的的核心所在。
10月9日 20:22 · 讚 · 2 人

朱志學 阿倫特提到一個例子,她的朋友,著名的美國作家瑪麗·麥卡錫提到這個屠殺困境的悖論:“如果某人用一把手槍對著你說,‘殺了你的朋友,否則我就要殺了你’,他是在引誘你,就是這麼回事。”我們一度把這種生存困境稱之為“蘇菲的抉擇”。這是一個道德上的難題,因為根本沒法選擇,在殺人與殺人之間,在殺人與救人之間,在殺一個人與救許多人之間,無論你如何選擇,你都是在作惡。但是在大屠殺中,很多人不會思考到這種悖論式的道德困境,大部分人都會用“殺一人可以救很多人”這種思想的幻覺安慰自己,以免良心不安,這也正是納粹之所以給你出這個難題的原因所在:他在引誘你作惡,引誘你變成一個屠殺者,一個納粹的同謀。
10月9日 20:23 · 讚 · 3 人

朱志學 在《思考與道德關切》一文中,阿倫特談到“惡的平庸性”這一核心概念時說:“我並不企圖以此建立一個理論與學說,而只是描述一些十分確實的情況,即那種廣泛的惡行現象,人們不能把他們歸因於罪犯的特別邪惡、病態或意識形態信念。罪犯唯一的特點乃在於他有點兒異乎尋常的淺薄。無論所犯下的罪行如何窮凶極惡,罪犯卻既不凶殘也不惡魔,人們從他的過去、從他在審判中以及之前的警方問詢中能發現的唯一個性特點是一些純然否定性的東西,那不是愚蠢,而是一種非常真實的不能思考的奇特狀況。”
10月9日 20:27 · 讚 · 2 人

朱志學 “罪犯唯一的特點乃在於他有點兒異乎尋常的淺薄。”~船山有云:“害莫大於浮淺”!良有以也!!
10月9日 20:28 · 讚 · 2 人

朱志學 在齊口眾聲都在聲討納粹戰犯的時候,這種觀念讓大眾很難接受:即艾希曼與我們普羅大眾一樣,並不比我們惡多少。但是阿倫特一再反對這樣一種觀點:在對大屠殺反思中,我們都有罪。
10月9日 20:31 · 讚 · 2 人

朱志學 我們都有罪的地方,在於~我們自認無辜,自認無罪,這樣一種觀念才是真正替納粹開脫。
10月9日 20:32 · 讚 · 2 人

朱志學 作為人類的我們都要對大屠殺負責,只有在某種形而上的意圖中才是正確的。在對納粹戰犯的審判中,無論你身犯極端的惡行,還是平庸的惡行,都是罪人,都要接受審判和懲罰,這點毋容置疑。
10月9日 20:32 · 讚 · 2 人

朱志學 戰後的審判針對的是具體的罪犯,而不是形而上的罪責。
10月9日 20:33 · 讚 · 1 人

朱志學 如果說收錄到《責任與判斷》中的這些文字有比阿倫特之前的思想有所深入的話,那就是她提到的那種“不能思考的奇特狀況”。很顯然,這是阿倫特後期著作中最為閃光的一個思考點。戰後對納粹屠殺有過各種原因的分析,比較有代表性和權威的就是其格蒙特·鮑曼的《現代性與大屠殺》,其中的主要觀點是說奧斯維辛是一種高度行政性和制度性的大屠殺。它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那樣運作,遵循嚴格的規章制度,一絲不苟地按照程序和步驟,實行流水線式的工業屠殺。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個個人就成為了這道嚴格屠殺程序上的一個零件。阿倫特稱之為零件理論:每一個零件,每一個人都是可以報廢和替換的,而這又不會改變整個屠殺系統,這是所有官僚機構所能正常運站的基礎。在戰後大屠殺的審判中,很多被告都是用這種理論為自己解釋:如果我不做,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也會做。2009年奧斯卡獲奬影片《朗讀者》中,女主角就是這樣為自己辯解的。
10月9日 20:38 · 讚 · 3 人

朱志學 但是阿倫特在《責任與判斷》中把對這個問題的反思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現代性的大屠殺中,個體是否真的沒有選擇權?那些作為零件的被告是否真的無罪?是否服從上級命令就意味著自己不該承擔責任?
10月9日 20:39 · 讚 · 1 人

朱志學 阿倫特就此重新提出了:何為思考?“人是思考著的存在,它的意思是,人有一種傾向,甚至說一種需要,需要越出知識的界限去思考,去更多地運用他的智力、腦力,而不僅是把它們作為求知和行動的工具”。
10月9日 20:48 · 讚 · 1 人

朱志學 古希臘有個著名的哲學命題,你是想做一個痛苦的蘇格拉底,還是樂意做一頭快樂的豬。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蘇格拉底因為思想而痛苦糾結,而一頭豬渾渾噩噩卻快樂無比。但是我們卻寧願選擇做蘇格拉底,因為思想正是人與豬之間最大的區別。而且思考活動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每一個人永遠可運用的能力,同樣,“不能思考”也不是那些缺乏腦力的重任的特權,而是每一個人經常存在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很多人不是不能思考,而是需要他做出思考的時刻,他逃避了這種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能逃避自己的罪責。當他口口聲聲只是服從上級的命令和安排時,其實是逃避自己的思考能力,從而推卸了自己的責任,避免做出道德判斷,高高懸置起了自己的良心。
10月9日 20:54 · 讚 · 2 人

朱志學 “不能思考的奇特狀況”當然不可能作為法律依據,讓那些大屠殺中被告判刑獲罪。但是阿倫特對這種“惡的平庸性”的深入解析已經超出了單純的哲學關切和道德關切的範疇。所謂“責任與判斷”更多的是指向自身的省思。大屠殺之後,我們每人都有罪,聽著像是一種敷衍之詞。但是只有我們知道,阿倫特為警惕這種“每人都有罪”的觀念傾注了她的後半生沈思生活。
10月9日 20:54 · 讚 · 2 人


石佳儀 志學,這一連串對於漢娜平庸之惡的文字,如果把它放在一起,像余老師FB的筆記本或是網誌那樣,比較容易分享耶。我自己很想要將這幾則文字從FB分享出去。字裡行間穿插著王船山和為愛朗讀,簡單又貼切的注解,對了,還有,尼采的那句話也是。
10月9日 22:41 · 收回 · 2 人

朱志學 呵呵^^因為這只是個人的閱讀劄記:有閱讀來的資料,有自己夾敘夾議的評論.......隨手紀錄下這些資料,不為系統性的分享,只是想為自己弄懂一些吸引我的觀念,例如:“惡的平庸性”在阿倫特的脈絡下是怎麼被發展出來的?這背後的認知情境與歷史線索為何?說來,這閱讀興趣還是從妳那邊延燒過來的。挖掘下去之後,我覺得受益良多^^
10月9日 22:59 · 讚 · 1 人



朱志學
漢娜:「反省的姿態有其虛偽的一面!」讚 · · 10月9日 1:50


鍾丞宗、蔣鵬、 May Cheng 以及其他 6 人都說讚。


Jet Keng good movie, good book
10月9日 6:44 · 讚

朱志學 Rony Bramman:「在這個地方,正是惡的平庸所在。」
10月9日 13:20 · 讚 · 3 人


Monica Yang 所以王陽明的心學鼓勵我們要「在事上磨,在意上磨」。讓反省不再是一種虛偽的姿態,而是,真誠的面對自己與他人?
10月9日 16:55 · 讚

朱志學 這話藴藉的層次很豐富,包括鎮日要求別人覺醒的昏睡、包括恆言其所不能的“偽善”、包括所云反省每自我封限在特定的認知平面、包括自恃真誠卻不脫“夏蟲井蛙”之見(夏蟲不足以語冰、井蛙不足以語海)........
10月9日 17:21 · 讚 · 1 人

朱志學 “通往地獄之路,往往是善意鋪成的!”
10月9日 17:34 · 讚 · 1 人

朱志學 猶不僅此!猶太裔女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則是透過“惡的平庸性”來註解貌似反省的姿態背後蟄伏的虛偽面向。此所以Rony Bramman所云 :「在這個地方,正是惡的平庸所在。」撐住了漢娜血心流注的深銳洞見:「反省的姿態有其虛偽的一面!」
10月9日 20:47 · 讚


Monica Yang 必須相信:反省的姿態也有其真誠的一面。
10月10日 11:24 · 收回 · 1 人

朱志學 當然。這話只是要點省:若太過自恃自己的反省真誠純度.......這分真純,已然有雜染虛偽的可能,而且是很大的可能。這不就是人性的皺摺性嗎?
10月10日 11:49 · 讚

朱志學 真誠不保證善行。善的動機不保證結果也是善的。這例子多得不勝枚舉。沒有智慧的善意,常是毀滅世界的種籽。所以,我很討厭一些鄙棄學術的浮淺說辭:不用想太多,“做”就對了!
10月10日 11:52 · 讚 · 1 人

朱志學 做的背後,展現的精嚴思考,那也是實踐的一部份。而且是舉足輕重的部份。最近陳文茜被批評“放生“等於”放死”,就是一例!
10月10日 11:54 · 讚 · 1 人


鍾丞宗 放生改為吃素可能更為實在!!
10月10日 12:44 · 讚

朱志學 吃素也在殘害植物,植物裡面更有生物,癌細胞也是生命......推起來沒完沒了......維持生命的存在本身,不等於就是道德。生之與死,本就如形之與影,同體共在,不可分割。看破生滅循環,而殺活自在,無變於死生,更入禪境幽微!
10月10日 12:52 · 讚 · 3 人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哲思劄記:2011.9.28內在轉化作業之二~從柏格森的錐形空間到德勒茲的零度影像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8日 14:37

2011.9.26課堂劄記


現實與虛擬交會之處,
鏡像與影像接頭之處,
服膺同一性的“再現”與鼓蕩獨異性的“綻放”的交界之處.......

這是“涉入物質”也“浸潤記憶”的特異點(point singulier)~

就在這銜接世界與存有的邊界:
潛伏拓樸空間而為ㄧ切“鏡像”基底之“零度影像”,蘊生了發揮威力之點。

因為“純粹虛擬”透過此進行其在物質平面的現實化作用(actualisation),使得不具虛擬性的平面得以重獲創造性力量。讚 · · 昨天 2:34


蔣鵬、 Siyul Lu 和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在理論層面上,柏格森卻仍然是德勒茲唯一的參照,彷如整個百年電影 史僅是《物質與記憶》的一個注腳。因此,欲理解德勒茲的影像概念、其與虛 擬的關係,我們不僅得不斷回到柏格森,而且德勒茲早期所發表的二篇關於柏 格森論文:〈柏格森〉(1956)與〈柏格森著作中之差異構思〉(1956),絕不比 後來出版的《柏格森主義》或二冊電影論述更不重要。
昨天 3:24 · 讚

朱志學 我們將不斷回歸到柏格森,也回歸到德勒茲對柏格森的評論。就某種觀點而言,研究德勒茲哲學的 困難處正在於每次都得至少研究二位(而非一位)哲學家,都必然是一種多重 閱讀:德勒茲與柏格森、德勒茲與傅柯、德勒茲與尼采、德勒茲與萊布尼茲、 德勒茲與斯賓諾莎、德勒茲與康德⋯。
昨天 3:24 · 讚 · 1 人

朱志學 通過對影像概念的構思,我們將試著 一再穿梭往來於兩者或多者之間:德勒茲、其「間接自由言說」的柏格森,與 如果必要的話,柏格森自己。而事實上,德勒茲的影像理論建構正是經由這種多樣性的思想運動逐步被描繪出來。
昨天 3:25 · 讚 · 1 人

朱志學 點 s 位於現實知覺(perception actuelle)與虛擬記憶(mémoire virtuelle) 相遇之處,既置身平面也位於圓錐之中;其一方面可被視為整個記憶圓錐的無 窮收縮,另一方面平面則如同其無限鬆弛。這是虛擬現實化之點,也是知覺招 喚記憶之處。
昨天 3:27 · 讚 · 1 人

朱志學 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打斷瞬時性時間,而在現實知覺的平面上形成“斷裂點”,並瞬間通過斷裂點S進入“虛擬記憶”的圓錐之中,而與蟄伏”鏡像“底藴的“影像“建立關係。
昨天 3:39 · 讚 · 1 人

朱志學 德勒茲所謂的 「時間-影像」便誕生於此。
昨天 3:39 · 讚 · 2 人

朱志學 點 s 既是物質平面的斷裂點,同時也是記憶圓錐的再連結處。
昨天 3:40 · 讚 · 1 人

朱志學 其確切的作用機制為何?點 s 如何往返於物質與記憶、現實與虛擬之間,而不引起絲毫的混亂與失序?
昨天 3:40 · 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哲思劄記:2011.9.28內在轉化作業之ㄧ~從鄔斯賓斯基的“第三工具”到柏格森的“錐形空間”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8日 14:34

朱志學
空間與時間不是世界的特性,而是人類的知覺條件。讚 · · 約 1 小時前


Suno Huang 和 Zoe Lee 都說讚。

朱志學 我們感知世界為三次元,是因為感覺器官只能夠認識三次元,而不是說三次元果真為世界的屬性。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就像狗、貓、馬等較高等動物的感覺世界是二次元,而蛇等動物則是一次元的。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人類能把握三次元,因為人類具有“立體”這一概念。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英國數學家C.H.辛頓的著作《四元次》和《思考新紀元》,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現象與物自身”這一康德命題進行
發展性趨近的首位思想家。
辛頓認為“空間與時間不是世界的特性,而是人類的知覺條
件”,從而積極地解釋了康德的命題。
他主張由改變空間感來改變知覺的可能性,並建議考慮擴展空間感的訓練。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就此而論,拓樸空間&莫比烏斯環的螺旋結構,就其尚未予以深刻抉發的潛在意蘊而言,正是藉由改變知覺條件以拓展“另類”空間意識的嘗試。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康德的“把世界與我們的知覺合起來認識”這一著名命題,以此為基深入,讓康德哲學的核心——“現象與物自身”的命題,正應放在這脈絡下來理解才可能契接其深義,並順當地理解之後風起雲湧的現象學思潮一路開枝散葉、蔚為奇觀、層出不窮、迭出新意的諸多天才洞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依據這種觀點,宇宙裡不存在我們所設想的時間,而只有印度哲學提出的 “永恆的現在”(eternal now)!過去、現在、未來,從更高眼界所打開的視域(horizon)看來根本是一回事。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我們被局限三次元空間的“時間意識”給囚禁,卻未能透見:不是有了運動(位移、遷化流轉、事件過程或歷史流變)才有時間,而是因為運動而感知時間,並據此發展時間意識以進行理解。這理解又對生命形成反控。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結論:我們認為的客觀真實世界是基於錯覺!我們無法如實認識世界,世界不是我們所以為的那樣。世界的三次元性、時間等概念,是由我們的認識工具之局限而得的幻想,並非世界本來的屬性。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就如我們看著屏幕上的影像把它當作現實一樣,我們沒有覺察到自己背後有光源存在。為瞭解世界,無論怎樣分析屏幕的幻影,還是得不到結果。必須調查生出幻影的光源,也就是生成屏幕幻影的光——那被特定認識情境決定的意識狀態!這就是現象學還原的基點。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實證哲學與只專門分析三次元現象的科學一樣,是在三次元內被限定下來的世界裡展開理論。在超過三次元的永恆世界面前,它完全無力!
約 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三次元世界的理論在四次元裡是有破綻的。
58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三次元世界是根據亞里士多德和培根所提倡的“工具”(logic)來思考的。

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化約如下:
A is A
A is not not-A
Everything is A or not-A

培根的理論加入了“時間”要素:
That which was A will be A
That which was not-A will be not-A
Everything will be either A or not-A
這是作為西歐實證科學文明的基礎理論!
45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鄔斯賓斯基的“第三工具(第三思考規範)”與提升我們對世界的知覺層次有關。因此用三次元的語言去表現它是不可能的,勉強用語言表現就必然變成不合理的東西。把它公式
化就是:
A is both A and not-A
Every thing is A and not-A
All is A
43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這個理論特徵從三次元來看完全不合理,從低層觀點來看較高層次理論完全是不合理的!然而從古代到現代的密義傳統的文獻,已提示這種理論存在的可能性。
40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由低次元觀點來看,相互找不到任何關係的事物間的關連性,在高次元觀點裡卻可能是明確無疑的。
39 分鐘前 · 讚

朱志學 以此觀之,拓樸空間(topological space)&莫比烏斯環(mobius strip)徹底解構內外平面以回歸柏格森“函具虛擬性、摺疊性、皺摺性為一”之“無盡迴環、流轉相生“的錐形結構,就其尚未予以深刻抉發的潛在意蘊而言,正是藉由改變知覺條件以拓展意識所不及之“內在性平面”的“現象學還原”:從再現的“鏡像世界“回歸飽蘊萌生性、綻放性、皺摺性、摺疊性的“影像空間”。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哲思手札(2011.9.24-25 現象學作業之二)~ 關於現象學還原的幾個斷想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7日 4:01
現象學的核心問題 ,即認知與實存之間的差異 。
讚 · · 星期六 15:04


Siyul Lu 、 Lived Earl 、蔣鵬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實際上追求一種獨立於主 觀意識之外的客觀真理正是哲學的永恆理想 ,但真正 完全獨立於意識的世界卻是不可被認知的。現象學思考同樣始於這種緊張之中 。在現象學的視野中 ,事物以一切方式顯現著自身,如希臘神話中的伊希斯女神一樣,沒有任何人能揭開她的面幕。所有人都只能在自己的特定情境中捕捉這些被顯現之物 ,這些曖昧可疑的經驗碎片 ,也就是“現象”,它們絕非真理 ,相反摻入了大量錯覺和假相 ,但世界之構成 ,除此以外再無其他 。
星期六 15:05 · 讚 · 4 人

朱志學 因此現象學要求還原 ——並非還原到實存本身 , 那是人類所不可及的 ;而是還原到人最基本的認識情境 ,也就是那發揮了致命影響力的無意識領域。
星期六 15:22 · 讚 · 2 人

朱志學 現象學思維方式:對認識的前見(pre-understanding)進行根本的、毫不妥協的質疑 。
星期六 15:26 · 讚 · 2 人

朱志學 小心矯枉過正造成了的理論困境 :若徹底切斷了表述與實存之間的聯繫 ,而否定了一切言說的可能性,只會發現:自身的發言權也同樣喪失掉了!
星期六 15:29 · 讚 · 1 人

朱志學 退守到最基本的對內在認知結構的關注時 ,反而會清楚地透視出由人類精神本性劃定的內在國界 。
星期六 15:34 · 讚 · 1 人

朱志學 任何事物的普遍概念被型構並予以確立起來之後 ,其自身的歷史性(事件過程)都難以避免地被遺忘。
星期六 15:39 · 讚 · 1 人

朱志學 福柯 , 在他所開拓的視野中 ,給予的洞見是:只要撥開籠罩在每一件事物表層的權力控制網膜去考察它的歷史(背後的事件過程) ,都可能像愛麗斯掉進兔子洞一樣看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奇妙世界 。
星期六 15:42 · 讚 · 3 人

朱志學 從事件過程考察認識機制的變化端倪。
星期六 16:12 · 讚 · 1 人

現象學在福柯手上轉化出的方法策略:重新審視事物之歷史性(考掘出一切現象背後的事件過程&一切觀點據以形成的“情境”。)
讚 · · 星期六 15:55


Siyul Lu 和林旻昌都說讚。

朱志學 柄谷行人是贊同福柯的 ,但他卻對自系譜學以來一脈相承的歷史主義考察方法提出了質疑 ,因為歷史主義往往用後來的價值觀念去整合先前發生的一切,並以此為線索繪製出一幅整潔的地圖 ,讓人可以一目瞭然地觀察過去 ,然而這種觀察方法卻是以普遍性的不證自明為前提的 ,要認識真正的“現代”,需要質疑的正是這種不證自明性 。
星期六 16:09 · 讚


Docliu Liu ‎,要認識真正的“現代”,需要質疑的正是這種不證自明性 .+1
星期六 16:35 · 收回讚 · 2 人


Porsche Lin 簡單的說,福柯要探索的是平民式的歷史,而非貴族式、專家式、一脈相傳式的唯一史觀。
星期六 19:17 · 讚

朱志學 平民式的歷史,猶有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朱志學
穿透虛空的無盡流動.......


朱志學

“在生命的皺摺下,生命經驗反反覆覆地被摺疊
許多的皺摺經驗被詩的瞬間給突然掀翻開來了,產生了迴盪。

所以有了摺疊,才有迴盪...........”

蔣鵬筆記讚 · · 星期日 13:11


Dhana Lee 、蔣鵬、 Siyul Lu 以及其他 5 人都說讚。




朱志學
這扇門嗅出了我的味道,它遲疑著。--Jean Pellerin讚 · · 星期日 13:10


Susie Yee 說讚。


Siyul Lu 請問這話是甚麼意思呢?
星期日 19:29 · 讚

朱志學 詩是一種意境,不是一種解答。可感者,未必可解。例如,小舟載滿詩歸去,無理而妙;妳若多問:為何不是載滿魚歸去?那就是不解風情了!
星期日 19:41 · 讚 · 3 人


蔣鵬 現象學所揭露的,往往正是理性邏輯所不能理解的部分...
星期日 21:23 · 收回讚 · 3 人

朱志學 理性邏輯的典型發問就是:這什麼意思?這是根據同一律(A is A)&矛盾律(A is not ~A)所提出的問題。不論給出什麼界定或答案,這發問方式已然遮蔽了實存(Being in itself)不可化約的皺摺性。現象學還原到決定我們理解模態的情境。它的關鍵發語詞,不是what;何是how!
星期日 21:30 · 讚 · 3 人


蔣鵬 這就是為什麼說現象學是要還原到人最基本的認識情境 ,也就是那發揮了致命影響力的無意識領域。而被驟然揭開生命皺褶經驗的詩的瞬間所產生的迴盪,正是現象學所欲揭露的那發揮了致命影響力的領域,那極其power,卻又不被理性邏輯所理解的部份。




朱志學
我夢見一巢,在裏頭,林樹擊潰了死亡。讚 · · 星期日 13:08


Siyul Lu 、 Anzo Chuang 和 Susie Yee 都說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9.22現象學課堂筆記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6日 23:51

朱志學
‎2011.9.22下午
經驗 vs 先驗
成其“是” vs 可能“是”
哲學對德勒茲而言是從ㄧ片渾沌的地方開始。
它關心的是世界如何而可能?而非世界是什麼?
不去論:已經成為現狀的東西。免得我們只能依賴現狀來思維,而被其箝制了更新的理解可能。讚 · · 9月22日 14:51


鄭京宇、 Jimmy Zhan 和 Siyul Lu 都說讚。

朱志學 現象學態度=自然態度+現象學反思
9月22日 15:02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重點在幫你發展一種眼光。
9月22日 15:05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的態度不是自然態度,現象學的語言也不會是自然語言。
9月22日 15:19 · 讚

朱志學 理解視域的三大系統:實證、批判、現象學
9月22日 15:39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要的是經驗,而不定然需要既成的發生事實。
9月22日 15:41 · 讚

朱志學 心理學是一門事實科學。它從事實出發,甚至把夢也變成事實來看待。
9月22日 15:44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融匯“先驗+經驗”的研究。
9月22日 15:45 · 讚

朱志學 心理學則把經驗資料變成事實資料。
9月22日 15:46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問:經驗怎麼發生?
9月22日 15:47 · 讚

朱志學 它關注“被給予”的狀況
9月22日 15:47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關注:話語與話語之間被遮隱的事件的過程。
9月22日 15:51 · 讚



Taotao Lee 好想直接去聽余老師講課啊!
9月22日 15:52 · 讚

朱志學 怎沒來?
9月22日 15:52 · 讚

朱志學 事件的過程,讓現象學得以挖出比心理學受限於設定之更多的東西。
9月22日 15:53 · 讚



Taotao Lee 現在只能靜躺著。
9月22日 15:54 · 讚

朱志學 生病?
9月22日 15:54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關注那不以設定條件出來的東西
9月22日 15:56 · 讚

朱志學 亦即,現象學關注那改變設定後就會看見的不同呈現可能。
9月22日 15:57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關注改變設定後的可能呈現方式。
9月22日 15:57 · 讚

朱志學 設定,阻撓你靠近現場的豐富性。
9月22日 15:58 · 讚

朱志學 設定阻撓你靠近那具體實存的、不可界定的X
9月22日 15:59 · 讚

朱志學 把設定拿掉後,會看見什麼?
9月22日 15:59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關注一串事件不斷發生的過程
9月22日 16:01 · 讚

朱志學 他看了一個東西,他會進一步去看背後那不可見的、卻具有決定力的“事件”
9月22日 16:02 · 讚

朱志學 作為一個存在者,是根據背後的設定而被凸顯出來。
9月22日 16:03 · 讚

朱志學 主觀經驗的事件過程才是現象學所仰賴的材料
9月22日 16:03 · 讚


呂帥鋒 哈哈 待會見 六點半是吧 ~~
9月22日 16:03 · 讚

朱志學 兩點半
9月22日 16:04 · 讚

朱志學 你早錯過了
9月22日 16:04 · 讚

朱志學 六點半的是昨晚的易經課
9月22日 16:05 · 讚


呂帥鋒 蛤~~~~ ???? 今天不是裡拜三嗎???
9月22日 16:06 · 讚

朱志學 星期四
9月22日 16:06 · 讚

朱志學 先讓我專心
9月22日 16:07 · 讚

朱志學 我正在上課
9月22日 16:07 · 讚


呂帥鋒 我傻眼了 ~~我記錯時間了 阿阿阿阿阿阿~~~
9月22日 16:07 · 讚


呂帥鋒 那你現在在上甚麼課
9月22日 16:07 · 讚

朱志學 事件過程、處境、原初狀態、設定..........的種種相互作用關係......都是現象蘊生的地方
9月22日 16:09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帶領你到看來不可知、但恍然正在發生的不易說清的狀況.....
9月22日 16:11 · 讚

朱志學 對心理學有興趣,不如從現象學開始:心理學告訴你是什麼,卻沒讓你看見背後的過程是什麼?
9月22日 16:13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不批判.只是了然:這設定下的"視域如何形成
9月22日 16:20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不去反對個人有限的視域,只是如實瞭解:除你個人之外還有千萬種可能的視域。
9月22日 16:22 · 讚

朱志學 它不去認定你眼睛所看見的事,那會造成假象。任何可疑處,背後一定有一個事件過程。
9月22日 16:25 · 讚

朱志學 ex看到醫院的現場是疏離的;看到家裡又是另一個內心世界。
9月22日 16:27 · 讚

朱志學 凝視:設定如何形成處境
9月22日 16:27 · 讚

朱志學 “縈繞空間”:以聲音作為符號催迫出的無限迴盪
9月22日 16:31 · 讚

朱志學 “愛有還生”結尾:“茶涼了,我再給你續上吧.........”三世因緣的記憶,一時湧現而瀕臨破裂的極限情境.
9月22日 16:34 · 讚

朱志學 發現他的世界在怎樣的存在狀態裡頭。
9月22日 16:44 · 讚

朱志學 ex信仰所設定下之堅實而剛愎的我執狀態
9月22日 16:46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不談屬性。
9月22日 16:49 · 讚

朱志學 你說的是,隨時可能因為一場變動而變成不是。
9月22日 16:50 · 讚

朱志學 死亡不可在活著時被經驗,但早就先驗地存在了!
9月22日 16:51 · 讚

朱志學 你一定拼不過天命。
9月22日 16:52 · 讚

朱志學 沒有經驗過,但一定會發生。
9月22日 16:52 · 讚

朱志學 不是聽天由命,而是順任天命。
9月22日 16:53 · 讚

朱志學 一般的認識透過屬性的宗何來發展對世界的理解。這失之狹窄。
9月22日 16:58 · 讚

朱志學 面對佛教,立足在還沒有說佛這個字以前的初始狀況。
9月22日 17:00 · 讚

朱志學 現象學關注:存在處境
9月22日 17:00 · 讚

朱志學 存在是沒有人稱的;存在者是已經有特定屬性可以被描述的。
9月22日 17:03 · 讚

朱志學 主體是一種未成型的可能性。
9月22日 17:06 · 讚

朱志學 是否現象學分析一定要走心理路線?
9月22日 17:08 · 讚

朱志學 沒有標準答案。
9月22日 17:08 · 讚

朱志學 胡塞爾怎麼解開主客對立?他解得很漂亮。如何解開的?下星期談!
9月22日 17:12 · 讚

朱志學 主觀客觀都有它的知識條件。
9月22日 17:12 · 讚

朱志學 這主體跟他者有啥不同?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余師:關於“雍容大度”的幾點隨想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1日 18:29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21日 17:20
變更已儲存。


例一 。今天是開學上課第一天,我的習慣是想把陌生同學變成熟悉。但我的預備態度卻必須把所有的陌生人看做熟悉的老友,我進入課堂如與老友們歡聚。這個前置態度是個關鍵。如果我要等到我跟那個人熟了才孕育出老友感,那是很難的事。



回應ㄧ:

先放下來自世界的打量、界定、算計與籌劃.........

亦即,當機一念警策:截斷那在語言的機械性操作中型構的慣性觀物模式。
這意味,我們每因著那過渡依賴“對象性影像”的既成設定套路去進行理解,
這理解,不但沒讓我們直接“進入”經驗本身,反而遮斷了我們與經驗的直接關係。
這種作繭自縛的先置態度,只會縮減了存在豐富性,並鈍化了我們與“內在性平面”的直接連結能力。

德勒茲試圖喚醒恢復與“內在性平面”直接連結的可能。
我們可由此延伸出的洞見之一便是:
當機截斷眾流,而還它一個安然承當,就是雍容大度!
惟雍容大度者,能讓自己的立足點生根於內在性平面,而後,以凌越世間的凝視,定睛於“他者”的內在性平面,而同歸於大化流行..............

禪宗普明版十牛圖以“雙泯”歸結而入於“人牛俱忘”,意蘊深遠,令人尋味不盡...........
未牧
初調
受制
迴首
馴伏
無礙
任運
相忘
獨照
雙泯
假如我的體會沒錯,
德勒茲義下的內在性平面,無涉於語言或邏輯所型構的平台,“祂”根本就是ㄧ“永恆的流”(eternal floating...............)

這無相、無位、無滯、無縛的“流”,就是通過“雙泯”的“虛擬性”而入於法爾自然的“法身”;
就是“表象思維”所不及的存在自體(Being in itself)....................
它不落於任何語言與邏輯的界定。
所以,無法被作為一個對象而加以捕捉.......

你只能等待那不可預期的詩意瞬間,
等待那偶然臨在於你的神祕觸動,如何引領你遭逢那鑽心而入、握手已違的“eternal floating”................



例二。前置態度指的是我還沒碰到你,我卻早就有你。談戀愛的真正感覺就是那恍若前世早在一起的前置感,否則只因眼前的美麗俊俏帥氣而被吸引,那種戀想想就好,若談下去會非常不堪。


回應二、

蘇轍記述長兄蘇軾的讀書過程是:

“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讀《 莊子》,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 ...

東坡與莊子的交會,正是“恍若前世早在一起的前置感”:若夙契於心.......................
云何為‘夙契“?

紅樓夢第五回的〈終身誤〉唱得好: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寶玉與寶釵的“金玉良姻”,就是“可見而落於俗情知見”的世俗連結;
寶玉與黛玉上溯至三生石畔、雨露之恩的“木石前盟“,卻是“不可見、但若夙契於心”的深秘連結…..........

前者猶落在世界版圖的制約中,是相應集體價值的門當戶對而可以被精算、預測、有分明的軌跡套路可依循的“機械性連結”;亦即,一種建立在縮減存在、削弱生命的“規訓式”關係。

後者才讓連結深植於“內在性平面”所渾函凝蓄的浩瀚汪洋,是不落交換、算計,也無從預測的“存在性連結”;亦即,一種建立在對峙存在的縮減而走出“遺忘”的“綻放性”關係。




案:

“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絳珠仙草,
色澤紅豔,嬌柔嫋娜,十分可人!

一日,也是因緣巧合,
神瑛使者雲遊至此,
看見三生石畔這株絳珠仙草嬌弱動人,
不覺當下心念一動,
起了憐惜之心,
於是天天用甘露灌溉,悉心呵護!

這株絳珠草因受天地精華的孕育,
再加上甘露的滋養,
遂得以久延歲月。”



例三。我早就活在這世界。會在這世界覺得難耐,因為那不是我要的。最近只看動物影片,特別是野生動物的覓食、找伴侶、交配、照顧小孩,用meta-eye觀之,只見牠們對如何找吃的、如何築巢都有一種「本來就這樣」的自然,不必上學、不必專家。看牠們的身體與那些岩石、森林、海洋、土地的相濡以沫,才學會牠們在大地的雍容大度,坦然。





回應三、

“我早就活在這世界”:

內在性平面悄然深伏於語言建構的平台底層。
它是隱伏世界之下,而為語言與邏輯的彌天巨網所覆蓋的深淵。
自我成型前,其種籽,早於不可見的內在性平面悄然蘊生。
在詩意瞬間的觸動發生前,生命將繼續保持酣眠,直到世界裂解的一刻............


“會在這世界覺得難耐,因為那不是我要的”:

飄搖邊界者,終會來到一個再無法回頭的轉折點(unreturnable point)~
五嶽歸來不看山
曾經滄海難為水........
他對地穴般幻影幢幢的娑婆世間已倍覺難耐。
此時能吸引他的只有與“內在性平面”仍保持著“存在性連結”的生靈。

“最近只看動物影片,特別是野生動物的覓食、找伴侶、交配、照顧小孩,用meta-eye觀之,只見牠們對如何找吃的、如何築巢都有一種「本來就這樣」的自然,不必上學、不必專家。看牠們的身體與那些岩石、森林、海洋、土地的相濡以沫,才學會牠們在大地的雍容大度,坦然。”


本來就這樣:天地生物,除秉具複雜語言思辨能力的人類而外,其餘生靈,天生就比人類更容易趨近“法爾如是”的“法身”。

牠們排除了語言的干擾,反而容易純任生命的流行.....

就在這純任生命流行的 eternal floating 中,

山靜雲閑,如是機緣如是法;
鳥啼花放,此時歇息此時心.........

這儼若日本茶道的侘寂意境,
引領我們在鳶飛魚躍的生機酣暢處,
瞬間窺見:
那不為語言組構的世界經驗給碎裂的大氣!

這,是天地生靈與“內在性平面”相感相應、無心而自然合道的雍容大度。





例四。雍容大度=我從你那兒出生,只因分離而看不見你。一旦見到你,我“啊的”迎向前去,我的迎=雍容大度。

回應四、

寶玉為勸解黛玉反受了委屈。
因而有語:

“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無我原非你,點出了“夙契於心”的存在性連結:我從你那兒出生,只因分離而看不見你。

可惜,黛玉此時猶迷執於蜚長流短的世界性語言,而不能當下領悟“木石前盟”所以有別於“金玉良緣”的立足處。

寶玉看似內藴牢騷的勸慰,卻透出了驚人洞見!(寶玉真有入道根器,而黛玉終不脫小聰明)

在我看來:

“無我原非你”到“從他不解伊”,捻提了一種根植於內在性平面的倫理關係~

無我原非你,正是余師所云:我從你那兒出生,只因分離而看不見你。
從他不解伊,則扣緊余師下一句話頭:一旦見到你,我“啊的”迎向前去!這意味:當黛玉真能跟寶玉一般洞見“無我原非你”是他倆“同命共在”的"內在性平面",就可以肆行無礙地任隨“他者”的蜚長流短在身邊來來去去,而不染著絲毫的世情悲喜。

這就讓“世情”一轉而昇華為“道情”。

對比過去只能纏繞在世情折騰終而“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也只能不堪回首地長歌浩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正是:

一切從此覺情流
一切還歸此覺情
還我本來真面目
依然天下有情人

我於此恍然有悟:
內在性平面,就是那“使一切成其為一切”的存在基底。
它就是那永恆的流...........
就是流轉無盡而內具一切生命底藴的幻化生成...........
它就是被遺忘的本來面目............
它就是iyla的窸窣聲中悄然掩映的臉孔.........
它就是隱伏世界裂隙裡的力量~
來自“世界之不在”的空缺所喚醒的力量.............
當生命以其洞若燭火的靈視,而重新自“內在性平面”汲飲了存在的活泉..........
那自存在淵深處泉湧鼓蕩而發的磅礡浩氣,給予了“迎”向世界的力量。

余師結語:“我的迎,就是雍容大度!”

其意深雋綿長,未可輕易看過!

我的體會是:
既已識得本來面目(無我原非你),
那麼,
就在無所不迎裡,還它一個安然承當;也在無所不迎裡,肆行無礙平來去..........(從他不解伊)

這份在邊界性的“臨在”中,函具“孤朗、灑落、豁達”為一的“迎”........
就是雍容大度。




回應五、


虛擬性,依德勒茲的洞見,涵蓋了三個向度:

非順時性時間(裂解世界的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
非再現式影像(語言型構作用介入之前萌生出的image) 非同一性思想(抵制語言對存在的縮減而釋放出在同一性思路的“規訓”中備受壓抑而趨於窒息的異質性)

這三個向度打開一條通往“內在性平面”的“祕徑”

經由這從俗情知見解放出的虛擬性“回到”那在語言的慣性操弄中“被遺忘的”內在海洋。亦即,德勒茲所揭示的內在性平面。

這內在性平面讓我們獲得ㄧ“周身輕靈、不滯一處”而得以在全然的敞開中迎向“世界”(對象性的世界)的立足點。

這立足點,非對象化的影像所型構的立足點,而近於黛玉禪機早悟所揭示的立足點:一個“無可云証,是立足境“,進而調適上遂於”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立足點。

此無相、無位之立足點,以其“周身輕靈“、“遍一切處,而不滯一切處”,所以能豁達灑落,所以而雍容大度。

所以而趨近最深微的倫理內核:

對抗以同質性與集體化之慣性規律為基底而型構之“世俗世界”的吞噬,以歸趨真能萌生異質性與個體化之獨異風格的內在性平面。

“精神聖域”(聖性的世界),就源自此內在性平面。

它正是極少數精思力索
而終得入於血氣動蕩的天才靈魂
必然的託命之所。

德勒茲函“時間/影像/非同一性”為一之“虛擬性”所歸趨的“內在性平面”,於是而成為後現代的真理尋索者必然的命運:

一個經由詩意間突破世界裂隙而趨向邊界的移動:
一個皈命於內在性平面而迴向自身深度的移動...........



回應六、

全然的臨在,而後有全然的虛寂;全然的虛寂,而後有全然的迎向。

由極靜而極動
由“無我原非你”到“從他不解伊”............
由“我從你那兒出生,只因分離而看不見你“到”一旦見到你,我“啊的”迎向前去!”.........

內在轉化的奧義,已悄然藴藉其中。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虛擬性,依德勒茲的洞見,涵蓋了三個向度:

非順時性時間(裂解世界的詩意瞬間:moment of poetic)
非再現式影像(語言型構作用介入之前萌生出的image) 非同一性思想(抵制語言對存在的縮減而釋放出在同一性思路的“規訓”中備受壓抑而趨於窒息的異質性)

這三個向度打開一條通往“內在性平面”的“祕徑”

經由這從俗情知見解放出的虛擬性“回到”那在語言的慣性操弄中“被遺忘的”內在海洋。亦即,德勒茲所揭示的內在性平面。

這內在性平面讓我們獲得ㄧ“周身輕靈、不滯一處”而得以在全然的敞開中迎向“世界”(對象性的世界)的立足點。

這立足點,非對象化的影像所型構的立足點,而近於黛玉禪機早悟所揭示的立足點:一個“無立足境,是方乾淨”的立足點。

此無相、無位之立足點,以其“周身輕靈“、“遍一切處,而不滯一切處”,所以雍容大度。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9.16):從存在中不能承受之輕,叩問世界的本質。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16日 13:01
存在中不可承受之輕,恐怕正是內具一切“現象場”最根本的動力因。
理性邏輯碰它不著,
俗情知見對它無從理解也無從把捉,
道德倫理也對它無力規訓也無從導正.............


它彷若一根梗在喉頭的帶刺硬骨,以不可忽視的疼痛徹底撕碎覆蓋其上的層層假象。


這層層假象就型構了將每個人包攏其中的“世界”。


世界說實了只是一則分明掩耳盜鈴、卻教我們拼死維護的“謊言”;
它是理性邏輯阻止我們觸及存在內核的詭計。


在世界裡頭,我們找到的方法都只是自欺欺人的方法。
我們看不進也摸不著那真正驅動現象場的動力因,這動力因卻是一切因果鏈據以幻生的形而上起點。
它才是作為一切現象基底、而使世界成其為世界的“thing in itself”。


回頭細想,猛然醒悟上學期末最後一堂課,余老師正是從根植“存在缺口”的綿邈餘情指點巴舍拉空間詩學的“迴盪”概念。


我這一刻才真正契入余師的洞見。
假如,這世間存在著一種心靈撼動,是真能自根處予以劇烈搖晃而摧廓了存在的根基,甚至讓身歷其境者自內裡瞬間激射出一種再無回頭路的命運走向........
那是因為:
有一股鑽心入骨的力量,黏稠而遒勁地滲入並觸摸到了蟄隱靈魂深處的缺口。
那不獨是個人心靈的缺口,而是匯流了千年沈哀的存在缺口...........


我總算明白:
只有放在這個“心靈缺口”的脈絡,才真能為一切綿密深遠的迴盪抉發出最深刻的動力因!


原來,存在中不可承受之“輕”........
就是一切入於“血氣動蕩”、“色授魂予”、“欲仙欲死”之境,而令人上揚至瀕死的強大心靈“迴盪”,據以興發並惻悱而上、層疊而出的“根源動力點”。


正是“存在的缺口”,
使一切成其為一切!


迴盪來自缺口。
這“缺口”泉湧而出的力量,就是:


缺席的力量、遺憾的力量、匱乏的力量、懸念的力量...........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所云:“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亦是由此缺口噴薄而發的“迴盪”,只不過這迴盪非出之以李商隱式的哀婉纏綿,而是太史公式的悲願橫絕!


尋思至此,
我對“物自身與現象”間的深微關係,似可繼康德、叔本華之後而更進一解。


簡言之,假如世界據以運行的盲趨力,主導了人性的橫向欲求(a horizontal wish);那麼,空虛中的追索,就串起了物自身與現象間的垂直叩問,這叩問才是直抵存在核心動力的深層表達(vertical expression )。


我將箇中線索簡要勾勒如下:


存在缺口逼出存在中不能承受之輕;


存在中不能承受之輕,則讓我們輕於陷落那彌天蓋地灑落而下卻可遮掩自身“傷口”的“語言表達”;


語言表達裡隱藏的思路模態,誘使怯於正視傷口卻又無以自解的“逃逸者”深陷理性邏輯的牢籠中,展開“不可能的逃逸”;


這語言牢籠摧逼出的逃逸行動,又即此盲趨業力而召惹(甚而主動型構出)那將我們每個人囚禁其中、並使我們的處境因此變得越來越相似的“同一化”經驗中;


這同一化的經驗“內化”為我們共同服膺並接受其規訓的“世界感受”。


存在內藴的“獨異性”,在世界的暗影中沈落;


巴舍拉的空間詩學,以內蘊深遠迴盪力量的“詩意空間”,直探性靈底藴。他通過“詩意瞬間”引發的“迴盪”概念,為“生命之獨異性”重新開啟了綻放萌生的可能性;


這沛然莫之能禦的可能性,代表著偉大藝術所開啓的“靈韻與救贖”之路;


這條靈韻與救贖之路,隱函的人文療癒奧義,可略微申說如下:



ㄧ、世界,源自投影於“存在缺口”的陰影。


二、這陰影幻生出的一切語言與論述,型構了被拋擲其中者的“視域”,並決定了理解框架的“格局”。


三、世界,就在語言論述所建構的“局戲”中示現。


四、更細膩地說:世界,是在語言論述中,依理性邏輯“型構”自身。


五、世界是語言的表象~不是先有經驗,再有語言的表達;語言塑造了我們的經驗;它決定了我們理解經驗的方式,與切入經驗的角度。角度已決定了經驗的內涵。


六、世界在我們對它的“描述”中完成並完全成為它自身。


七、世界具體化為交疊纏縛的因果鏈。它不過是一切論述所型構之理解框架投影於關係互動中的延伸性產物。


八、就某個意義而言,世界正是人類通過語言語理性邏輯所型構出之藏身洞穴:一個讓自己據以遮蔽自身、舔舐傷口的“洞穴”。


九、藝術的深蘊凝結於巴塔耶的“消盡”(expenditure)概念:亦即,在於打破“習慣性的屈服中型構的生存邏輯”以免於被“世界”給吞吃。

十、消盡的深蘊所在近於Paul Tillich所云“神聖的浪費”。神聖的浪費,是為了解放因為屈從生存而備受壓抑的異質性因素,以獲取存在的自主權。

十ㄧ、巴塔耶認為:相對於以生產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世俗社會的同質性因素 ,存在着一个“聖性的世界”,它是以非生產性的“耗費”、“消盡 ”(Expenditure)為基礎的,與其有關的一切事物共同 構成了異質性的要素。這意味:消盡(expenditure)是對抗以同質性與集體化之慣性規律為基底而型構之“世俗世界”的吞噬,以歸趨真能萌生異質性與個體化之獨異風格的“精神聖域”(聖性的世界)。後者,正是極少數血氣動蕩的天才靈魂必然的託命之所。消盡( expenditure)則是天才必然的命運:從世界向邊界移動:一個朝向詩意瞬間的移動...........

十二、“藝術不是某種更高理性形式的範式,而是幫 助我們沖破理性理解界 限的手段;藝術在此代表的並不是一種更好的理解的整體,而是代表 了拓寬主體、交往和經驗界限的可能性。“~~~藝術之為物者,衝決受制單線邏輯之“理性”框架遮蔽住的理解界限,以抵達邊界外之更豐饒多姿的嶄新理解可能。主體之經驗界限,因之而拓寬,而解放更具獨異性的觀物方式。藝術之創生性者在此。遠離此藴藉豐富之創生性,只是風格萎頓、血氣衰竭的偽藝術。


十三、這種解放“同ㄧ性”以回歸“異己性”的藝術所展現的精神動向,其歸趨所在,端在“建立主體—客體間的非宰制性的交往自由”,以救贖“結構化中的主體”:亦即,通過血氣動蕩的“藝術實踐”,以解放那已然發展成為在龐大的社會體系下虛弱無力的客體化主體。這才是藝術的終極關懷所在!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余師課堂劄記(2011.9.15):幾則關於現象學的哲思隨筆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16日 13:00

朱志學
現象學的重點不在屏棄所有偏見,而是警覺到自己的偏見。讚 · · 21 小時前


彭聲傑、蔣鵬、 Isalyn Chu 以及其他 7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澄清在邏輯思維中進行的意義給予&認識活動
2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改變意義連結的方式:從僵固的意義給定到鬆活的意義賦予。
2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遺憾就是力量;缺乏就是力量;禁忌就是力量;缺席就是力量;懸念就是力量..........
2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現象場的現象,不是理性邏輯的現象。
21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ex.觀念可以接受的事,身體卻未必接受。
2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用中立的態度去接受現象場,你批評它也沒有用。
21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了然不見得接受。了然,還是可以有自己的態度。
21 小時前 · 讚


Monica Yang 關於「缺席就是力量」,可以多闡述一點嗎?
20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貧乏的單線邏輯,總是過度簡化的現場的多元面向。視覺上打動我們的對象,卻可能在嗅覺上令人作嘔。聽覺上倍覺悅耳的對象,卻能激起觸覺上的強大抗拒。這意味,意義給定的面向是多元的,可是我們的知識建構,卻拘役於特定角度的視域而不得不對現場牽連多端、綿延無盡的豐富性有所簡化。於是,那被過度簡化的理解框架所篩選掉的部份,就成了“梗在咽喉的硬骨”。它以一種不可化約的姿態,層疊而出地展現自己被忽略的力量。海德格說得透徹:「缺席是現身最強大的方式」(Absence is a strong mode of presence)。不可化約的空缺,形成強大的懸念;懸念之所在,則是漩渦般鑽心入骨的力量輻輳之所在。
18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我前陣子寫過一篇影評:周漁的火車。改編自北村的同名小說。這篇小說活脫脫就是在詮解海德格的“「缺席是現身最強大的方式」(Absence is a strong mode of presence)”。我特別關注小說女主角周漁是如何被內心的巨大空缺給牢牢纏縛而無以自解。這就是“缺席的力量”。原來,那看似浪漫的行動背後,卻是梗在心頭、遲遲無法卸下的懸念。

最具代表性的話面是:
當陳清遠赴西藏,重陽舊居早人去樓空,可周漁還是被內心
“停不下的火車”給驅趕著、煎熬著......
不論代表“現實意識”之張獸醫如何苦心慰留,周漁留給張
獸醫的最後印象,卻只是一襲蒼涼揮別的手勢......
這蒼涼裡,幽幽藴藉著忠誠與背叛的煎熬。
帶著抱憾在心的內疚,周漁還是淒婉地向送行的張獸醫揮手
道別:“我要趕火車了!”...........
她還是停不下內心的火車...........
即令景物依舊,人事全非.........
她還是堅持去見一個已然從她的私密世界中徹底告退的人.
....................
更準確地說:
去尋索一個已然血氣殞落,只能凝結於記憶中的影子........

這就是周漁的悲劇!
她只能託命於看不見的“精神聖域”,直至與世界徹底斷了
根........
直至
以身相殉........

於是,這悲劇就無可阻止地延伸到張獸醫身上:
即令床第交歡猶自喘息未歇,周漁的眼神卻總是空茫地飄向
遠處............
她的身體跟情思斷裂了:
張獸醫可以觸碰到周漁的身體,卻只能窩囊地歆羨陳清:
為著另一個男人能夠以“詩的語言”直抵周漁內心的“仙湖”........
18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還有一段沈從文的小說也可以印證缺席的力量:
17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沈從文《邊城》這部小說裡,寫下令我靈魂為之震顫的驚人結尾………..

“可是到了冬天,那倒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17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古詩裡的例子更不勝枚舉了!我還是引述自己的文章略作例示:
17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何謂缺席的力量?
曰: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曰: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曰: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曰: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17 小時前 · 讚 · 1 人

朱志學 云何為缺席的力量?“那是一股瑰麗悱惻的神秘力量,隱然搖憾到存在的核心….

可同樣是源自這股沉烈的激情,必然在意識深處埋下了日後寂寞一世的種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那已然一去不返的青衿歲月,曾經,只為這痴心的絕美所感動,卻得在很多年後才真正明白:這巨大美感的背後所隱藏的巨大寂寞…....

司空圖詩品寫得扎心:少有道氣,終與俗違......
純真的力量對有些人而言,永遠比歲月的殘酷來得更強大。

曾經風雅......
為著那映照心頭的古典餘暉,遂只能自此定睛於無限遠的凝視,以對抗不斷裂解中的世界.....

此所以越世孤行,乃成形影相隨的命運。

劉長卿詩云: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好個“秋草獨尋人去後”........
原來
在寂寞中叩問那儼然已不屬世間的泠然希音,與藴藉生命底藴那跡近痴頑的不變鍾情,本是一事!

深情之所在,皈命之所在;
皈命之所在,寂寞之所在…………

此所以“愛有來生”裡,幽幽一句:“茶涼了,我再去給你
續上吧!”
遂注定了生生世世的等待!

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叩寂寞以求音,意在茲乎?”
17 小時前 · 讚 · 2 人

朱志學 結論:所云缺席的力量~難解於心之綿邈餘情也。空缺之所在,懸念之所在;念之所在,餘情之所在;餘情之所在,力量之所在。這力量,以其出自餘情,而觸摸到心頭最深的空缺,其潛在挾帶之排山倒海般的力量,焉是服膺單一邏輯的僵滯心智所能降服的?
17 小時前 · 讚 · 1 人


Monica Yang 志學,你知道得比我清楚這現象學, 每個人的懸念不一樣 , 若 , 我的懸念是最窮的同胞 , 那麼我想到的缺席力量 , 便是一個尋訪the poorest的力量 , 一如我的瑞士朋友所言:「The poorest是我們的導師,導師還沒有出現...」
16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妳說懸念於“最窮的同胞”,這仍屬意識所及的對象。可余老師說的力量是源自於“人去樓空”後的“對象之不在”。懸念之所以為“懸”,以其非繫念於特定之“對象”,而是陷落於“對象之不在”所留下的“空缺”,就像陷入荒原流沙般,越掙扎用力,就越陷越深。說實了!這就是一種茫然如墜、空茫無依的“失落感”~“緲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正刻畫出這分難言的失落感。當對象猶陪伴在側時,不容易感覺到它;可一旦對象“不在”特別是“永遠的不在”,這平日蟄伏深隱的心靈空缺,就展現其嚙齒腐心的力量了!!
16 小時前 · 讚


Monica Yang 你說的這力量聽起來悲情...
16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確實悲情;是被流於膚淺的樂觀與盲目的知識性狂妄給遮隱住的人性皺摺.......
16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悲不悲情,還在其次,我認為重點在讓一切因為輕於自信的知識建構所遮隱住的現場深度,從不可見的(invisable)成為可見(visable)>
16 小時前 · 讚

朱志學 忽然想及米蘭昆得拉的著名洞見:“存在中不可承受之輕”
........
這“輕”字,下得絕妙^^
簡單一個字,卻舉重若輕地點出一點也不簡單的“對象之不在”所留下的“心靈缺口”,如何凝結為無以驅散消融的“
陰影”而在心底隱隱作痛。
納蘭容若采桑子後闕這麼結尾: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這就是遺憾的力量、缺乏的力量。

漠視此心靈缺口的善意或幫助,容或可以改善物質條件的窘迫與匱乏,卻不保證能“觸摸”到“現場”的深度,或讓自己的“膚慰”能深抵那始終槃絞作痛於存在內核卻蟄伏幽微、無人聞問的“陰影”。
2 小時前 · 讚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哲思劄記:關於缺憾的力量~「缺席是現身最強大的方式」(Absence is a strong mode of presence)。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16日 12:55
余師開學首堂課論及:

“遺憾就是力量;缺乏就是力量;禁忌就是力量;缺席就是力量..........”

此語寄慨深遠,寓意良深.........
我心裡浮現的影像卻是俞飛鴻“愛有來生”裡那悽愴天地的幽咽低語:“茶涼了,我再去給你續上吧..........”

茶涼猶可續,緣斷何以繼?

每個人一生的成長,多少伴隨著深蟄於心的缺憾所帶來的疼痛。
這種痛,雖無涉肉身;
錐心入骨的撕裂感,卻是“無可解於心”的............
以其無可解於心,遂在心頭凝結為一股淵深鬱怒的“迴盪”之情.......
一旦噴薄而發,就是理性所無法羈勒並掌控的“力量”!

海德格料應有感於此,而給出驚人的洞察:

「缺席是現身最強大的方式」(Absence is a strong mode of presence)。

這話語所揭露者~
正是與缺席的力量、遺憾的力量、缺乏的力量........
相蕩相激以入於邃密幽微的“餘情”。

我這輩子最深的學習,就某個隱藏的意義而言,無非正聚焦於對此“綿邈餘情”的叩問過程...........


龔定庵詩云:

“未濟終焉心縹緲,百事翻從闕陷好,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餘情繞。”
“欲求縹緲反幽深,悔殺前番拂袖心,難學冥鴻不回首,長天飛過又遺音。”

拂袖之悔,未可小覷;
此中有現象學之奧蘊存焉!




忽然想及米蘭昆得拉的著名洞見:“存在中不可承受之輕”....
....
這“輕”字,下得絕妙^^
簡單一個字,卻舉重若輕地點出一點也不簡單的“對象之不在”所留下的“心靈缺口”,如何凝結為無以驅散消融的“陰影”而在心底隱
隱作痛。
納蘭容若采桑子後闕這麼結尾: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這就是遺憾的力量、缺乏的力量。

漠視此心靈缺口的善意或幫助,容或可以改善物質條件的窘迫與匱乏,卻不保證能“觸摸”到“現場”的深度,或讓自己的“膚慰”能深
抵那始終槃絞作痛於存在內核卻蟄伏幽微、無人聞問的“陰影”。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哲思劄記:世界是我的表象
朱志學寫於 2011年9月16日 12:40
世界是語言的表象~
不是先有經驗,再有語言的表達;
語言塑造了我們的經驗;
它決定了我們理解經驗的方式,與切入經驗的角度。
角度已決定了經驗的內涵。

朱志學
以語言為基礎的世界,也就是以線性邏輯所建構之服膺單一觀點或受
制特定理解框架的世界。
此則相應叔本華那簡潔得驚人的命題:“世界是我的表象。”
這意味~世界只是語言所表象出的“現象”。
而現象則是覆蓋存有自體之上的“遮蔽物”。
現象本無自體之實在性,而是內具語言中之觀物方式所建構的產物。
以其無獨立實在性,所以佛家說之為“空”。
空非無有,而是無自體性。
世界,當澈了其為語言之產物,乃能當體即空。
知其為空,乃不復為語言轄制下之任何名相界定、邏輯推論,以至由
此型構之理解框架所局限。
去蔽解咒後的“空的世界”,因而同時也是光明的世界。
在這個意義上,
六祖所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乃成可能。 讚 · · 9月1日 11:03


Siyul Lu 和鍾丞宗都說讚。




朱志學
語言,使一切成其為一切。
存有又是語言的基礎。
存有,使語言擺脫“界定性”而成其為“萌生性”的語言。
存有先於語言,語言先於界定,界定先於表象,表象型構經驗。
經驗在語言中型構。讚 · · 9月1日 1:25


Siyul Lu 、余寶寶、詹哲明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語言,那使一切成其為一切的基礎。讚 · · 9月1日 0:48


Siyul Lu 、林旻昌、正喜江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世界在我們對它的“描述”中完成並完全成為它自身。
9月1日 0:48 · 讚 · 3 人




朱志學
過去,西方人一般把世界視為神的創造,是客觀真實的、有序的和美麗的,而且是由全能的上帝之聖言給我們的。這已經給了西方人一個強烈的信念,相信世界有預先制定的、既定的秩序,具有可理解性。

在西方科學革命時代,笛卡兒依然認為上帝的權能保證了世界的客觀實在性。

但如今,人造知識的飛速發展已經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圖景。

我們日益可以看到,與其是上帝的語言,還不如說是我們自已的交談遍布一切,使其成為我們的,使其定型,使其變得光明和美麗。

因而,正是我們自己建構、不斷改變和發展我們自己的世界圖景。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我們的新世界與舊世界相比更缺乏客觀實在性。

實際上,一切都是“空的”(在佛教意義上),但也是光明的,一切都是我們賦予的意義。

世界在我們對它的“描述”中完成並完全成為它自身。

世界是我們的——是我們共同的投影。讚 · · 9月1日 0:47


Siyul Lu 、 Lived Earl 、鍾丞宗以及其他 2 人都說讚。




朱志學
柏拉圖主張的二元對比,如世界/教會、身體/靈魂、現象/實在、
有罪的人/神聖的上帝、時間/永恆。
循根究源,柏拉圖正是造成實在的上帝觀的罪魁禍首。
在柏拉圖把世界定性為二元對立的形態後,幾乎所有的人,包括大部
分學者都把追求那彼岸的世界視為真理的世界而窮盡畢生的精力。
這樣一來,人們把自己的最真實的情感拋在一邊,將知識與冷靜、客
觀性以及精確表述聯系在一起。
人們在思考的時候遂與一切存有自體保持一定的距離,並在思想中形
成那事物的表象。
情感的世界與永恆的理念、知識的世界之間分化出來的各種形式都源
于這一自我分化的行為。
此則海德格所洞見之“存有的遺忘”。
這造成的惡果就是人不斷地失去整體、失去自我。 讚 · · 9月1日 0:36


Stefan Jenq 、 Siyul Lu 和其他 2 人都說讚。



Jimmy Zhan 柏拉圖那個時代哪裡有教會...也沒有上帝。
部分教父們為了宣揚基督教而使用柏拉圖的概念來闡釋,因
此才會有新柏拉圖主義。
柏拉圖的觀點甚至認為,創造世界的神(工匠神)是看著理型創造出世界的。這和基督教的觀點倒是相反。
9月1日 8:39 · 讚

朱志學 我沒說柏拉圖主張這些內容~世界/教會、身體/靈魂、現象/實在、有罪的人/神聖的上帝、時間/永恆..............ˋ而是強調這些內容會因為二元對比之二分性思路鋪天蓋地毫無節制地延伸下去。例子是例子,思路模態是思路模態。例子就思路模態千年流衍而下的影響而言。
9月1日 10:29 · 讚 · 1 人

朱志學 換言之,“世界/教會、身體/靈魂、現象/實在、有罪的人/神聖的上帝、時間/永恆...........“是剋就”二元對比“四字所代表的“思維典範”而就之後(而非就柏拉圖的當代)的千年遺毒提出具體示例;而非意指其出自柏拉圖的“當代經驗描述”。
9月1日 10:40 · 讚 · 1 人


Jimmy Zhan OK but 語言本身就是二元對立的
9月1日 10:41 · 讚


Jimmy Zhan 人用語言來思考,自然而然也就會變成二元對立的世界觀。
9月1日 10:43 · 讚

朱志學 除非是透過還德格所云詩意的沈思
9月1日 10:47 · 讚

朱志學 詩意的、隱喻性的、模糊曖昧、充滿萌生性、不能精確定義的“非概念性”語言,還是有辦法突破二性思路而直探存有的。
9月1日 10:48 · 讚 · 1 人

朱志學 這正是為何我從不信任以二分性思路為基底的邏輯學。
9月1日 10:50 · 讚 · 1 人

朱志學 邏輯本身也是千年遺毒的大宗。
9月1日 10:50 · 讚


Jimmy Zhan 毒藥本一家
9月1日 10:51 · 讚

朱志學 哲學而入於當代之後,特別是現象學與後現代思潮之後,這些問題早就被廓清了!可絕大多數對當代哲學思潮陌生的人,還過渡迷信二分性思路的邏輯析辨帶給他們的“真理”。
9月1日 10:52 · 讚 · 1 人



Jimmy Zhan 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見山又是山
沒有分別 也就沒有重拾的感動
9月1日 10:53 · 讚

朱志學 重拾?
9月1日 10:54 · 讚


Jimmy Zhan 還原其是者為是
9月1日 10:55 · 讚

朱志學 這禪宗話頭,本身就是解放二分性思路的具體示例。這樣的“語言”,才能引導人回到"被遺忘的存有......
9月1日 10:55 · 讚 · 1 人

朱志學 詩,比邏輯更接近哲學的內核。
9月1日 10:57 · 讚 · 1 人

朱志學 詩的語言,就某個意義而言,正是破解概念語言內具之“觀物方式”的“解毒劑”。
9月1日 10:58 · 讚 · 1 人

朱志學 暫聊到此,我先忙^^
9月1日 11:00 · 讚 · 1 人




朱志學
康德之後的哲學家逐漸發現:只有語言才是可靠的。
世界是由我們的語言構建的。
我們的交談不斷改變和發展著我們自己的世界圖景。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我們的新世界與舊世界相比更缺乏客觀實在性。讚 · · 8月31日 23:35


Siyul Lu 和 Lived Earl 都說讚。




朱志學
重點不在我們相信什麼,而在我們是怎樣相信的?
不在我們知道什麼,而在我們怎樣知道的?
不在我們經驗什麼,而在我們怎樣經驗的?讚 · · 8月31日 23:14


Siyul Lu 、石佳儀、詹哲明以及其他 4 人都說讚。

朱志學 宗教不是由上帝或者某位在人之上的神所創造的,相反,它出自人類共同體,它被創造的理由是為了滿足某種人類本身的需要,因而它是人造的而不屬于人們認為的超自然世界。
8月31日 23:15 · 讚 · 4 人

朱志學 一個新的時代,正面對一個新的開始,需要一種新的宗教思考。
8月31日 23:15 · 讚 · 3 人

朱志學 過去,人們一直把上帝看作是實在的,賦予上帝以人的形象,把上帝創造的世界看作是預定的和有序的。但是在尼采發出“上帝已死”的呼喊以後,人們忽然發現上帝正在遠離我們而去。上帝創造的世界似乎不再是那麼的可信。哲學上的語言學轉向是對這一情況的真實反映。
8月31日 23:24 · 讚 · 2 人

最近動態


給 Siyul Lu 的近況動態回應:「 ⋯⋯ 」。


給吳驥的近況動態回應:「 ⋯⋯ 」。



朱志學
語言塑造了我們的經驗。
我們運用語言的方式,塑造了我們的思考模態;
思考模態又限制並決定了我們的經驗內容。
這意味:
我們會經驗到什麼?
早被內具語言裡的觀物方式給決定了!

不是先有經驗,再有語言的表達;
不是先有對上帝或者終極者的神秘經驗,再有對上帝或者終極者的表
達。
而是相反,先有語言,再有經驗;
先有關于上帝或者終極者的語言,再有關于上帝或者終極者的經驗。
先有基督教的語言,才會有基督教的經驗。

神秘主義者並沒有以任何特別的方式向我們表明他們觸及到了更深的經驗,觸及到了超越的神的經驗,相反,他們都是一些語言大師。神秘主義是一種書寫。

神秘主義具有它的政治性。

我們可以從根本上說,神秘主義是一種政治學。讚 · · 8月31日 22:28


Siyul Lu 、石佳儀、不羈 哥以及其他 4 人都說讚。



May Cheng 有很多的經驗,並不是語言的.....。
那難以言語的......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佛曰:不可說!
8月31日 22:48 · 讚

朱志學 沒妳想得那麼乾淨。除非妳不進入任何理解過程,否則視聽嗅味觸給予的感覺印象一定會被組織成覆蓋存有自體上的“現象”。
8月31日 22:55 · 讚 · 1 人

朱志學 我現在說的是“經驗”,不是“先驗”。
8月31日 22:55 · 讚

朱志學 人類從來不活在直接經驗中,而是活在他的想法所塑造的經驗中。
8月31日 23:10 · 讚 · 2 人


Siyul Lu 先驗?這是甚麼意思呀?
9月1日 15:36 · 讚

朱志學 先於智思型構的經驗。簡單說:境識俱泯。
9月1日 15:37 · 讚 · 1 人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劉小楓論“血氣”:就是人對何謂正確、何種東西帶來尊嚴與榮譽的精神感受。


二、打破“習慣性的屈服中型構的生存邏輯”以免於被“世界”給吞吃。

三、消盡的深蘊所在近於Paul Tillich所云“神聖的浪費”。神聖的浪費,是為了解放因為屈從生存而備受壓抑的異質性因素,以獲取存在的自主權。

四、巴塔耶認為:相對於以生產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世俗社會的同質性因素 ,存在着一个“聖性的世界”,它是以非生產性的“耗費”、“消盡 ”(Expenditure)為基礎的,與其有關的一切事物共同 構成了異質性的要素。這意味:消盡(expenditure)是對抗以同質性與集體化之慣性規律為基底而型構之“世俗世界”的吞噬,以歸趨真能萌生異質性與個體化之獨異風格的“精神聖域”(聖性的世界)。後者,正是極少數血氣動蕩的天才靈魂必然的託命之所。消盡( expenditure)則是天才必然的命運:從世界向邊界移動:一個朝向詩意瞬間的移動...........

五、“藝術不是某種更高理性形式的範式,而是幫 助我們沖破理性理解界 限的手段;藝術在此代表的並不是一種更好的理解的整體,而是代表 了拓寬主體、交往和經驗界限的可能性。“~~~藝術之為物者,衝決受制單線邏輯之“理性”框架遮蔽住的理解界限,以抵達邊界外之更豐饒多姿的嶄新理解可能。主體之經驗界限,因之而拓寬,而解放更具獨異性的觀物方式。藝術之創生性者在此。遠離此藴藉豐富之創生性,只是風格萎頓、血氣衰竭的偽藝術。


六、這種解放“同ㄧ性”以回歸“異己性”的藝術所展現的精神動向,其歸趨所在,端在“建立主體—客體間的非宰制性的交往自由”,以救贖“結構化中的主體”:亦即,通過血氣動蕩的“藝術實踐”,以解放那已然發展成為在龐大的社會體系下虛弱無力的客體化主體。這才是藝術的終極關懷所在!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唯其脆弱,才有力量,才有美,才有卓越與高貴
朱志學寫於 2011年7月1日 15:02
變更已儲存。
人文諮商的秘義:人,唯其脆弱,才有力量,才有美,才有卓越與高貴。

(案:此篇為2011.6.10舊稿,有感余老師上學年最後一堂課而寫。當日寫累了,沒能一氣呵成!誰承想竟延擱三星期後,才得空揀拾舊篋,續上未盡脈絡。)

朱志學寫於 2011年6月10日 17:46


感謝老師^^

昨天的課啓發太深了!
參照巴舍拉以家屋意象整合思維、記憶與夢想的獨特進路。
我恍然有悟:

不論是通過不可預見的深淵經驗猝然“撞開”的世界裂口;
或經由詩意瞬間穿透世界裂隙而主動迎向的邊界光景..........
我們看見:
那作為取代存有之“偽型”而覆蓋存有表層的“世界”,看似強固,卻又每輕而易舉地被存有給撕成碎片!
另一個微妙的事實是:
這世界不論是因著“意象”的強大臨在而瞬間昇華或因著“瀕死”情境的猝臨而砉然崩解..........

直下躍入心醉神馳的迴盪
抑或是
意外跌落喑啞無助的深淵.........
都為生命創造了一個翻轉命運軸心的“邊界經驗”:

這彷若在強大的光束下,讓人一時頓陷震驚、錯愕並失語的片刻,卻也讓一向在世界根深柢固的“主體”不由自主地在“邊界經驗”的推迫下,遽然掙脫了世界的支配,而直接迎向了存有處境在世界裂隙中的自我揭露。

這就是舊有意識框架發生蛻變的契機:

存有者自世界裂隙中“摸”到了存有自體。
這穿越世界框架的觸摸,正是引發“意識轉換”的動力點。

老師昨日課堂尾聲時以咖啡藝術對此做了生動的譬喻:
我們如何通過咖啡建構一種存在狀態?
我聽了眼睛瞬間ㄧ亮^^
是了!
箇中旨趣,就在如何讓主客雙方從專業關係的位置得以重新安放到允許真實觸動發生的場域。
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從“世界”經由“邊界”,而後回溯到“存有處境”的導向。
而“意象”或“深淵”正是開啓邊界的鑰匙。
前者經由偉大的藝術,後者通過苦難的焠鍊。
兩條進路,都不是純由自己所能發動的!
而只能出於一種“不期而遇的遭逢”(encounter)。

一切的張力、一切的壯麗、一切的神奇、一切的轉化.............
都發生在邊界。
兩條進路,都輻輳向邊界。
這正是藝術之路與苦難之路的共同點:即有限而無限~亦即,通過在有限的結構裡轉化自身而走向無限的存在可能.......



老師言及“The paradox of Power & Weakness”有云:

“以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為首的思想家不斷提出弱者的力量。
現實社會有一種偏向,以強為固,與老子柔弱哲學恰成二律背反,這也讓我們注意到臨終者或病弱者在這個現實世界將有多少煎熬。

如果我們把處世看成兩個階段:一是我來;二是“我去。
在前一階段,我們入世,使用強者哲學;
在後一階段,我們準備辭世,使用柔弱哲學。
而志工的生活就在這兩階段之間穿梭著,在強弱之間轉動著。
志工最好瞭解我們位置的兩面性,甚至徹底地讓強弱之間交互穿梭。我們就不能有著單行道的邏輯,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故意示弱,也不能強行怎麼樣;我們的邏輯是摺疊的,會轉彎的,但是我們不會是既簡單又複雜,而是非簡單非複雜的直接乾淨,清清朗朗。”

這見識觸及了苦難中的祕密。
原來,是苦難讓人得以瞬間自長年耽溺的“入世”追求,被抽離到一個被迫準備“辭世”以安頓餘生的“邊界情境”。
這情境讓人瞬間逼臨並迎面正視了生命的雙重性,而不得不焠鍊出更透徹的覺悟以直視那掩脅而至並即將吞噬自己的不安...........
這是社會化的終結,卻也是個人宗教啟悟的歷史起點。
道心深微者,自能從命運崩毀的存在裂隙中窺見俗情世間極力抗拒的生死流轉無法觸及的皈命處。

這正相應了希臘悲劇天啓式的智慧:

“I'll tell you a secret, something they don't teach you in your temple. The gods envy us. They envy us because we're mortal, because any moment might be our last. Everything is more beautiful because we're doomed. You will never be lovelier than you are now, and we will never be here again.”(出處:電影“特洛伊城”)


眾神羨慕我們,因為人會死,因為每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所以生活可能變得更美.........

這裡面隱含的啟悟是驚人的!
原來,生命的有限性從來不是走向永恆的障礙。
剛好相反,一切的不朽,從來是在正視生命的有限性後而達成的!

正因命限的注定,正因人必有一死!
每一個片刻都可能成為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就讓這平實無奇的片刻,因著非凡的啟悟,而瞬間被昇華為“moment of poetic....”
時間的綿延性,在此一轉而為以垂直向度斷裂水平時間的“詩意瞬間”。
正是這“詩意瞬間”為存在帶來了不同的視野。
它點化了在時間中綿延不盡的苦難與怖畏,而讓人得以帶著非凡的珍惜進入每一個“再也不會重來的片刻”!
正是這眼界內具的敏銳度與穿透力,讓人得以超越水平時間而直下躍入不朽!
通過"power of weak",我們窺見了猶自迷戀耽溺於“入世”追求的進取者所錯過的生命風光.............

這就是希臘智慧的精諦所在:
“人,唯其脆弱,才有力量,才有美,才有卓越與高貴.......”

它正相應列維納斯揭示的~“power of weakness!”

原來,
苦難,不只是苦難!
對一個敏於生命探求的行者,正是在生命承受的巨大撕裂中,他看見裡頭隱伏了蛻變生命的深微契機!
於是,不再有絲毫逃避與退縮,從肉身上看似瀕臨崩毀的弱者,在飄搖生死的邊界,經由定睛於“詩意瞬間”的深遠凝視,開掘了入世追求的進取態度永遠無法企及的恩寵與救贖之路..........

藝術之路與苦難之路亦在“詩意瞬間”的基點上達成交會!
這兩條進路的共同點在:它們同樣是經由生命的有限而抵達存有的無限可能..............
同樣是經由詩意瞬間開啓的超越進路!
好比鋼琴演奏藝術,它限定你只能在有限的八十八個琴鍵裡彈奏出無窮無盡的變化。
此則相應陸機文賦所云:“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在藝術之路裡,我們領會到:
原來“無限感”一向只能通過形式的拘限而完成;
一如人命定作為“向死存在”,卻仍可能在某一個心凝神釋的片刻,與存有當下遭逢而瞬間觸及不朽.........
於是
經由詩意瞬間的提鍊,那彷若無限遠地凌越世界並定睛於“詩意瞬間”的深遠凝視,讓那依稀來自天啟的絕美召喚,得以在淪肌浹髓的靈命澆灌中,提供了凝視者昇華現實的想像空間:一個讓生命得以在裡頭迴旋自得的“託命之所”。

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
正因看見那更完整的生命真相,遂輕盈地放下了那遮蔽存有、形成拘役、並讓生命翻絞為碎片的入世追求............
這說實了,就是凝視點的轉換。
我們在詩意瞬間翻轉出顛覆以往慣常思維模態的嶄新觀物方式。

對照巴舍拉的空間詩學,我的體悟是:
當治療者的觀物方式由“觀者/對象”型構的“知識性勾連”,開始朝向“夢者/意象”興發的“存在性碰觸”過渡,
存在處境遂經由一個飽蘊凝聚與昇華力量的“意象”,開始揭露自身。
這意味:
治療者唯一能作的,就是放下所有的專業常規與試圖對自己無力把握的未知進行“界定”的企圖...........
而後,安靜下來,謙卑下來,將一切理解可能、以至種種轉化的可能,交付存有處境的自行揭露。
原來
所有的身體技術一旦入於造詣深微之域,都必然要“撥開知識迷霧”而直接“摸到存有處境”。
一切詩意瞬間的觸動,由此而生,也由此而完成。
這才是信任的真諦所在:
不是信任常規世界在時間裡承諾的虛假未來。
而是“與存有的波浪攜手”,交付自身於不可預測的存有之流..............
這意味:
世界裡沒有真正的“信任”,它的信任建立在控制與害怕失控的恐懼與顫慄。
真正的信任,貼著世界運行,卻不屬於世界。
它的信任裡,沒有攜帶任何謊言要拼死去維護,沒有承諾要被兌現,沒有目標必須抵達,也沒有願望必須圓成。
它只是讓生命交付天風吹籟,
在全然柔軟的聆聽裡,與存有的波浪攜手同行("yes" to the river........)
與天地同步、與山川同步、與已然從世界隱沒的歷史精魂同步........
周易文言傳有云:”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此之謂乎?
存有處境的揭露,就發生在這與天地合、與日月合、與四時合、與鬼神合的深密連結中!
遮隱於“世界性“勾連之”不可見處“而逐步顯露的“斷裂”,卻在“夢者與意象”所創造的“人文空間”裡,重新開啓了一道全新的連結可能。
而一切發生在這“人文空間”裡的療癒,也自然讓一切僅及於血肉之軀的治療或受制於專業倫理的諮商得以昇華上遂於更高的可能..........
這意味:
人文空間,就是人文諮商與人文療癒所以可能發生的基礎。
它以一種不可見卻確實可感的存在,將實證世界(觀者/對象)、邊界經驗(夢者/意象)與存有情境(與幻化生成的存有之流攜手同遊而不顯破裂相的生命自體)整合一體。
即此整合而於“ 世界/邊界/存有 ”三域出入自如,此則入於大化流行的“殺活自在”之境。

莊子“大宗師”所云: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也若此。

其意在茲乎!



志學再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