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從松樹間
穿過
突然一陣美妙與奇特的
痛 刺穿了心
像天堂的記憶 自從
那天之後……..
我們
成了
追尋者
---------------Peter Matthiessen

多具有穿透力的文字…………..
謎一般的隱喻,凝蓄了深不可測的奧義……….
我每透過這類詩意的沉思,更深地照見了那從來不曾真正看見過的自己……….
您敘述了自己在文字書寫歷程所經歷的蛻變與沉澱,並拈出一個“境”字,勾勒出那激揚著您往上躍升的巨大動力…………
藉此,我更確認了初始的直覺──您的文字魅力早超越了文字意象表面所呈現的綺艷繽紛,那股直逼性靈核心的精神突破,方是您文字背後的靈魂所在。
我想起龔定庵《己亥雜詩》跋尾一篇警煉的題詞:

“天下震矜定庵之詩,徒以其行間璀璨,吐屬瑰麗。夫人讀萬卷書供驅使,璀璨瑰麗何待言!要之有形者也。若其聲情沉烈,惻悱遒上,如萬玉哀鳴,世鮮知之。抑人抱不世之奇材與不世之奇情,及其為詩,情赴乎詞,而聲自異,要亦可言者也。至於變化從心,倏忽萬匠,光景在目,欲捉已逝,無所不有,所過如掃,物之至也無方,而與之為無方。此其妙明在心,世烏從知之?”

這豈不正是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所點出的:“大用外腓,真體內充;返虛入渾,積健為雄…….”?
我想,正是這內蘊於文字,又鼓蕩於文字之外的神秘力量,讓您的文字披上了一層華美的光彩…………
於是,文字不再只是文字,它被昇華到更敻然絕塵的高度,姿態獨具地焠煉為探問形上世界的靈魂密碼……………
請準確理解我的意思,我所謂“靈魂密碼”在此非關故弄玄虛、不知所云的晦澀與艱深,而是寄託遙深,直通性命玄微的隱喻與象徵。
這不就是呼應著中國傳統美學的“比興”概念,亦即,透過感物起情、借物喻志的凝斂手法所開出的意象天地嗎?
您一路飄搖行來,那終極的追尋,無非是指向一個可以精確定位並深刻展現自己生命底蘊的文學式“隱喻”,由是發而為文,您的文字遂亦渾涵著迴溯心跡的內在旅程所一路構築成的象徵世界…………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這雪泥鴻爪似地印痕,便是那遙契內在深度並令一個真正的追尋者得以據此展現自己的靈魂密碼………
我想,您華美的文采裡熠熠逼人的靈光,只有放在這一意義脈絡下,方能得到一相應的理解。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謹以此文,為您文學生命歷程的某一道歷史轉彎處,作一小小的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貝森朵夫莊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