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願我來世))呢?”


不好去改它的!
因為,這十六字出自〈藥師琉璃經〉,是佛陀親予開示的法言,我們必須尊重經典。

我個人以為,關鍵是“身”字。
雖說境隨心轉,但諸多外境裡頭,身體有其特殊性,它非如一般外物,看破即可放下,乃至決然捨去。所以,不能忽視它頑強的實在性。特別是,當這具涵具殘老病於一身的行屍走肉,真因病廢襲擊而巨痛難忍,那錐心刺骨的折騰,可不是浮面勸慰一句──別心隨境轉,就可船過了無痕的!值此艱難之境,不論心境上再如何調適上遂,也未必對抗得了殘老病之軀的頑強性。它不真獨立於心靈之外,而是直接牽動了心念的浮沉起落。一旦,病廢過劇,非心識可轉,我們也只能虔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在身體烙下的印痕,再如何懊悔,也無可重頭來過。此刻,他生未卜此生休,也只能謙卑地祈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

這不是消極的認命,而是敢作敢為的承當──
承當過去的無知所種下的因果。
可轉,則當下轉之,決不遲疑;不可轉,則悲願承當,期待來世。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可不慎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貝森朵夫莊主 的頭像
    貝森朵夫莊主

    貝森朵夫琴屋手記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