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了!我竟日閉戶不出。
孤齋棲止,獨行冥索,只為儘可能地凝聚自己,在深居簡出的作息裡學習一種孤獨的自在。
近日,我反覆惦量著一段文字,是在一次蔣勳的演講後,從他《歡喜讚嘆》一書中讀到的。我一再以之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綿延十餘年的人事浮沉所經歷的層層心路轉折,而輒覺悲欣交集,泫然欲泣。這不是自慨身世的傷懷,相反的,是一種“澄明如淚”的感激和懺悔。
長久以來,我終未能自甘寂寞,這裡頭實潛伏了對人間幸福的強烈希冀,然而,這牽繫於萬般條件的幸福,在本質上就註定是飄忽不實而不具必然性的,而一再困厄於“必然性之匱乏”的存在經驗,人終將被拋擲到心骨俱寒的虛無裡…..
累劫自役之愚騃,在時間之風的吹拂下,逐日結晶為一股沁人心脾的寧謐與清明,於是,我終於有能力深入一段文字──
「那安靜流動在我所摯愛的朋友身上,在他們也一樣忌妒、慾望、仇恨、傷痛之後,一剎那成為那生命與生命對話中無言的時刻,澄明如淚,你知道,他透視了自己的和他人的忌妒、慾望、仇恨、傷痛,有了同情與悲憫,有了一切無不可原諒的寬容,有了從藝術升向於宗教的安靜與恩寵之心。當然,他們還會再摔下來,每次以為自己修鍊得了不忌妒、不慾望、不仇恨的正果,那生命中毒惡的汁液便從不可知的利牙中一噬而中,使一切潰亂。
帶著“美”的符咒,那人性的整頓,每每要從頭開始啊!
十年過去,竟也可以看到各種不同形式的升沉,有人努力於人性的上進,在一次一次的困頓、掙扎之後,更耐於寂寞,更能穩定那一剎那的安靜,使那安靜成為中年以後自己對生命的交代,可以不浮躁妄動了……而我,在逐漸退出這載浮載沉的熱鬧之時,卻衷心願意靜坐在一尊古老的佛像下一寤,正是佛經上所說領悟生命之後的心情──“歡喜讚嘆”。」
- Jan 26 Thu 2006 00:05
歡喜讚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